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情绪对禀赋效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陶梦馨 陈友庆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68-71,共4页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即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的影响,该文以某一高校9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3(情绪类型: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2(禀赋状态:赋予杯子、未赋予杯子)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对杯子... 为了探讨不同情绪状态(即积极情绪、中性情绪和消极情绪状态)对禀赋效应的影响,该文以某一高校9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采用3(情绪类型:积极情绪、中性情绪、消极情绪)×2(禀赋状态:赋予杯子、未赋予杯子)被试间设计,因变量为对杯子的估价,得出以下结论:1、积极情绪状态下,卖方对杯子的估价要显著高于买方的估价,即存在所谓的禀赋效应。中性情绪状态下也存在禀赋效应,但相对较弱。2、消极情绪状态下,买卖双方对杯子估价相同或相近,即禀赋效应消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禀赋效应 情绪状态 禀赋状态 经济心理
下载PDF
融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陶梦馨 侯小花 郭丽娜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2年第15期154-155,共2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先进宝贵的心理教育理念。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体融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编写针对性教材,本土化课程内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先进宝贵的心理教育理念。本文分析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媒体融合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价值。探讨了融媒体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编写针对性教材,本土化课程内容;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线上线下相结合,营造良好的中华传统文化校园心理环境;与新媒体相结合,创新中华优秀心理文化教育路径,旨在促进高质量心理育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融媒体时代 高等学校 心理健康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心理育人
下载PDF
心理学视野下的青少年自伤行为 被引量:13
3
作者 陶梦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5期790-793,共4页
本文论述了自伤行为的心理解释机制主要包括神经行为模型、功能取向模型、发展动力模型。影响因素可总结归纳为个体自身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两大部分。干预方法主要集中在惩罚式疗法、功能分析式疗法、药物疗法和综合干预法。
关键词 自伤行为 心理机制 影响因素 干预模型 综述
原文传递
淮北市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的调查 被引量:9
4
作者 陶梦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61-463,共3页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探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89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以自编《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问卷》为工具。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了解与接受程度均不高,非常了解仅... 目的:调查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与态度,探究两者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389名大学生作为被试进行问卷调查,以自编《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问卷》为工具。结果:大学生对同性恋行为了解与接受程度均不高,非常了解仅占3.9%,对同性恋行为能接受的仅占55.5%。女性大学生比男性大学生更容易接受同性恋行为,并存在显著性差异(χ2=4.101,P<0.05)。来自农村、城镇的大学生比来自城市的大学生更不容易接受亲友有同性恋行为,并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435,P<0.01)。在性教育方面存在差异,系统地接受过性教育的大学生对亲友同性恋表现的更加宽容,并存在显著性差异(χ2=16.321,P<0.05)。结论:有针对性地开展性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同性恋的了解与认知,有助于对同性恋采取更宽容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大学生 认知 态度 性教育
原文传递
我国社会公平感影响因素的探析 被引量:4
5
作者 陶梦馨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第2期309-312,共4页
社会公平感是公民在公平判断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社会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公平感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外个体主义文化下组织公平感领域,国内公平感研究近几年才比较兴起。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有关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实证研究,... 社会公平感是公民在公平判断基础上产生的情感体验。社会公平是保证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对公平感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外个体主义文化下组织公平感领域,国内公平感研究近几年才比较兴起。本文归纳总结了国内有关影响社会公平感的实证研究,重点分析社会认同、情境、信息呈现顺序、框架效应对社会公平感的影响。今后这一领域研究应多角度多层次探索我国社会公平感的影响因素,深入拓展其应用领域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感 影响因素 框架效应 实证研究 综述 社会心理
原文传递
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理论使用的影响
6
作者 陶梦馨 陈友庆 陈瑞鹏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第6期125-132,共8页
为了探讨不同性质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理论使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心理理论水平:高水平、低水平)×3(不同性质情绪:积极、中性、消极)×2(私人知识:赋予、未赋予)的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1... 为了探讨不同性质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理论使用的影响,本研究选取120名大学生为被试,采用2(心理理论水平:高水平、低水平)×3(不同性质情绪:积极、中性、消极)×2(私人知识:赋予、未赋予)的三因素被试间实验设计。实验结果表明:(1)不同性质的情绪对大学生心理理论使用的主效应显著,积极情绪下的大学生比中性和消极情绪下的大学生更少地使用心理理论。(2)积极情绪下心理理论低水平比心理理论高水平的大学生更少地使用心理理论,中性、消极情绪下大学生,无论心理理论水平高水平、低水平对心理理论使用差异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情绪状态 心理理论水平 心理理论使用
下载PDF
从历史自信谈高校思政教师的“八个自信”
7
作者 罗飞 王莹 +2 位作者 苏苗苗 陶梦馨 牧文苑 《成才之路》 2022年第25期33-36,共4页
新时代呼唤更高水平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武装,高校思政教师只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打牢思政教师的“六要”基础,使思政教师坚守思政课堂意识形态主阵地,从“道路自... 新时代呼唤更高水平的思想觉悟和理论武装,高校思政教师只有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才能实现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高校应打牢思政教师的“六要”基础,使思政教师坚守思政课堂意识形态主阵地,从“道路自信”走向“历史自信”,从“理论自信”拓到“信仰自信”,从“制度自信”延至“价值自信”,从“文化自信”扩为“文明自信”,应对西方价值观和历史虚无主义等挑战,并使之成为青年学生的精神脊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思政教师 历史自信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