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学制差异的口腔材料学教学质量分析
1
作者 隋佰延 陆华 刘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4期242-246,共5页
目的以《口腔材料学》教学效果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学制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及其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9级~2021级口腔医学专业、总计207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制将学生分为“八年制”组(n=83)、“五年制”组(... 目的以《口腔材料学》教学效果为切入点,分析不同学制学生考试成绩的差异及其潜在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9级~2021级口腔医学专业、总计207人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学制将学生分为“八年制”组(n=83)、“五年制”组(n=95)和“留学生”组(n=29),对3组学生的考试成绩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八年制学生的成绩为(73.49±16.85)分,“优秀”及“良好”的总占比为42.2%,“不及格”占比为15.7%;五年制学生的成绩为(73.11±15.66)分,“优秀”及“良好”的总占比为42.1%,“不及格”占比分别为16.8%;留学生的成绩为(53.62±24.16)分,“优秀”及“良好”的总占比为20.7%,“不及格”占比达51.7%。八年制学生和五年制学生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留学生的成绩明显低于五年制和八年制学生(P<0.05),提示针对留学生的教学效果与其他两种学制学生的教学效果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结论为全面提高不同学制学生针对《口腔材料学》的教学效果,需考虑在语言课程、教学方法、教材内容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期推动教育的公平性和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学 基础医学教育 汉语学习 学制 教学质量
下载PDF
口腔鳞状细胞癌免疫相关预后风险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2
作者 赵娇 隋佰延 +1 位作者 刘昕 阮敏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345-353,共9页
目的:分析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核心基因,构建OSCC患者的免疫相关预后风险模型。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内的OSCC患者RNA测序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 目的:分析口腔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差异表达的免疫相关核心基因,构建OSCC患者的免疫相关预后风险模型。方法:对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数据库内的OSCC患者RNA测序数据进行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识别免疫相关模块和关键基因。采用单因素Cox回归分析和生存分析,筛选与免疫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构建OSCC的免疫相关预后风险模型;进一步采用Kaplan-Meier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来自外部GSE41613数据集评估该预后风险模型的预测能力。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OSCC患者肿瘤组织样本中8个免疫预后核心基因的表达,计算风险评分,评估该评分与肿瘤浸润深度间的相关性。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成功构建基于8个免疫预后核心基因(CSF2RA、CLEC4C、COL5A3、CTSG、EDNRA、GPC4、GUCY1A2和ANGPT2)的口腔鳞癌预后风险模型。Kaplan-Meier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外部GSE41613数据集验证显示,该模型具有良好的预后预测效能。基于该模型计算的OSCC患者的风险评分与肿瘤浸润深度呈正相关,表明该模型同时具有预测OSCC潜在风险的能力。结论:基于8个免疫预后核心基因构建的预后风险模型具有预测OSCC患者预后的能力,有望成为口腔鳞癌免疫防治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 免疫预后相关基因 预后风险模型
原文传递
氢化镁颗粒对牙周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
3
作者 陈雨潇 饶定成 +1 位作者 隋佰延 刘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4年第2期82-87,共6页
目的评价微米氢化镁(MgH_(2))颗粒对牙周炎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可能的抗菌机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实验材料MgH_(2)颗粒的尺寸大小、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 目的评价微米氢化镁(MgH_(2))颗粒对牙周炎致病菌具核梭杆菌的体外抗菌作用,研究可能的抗菌机制。方法通过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仪(XRD)对实验材料MgH_(2)颗粒的尺寸大小、表面形貌和晶相结构进行表征。使用电子顺磁共振技术(EPR)研究其释放行为,同时使用菌落计数实验(CFU)、溴化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研究了MgH_(2)颗粒对具核梭杆菌的抗菌效应。结果MgH_(2)颗粒呈现为尺寸不均一的微米级球状颗粒,平均尺寸为10.52μm。XRD谱图具有属于MgH_(2)的(110)、(101)、(200)及(211)特征面的衍射信号。在菌落计数实验(CFU)实验中,当材料浓度达到1.5 mg/mL和2 mg/mL时有显著的抑菌效果,抗菌率分别为45.69%和79.24%。在MTT实验中,具核梭杆菌的活性随着MgH_(2)颗粒浓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当MgH_(2)颗粒浓度达到2 mg/mL时,其活性接近于零。结论MgH_(2)颗粒对具核梭杆菌有着良好的抑菌效果,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镁 抗菌作用 活性氧 具核梭杆菌
