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更新世两期抬升-剥露事件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28
1
作者 雷永良 钟大赉 +2 位作者 季建清 贾承造 张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4-590,共7页
对出露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地区那木拉峰的片麻岩进行了系统垂向上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取样分析,在3393~4537m取样高程内的10个样品获得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显示:中值年龄在0.64—1.58Ma之间,平均封闭径迹长度在14.0~1... 对出露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地区那木拉峰的片麻岩进行了系统垂向上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取样分析,在3393~4537m取样高程内的10个样品获得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显示:中值年龄在0.64—1.58Ma之间,平均封闭径迹长度在14.0~15.2μm之间,标准偏差在1.0~3.5μm之间。其中,径迹长度数据为这一地区的首次报道,可以为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提供重要保证。通过利用裂变径迹的“香蕉图”模式分析,在这批年龄结果中进一步区分出了代表混合年龄的样品组分和代表事件年龄的样品组分。事件年龄揭示这一地区在更新世有两期抬升-剥露事件的记录,时间分别为1.10±0.24Ma和0.65±0.08Ma。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剖面线上的空间分布显示山体内部的高海拔地区年龄较新,向边缘低海拔地区逐渐变老的趋势。这种分布特征与早期多雄拉-那木拉褶皱构造变形无关,是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正处于快速抬升-剥露过程中的一种指示。据地温梯度30~40%/km推算的1Ma以来的平均视剥露速率约为2.43~3.24mm/a。而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这一地区快速地抬升-剥露过程可能自3Ma已发生。东喜马拉雅构造结1.10Ma和0.65Ma的抬升-剥露事件可以与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周缘地区的“昆黄运动”、气候转型和沙漠化等同期响应事件在年代学上建立联系。青藏高原的周缘隆起在更新世时期表现出的活动响应具有准同时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灰石裂变径迹 抬升-剥露 东喜马拉雅构造结 南迦巴瓦 更新世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南缘察隅地区晚新生代岩体差异抬升-剥露和高原扩展的裂变径迹证据 被引量:13
2
作者 雷永良 钟大赉 +2 位作者 贾承造 季建清 张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84-394,共11页
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抬升扩展的研究是联系青藏高原周缘陆内变形发展特征的重要问题。通过藏东南察隅地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揭示,自北向南的德姆拉岩体、阿扎贡拉岩体和察隅岩体受控于断裂构造而表现出的晚新生代差异抬升—剥... 对青藏高原东南缘晚新生代抬升扩展的研究是联系青藏高原周缘陆内变形发展特征的重要问题。通过藏东南察隅地区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揭示,自北向南的德姆拉岩体、阿扎贡拉岩体和察隅岩体受控于断裂构造而表现出的晚新生代差异抬升—剥露是高原向周缘扩展的一种指示。抬升—剥露的时序为15.1~13.7Ma、6.3~4.3Ma、3.5~3.3Ma、1.9~1.7Ma和1.1~1.0Ma,活动性总体上向南扩展和迁移。晚中新世(约6~5Ma)是岩体抬升—剥露速率出现转折的关键时期,在藏东南—滇西北地区具有区域响应,并可能奠定了现今青藏高原东南缘的地势发展格局。从青藏高原东北部到东南部,高原晚新生代陆内变形向周缘的扩展和增生表现出多阶段、准同时和不均衡的发展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剥露 扩展 晚新生代 察隅地区 青藏高原
下载PDF
滇西北独龙江岩体晚中新世以来的热史和剥蚀历史的磷灰石裂变径迹记录 被引量:15
3
作者 雷永良 季建清 +4 位作者 龚道好 钟大赉 王雪松 张进 王先美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8-948,共11页
位于藏东-滇西高原构造急剧转折地段的独龙江地区,其花岗岩体内系统垂向取样的9个花岗闪长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在4~6.8Ma之间。裂变径迹分析显示样品应处于剥露的部分退火带,其表观年龄主体表现为冷却年龄,部分具混合年龄... 位于藏东-滇西高原构造急剧转折地段的独龙江地区,其花岗岩体内系统垂向取样的9个花岗闪长岩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在4~6.8Ma之间。裂变径迹分析显示样品应处于剥露的部分退火带,其表观年龄主体表现为冷却年龄,部分具混合年龄特征。热史分析揭示出岩体至少记录了自晚中新世以来的3个显著冷却阶段。早期的时限可推至约13~8Ma,中、晚期的时限分别在约5.5Ma和2.8Ma,基本可以与区域上的不整合相对应。依据冷却史推导的各阶段剥蚀速率分别为0.10~0.12mm/a,0.26~0.3mm/a和0.85~1.02mm/a,可以与藏东-滇西高原周缘及邻区的盆地沉积记录相对应。研究结果为探讨藏东-滇西高原晚中新世以来的构造抬升-伸展变形提供了定量的参照时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抬升 剥蚀 晚中新世 独龙江
