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5篇文章
< 1 2 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玉明 陶芳标 伍晓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3,148,共5页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前位,并伴有低龄化和重度化趋势。视力问题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作用,从理论模型、传播方式和传... 我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前位,并伴有低龄化和重度化趋势。视力问题与儿童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健康教育在预防和控制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研究聚焦于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作用,从理论模型、传播方式和传播对象3个方面就健康教育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预防和控制作用进行综述,旨在为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的预防和控制研究提供有效方式,减少近视所带来的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青少年 近视 健康教育 预防控制
下载PDF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医学新专业培养模式探索——以安徽医科大学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为例
2
作者 汪耿夫 黄斌斌 +5 位作者 邵珊珊 王君 朱鹏 郝加虎 陶芳标 苏普玉 《科教文汇》 2023年第17期111-115,共5页
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使命。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新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7年多的探索,初步构建了... 将“三全育人”理念融入高校人才培养各环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高校的重要使命。基于“三全育人”理念,安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新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经过7年多的探索,初步构建了“三全育人”全要素融入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格局,落实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原则,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的“三全育人”良好氛围基本形成,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该文总结安徽医科大学推进“三全育人”理念下的妇幼保健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经验,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及探索新设医学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培养模式 新专业 妇幼保健 医学教育
下载PDF
社区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聂欢欢 李淮彪 +10 位作者 杨林胜 胡冰 孙良 盛杰 张冬梅 陈贵梅 程北京 孟相龙 徐佩茹 薛贵芝 陶芳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50-1256,共7页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正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7—9月建立的阜阳市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可控性队列,最终纳入认知功能数... 背景随着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正日益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目的探讨社区老年人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方法本研究数据来源于2018年7—9月建立的阜阳市老年人健康与环境可控性队列,最终纳入认知功能数据和睡眠时间数据完整的4837例老年人为本研究对象。提取其中的一般人口学特征(性别、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生活方式、慢性病患病情况、睡眠时间和认知功能数据。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夜间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绘制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剂量-反应曲线。结果4837例老年人中,平均睡眠时间为(6.95±1.75)h,其中1773例(36.65%)每天睡眠时间≤6 h,2088例(43.17%)每天睡眠时间为>6~8 h,976例(20.18%)每天睡眠时间>8 h;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为37.44%(1811/4837)。调整性别、年龄、地区、文化程度等混杂因素后,总人群睡眠时间≤6 h和>8 h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分别是睡眠时间>6~8 h者的1.26倍[95%CI(1.09,1.46)]和1.22倍[95%CI(1.03,1.46)](P<0.05)。在男性人群中,睡眠时间>8 h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是睡眠时间>6~8 h者的1.35倍[95%CI(1.06,1.72)](P<0.05);在女性人群中,睡眠时间≤6 h的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检出率是睡眠时间>6~8 h者的1.29倍[95%CI(1.06,1.58)](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曲线结果显示,睡眠时间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呈近似“U”形关系,低点在7 h左右。结论夜间睡眠时间较短和较长可能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的独立、剂量依赖性的关联因素;最佳的睡眠时间在7 h左右;男性睡眠时间较长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强度较高,女性睡眠时间较短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联强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认知功能障碍 睡眠障碍 睡眠时间 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
