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RNA-221通过抑制CDKN1C/p57表达促进结肠癌细胞增殖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凯 王伟 +2 位作者 雷尚通 吴承堂 李国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885-1889,共5页
目的探讨microRNA-221(MIR221)对结肠癌细胞中CDKN1C/p57表达调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结肠癌Caco2细胞系,预先给予或不给予CDKN1C/p57干扰性小RNA(anti-p57-siRNA)处理,再以脂质体分别转染MIR221前体(pre-MIR221)或MIR221... 目的探讨microRNA-221(MIR221)对结肠癌细胞中CDKN1C/p57表达调控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常规培养人结肠癌Caco2细胞系,预先给予或不给予CDKN1C/p57干扰性小RNA(anti-p57-siRNA)处理,再以脂质体分别转染MIR221前体(pre-MIR221)或MIR221特异性抑制剂(anti-MIR221)寡核苷酸,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Caco2细胞中MIR221表达状况,运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CDKN1C/p57 mRNA及蛋白表达状况,并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观察细胞的增殖状态;构建pGL3-p57荧光素酶报告载体并与pre-MIR221或anti-MIR221共转染Caco2细胞,检测转染细胞中荧光素酶活性变化。结果 Caco2细胞转染pre-MIR221后,CDKN1C/p57蛋白表达水平下降,细胞增殖显著(P<0.01);而anti-MIR221可上调CDKN1C/p57蛋白表达继而抑制细胞增殖,且此种抑制作用可被anti-p57-siRNA逆转,说明此种抑制效应确由CDKN1C/p57所介导;在转染重组有CDKN1C/p57基因3'-UTR片段的荧光素酶报告载体的Caco2细胞中,共转染pre-MIR221后荧光素酶活性下降,而共转染anti-MIR221后荧光素酶活性增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MIR221可通过与CDKN1C/p57 mRNA 3'-UTR区域结合使结肠癌细胞中CDKN1C/p57蛋白表达下降而促进肿瘤增殖;anti-MIR221则可通过上调CDKN1C/p57蛋白表达继而抑制细胞增殖而发挥抗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microRNA-221 CDKN1C/p57 增殖
下载PDF
Anti-microRNA-221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增敏性 被引量:5
2
作者 张晓槟 孙凯 +4 位作者 雷尚通 钟育波 邓海军 区文弢 吴承堂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28-732,共5页
目的探讨下调microRNA-221(miR-22 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系,以脂质体转染反义miR-221(anti-miR-221)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Caco2细胞中miR-22... 目的探讨下调microRNA-221(miR-22 1)表达对人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常规培养人结直肠癌Caco2细胞系,以脂质体转染反义miR-221(anti-miR-221)后,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Caco2细胞中miR-221和PTEN mRNA表达水平,应用Western-blot分析肿瘤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变化;不同处理组的肿瘤细胞经照射后,流式细胞仪检测各处理组细胞的死亡情况。结果 Real-time Q-PCR显示转染anti-miR-221后miR-221的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同时PTEN蛋白表达增高(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可见anti-miR-221转染组及anti-miR-221转染联合照射组死亡细胞比例均明显增多(P均<0.01),转染anti-miR-221可明显提高Cac02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且此效应能被PTEN-siRNA部分但不完全阻断。结论 Anti-miR-221可通过上调PTEN蛋白表达增加结直肠癌细胞的放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miR-221 结直肠癌 PTEN 放射敏感性
下载PDF
MicroRNA-338-3p通过下调SMO表达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侵袭与迁移 被引量:2
3
作者 区文弢 孙凯 +2 位作者 吴承堂 雷尚通 张晓槟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8期25-30,共6页
目的探讨microRNA-338-3p(miR-338-3p)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脂质体分别转染miR-338-3p前体(pre-miR-338-3p)和miR-338-3p特异性抑制剂(miR-338-3p-inhibitor)至人结直肠癌SW620及SW480细胞系中,应用实... 目的探讨microRNA-338-3p(miR-338-3p)对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调控机制。方法脂质体分别转染miR-338-3p前体(pre-miR-338-3p)和miR-338-3p特异性抑制剂(miR-338-3p-inhibitor)至人结直肠癌SW620及SW480细胞系中,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RT-PCR)检测细胞中miR-338-3p表达状况,运用半定量RT-PCR及Westernblot分析Smoothened(SMO)mRNA及蛋白表达状况,Transwell侵袭、迁移实验检测转染前后细胞体外侵袭迁移能力;在经anti-SMO-siRNA预先处理的SW480细胞中转染miR-338-3p-inhibitor,检测转染细胞中SMO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网站预测SMO可能是miR-338-3p的作用靶基因;SW620细胞中miR-338-3p表达水平较SW480细胞减低,而SMO蛋白增高。