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g-Ti^(3+)-TiO_(2)纳米锥的制备及光电催化性能研究
1
作者 张会霞 谢陈鑫 +4 位作者 周立山 任春燕 赵慧 雷太平 朱令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59-167,共9页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持久性的污染,光电催化是降解抗生素的环保、高效技术,其中光电极的设计尤为重要。为提高抗生素降解速率,采用电化学还原和光还原法制备了Ag-Ti^(3+)-TiO_(2)纳米锥复合光电极,并用于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光电... 抗生素的过度使用对环境造成了持久性的污染,光电催化是降解抗生素的环保、高效技术,其中光电极的设计尤为重要。为提高抗生素降解速率,采用电化学还原和光还原法制备了Ag-Ti^(3+)-TiO_(2)纳米锥复合光电极,并用于模拟可见光照射下光电催化降解四环素的过程,考察其光电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由于Ti^(3+)自掺杂和Ag纳米颗粒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复合电极有效地抑制了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复合,并表现出更低的电荷转移电阻,提高了光电催化性能。复合光电极在可见光照射下,90 min后可降解87.9%的四环素,且5个循环后降解率保持在82.5%。这些结果表明,Ag-Ti^(3+)-TiO_(2)纳米锥复合光电极具有高降解效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持续的循环利用性,有望实现高效环保地光电催化降解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催化 TiO_(2) 四环素 可见光
下载PDF
电催化还原废水中硝酸盐制氨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赵慧 王富东 +3 位作者 钱光磊 雷太平 任春燕 谢陈鑫 《工业水处理》 CSCD 2024年第1期60-72,共13页
硝酸盐作为地表和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电催化还原硝酸盐制氨可促进水体中的氮循环。综述了用于硝酸盐还原制氨的过渡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大量实例进行了收集,分析了电极材料具有高效... 硝酸盐作为地表和地下水中常见的污染物,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电催化还原硝酸盐制氨可促进水体中的氮循环。综述了用于硝酸盐还原制氨的过渡金属、贵金属及非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对该领域的大量实例进行了收集,分析了电极材料具有高效率的原因,综述了电催化还原硝酸盐制氨的反应机理、电极制备方式、操作条件、硝酸盐去除率及选择性;对电极电势、硝酸盐浓度、pH、电流密度、支持电解质等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了电催化还原硝酸盐制氨的反应器形式及生产出产品氨的生产工艺,并对实例中的生产能耗进行了对比;最后,对该领域的挑战和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还原 硝酸盐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反渗透浓水处理技术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官赟赟 顾锡慧 +1 位作者 雷太平 张艳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3-36,共4页
探索了几种处理技术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Fenton法和铁炭微电解法,超声波辅助Fenton法以及吸附-生物再生法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的降解效果较好,COD去除率可达到80%,出水COD均低于60 mg/L,且出水油质量浓度... 探索了几种处理技术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相比于Fenton法和铁炭微电解法,超声波辅助Fenton法以及吸附-生物再生法对炼油废水反渗透浓水的降解效果较好,COD去除率可达到80%,出水COD均低于60 mg/L,且出水油质量浓度均小于1.0 mg/L。从工艺可行性来看,吸附-生物再生法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的优点,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渗透浓水 FENTON 超声 吸附一生物再生 铁炭微电解