下载PDF
社会文化因素对安徽省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陶芳标 张洪波 +6 位作者 王德斌 杨善发 苏普玉 凤尔翠 许韶君 许娟 张丽英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72-174,共3页
目的 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安徽省农村 2 192名由父母带养的 1~14岁儿童近 1个月的体罚行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近 1个月来 ,挨打发生率为 39 3%,打 3次以上发生率为17 3%,罚站或罚跪发生率为 3 5 %... 目的 探讨社会文化因素对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影响。方法 对安徽省农村 2 192名由父母带养的 1~14岁儿童近 1个月的体罚行为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 近 1个月来 ,挨打发生率为 39 3%,打 3次以上发生率为17 3%,罚站或罚跪发生率为 3 5 %,不让回家的发生率为 2 2 %,不给吃饭的发生率为 3 1%。多变量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 ,儿童年龄、性别、父亲文化程度、独生子女与近 1个月以来儿童挨打以及多次挨打相关 ,其中儿童年龄越小、男童、父亲文化程度低、非独生子女是危险因素 ;母亲文化程度低、非独生子女是儿童不给吃饭的危险因素 ;男童、经济状况较差、非独生子女是不让回家的危险因素 ;儿童罚站或罚跪未发现显著的影响因素。结论 儿童体罚行为普遍 ,社会文化因素对农村儿童体罚行为产生影响 ,应重视对农村儿童体罚行为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因素 文化因素 安徽 农村 儿童 体罚行为
下载PDF
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与自尊及生活满意度关系研究 被引量:26
5
作者 陶芳标 高茗 +4 位作者 张金霞 苏普玉 卫国 李婉 张丽英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21-523,共3页
目的 了解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与自尊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高生活满意度和高自尊对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保护作用。方法 于 2 0 0 3年分别对合肥市 1 90 0名城市中学生和 1 2 2 7名农村中学生开展危害健康行为调查 ,运用Rosenb... 目的 了解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与自尊及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高生活满意度和高自尊对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保护作用。方法 于 2 0 0 3年分别对合肥市 1 90 0名城市中学生和 1 2 2 7名农村中学生开展危害健康行为调查 ,运用Rosenberg自尊量表评定自尊 ,运用自编的生活满意度问卷评定主观生活满意度。以年龄、年级、性别、出生地、学校类别、父母文化程度以及学习成绩为协变量 ,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生活满意度和自尊是否为中学生常见的 1 2项危害健康行为独立的保护因素。结果 与低生活满意度评分比较 ,中等和高主观生活满意度评分是 1 2项危害健康行为的保护因素 ,且评分越高 ,其保护意义越大 ;中等和高自尊评分是自杀意念和无大强度运动的保护因素。结论 提高自我意识对降低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发生率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自我概念 生活质量 自杀 吸烟 饮酒 物质滥用 性行为
下载PDF
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定问卷的设计与信度、效度评价 被引量:63
6
作者 陶芳标 孙莹 +2 位作者 凤尔翠 苏普玉 朱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987-989,共3页
目的编制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并评价其内部一致信度和重测信度,为开展生活满意度研究提供评价工具。方法从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效率与能力、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师生及同学关系、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帮助、学习环境等... 目的编制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并评价其内部一致信度和重测信度,为开展生活满意度研究提供评价工具。方法从青少年对自己的学习效率与能力、老师和同学对自己的学习表现、师生及同学关系、从老师和同学那里获得的帮助、学习环境等的满意程度方面编制评定项目,以单个项目评分与总分Pearson相关系数≥0.50为初筛条件,确立12个项目构成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以72名初二学生和61名高二学生间隔2周重测,评定该问卷的重测信度;运用该问卷对3 127名城乡中学生进行调查,计算Cronbachα系数,评价内部一致信度;分析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相关及其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以人口统计学特征和学校生活满意度为自变量,分别以抑郁、焦虑症状、危害健康行为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该问卷2次评分Pearson相关系数为0.91,Cronbachα系数为0.829。该问卷总分与Zung焦虑自评量表和流调中心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4和-0.279(P=0.000)。吸烟、饮酒、打架、无保护性行为等12项危害健康行为中,具有危害行为较多的男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没有或危害健康行为较少的个体;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未遂的中学女生,学校生活满意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青少年学校生活满意度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用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问卷 心理测定学 心理学 医学 青少年
