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豇豆蓟马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1
作者 吴圣勇 谢文 +7 位作者 刘万才 雷仲仁 王登杰 任小云 张起恺 吕宝乾 贺振 唐良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8,共9页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 豇豆Vigna unguiculata喜温喜光,是一种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的豆科蔬菜。长期以来,豇豆病虫害多发重发,其中,蓟马是豇豆上最主要和最顽固的害虫之一。传统的化学防治方法对蓟马的防治效果常常不理想,并易造成农药残留问题。本文概述了我国豇豆产业的种植情况和以蓟马为主的病虫害问题及豇豆蓟马研究现状,并从农艺措施、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和抗性治理角度总结了豇豆蓟马的综合防治技术。最后,从构建豇豆蓟马的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技术体系、加强基础研究和防控技术产品开发、建立科学用药和农药监管制度3个方面提出建议,以期为我国豇豆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豇豆 蓟马 防控技术 IPM
下载PDF
番茄潜叶蛾综合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吴圣勇 张起恺 +6 位作者 张烨 刁红亮 张治科 唐良德 张田园 张晓明 雷仲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2,21,共8页
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 Meyrick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入侵害虫,目前已经扩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严重威胁全球番茄产业。该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新疆伊犁,之后在南方多个省份相继被发现,且呈现扩散趋势,危害范围... 番茄潜叶蛾Phthorimaea absoluta Meyrick起源于南美洲的秘鲁,是一种世界检疫性入侵害虫,目前已经扩散到全球100多个国家,严重威胁全球番茄产业。该虫于2017年入侵我国新疆伊犁,之后在南方多个省份相继被发现,且呈现扩散趋势,危害范围加大。本文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方面总结番茄潜叶蛾原发地和入侵国的防治进展及治理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建议,为国内番茄潜叶蛾的有效治理和抑制其扩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番茄潜叶蛾 入侵害虫 农业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 害虫综合防控(IPM)
下载PDF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对天敌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9
3
作者 严森 任小云 +6 位作者 王登杰 张烨 张治科 郭继元 王海鸿 雷仲仁 吴圣勇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21-230,共10页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 昆虫病原真菌是一类重要的微生物杀虫剂,广泛应用于农林害虫的生物防治。由于寄主范围广和主动侵染的特点,昆虫病原真菌在侵染、致死靶标害虫的同时,对包括天敌昆虫在内的非靶标节肢动物等会产生潜在的致病或亚致死风险。本文总结了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中的研究进展及对天敌生物的影响,并展望了昆虫病原真菌作为极具潜力的生物农药与天敌生物联合防治害虫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虫病原真菌 害虫防治 天敌生物 致病风险 协同应用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剂量对西花蓟马偏好温度的影响
4