下载PDF
活性炭吸附膜浓水再生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5
4
作者 雷太平 顾锡慧 +1 位作者 官赟赟 张艳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0-73,共4页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膜浓水的穿透曲线,并针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考察了超声再生、热再生、化学再生、电化学再生4种常用再生方式的再生效率和再生次数。结果表明电化学再生具有相对较高的再生效率和相对稳定的再生效果,其最高再生效率为87.... 研究了活性炭吸附膜浓水的穿透曲线,并针对吸附饱和的活性炭,考察了超声再生、热再生、化学再生、电化学再生4种常用再生方式的再生效率和再生次数。结果表明电化学再生具有相对较高的再生效率和相对稳定的再生效果,其最高再生效率为87.5%,采用该方法进行4次再生后效率仍有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浓水 吸附 再生 电化学再生法
下载PDF
炼油废水COD降解菌固态菌剂的制备及性能考察 被引量:3
5
作者 官赟赟 顾锡慧 +1 位作者 雷太平 张艳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5-78,共4页
考察了几种吸附载体对炼油废水COD降解菌的吸附效果,确定以麦麸作为该菌种的吸附载体。固态菌剂保存在5℃条件下存活菌数较高,添加脱氧剂对菌种存活有促进作用。固态菌剂保存1 a后,菌种浓度仍能达到8.3×10~8CFU/g,比液态保存菌种高... 考察了几种吸附载体对炼油废水COD降解菌的吸附效果,确定以麦麸作为该菌种的吸附载体。固态菌剂保存在5℃条件下存活菌数较高,添加脱氧剂对菌种存活有促进作用。固态菌剂保存1 a后,菌种浓度仍能达到8.3×10~8CFU/g,比液态保存菌种高4.15×10~3倍。以保存期为1 a之内的固态菌剂降解炼油废水,其效果与新培养的液态菌种相当,COD去除率均在82%以上;当保存时间〉1 a时,固态菌剂对炼油废水的降解效果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菌剂 COD降解菌 存活菌数 炼油废水
下载PDF
高效COD降解菌强化石化废水处理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雷太平 顾锡慧 +1 位作者 官赟赟 张艳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3-75,共3页
针对难降解石化废水,以序批式运行方式考察了高效COD降解菌对常规污泥系统的强化效果。结果显示,向常规污泥系统中投加高效COD降解菌可加速生化系统启动,稳定运行后,其对石化废水的COD去除率较常规污泥系统高12%~14%。同时研究表明,当... 针对难降解石化废水,以序批式运行方式考察了高效COD降解菌对常规污泥系统的强化效果。结果显示,向常规污泥系统中投加高效COD降解菌可加速生化系统启动,稳定运行后,其对石化废水的COD去除率较常规污泥系统高12%~14%。同时研究表明,当缩短停留时间或提高进水负荷时,经高效COD降解菌强化的污泥系统会表现出更强的稳定性和抗冲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COD降解菌 石化废水 活性污泥 强化处理
下载PDF
两段超声波技术对丙烯酸废水的降解处理试验
7
作者 官赟赟 顾锡慧 +2 位作者 雷太平 陶蕾 秦立娟 《净水技术》 CAS 2017年第6期86-90,共5页
采用两段超声波结合H_2O_2氧化处理丙烯酸废水。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功率、H_2O_2投加量、废水初始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一段超声波条件:频率=120 kHz,功率=400 W,H_2O_3投加量为0.7 mL/L,废水pH值为3~5,反应时间为50 min。二段超声波... 采用两段超声波结合H_2O_2氧化处理丙烯酸废水。考察了超声波频率、功率、H_2O_2投加量、废水初始pH等对处理效果的影响。一段超声波条件:频率=120 kHz,功率=400 W,H_2O_3投加量为0.7 mL/L,废水pH值为3~5,反应时间为50 min。二段超声波条件:频率=68 kHz,功率=250 W,H_2O_2投加量为0.8 mL/L,调节废水pH值为3~5,反应时间为1 h。经氧化处理丙烯酸废水BOD_5/COD比值(B/C值)由0.28提高至0.47,经生物法降解,实现出水COD<6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废水 两段超声波技术 过氧化氢 BOD5/ COD比值 降解处理
下载PDF