下载PDF
青少年自杀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80
7
作者 陶芳标 张洪波 +3 位作者 曾广玉 许韶君 郑迎军 夏俊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47-248,共2页
调查合肥市3所中学共2466名学生中的自杀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结果表明:有自杀念头、自杀计划及自杀未遂3种自杀行为报告率分别为19.8%、8.3%、3.0%,女生3种自杀行为报告率均显著高于男生。多因素Logistic... 调查合肥市3所中学共2466名学生中的自杀行为及其相关因素的结果表明:有自杀念头、自杀计划及自杀未遂3种自杀行为报告率分别为19.8%、8.3%、3.0%,女生3种自杀行为报告率均显著高于男生。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青少年自杀行为与性别、抑郁、焦虑、斗殴行为、携带防身物品、年级、学习成绩、吸烟、饮酒、父亲文化程度等多因素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杀行为 危险因素 青少年
下载PDF
13岁前吸烟饮酒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 被引量:62
8
作者 陶芳标 高茗 +4 位作者 马淑芳 李婉 张金霞 王敏 苏普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2-14,共3页
目的 探讨 1 3岁前吸烟、饮酒行为与中学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 ,以便为制定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 (YBBS)对 3 1 2 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 目的 探讨 1 3岁前吸烟、饮酒行为与中学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 ,以便为制定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的早期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 (YBBS)对 3 1 2 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 ,问卷包括 34项危害健康行为和 9项社会人口统计学变量。结果 中学生 1 3岁以前吸烟率为 9.7% ,1 3岁以前的饮酒率为 45 .7%。 1 3岁前吸烟的中学生 ,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 8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 ;1 3岁前饮酒中学生的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少食蔬菜、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曾有性行为等 9项危害健康行为报告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1 3岁之前有吸烟或饮酒行为的中学生同时存在其他多种危害健康行为 ,避免儿童青少年早期接触烟酒对预防青少年时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饮酒 危害行为 学生
下载PDF
抑郁、焦虑症状与中学生多种危害健康行为 被引量:40
9
作者 陶芳标 张金霞 +4 位作者 毛琛 马尔健 高茗 苏普玉 王敏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1-133,共3页
目的分析合肥市城乡中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 参考美国CDC(The Center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监测(YRBS)问卷,编制了"青少年健康行为问卷",对合肥市... 目的分析合肥市城乡中学生抑郁、焦虑症状的影响因素及其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方法 参考美国CDC(The Center for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的青少年危害健康行为监测(YRBS)问卷,编制了"青少年健康行为问卷",对合肥市城乡中学生3 127名进行无记名调查。运用X2检验分析具有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中学生的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及其分布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抑郁、焦虑心理症状与危害健康行为的关系。结果在控制了性别、父母亲文化程度等社会统计学变量后,抑郁症状是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1 a内喝过酒、大量饮酒、7 d内无大强度运动、饭后催吐、节食、少吃蔬菜、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的危险因素。焦虑症状是打架、自杀意念、每天吸烟、喝过酒、大量饮酒、节食、饭后催吐、上网时间过长、见过毒品的危险因素。结论 青少年的抑郁与焦虑症状是多种危害健康行为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焦症虑 创伤和损伤 学生
下载PDF
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被引量:21
10
作者 陶芳标 叶青 +5 位作者 Soon-duck Kim 黄锟 孙莹 张承业 周雨生 苏普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10-314,共5页
