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双侧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放疗技术的心肺受量比较
1
作者 陶娜 郭晴 +6 位作者 成坚强 牛瑞军 魏玺仪 陶发利 刘婷婷 安永伟 魏世鸿 《甘肃医药》 2024年第1期13-16,共4页
目的:对比早期双侧乳腺癌容积弧形旋转调强(VMAT)技术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放疗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早期双侧乳腺癌行双侧胸壁放射治疗的患者10例,病例分期均为Ⅰ和Ⅱ期,... 目的:对比早期双侧乳腺癌容积弧形旋转调强(VMAT)技术和调强放射治疗(IMRT)技术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选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放疗科2018年1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早期双侧乳腺癌行双侧胸壁放射治疗的患者10例,病例分期均为Ⅰ和Ⅱ期,靶区处方剂量均为50Gy/25f。在医科达Monaco TPS上分别为每位患者设计VMAT计划和IMRT计划,对比靶区高剂量包绕体积V_(5250)、V_(5350)、V_(5500)、平均剂量(D_(mean))、均匀性指数(HI)、适形指数(CI)及重要危及器官的受量等。结果:将VMAT计划和IMRT计划的靶区处方剂量归一至包绕95%靶体积,VMAT计划靶区高剂量包绕体积V_(5250)、V_(5350)、V_(5500)和D_(mean)与IMRT计划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优于IMRT计划(P<0.05),HI差于VMAT计划(P<0.05)。VMAT计划中全肺的V5、心脏的V5均高于IMRT计划(P<0.05),全肺的V_(10)、V_(20)、V_(30)均低于IMRT计划(P<0.05),全肺的D_(mean)、心脏的V_(10)、V_(20)、V_(30)和D_(mean)与IMRT计划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早期双侧乳腺癌基于Monaco TPS的放疗计划设计中,VMAT技术和IMRT技术均能满足临床要求,两者相比,VMAT技术提高了靶区剂量适形度,在双肺的保护上优于IMRT计划,故临床应用中建议多考虑VMAT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侧乳腺癌 放射治疗 肺组织 剂量学
下载PDF
儿童新发1型糖尿病院外治疗及监测方案对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陶娜 许丽君 +4 位作者 黄奇 孙美媛 杨旭 张艳蓉 刘晓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1期70-74,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新发1型糖尿病(T1DM)院外血糖控制情况,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血糖监测方式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的新发T1DM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出院9个月内HbA1c中位数... 目的分析儿童新发1型糖尿病(T1DM)院外血糖控制情况,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案和血糖监测方式对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遗传代谢科收治的新发T1DM患儿的临床资料,以出院9个月内HbA1c中位数为标准(7.0%),分为达标组和未达标组。将患儿根据胰岛素注射方式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组及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MDI)组;根据治疗方案联合监测方案分为4组,即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联合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组(CSII联合FGMS组)、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联合自我血糖监测组(CSII联合SMBG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瞬感扫描式葡萄糖监测组(MDI联合FGMS组)、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联合自我血糖监测组(MDI联合SMBG组)。比较治疗方案及血糖监测方式对新发T1DM患儿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共有48例新发T1DM患儿纳入本研究,其中HbA1c达标组(n=15)患儿年龄更小,CSII使用率及FGMS使用率更高,低血糖发生次数更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性别、居住环境、监护人文化程度、体质量指数(BMI)、血糖监测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SII组患儿年龄更小,CSII组HbA1c降低效果优于MD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方案联合监测方案的分析中,CSII联合FGMS组在快速降低HbA1c幅度方面优于MDI联合SMB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发T1DM患儿血糖控制情况总体仍欠佳,血糖达标率低。新发T1DM患儿出院3个月内使用FGMS有助于HbA1c的控制,连续9个月CSII治疗在快速降低HbA1c方面的效果优于MDI治疗。长期治疗及监测中,CSII联合FGMS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院外血糖控制 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 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
下载PDF
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儿童特发性矮小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3
作者 葛丽萍 赵灿淼 +1 位作者 许芳 陶娜 《现代临床医学》 2023年第2期128-130,共3页