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的生物增效处理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官赟赟 顾锡慧 雷太平 《当代化工研究》 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
考察了水解-MBR-Fenton工艺结合生物增效技术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的可行性。驯化并分离获取两株降解性能较好的AC1和AC2菌株。在生化系统启动时,投加菌剂较对照的出水COD去除率提高4.6%,启动时间减少5天。对照组耐受进水浓度为7500mg/... 考察了水解-MBR-Fenton工艺结合生物增效技术处理高浓度丙烯酸废水的可行性。驯化并分离获取两株降解性能较好的AC1和AC2菌株。在生化系统启动时,投加菌剂较对照的出水COD去除率提高4.6%,启动时间减少5天。对照组耐受进水浓度为7500mg/L左右,投菌组可达到11000mg/L左右。生化出水进行Fenton氧化,投菌组的反应条件是:1L废水按照n(H_2O_2):n(Fe^(2+))=6:1和0.6ml H_2O_2的量进行投加,反应2h,药剂投加量和运行时间均比对照组低。投菌组在此条件下可实现出水COD<60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浓度丙烯酸废水 菌株 生物增效菌剂 FENTON
下载PDF
COD菌剂及助剂强化处理石化废水工程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雷太平 王艺林 +3 位作者 车凯 顾锡慧 官赟赟 张艳芳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7-99,共3页
以某石化企业烯烃废水处理系统为对象,进行COD菌剂及助剂强化应用,强化后,曝气池污泥质量浓度由5.0 g/L降至3.8 g/L,而曝气池MLVSS/MLSS由56.2%提高至59.7%,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由0.007 3 mg/(g·min)升至0.015 3 mg/(g·min)... 以某石化企业烯烃废水处理系统为对象,进行COD菌剂及助剂强化应用,强化后,曝气池污泥质量浓度由5.0 g/L降至3.8 g/L,而曝气池MLVSS/MLSS由56.2%提高至59.7%,活性污泥的比耗氧速率由0.007 3 mg/(g·min)升至0.015 3 mg/(g·min),说明原污水生化系统的污泥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污泥活性得以增强。应用COD菌剂及助剂后,二沉池出水COD稳定在40 mg/L左右,COD平均去除率较强化前提高20.5%,说明该菌剂及助剂对出水COD的强化效果比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菌剂 生物增效 石化废水 强化处理
下载PDF
吸附法处理反渗透浓水COD试验 被引量:4
10
作者 雷太平 谢陈鑫 +3 位作者 赵慧 钱光磊 任春燕 尤秋彦 《净水技术》 CAS 2019年第4期101-105,共5页
文中通过吸附法有效去除反渗透浓水COD,从而实现反渗透浓水的达标排放。试验从多种吸附材料中筛选出对反渗透浓水具有最佳吸附性能的活性炭,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温度和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静态吸附试验的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以及最... 文中通过吸附法有效去除反渗透浓水COD,从而实现反渗透浓水的达标排放。试验从多种吸附材料中筛选出对反渗透浓水具有最佳吸附性能的活性炭,考察了活性炭投加量、温度和pH对吸附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静态吸附试验的活性炭最佳投加量以及最适宜吸附温度和pH条件。通过分析活性炭孔径分布和反渗透浓水的有机物分子量分布区间,从微观结构上分析了活性炭吸附处理反渗透浓水的理论可行性。对于吸附饱和的活性炭采用生化处理的方式实现其再生和重复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反渗透 浓水 孔径 分子量分布
下载PDF
高浓度高盐苯酚丙酮废水处理中试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超 李亮 +6 位作者 顾锡慧 滕厚开 雷太平 官赟赟 郝润秋 付春明 曹新悦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86,共4页
