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老板寨金矿的成矿条件及成因初探
1
作者 陶兰初 杨晓光 和正中 《四川地质学报》 2014年第A01期33-37,共5页
老板寨金矿是滇西龙陵-瑞丽地区发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卡林型金矿床,根据老板寨矿区以往地质调查和勘查的成果,对矿床成矿条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并通过对比区内上芒岗卡林型金矿,初步探讨了老板寨金矿的成因。
关键词 老板寨金矿 成矿条件 矿床成因 滇西
下载PDF
滇东富源地区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2
作者 陶兰初 邹祖建 +5 位作者 涂春霖 和成忠 马一奇 杨坤 刘振南 张七道 《地球与环境》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265,共13页
岩溶地下水是滇东富源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为支撑区内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系统采集了区内68组岩溶地下水样品,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氢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岩溶地下水水化... 岩溶地下水是滇东富源地区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饮用水的重要供水水源,为支撑区内岩溶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保护,系统采集了区内68组岩溶地下水样品,综合运用水化学分析、氢氧同位素分析以及多元统计分析等方法,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氢氧同位素特征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岩溶地下水pH平均值为7.69,总体上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和HCO_(3)-Ca·Mg型,少部分为HCO_(3)·SO_(4)-Ca·Mg型。主要离子中除Ca^(2+)和HCO_(3)^(-)以外,其余各离子均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区内岩溶地下水微量组分Sr质量浓度为30.00~3150.00μg/L,平均值为522.38μg/L,其中有40件岩溶地下水样品中Sr质量浓度达到了锶矿泉水的界限标准。此外,部分样品中Fe、Mn和Al含量较高,超过了Ⅲ类水质标准。区内岩溶地下水主要为当地大气降水补给,溶质组分主要受到碳酸盐岩溶解、人类活动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的影响,但是阳离子交换作用总体上较弱。水化学组分中Ca^(2+)、Mg^(2+)、HCO_(3)^(-)以及Sr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矿物的溶解,Cl^(-),K^(+), Na^(+)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而Fe、Mn、Al以及SO_(4)^(2-)主要来源于采煤活动产生的酸性废水,NO_(3)^(-)主要来源于农业施肥活动。因子分析表明,碳酸盐岩溶解、生活污水排放、采煤活动和农业施肥这4个因素对岩溶地下水水化学的贡献率分别为45.85%、22.24%、21.51%和10.40%,说明了人类活动对岩溶地下水水质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需要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下水 水化学特征 控制因素 因子分析 滇东富源地区
原文传递
珠江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特征、生态风险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涂春霖 和成忠 +3 位作者 马一奇 尹林虎 陶兰初 杨明花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0-419,共10页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威胁着珠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研究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可以为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科学管理提供支撑。收集了2009-2022年发表的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Pb、Cr、Cu和Zn)含量的数据... 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威胁着珠江流域水环境的安全。研究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状况可以为流域沉积物重金属污染防治和水环境科学管理提供支撑。收集了2009-2022年发表的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As、Cd、Pb、Cr、Cu和Zn)含量的数据,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和正交矩阵分解模型(PMF)探讨了珠江流域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和污染来源,采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风险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程度和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珠江流域沉积物中As、Cd、Pb、Cr、Cu和Zn平均含量分别为49.29、2.76、63.97、67.44、48.72和186.60mg∙kg^(-1),其中As、Cd、Pb和Zn超过了中国南方水系沉积物均值,而Cu和Cr接近中国南方水系沉积物均值。