特发性矮小症(ISS)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且持续上升,可能对患儿造成终身影响,引起严重心理疾患,甚至威胁生命。临床常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能有效促进患儿骨骼生长发育,但因其代谢半衰期较短,需要每日注射,患儿依从性差,从而影响治... 特发性矮小症(ISS)是临床常见病,发病率高且持续上升,可能对患儿造成终身影响,引起严重心理疾患,甚至威胁生命。临床常采用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能有效促进患儿骨骼生长发育,但因其代谢半衰期较短,需要每日注射,患儿依从性差,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而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PEG-rhGH)的研发,成功延长了药物代谢半衰期,可1周仅注射1次,降低了注射频率,提升了患儿的耐受度和依从性,进一步提高了治疗效果和身高增长速度。本文就PEG-rhGH治疗儿童ISS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重组人生长激素 儿童 特发性矮小症 研究进展
下载PDF
VMAT与7f-IMRT治疗宫颈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4
作者 张春林 卢亚琼 +2 位作者 苟彩霞 陶娜 张小钰 《甘肃医药》 2023年第9期787-789,798,共4页
目的:探究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7野调强放射治疗(7f-IMRT)对宫颈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6例。对照组采用7f-IMRT,研究... 目的:探究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VMAT)与7野调强放射治疗(7f-IMRT)对宫颈癌的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2年8月我院诊治的宫颈癌患者92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均46例。对照组采用7f-IMRT,研究组采用VMAT。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放疗计划目标靶区剂量、治疗跳数、计划执行时间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临床好转率93.48%(43/46)高于对照组73.91%(34/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疗计划目标靶区剂量比较,两组在D2、D98、HI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Dmean、CI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跳数、计划执行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消化道反应、白细胞反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泌尿系统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MAT治疗宫颈癌具有优异的临床疗效,可以提高患者的临床好转率,并且能够实现更好的放疗计划目标靶区剂量分布,减少治疗跳数,缩短计划执行时间,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 7野调强放射治疗 宫颈癌 不良反应
下载PDF
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不同体位在动态容积旋转调强放疗中的摆位误差对比研究
5
作者 郑安梅 魏世鸿 +3 位作者 苏群 陶发利 陶娜 郭晴 《甘肃医药》 202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目的:仰卧位乳腺托架和俯卧位乳腺托架两种放疗固定模式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摆位误差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需要放疗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40例,固定方式分别为仰卧位乳腺... 目的:仰卧位乳腺托架和俯卧位乳腺托架两种放疗固定模式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中摆位误差的对比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需要放疗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女性患者40例,固定方式分别为仰卧位乳腺托架和俯卧位乳腺托架,然后根据两组CT定位图像及靶区的情况分别来设计VMAT计划,最后按照放疗计划实施放疗。结果: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VMAT中仰卧位乳腺托架的数据:左右(X轴)、头脚(Y轴)、腹背(Z轴)分别为(0.48±4.86)mm、(0.55±5.48)mm、(0.36±3.62)mm;用俯卧位乳腺托架的数据:左右(X轴)、头脚(Y轴)、腹背(Z轴)分别为(0.53±5.29)mm、(0.68±6.83)mm、(0.41±4.08)mm。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使用VMAT中仰卧位乳腺托架和俯卧位乳腺托架两组数据左右(X轴)、腹背(Z轴)方向误差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从头脚(Y轴)方向误差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疗,仰卧位可保证摆位的重复性和稳定性,放疗摆位精度上更优于俯卧位,在临床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乳腺托架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乳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杨进福 陶娜 +3 位作者 魏玺仪 贾怀琳 文多成 魏世鸿 《甘肃医药》 2023年第5期432-434,437,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乳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行VMAT的乳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n=35,常规一体架固定)、B组(n=35,俯卧乳腺泡棉组件真空垫固定)与C组[(... 目的:探讨不同体位固定方式对乳腺癌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患者摆位误差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行VMAT的乳腺癌患者,并随机分为A组(n=35,常规一体架固定)、B组(n=35,俯卧乳腺泡棉组件真空垫固定)与C组[(n=35,颈胸一体架(膜)固定]。比较三组摆位误差、计划靶区(PTV)照射剂量及危及器官剂量和原计划剂量的差值百分比。结果:三组Y轴、Z轴方向上平移误差值、D_(95)、VD_(100%)、VD_(105%)、平均剂量(D_(mean))及对侧乳房D_(mean)、脊髓最大剂量(D_(max))和原计划剂量的差值百分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C组剂量变化幅度均较A组(P<0.05)明显,其中C组D_(95)、VD_(100%)变化幅度较B组小(P<0.05),而其他指标B组、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VMAT时采用颈胸一体架(膜)与俯卧位进行体位固定,头脚及前后方位的摆位误差值明显较常规一体架固定小,在剂量学方面,颈胸一体架(膜)的D_(95)、VD_(100%)变化幅度明显较俯卧位固定PTV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位固定方式 乳腺癌 容积旋转调强放疗 摆位误差
