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补片在外环处的固定 被引量:4
1
作者 隋梁 李亮 +1 位作者 冯子毅 李粤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4期248-250,共3页
目的通过改进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耻骨结节缝合方法,减少术后腹股沟疼痛的发生。方法采用耻骨结节腱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方法使耻骨结节腱膜明显隆起与骨膜分离,可将补片和耻骨结节腱膜准确缝合。结果术后第7天站立位抬高患侧下肢出现... 目的通过改进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耻骨结节缝合方法,减少术后腹股沟疼痛的发生。方法采用耻骨结节腱膜下注射2%利多卡因方法使耻骨结节腱膜明显隆起与骨膜分离,可将补片和耻骨结节腱膜准确缝合。结果术后第7天站立位抬高患侧下肢出现局部腹股沟内侧明显疼痛感:A组17.5%(7/40),B组患者未诉有明显疼痛(0/35),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本手术方法可准确地避开损伤耻骨结节骨膜,能有效地避免术后由于缝合损伤耻骨结节骨膜所引起的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耻骨结节骨腱膜分离 术后疼痛
下载PDF
低位直肠癌根治切除术中提高会阴部改善手术显露的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隋梁 李亮 +5 位作者 冯子毅 李粤 李灼非 雷云鹏 白植军 刘铮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9年第6期436-437,共2页
目的探讨改善显露低位直肠癌根治切除术中的手术视野的方法。方法对我科于2007年3月~2009年3月施行23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采用提高会阴改善手术暴露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术中出血少,平均出血量为10 ml,本组无1例损伤阴道壁... 目的探讨改善显露低位直肠癌根治切除术中的手术视野的方法。方法对我科于2007年3月~2009年3月施行23例低位直肠癌根治术采用提高会阴改善手术暴露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23例术中出血少,平均出血量为10 ml,本组无1例损伤阴道壁、前列腺及腹下神经丛,以及肠管或肿物损破术后患者排尿1周左右病人排尿功能恢复正常,能自主控制大便。1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经局部置引流管引流及回肠末端造瘘处理,4周后吻合瘘愈合。本组23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18个月;无1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及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低位直肠癌根治切除术中提高会阴部的方法能明显改善手术野的显露,使既符合TME的手术原则,又可避免周围脏器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直肠癌根治切除术 提高会阴 手术野显露
下载PDF
直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活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关系
3
作者 隋梁 朱立元 《海南医学》 CAS 2004年第3期26-27,共2页
目的 研究直肠癌活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理学诊断的方法检查淋巴结有无癌细胞转移 ,直肠癌组织标本做VEGF、p5 3蛋白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VEG... 目的 研究直肠癌活体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p5 3蛋白和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病理学诊断的方法检查淋巴结有无癌细胞转移 ,直肠癌组织标本做VEGF、p5 3蛋白和PCNA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VEGF阳性表达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是 69.5 7% ( 16/2 3 ) ,VEGF阴性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率 10 .5 3 % ( 4 /3 8)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X2 =2 3 .2 813 ,P <0 .0 0 1) ;而p5 3及PCNA阳性表达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和阴性表达直肠癌患者的淋巴结转移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淋巴结转移 活体组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增殖细胞核抗原 P53蛋白
下载PDF
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新辅助化疗及联合脏器切除术疗效分析 被引量:22
4
作者 李柱 李亮 +4 位作者 吕国庆 隋梁 彭安 童刚领 刘铮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160-2161,2163,共3页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999~2006年局部进展期胃癌50例,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手术情况分为3组,A组(n=15):新辅助化疗肿瘤缩小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术前新...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对局部进展期胃癌的疗效及并发症影响。方法选取该院1999~2006年局部进展期胃癌50例,根据新辅助化疗疗效及手术情况分为3组,A组(n=15):新辅助化疗肿瘤缩小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术前新辅助化疗及术后化疗方案为mFOLFOX6;B组(n=6):新辅助化疗肿瘤稳定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术前新辅助化疗方案同A组,术后辅助化疗方案为DCF;C组(n=29):新辅助化疗肿瘤稳定或进展未联合手术治疗,化疗方案同B组。结果 A、B、C组1年生存率分别为100.0%、83.3%和20.7%(P=0.000)。A和B组虽然有少数病例术后出现吻合口瘘,但经保守治疗后可痊愈。结论新辅助化疗联合脏器切除的胃癌根治术可改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预后,且并发症可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联合脏器切除
