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0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史学与新闻 被引量:21
1
作者 雷戈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2,共8页
历史新闻学所依据的本体论根据并不是日常化的历史观,而是新历史观。按照新历史观的规定,时间之于历史永远不具有任何优先性和超越性。历史新闻学揭示了最远的东西与最近的东西在结构上是统一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历... 历史新闻学所依据的本体论根据并不是日常化的历史观,而是新历史观。按照新历史观的规定,时间之于历史永远不具有任何优先性和超越性。历史新闻学揭示了最远的东西与最近的东西在结构上是统一的,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在意义上是相同的。历史新闻学认为:没有旧历史,只有未曾发现的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 新闻 历史观
下载PDF
正朔、正统与正闰 被引量:12
2
作者 雷戈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23-31,共9页
三代正朔所强调的合法性其针对点主要是被取代的前朝 ,至中古始发生变化。正朔所代表的合法性重心 ,由针对前朝转向针对他国。正朔首先是一种制度、行为 ,但它又的确包含有一种观念、意向。这样正朔就由原来的制度而逐渐派生出一种观念 ... 三代正朔所强调的合法性其针对点主要是被取代的前朝 ,至中古始发生变化。正朔所代表的合法性重心 ,由针对前朝转向针对他国。正朔首先是一种制度、行为 ,但它又的确包含有一种观念、意向。这样正朔就由原来的制度而逐渐派生出一种观念 ,即“正统论”。“正统”之义本出于血统 ,最初为一礼制之规定 ,而非政治之观念。作为宗法制度之政治实践与作为伦理观念之史书义例 ,正统两义之区分实不容忽视或抹杀。如果把后者称为“正统论” ,前者不妨称为“正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朔 正统 正闰
下载PDF
变夷从夏——五胡政治观念实践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雷戈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8-82,共15页
学人喜欢用一种华夏主义的眼光来安置和评价胡人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和特性,却忽视了胡人的历史特质以及对汉人观念的冲击乃至颠覆。胡人在汉人的帝王之间加入了一个新位阶,从而构成了王→天王→皇帝三级序列。汉人说"胡人不能为帝&... 学人喜欢用一种华夏主义的眼光来安置和评价胡人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和特性,却忽视了胡人的历史特质以及对汉人观念的冲击乃至颠覆。胡人在汉人的帝王之间加入了一个新位阶,从而构成了王→天王→皇帝三级序列。汉人说"胡人不能为帝",结果五胡十六国彻底否定了这个命题。胡帝入主中国的过程,不仅是学习和融入中华文明体系的过程,同时也是反思和修正中华道统谱系的过程。胡人观念影响中国思想的方式是实践而非思辨。胡人观念对中国思想史的最大贡献是,证明了皇权主义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开放性政教文明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人 汉人 皇帝 天王 五胡十六国
下载PDF
为吏之道——后战国时代①官僚意识的思想史分析 被引量:7
4
作者 雷戈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6-20,共5页
《睡虎地秦墓竹简》所概括和阐发的“为吏之道”,无疑就是秦帝国“吏治天下”的普遍通则;不仅如此,它甚至还勾画出了汉帝国“以吏治国”的基本范式。在皇权政体与帝制社会的进化中,官僚意识逐渐成为一种普泛性的政治共识,并逐渐融化于... 《睡虎地秦墓竹简》所概括和阐发的“为吏之道”,无疑就是秦帝国“吏治天下”的普遍通则;不仅如此,它甚至还勾画出了汉帝国“以吏治国”的基本范式。在皇权政体与帝制社会的进化中,官僚意识逐渐成为一种普泛性的政治共识,并逐渐融化于一种新兴的中华专制主义意识形态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官僚 皇帝 意识 后战国时代 为吏之道
下载PDF
走向自身的史学 被引量:4
5
作者 雷戈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9-92,共4页
关键词 史学观 史学变革 历史学家 历史观 史学功能 史学本质 史学本体论 史学改革 史学危机 思辨历史哲学