转染pre-miR-338-3p至SW620细胞,miR-338-3p表达上调,SMO蛋白表达降低,且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迁移能力下降;而转染miR-338-3p-inhibitor至SW480细胞后,miR-338-3p表达下降,SMO蛋白表达上升,肿瘤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增强,且此种增强效应可被an-ti-SMO-siRNA所部分逆转,说明miR-338-3p确实是通过抑制SMO而发挥抗癌作用。结论 MiR-338-3p通过下调SMO表达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侵袭与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croRNA-338-3p SMO SHH信号通路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体重指数对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锦松 雷尚通 《实用癌症杂志》 2023年第3期518-519,共2页
甲状腺癌较为高发,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目前指南推荐首选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切除[1]。相较于传统颈前入路手术会在颈部留下永久性的瘢痕,经腋窝入路甲状腺手术因在颈部不留瘢痕而深受欢迎[2]。本文通过回顾266例因甲状腺癌行经腋窝... 甲状腺癌较为高发,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目前指南推荐首选治疗手段仍然是手术切除[1]。相较于传统颈前入路手术会在颈部留下永久性的瘢痕,经腋窝入路甲状腺手术因在颈部不留瘢痕而深受欢迎[2]。本文通过回顾266例因甲状腺癌行经腋窝入路免充气全腔镜甲状腺癌根治手术的患者临床资料,初步研究超重和肥胖对该术式的影响,给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肥胖 甲状腺癌 并发症 经腋窝入路免充气腔镜手术
下载PDF
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性刀刺伤22例报告 被引量:14
5
作者 雷尚通 李国新 +1 位作者 余江 邓海军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08年第4期327-328,共2页
目的:总结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的经验。方法:对2004年至2007年用腹腔镜诊治的22例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腹壁穿透伤14例,小肠破裂5例,结肠破裂1例,胃破裂1例,大网膜血肿1例。腹壁穿透伤患者... 目的:总结腹腔镜诊治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的经验。方法:对2004年至2007年用腹腔镜诊治的22例腹部开放性刀刺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单纯腹壁穿透伤14例,小肠破裂5例,结肠破裂1例,胃破裂1例,大网膜血肿1例。腹壁穿透伤患者均行清创缝合术;3例小肠破裂及1例胃破裂患者在腹腔镜下行胃肠破裂修补术,2例在腹腔镜辅助下行小肠部分切除术;结肠破裂患者中转开腹行右半结肠切除术。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腔镜对腹部开放性刀刺伤的诊断和治疗有较高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外伤 腹腔镜术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气管前筋膜的再认识及其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意义 被引量:4
6
作者 雷尚通 丁自海 +1 位作者 葛军娜 赵东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26-128,133,共4页
目的从应用解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气管前筋膜及其周围间隙,为甲状腺癌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标本进行解剖以及术中甲状腺癌患者的气管前筋膜进行观察,观察气管前筋膜及气管前间隙的特点。结果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 目的从应用解剖学的角度重新认识气管前筋膜及其周围间隙,为甲状腺癌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福尔马林固定的尸体标本进行解剖以及术中甲状腺癌患者的气管前筋膜进行观察,观察气管前筋膜及气管前间隙的特点。结果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两层筋膜之间是甲状腺峡部、脂肪、气管前淋巴结、甲状腺最下动脉、胸腺,甲状腺下静脉等。前层筋膜与舌骨下肌筋膜之间存在一间隙,为舌骨下肌后间隙;后层筋膜与气管之间存在一个无血管的间隙,为气管前间隙,该间隙向下通向纵膈,向上经甲状腺峡部后方通向喉前,向两侧延伸至气管食管沟。结论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分离显露甲状腺及气管前脂肪淋巴组织时应该保持气管前筋膜前层的完整性;气管前间隙是处理峡部和气管前淋巴结的外科层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前筋膜 筋膜间隙 甲状腺 手术
原文传递
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雷尚通 丁自海 李国新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87-391,共5页
目的从临床应用解剖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特点,为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入路层面等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方法 5具10侧标本,对甲状腺周围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观察;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解剖验... 目的从临床应用解剖角度重新认识甲状腺周围筋膜及筋膜间隙的解剖特点,为甲状腺癌中央区清扫术的手术范围、入路层面等提供可以借鉴的解剖依据。方法 5具10侧标本,对甲状腺周围筋膜和筋膜间隙进行观察;1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手术解剖验证观察。结果气管前筋膜分为前后两层,两层之间是脂肪淋巴组织及甲状腺下静脉等;气管前间隙是气管前筋膜后层与气管之间的无血管的间隙。气管旁脂肪组织与气管前脂肪组织相延续,甲状腺血管、淋巴系统走行其中。气管旁、气管前脂肪淋巴组织前后均有一层筋膜覆盖,前后筋膜在外侧与血管鞘相融合,并开口于甲状腺血管根部,内侧与甲状腺相连,其结构与功能均类似肠系膜。气管旁脂肪组织在前方与甲状腺之间存在一间隙,后方与椎前筋膜之间存在一间隙。结论甲状腺有系膜且呈"U"分布于气管前及气管旁。甲状腺系膜切除能达到彻底清扫中央区淋巴组织的目的。甲状腺系膜与脏器之间的筋膜间隙是进行手术操作的外科平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 筋膜 解剖 淋巴清扫术