下载PDF
上扬子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活动的低温热年代学特征 被引量:11
4
作者 雷永良 贾承造 +2 位作者 李本亮 陈竹新 石昕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77-888,共12页
上扬子西部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的统计为该区的新生代构造活动建立了宏观的图景,初步构建了区域上新生代构造活动和陆内变形的时空联系。揭示新生代构造活动在时间上存在大约61~43 Ma和大约24 Ma以来两个阶段的显著差异,约24 M... 上扬子西部地区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数据的统计为该区的新生代构造活动建立了宏观的图景,初步构建了区域上新生代构造活动和陆内变形的时空联系。揭示新生代构造活动在时间上存在大约61~43 Ma和大约24 Ma以来两个阶段的显著差异,约24 Ma是上扬子板块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活动显著增强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在空间上大致以松潘—安县为界构成南、北分段。构造活动和区域抬升—剥露总体表现为南强北弱,西强东弱的格局。南段是新生代活动的主控区,以强烈地构造抬升和构造改造为主,而北段总体上受制于白垩纪的抬升—剥露,新生代以来主要表现出剥蚀和弱构造改造的特征。新生代的构造活动受制于青藏高原抬升作用向东扩展的影响。上扬子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该区油气的圈闭环境和成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扬子 新生代构造活动 磷灰石裂变径迹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手足口病肠道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5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4 位作者 叶碧峰 阙金莲 柳付明 兰进权 梅建华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0期738-739,共2页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并作出应用分析。方法采用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推荐的RT-PCR法,对丽水市2008年4~5月间发生的172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324份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柯萨... 目的建立快速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并作出应用分析。方法采用卫生部《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8年版)推荐的RT-PCR法,对丽水市2008年4~5月间发生的172例临床诊断手足口病患者的324份标本进行人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EV71型特异性核酸的检测,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进行平行检测,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324份标本,肠道病毒通用核酸阳性70份,柯萨奇A16核酸阳性22份,肠道EV71病毒核酸阳性15份,与RT-PCR结果一致,符合率100%。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定量PCR 手足口病 快速筛查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首次狂犬病动物宿主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9
6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6 位作者 柳付明 叶碧峰 兰进权 梅建华 叶夏良 梅盛华 林仁卫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808-810,共3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丽水市狂犬病病毒在动物宿主中的感染率,为防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丽水市狂犬病疫区犬和猫的脑组织标本,用DFA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及核酸,确定阳性标本。结果犬脑组织阳性标本9份,分动物宿主类别... 目的调查浙江省丽水市狂犬病病毒在动物宿主中的感染率,为防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丽水市狂犬病疫区犬和猫的脑组织标本,用DFA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狂犬病病毒抗原及核酸,确定阳性标本。结果犬脑组织阳性标本9份,分动物宿主类别时其阳性率为6.72%,不分动物宿主类别时其阳性率为6.16%,猫脑组织中未检出阳性标本。结论首次在丽水市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狂犬病病毒的实验室检测,狂犬病病毒在丽水狂犬病疫区的动物宿主(尤其是犬)之间相互传播,犬狂犬病疫情存在扩散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动物宿主 实验室检测 感染率