下载PDF
历史与现实 被引量:5
6
作者 雷戈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5-9,共5页
历史与现实只是两个词 ,而不是两回事。语言把本体弄成两半 ,同时又遮蔽了另一半。这样 ,一半是语言性的“历史”和“现实”,一半是事实性的历史与现实。“历史即现实”这个新历史观的命题在最抽象的意义上 ,它是最具体的 ,同时 ,在最... 历史与现实只是两个词 ,而不是两回事。语言把本体弄成两半 ,同时又遮蔽了另一半。这样 ,一半是语言性的“历史”和“现实”,一半是事实性的历史与现实。“历史即现实”这个新历史观的命题在最抽象的意义上 ,它是最具体的 ,同时 ,在最具体的意义上 ,它又是最抽象的。本质上 ,历史首先是一种深度的存在。只有在历史的无限深度之下 ,才有永恒的意义。历史是距离人们最远而又最近的东西。但人们只知道“最远”而不知道“最近”,所以 ,人们的历史观就大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 现实 新历史观
下载PDF
历史感思辨 被引量:8
7
作者 雷戈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9-94,共6页
二十世纪是一个历史观极度膨胀,而历史感极度萎缩的世纪。神化历史观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只知道研究历史所需要的种种观念体系,却丝毫不知道理解历史所必需的洞见视域。历史感并不是历史学本身所固有的东西。历史是历史学家的存在视域,历... 二十世纪是一个历史观极度膨胀,而历史感极度萎缩的世纪。神化历史观的结果就是使人们只知道研究历史所需要的种种观念体系,却丝毫不知道理解历史所必需的洞见视域。历史感并不是历史学本身所固有的东西。历史是历史学家的存在视域,历史感是历史学家的存在本质,史料是历史学家的存在形式。历史感的这种洞见、关注和凝视就是一种"看",而史料则是一种"说"。历史感优先于史料,所以"看"优先于"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感 历史观 史料
下载PDF
论历史学的客观性原则 被引量:3
8
作者 雷戈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3-18,共6页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根据是现实批判的理性要求。它完全有别于古代史家所说的“直书”和“实录”。直书之所以不是客观性,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等级性。与此相反,客观性的本质则在于其平等性。历史学之所以可能保持一种客观性原则,就在... 历史研究的客观性根据是现实批判的理性要求。它完全有别于古代史家所说的“直书”和“实录”。直书之所以不是客观性,就在于它本质上是一种等级性。与此相反,客观性的本质则在于其平等性。历史学之所以可能保持一种客观性原则,就在于它追求一种理想的境界。这一理想境界就是人性、自由与真理。历史学中的种种偏见可以借助人性、自由和真理来克服,同时,人性、自由和真理本身的偏见又可以被历史本身所克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客观性原则 自由 人性 真理
下载PDF
论史料 被引量:5
9
作者 雷戈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1-18,共8页
史料是一种语言 ,对史料性质的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元分析”。只有在史料系统内部 ,史料才具有客观性。史料的客观性是一种语言的客观性。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就是运用史料的规范性 ,即语言游戏的规则性。史料与历史的关系是一种假关系。史... 史料是一种语言 ,对史料性质的分析本质上是一种“元分析”。只有在史料系统内部 ,史料才具有客观性。史料的客观性是一种语言的客观性。历史研究的客观性就是运用史料的规范性 ,即语言游戏的规则性。史料与历史的关系是一种假关系。史料不能直接产生理论 ,但可以充分限制理论 ;史料虽不能肯定什么理论是好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学理论 史料
下载PDF
“史德”新论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戈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5-13,共9页