下载PDF
口腔材料学本科教学效果的分析与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隋佰延 丁文婧 +1 位作者 陆华 刘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3年第3期220-224,228,共6页
目的 探讨不同学制和不同生源的口腔医学生对于口腔材料学的教学效果差异,并据此分析探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优化路径。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学制将学生分为“五年制... 目的 探讨不同学制和不同生源的口腔医学生对于口腔材料学的教学效果差异,并据此分析探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存在的潜在问题和优化路径。方法 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2019级口腔医学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依据学制将学生分为“五年制”组,“八年制”组和“留学生”组,对3组学生的口腔材料学的考试成绩(分数情况,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及格比例)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口腔材料学本科教学的效果与潜在问题。结果 五年制组学生的成绩为(85.00±12.47)分,优秀率为53%,不及格率为5%;八年制组学生的成绩为(83.96±15.81)分,优秀率为54%,不及格率为8%;留学生组学生的成绩为(68.64±7.78)分,优秀率为18%,不及格率为18%;其中,五年制组和八年制组的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留学生组的成绩明显低于五年制组和八年制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留学生学制生源的口腔材料学的本科教学效果弱于同等教学条件下的五年制本科和八年制博士学制生源,后续可通过教学发展路径优化以期全面提升不同学制生源的口腔材料学本科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学 本科教育效果 学制 生源 教学发展优化
下载PDF
口腔材料学不同教学模式的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陆华 隋佰延 +1 位作者 孙皎 刘昕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2年第4期278-281,286,共5页
目的比较口腔材料学的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促进网络化教学模式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39名学生采用传统线下教学;2017级44名学生采用... 目的比较口腔材料学的线上、线下以及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促进网络化教学模式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随机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级39名学生采用传统线下教学;2017级44名学生采用线上教学模式;2018级49名学生开展线下教学结合线上网课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对3个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平均分、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和不及格率)进行比较和统计,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及教学效果。结果传统线下教学学生的成绩为(70.77±15.59)分,优秀率为15%,不及格率为20%;线上教学学生的成绩为(66.25±15.85)分,优秀率为2%,不及格率为30%;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学生的成绩为(78.98±11.64)分,优秀率为29%,不及格率为0%;3组学生的平均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一线上和线下教学模式相比,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明显提高学生考试成绩的优秀率,降低不及格率。结论单纯线上或线下的教学模式均各有利弊,两者混合式教学模式能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材料学 教学模式 线上 线下 线上线下混合模式
下载PDF
口腔材料力学性能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被引量:3
6
作者 刘昕 隋佰延 +1 位作者 陆华 孙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19年第4期231-235,共5页
目的随着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逐渐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然而在口腔材料的实验教学中应用较少。为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本研究设计并开发一种口腔材料学力学性能虚拟实验教学软件。方法基于口... 目的随着数字化教学模式的发展,虚拟实验教学逐渐应用于口腔医学领域,然而在口腔材料的实验教学中应用较少。为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本研究设计并开发一种口腔材料学力学性能虚拟实验教学软件。方法基于口腔材料学实验教学大纲,利用Flash软件实现将实验教学视频、电子教材及动画等数字化资源有机整合,开发虚拟实验软件。结果设计开发的口腔材料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简单易行,可脱机使用,主要包含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演示、自主实验操作平台、电子实验报告及知识拓展等模块,可通过实验操作录像及自主实验操作平台动画演示,规范实验操作方法并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结论虚拟实验教学软件有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口腔材料力学性能实验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为口腔临床实践和科学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教学 口腔材料学 教学研究 虚拟实验
