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比能二次电池关键材料与先进表征专刊》——主编寄语
1
作者 陶新永 张桥保 周光敏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F0002-F0002,共1页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振兴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解决城市雾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践行新时代“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需要我国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驱动,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发展先进储... 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振兴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力量,也是我国解决城市雾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践行新时代“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能源战略,需要我国以清洁、低碳、安全、高效为驱动,构建清洁、高效、安全的现代能源体系。发展先进储能电池技术不仅是电力系统低碳清洁化的必要举措和抢占国际能源资源技术战略制高点、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有力手段,也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关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体系 二次电池 新能源产业 能源战略 新能源汽车 能源资源 储能电池 战略制高点
下载PDF
金属锂电池死锂形成机制及解决策略
2
作者 金成滨 黄益钰 +1 位作者 陶新永 盛欧微 《储能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5,共12页
锂作为一种高容量负极,是构筑高比能金属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然而金属锂电池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死锂问题,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严重下降。本文从死锂的形成机制、表征技术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开展论述。死锂主要来源于不... 锂作为一种高容量负极,是构筑高比能金属锂电池的关键材料。然而金属锂电池实际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尤其是死锂问题,导致电池循环寿命和安全性严重下降。本文从死锂的形成机制、表征技术和解决策略三个方面开展论述。死锂主要来源于不完全的脱锂过程,以及锂的化学/电化学腐蚀,后者在电池充放电以及日历老化过程中都会发生。结合作者及合作者近期的相关研究报道,本文讨论了冷冻电镜、原位光学显微镜/拉曼光谱、三电极电化学技术等在死锂微观结构组成及其形成演变机制方面的应用。概括了通过设计骨架支撑锂的体相结构,引入保护层稳定界面,配置高性能电解液/固态电解质等死锂抑制型策略,减少死锂的产生和积累。此外,分析了解决死锂问题的激活策略,利用氧化还原对实现死锂的转化、迁移、存储和再利用。由于锂腐蚀、界面溶解、内电场作用等,实际电池体系中死锂的结构组成、空间分布等都存在复杂的动态变化,仍需开展大量研究剖析死锂的动态演变机制,提出根治死锂问题的科学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锂 表征技术 抑制策略 死锂激活 动态演变
下载PDF
PEG辅助氧化锌纳米棒的水热法制备 被引量:36
3
作者 陶新永 张孝彬 +6 位作者 孔凡志 林森 程继鹏 黄宛真 李昱 刘芙 许国良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7期1658-1662,共5页
采用PEG辅助水热法合成了ZnO纳米棒 ,XRD显示产物为结晶良好的六角结构晶体ZnO ,PL谱表明适当退火处理后产物有较好的光致发光性能 .利用TEM和SAED研究了纳米棒的形貌和生长机制 。
关键词 氧化锌纳米棒 水热合成 光致发光性能 形貌 生长机制 半导体材料 聚乙二醇
下载PDF
足球状CdS微米球的合成与发光性能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陶新永 张孝彬 +5 位作者 程继鹏 黄宛真 李昱 李婷 罗君航 罗志强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0期2098-2102,F010,共6页
应用化学水浴沉淀法 ,合成了具有特殊形貌的由纳米颗粒组成的CdS微米球 ,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实现了对产物尺寸的控制 .XRD测试结果表明生成产物为结晶良好的六角结构CdS ,PL谱测试说明了产物有较好的光致发光性能 .利用TEM ,SAED ,FEG
关键词 足球状硫化镉微米球 合成 化学水浴沉淀法 光致发光性能 半导体纳米粒子
下载PDF
载气气氛对Co/MgMoO_4催化剂CVD法高效合成碳纳米材料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陶新永 张孝彬 +2 位作者 程继鹏 李昱 刘芙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63-566,共4页