文人与史家的不同并不在于是否具备才、学、识,而在于是否具备史德。章学诚不同于刘知几之处,就在于他不把史识看作最高标准,而是在史识之上又设置了更高的规定,即用史德来约束和规范史识。史德即尊君,心术即名教。章学诚的“史德”是... 文人与史家的不同并不在于是否具备才、学、识,而在于是否具备史德。章学诚不同于刘知几之处,就在于他不把史识看作最高标准,而是在史识之上又设置了更高的规定,即用史德来约束和规范史识。史德即尊君,心术即名教。章学诚的“史德”是一个封闭性概念,它主要是对史家的职业性要求,最多只涉及到一些对统治伦理的维护和承诺。而“新史德”则是一个开放性范畴,它更多地要求史家对公众和社会承担一种必要的责任。这种责任的内涵不在于轻易认同什么,而在于严肃质疑什么。新史德的本质不是道德,而是道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史德 史识 章学诚
下载PDF
历史学的两种对象 被引量:2
11
作者 雷戈 《江西社会科学》 CSSCI 1997年第2期53-58,共6页
历史学的两种对象□雷戈一、两种对象的界定在历史学体系的诸多混乱中,历史学的对象更是一个令人困惑不安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人们常常不知道究竟如何去指称或落实历史学的对象。比如,人们习惯地认为历史学的对象就是历史。但这个“... 历史学的两种对象□雷戈一、两种对象的界定在历史学体系的诸多混乱中,历史学的对象更是一个令人困惑不安的问题。它主要表现在人们常常不知道究竟如何去指称或落实历史学的对象。比如,人们习惯地认为历史学的对象就是历史。但这个“历史”该如何落实?或这个“历史”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学 史料学 意识对象 历史本身 概念和范畴 研究对象 因果关系 历史观 “历史” 本体论
下载PDF
“史”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雷戈 《安徽史学》 1999年第3期4-14,共11页
一通过对先秦文献典籍的检索,我们发现古人对“史”的用法主要有这样五种类型,或古人对“史”的用法中包含有这样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用“史”来泛称“史官”①。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和常见。其中,它里面又包含有三种略有差异的情况。一... 一通过对先秦文献典籍的检索,我们发现古人对“史”的用法主要有这样五种类型,或古人对“史”的用法中包含有这样五种含义。第一种是用“史”来泛称“史官”①。这种用法最为普遍和常见。其中,它里面又包含有三种略有差异的情况。一者是笼而统之的。比如,《左传》里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秋》观 史学观 历史观 《公羊传》 中国古代 司马迁 “历史” 历史活动 《左传》 孔子作《春秋》
下载PDF
汉续秦学论 被引量:2
13
作者 雷戈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秦学”就是体现和运用于秦政中的经义学说。这种经义行政发源于秦朝 ,张大于汉朝。秦政和汉政的共同性在于 ,二者行政的学理基础都不是一元的 ,而是二元的 ,即经义和法术。同时区别有二 ,一是 ,经义和法术这二元因素在秦政和汉政所占... “秦学”就是体现和运用于秦政中的经义学说。这种经义行政发源于秦朝 ,张大于汉朝。秦政和汉政的共同性在于 ,二者行政的学理基础都不是一元的 ,而是二元的 ,即经义和法术。同时区别有二 ,一是 ,经义和法术这二元因素在秦政和汉政所占有的比例不同 ;二是 ,秦政中只有经义行政而无经术之士 ,汉政中则既有经义行政又有经术之士。所谓汉续秦学 ,就是指经义论政在秦帝国的政治实践 ,它直接影响了汉学和汉政的双向开发和互动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朝 秦学 汉学 政治思想史 《春秋》
下载PDF
史学理论多元化构想 被引量:2
14
作者 雷戈 《社会科学辑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114-116,共3页
史学理论的创新就是打破一元化的史学理论的专横和有限 ,用多元化的史学理论之间的争鸣带动史学理论研究 ,尽可能地拓展史学理论的思想空间 ,使其具有更深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 多元化 史学理论 争鸣 史学思想 一元化
下载PDF
王莽革命新论 被引量:2
15
作者 雷戈 《人文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1-81,共11页
王莽新朝是中国皇权体制中实现的第一次不流血的和平权力转移。人们从不追究打下来的天下是否合法,相反倒是对依照某种程序得到的权力却百般挑剔。王莽革命表明,即便不是尧舜那样的圣王,也能通过其他手段实现禅让。至少君权时代的朦胧... 王莽新朝是中国皇权体制中实现的第一次不流血的和平权力转移。人们从不追究打下来的天下是否合法,相反倒是对依照某种程序得到的权力却百般挑剔。王莽革命表明,即便不是尧舜那样的圣王,也能通过其他手段实现禅让。至少君权时代的朦胧理想在皇权时代成为现实、和平禅让成为战争暴力之外的另一道路;王莽革命证明了和平禅让的现实可行性和技术可操作性上,王莽革命较之汤武革命更具划时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莽 革命 禅让 新朝
