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口变化趋势下县域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及调适方向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望红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面临人口向城流动和出生人口减少两个层面带来的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挑战。从我国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实践来看,存在城乡学校建设投入错位、师资力量配置多头匮乏、生活服务设施跟进缓慢等问题。从央地关系的视角分析发现,... 当前,我国教育领域面临人口向城流动和出生人口减少两个层面带来的对教育资源配置的挑战。从我国县域教育资源配置实践来看,存在城乡学校建设投入错位、师资力量配置多头匮乏、生活服务设施跟进缓慢等问题。从央地关系的视角分析发现,在县域教育资源配置上,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之间存在目标张力和权力约束,导致资源分配弥散,无法回应人口变化带来的教育资源配置挑战。因此,需要对教育资源配置权进行细致界定和重新划分,建议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联合掌握资源调配权和资源监督权,省级政府和县级政府分级掌握资源统筹权,县级政府具体掌握资源分配权。这一权力分配格局既能够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的积极性,也能够规避中央和地方在资源配置中面临的权力约束和策略局限,从而实现人口变化趋势下优化县域教育资源配置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变化 县域教育 教育资源配置 央地关系
下载PDF
行政嵌套自治与现代简约治理 被引量:4
2
作者 雷望红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6-126,共11页
我国进入到强国家时代,基层治理行政化趋势不断增强,行政和自治关系发生变化。广东潮州Z镇通过重选村庄头雁、赋予制度空间、激活村干部治村动力,对村庄内生型自治结构进行改造,构建了行政嵌套自治的乡村关系结构。行政嵌套自治强调行... 我国进入到强国家时代,基层治理行政化趋势不断增强,行政和自治关系发生变化。广东潮州Z镇通过重选村庄头雁、赋予制度空间、激活村干部治村动力,对村庄内生型自治结构进行改造,构建了行政嵌套自治的乡村关系结构。行政嵌套自治强调行政力量对自治力量的总体性控制,以及自治力量在总体性控制之下的自主空间。在具体实践中,行政嵌套自治通过任务包干制、压力释放术和策略批评法等工作机制进行责权分配和矛盾协调,呈现出乡村关系结构稳固和基层治理有效的特点。行政嵌套自治遵循目标导向、建设导向和协作导向的治理逻辑,强调权力简约、制度简约和目标简约,符合国家发展要求和基层治理实际,是现代简约治理的典型实践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镇行政 村庄自治 简约治理 有效治理
下载PDF
县域教育结构:从区域视角理解基础教育实践差异 被引量:2
3
作者 易卓 雷望红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0-92,共13页
教育乃国之大计。在统一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度框架下受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影响,中国县域基础教育结构呈现出复杂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远离市场中心,地方政府财力薄弱,无力支持公立教育发展,又在教育经费支出压力下引进... 教育乃国之大计。在统一教育管理体制与政策制度框架下受经济基础与发展水平影响,中国县域基础教育结构呈现出复杂的区域性特征。研究发现,中西部地区远离市场中心,地方政府财力薄弱,无力支持公立教育发展,又在教育经费支出压力下引进和支持私立学校,使得普通农民的教育需求无法被公立教育回应和承接,只能竭尽所能进入私立学校,呈现出一种公私失衡的教育格局。这导致家庭收入水平和阶层分化被县域教育结构隐形放大,教育事业的公共性和民生性被严重削弱。东部地区靠近市场中心,城乡经济一体化趋势显著,地方政府财力充沛,公立教育质量有保障,私立学校也发展良好。但普通农民家庭在充分的市场参与中易形成阶层分化并被卷入激烈的教育竞争,导致他们只能不断在教育市场中购买教育服务,这形塑了公私相对均衡,同时又具有高竞争、高投入特征的县域教育格局。县域基础教育的东西差异,不仅展示了教育实践的复杂性,而且为国家制定教育均衡政策提供了认识框架,为社会变迁期教育问题的具体分析和解决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域教育结构 区域差异 基础教育 教育均衡
下载PDF
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实践困境及嵌入路径——基于广东M村调研 被引量:5
4
作者 耿羽 雷望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7-112,共6页