下载PDF
2种镁基材料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陆华 隋佰延 +1 位作者 刘昕 孙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1年第1期34-40,共7页
目的探讨高纯镁和镁-1钙合金2种镁基材料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方法选择高纯镁和镁-1钙合金2种镁基材料,参照ISO 10993系列标准,开展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皮内反应、致敏性、急性全身毒性和26w肌肉植入后组... 目的探讨高纯镁和镁-1钙合金2种镁基材料的体内外生物相容性,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数据。方法选择高纯镁和镁-1钙合金2种镁基材料,参照ISO 10993系列标准,开展细胞毒性、遗传毒性、皮内反应、致敏性、急性全身毒性和26w肌肉植入后组织反应的研究,探讨细胞活力的影响因素,评价其生物相容性。结果高纯镁和镁-1钙合金的细胞存活率分别为(70.5±5.7)%和(54.1±3.8)%,调节pH值为7.4后,2种材料的细胞存活率均有所增加。高纯镁和镁-1钙合金均未诱发鼠伤寒沙门氏菌的体外基因回复突变、未引起体外哺乳动物细胞L5178Y TK^+/-的TK基因突变和染色体诱变、未引起小鼠急性全身毒性反应、皮肤过敏和皮内反应;植入后26 w对局部肌肉组织均无明显的刺激作用。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高纯镁的细胞存活率优于镁-1钙合金,Mg^2+的释放不是影响其细胞活力的单一因素,在一定的Mg^2+浓度范围内,细胞活力可能更依赖于其酸碱环境;2种镁基材料无遗传毒性、无急性全身毒性、无刺激性和致敏性,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纯镁 镁-1钙合金 细胞活力 肌肉植入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医用纯镁骨植入后降解产物的体内代谢及重要脏器分布的定量评价
8
作者 陆华 俞懿强 +2 位作者 隋佰延 刘昕 孙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1年第3期155-160,共6页
目的探讨医用纯镁主要降解产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及其在重要脏器中的蓄积和分布,为医用纯镁的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选择医用纯镁骨植入材料,参照ISO 10993-6标准,以HDPE为对照材料,运用ICP-MS研究兔骨植入4 w、12 w和26 w后主要降... 目的探讨医用纯镁主要降解产物的体内代谢过程及其在重要脏器中的蓄积和分布,为医用纯镁的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方法选择医用纯镁骨植入材料,参照ISO 10993-6标准,以HDPE为对照材料,运用ICP-MS研究兔骨植入4 w、12 w和26 w后主要降解产物Mg^(2+)的体内分布、血镁和尿镁的浓度变化。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26 w骨植入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镁、尿镁和主要血生化指标(ALT、AST和肌酐)的变化趋势。结果ICP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植入后4 w、12 w、26 w体内重要脏器(心、肝、脾、肾、肺)组织中的Mg^(2+)浓度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血液中Mg^(2+)浓度未发生显著升高或降低(P>0.05);而尿液中Mg^(2+)浓度在植入后4 w和12 w时有升高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到26 w时恢复到正常水平。生化分析结果显示:26 w骨植入前后不同时间点的血镁未见显著变化,尿镁浓度在6 w、8 w时出现短时的小幅上升,之后又恢复到植入前的水平;植入前、后不同时间点的ALT、AST和肌酐水平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医用纯镁的主要降解产物Mg^(2+)可能经肾脏代谢后由尿液排出,未在血液和体内重要脏器发生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纯镁 骨植入 降解产物 体内代谢分布 ICP-MS
下载PDF
鱿鱼Ⅱ型胶原免疫调控巨噬细胞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戴美璐 隋佰延 +2 位作者 刘昕 陆华 孙皎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21年第2期91-96,共6页
目的研究鱿鱼Ⅱ型胶原(SCⅡ)对巨噬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颞下颌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局部炎症细胞的调控功能。方法提取SCⅡ,建立SCⅡ-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模型,通过PCR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等,研究巨噬细胞中的M1标志基因(iNOS,IL6... 目的研究鱿鱼Ⅱ型胶原(SCⅡ)对巨噬细胞表型的调控作用,探讨其对颞下颌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局部炎症细胞的调控功能。方法提取SCⅡ,建立SCⅡ-巨噬细胞条件培养模型,通过PCR试验和Western Blot试验等,研究巨噬细胞中的M1标志基因(iNOS,IL6,TNF-α,IL1β)、M2标志基因(Arg1,Fizz1,MR,Ym1,IL10)和促成软骨基因(TGF-β1,TGF-β2,TGF-β3,IGF1,IGF2)的表达水平;并初步探索相关机制。结果 SCⅡ能诱导巨噬细胞表达M2型极化标志基因MR、Arg-1、Frizzl以及Yml,且能促进M2巨噬细胞表达促成软骨基因,其机制可能与SCⅡ激活巨噬细胞中的STAT6信号通路有关。结论 SCⅡ能免疫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表型、并有可能间接促进软骨细胞分泌软骨基质,这为其用于缓解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应用提供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鱿鱼Ⅱ型胶原 退行性骨关节炎 M2型巨噬细胞 免疫调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