下载PDF
不同硅胶补偿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差异分析
7
作者 牛瑞军 祁月潇 +7 位作者 陶娜 郭晴 魏玺仪 高力英 陶发利 刘婷婷 成坚强 魏世鸿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3年第3期81-88,共8页
分析不同硅胶补偿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应用Oncentra 4.1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3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设计三组放射治疗计划,分别为全程垫5 mm(5 mm_all)、半程垫5 mm(5 mm_half)、半程垫10 mm(10 mm_half)... 分析不同硅胶补偿方式对乳腺癌根治术后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剂量学的影响;应用Oncentra 4.1放射治疗计划系统对38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设计三组放射治疗计划,分别为全程垫5 mm(5 mm_all)、半程垫5 mm(5 mm_half)、半程垫10 mm(10 mm_half)硅胶计划,处方剂量为50 Gy/25次(2 Gy/次),其中半程计划前15次垫硅胶,后10次不垫硅胶,三组计划设置相同的照射野及目标函数,采用逆向调强进行优化,比较靶区、皮肤及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NTCP)差异;5 mm_all计划所得CTV的D_(2)、D_(50)、V_(90)、V_(95)、V_(115)均优于其他两组所得且D_(50)、V_(90)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PTV的D_(2)、D_(50)、D_(95)、D_(98)、D_(max)、V_(90)、V_(95)、V_(115)、均匀性指数(HI)及适形度指数(CI)均优于其他两组所得,且D_(50)、D_(95)、D_(98)、V_(90)、V_(95)及HI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5 mm_all所得食管的V_(45)、心脏的V_(30)、V_(40)、D_(max),肱骨头的V_(50)、D_(max)、D_(mean),左肺的V_(20)、V_(30)、D_(max),甲状腺的D_(max)、D_(mean),气管的D_(mean)均小于其他组所得,但无显著的统计学差异,5 mm_all所得皮肤的V_(40)、V_(45)、V_(50)、D_(mean)均优于其他组所得,且均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高剂量区V_(55)及热点D_(max)均低于其他组计划所得,三组计划总的机器调数(MU)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且5 mm_all组总MU最低;5 mm_all组计划NTCP略优于其他组且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在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计划设计中,全程垫5 mm硅胶能提高皮肤及靶区的剂量,提高靶区的均匀性指数和适形度指数,减少靶区及皮肤的高剂量区和热点,降低危及器官的受量,而且大幅度地减小治疗总MU减轻加速器负荷,缩短了治疗时间;同时,通过生物学模型的计算可知降低NTC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根治术调强放射治疗 硅胶 剂量学差异分析
下载PDF
VMAT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8
作者 杨进福 陶娜 +3 位作者 魏玺仪 文多成 贾怀琳 魏世鸿 《甘肃医药》 2023年第11期984-986,共3页
目的:探讨保乳术后辅以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50例,根据放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5例患者用VMAT放疗,对照组25例患者用IMRT... 目的:探讨保乳术后辅以容积旋转调强放疗(VMAT)在早期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早期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50例,根据放疗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25例患者用VMAT放疗,对照组25例患者用IMRT放疗,观察比较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CI(0.52±0.06)低于对照组(0.70±0.09),HI(1.03±0.09)低于对照组(1.32±0.11),V_(100%)(9.62±1.35)%低于对照组(40.78±5.16)%,V105%(1.35±0.61)%低于对照组(24.30±1.34)%,V_(110%)(0.05±0.02)%低于对照组(5.13±1.18)%,心脏D_(mean)(513.04±67.35)cGy低于对照组(641.29±85.42)cGy,V20%(5.10±1.17)%低于对照组(17.57±3.28)%,健侧肺脏D_(mean)(15.48±4.35)cGy低于对照组(29.46±5.27)cGy,患侧肺脏D_(mean)(805.63±90.72)cGy低于对照组(915.86±105.24)cGy,V20%(15.16±3.96)%低于对照组(18.30±4.63)%,皮肤不良反应4.0%低于对照组24.0%,心脏毒性反应8.0%低于对照组32.0%,放射性肺炎4.0%低于对照组28.0%,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术后辅以VMAT放疗对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安全性高,计划靶区与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不同程度降低,对患者机体造成的损伤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乳腺癌 保乳术 VMAT
下载PDF
3D打印阴道模型塞应用在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陶娜 安永伟 +4 位作者 欧阳水根 罗莉 孙晓燕 张春林 魏玺仪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0年第4期51-56,共6页