原文传递
粪类圆线虫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1例报道 被引量:3
8
作者 雷尚通 杨悦军 白岚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36-636,共1页
报告1例粪类圆线虫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病例。粪类圆线虫合并华支睾吸虫感染无特征性症状和体征,诊断主要依靠粪检查找蚴虫和虫卵,及时正确的治疗是该病预后的关键。
关键词 粪类圆线虫 华支睾吸虫感染 并发症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胃癌、大肠癌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比较 被引量:2
9
作者 雷尚通 薛琪 石汉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63-64,共2页
比较胃癌、大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笔者随机检测了 17例胃癌、1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免疫及营养指标。结果显示胃癌组患者IgG ,IgM ,CH5 0 ,白蛋白 ,前白蛋白明显低于大肠癌组 (P <0 .0 5 ) ,两组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提示胃... 比较胃癌、大肠癌患者的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笔者随机检测了 17例胃癌、16例大肠癌患者术前免疫及营养指标。结果显示胃癌组患者IgG ,IgM ,CH5 0 ,白蛋白 ,前白蛋白明显低于大肠癌组 (P <0 .0 5 ) ,两组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提示胃癌患者营养及免疫功能较大肠癌患者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血液 大肠肿瘤/血液 免疫功能测定
下载PDF
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雷尚通 薛琪 +1 位作者 黄美泰 石汉平 《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6~12月本科收治的3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均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组。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空肠管输注肠内营养液,PN组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两组热卡、... 目的探讨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胃肠肿瘤患者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将2003年6~12月本科收治的30例胃肠道肿瘤患者均分为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两组。EN组术后24小时内经鼻空肠管输注肠内营养液,PN组经外周静脉输注营养液,两组热卡、氮量相同。于术前(营养支持前)、术后第7天(营养支持后)检测体液免疫指标IgA、IgG、IgM、C3、C4和CH50。结果EN组体液免疫指标较营养支持前差异无显著性(P>0.05)。PN组IgA、IgG、IgM差异无显著性;但C3、C4、CH50营养支持前分别为(1.091±0.227)、(0.221±0.051)和(40.950±11.400)g/L,营养支持后分别为(0.782±0.233)、(0.162±0.058)和(32.440±9.355)g/L,支持后较支持前明显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2,0.009,0.049)。结论胃肠肿瘤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对改善机体体液免疫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内营养 体液免疫 胃肠道肿瘤 手术
下载PDF
回肠套叠两次误诊致肠穿孔1例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雷尚通 邓海军 韩述岭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5期3663-3664,共2页
关键词 肠套叠/诊断 肠穿孔/诊断 误诊
下载PDF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基于解剖层面的手术技术 被引量:12
12
作者 雷尚通 《临床外科杂志》 2017年第11期823-825,共3页
甲状腺癌易发生淋巴转移,因此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但至今尚无一种标准的操作方法。我们通过对颈筋膜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手术观察后发现,同结直肠相似,甲状腺周围也存在脏壁二层筋膜,甲状腺及其周... 甲状腺癌易发生淋巴转移,因此甲状腺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术是甲状腺癌的主要手术方式,但至今尚无一种标准的操作方法。我们通过对颈筋膜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手术观察后发现,同结直肠相似,甲状腺周围也存在脏壁二层筋膜,甲状腺及其周围脂肪淋巴组织被脏层筋膜包绕,与周围壁层筋膜之间存在一个潜在的筋膜间隙;而中央区脂肪淋巴组织被前后两层筋膜覆盖,血管、淋巴管走行其中,结构类似肠系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区清扫 甲状腺癌 甲状腺系膜切除术
原文传递