作者 李欣华 张莉 +3 位作者 刘胜 雷仲仁 吴圣勇 王海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2-68,共7页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对西花蓟马具高致病力的重要生防真菌。球孢白僵菌感染改变了西花蓟马的偏好温度。探讨这一现象对于提高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西花蓟马偏好温度随球孢白僵菌剂量和感染时间的变化... 球孢白僵菌是一种对西花蓟马具高致病力的重要生防真菌。球孢白僵菌感染改变了西花蓟马的偏好温度。探讨这一现象对于提高球孢白僵菌对西花蓟马的防治效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分析了西花蓟马偏好温度随球孢白僵菌剂量和感染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各观察时间点(24~120 h,48 h除外),感染高剂量球孢白僵菌的西花蓟马偏好温度显著低于被低剂量真菌侵染的个体。与健康西花蓟马的偏好温度(24℃±0.5℃)相比,无论是高剂量还是低剂量真菌,染菌蓟马偏好温度均随时间推移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染菌0~48 h时,蓟马的偏好温度逐渐下降。染菌后48~120 h,偏好温度回升。感染高剂量球孢白僵菌的蓟马体内真菌基因拷贝数大于被低剂量真菌感染的个体,随染菌时间的推移,差异进一步加大。本研究将为建立西花蓟马的高效防控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西花蓟马 偏好温度 剂量
下载PDF
橘小实蝇对不同波长单色光及不同颜色LED灯的趋性反应
5
作者 徐瑞瑞 刘召 +4 位作者 任小云 张起恺 王海鸿 王兆勇 雷仲仁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5-112,共8页
橘小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的果蔬生产。本研究利用昆虫趋光性,在室内使用光谱范围广、高分辨率单色仪以及自制昆虫趋光行为反应盒测定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在交配前后对8种不同波长单色光的行为反应,并利用智能调控波长... 橘小实蝇是一种世界性检疫害虫,严重威胁我国的果蔬生产。本研究利用昆虫趋光性,在室内使用光谱范围广、高分辨率单色仪以及自制昆虫趋光行为反应盒测定橘小实蝇雌、雄成虫在交配前后对8种不同波长单色光的行为反应,并利用智能调控波长LED灯测定橘小实蝇雌雄虫对不同颜色光的趋向率。结果表明,橘小实蝇雌成虫交配前趋光率较高的光为400 nm紫光和550 nm黄绿光,交配后为500 nm绿光、550 nm黄绿光;雄成虫交配前对400 nm紫光、500 nm绿光和550 nm黄绿光敏感,交配后对紫光区400 nm和黄光区575 nm敏感;趋向率对比试验中,与日光对比,雌成虫明显更加趋向506 nm绿光,雄成虫则对506 nm绿光和553 nm黄绿光的趋向率更高。综合分析橘小实蝇在单色光刺激下的趋避光行为反应和对不同颜色LED灯趋向反应,可见橘小实蝇对绿光和黄绿光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小实蝇 趋光行为 绿色防控 波长
下载PDF
球孢白僵菌与食诱剂对西花蓟马的联合作用
6
作者 刘胜 刘召 +3 位作者 王帅宇 张起恺 雷仲仁 王海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97-304,共8页
为发展球孢白僵菌和食诱剂联合应用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技术,本研究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食诱剂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在温室测定了食诱剂相对球孢白僵菌接种装置不同位置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率、蓟马引诱量和装置外蓟马... 为发展球孢白僵菌和食诱剂联合应用对西花蓟马的防控技术,本研究在室内测定了不同条件下食诱剂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在温室测定了食诱剂相对球孢白僵菌接种装置不同位置对球孢白僵菌分生孢子萌发率、蓟马引诱量和装置外蓟马侵染量的影响。室内结果表明:开放空间下,孢子萌发率随食诱剂距球孢白僵菌的距离增加而增加,当距离为20 cm时,孢子萌发率与对照无差异。温室结果表明:食诱剂放置于接种装置内时,孢子萌发率为23.4%,显著低于食诱剂距装置0 cm(42.9%)、10 cm(43.9%)和20 cm(46.5%)三个处理以及对照(56.3%)。当食诱剂距接种装置0 cm时,接种装置吸引到的蓟马数量最高;而食诱剂置于接种装置内时,装置对蓟马的引诱效果最差。装置外蓟马侵染效果显示:食诱剂距接种装置10 cm时,装置周围植株上蓟马获菌量最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同时,随着时间的延长,接种装置周围植株上蓟马获菌量逐渐增加。球孢白僵菌和食诱剂联合应用可建立起“诱集-侵染-传播”系统,为西花蓟马新型防治技术研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食诱剂 西花蓟马
下载PDF
对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考察 被引量:16
7
作者 雷仲仁 罗礼智 +3 位作者 郑永权 程登发 袁会珠 曹坳程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4-66,共3页
为了解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情况,近期组织了考察团,对广东深圳、惠州、吴川、珠海和广西北海等地进行了考察,主要有4个方面认识:目前在我国红火蚁的分布范围还比较局限;应急防治与控制初见成效;还须加强红火蚁的普查、... 为了解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红火蚁的发生危害情况,近期组织了考察团,对广东深圳、惠州、吴川、珠海和广西北海等地进行了考察,主要有4个方面认识:目前在我国红火蚁的分布范围还比较局限;应急防治与控制初见成效;还须加强红火蚁的普查、宣传与检疫控制;应尽快开展红火蚁的基础生物学、生态学、传播扩散规律、监测预警及关键控制技术研究。本文还对目前红火蚁防控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性外来入侵生物 红火蚁 发生规律 危害 应急防治 控制