当前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若干实践困境,如介入临时性和碎片化、过度强调不利处境、制度设计过于复杂、难以融入村庄社会、未能提升治理绩效等,其本质是某些社会工作机构与农村青少年实际需求脱嵌、与村庄社区实际情况脱嵌。本文以M村... 当前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存在若干实践困境,如介入临时性和碎片化、过度强调不利处境、制度设计过于复杂、难以融入村庄社会、未能提升治理绩效等,其本质是某些社会工作机构与农村青少年实际需求脱嵌、与村庄社区实际情况脱嵌。本文以M村X社工站的个案经验尝试分析农村青少年社会工作的嵌入路径,如长时段进驻村庄和整体式社区营造,又如针对学校-社区-家庭的缺位提供相应基础性服务,激发青少年内生动力培育文化自信心,再如配合村庄既有的治理体系以简约治理形式共同完成服务供给。社工机构的嵌入是长期实践性过程,需要抛弃理念先行,扎根村庄嵌入村庄社会网络和治理网络,真正去理解农村青少年的实际需求,并以内洽于村庄的手段去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青少年 社会工作 嵌入 脱嵌
下载PDF
重构时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 被引量:4
5
作者 雷望红 孙敏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6-43,13,共9页
校园欺凌现象是我国中小学校园治理的难点,深入探讨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并寻求治理策略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广西T镇两所乡镇中学的调研为例,发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与学生的时间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生... 校园欺凌现象是我国中小学校园治理的难点,深入探讨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并寻求治理策略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广西T镇两所乡镇中学的调研为例,发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与学生的时间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分配到不同氛围的班级中,重点班的学生以学业为中心,时间使用高效化,普通班的学生无目标、无方向,时间使用空虚化。校园欺凌是普通班学生重构时间意义的载体,他们通过欺凌行为进行娱乐生产、气力释放和圈子建构,以此填充所获得的大量自由时间。普通班学生所拥有的时间自由实是一种消极自由,这种自由不仅无法使之获得成长,而且会破坏学校的正义秩序。因此,要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现象,学校应当帮助学生重新找回时间和重构时间意义,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分班模式,综合考虑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安排填充他们的自由时间,通过赋予学校惩戒权威,重塑学生的时间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欺凌 群体区隔 时间分化 校园正义
下载PDF
论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 被引量:122
6
作者 雷望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共8页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精准执行现象,表现为识别不精准、帮扶不精准、管理不精准和考核不精准等问题。立足于基层组织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问题。基层组织在运动式治理和官僚体制的双重规制和压力下,面临... 精准扶贫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着明显的不精准执行现象,表现为识别不精准、帮扶不精准、管理不精准和考核不精准等问题。立足于基层组织的视角,考察精准扶贫政策的不精准执行问题。基层组织在运动式治理和官僚体制的双重规制和压力下,面临着一系列的执行约束,基层治理资源有限、权责不匹配、压力考核等因素影响了基层干部的政策定位与具体执行。在国家治理转型的背景下,国家、基层组织和农民三者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基层组织承担的任务剧烈增长,并接受来自国家与农民的双重压力和监督。在双重挤压之下,基层组织表现出权威导向的选择性治理、风险规避的规范化治理和硬任务的软执行,严重影响了基层组织的治理能力和政策的执行能力。为了避免国家资源浪费和政策执行偏差,各级政府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应当在资源投放上注重分寸,执行政策时切合实际,对下考核时留存自主空间,从而保障精准扶贫政策有效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准扶贫 政策执行 基层组织 治理能力