比较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肿块体积在50~90 cm^3之间,应用3D打印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与常规三维腔内治疗的剂量学差异,研究3D打印阴道模型塞应用在大肿块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7年5... 比较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肿块体积在50~90 cm^3之间,应用3D打印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与常规三维腔内治疗的剂量学差异,研究3D打印阴道模型塞应用在大肿块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的可行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收集甘肃省肿瘤医院放疗科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宫颈癌患者行近距离放射治疗,肿块体积在50~90 cm^3之间的患者27例,其中14例患者在近距离治疗中行3D打印阴道模型塞插植治疗(3D printing interstitial BT,3DP-ISBT),另13例行常规三维腔内治疗(Intracavitary BT,ICBT)。在高危临床靶区(HR-CTV)处方剂量为6 Gy的情况下,评估HR-CTV体积大小,HR-CTV的D90(90%体积接收到的最低吸收剂量)、膀胱、直肠的剂量学差异。与ICBT组相比,3DP-ISBT组HR-CTV的体积及D90、直肠大于1 cm^3、2 cm^3、3 cm^3体积接收到的吸收剂量D1cc、D2cc和D3cc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膀胱的D1cc、D2cc和D3cc低于ICBT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宫颈癌近距离治疗中肿块体积在50~90 cm3之间应用3DP-ISBT技术在剂量学上能够满足临床要求,与ICBT技术相比能更好地保护膀胱,在直肠的保护上未显示出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3D打印阴道模型塞 腔内治疗 剂量学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 被引量:2
10
作者 陶娜 王园园 +1 位作者 宫春梅 李浩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4年第B05期130-131,共2页
目的:讨论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完善新生儿膈疝的护理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患儿存活率。方法:总结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自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30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30例手术患... 目的:讨论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围手术期护理,完善新生儿膈疝的护理过程,提高手术成功率、患儿存活率。方法:总结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自2009年6月至2013年4月,30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体会。结果:30例手术患儿均获得成功,其中1例复发,经过2次手术,顺利康复出院。结论:先天性膈疝手术前患儿及医护人员需准备充分,医护人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新生儿 围手术期 护理
下载PDF
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率的城乡差异及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8
11
作者 陶娜 尹平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22-25,共4页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中老年人群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预防保健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201... 目的了解我国城乡中老年人群抑郁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今后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预防保健提供合理的建议。方法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ina Health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CHARLS)"数据,共纳入2011年未发生抑郁的人群7 539例,采用调查问卷及收集个体体检数据的形式追踪随访至2013年,观察群体中抑郁的发生情况。分类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s精确概率法,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的发生率为38.41%,其中农村发生率为42.35%,城镇发生率为26.26%,两者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躯体疼痛、高血压、听力差、生活满意度低、睡眠时间较短、日常活动受限、患慢性病、体质量较低为我国中老年人群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我国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病率较高,其中农村中老年人群的抑郁发生率显著高于城镇。此外,还应重点关注女性、患有慢性躯体疾病、听力受损、睡眠质量较差等抑郁高危中老年人群,积极预防抑郁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人 抑郁 发病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云南白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研究概述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陶娜 杨幼林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1年第6期544-545,共2页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属于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病变多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也可延伸至降结肠和全结肠。疾病往往反复发作,迁延数日、数年或更久,少数呈暴发性发病,病情危重,甚至可危及生命。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临床应用 云南白药 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 治疗 乙状结肠 反复发作 病情危重