下载PDF
腹股沟疝前入路与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疗效比较 被引量:19
5
作者 吕国庆 李亮 +2 位作者 隋梁 刘铮 白植军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前入路与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修补效果与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腹股沟疝病例375例,年龄介于21~87岁,全部为男性,分为两组,其中经前入路进行平片无张力修补术203例,为A组;经后入路进行巨大补片... 目的比较腹股沟疝前入路与后入路无张力疝修补术的修补效果与并发症。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7年5月腹股沟疝病例375例,年龄介于21~87岁,全部为男性,分为两组,其中经前入路进行平片无张力修补术203例,为A组;经后入路进行巨大补片加强腹膜囊手术172例,为B组。随访时间为(3±0.8)年。结果在NyhusⅠ、NyhusⅡ、NyhusⅢA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后入路与前入路在手术并发症即修补效果上没有差别;在NyhusⅢB、NyhusⅣA、NyhusⅣB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前入路腹股沟疼痛及神经痛发生率高,与后入路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后入路手术血清肿发生率高,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修补效果没有统计学上的差别。结论后入路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修补效果与前入路手术无差别,术后并发症各有特点,但后入路组术后患者更舒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耻骨肌孔 前入路 后入路
下载PDF
国内成人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发展现状 被引量:19
6
作者 邹冰子 隋峭崎 +2 位作者 隋梁 李亮 刘铮 《海南医学》 CAS 2013年第17期2600-2602,共3页
目的探讨国内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检索近5年国内发表的关于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文献,统计其术式、例数、医院等级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技术要求较低且较早推广的Rutkow/Millikan手术开展例数最多,各级医院均有开展,占所... 目的探讨国内成人腹股沟疝治疗的发展现状。方法检索近5年国内发表的关于腹股沟疝手术治疗的文献,统计其术式、例数、医院等级等信息,并进行分析。结果技术要求较低且较早推广的Rutkow/Millikan手术开展例数最多,各级医院均有开展,占所统计手术例数的55.30%;技术要求不高的Lichtenstein手术占22.42%,主要开展于二级医院;技术要求高的腹腔镜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及Gilbert手术分别占8.80%、4.21%,主要集中于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三级医院。其他各种术式均有开展,例数不等,开展医院分散。结论国内腹股沟疝手术的开展术式在总体上受技术推广及经济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修补术 发展现状 医院等级
下载PDF
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原因及其再手术方法选择 被引量:8
7
作者 李亮 隋梁 +3 位作者 吕国庆 李粤 刘铮 白植军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8期77-79,共3页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原因以及探讨再次手术的方法选择。方法选取我院及外院腹股沟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病例28例,调查其原手术资料、与手术医生进行咨询结合手术中所见,探讨手术原因,根据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及复发病例... 目的分析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的原因以及探讨再次手术的方法选择。方法选取我院及外院腹股沟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病例28例,调查其原手术资料、与手术医生进行咨询结合手术中所见,探讨手术原因,根据患者的经济负担能力及复发病例的具体情况,选择后入路手术或前入路重新固定原补片。结果于补片收缩引起的复发3例(10.7%),其他25例(89.3%)均为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固定引起。结论腹股沟疝平片无张力修补术复发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补片固定不规范或不固定引起,少数病例是由于补片收缩牵拉至补片通过精索部位扩张引起,再次手术首选后入路手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也可以重新固定原补片进行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复发 平片无张力修补术
下载PDF