下载PDF
鼬獾狂犬病毒感染首次检测报告 被引量:9
7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2 位作者 叶夏良 柳付明 叶碧峰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5期341-342,F0004,共3页
目的调查浙江省丽水市狂犬病毒在鼬獾中的感染率,为防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丽水市狂犬病疫区鼬獾脑组织标本,用DFA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狂犬病毒特异性抗原及核酸,确定阳性标本。结果20份鼬獾脑组织标本经DFA检测狂犬病毒抗原,... 目的调查浙江省丽水市狂犬病毒在鼬獾中的感染率,为防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丽水市狂犬病疫区鼬獾脑组织标本,用DFA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狂犬病毒特异性抗原及核酸,确定阳性标本。结果20份鼬獾脑组织标本经DFA检测狂犬病毒抗原,阳性1份,阳性率为5.0%。阳性脑组织提取物经RT-PCR,得到256 bp的扩增片段,大小与理论值一致。结论首次用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证实丽水市存在鼬獾狂犬病毒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鼬獾 实验室检测 丽水 浙江
下载PDF
应用裂变径迹不同模式约束岩体冷却史的初步探讨-以滇西独龙江岩体为例 被引量:9
8
作者 雷永良 龚道好 +3 位作者 王先美 钟大赉 王雪松 张进 《地球物理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22-432,共11页
在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来约束岩体冷却史的应用中,由于地质条件和磷灰石退火性质的限制,表观年龄往往不能直接代表特定地质事件的时间.利用封闭径迹的长度直方图模式和高程-年龄模式可定性地反映出岩体冷却史是否遭受过干扰... 在利用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方法来约束岩体冷却史的应用中,由于地质条件和磷灰石退火性质的限制,表观年龄往往不能直接代表特定地质事件的时间.利用封闭径迹的长度直方图模式和高程-年龄模式可定性地反映出岩体冷却史是否遭受过干扰.平均径迹长度-年龄(或香蕉图)模式、径迹年龄谱模式以及反演模拟在某种程度上可用来限定地质过程中冷却启动的时间.然而,对于多阶段的冷却史,模式和模拟分析的不确定性仍较显著,对早期时限的定量揭示仍是研究和应用中的一个难点.只有结合多种方法、模式和模拟的运用并考虑地质背景才能较清晰地约束岩体的冷却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变径迹 模式 冷却史
下载PDF
登革3型病毒07CHLS001株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雷永良 陈燕飞 +4 位作者 叶碧峰 梅建华 陈秀英 兰进权 李永芬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1期967-971,共5页
目的对登革3型病毒浙江分离株07CHLS001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为探讨其基因组特征和来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登革3型病毒98TW407株设计22对引物,利用RT-PCR法扩增出07CHLS001株基因组不同区段的cDNA片段,通过序列测定和拼接获得... 目的对登革3型病毒浙江分离株07CHLS001进行了全基因组序列测定和分析,为探讨其基因组特征和来源提供依据。方法根据登革3型病毒98TW407株设计22对引物,利用RT-PCR法扩增出07CHLS001株基因组不同区段的cDNA片段,通过序列测定和拼接获得其全基因组序列。结果07CHLS001株基因组全长10 707 nt,包含一个开放读码框(95-10 267 nt),编码3 390个氨基酸。它与登革3型病毒ThD3-1687-98株、98TW407株和80-2株的全基因组序列核苷酸相似性依次为98.7%、98.5%和94.6%。prM/M-E核苷酸序列系统发生树分析表明,07CHLS001与来自泰国的5个株系形成了一个Bootstrap支持率为90%的分枝。结论07CHLS001属于登革3型病毒的亚型Ⅱ。07CHLS001株全序列的测定,对进一步研究该株系的特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登革病毒 3型 基因组 序列分析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在登革热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0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3 位作者 叶碧峰 柳付明 梅建华 李永芬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12期897-899,共3页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登革热病毒感染。方法采集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登革热病毒,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登革热IgM抗体。