珠江流域沉积物中Cd和As污染最为严重,其中Cd主要为偏中度中度污染,As主要为轻度偏中度污染,其余重金属主要为轻度无污染。沉积物重金属单因子危害指数排序为:Cd>As>Pb>Cu>Zn>Cr。Cd在整个珠江流域内都表现出较为严重的危害程度,贡献了生态风险指数的70.73%~93.73%;As在西江、南北盘江和珠江三角洲危害程度均为中等;其余重金属Pb、Cr、Cu和Zn危害程度均为轻微。PMF解析结果表明,沉积物中重金属主要来源为矿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复合污染源、燃煤和工业活动污染源、大气沉降和交通污染源以及自然源,贡献分别为21%、17%、35%和27%,其中前三者均属于人为来源,贡献累计可达73%。Cd和As主要受到矿业活动、工业活动和农业活动的影响,Pb主要来源于交通污染和矿业活动,Cr主要为自然源,而Cu和Zn来源比较复杂,受到4种来源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流域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风险 源解析
下载PDF
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水化学特征及成因模式 被引量:1
4
作者 罗欢 刘振南 +5 位作者 马一奇 张云辉 陶兰初 陈庆松 符敦凯 吴湘川 《煤田地质与勘探》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9,共14页
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对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分布受隐伏断裂带控制,沿落漏河分布于河谷两岸,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二叠系玄武岩地层,温度介于34.5~50.0℃,属于中低温热水,pH为7.62~... 温泉的水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研究对中低温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云南落漏河流域温泉分布受隐伏断裂带控制,沿落漏河分布于河谷两岸,出露于第四系松散堆积物和二叠系玄武岩地层,温度介于34.5~50.0℃,属于中低温热水,pH为7.62~9.73,溶解性固体总量介于262~702 mg/L。通过采集落漏河流域内温泉热水和周边浅表冷泉水样,开展水化学成分和氢氧同位素测试,基于水文地球化学方法探讨温泉及地下水的水文循环过程、水化学演化及其成因模式。结果表明,受HCO_(3)-Ca型浅层地下冷水混合的影响,温泉水化学类型为HCO_(3)-Na型,温泉热水和地下冷水化学组成受硅酸盐和碳酸盐矿物溶滤控制。氢氧同位素分析指示温泉热水和地下冷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2007~2307 m,补给区域为河谷西北部马耳山、北部锅盖山和中部左家山等山脉。通过二氧化硅地热温标、硅-焓混合模型和多矿物平衡模拟估算的温泉热储温度为68.4~150.0℃,冷水混合比例为77.9%~90.5%。落漏河流域温泉成因模式大致为:大气降水沿裂隙或岩溶通道下渗,历经深部地下循环被大地热流加热,循环深度为2872~3724 m,而后在高温和冷、热水密度差的驱动下沿白莲村隐伏断裂带上涌,在第四系地层以中低温温泉形式出露。研究成果可为落漏河流域温泉开发利用以及探索同类型中低温地热资源开发潜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落漏河流域 温泉 水化学特征 热储温度 多矿物平衡模拟 成因模式
下载PDF
滇东老厂地区地热水成因:来自水化学和碳氢氧硫同位素的约束 被引量:3
5
作者 陶兰初 朱星强 +4 位作者 马一奇 张七道 庞龙 涂春霖 和成忠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5-310,共16页
滇东弥勒-师宗断裂带地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研究程度较低,成因机制不明,制约了区内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以弥勒-师宗断裂带北段老厂地区天然温泉水和地热钻孔水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方法,... 滇东弥勒-师宗断裂带地热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研究程度较低,成因机制不明,制约了区内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本文以弥勒-师宗断裂带北段老厂地区天然温泉水和地热钻孔水为研究对象,综合应用野外调查、水文地球化学和环境同位素方法,对区内地热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和成因机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区内地热水pH值介于7.30~8.12之间,TDS在224~382 mg/L之间,属于弱碱性淡水。地热水水化学类型为HCO_(3)·SO_(4)-Ca型和HCO_(3)·SO_(4)-Ca·Na型,且含有较高含量的Fe、As、Sb等微量组分,不宜饮用。地热水中HCO_(3)−的δ^(13)C值为−3.31‰~−7.79‰,计算得出参与水岩作用的CO_(2)的δ^(13)C值为−9.50‰~−15.68‰,具有明显的沉积有机质来源特征。离子比值分析及硫同位素特征表明碳酸盐岩矿物和石膏的溶解是区内地热水主要离子来源的控制因素,此外赋存于浅部断裂带内的硫化物矿体氧化以及阳离子交换作用对地热水水化学组分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氢氧同位素特征及^(14)C测年结果表明区内地热水的补给来源为晚更新世时期温度较低的大气降水,补给高程为1984.9~2283.9 m,补给区位于研究区周边的山区。硅焓方程计算的冷水混合比例为71.9%~82.4%,综合硅焓方程计算的热储温度和校正后的石英地热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认为区内地热水的热储温度为87.5~135.7℃,地热水循环深度为1538.0~2502.0 m。研究结果有助于提升滇东弥勒-师宗低温热水带地热水成因研究水平,为区内地热资源的合理开发及保护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厂地区 弥勒-师宗断裂带 地热水 水化学 碳氢氧硫同位素