目的描述童年期反复发生的重度身体虐待、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行为的报告率,分析青少年及其父母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3种反复虐待行为的关系。方法5 453名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自愿参加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回顾小学阶段经历的... 目的描述童年期反复发生的重度身体虐待、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行为的报告率,分析青少年及其父母的人口统计学特征与3种反复虐待行为的关系。方法5 453名初一、初二和高一、高二年级学生自愿参加无记名的问卷调查,回顾小学阶段经历的由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实施的9项重度身体虐待8、项中度身体虐待和7项情感虐待行为,5 141人提供了完整的问卷。以在小学年龄阶段,3种共24项虐待类型中至少1项虐待行为平均1 a发生3次以上,界定为有该种童年期反复虐待经历。结果童年期反复重度身体虐待报告率为8.0%,从0.2%(把头按在水下)到6.6%(用脚踢);童年期反复中度身体虐待报告率为18.6%,从0.4%(强迫吃难吃的东西)到9.7%(用手或棍棒打臀部);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报告率为14.4%,从0.8%(用恶鬼等恐吓)到11.8%(责骂)。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在城市上学的农村户籍是3种童年期反复虐待行为的保护因素,女性是反复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保护因素,独生子女是中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保护因素;单亲家庭是重度和中度身体虐待的危险因素,父亲长期在外工作或打工是童年期反复重度身体虐待和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年龄大、继母为童年期反复情感虐待的危险因素。结论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行为较为常见,与青少年以及父母的人口统计特征存在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感 身体部位(类目词) 虐待 因素分析 统计学 青少年
下载PDF
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65
11
作者 陶芳标 胡传来 +1 位作者 孙业桓 郝加虎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309-314,共6页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方法从躯体亚健康领域(包括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3个维度)和心理亚健康领域(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3个维度)筛选出101个项目,构成初始问卷,运用多种统计... 目的编制适合我国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方法从躯体亚健康领域(包括躯体活力不足、生理功能减退、抵抗力下降3个维度)和心理亚健康领域(包括情绪问题、品行问题、社会适应困难3个维度)筛选出101个项目,构成初始问卷,运用多种统计学方法进行项目分析,评价信度和效度。结果71个项目组成了"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该问卷的重测相关系数、Cronbachα系数、分半信度系数分别为0.868、0.958、0.942;与SCL-90、CMI问卷的效标关联效度分别为0.636、0.649;因子分析显示该问卷的结构与理论构想一致。大一新生入学1个月与入学4个月之间,高一和高三学生之间,其得分和持续时间大于1个月的项目数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青少年亚健康多维评定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可以在更大范围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健康状况 自我评价(心理学) 问卷调查
下载PDF
合肥市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因素结构及其人口统计学特征 被引量:28
12
作者 陶芳标 高茗 +3 位作者 卫国 李莹莹 张金霞 苏普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71-573,共3页
目的 分析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项目的因素结构 ,描述主要危害健康行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为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确定协变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 (YRBS) ,对 31 2 7名合肥市... 目的 分析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项目的因素结构 ,描述主要危害健康行为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为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确定协变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修订的美国疾病控制中心 (CDC)青少年危险行为监测问卷 (YRBS) ,对 31 2 7名合肥市城乡中学生进行无记名调查。运用因子分析法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 ,用 χ2检验分析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的中学生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34项危害健康行为归类为 1 2个因子 ,分别是性行为、饮酒、吸烟、故意伤害、体像和体形控制、过量饮酒、接触毒品、迷恋上网、非故意伤害、缺乏运动、不健康减肥行为、少食蔬菜水果。每个因子取 1项作为主要 (代表性 )危害健康行为 ,这些主要危害健康行为发生率在不同性别、年龄、年级、学习成绩、城乡、学校类型、父亲和母亲文化程度的中学生中分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我国中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因素结构基本符合美国CDC的YRBS危险行为分类思想。在分析危害健康行为的影响因素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 危险行为 因素分析 统计学