结果患者发病第7d血清登革热IgM血清抗体A值为0.236和0.237(临界值0.250),高度... 目的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快速检测登革热病毒感染。方法采集疑似登革热患者血清,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登革热病毒,同时采用ELISA检测血清登革热IgM抗体。结果患者发病第7d血清登革热IgM血清抗体A值为0.236和0.237(临界值0.250),高度疑似阳性,第13d血清IgM抗体阳性。患者发病第2d,通用型核酸检测显示血清登革热病毒核酸含量较多,经过治疗,于第7d病毒拷贝下降。发病第2d,核酸检测确定感染病毒为登革热Ⅲ型;发病第13d血清登革Ⅲ型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登革热病毒感染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登革热病毒 快速检测
下载PDF
国内首次在鼬獾中检测到狂犬病毒 被引量:12
11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4 位作者 柳付明 叶碧峰 叶夏良 兰进权 梅建华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10期2121-2122,共2页
目的:调查鼬獾中狂犬病毒的感染情况,为防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DFA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鼬獾脑组织狂犬病毒特异性抗原及核酸,确定阳性标本。结果:在丽水地区捕获鼬獾23只,检测到狂犬病毒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为4.35%。结论:疫区... 目的:调查鼬獾中狂犬病毒的感染情况,为防制该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DFA和RT-PCR方法分别检测鼬獾脑组织狂犬病毒特异性抗原及核酸,确定阳性标本。结果:在丽水地区捕获鼬獾23只,检测到狂犬病毒阳性标本1份,阳性率为4.35%。结论:疫区鼬獾中存在狂犬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鼬獾 狂犬病毒 直接免疫荧光 巣式PCR
下载PDF
狂犬病5例临床及流行病学资料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吴振宇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CSCD 2008年第9期714-714,672,共2页
本文对丽水市5例狂犬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流行病学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狂犬病 临床资料 流行病学特征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群体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快速筛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雷永良 叶碧峰 +5 位作者 梅建华 柳付明 陈莎彬 兰进权 李永芬 陈秀英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筛查感染性腹泻标本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考察其在群体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快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细菌培养法(或传统ELISA法)对2006年丽水地区发生的总计14起共487例群体感染性腹泻标本进行病原体筛查,同时... 目的:建立快速筛查感染性腹泻标本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法,考察其在群体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快速筛查中的应用。方法:采用国家标准的细菌培养法(或传统ELISA法)对2006年丽水地区发生的总计14起共487例群体感染性腹泻标本进行病原体筛查,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该487例标本进行检测,比较两者的实验结果,并考察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和灵敏度。结果: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与传统检测方法的符合率为97.54%,除完全符合的278例标本之外,另有7例采用传统方法检测为阴性的标本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为阳性,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特异性和灵敏度实验表明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的特异性达100%,灵敏度为102拷贝/ml。结论: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具有准确性好、灵敏度高、检测快速等优点,是一种理想的群体感染性腹泻病原体快速筛查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荧光定量PCR 感染性腹泻 快速筛查
下载PDF
无稀释剂法K-Ar定年的原理及地质应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永良 穆治国 +1 位作者 黄宝玲 苗国均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21-828,共8页