High yield and quality mutli-walled carbon nanotube (MWNT) bundles and carbon nanofib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methane over Co/MgMoO4 catalyst at 1 000 ℃. TEM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s... High yield and quality mutli-walled carbon nanotube (MWNT) bundles and carbon nanofibers were synthesized by catalytic decomposition of methane over Co/MgMoO4 catalyst at 1 000 ℃. TEM studies showed that the products were mainly carbon nanofibers without carrier gas and were all MWNT bundles with hydrogen or nitrogen as carrier gas. Thermal gravimetric analyses (TGA) on the raw product indicated that the purity of MWNT was higher than 95wt%. The growth mechanism of carbon nanofibers and MWNTs was also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CVD 载气气氛 催化剂 纳米碳纤维 形态结构 生长机制 钴掺杂钼酸镁
下载PDF
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单分散氧化锌纳米棒阵列 被引量:17
6
作者 罗志强 张孝彬 +5 位作者 程继鹏 陶新永 李昱 刘芙 唐小明 王幼文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8期1656-1660,共5页
在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ZnO薄膜基底上,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了单分散、高度取向的ZnO纳米棒阵列膜.通过控制纳米ZnO薄膜的制备工艺,可以调节氧化锌纳米棒的直径.利用FESEM,TEM,HRTEM,SAED和XRD表征了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形貌和晶体... 在由溶胶凝胶法制备的纳米ZnO薄膜基底上,采用化学溶液沉积法制备了单分散、高度取向的ZnO纳米棒阵列膜.通过控制纳米ZnO薄膜的制备工艺,可以调节氧化锌纳米棒的直径.利用FESEM,TEM,HRTEM,SAED和XRD表征了氧化锌纳米棒阵列的形貌和晶体结构.ZnO纳米棒的室温PL谱具有很高的紫外带边发射峰,在可见光波段无发射峰,表明该方法制备的ZnO纳米棒晶体结构完整,晶体中O空位的浓度很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纳米棒阵列 化学溶液沉积 氧化锌纳米棒 化学溶液沉积法 制备工艺 单分散 阵列 纳米ZNO薄膜 HRTEM
下载PDF
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16
7
作者 甘永平 秦怀鹏 +3 位作者 黄辉 陶新永 方俊武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03-410,共8页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异丙醇钛为钛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_2),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 以鳞片石墨为原料,用改进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GO),以异丙醇钛为钛源经一步水热法制备得到金红石相TiO_2-石墨烯复合材料(rGO-TiO_2),考察了氧化石墨烯用量对复合材料光催化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XRD),比表面积(BET),透射电镜(TEM),扫描电镜(SEM),拉曼光谱,紫外-可见(UV-Vis)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PL)等测试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复合材料中TiO_2为针簇状结构的金红石相,与石墨烯能够均匀复合;与纯金红石相TiO_2相比,复合材料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研究了该复合材料在紫外光F对罗丹明B以及可见光下对甲基橙光降解效果.当氧化石墨烯浓度为0.5 mg·mL^(-1)时,制备得到的复合材料rGO-TiO_2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红石TiO2 石墨烯 水热法 光催化 有机污染物
下载PDF
含TiN中间层IrO_2-Ta_2O_5涂层钛阳极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13
8
作者 叶张军 甘永平 +2 位作者 张文魁 黄辉 陶新永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473-1479,共7页
采用钛片在氮气中700℃退火的方法,在钛片表面原位生成TiN薄膜,并以此为基体采用热分解法制备IrO2-Ta2O5涂层钛阳极。研究含TiN中间层IrO2-Ta2O5涂层钛阳极及传统IrO2-Ta2O5涂层钛阳极的开路电位、析氧行为、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性... 采用钛片在氮气中700℃退火的方法,在钛片表面原位生成TiN薄膜,并以此为基体采用热分解法制备IrO2-Ta2O5涂层钛阳极。研究含TiN中间层IrO2-Ta2O5涂层钛阳极及传统IrO2-Ta2O5涂层钛阳极的开路电位、析氧行为、循环伏安和电化学阻抗等性能。结果表明:含TiN中间层IrO2-Ta2O5涂层钛阳极具有非连续状裂纹结构,且表面生长出大量IrO2纳米晶体,其电催化析氧性能优于传统IrO2-Ta2O5涂层钛阳极的电催化析氧性能;涂层烧结温度越低,电化学性能越好;当烧结温度低于500℃时,TiN中间层可以显著延长IrO2-Ta2O5涂层钛阳极的工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N薄膜 IrO2-Ta2O5涂层 钛阳极 电催化性能 热处理
下载PDF
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9