经下腹部正中切口后入路在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亮 隋梁 +3 位作者 吕国庆 刘铮 白植军 吴日钊 《海南医学》 CAS 2010年第19期44-45,37,共3页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经下腹正中切口后入路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股沟疝急诊病例47例,年龄17-80岁,分为两组,A组为经下腹部正中切口后入路组21例,B组为前入路组26例,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经下腹正中切口后入路的优势。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月至2008年12月腹股沟疝急诊病例47例,年龄17-80岁,分为两组,A组为经下腹部正中切口后入路组21例,B组为前入路组26例,对两种手术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下腹部正中切口后入路组相比前入路组解除嵌顿速度较快,放置补片进行全耻骨肌孔修补,更符合修补原理,并可以经同一切口对腹腔进行较全面探查。结论经正中切口腹膜前入路在腹股沟疝急诊手术中较经腹股沟切口实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急诊 无张力疝修补术 腹腔探查 后入路疝修补术 前入路疝修补术
下载PDF
腹直肌肌皮瓣在腹部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疗效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李亮 隋梁 +4 位作者 吕国庆 吴日钊 李粤 刘铮 白植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9-111,共3页
目的探讨腹壁组织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 (1)中线中、大型切口疝48例,年龄介于23~65岁,中型切口疝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大型切口疝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采用腹直肌肌皮瓣修补;(2)与同期5... 目的探讨腹壁组织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术的解剖学基础及效果。方法 (1)中线中、大型切口疝48例,年龄介于23~65岁,中型切口疝28例,其中男性18例,女性10例,大型切口疝20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7例,采用腹直肌肌皮瓣修补;(2)与同期52例中、大型中线切口疝开放法肌后补片无张力修补术对照,年龄介于20~67岁,中型切口疝29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2例,大型切口疝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结果腹直肌肌皮瓣在腹部中线切口疝修补术与补片修补术相比:(1)在复发率上,其中在中型切口疝中,复发率分别为:7.1%和3.4%,P>0.05,在大型切口疝中分别为:15.0%和4.3%,P>0.05。(2)腹壁异物感及术后慢性疼痛,在中型切口疝观察组发生率分别为:0%和10.7%,对照组分别为:41.3%和95.7%,P分别<0.05;在大型切口疝中,对照组分别为:0%和30%,在对照组分别为:34.5%和47.8%,P分别<0.05。结论腹直肌肌皮瓣在中、大型中线切口疝修补效果与无张力修补术相当,但术后不适及并发症较补片法相比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剖学 腹直肌肌皮瓣 中线切口疝.
原文传递
成人隐睾症腹股沟情况评估与一期行无张力修补术 被引量:4
10
作者 丁宇 李亮 +2 位作者 关志忱 隋梁 吕国庆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4期14-16,共3页
目的探讨成人隐睾症术中腹股沟管情况评估的方法及一期无张力修补术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管隐睾186例,年龄18~32岁,分成两组,观察组94例,对照组92例,术中评估腹股沟情况,观察组对内环口扩张及腹横筋膜病例一期进行无... 目的探讨成人隐睾症术中腹股沟管情况评估的方法及一期无张力修补术的必要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管隐睾186例,年龄18~32岁,分成两组,观察组94例,对照组92例,术中评估腹股沟情况,观察组对内环口扩张及腹横筋膜病例一期进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对照组对单纯内环扩张病例进行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对腹横筋膜薄弱或内环口扩张伴腹横筋膜薄弱病例进行巴西尼疝修补术,根据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术中评估结果分为:内环扩张无腹横筋膜薄弱、内环扩张伴腹横筋膜薄弱、无内环扩张无腹横筋膜薄弱、无内环扩张伴腹横筋膜薄弱,根据以上分类,观察组的例数分别为:21例、37例、22例、14例,对照组的例数分别为:17例、33例、25例、17例,观察组无一例术后出现腹股沟斜疝,对照组出现术后腹股沟斜疝,根据观察结果分组顺序例数分别为:2例、5例、0例、1例。结论成人腹股沟管隐睾症在完成隐睾手术后应该进行腹股沟情况评估,对出现内环口扩张或腹横筋膜薄弱情况在完成隐睾手术后进行一期无张力疝修补术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隐睾症 无张力疝修补术
下载PDF
腹膜前疝修补术的治疗进展 被引量:3
11
作者 吴日钊 隋梁 李亮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3,共3页
疝修补术式经过长达100多年的发展产生了多种术式.但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主要采用关闭、填塞或补片消除疝所在的薄弱区。近年,主要强调覆盖耻骨肌孔(myopectineal orifice)的腹膜前疝修补术(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因其独... 疝修补术式经过长达100多年的发展产生了多种术式.但其目的都是相同的,即主要采用关闭、填塞或补片消除疝所在的薄弱区。近年,主要强调覆盖耻骨肌孔(myopectineal orifice)的腹膜前疝修补术(preperitoneal herniorrhaphy)因其独特的优越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疝修补术式 腹膜 治疗 多种术式 耻骨肌孔
下载PDF