年轻火山物质K Ar定年中Ar的精确测量一直是地质年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常规K Ar定年法中 ,样品外来氩的 40 Ar 3 6Ar比值被假定为 2 95 5。但研究表明 ,这种假定在某些情况下 ,尤其是在年轻样品的测量中受到了限制。一种无稀释剂的... 年轻火山物质K Ar定年中Ar的精确测量一直是地质年代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在常规K Ar定年法中 ,样品外来氩的 40 Ar 3 6Ar比值被假定为 2 95 5。但研究表明 ,这种假定在某些情况下 ,尤其是在年轻样品的测量中受到了限制。一种无稀释剂的测Ar技术已在近年来得到了发展和应用。该方法的优势在于测氩系统不受 3 8Ar稀释剂的混染 ,利用标准大气的校准可测得样品中的40 Ar、3 8Ar和 3 6Ar。考虑火山岩中大气氩分馏造成的影响 ,利用测得的 3 8Ar 3 6Ar比值还可以对所测样品中的外来 40 Ar 3 6Ar比值进一步加以校正 ,给出精确的放射性成因 40 Ar 含量计算和K Ar定年。目前 ,无稀释剂的K Ar定年技术在地质上已有广泛应用 ,并能取得晚第三纪到第四纪可靠的年龄 ,对地质事件做出合理地解释和重建岩浆活动历史。对无稀释剂法K Ar定年原理及地质应用的介绍 ,将为K Ar年代学应用于研究晚第三纪以来的年轻火山岩提供一种有力的手段和解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稀释剂法K-Ar定年 ^38Ar/^36Ar比值 ^40Ar/^36Ar比值 标样大气 年轻火山岩
下载PDF
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在诺如病毒快速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4 位作者 叶碧峰 柳付明 王晓光 梅建华 兰进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18-119,共2页
目的:建立诺如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于急性胃肠炎的快速检测。方法:提取粪便中的RNA,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丽水市急性胃肠炎的92份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ELISA检测结果比较。结果: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成功的从丽水疫情样本中检... 目的:建立诺如病毒的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应用于急性胃肠炎的快速检测。方法:提取粪便中的RNA,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对丽水市急性胃肠炎的92份标本进行检测,并与常规ELISA检测结果比较。结果: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成功的从丽水疫情样本中检测出诺如病毒,实时荧光PCR和ELISA的检出率分别为78.26%和55.43%。结论:诺如病毒的实时荧光PCR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和特异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浙江毒株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测定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雷永良 王晓光 +4 位作者 陈秀英 叶碧峰 柳付明 梅建华 兰进权 《中国卫生检验杂志》 2009年第1期30-33,共4页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浙江的流行和变异情况以及目前中国流行株的遗传学背景。方法:RT-PCR反应测定EV71型浙江病毒株(Zhejiang08)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Zhe-jiang08株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 目的:了解肠道病毒71型在浙江的流行和变异情况以及目前中国流行株的遗传学背景。方法:RT-PCR反应测定EV71型浙江病毒株(Zhejiang08)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序列的同源性比较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Zhe-jiang08株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长度为7406 bp,与中国大陆安徽阜阳毒株17.08/1和17.08/3整个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8.2%和98.3%,氨基酸同源性均为99.4%;与广东深圳毒株SHZH98和SHZH03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为90.9%和94.2%,氨基酸同源性为98.8%和98.5%;与EV71国际标准株MS/7423/87和BrCr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仅为81.7%和79.7%,氨基酸同源性为95.7%和96.1%。对外壳蛋白VP1编码区进行种系发生分析显示中国大陆分离的5株EV71病毒与中国台湾4株病毒进化关系较近,与国际标准株以及东南亚毒株进化关系较远,其中浙江与安徽毒株进化关系最近。结论:EV71型病毒Zhejiang08株全基因组的组成和结构符合肠道病毒特征,与其它EV71型病毒具有相同的基因组结构,Zhejiang08株与中国大陆阜阳和深圳毒株亲缘关系最近,与台湾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而与新加坡、马来西亚流行株的差别较为明显,与国际标准株则有较大的差异;Zhejiang08株与安徽阜阳毒株具有共同的进化途径,推断Zhe-jiang08株与阜阳毒株可能共同来源于近年来在广东深圳地区流行的EV71病毒株甚至有可能来源于EV71病毒1998年在台湾大规模流行时的毒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 EV71 全基因组 序列分析