下载PDF
阶层流动竞争与教育风险投资——对甘肃宁县“陪读”现象的解读 被引量:65
7
作者 雷望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86-92,共7页
陪读是农村家庭为了实现阶层流动的优势竞争地位所进行的教育风险投资。随着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学生开放,农村家庭为获得优质教育机会展开了激烈的教育竞争,家庭被深度卷入教育竞争压力之中,通过进城陪读表现出来。"半工半陪"... 陪读是农村家庭为了实现阶层流动的优势竞争地位所进行的教育风险投资。随着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学生开放,农村家庭为获得优质教育机会展开了激烈的教育竞争,家庭被深度卷入教育竞争压力之中,通过进城陪读表现出来。"半工半陪"是农村家庭劳动力配置的最新策略,通过牺牲陪读者的劳动价值和家庭全部资源换取家庭阶层流动的可能性,陪读的高成本和家庭的弱积累增加了教育投资与家庭发展的风险性。由于缺乏经济实力和教育能力,在强调家庭教育的城市学校中,进城就读的农村学生仍然处于结构性底层位置,并形成"穷人家的富二代"现象,最终导致农村家庭教育资源投入内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阶层流动 半工半陪 教育投资 家庭投入内卷化
下载PDF
我国县中发展的运行逻辑与振兴道路 被引量:33
8
作者 雷望红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21,共8页
县中作为县域内的重点中学,曾经创造了人才培养的教育奇迹。然而,当前我国县中出现了明显的塌陷现象和发展危机,县中师生流失、教师更新困难、教育质量下滑。县中原本拥有符合自身发展的师生结构和制度结构,二者共同构成了县中发展的稳... 县中作为县域内的重点中学,曾经创造了人才培养的教育奇迹。然而,当前我国县中出现了明显的塌陷现象和发展危机,县中师生流失、教师更新困难、教育质量下滑。县中原本拥有符合自身发展的师生结构和制度结构,二者共同构成了县中发展的稳定格局和比较优势。“县中塌陷”的出现主要是受到快速城镇化和教育规范化的双重影响。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逐步形成城乡差序格局:一方面,高阶城市引力使得师生产生向城化倾向;另一方面,省市超级中学形成对师生的主动吸附,从而导致县中的师生结构招致破坏。县中在制度规范化建设中出现了时间使用的标准化、考试功能的祛魅化和经济激励的平均化,县中的制度结构失去了自身的比较优势。要改变“县中塌陷”的格局,需要重塑县中的师生结构和制度结构,重建县中的稳定性和比较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县中塌陷” 城乡差序 制度同一 师生结构 重点中学 超级中学
下载PDF
竞争性合作:城市教育中家校关系的互动逻辑——基于江浙两地城区学校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雷望红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55-65,共11页
当前中国城市教育中家校互动日益频繁,家校关系从形式合作走向实质合作。研究发现,家校之间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合作关系,一种是家庭教育需求分化与学校分类治理所形成的竞争性合作,另一种是家庭教育能力分化和学校教育管理权力分配... 当前中国城市教育中家校互动日益频繁,家校关系从形式合作走向实质合作。研究发现,家校之间形成了两种类型的竞争性合作关系,一种是家庭教育需求分化与学校分类治理所形成的竞争性合作,另一种是家庭教育能力分化和学校教育管理权力分配所形成的竞争性合作。家校竞争性合作关系的形成是教育体制深化改革、城市阶层结构变迁与学校权威结构重塑综合作用的结果,影响到学校的主体性和公共性。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重塑学校在教育场域中的权威性,明确家校关系互动的规则与界限,从而实现学校管理的善治良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教育 家校关系 竞争性合作 阶层分化
下载PDF
动员型调解:乡村纠纷调解体系的适应与重构 被引量:17
10
作者 雷望红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9-69,共11页
中国历来存在一套多层次的纠纷调解体系,分散消化了乡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在传统力量与现代力量的互动博弈中,乡村规则体系出现民间规则的碎片化与国家法律的模糊化,由此导致村庄中出现纠纷积累。村级组织在综治维稳工作的压力下,通过... 中国历来存在一套多层次的纠纷调解体系,分散消化了乡村社会中的矛盾纠纷。在传统力量与现代力量的互动博弈中,乡村规则体系出现民间规则的碎片化与国家法律的模糊化,由此导致村庄中出现纠纷积累。村级组织在综治维稳工作的压力下,通过调动失落的民间力量和国家力量,灵活运用情、理、法等多重规则,在实践中重构了以村干部为核心的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适应了转型期间的村庄环境,有效解决了大量矛盾纠纷。动员型纠纷调解体系具有维持乡村秩序、重塑村级组织权威与调试规则体系的功能,但同时面临着调解成本、主体动力与规则偏向等内在困境。在依法治国的要求下,国家既要明确村干部的调解原则,确立法律的基础地位,又要充分重视村级组织在纠纷调解上的治理空间和治理主体性,保持基层组织的能动治理能力,从而促进乡村社会秩序的长期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纠纷 动员型调解 规则体系 能动治理