下载PDF
滇东富源古敢水族乡热水塘锶—氟—硅—氡型理疗热矿水的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6
作者 陶兰初 朱星强 +6 位作者 张七道 马一奇 魏总 庞龙 涂春霖 和成忠 刘红豪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59-972,共14页
为支撑滇东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热水塘温泉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笔者等通过采集区内水样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对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水塘温泉温度为37.8~42.2℃,pH值为7.24~7.75,TDS(溶解固态物... 为支撑滇东富源县古敢水族乡热水塘温泉旅游的开发和可持续利用,笔者等通过采集区内水样进行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分析,对温泉的形成机理及其理疗价值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热水塘温泉温度为37.8~42.2℃,pH值为7.24~7.75,TDS(溶解固态物质总量)的质量浓度为1245~1840 mg/L,属于中低温弱碱性热矿水。温泉水中偏硅酸的质量浓度为48.20~60.57 mg/L,F为2.86~2.94 mg/L,Sr为8.60~14.40 mg/L,均达到了硅水、氟水、锶水的理疗水质标准,此外温泉水中222Rn浓度达到了129.4 Bq/L,接近于氡水的理疗水质标准,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热水塘温泉水中阳离子以Ca^(2+)、Mg^(2+)为主,阴离子以SO_(4)^(2-)、HCO_(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SO_(4)^(2-)—Ca^(2+)·Mg^(2+)型。石膏和碳酸盐岩矿物的溶解是控制热水塘温泉水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其中石膏的溶解占据了主导地位。参与水岩反应的CO_(2)的δ^(13)CCO_(2)(V-PDB)值为-11.64‰~-14.24‰,具有明显的沉积有机质来源特征。14C测年结果表明热水塘温泉年龄为3291a BP,氢氧同位素特征表明热水塘温泉由大气降水补给,补给高程为2101.9~2138.3 m,补给区温度为5.9~6.2℃。利用硅—焓方程法计算得出热水塘温泉的冷水混合比例为0.84~0.89,综合硅—焓方程计算的热储温度和校正后的SiO2地热温标计算的热储温度,得出热水塘温泉的热储温度为173.1~220.3℃,循环深度为2059.7~2661.1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疗温泉 水文地球化学 同位素 滇东古敢水族乡
下载PDF
滇东北会泽灯影组硅质岩成因及沉积环境——来自岩石学和地球化学证据 被引量:7
7
作者 陈庆松 杨润柏 +1 位作者 刘德民 陶兰初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27-1337,共11页
通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发现云南省会泽县一带灯影组中普遍发育硅质岩。本文通过硅质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灯影组各段硅质岩的成因机制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震旦系-寒武系灯影组下段硅质岩中相对富集Al和Ti,总... 通过1:50000区域地质调查,发现云南省会泽县一带灯影组中普遍发育硅质岩。本文通过硅质岩岩石学特征和地球化学特征分析,重点探讨了灯影组各段硅质岩的成因机制和沉积环境。结果表明:震旦系-寒武系灯影组下段硅质岩中相对富集Al和Ti,总稀土(ΣREE)相对较高,Ce呈负异常,Eu呈正异常;中段硅质岩中相对富集Ca和Mg,总稀土较低,LREE>HREE,Ce呈负异常,Eu呈正异常;上段硅质岩总稀土较低,LREE>HREE,Ce大部分呈负异常,Eu呈正负异常。综合硅质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并结合震旦纪区域地质构造演化,认为研究区内下段硅质岩表现为正常海水沉积、中段硅质岩表现为典型热水沉积、上段表现出正常海水沉积受热水沉积影响的特征。硅质岩形成于复杂大陆边缘的浅海陆棚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北 灯影组 硅质岩 地球化学 沉积环境
下载PDF
滇东黔西典型岩溶流域地下水中锶富集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涂春霖 和成忠 +3 位作者 陶兰初 刘振南 寸得欣 刘红豪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6-468,共13页
