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有LRRC8A和IL2RG基因突变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徐惠芳 闵亚楠 +1 位作者 张颢 陶艳玲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7期1251-1255,共5页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类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数量异常和(或)功能缺陷的疾病。该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但其共同表现为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3岁男孩反复感染,检查提示免疫球蛋白、B细胞水平均显著...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类由于基因突变导致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数量异常和(或)功能缺陷的疾病。该病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但其共同表现为反复感染、易患肿瘤和自身免疫性疾病。1例3岁男孩反复感染,检查提示免疫球蛋白、B细胞水平均显著降低,考虑其存在免疫系统缺陷,最终通过基因组测序发现两个基因LRRC8A、IL2RG存在突变。通过对该患儿的病例报道提高了对PID的认识,同时说明并支持了基因组测序在疾病准确诊断中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RRC8A IL2RG 基因突变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基因组测序
下载PDF
长春新碱导致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1例
2
作者 刘琰 刘波 陶艳玲 《儿科药学杂志》 2024年第1期I0001-I0002,共2页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是由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异常所致的一种水排泄受损的疾病,以体内水潴留、尿钠大量排出、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目前药物导致的SIADH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重视,...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SIADH)是由抗利尿激素(antidiuretic hormone,ADH)分泌异常所致的一种水排泄受损的疾病,以体内水潴留、尿钠大量排出、稀释性低钠血症等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1]。目前药物导致的SIADH近年来逐渐引起临床重视,但国内少见有长春新碱相关的SIADH病例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 稀释性低钠血症 分泌异常 水潴留 SIADH 长春新碱 尿钠 病例报道
下载PDF
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本原因分析法探索给药错误发生原因
3
作者 陈娟慧 陶艳玲 +5 位作者 李丽娟 黄淑芳 张福珍 王丹丹 童杰 邱萍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4期161-167,共7页
目的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本原因分析法探索给药错误发生原因,为制订降低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报的63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报表,整理与分析汇总,依次通过根本... 目的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本原因分析法探索给药错误发生原因,为制订降低护士给药错误发生率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上报的63例给药错误不良事件报表,整理与分析汇总,依次通过根本原因法中的头脑风暴法、鱼骨图、特性要因评价、真因查验等确定真因,统计各真因的风险优先系数确定主要失效模式,分析给药错误危险因素及不良事件各项特征的分布差异。结果给药错误主要失效模式是给药核查、身份核查和打印执行单或转抄三大环节,给药核查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未核查药名(注射剂)、无单给药(口服药)和药名相似;身份核查主要的危险因素是被打扰;打印执行单或转抄主要的危险因素是漏打印。不同事件级别风险优先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科系、事件类型、当事人身份、当事人职称、当事人学历、当事人工龄、发生时段与班次、药物类型、注射剂、事件发生阶段、危险因素风险优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事件类型、药物类型和发生阶段的给药错误危险因素、给药错误事件级别的发生阶段和当事人学历分布和给药错误注射剂的科系分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于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联合根本原因分析法能找到给药错误的主要危险因素及不良事件的特征分布,临床管理者应结合给药错误主要危险因素及其特点采用针对性预防措施,降低给药错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给药错误 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 风险优先系数 根本原因分析法
下载PDF
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何万巧 盖薇 +2 位作者 周春兰 张艺祯 陶艳玲 《护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6,共5页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中文版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简易心理弹性量表和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影...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抽取258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运用中文版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中文版简易心理弹性量表和中文版生活质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得分均低于国内常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的症状管理维度可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理健康总评(调整R^(2)=0.253,P<0.001);每日尿量、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的症状管理维度可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总评(调整R^(2)=0.375,P<0.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较低,且除一般资料中的年龄、每日尿量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外,自我效能和心理弹性是其生活质量的重要预测因子。提示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可提高对患者积极心理因素的关注,针对性采取措施改善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积极心理学