下载PDF
基层党员在乡村社会转型背景下的身份重塑与功能再造——以湖北Z县党建工作为例 被引量:13
11
作者 雷望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39-46,共8页
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剧烈变迁,一方面,村庄人口结构失衡,熟人社会网络密度降低,乡村建设责任逐渐国家化;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全面转型,治理主体由经济精英转向社会精英,治理任务由资源汲取转向服务供给,治理手段由能动治理转向规... 中国乡村社会发生了剧烈变迁,一方面,村庄人口结构失衡,熟人社会网络密度降低,乡村建设责任逐渐国家化;另一方面,基层社会治理面临全面转型,治理主体由经济精英转向社会精英,治理任务由资源汲取转向服务供给,治理手段由能动治理转向规范治理,而乡村社会结构变迁与基层治理全面转型,使得既有治理模式无法回应和解决乡村社会中的诸多问题。认为农村基层党员是乡村社会中重要的治理主体,能够通过激发基层党员身份意识,再造基层党员治理功能,重塑基层治理新模式;这一模式遵循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能够建立起党员与群众、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有机联系,从而有效回应乡村社会发展需求,保障乡村社会持续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农村治理 乡村社会 治理转型 基层党建 群众路线
下载PDF
政策吸纳:理解农村低保政策执行偏差的新视角——基于黔西南M县Y乡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1
12
作者 雷望红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1-37,共7页
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基于黔西南M县Y乡的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过政策吸纳,使得农村低保政策变成政策配角或政策便车,从基层政府的角度解释政策吸纳的发生。一方面科层体系内部... 我国农村低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政策执行偏差。基于黔西南M县Y乡的调查发现,基层政府在政策执行过程中通过政策吸纳,使得农村低保政策变成政策配角或政策便车,从基层政府的角度解释政策吸纳的发生。一方面科层体系内部的行政压力构成基层政府整合政策的推力,另一方面农村低保政策自身特性所产生的政策异化收益形成基层政府整合政策的拉力,双重力量共同促使农村低保政策的执行出现偏差。具体而言,政策吸纳导致政策对象评选标准泛化、政策资源严重稀释、政策目标彻底异化,使得低保政策的底层实践与中央层面的政策意图彻底分裂。要改变这一局面,需要基层政府转换政策执行思路,在执行政策时平衡中央政策目标与地方发展目标,明确国家政策的原则与底线,从而维护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公正性与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低保 政策执行 政策吸纳 标准泛化 基层政府
下载PDF
从结构主义视角论寒门子弟的阶层困境与教育突围 被引量:12
13
作者 雷望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4-11,20,共9页
随着打工经济和教育城镇化的兴起,农村中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将子女送到城镇学校就读,而无力进城的寒门子弟只能聚集于农村学校,阶层差异显见于城乡学校之间。寒门子弟在农村学校遭遇了主体环境和结构环境的双重教育困境。从教育的主体环... 随着打工经济和教育城镇化的兴起,农村中有经济实力的家庭将子女送到城镇学校就读,而无力进城的寒门子弟只能聚集于农村学校,阶层差异显见于城乡学校之间。寒门子弟在农村学校遭遇了主体环境和结构环境的双重教育困境。从教育的主体环境来看,他们要面临着弱能化的家长、低质化的同辈群体和老龄化的教师;从教育的结构环境来看,农村学校秉持的是日常管理的"不出事"逻辑、学校发展的"不竞争"逻辑和家校互动的"不信任"逻辑,寒门子弟的总体性环境不利于他们依靠教育改变自身的处境。由于寒门子弟所处的是一个弱势的自闭结构,学校无法突破自身的限制,个体同样无法突破结构限制。因此,国家必须打破农村学校结构的自闭性,引导寒门子弟进入到一个正常发展的教育环境中,才有希望改变寒门子弟依靠教育发展无望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门子弟 农村学校 结构主义 教育公平