下载PDF
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白内障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陶娜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15年第5期74-75,106,共3页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11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住院时均行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评估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2个...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模式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老年白内障患者112例,均行手术治疗,随机分为试验组84例,对照组28例。2组患者住院时均行常规护理模式,试验组出院后行延续护理模式。评估2组患者出院时、出院2个月、出院12个月术后视力、生活质量评分、患者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患者焦虑、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2组患者视力情况、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比较,出院时、出院2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12个月比较,试验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试验组出院2个月后各项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出院时、出院2个月,差异不明显(P>0.05);出院12个月比较,试验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延续护理模式能明显提高老年患者术后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心理上不良影响,是目前护理工作继续发展的必然趋势,是深化护理体制改革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推动社区护理与医院住院常规护理对接的有效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续护理模式 白内障 术后护理 老年人
下载PDF
借助互联网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孙美媛 赵灿淼 +3 位作者 许芳 苏艳芳 黄奇 陶娜 《妇儿健康导刊》 2023年第19期15-17,23,共4页
近年来,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年龄特点、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不理想且生存质量较低。当前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为家长型模式和自我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借助互联网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 近年来,儿童1型糖尿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年龄特点、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认知不足,导致1型糖尿病患儿血糖控制不理想且生存质量较低。当前的护理管理模式主要为家长型模式和自我管理,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借助互联网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可较全面地满足1型糖尿病患儿的护理需求。本文就借助互联网以家庭为中心护理模式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1型糖尿病患儿获得更好的生存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家庭为中心护理 1型糖尿病 儿童 互联网
下载PDF
余弦微分求积法求解Kuramoto-Sivashinsky方程的数值解 被引量:1
15
作者 陶娜 孙建安 +1 位作者 张涛锋 颜鹏程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1期170-175,共6页
通过用余弦微分求积法(CDQM)对空间的离散,用差分法对时间的离散及Crank-Nicolson(C-N)线性化技术构造了求解Kuramoto-Sivashinsky(K-S)方程的数值格式.通过算例以及与相关文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精确度高,适应性强,适合时间较长的... 通过用余弦微分求积法(CDQM)对空间的离散,用差分法对时间的离散及Crank-Nicolson(C-N)线性化技术构造了求解Kuramoto-Sivashinsky(K-S)方程的数值格式.通过算例以及与相关文献的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精确度高,适应性强,适合时间较长的非线性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uramoto-Sivashinsky(K-S)方程 余弦微分求积法 数值解
下载PDF
河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气候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陶娜 王冰晨 +2 位作者 张连霞 张利亚 张正英 《内蒙古气象》 2011年第1期19-21,共3页
文章利用巴彦淖尔市临河、磴口、杭后、五原、前旗5个测站1954—2010年共5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河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平均值和月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探讨了气候平均值的变化、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引起气候变化的... 文章利用巴彦淖尔市临河、磴口、杭后、五原、前旗5个测站1954—2010年共57年的气象观测资料,对河套地区气温和降水的气候平均值和月分布特征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根据统计结果探讨了气候平均值的变化、气候变化趋势,以及引起气候变化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还对河套地区四季开始的时间和每季的长度进行了应用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均气温 极端气温 降水 气候平均值 气候变化趋势