下载PDF
专家型患者计划在慢性病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胡思鸿 王明珠 +2 位作者 王琴 李汕山 陶艳玲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21-125,共5页
本文就专家型患者计划的概念,专家型患者的招募、培训、健康教育的实施,以及专家型患者计划在国内外造口、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深入探究专家型患者计划具体实施步骤,为国内专家型患者计划的开展提供理论... 本文就专家型患者计划的概念,专家型患者的招募、培训、健康教育的实施,以及专家型患者计划在国内外造口、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旨在深入探究专家型患者计划具体实施步骤,为国内专家型患者计划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为慢性病患者的治疗策略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专家型患者计划 自我管理 团体干预 综述文献
下载PDF
奥布替尼成功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
6
作者 王亚宁 徐惠芳 +3 位作者 陈璐璐 黄宗宣 张颢 陶艳玲 《中国小儿血液与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256-258,共3页
1病例资料患儿,男,11岁,于2021年7月以发热急性起病,体温最高39℃,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07×10^(9)/L,CRP 25.75mg/L,予输注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2d后体温正常,5d后停用抗生素。停抗生素3d后再次发... 1病例资料患儿,男,11岁,于2021年7月以发热急性起病,体温最高39℃,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查血常规: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ANC)0.07×10^(9)/L,CRP 25.75mg/L,予输注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2d后体温正常,5d后停用抗生素。停抗生素3d后再次发热,体温最高37.8℃,予静脉输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7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 静脉输注 纯红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 病例资料 上呼吸道感染 头孢曲松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抗感染治疗
下载PDF
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感染预防的最佳证据总结
7
作者 何万巧 陶艳玲 +4 位作者 钟馨 董敏 钟春梅 李新霞 孙冬尼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第21期1992-1998,共7页
目的检索、汇总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预防的相关证据。方法根据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OVID)、Cochrane Library(Wile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相关... 目的检索、汇总和分析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导管(CVC)相关感染预防的相关证据。方法根据证据金字塔模型系统检索BMJ Best Practice、UpToDate、JBI(OVID)、Cochrane Library(Wiley)、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中的相关证据,包括指南、临床决策、证据总结等,文献的质量评价及证据提取由2名研究人员独立进行,指南的文献质量评价由4人进行。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11月24日。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篇文献,包括6篇指南、1篇临床决策、2篇证据总结和1篇专家共识。总结了导管置管时护理、导管置管处及周围皮肤护理、导管体及接头维护、导管腔维护、感染预防、患者健康教育和质量改进7个方面的36条最佳证据。结论该证据为血液透析相关工作人员的临床实践提供了系统、全面的理论依据,但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之前需对证据应用的阻碍和促进因素进行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中心静脉导管 感染 预防 循证护理 证据总结
下载PDF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肝炎后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导致难治性巨细胞病毒肺炎所致死亡1例
8
作者 王亚宁 徐惠芳 +3 位作者 陈璐璐 黄宗宣 张颢 陶艳玲 《临床医学进展》 2023年第3期3907-3910,共4页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治疗方法。常见的并发症是机会性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CMV)是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移植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本文报道一例肝炎后...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重要治疗方法。常见的并发症是机会性感染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巨细胞病毒(CMV)是机会性感染最常见的原因之一,也是导致移植相关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原因。本文报道一例肝炎后再生障碍性贫血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亲缘半相合)术后巨细胞病毒感染所致重症肺炎导致死亡的患儿。给予早期、足量、联合、长期的抗病毒治疗后,仍不能阻止病毒在体内的复制,最终导致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基因 造血干细胞移植 再生障碍性贫血 巨细胞病毒感染