下载PDF
县域教育城镇化的发展路径与政治风险 被引量:12
14
作者 雷望红 《兰州学刊》 CSSCI 2020年第12期162-171,共10页
当前,我国社会兴起了一股教育城镇化的浪潮,即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涌入,中西部地区的县城成为乡村学生聚集的主要场域。县域范围内的教育城镇化实际上是县级政府主动为之的结果,在两次税改之后,县级政府维持着“吃饭财政”,却要承担自上... 当前,我国社会兴起了一股教育城镇化的浪潮,即农村学生向城镇学校涌入,中西部地区的县城成为乡村学生聚集的主要场域。县域范围内的教育城镇化实际上是县级政府主动为之的结果,在两次税改之后,县级政府维持着“吃饭财政”,却要承担自上而下的行政事务和本级地区经济发展的双重责任。在多重任务和财政约束下,县级政府产生了教育城镇化的动力,即通过强化县城学校建设,吸引农村学生进城就读,进而推动农村家庭进城买房,以此盘活土地财政和地区发展。然而,县级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城镇化将遭遇三重政治考验:一是地区发展政治的考验,二是社会阶层政治的考验,三是央地目标错位的政治风险。县级政府主导下的教育发展承载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诉求,从而异化了国家教育政策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城镇化 城乡教育 县域发展 阶层政治
下载PDF
空间排斥视角下农村老年人地位边缘化研究——基于山东J村撤村并居实践的考察 被引量:6
15
作者 雷望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2期90-96,共7页
在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下,撤村并居成为地方政府改善村庄面貌的一项重要举措。山东J村的经验表明,在撤村并居实践过程中,老年人群体的利益和感受被忽视。撤村并居推动了乡村社会空间商品化、劳动力市场化和村庄阶层结构化的进程,导致老年... 在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下,撤村并居成为地方政府改善村庄面貌的一项重要举措。山东J村的经验表明,在撤村并居实践过程中,老年人群体的利益和感受被忽视。撤村并居推动了乡村社会空间商品化、劳动力市场化和村庄阶层结构化的进程,导致老年人在社区转型中无力购买合适的居住空间,从而被排斥到小区的边缘空间。老年人来自于年轻人的社会支持减少,老年人群体内部之间的社会参与弱化,形成了老年人与年轻人、老年人同辈群体内部的交往区隔,最终导致老年人精神世界边缘化。政府在推动城镇化的过程中,要尊重老年人的社会权益,注重维护老年人的精神世界,避免为老年人的生活世界树立生存藩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撤村并居 老年人 边缘地位 空间排斥 交往区隔
下载PDF
“村改居”小区中的自办物业与社区治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雷望红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117-122,共6页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村改居"成为村庄转型的一种选择。政府主导下的"村改居"容易形成后期管理中的物业难题。"村改居"小区中的物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准公共品供给问题,同时还夹杂着转型村庄中的治理... 在快速城镇化的背景下,"村改居"成为村庄转型的一种选择。政府主导下的"村改居"容易形成后期管理中的物业难题。"村改居"小区中的物业问题,不仅仅是一个准公共品供给问题,同时还夹杂着转型村庄中的治理问题。通过自办物业的方式,村委会既能完成物业管理任务,又能借助"物业办"完成村庄治理工作,在村委会和"物业办"之间,形成互相支持、有效运行的平衡网络,保障社区共赢。自办物业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困境产生于村庄转型过程中,应当由政府和基层组织共同面对和消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改居” 自办物业 社区治理 社区共赢
下载PDF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县域治理的结构转型 被引量:4
17