下载PDF
危险性外来入侵害虫——西花蓟马的鉴别、危害及防治 被引量:52
8
作者 雷仲仁 问锦曾 王音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3-66,共4页
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及其所传播的番茄斑萎病毒(TSWV)已被许多国家列为检疫性病虫害, 对多种蔬菜、花卉、果树造成严重危害。本文对其主要鉴别特征、分布危害、生物学习性和控制技术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农业昆虫学 西花蓟马 鉴别特征 生物学习性 控制技术旦c』1 0n
下载PDF
我国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被引量:46
9
作者 雷仲仁 吴圣勇 王海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25,共7页
我国是蔬菜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蔬菜害虫是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不仅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还导致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生物防治成为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 我国是蔬菜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蔬菜害虫是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制约蔬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化学农药的长期大量使用,不仅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影响食品安全,还导致害虫抗药性逐渐增强,因此,生物防治成为害虫综合治理的重要措施。我国生物防治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天敌昆虫资源的发掘、应用、技术研发和配套措施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本文综述了我国蔬菜害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应用进展,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以期为今后的害虫研究和防治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害虫 生物防治 应用
下载PDF
绿僵菌油剂防治东亚飞蝗田间试验 被引量:13
10
作者 雷仲仁 问锦曾 +4 位作者 谭正华 王音 谢志庚 李顺功 吴福海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9,共3页
20 0 2年在天津大港以绿僵菌LA0 6油剂防治东亚飞蝗进行了田间试验。绿僵菌分生孢子系在实验室采用常规双相产孢系统 ,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产生。油剂用V(大豆油 )∶V(煤油 ) =3∶7配制。试验区选用蝗蝻相对不易迁出迁入的高密度地带... 20 0 2年在天津大港以绿僵菌LA0 6油剂防治东亚飞蝗进行了田间试验。绿僵菌分生孢子系在实验室采用常规双相产孢系统 ,在大米固体培养基上培养产生。油剂用V(大豆油 )∶V(煤油 ) =3∶7配制。试验区选用蝗蝻相对不易迁出迁入的高密度地带 ,3龄蝗蝻占 90 % ,成点片状密集分布。超低量喷雾 1hm2 喷施绿僵菌油剂 1 5L ,含绿僵菌干粉 4 8g ,其分生孢子含量为 1 37× 10 12 个。药效调查采用全区密度级别估测法调查试验区虫口密度变化 ,并以笼罩法试验作为旁证。结果表明 ,在施药后 6~ 9d蝗蝻种群急剧减少 ,第 18天虫口减退率达 81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僵菌油剂 防治 东亚飞蝗 田间试验
下载PDF
三叶斑潜蝇在中国的适生区预测 被引量:12
11