下载PDF
染色体17q22q23.1微缺失患儿的临床与遗传学特征: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9
作者 胡田田 胡贺芬 +1 位作者 黄宗宣 陶艳玲 《中国临床医学》 2023年第5期914-918,F0003,共6页
17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相对罕见,涉及17q21q24区段的缺失可导致3种临床上可识别的连续基因缺失综合征:17q21.31微缺失综合征(MIM#610443)、17q23.1q23.2微缺失综合征(MIM#613355)以及Laurell等^([1])描述的17q22微缺失综合征。该区段缺失... 17号染色体长臂缺失相对罕见,涉及17q21q24区段的缺失可导致3种临床上可识别的连续基因缺失综合征:17q21.31微缺失综合征(MIM#610443)、17q23.1q23.2微缺失综合征(MIM#613355)以及Laurell等^([1])描述的17q22微缺失综合征。该区段缺失导致剂量敏感基因NOG^([1-4])和TBX2、TBX4[5-7]的单倍剂量不足,导致后2种微缺失综合征表型的出现,且为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7q缺失 发育迟缓 多发畸形
下载PDF
社区居家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被引量:35
10
作者 陶艳玲 陈娟慧 +4 位作者 管玉梅 邱桂花 李新霞 林绍英 陈新茹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17年第7期910-914,共5页
目的 :分析社区居家老年人最近一年内跌倒的危险因素,验证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的准确性,并针对跌倒的危险因素提出跌倒的预防措施。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社区老年人一般情况表和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随机抽... 目的 :分析社区居家老年人最近一年内跌倒的危险因素,验证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的准确性,并针对跌倒的危险因素提出跌倒的预防措施。方法 :2016年3-4月,采用社区老年人一般情况表和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随机抽取龙岗区2个社区的居家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 :社区居家老年人最近一年内跌倒发生率为22.01%。跌倒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5岁、患有足部疾病、功能性行为评估不正确和居家环境不安全。同时也验证了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工具临界值11.5分预测跌倒的准确性。结论 :社区老年人的跌倒预防一直是医院延续护理和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医院老年专科护士和社区工作者应合理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或预防对策,以防再次跌倒和跌倒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跌倒 危险因素 二分类Logistic回归
原文传递
护士压力与应对现状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60
11
作者 陶艳玲 张帆 +1 位作者 钟慈新 陈瑞娟 《中国护理管理》 2005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探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护士的压力水平与应对方式,提出减轻护士压力的措施与建议。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压力应付方式问卷,对我院22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有效数据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描... 目的探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出台后护士的压力水平与应对方式,提出减轻护士压力的措施与建议。方法采用现状调查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压力应付方式问卷,对我院22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所得有效数据应用SPSS软件包进行统计描述。结果46.9%的护士处于高压力水平,护士的压力源主要来自护理专业及工作本身、工作量及时间分配与病人护理方面,并集中在接受检查及考核太多、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上班的护士数量少、担心被投诉、工作、生活无规律、继续深造的机会少等方面。67.9%的护士常采用积极的成熟型方式应对压力,32.1%的护士常以消极或中间型方式应对压力,导致压力应对无效的主要因素为没有足够的时间休息、缺乏支持和引导、管理者不重视、个人特性、业余生活单调。结论新时期护理人员面临的压力源较多,护士压力水平高,且三成护士压力应对方式不良,从组织层面上拟定并实施各种压力减轻计划建立良好文化氛围,帮助护士提高心理保健能力、加强人力资源培训,减少控制压力来源,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建立有效的支持系统以提升护士管理压力的能力,是减轻护士压力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工作 压力源 减轻 应对方式 差错事故 病人护理 护士管理 水平 能力 结论
原文传递
无典型临床特征的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型1例并文献复习
12
作者 王缦 陶艳玲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3年第2期269-272,共4页