下载PDF
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119例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娜 王爱萍 吴玉芹 《云南医药》 CAS 2010年第6期594-597,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感染细菌的种类,为早发型败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09年4月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119例,分析其分娩方式及围产因素与发病日龄的关系... 目的探讨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的临床特点,感染细菌的种类,为早发型败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借鉴。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09年4月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收治早发型新生儿败血症119例,分析其分娩方式及围产因素与发病日龄的关系,比较发病日龄与败血症严重程度,早发型败血症感染病原菌的比较分析,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进行检验及分析。结果存在围产因素的新生儿败血症,由母亲垂直传播引起,发病日龄越早,病情越呈爆发性多器官受累,病死率高,病原以大肠杆菌等G-杆菌为主,发病日龄<3d患儿,革兰阴性杆菌感染率达(74.1%),有24例(44.4%)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33.3%。结论因此对围产期有高危因素的新生儿,特别是日龄<3d的生后应对感染性指标进行监测,早诊断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败血症 新生儿 革兰阴性杆菌
下载PDF
近57年巴彦淖尔市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及日较差变化 被引量:1
18
作者 陶娜 鲍吉祥 +2 位作者 高玲 王冰晨 张丽娅 《山西气象》 2012年第2期16-21,共6页
利用1954年-201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9个台站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巴彦淖尔市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7年来,巴彦淖尔市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呈现北... 利用1954年-2010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9个台站的月平均最高、最低气温观测资料,对巴彦淖尔市年、季平均最高、最低气温变化趋势的空间分布状况和时间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7年来,巴彦淖尔市年平均最高气温的变化特征呈现北部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南部,且近十年呈弱降温趋势;年平均最低气温与全国各地基本一致,呈明显的变暖趋势;无论是年还是季,平均最低气温的增暖幅度明显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增幅;年平均日较差多呈下降趋势,并在北部地区尤为明显,各季平均日较差亦均呈下降趋势,并以冬季的下降幅度为最大;年平均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的变化在年代际变化上基本呈现较为一致的变化,即57年来主要的变暖均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均在90年代后期达到了近57年来的历史新高,最高气温近十年来又略有回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变化趋势
下载PDF
243例新生儿败血症病原菌及药敏结果回顾 被引量:2
19
作者 陶娜 王爱萍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09年第8期94-95,共2页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重要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243例,对其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提出抗菌药物的应用对策,以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重要感染性疾病,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243例,对其血培养阳性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进行分析,提出抗菌药物的应用对策,以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病原菌 药敏结果 药物敏感试验 抗菌药物 感染性疾病 血培养阳性 新生儿期
下载PDF
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娜 杜琨 《中国医药指南(学术版)》 2008年第11期75-76,共2页
目的分析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发病原因、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早发型以经阴道生产有关,多表现为严重黄疸,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及休克,预后较差。晚发型男性占优势,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易并发化脑,... 目的分析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发病原因、时间、临床表现及治疗等相关因素。结果新生儿大肠埃希菌败血症早发型以经阴道生产有关,多表现为严重黄疸,易并发胆红素脑病及休克,预后较差。晚发型男性占优势,以发热为主要表现,易并发化脑,如果治疗及时预后较好。早发型与晚发型ESBLs菌感染比例近似。结论由大肠埃希菌引起新生儿败血症病情发展快,并发症严重,抗生素耐药率高,治疗较困难,治疗首选药敏试验敏感的碳青烯类抗生素如美罗培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败血症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