以泌尿系症状首诊的乙状结肠癌临床诊治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宇 李亮 +3 位作者 李柱 白植军 隋梁 刘铮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3期76-78,共3页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侵犯泌尿系统而以泌尿系症状为首诊症状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泌尿系的不同症状分成两组:(1)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的为A组,共16例,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癌侵犯膀胱形成结肠膀胱瘘,进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联... 目的探讨乙状结肠癌侵犯泌尿系统而以泌尿系症状为首诊症状病例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根据患者泌尿系的不同症状分成两组:(1)以膀胱刺激症状为主的为A组,共16例,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癌侵犯膀胱形成结肠膀胱瘘,进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联合膀胱部分切除;(2)以血尿症状为主的为B组,共9例,手术中证实为乙状结肠癌侵犯左侧输尿管,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切除联合输尿管部分切除。结果所有病例首先出现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然后才出现泌尿系症状,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仍有较好的5年生存率。结论重视泌尿系症状出现前的大便形状及习惯改变是早期诊断的关键,乙状结肠癌侵犯泌尿系应争取进行根治性联合脏器切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状结肠癌 结肠膀胱瘘 联合脏器切除 膀胱炎 血尿
下载PDF
Miles'手术中腹膜外间隙放置补片对预防造瘘口旁疝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亮 陈芳 +4 位作者 吕国庆 刘铮 白植军 李粤 隋梁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3期70-72,共3页
目的探讨腹膜外间隙放置补片对减少造瘘口旁疝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病例85例,年龄25~60岁,分成两组,观察组行乙状结肠单口造瘘时在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共42例,其中女性19例,男性23例,对照组为... 目的探讨腹膜外间隙放置补片对减少造瘘口旁疝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03年1月至2006年9月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病例85例,年龄25~60岁,分成两组,观察组行乙状结肠单口造瘘时在腹膜前间隙放置补片,共42例,其中女性19例,男性23例,对照组为单纯乙状结肠单口造瘘组,共43例,其中女性22例,男性21例。结果观察组无出现造瘘口旁疝病例,对照组中13例发生造瘘口旁疝,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造瘘口相关的其他并发症上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Miles`术中腹膜外间隙放置补片预防造瘘口旁疝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瘘口旁疝 腹膜外间隙 补片 腹会阴直肠癌根治术
下载PDF
深圳地区74例胃肠道间质瘤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外显子突变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冯子毅 蔡诗洲 +3 位作者 白植军 刘铮 隋梁 李亮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3期2918-2921,2925,共5页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外显子突变的特点。方法对深圳地区74例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SMA及S-100在GIST中的表达;用... 目的探讨深圳地区胃肠道间质瘤患者(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外显子突变的特点。方法对深圳地区74例经手术治疗的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CD117、CD34、SMA及S-100在GIST中的表达;用PCR扩增和直接测序方法检测13例肿瘤最大径超过5cm的GISTc-kit外显子9、11、13、17及PDGFRA基因外显子12、18的突变。结果 CD117、CD34、SMA及S-100的阳性率分别为83.8%(62/74)、81.1%(60/74)、31.0%(23/74)和5.4%(4/74);13例肿瘤最大径大于5cm的GIST中有12例(92.3%)检测到了基因外显子突变,其中8例(61.5%)为c-kit基因11号外显子突变,2例(15.4%)c-kit基因9号外显子突变,1例(7.7%)c-kit基因外显子13突变,1例(7.7%)PDGFRA基因外显子18突变。结论 CD117、CD34是GIST较为敏感的标志物,可作为GIST的诊断指标。而c-kit基因11号外显子在高度危险性的GIST中突变明显,提示其对判断GIST的预后更有价值。深圳地区的GIST的临床病理、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外显子突变特点与国内外大宗病例报道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瘤 C-KIT CD117 PDGFRA 基因外显子突变
下载PDF
多次手术与腹股沟疝术后血清肿关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3
15
作者 李亮 方丹 +2 位作者 隋梁 吕国庆 刘铮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3年第5期6-7,共2页
目的探讨血清肿的发生与手术创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手术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完整剥除疝囊,分成3组。A组:应用普里灵疝修补装置的无张力修补术38例;B组:复发疝2次手术组,第1次手术采用前入路传统疝修补术而复发,第2次采用前入路... 目的探讨血清肿的发生与手术创伤的关系。方法选取腹股沟疝手术患者93例,所有患者均完整剥除疝囊,分成3组。A组:应用普里灵疝修补装置的无张力修补术38例;B组:复发疝2次手术组,第1次手术采用前入路传统疝修补术而复发,第2次采用前入路采用普里灵疝修补装置,共30例;C组:复发疝3次手术,第1次及第2次手术采用前入路传统疝修补术而复发,本次采用前入路手术应用普里灵疝修补装置的无张力修补术,共25例;以手术次数代表手术创伤大小,观察与血清肿发生率的关系。结果A组无血清肿发生,B组血清肿发生率为26.7%,C组血清肿发生率为40%。结论手术次数增加导致的腹股沟解剖结构紊乱使手术创伤增加,并与血清肿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股沟疝 无张力疝修补术 血清肿 创伤