目的提高对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型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3型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型临床表现多样,有时无典型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 目的提高对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型的认识。方法结合1例3型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及文献复习,探讨该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等。结果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型临床表现多样,有时无典型噬血细胞综合征(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HLH)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特点,临床诊断困难,目前基因测序是诊断和鉴别诊断最合适的方法,但治疗上仍以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为主。结论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3型临床罕见、临床表现多样,对无阳性家族史、长期发热、肝脾肿大、血细胞减少而诊断难以明确者应想到患本病的可能,应积极完善基因检测协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HL-3 UNC13D 基因突变 发热 肝脾肿大 血细胞减少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水中孔雀石绿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陶艳玲 邓爱妮 +2 位作者 刘秋梅 郭智勇 王邃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092-1094,1097,共4页
提出了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孔雀石绿的含量。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择85μm的聚丙烯酸酯(PA)涂层萃取纤维,萃取时间为15min。以Shim-packVP—ODS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分离,用pH4.5的50mmol·L-1乙酸铵... 提出了固相微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孔雀石绿的含量。为使固相微萃取达到更高的效率,选择85μm的聚丙烯酸酯(PA)涂层萃取纤维,萃取时间为15min。以Shim-packVP—ODS C18色谱柱为固定相分离,用pH4.5的50mmol·L-1乙酸铵溶液与乙腈按体积比为20比80混合的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洗脱,在波长595nm处进行测定。孔雀石绿的质量浓度在0.05~2mg·L-1范围内呈线性,检出限(3S/N)为0.003mg·L-1。以鱼塘水为基体进行回收试验,方法的回收率在98.1%~109.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高效液相色谱法 孔雀石绿
下载PDF
352例羊水过少临床分析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陶艳玲 洪梅 徐鑫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3412-3413,共2页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最佳处理时机、方法以及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羊水过少孕妇35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妊娠足月时羊水过少发生率随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高,致使羊水粪染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增高。结论:羊水... 目的:探讨羊水过少的最佳处理时机、方法以及羊水过少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对羊水过少孕妇352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妊娠足月时羊水过少发生率随妊娠周数的增加而增高,致使羊水粪染率、胎儿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率增高。结论:羊水过少经确诊后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新生儿预后,降低不良妊娠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水过少 羊水粪染 胎儿窘迫 新生儿窒息
下载PDF
镁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阻尼性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陶艳玲 张津 潘复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4期91-93,共3页
简要介绍了纯镁、镁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的位错型阻尼机理,叙述了温度、合金成分、组织结构和微观缺陷(包括晶界相界)以及热处理等因素对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镁基复合材料较镁合金有较高的阻尼性能,是由于增加了多种阻尼机制的结果,... 简要介绍了纯镁、镁合金及镁基复合材料的位错型阻尼机理,叙述了温度、合金成分、组织结构和微观缺陷(包括晶界相界)以及热处理等因素对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镁基复合材料较镁合金有较高的阻尼性能,是由于增加了多种阻尼机制的结果,其中最重要的是塑性区阻尼、位错密度的增大、界面滑移阻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镁基复合材料 阻尼性能 合金成分 组织结构 微观缺陷 位错密度 界面滑移阻尼
下载PDF
四方联动防跌护理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陶艳玲 陈娟慧 +3 位作者 樊露瑶 林绍英 廖琼芳 陈燕萍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3期88-92,共5页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 目的探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防跌护理模式在社区跌倒高危老年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龙岗区的2个社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从两个社区登记建档的跌倒高风险老年居民中分别随机抽选45名进行干预。观察组采用“专科护士-社区护士-个体-家庭”四方联动推进的综合干预方案。对照组接受社区防跌倒常规护理。于干预前及干预后12个月使用修订版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评估量表、步态和平衡测试量表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测,记录两组1年内跌倒发生例次。结果干预期间跌倒发生情况:观察组1人次,对照组6人次。观察组步态和平衡测试得分提高,跌倒危险评估表得分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四方联动的综合干预方案应用于社区居家老年人,能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升其防跌能力,对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发生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老年人 跌倒 干预 专科护士 社区护士 家庭