滇东黔西岔河岩溶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锶超常富集,研究富锶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理,可以为天然富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通过对含水介质中锶元素含量、地下水分布和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氢氧同位素和^(87)Sr/^(86)Sr比值、... 滇东黔西岔河岩溶流域地下水和地表水中锶超常富集,研究富锶地下水的分布特征和成因机理,可以为天然富锶矿泉水的开发利用提供支撑.通过对含水介质中锶元素含量、地下水分布和水化学特征的分析,结合氢氧同位素和^(87)Sr/^(86)Sr比值、离子比例系数和Piper三线图、Gibbs图解等方法,研究了地下水中Sr的来源和成因.结果表明,永宁镇组(T_(1)yn)和关岭组(T_(2)g)岩石中锶含量较高,是地下水中锶的主要来源层位.研究区地表水和地下水均以大气降雨补给为主,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和HCO_(3)-Ca·Mg型,优势阴阳离子为HCO_(3)^(-)、Ca^(2+)和Mg^(2+).地表水和地下水水化学均受岩石风化作用的控制,溶滤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和人类活动综合影响了区内水体的组分特征.水-岩作用是锶在地下水中富集的主要途径,方解石的风化溶解是地下水中Sr的主要来源,白云石和石膏也有一定的贡献;阳离子交换作用不利于锶在地下水中的富集,人类活动有利于锶从碳酸盐岩中释放,但作用均较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黔西 岩溶流域 地下水 同位素 水化学分析
原文传递
云贵高原小黄泥河流域重金属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9
作者 涂春霖 寸得欣 +4 位作者 陶兰初 陈超 邹祖建 和成忠 庞龙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4238-4252,共15页
小黄泥河为珠江源区南盘江流域主要支流之一,也是云贵高原重要的江河水功能区,查明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健康风险,可以为珠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系统采集小黄泥河干流及支流河水样品,对河水样品... 小黄泥河为珠江源区南盘江流域主要支流之一,也是云贵高原重要的江河水功能区,查明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重金属分布特征、污染程度和健康风险,可以为珠江源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有力支撑.系统采集小黄泥河干流及支流河水样品,对河水样品中重金属Fe、Mn、Cu、Pb、Zn、Cd和类金属As进行测定,并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小黄泥河流域地表水中的重金属进行污染评价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小黄泥河流域河水中重金属平均浓度顺序为:Fe(810.66μg·L^(−1))>Mn(126.90μg·L^(−1))>Zn(24.71μg·L^(−1))>As(2.45μg·L^(−1))>Cu(2.33μg·L^(−1))>Pb(0.43μg·L^(−1))>Cd(0.03μg·L^(−1)),其中Fe和Mn两种重金属存在超标现象,其他重金属均未出现超标现象.相关性分析及因子分析表明,地表水中7种重金属元素主要受到采煤活动、道路交通和地质背景3个因素的控制,其贡献率分别为48.00%、19.66%和15.97%.Fe和Mn的单因子污染指数较高,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而其他重金属总体上不存在污染风险.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干流水质总体优于支流,下游支流为高度污染,上游支流为轻度污染,均主要受到Fe和Mn的影响.地表水中重金属产生的健康风险总体可控,其大小依次为As>Cd>Fe>Cu>Pb>Zn>Mn,除下游支流部分点位As的健康风险高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外,致癌物Cd及非致癌物Cu、Pb、Fe、Mn和Zn的健康风险均远低于最大可接受风险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贵高原 小黄泥河流域 地表水 重金属 分布特征 健康风险
原文传递
格网尺度石漠化山区国土空间碳源/汇核算及碳失衡分区研究
10
作者 陈彦君 赵筱青 +4 位作者 普军伟 陶俊逸 徐逸飞 顾泽贤 陶兰初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95-908,共14页
在中国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制定适应国土空间功能的低碳发展策略,对中国县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滇西北石漠化山区玉龙县为研究区,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命周期法、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方法,核算国土空间功能的碳源排放量、... 在中国碳中和战略背景下,制定适应国土空间功能的低碳发展策略,对中国县域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滇西北石漠化山区玉龙县为研究区,采用碳排放系数法、生命周期法、净生态系统生产力估算方法,核算国土空间功能的碳源排放量、碳汇吸收量,分析其碳源/汇的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分析碳源/碳汇效益,识别碳失衡空间,构建格网尺度下县域国土空间碳失衡综合分区。研究结果:(1) 2010~2020年玉龙县以生态空间为主,生活空间扩张迅速。(2)玉龙县三生空间碳源/汇增加,但碳源排放量增长剧烈,呈现西高东低和东南高值聚集的空间分布特征。(3) 2010~2020年碳源/汇效益有较大的提升,且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玉龙县碳失衡空间占总面积的47.30%,以碳源失衡为主。(4)格网尺度下国土空间碳失衡综合分区划分为生态碳汇功能区、低碳优先发展区、生态增汇发展区、生产高碳优化区、生活高碳控制区等五个区,并提出县域内部协同减排的差异性对策建议。研究结论:格网尺度下,玉龙县近十年国土空间一直以生态空间为主,但生活空间扩张加快;三生空间碳源/汇增加,但碳源量远大于碳汇量,工矿生产空间与生活空间碳排放量增长量远超生态空间的碳吸收增长量;碳源/汇效益呈上升趋势,空间上呈东西侧高,东南低的特征。碳失衡空间占国土面积的47.30%;根据低碳发展、减排增汇划分出5个国土空间功能碳失衡综合分区,并提出了低碳发展对策,为中国县域低碳国土空间规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网尺度 碳源/汇 碳失衡分区 三生空间 石漠化山区