对苯酚丙酮生产废水进行了水质综合分析,并针对该废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采用高效生化+臭氧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并向高效生物反应器投加生物菌剂加快生化系统启动及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苯酚丙酮废水经过生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 对苯酚丙酮生产废水进行了水质综合分析,并针对该废水进行中试试验研究,采用高效生化+臭氧催化氧化组合工艺进行处理,并向高效生物反应器投加生物菌剂加快生化系统启动及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苯酚丙酮废水经过生化和臭氧催化氧化处理后,出水COD<50 mg/L,达到《石油炼制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丙酮废水 生物反应器 臭氧催化氧化 达标排放
下载PDF
双铝电极电絮凝处理高含氟地下水的影响因素及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聪聪 钱光磊 +4 位作者 谢陈鑫 赵慧 雷太平 滕厚开 周立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6-1223,共8页
为探求电絮凝处理高含氟地下水工艺技术参数及其除氟动力学,采用双铝电极电絮凝装置处理人工模拟高含氟地下水,研究了双铝电絮凝除氟过程及其除氟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pH、极板间距及初始氟浓度对电絮凝除氟过程影响。结果表... 为探求电絮凝处理高含氟地下水工艺技术参数及其除氟动力学,采用双铝电极电絮凝装置处理人工模拟高含氟地下水,研究了双铝电絮凝除氟过程及其除氟动力学模型,分别考察了电流密度、pH、极板间距及初始氟浓度对电絮凝除氟过程影响。结果表明,电絮凝除氟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模型,理论所需除氟时间取决于初始氟浓度和除氟动力学常数,而除氟动力学常数受电流密度、极板间距和初始氟浓度影响;当电流密度为300 A·m-3,pH为6.0~7.0,极间距为10 mm时,双铝电絮凝除氟能效最高,氟离子去除率为89.56%,能耗为0.157 8 kWh·g-1;但较高的初始氟浓度容易使铝氟比下降,导致除氟效果下降,不利于除氟过程。以上结果可为电絮凝处理高含氟地下水工程化应用和除氟反应器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铝电极 电絮凝 电流密度 动力学 含氟地下水
原文传递
一路高歌谱新曲——册亨县人武部按“五句话”总要求抓正规化建设纪事
13
作者 雷太平 张沿海 韦正腾 《西南民兵》 2004年第12期25-25,共1页
贵州省册亨县人武部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狠抓部队正规化建设,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人武部硬件建设等工作都走在了省军区前列。2000年以来,该部先后被省军区、兴义军分区... 贵州省册亨县人武部党委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江主席“五句话”总要求狠抓部队正规化建设,军事训练、政治教育、民兵预备役工作、人武部硬件建设等工作都走在了省军区前列。2000年以来,该部先后被省军区、兴义军分区评为全面建设先进单位、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民兵军事训练先进单位、武器库正规化管理先进单位、安全稳定先进单位、扶贫攻坚先进单位、新闻报道先进单位。追寻他们的发展经历,我们得到了许多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曲 正规化建设 预备役工作 民兵军事训练 民兵工作 民兵应急分队 民兵训练基地 册亨县 专业分队 民兵骨干
原文传递
曝气对MBBR联合管式膜MBR处理生活污水的影响及膜污染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钱光磊 谢陈鑫 +3 位作者 滕厚开 雷太平 张程蕾 周立山 《环境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9-1027,共9页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联合管式膜构建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用以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曝气对污水处理效果、膜内气液流态及膜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污泥特性的变化及其对膜污染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下膜出水D... 采用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联合管式膜构建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用以处理生活污水,考察了曝气对污水处理效果、膜内气液流态及膜过程的影响,探讨了污泥特性的变化及其对膜污染过程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下膜出水DO浓度高于混合液,且随着曝气量由50 L·h^(-1)提高至150 L·h^(-1),管式膜内气含率由0.33增至0.60并呈“活塞流”流态,操作周期由6~7 d延长至17 d,膜污染速率由1.54 kPa·h^(-1)降至0.21 kPa·h^(-1),临界通量显著增大;同时,MBBR混合液中EPS总量呈减小趋势,但MBBR内悬浮污泥粒径变小,且膜表面EPS中PN/PS比例显著高于MBBR混合液。膜表面污染阻力构成分析表明,气提式管式膜MBR体系下容易发生膜孔堵塞,膜污染以不可逆污染阻力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生物反应器 管式膜 膜污染 胞外聚合物