下载PDF
安徽省两城市1~8岁儿童脑性瘫痪的现患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陶芳标 许进 +6 位作者 邓国支 刘兆芳 徐叶清 尹惠萍 倪进发 徐志一 沈福民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1338-1340,共3页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两城市 1~ 8岁儿童脑瘫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横断面研究设计 ,利用两座城市社区妇幼保健网络对常住人口中 1~ 8岁儿童进行筛查 ,可疑脑瘫儿童由专科医生诊断。结果  1~ 8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 1 6 5‰ ,95 ... 目的 描述安徽省两城市 1~ 8岁儿童脑瘫患病率及其分布特征。方法 运用横断面研究设计 ,利用两座城市社区妇幼保健网络对常住人口中 1~ 8岁儿童进行筛查 ,可疑脑瘫儿童由专科医生诊断。结果  1~ 8岁儿童脑瘫患病率为 1 6 5‰ ,95 %的可信区间为 1 30‰~ 1 99‰ ,其中男童脑瘫患病率为 1 70‰ (1 2 2‰~ 2 18‰ ) ;女童患病率为 1 5 9‰ (1 10‰~ 2 0 8‰ ) ,男女患病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χ2 =0 10 2 ,P =0 74 9) ;1~ 8岁儿童各年龄组脑瘫患病率为 1 2 2‰~ 1 84‰ ,年龄组间分布差异无显著性 (χ2 =1 2 2 0 ,P =0 991) :脑瘫患儿中 ,轻、中和重度分别占13 6 %、33 6 %和 5 0 0 % ;用丹佛发育筛查询问表检查 1~ 6岁脑瘫患儿 ,有 6项以上发育迟缓项目占 89 1% ,而正常儿童无 6项以上发育迟缓者。结论 脑瘫亦为城市儿童常见神经疾病之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 1-8岁儿童 脑性瘫痪 流行病学 铜陵市 马鞍山市
下载PDF
安徽省7~22岁学生腰围臀围及腰臀比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27
14
作者 陶芳标 袁长江 +2 位作者 阙敏 黄锟 宋国强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016-1019,1022,共5页
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 目的描述安徽省7~22岁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年龄特征,探讨儿童青少年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方法以参加安徽省2005年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的8450名7—22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计算各个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百分位数、均数和标准差,通过两样本t检验分析各年龄组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性别和城乡差异。结果城乡7—22岁男生及女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随年龄变化总趋势一致,腰围和腰臀比男生大于女生。青春发育期女生臀围大于男生,农村青少年臀围的性别差异更为明显。各年龄组城乡男女学生中,城市男生腰围和腰臀比均最高。多数年龄组城市男生臀围明显高于农村(P(0.01或P〈0.05),城市女生腰围和臀围比农村稍高,城市男生腰臀比略高于农村,而农村女生的腰臀比较城市稍高。但腰臀比的城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年龄组较少。结论基于城乡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组学生腰围、臀围和腰臀比的差异,建议制定全国统一的腰围和腰臀比参考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臀比 生长和发育 流行病学研究特征 学生
下载PDF
儿童早期睡眠时长不足与执行功能的队列研究
15
作者 翁婷婷 高国朋 +4 位作者 汪素美 李春刚 严双琴 黄琨 陶芳标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3年第7期28-33,共6页
目的 描述儿童早期睡眠时长特征及睡眠时长不足的发生情况,探讨睡眠时长不足与儿童36月龄执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产门诊招募初次建册孕妇,随访至儿童3岁。分别在儿童6月龄、12月龄和36... 目的 描述儿童早期睡眠时长特征及睡眠时长不足的发生情况,探讨睡眠时长不足与儿童36月龄执行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期间在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围产门诊招募初次建册孕妇,随访至儿童3岁。分别在儿童6月龄、12月龄和36月龄时采用调查问卷随访收集儿童睡眠时长信息。根据《0~5岁儿童睡眠卫生指南》推荐相应月龄睡眠时长低限值为参照来定义“睡眠不足”;随访至儿童36月龄时,由家长填写《中文版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行为评定量表(父母版)》(BRIEF-P),评估儿童的执行功能行为。结果 儿童睡眠时长随着年龄增加而有所下降,睡眠不足发生率较高,其中6月龄睡眠不足发生率高达16.2%。6月龄和36月龄睡眠总时长不足的儿童总执行功能异常率高于睡眠充足组(χ^(2)值分别为7.867、8.320,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儿童6月龄和36月龄总睡眠时长与执行功能整体异常显著相关,OR及其95%CI值分别为1.83(1.16~2.87)、1.63(1.02~2.62);儿童12月龄夜间睡眠时长不足与认知灵活性异常显著相关,OR及其95%CI值为8.99(1.63~49.60)。结论 婴幼儿期睡眠不足对儿童认知发展存在远期的影响效应,早期睡眠时长过低必要时考虑给予睡眠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睡眠 执行功能 出生队列研究
下载PDF
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陶芳标 张洪波 +1 位作者 许韶君 曾广玉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49-250,共2页