下载PDF
抗凋亡因子Bcl-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8
17
作者 陶艳玲 邹典定 赵东赤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4-75,96,共3页
目的探讨抗凋亡因子Bcl_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Bcl_2及VEGF的表达。结果Bcl_2及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表达明显高于... 目的探讨抗凋亡因子Bcl_2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0例急性白血病患儿治疗前后Bcl_2及VEGF的表达。结果Bcl_2及VEGF在急性白血病患儿中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5) ,治疗后完全缓解组两者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 ,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 (P均>0.05)。结论急性白血病中存在Bcl_2及VEGF高表达 ,可能与急性白血病的发病、发展及疾病的预后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凋亡因子Bcl-2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EGF 急性白血病 基因表达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纳米微针对人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 被引量:9
18
作者 陶艳玲 苗颖颖 +5 位作者 吴婷妍 刘娟 许阳 徐百 骆丹 周炳荣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研究纳米微针处理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方法募集16例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25 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另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 目的研究纳米微针处理对面部皮肤屏障功能及红斑的影响。方法募集16例临床受试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8例。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25 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另1组受试者随机一侧面颊部使用针长为0.5 mm的纳米微针处理6遍,另一侧使用针长为0.5mm的传统微针处理6遍。在处理前、处理后即刻、处理后4、8、24、48、72 h分别检测经皮水分丢失(Trans-epidermal water loss,TEWL)、角质层含水量及红斑量。结果经针长为0.25 mm的纳米微针和传统微针处理后,两侧面颊部TEWL、角质层含水量和红斑量数值均无显著性差异。针长为0.5 mm的纳米微针和传统微针处理后,在处理后即刻、4、8、24 h时点上,纳米微针侧TEWL数值显著低于传统微针侧;在处理后8 h时点上,纳米微针侧红斑量数值显著低于普通微针侧。不同针长的纳米微针在处理后4~8 h内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均能恢复至基线水平。而传统微针侧,皮肤处理后48~72 h内TEWL、角质层含水量、红斑量才能恢复至基线水平。结论与相同针长的传统微针治疗相比,纳米微针处理后对皮肤屏障功能的影响较小,并且恢复更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微针 皮肤屏障 经皮水分丢失 红斑 角质层含水量
下载PDF
整体式固相微萃取搅拌棒-分光光度法测定孔雀石绿 被引量:6
19
作者 陶艳玲 岑为禧 +2 位作者 邓爱妮 郭智勇 王邃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11年第2期66-70,共5页
以开发新型吸附萃取搅拌棒为目的,利用环氧树脂、二乙基三胺和聚乙二醇(PEG 1540)通过原位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内封磁芯的搅拌棒.以孔雀石绿(MG)为目标分析物,详细优化了该搅拌棒吸附萃取的实验条件.在搅拌棒转速为450r?min-1和pH值... 以开发新型吸附萃取搅拌棒为目的,利用环氧树脂、二乙基三胺和聚乙二醇(PEG 1540)通过原位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内封磁芯的搅拌棒.以孔雀石绿(MG)为目标分析物,详细优化了该搅拌棒吸附萃取的实验条件.在搅拌棒转速为450r?min-1和pH值为7的条件下吸附30min,然后用体积比为7:3的乙腈:乙酸铵缓冲溶液(pH 4~5)作为解吸液解吸20min.以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为检测手段,测定解吸液中MG的含量.该方法在0.01~5μg?mL-1的浓度范围呈现较好的线性关系,精密度和回收率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 固相微萃取 孔雀石绿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整体式吸附萃取搅拌棒在检测环境水样中镉离子含量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艳玲 邓爱妮 +2 位作者 郑惠彬 郭智勇 王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4-198,共5页
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整体式吸附萃取搅拌棒,将其应用于环境水中镉离子的吸附萃取。考察了介质酸度、搅拌速率、吸咐时间、解吸溶剂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控制溶液pH为6.0,搅拌棒转速为300r/min,吸附30min,5... 通过逐步聚合反应制备了一种新型整体式吸附萃取搅拌棒,将其应用于环境水中镉离子的吸附萃取。考察了介质酸度、搅拌速率、吸咐时间、解吸溶剂和时间等实验条件对吸附量的影响。控制溶液pH为6.0,搅拌棒转速为300r/min,吸附30min,5%HNO,作为解吸液解吸10min,采用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对Cd离子进行检测。该方法在0.1~50mg/L的Cd离子质量浓度范围内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72。相对标准偏差和检出限(30-)分别为4.6%和3.8μg·L^-1,加标回收率为97%~104%。表明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棒 镉离子 整体柱材料 环境水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