作者 梁初 许浩辉 +5 位作者 梁升 夏阳 黄辉 陶新永 甘永平 张文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9-16,共8页
储锂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成为国际上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材料的研究进展,但非简单地重复负极储锂材料发展的全部研究。重点关注了三大类负极储锂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储... 储锂材料是影响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已成为国际上锂离子电池材料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重点。综述了锂离子电池负极储锂材料的研究进展,但非简单地重复负极储锂材料发展的全部研究。重点关注了三大类负极储锂材料的电化学特性、储锂机理和主要电化学改性途径,并指出了三类负极储锂材料存在的技术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储锂 循环寿命 比容量 倍率性能
下载PDF
Mg(NH_2)_2-2LiH储氢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梁初 梁升 +4 位作者 夏阳 黄辉 甘永平 陶新永 张文魁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27-635,共9页
Mg(NH2)2-2Li H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最具应用潜力的高容量储氢材料之一.由于具有较合适的吸放氢热力学性能、相对较低的吸放氢操作温度、较高的可逆储氢容量和较优的吸放氢循环稳定性,Mg(NH2)2-2Li H材料现已成为储氢材料研究领... Mg(NH2)2-2Li H材料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几种最具应用潜力的高容量储氢材料之一.由于具有较合适的吸放氢热力学性能、相对较低的吸放氢操作温度、较高的可逆储氢容量和较优的吸放氢循环稳定性,Mg(NH2)2-2Li H材料现已成为储氢材料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本文综述了Mg(NH2)2-2Li H材料近年来的研究进展,重点关注了材料的组分、晶体结构、颗(晶)粒尺寸和催化动力学改性等对材料储氢性能的影响及储氢机理,总结了Mg(NH2)2-2Li H储氢材料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物 氢化物 储氢性能 热力学 动力学 储氢机理
下载PDF
硅负极材料的储锂机理与电化学改性进展 被引量:7
11
作者 梁初 周罗挺 +4 位作者 夏阳 黄辉 陶新永 甘永平 张文魁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8043-8049,共7页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候选材料。本文系统总结了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特性和储锂机理,分析了硅负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嵌脱锂过程硅材料... 硅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极高的比容量,被认为是最有应用潜力的下一代锂离子电池负极候选材料。本文系统总结了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储锂特性和储锂机理,分析了硅负极材料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从嵌脱锂过程硅材料粉化调控、稳定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的构建和硅材料导电性调变3方面对硅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改性进展进行了评述,并指出了硅负极储锂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负极材料 储锂机理 粉化调控 稳定SEI膜 导电性
下载PDF
生物模板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2
作者 夏阳 方如意 +6 位作者 施思 梁初 张俊 黄辉 陶新永 甘永平 张文魁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28-135,共8页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二次化学储能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和智能电网等领域。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是获得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文章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存...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极具潜力的新型二次化学储能器件,被广泛应用于便携式电子设备、电动交通工具和智能电网等领域。高性能电极材料的设计和合成是获得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文章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存在制备工艺复杂、结构难以控制、活性物质利用率低、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差等问题,从生物资源高效利用角度出发,结合生物材料尺寸均匀、形态多变、结构精密、环境友好等优点,综述了生物模板法合成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 电极材料 生物模板
下载PDF