原文传递
室内燃气管道及用户计量的探讨 被引量:1
15
作者 邵现领 雷太平 《煤气与热力》 2001年第4期351-352,共2页
对室内燃气管道及用户计量的有关问题分析 ,提出了新的设计方案和改进措施 。
关键词 室内管道 燃气计量 燃气管道
下载PDF
高效生物菌剂强化技术处理难降解有机废水的工程应用
16
作者 顾锡慧 雷太平 +2 位作者 官赟赟 王艺林 《中国科技成果》 2019年第20期74-75,共2页
难降解有机废水是指在石油、化工、钢铁、印染、制药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不仅排放量大,且污染物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此类废水普遍采用生化法为主,物化法为辅助的组合工艺.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难降解有机废水... 难降解有机废水是指在石油、化工、钢铁、印染、制药等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有机废水,不仅排放量大,且污染物成分复杂、难生化降解有机物含量高.此类废水普遍采用生化法为主,物化法为辅助的组合工艺.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种类和处理难度不断增加.而且,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显,人民对碧水蓝天的殷切期望,国家对环保提出更高标准的要求,《石化和化学工业节能减排指导意见》提出,到2017年底,石化和化学工业的化学需氧量减少8%,废水实现全部处理并稳定达标排放,另外,地方政府也开始制定更加严格的污水地方排放标准,生物强化技术的核心是针对目标废水中特定污染物类型开发的高效生物菌剂产品,菌剂投加后,可大大改善污泥菌群结构,提高优势菌种比例,有效改进生化处理能力,增强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效果,确保稳定和高标准的生化出水水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降解有机废水 化学需氧量 生物强化技术 污染物成分 生化出水 物化法 生化法 生物菌剂
原文传递
石化废水COD降解菌固态菌剂的制备研究
17
作者 官赟赟 顾锡慧 +1 位作者 雷太平 张艳芳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17年第2期5-8,共4页
本研究经过载体筛选后以燕麦糠作为吸附载体制备石化废水COD降解菌的固态菌剂,并对菌剂的保存条件进行考察。固态菌剂保存在5℃和添加脱氧剂条件下存活菌数较高,保存1年后,固态菌剂菌种浓度仍能达到8.3×10^8CFU/g,比液态保存... 本研究经过载体筛选后以燕麦糠作为吸附载体制备石化废水COD降解菌的固态菌剂,并对菌剂的保存条件进行考察。固态菌剂保存在5℃和添加脱氧剂条件下存活菌数较高,保存1年后,固态菌剂菌种浓度仍能达到8.3×10^8CFU/g,比液态保存菌种高4.15×10^3倍。以保存期为1年之内的固态菌剂降解石化废水,其COD去除率均在86%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菌剂 COD降解菌 存活菌数 焦化废水
原文传递
微生物菌剂在处理高浓度苯酚丙酮废水中的增效作用
18
作者 官赟赟 顾锡慧 +2 位作者 雷太平 李亮 张艳芳 《水处理信息报导》 2016年第4期15-17,共3页
本研究通过四种COD降解菌种的配伍实验,获得对苯酚丙酮废水具有最佳降解效果的混合菌剂。实验进水浓度为4123mg/L,监测结果表明在系统启动时投菌组较对照组的出水COD去除率提高46.3%,启动时间可由13天缩短至7天。稳定运行的系统... 本研究通过四种COD降解菌种的配伍实验,获得对苯酚丙酮废水具有最佳降解效果的混合菌剂。实验进水浓度为4123mg/L,监测结果表明在系统启动时投菌组较对照组的出水COD去除率提高46.3%,启动时间可由13天缩短至7天。稳定运行的系统在投加该菌剂5天后,出水COD值明显变好,稳定运行60天后,平均COD值为193mg/L,60天内COD总量的去除提高了2.76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伍菌剂 苯酚丙酮废水 增效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