甲胎蛋白阳性的胃肠道恶性肿瘤6例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雷尚通 石汉平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9期710-712,共3页
为总结甲胎蛋白(AFP)阳性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笔者对3年间收治的6例AFP阳性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病理证实胃窦癌3例,贲门癌1例,直肠癌1例,结肠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3例,中-高分化及高分化各1... 为总结甲胎蛋白(AFP)阳性的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笔者对3年间收治的6例AFP阳性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经病理证实胃窦癌3例,贲门癌1例,直肠癌1例,结肠癌1例.低分化腺癌1例,中分化3例,中-高分化及高分化各1例,均合并淋巴结转移,其中4例并肝转移.随访5~20个月,4例肝转移患者于术后1年内死亡,1例存在全身多处转移,1例现无复发及转移.提示AFP阳性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以胃中-低分化腺癌为多见.它具有血清AFP高、易转移,预后差等特点.手术仍是该胃肠道恶性肿瘤目前首选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肿瘤/诊断 甲胎蛋白
下载PDF
大网膜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1例
14
作者 雷尚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76-1076,共1页
关键词 原始神经外胚叶肿瘤 大网膜 腹部CT平扫 肠系膜上动脉 软组织密度 低密度影 十二指肠 CT值
下载PDF
回肠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致肠套叠1例
15
作者 雷尚通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21-1421,共1页
关键词 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回肠末端 肠套叠 脐周阵发性绞痛 不全性肠梗阻 腹部膨隆 右下腹压痛 胃内容物
下载PDF
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学习曲线 被引量:41
16
作者 李国新 闫鸿涛 +3 位作者 余江 雷尚通 薛琪 程侠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5-538,共4页
目的评估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的外科医师如何尽快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方法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6由同一组无腹腔镜胆囊切除经验医师完成的105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按手术先后次序... 目的评估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手术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探讨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经验的外科医师如何尽快掌握腹腔镜直肠癌手术。方法分析2002年11月至2005年6由同一组无腹腔镜胆囊切除经验医师完成的105例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按手术先后次序分3组(A、B、C),每组35例,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总数、标本长度、中转开腹率、并发症及住院天数,分析不同阶段的手术效果。结果三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理分期和手术方式等方面无显著差别(P>0.05)。A组手术时间(196.1±30.3min),显著长于B组(164.8±22.7min)和C组(158.7±20.9min)(P均< 0.001);A组出血量(72.4±21.5ml)明显多于B组(48.2±16.3 ml)和C组(46.6±15.4 ml)(P<0.001);B、C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出血量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中转开腹率由A组的11.4%降至B组和C组的2.9%,术中并发症发生率由A组的17.1%降至B组和C两组的5.7%,但差异没有显著意义;三组住院时间逐渐缩短,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各组淋巴结清扫个数、标本长度、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手术35例在17个月内完成,平均每月2.1例,B组和C组各用时7个月,平均每月5例。结论无腹腔镜胆囊手术经验的外科医师行腹腔镜直肠癌切除术的学习曲线大约为35例,手术频度为平均每月2.1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直肠肿瘤 学习曲线
下载PDF
洼田饮水试验在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17
作者 甄莉 李雅男 +1 位作者 周艳 雷尚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699-1700,共2页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在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5例拟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3 h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进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护理干... 目的:探讨洼田饮水试验在甲状腺癌术后早期吞咽功能评估中的作用。方法:选取85例拟行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于术后3 h进行洼田饮水试验,进而制定更加合理的护理干预对策。比较两组患者呛咳发生情况、进食时间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发生呛咳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进食时间恢复较快,且对依据洼田饮水试验结果制定的饮食指导的护理方式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洼田饮水试验在不增加患者术后呛咳风险的情况下,能早期测试患者是否存在吞咽障碍,有助于患者早期进食的恢复和提高饮食指导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洼田饮水试验 甲状腺癌 术后早期 吞咽功能评估