下载PDF
“待罪”的观念意义——后战国时代的官僚意识之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雷戈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5-173,180,共10页
后战国时代是官僚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谓官僚意识也就是“罪臣意识”。在皇权帝制社会,“编户齐民”造成了民众对国家的依附,“戴罪之身”造成了官僚对朝廷的依附,这事实上成为同一个人身奴役过程。“待罪”意识作为一般性的官僚意识... 后战国时代是官僚意识初步形成的时期。所谓官僚意识也就是“罪臣意识”。在皇权帝制社会,“编户齐民”造成了民众对国家的依附,“戴罪之身”造成了官僚对朝廷的依附,这事实上成为同一个人身奴役过程。“待罪”意识作为一般性的官僚意识,本质上恰恰是对皇权主义的直接呈现。官僚“待罪”意识首先是一种不可抗拒的政治现实,其次才是一种人为塑造的思想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待罪 官僚 意识
下载PDF
两种历史文本的界限与张力 被引量:3
17
作者 雷戈 《东岳论丛》 2004年第3期43-53,共11页
第三种历史的哲学和第二种历史的哲学不是同一种哲学。第三种历史有它自己的哲学。第三种历史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尽可能地超越史学而回归历史 ,与此相反 ,第二种历史则要求历史学家尽可能地独立于历史并超越历史。历史学的发展也许更多的... 第三种历史的哲学和第二种历史的哲学不是同一种哲学。第三种历史有它自己的哲学。第三种历史要求历史学家必须尽可能地超越史学而回归历史 ,与此相反 ,第二种历史则要求历史学家尽可能地独立于历史并超越历史。历史学的发展也许更多的需要一种内在的史学哲学 ,而不是那种外在的历史哲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三种历史 第二种历史 文本
下载PDF
廷议程序与君臣秩序——后战国时代的一种思想史分析 被引量:2
18
作者 雷戈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1-75,共5页
廷议程序根本上是一个反复呈现和不断强化君臣秩序的合法场所。在秦帝国的专制法治主义政治中,这种令人畏惧的廷议就已经达到程序化的水准。透过“皇帝之威”与“皇帝之贵”二者的理念差异,我们也许会对秦政与汉政在廷议程序中的不同要... 廷议程序根本上是一个反复呈现和不断强化君臣秩序的合法场所。在秦帝国的专制法治主义政治中,这种令人畏惧的廷议就已经达到程序化的水准。透过“皇帝之威”与“皇帝之贵”二者的理念差异,我们也许会对秦政与汉政在廷议程序中的不同要求和处理手法有一个更为深刻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廷议 君臣 礼仪 后战国时代
下载PDF
中国思想史研究中的概念省思 被引量:2
19
作者 雷戈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32,共11页
王权、君权和皇权在中华专制主义的语境中只具有一种形态差异,而没有实质差异。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思想虽非理性类型,但这并不妨碍依然可以使用"理性"这一概念来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思想进行描述和分析。问题是,运用... 王权、君权和皇权在中华专制主义的语境中只具有一种形态差异,而没有实质差异。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思想虽非理性类型,但这并不妨碍依然可以使用"理性"这一概念来对中国历史—文化和政治—思想进行描述和分析。问题是,运用"理性"概念来作出的这种描述和分析本身则必须包含有前在的概念省思,以便使我们对其内涵和界限能有一个确切的思想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权 专制 理性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的史学政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戈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7-71,共5页
关键词 史学政策 历史学家 中国古代史学 史学史 《明史》 史学与政治 中国古代历史 修史机构 个人的历史 专制政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