镁钼氧化物催化剂制备多壁纳米碳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3 位作者 徐军明 陶新永 陈飞 刘芙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1-76,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可用来催化裂解甲烷大量制备高质量和较高纯度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镁钼氧化物催化剂.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接近原始催化剂量的30倍.并用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了可用来催化裂解甲烷大量制备高质量和较高纯度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镁钼氧化物催化剂.实验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接近原始催化剂量的30倍.并用透射电镜、高分辨透射电镜、激光拉曼和热重分析对制得的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碳管的直径在10-22nm之间,且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增加,反应1h后,粗产品中碳管含量达95%,同时,对催化剂的特殊催化生长机理作了讨论,生长过程中多层Mo颗粒析出在MgO载体表面是碳管成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 化学气相沉积法 镁钼氧化物
下载PDF
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CVD法大量制备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3 位作者 陶新永 王幼文 刘芙 许国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233-1238,共6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的Ni-Mo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用CVD法催化裂解甲烷从而大量制备高质量高纯度的成束多壁纳米碳管.实验结果表明,该催化剂具有很高的活性和催化效率.反应2h后,制备的多壁纳米碳管的量可达到初始催化剂量的80倍以上.碳管的直径较均匀,在10~20nm之间.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制备的纳米碳管石墨化程度增加,反应1h后,粗产品中纳米碳管的含量就超过了97%.简单放大后,单炉每克催化剂可以在0.5h内制得40g以上多壁纳米碳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钼双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制备 溶胶凝胶法 化学气相沉积法
下载PDF
碘掺杂TiO_2薄膜电极制备和光电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春涛 张文魁 +2 位作者 黄辉 陶新永 甘永平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445-1447,1452,共4页
以碘酸钾为碘源,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碘掺杂TiO2纳米粉体,采用旋涂法制成以ITO导电玻璃为基底的碘掺杂TiO2薄膜电极,并经300~600℃退火处理。采用XRD、X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样品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光学特性进... 以碘酸钾为碘源,钛酸丁酯为钛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碘掺杂TiO2纳米粉体,采用旋涂法制成以ITO导电玻璃为基底的碘掺杂TiO2薄膜电极,并经300~600℃退火处理。采用XRD、XP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样品微观结构、化学成分和光学特性进行表征,并对碘掺杂薄膜电极和纯TiO2薄膜电极的光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比较。结果显示少量碘掺入到TiO2,但经碘掺杂的TiO2紫外-可见光吸收限明显红移到可见光区(450~600nm之间),碘掺杂TiO2薄膜电极经适当温度处理的光响应性比纯TiO2得到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掺杂TiO2 薄膜电极 光电化学性能
下载PDF
江河污泥生产烧结砖资源化利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夏阳 朱华 +6 位作者 余晓军 梁初 张俊 甘永平 黄辉 陶新永 张文魁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41-44,共4页
为了实现江河污泥资源化利用,以污泥为原料,通过传统制砖工艺,制备环保节能型烧结砖。采用XRD、XRF和SEM对污泥和烧结砖的相组成、微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制砖的最佳烧结温度为900℃。当污泥含量低于40%... 为了实现江河污泥资源化利用,以污泥为原料,通过传统制砖工艺,制备环保节能型烧结砖。采用XRD、XRF和SEM对污泥和烧结砖的相组成、微结构、形貌及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污泥制砖的最佳烧结温度为900℃。当污泥含量低于40%时,烧结砖的收缩率低于15%,符合GB 5101—2003《烧结普通砖》要求,且添加适量的骨料有利于提高烧结砖的强度。当原料组成为60%黏土、20%污泥、20%卵石时,所得烧结砖的综合性能最好,其抗压强度可达31.6 MPa,收缩率仅为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河污泥 烧结砖 烧结温度 抗压强度 收缩率
下载PDF
固体单相催化剂CVD法制备成束或分散MWCNT 被引量:2
17
作者 徐军明 张孝彬 +3 位作者 李昱 陶新永 陈飞 杨晓芳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33-434,共2页