作者 雷仲仁 姚君明 +1 位作者 朱灿健 王海鸿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00-103,共4页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提供的中国87个位点的气候资料和中国气象台649个台站的气候资料,对三叶斑潜蝇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能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等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以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以... 利用CLIMEX生态气候模型提供的中国87个位点的气候资料和中国气象台649个台站的气候资料,对三叶斑潜蝇在中国的适生区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三叶斑潜蝇能广泛分布于华东、华南、华中和西南等绝大部分地区,特别是以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以及华北的山东、河北、天津和北京、东北的辽宁、西北的陕西等部分地区,其潜在的分布区可达北部纬度较高的地区(内蒙古、黑龙江)以及西部的新疆、西藏个别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斑潜蝇 CLIMEX分析 适生区 预测
下载PDF
美洲斑潜蝇在不同温度下的飞行能力 被引量:10
12
作者 雷仲仁 王音 +1 位作者 黄冬如 程登发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13-415,共3页
利用昆虫飞行磨测试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在 18℃到 36℃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 :在 33℃下美洲斑潜蝇的飞行能力最强 ,个体最大飞行距离、最高飞行速度和最长飞行时间分别为 8 2 2km、 1 10km h和 2 5 3 5 0min ,其平均... 利用昆虫飞行磨测试了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在 18℃到 36℃条件下的飞行能力。结果表明 :在 33℃下美洲斑潜蝇的飞行能力最强 ,个体最大飞行距离、最高飞行速度和最长飞行时间分别为 8 2 2km、 1 10km h和 2 5 3 5 0min ,其平均飞行距离为 0 95km。其飞行的适温范围是 2 1~ 36℃ ,18℃为其飞行的下限温度。从 18~ 33℃ ,随着温度的升高平均飞行距离(0 0 8~ 0 95km)和平均飞行时间 (6 5 7~ 47 94min)也在增加 ,但到 36℃又开始下降 ;雌虫比雄虫飞行能力强。在理论上 ,美洲斑潜蝇能靠自身飞行扩散 0 0 8~ 0 95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洲斑潜蝇 飞行潜能 温度
下载PDF
蔬菜上11种潜叶蝇的鉴别 被引量:21
13
作者 雷仲仁 王音 问锦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43,共4页
蔬菜上11种潜叶蝇的鉴别雷仲仁王音问锦曾(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近年蔬菜上潜叶蝇为害日趋严重,几乎各种蔬菜包括叶菜、番茄、土豆、瓜类都被害,并造成毁产事例。为害蔬菜的潜叶蝇种类很多,不同虫种为... 蔬菜上11种潜叶蝇的鉴别雷仲仁王音问锦曾(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4)近年蔬菜上潜叶蝇为害日趋严重,几乎各种蔬菜包括叶菜、番茄、土豆、瓜类都被害,并造成毁产事例。为害蔬菜的潜叶蝇种类很多,不同虫种为害习性不同,防治方法也不同,有些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潜叶蝇 害虫鉴别 植物检疫
下载PDF
几种昆虫几丁质抑制剂对东亚飞蝗的毒力测定和应用评价 被引量:9
14
作者 雷仲仁 问锦曾 +2 位作者 吕远刚 王音 黄虹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7,共3页
在室内筛选了 5种昆虫几丁质抑制剂和 1种常规杀蝗药剂对东亚飞蝗的毒效。结果表明 ,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中 ,以毒饵中药剂有效含量计 ,卡死克毒效最高 ,对 4龄蝻的LC50 为 2 6 5 (16 5~ 38 0 )mg/kg ,LT50 为 4 94 6d ,抑太保次之 ,L... 在室内筛选了 5种昆虫几丁质抑制剂和 1种常规杀蝗药剂对东亚飞蝗的毒效。结果表明 ,5种昆虫生长调节剂中 ,以毒饵中药剂有效含量计 ,卡死克毒效最高 ,对 4龄蝻的LC50 为 2 6 5 (16 5~ 38 0 )mg/kg ,LT50 为 4 94 6d ,抑太保次之 ,LC50 为 2 84 4 (133 8~ 4 4 9 2 )mg/kg ,LT50 为 5 2 2 7d ,其余 3种毒效较低 ;但从性能价格评估 ,则以卡死克和灭幼脲较优 ,虽然致死时间较常规杀蝗剂长 ,但由于其高选择性 ,对非靶标生物影响很小 ,对环境比较安全 ,在生产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飞蝗 昆虫几丁质抑制剂 毒力测定 应用
下载PDF
重大外来入侵害虫三叶斑潜蝇在中国的风险性分析 被引量:20
15