目的:了解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4所省属大学中以无记名的方式,对884名1-4年级学生进行了危害健康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危害健康行为在我省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吸烟率为73.9%,饮酒率为95.9%,有15.7%... 目的:了解大学生危害健康行为的流行病学特征。方法:在4所省属大学中以无记名的方式,对884名1-4年级学生进行了危害健康行为的问卷调查,结果:危害健康行为在我省大学生中普遍存在,吸烟率为73.9%,饮酒率为95.9%,有15.7%的学生考虑过自杀,6.1%的学生承认有过性行为,各种危害健康行为均为男生高于女生,并有随年级而升高趋势。等级相关分析表明:多种不良行为之间存在相关关系。结论:大学生的危害健康行为干预应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健康行为 流行病学 大学生
下载PDF
吸烟青少年心理应激及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陶芳标 张洪波 +2 位作者 曾广玉 徐勇 许韶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42-443,共2页
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及不良心理卫生状况与成人吸烟相关联已见于报道,文中对这一关系在青少年吸烟者中是否存在作一探讨。作者选取经常吸烟的中专男生及非吸烟者各241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经历量表(SEC),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较高的心理应激水平及不良心理卫生状况与成人吸烟相关联已见于报道,文中对这一关系在青少年吸烟者中是否存在作一探讨。作者选取经常吸烟的中专男生及非吸烟者各241人为研究对象,运用社会经历量表(SEC),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吸烟青少年消极社会经历评分高而积极社会经历评分低,吸烟者心理健康不良呈多方面,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症状显著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吸烟青少年心理应激水平高、心理健康水平低,在劝阻青少年吸烟教育过程中要关注情感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应激 心理卫生 青少年
下载PDF
研究中学男生吸烟与其他危害健康问题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11
18
作者 陶芳标 张洪波 +3 位作者 曾广玉 许韶君 夏俊瑞 郑迎军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研究吸烟青少年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1358名中学男生吸烟状况以及其他危害行为,同时评定了焦虑、抑郁症状。结果:中学男生近一个月吸烟率、每日吸烟率分别为14.9%和5.8%,成瘾学生3.8%... 目的:研究吸烟青少年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情绪的关系。方法:采用无记名问卷调查1358名中学男生吸烟状况以及其他危害行为,同时评定了焦虑、抑郁症状。结果:中学男生近一个月吸烟率、每日吸烟率分别为14.9%和5.8%,成瘾学生3.8%。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酒、打架斗殴、携带防身刀具、不健康的控制体重行为、学习成绩落后,以及抑郁症状与吸烟有影响。结论:吸烟行为与其他危害健康行为互为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危害健康行为 抑郁 焦虑 中学生
下载PDF
早产预测的血液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
19
作者 靳和玥 张怡敏 +1 位作者 陶芳标 朱昱敏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23年第4期373-376,共4页
依据WHO标准,中国将早产界定为在妊娠28周至不足37周时的分娩。早产的预测一直是临床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超声检查测定宫颈长度以及宫颈阴道分泌物检测。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 依据WHO标准,中国将早产界定为在妊娠28周至不足37周时的分娩。早产的预测一直是临床较为关注的研究热点,目前常用的预测方法包括超声检查测定宫颈长度以及宫颈阴道分泌物检测。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等多组学技术和生物信息学方法的发展,在血清、血浆以及全血中多种类型的生物标志物被鉴定并应用。本文对早产预测的血液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归纳分析,为临床预测早产及降低早产风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 预测 血液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脑瘫儿童早期运动发育迟缓及运动方式异常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陶芳标 傅佳 +5 位作者 张洪波 倪进发 尹惠萍 许韶君 曾广玉 陈燕 《中国妇幼保健》 CAS 1999年第8期504-505,共2页
从农村地区抽样调查获得的97名1~8岁脑瘫儿童及与患儿同一行政村选取的128名对照儿童的早期运动发育和异常运动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脑瘫儿童早期运动和言语发育迟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儿童,一些异常运动方式仅见... 从农村地区抽样调查获得的97名1~8岁脑瘫儿童及与患儿同一行政村选取的128名对照儿童的早期运动发育和异常运动方式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显示,脑瘫儿童早期运动和言语发育迟缓,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儿童,一些异常运动方式仅见于脑瘫儿童,病情愈重的脑瘫儿童早期发育迟缓和运动方式异常项目愈多。提示基层妇幼保健和临床医生应对儿童早期异常运动方式和发育迟缓与脑瘫的关系予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瘫 发育障碍 运动障碍 儿童保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