下载PDF
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直肠癌与癌旁组织中miRNA-221的差异表达状况 被引量:13
18
作者 曾俊杰 孙凯 +2 位作者 吴承堂 雷尚通 王伟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与毗邻癌旁组织中miRNA-221差异表达状况。方法常规抽提30例结直肠癌及对照癌旁组织中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NA-221的表达状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21表达明显上调(P<0.... 目的分析结直肠癌与毗邻癌旁组织中miRNA-221差异表达状况。方法常规抽提30例结直肠癌及对照癌旁组织中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标本中miRNA-221的表达状况。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结直肠癌组织中miRNA-221表达明显上调(P<0.01)。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是一种较精确的miRNA定量检测方法;miRNA-221可能通过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促进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miRNA-221 实时荧光定量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伟 孙凯 +4 位作者 吴承堂 雷尚通 曾俊杰 伍颖君 李国新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74-677,共4页
目的探讨miR-22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及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四种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Lovo、SW-480、Caco2中miRNA-221表达状况,并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 目的探讨miR-221在结直肠癌细胞中的表达状况及特异性miR-221抑制剂对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检测四种人结肠癌细胞系HT-29、Lovo、SW-480、Caco2中miRNA-221表达状况,并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作为正常对照;设计并合成miR-221、anti-miR-221(微小RNA抑制剂)寡核苷酸,以脂质体转染Caco2细胞系,以Real-time Q-PCR再次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21表达状况,并通过噻唑蓝(MTT)比色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状态。结果与正常细胞相比,4种人结肠癌细胞系中miR-221表达均显著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细胞转染anti-miR-221后,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并可见细胞凋亡的发生(P<0.01)。结论 miR-221特异性抑制剂可通过抑制细胞增殖同时诱导凋亡而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生长,提示miR-221作为结直肠癌生物治疗有效靶点有进一步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miRNA-221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腹腔镜与开腹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后男性泌尿与性功能障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闫鸿涛 李国新 +3 位作者 余江 雷尚通 薛琪 甄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372-1373,共2页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男性泌尿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腹腔镜TME(LTME)和65例行开腹TME术(OTME)的男性病人术后泌尿与性功能情况进行随访,术后随访6 ̄24个月,两组随访率分别为95.0%(57/60)和93.8%(61/65)。结果L... 目的评价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男性泌尿与性功能的影响。方法对60例行腹腔镜TME(LTME)和65例行开腹TME术(OTME)的男性病人术后泌尿与性功能情况进行随访,术后随访6 ̄24个月,两组随访率分别为95.0%(57/60)和93.8%(61/65)。结果LTME组60例,其中53例行前切除术,7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OTME组65例,其中51例行前切除术,14例行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TME组和OTME组的近期泌尿功能障碍、勃起功能障碍、射精功能障碍分别为3.5%(2/57)和14.8%(9/61)、15.8%(9/57)和34.4%(21/61)、19.3%(11/57)和44.3%(27/61),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LTME组无远期排尿功能障碍,OTME组发生率为4.9%(3/61),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与OTME相比,LTME可减少术后泌尿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患者具有较好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直肠肿瘤 全直肠系膜切除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