作者 雷仲仁 朱灿健 张长青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7-41,共5页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 根据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ISPM)规定的有害生物风险性分析(PRA)程序,利用相关风险性分析模型,从国内外分布状况、潜在的危害性、受害栽培寄主的经济重要性、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及危险性管理难度5个方面对三叶斑潜蝇在我国的风险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其综合风险值R为2.15,符合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条件,据此提出了2条相关风险管理备选对策,并进行效率和影响分析,以期使风险减少到可接受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斑潜蝇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 风险性管理
下载PDF
蝉鸣特征及其在分类学上的意义(同翅目:蝉总科) 被引量:14
16
作者 雷仲仁 周尧 李莉 《Entomotaxonomia》 CSCD 1994年第1期51-59,共9页
本文总结了蝉鸣的几种机制,并初步提出了具鼓膜发音器的蝉鸣机理模式图;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蝉鸣在分类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分析讨论了蝉鸣声在各级分类阶元中的差异和应用,即发音机制和方式可用于科及亚科级的分类;鸣声的频谱特征和... 本文总结了蝉鸣的几种机制,并初步提出了具鼓膜发音器的蝉鸣机理模式图;综述了国内外有关蝉鸣在分类中的应用历史和现状;分析讨论了蝉鸣声在各级分类阶元中的差异和应用,即发音机制和方式可用于科及亚科级的分类;鸣声的频谱特征和一些鸣叫行为可为属级分类提供一些依据,鸣叫节律型具有明显的种性,而音色的差异在近缘种、疑难种及其种下分类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蝉总科 鸣声特征 分类学 同翅亚目
下载PDF
中国棉铃虫属两个近缘种的RAPD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雷仲仁 李莉 +3 位作者 郭予元 王武刚 吴孔明 戴小枫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5期10-12,共3页
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分析了棉铃虫和烟青虫这两个近缘种的DNA多态性,发现同种不同虫态间主带基本无差异;而同一虫态不同种间差异明显,共选用了18个引物,17个引物可检出多态性。为近缘种的鉴定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棉铃虫 烟青虫 RAPD 棉铃虫属
下载PDF
不同地区蟪蛄蝉求偶鸣声的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雷仲仁 蒋锦昌 +1 位作者 李莉 周尧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49-357,共9页
北京西郊(BX)、陕西西安(SX)、四川峨嵋山(SE)、山东潍坊(SW)、福建福州(FF)和陕西杨陵(SY)地区蟪蛄蝉鸣声都含高潮声“Zhi…”声、脉冲的单一式调幅特性和高潮声的载波主频率(6433±375)Hz等基本相同,显示种的同一... 北京西郊(BX)、陕西西安(SX)、四川峨嵋山(SE)、山东潍坊(SW)、福建福州(FF)和陕西杨陵(SY)地区蟪蛄蝉鸣声都含高潮声“Zhi…”声、脉冲的单一式调幅特性和高潮声的载波主频率(6433±375)Hz等基本相同,显示种的同一性。但是高潮声的基频和主频率的品质因数(Q3dB)等显示出不同程度的地区性种下差异。BX、SX和SE的基频相同(550Hz),都为高Q3dB,即无明显的地区差异。SW和FF的基频分别为450Hz和650Hz,Q3dB都明显降低,即呈一定的地区差异。SY不仅呈节奏变化的单次声-高潮声-尾声的特有模式,而且基频增高为800Hz,即地区差异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i蛄蝉 鸣声 地区差异
下载PDF
绿僵菌治蝗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9
作者 雷仲仁 问锦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4-17,共4页
介绍了目前对防治多种蝗虫效果较好的虫生真菌--绿僵菌的种类、株系,以及绿僵菌对蝗虫的致病机理、 对环境的安全性等,并讨论了国内外应用绿僵菌防治蝗虫的田间试验效果、剂型研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绿僵菌 蝗虫 防治
下载PDF
我国蔬菜潜叶蝇寄生蜂简介 (二)潜蝇姬小蜂、粗脉姬小蜂和栉角姬小蜂 被引量:8
20
作者 雷仲仁 王音 问锦曾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43-44,共2页
本文继续前文[见本刊1999(3)期]再介绍3种姬小蜂。文中所用名词术语主要参考《中国经济昆虫志第34册小蜂总科》[1]。1潜蝇姬小蜂Diglyphusisaea(Walker)[1,2]11形态特征雌蜂体长1... 本文继续前文[见本刊1999(3)期]再介绍3种姬小蜂。文中所用名词术语主要参考《中国经济昆虫志第34册小蜂总科》[1]。1潜蝇姬小蜂Diglyphusisaea(Walker)[1,2]11形态特征雌蜂体长12~20mm,狭长形,全体蓝黑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潜叶蝇寄生蜂 潜蝇姬小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