作者 雷望红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33-42,共10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影响下,中国县域治理结构出现了全面转型。县域治理结构的全面转型包括目标转型、事务转型、关系转型和治理限度,县域治理的总体目标... 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协调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举措。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影响下,中国县域治理结构出现了全面转型。县域治理结构的全面转型包括目标转型、事务转型、关系转型和治理限度,县域治理的总体目标从追求经济GDP转向追求绿色GDP;县域治理的事务类型从专门型事务转向整体型事务;县域治理主体中的部门关系从分立到互信,政企关系从合谋到合作,政社关系从悬浮到嵌入。然而,由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系统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是一时能够完成的临时性任务,财政约束、高标要求和企业瓶颈构成了县域治理的限度。因此,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实践中,要着重考虑县级政府的任务承接压力和地区发展压力,给予地方政府一定的缓冲空间和过度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发展 县域治理 结构转型
下载PDF
民主制度供给下的混混治村及其后果--基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M镇的考察 被引量:4
18
作者 雷望红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8-75,共8页
民主制度供给过程中混混的进入为审视基层民主在村庄中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M镇为例,呈现制度供给下的混混治村及其社会后果,就此引发关于基层民主实践的思考。研究表明,乡村混混利用制度供给在实践中的制度缝... 民主制度供给过程中混混的进入为审视基层民主在村庄中的实践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M镇为例,呈现制度供给下的混混治村及其社会后果,就此引发关于基层民主实践的思考。研究表明,乡村混混利用制度供给在实践中的制度缝隙,采取利益收买、关系构建、暴力威慑等策略掌控村民和村民代表,形成与村级正式权力相抗衡的格局。混混治村不仅导致村庄分裂与发展受限,而且使得基层政府逐渐失去对乡村社会的控制。制度供给引发的混混治村现象,呈现出基层民主实践的悖论,表现在民主主体错位、民主制约治理、民主制度内卷化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度供给 混混治村 基层民主 乡村治理
下载PDF
减负政策与学生教育机会的城乡分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雷望红 吕国治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年第2期74-80,共7页
保持学生天性、激发学生兴趣、发展素质教育是学生减负政策的原初目的。国家减负政策的出台,压缩了学校的教育时间与教育权力,旨在为学生教育留白,结果引发了学校、市场和家长的一系列反应。学生减负加剧了城乡学生教育机会的分化:城市... 保持学生天性、激发学生兴趣、发展素质教育是学生减负政策的原初目的。国家减负政策的出台,压缩了学校的教育时间与教育权力,旨在为学生教育留白,结果引发了学校、市场和家长的一系列反应。学生减负加剧了城乡学生教育机会的分化:城市学生在减负政策推行后能够获得来自学校、市场和家庭三方面的教育机会;农村学生在学校教育弱化之后,却无法获得家庭和市场的及时补缺,教育机会更为稀薄。城市学生的教育呈现出发展状态,农村学生的教育则表现出维持或后退的状态,城乡教育差距进一步扩大。要缩小城乡教育的差距,必须正视国家在教育不公中的调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减负 权力让渡 教育机会 城乡差异 阶层固化
下载PDF
区域性贫困治理的道路选择——国家、农民与市场关系的视角 被引量:1
20
作者 雷望红 张丹丹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5期2-8,共7页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重难点在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治理问题。关于区域性贫困治理的实践,存在三条治理道路,分别为以中央为主导的资源直输式贫困治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资源整合式贫困治理,和以农民为脱贫主体的资源反馈式贫困治理。上... 当前我国扶贫工作的重难点在于集中连片贫困地区的治理问题。关于区域性贫困治理的实践,存在三条治理道路,分别为以中央为主导的资源直输式贫困治理,以地方政府为主导的资源整合式贫困治理,和以农民为脱贫主体的资源反馈式贫困治理。上述三种治理路径,均以国家的资源输入为前提,但是在作用主体、实践理念、实践绩效和实践困境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尤其表现在国家、农民和市场三者关系的配置上的不同。只有以农民为脱贫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才是治理我国区域性贫困问题最为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贫困 贫困治理 精准扶贫 道路选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