下载PDF
原发性小肠腺癌临床诊治和病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亮 隋梁 刘铮 《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腺癌的临床诊治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37例原发性小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25例(67.6%),女性12例(32.4%),年龄介于45~67岁,中位年龄53.8岁。肿瘤位于空...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腺癌的临床诊治和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37例原发性小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中男性25例(67.6%),女性12例(32.4%),年龄介于45~67岁,中位年龄53.8岁。肿瘤位于空肠26例(70.3%),回肠11例(29.7%)。大体病理中隆起型5例(13.5%),缩窄型23例(62.2%),溃疡型2例(5.4%),浸润型7例(18.9%)。组织学中高分化腺癌17例(45.9%),中分化腺癌11例(29.7%),低分化腺癌6例(16.2%),未分化癌3例(8.1%)。术后病理TNM分期包括Ⅲ期27例(73.0%),Ⅳ期10例(27.0%)。术后1、2、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78.4%、37.8%、5.4%、5.4%。结论原发性小肠腺癌早期发现困难,容易出现淋巴转移,治疗效果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肠腺癌 淋巴结转移 生存率
下载PDF
腹部巨大白线疝1例
17
作者 李亮 李粤 +1 位作者 隋梁 吴日钊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12-1212,共1页
关键词 下腹部横切口 白线疝 剖宫产切口 2009年 妊娠过程 包块 怀孕 可复性
下载PDF
小肠巨大平滑肌瘤1例
18
作者 李亮 隋梁 刘铮 《广东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4期2087-2087,共1页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2周于2013年8月1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周自己触及下腹部一包块,无腹痛,无腹胀,无恶心,无呕吐,无黑便等症状。体格检查:触及左下腹部一包块,包块下极伸入盆前,无法触及,触及上极,呈球形,直径约15 cm,表面光... 患者,男,4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2周于2013年8月11日入院。患者入院前2周自己触及下腹部一包块,无腹痛,无腹胀,无恶心,无呕吐,无黑便等症状。体格检查:触及左下腹部一包块,包块下极伸入盆前,无法触及,触及上极,呈球形,直径约15 cm,表面光滑,可推动,无压痛。入院后完善各项检查,术前增强CT发现肠系膜肿物,诊断为:肠系膜间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间质瘤 肿瘤标志物 左下腹部 平滑肌瘤 小肠镜 体格检查 腹部包块 下极 胃肠间质瘤 核分裂像
下载PDF
腹股沟原发性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一例
19
作者 李亮 方丹 隋梁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9期1388-1389,共2页
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特别是原发性的病例更是罕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诊治1例腹股沟原发性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9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包块10年,发热、腹痛、腹胀10... 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是临床上少见的疾病,特别是原发性的病例更是罕见,笔者在临床实践中诊治1例腹股沟原发性ALK阳性间变大细胞淋巴瘤1例,报道如下: 1病例简介 患者男性,49岁,因“发现右腹股沟包块10年,发热、腹痛、腹胀10+d”于2010年2月11日入院。患者十多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右腹股沟一包块,为球形,当时直径约2 cm,未予注意,一直以来肿物逐渐增大,但是非常缓慢。10+d前患者出现右下腹部疼痛,发热,体温最高达40℃,在某一市医院就诊,考虑“阑尾周围脓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腹股沟 罕见病
下载PDF
右侧半月疝合并左侧腹股沟斜疝一例
20
作者 李粤 李亮 隋梁 《海南医学》 CAS 2012年第13期137-137,共1页
半月疝是疝和腹壁外科罕见病例,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诊治半月疝合并腹股沟斜疝1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右侧腹壁包块及左侧腹股沟包块两年"于2011年1月11日入院。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右下腹壁出现一个包块,无... 半月疝是疝和腹壁外科罕见病例,作者在临床工作中诊治半月疝合并腹股沟斜疝1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45岁,因"发现右侧腹壁包块及左侧腹股沟包块两年"于2011年1月11日入院。患者两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右下腹壁出现一个包块,无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月疝 腹股沟斜疝 罕见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