Fe-Mo-Mg-O catalyst prepared by combustion method has great efficiency to grow carbon nanotubes with CVD method.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EM, it is found that bundles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MWCNT) can be got... Fe-Mo-Mg-O catalyst prepared by combustion method has great efficiency to grow carbon nanotubes with CVD method. Through investigation of TEM, it is found that bundles of multi-wall carbon nanotubes (MWCNT) can be got when the catalyst is directly used to synthesize the product in CH 4/H 2 atmosphere; however, the dispersed carbon nanotubes are obtained while the catalyst is reduced firstly in the H 2 before the synthesis. The morphology and structure of the catalysts before and after reduced are analyzed by TEM and XRD. The growth mechanism is suggeested for the formation off these two kinds of carbon nanotub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成束多壁纳米碳管 CVD法 固体单相催化剂 分散多壁纳米碳管
下载PDF
碳热法合成具有蓝光发射特性的氧化镓纳米线、纳米带和纳米片(英文) 被引量:2
18
作者 程继鹏 张孝彬 +2 位作者 孔凡志 叶瑛 陶新永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629-1631,共3页
利用碳纳米管通过碳热法合成了氧化镓纳米线、纳米带和纳米片。采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其进行了形态和结构表征。合成的氧化镓纳米结构是单晶体。室温光致发光谱分析发现,氧化镓纳米晶在蓝光区域487nm处产生明显的发射峰。
关键词 氧化镓 碳纳米管 纳米结构 光致发光谱
下载PDF
高质量小直径单壁纳米碳管的CVD法制备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昱 张孝彬 +7 位作者 沈利华 徐军明 陈飞 孔凡志 陶新永 刘芙 涂江平 陈长聘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4-27,共4页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 Mo MgO催化剂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 10 0 0℃下催化裂解甲烷 ,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用SEM、TEM、HRTEM、TGA和Raman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碳管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该产物确为单壁纳米碳管 ,单壁... 使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Fe Mo MgO催化剂 ,用化学气相沉积法在 10 0 0℃下催化裂解甲烷 ,制备了高质量的单壁纳米碳管。用SEM、TEM、HRTEM、TGA和Raman等方法对制备的纳米碳管粗产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该产物确为单壁纳米碳管 ,单壁纳米碳管直径十分均一 ,在 0 86~ 0 90nm之间 ,且其形态基本上都是以束状存在 ;本方法所制得粗产物中单壁碳管的含量在 30 %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管 CVD 溶胶凝胶法 化学气相沉积 甲烷
下载PDF
球磨对多壁纳米碳管束电化学容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超 张孝彬 +4 位作者 陶新永 周胜名 刘芙 程继鹏 黄辉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2027-2030,2072,共5页
为了提高纳米碳管电极在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EDLC)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球磨处理对高纯度多壁纳米碳管(MWNT)束电极电化学容量的影响.将球磨处理前后的两种MWNTs分别制作成电极,并组装成模拟EDLC,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试MWN... 为了提高纳米碳管电极在电化学双电层电容器(EDLC)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了球磨处理对高纯度多壁纳米碳管(MWNT)束电极电化学容量的影响.将球磨处理前后的两种MWNTs分别制作成电极,并组装成模拟EDLC,利用循环伏安法和恒流充放电法,测试MWNT电极的电化学可逆容量.研究结果表明,MWNT粗产品的纯度达到了97%以上.经过3 h的球磨处理后,大多数MWNTs束被打散或打断,其比表面积由球磨前的238 m2/g提高到了340 m2/g.用MWNTs制备的EDLC电化学容量由球磨前的36 F/g提高到了72 F/g.与球磨前的MWNTs束相比,球磨后的样品更适合作为EDLC电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壁纳米碳管束 球磨处理 电容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