原文传递
珠江源块泽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5
11
作者 陶兰初 寸得欣 +6 位作者 涂春霖 马一奇 刘振南 尹林虎 和成忠 庞龙 张七道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6025-6037,共13页
块泽河流域属于珠江源区典型的岩溶小流域,同时也是滇东重要的煤炭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加强区内水环境研究,对支撑珠江源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采集地表水、岩溶地下水和矿井水样品,运用数理统计分析... 块泽河流域属于珠江源区典型的岩溶小流域,同时也是滇东重要的煤炭产区,生态环境脆弱.加强区内水环境研究,对支撑珠江源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和水资源科学管理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系统采集地表水、岩溶地下水和矿井水样品,运用数理统计分析、相关性分析、离子比值分析以及绝对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受体模型(APCS-MLR)等方法,对块泽河流域水化学演化特征及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块泽河流域地表水pH平均值为7.8,呈弱碱性.阳离子主要以Ca^(2+)和Na^(+)为主,呈现Ca^(2+)>Na^(+)>Mg^(2+)>K^(+)的特征,阴离子主要以HCO^(-)_(3)和SO_(4)^(2-)为主,呈现HCO-3>SO_(4)^(2-)>NO^(-)3>Cl^(-)的特征.地表水中Na^(+)、SO_(4)^(2-)和NO^(-)3变异系数较高,表现出很强的空间变异性.块泽河干流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支流水化学类型较为复杂,主要为HCO_(3)-Ca型、HCO_(3)-Ca·Na和HCO_(3)·SO_(4)-Ca·Na型.地表水水化学组分主要受岩石风化作用、阳离子交换作用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地表水中Ca^(2+)、Mg^(2+)、Na^(+)和HCO^(-)_(3)主要来源于碳酸盐岩和硅酸盐岩的风化,SO_(4)^(2-)主要来源于煤层中黄铁矿等硫化物氧化,K^(+)、Cl^(-)和NO^(-)3则主要是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农业活动.APCS-MLR分析进一步表明,块泽河流域地表水主要受硫化物氧化、碳酸盐岩风化、矿井水硅酸盐岩风化、生活污水、农业活动和未知源这6个因子的影响,其贡献率分别为7.99%、32.99%、10.37%、18.02%、10.79%和19.91%,其中硫化物氧化和矿井水硅酸盐岩风化可视为矿业活动的影响,二者对地表水的贡献率为18.36%.总体来看,矿业活动、生活污水和农业活动等人类活动对河水贡献率达到47.17%,说明人类活动是块泽河流域地表水水化学的关键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块泽河 地表水 水化学特征 APCS-MLR模型 珠江源
原文传递
贵州乌都河流域雨季河水水化学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涂春霖 寸得欣 +3 位作者 和成忠 陶兰初 马一奇 刘振南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498-5510,共13页
乌都河是贵州西部典型的矿业型岩溶山地流域.对乌都河流域干流、支流、泉水和矿井水进行采样分析,通过Gibbs图、Piper图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乌都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并计算了不同因子对河水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乌都河流... 乌都河是贵州西部典型的矿业型岩溶山地流域.对乌都河流域干流、支流、泉水和矿井水进行采样分析,通过Gibbs图、Piper图和数理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乌都河流域水化学特征及控制因素,并计算了不同因子对河水的贡献率.结果表明,乌都河流域水体pH值范围为7.87~8.52,均值为8.14;ρ(TDS)范围为135~243 mg·L^(-1),均值为191.7 mg·L^(-1).天然河水和泉水中阳离子以Ca^(2+)和Mg^(2+)为主,阴离子以HCO_(3)^(-)为主,水化学类型为HCO_(3)^(-)Ca型;但受矿业活动影响后,部分支流河水中阳离子以Ca^(2+)和Na^(+)为主,水化学类型过渡为HCO_(3)·SO_(4)^(-)Ca和HCO_(3)·SO_(4)^(-)Ca·Na型.乌都河流域河水离子组分受矿井水排放和阳离子交换作用、碳酸盐岩风化、硅酸盐岩风化和农业施肥这4个因子的影响.矿井水中具有较高浓度的SO_(4)2-)和Na^(+),是乌都河支流河水中SO_(4)2-)和Na^(+)的主要来源.化学物质平衡法计算表明,碳酸盐岩风化的贡献率为44.12%~86.92%,均值为74.32%;矿业活动的贡献率为3.28%~37.07%,均值为11.61%;碳酸盐岩风化是乌都河流域河水水化学的主控因素,矿业活动对河水水化学组分也有不可忽视的贡献.大气降水、硅酸盐岩风化、农业活动和生活污水的贡献率均值分别为3.75%、4.67%、2.85%和2.81%,对流域水化学的影响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 乌都河流域 河水 水化学特征 控制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