下载PDF
丽水市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ropB的检测分析
17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7 位作者 王晓光 梅建华 兰进权 凡鹏飞 叶碧峰 柳付明 李永芬 叶茂华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0年第7期414-416,共3页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耐药基因 检测分析 丽水市 耐多药结核病 耐药相关基因 抗结核药物 RFP
下载PDF
浙江省丽水市畲族2004-2006年传染病疫情分析
18
作者 雷永良 陈秀英 +1 位作者 俞菲 柳付明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701-702,共2页
浙江省丽水市是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为掌握该市畲族2004—200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趋势和流行特点,指导制定传染病防制对策,现将浙江省丽水市畲族2004—2006年法定传染病发病情况分析如下。
关键词 法定传染病 丽水市 浙江省 畲族 疫情分析 发病情况分析 传染病防制 流行特点
下载PDF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沉积迁移与构造转换 被引量:56
19
作者 陈竹新 贾东 +2 位作者 魏国齐 李本亮 雷永良 《中国地质》 CAS CSCD 2008年第3期472-481,共10页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各构造层的残余厚度展布和沉积特征分析发现,四川克拉通周缘的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时期发育于龙门山山前,明显属于龙门山褶皱逆冲构造载荷所形成的前渊凹陷;侏罗纪早期的沉积地层呈面状分布,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挠曲... 川西前陆盆地中—新生代各构造层的残余厚度展布和沉积特征分析发现,四川克拉通周缘的前陆盆地在晚三叠世时期发育于龙门山山前,明显属于龙门山褶皱逆冲构造载荷所形成的前渊凹陷;侏罗纪早期的沉积地层呈面状分布,没有表现出显著的挠曲沉降,指示了一个构造相对平静的阶段;中侏罗世早期前渊凹陷迁移至龙门山北段和米仓山山前,前渊沉积从晚三叠世的北东向转换为近东西向,广泛的湖泊相沉积预示了前陆盆地的欠充填状态;中侏罗世中晚期,川西盆地沉降中心又迁移到大巴山山前,相应的挠曲变形又从近东西向转化为北西向,构成了大巴山的前渊凹陷;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时期,沉降中心再次回到米仓山山前,巨厚的前渊凹陷沉积指示了米仓山冲断带的主要活动时期;白垩纪末—古近纪的前渊凹陷则跃迁至雅安—名山地区。川西前陆盆地的同造山沉降中心以四川盆地中心为核心在西部和北部呈弧形迁移,沉积序列不断更替和叠加。中生界各构造层底界构造图显示现今的构造低部位位于川西北地区和川西南地区,在川西北地区均有东西走向的等值线分布,而川西南地区等值线走向则为北东-南西向。因此分析认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的构造变形可能控制了川西盆地现今的地层变形,形成了川西北地区的南北向构造挤压结构,而晚期的新生代构造变形则主要体现在川西盆地的西南部,形成北东-南西向的地层展布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前陆盆地 中-新生代构造层 沉积迁移 构造转换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构造地质结构与深层勘探层系分区 被引量:28
20
作者 陈竹新 李伟 +5 位作者 王丽宁 雷永良 杨光 张本健 尹宏 苑保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97-408,共12页
川西北地区经历了震旦纪至中三叠世的海相盆地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构造演化过程,期间遭受多个阶段性区域构造活动影响,深层发育复杂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在关键构造期形成了包括震旦系灯影组阶梯状台地、志留纪末西部古隆起、晚古生... 川西北地区经历了震旦纪至中三叠世的海相盆地和中—新生代陆相盆地构造演化过程,期间遭受多个阶段性区域构造活动影响,深层发育复杂的地层分布及构造变形,在关键构造期形成了包括震旦系灯影组阶梯状台地、志留纪末西部古隆起、晚古生代—中三叠世被动陆缘等特征性的构造和沉积结构。晚三叠世以来的中—新生代多期不同方向的陆内挤压构造作用则形成了盆地周缘及内部的复杂冲断褶皱构造。龙门山北段冲断带前缘发育深层原地冲断构造,表现为受下三叠统和下寒武统中的两套滑脱层控制而成的多层次变形结构,包括浅层褶皱构造、中层薄皮冲断构造和深层基底卷入构造。米仓山冲断带前缘主要表现为受下三叠统盐滑脱层分隔的双层变形结构,包括浅层单斜构造和深层叠瓦逆冲构造。盆地内部则主要表现为晚期形成的多排北东东向基底卷入褶皱变形。川西北地区深层有利勘探层系和区带具有明显的分区特征,震旦系灯影组有利勘探层系主要分布于川西北东部和北部地区,以九龙山构造带、梓潼向斜带、盐亭斜坡带最为有利;下古生界受加里东古隆起和晚期褶皱改造,盆地中西部深层最为有利,以梓潼向斜带为典型;上古生界有利区则主要分布于龙门山北段及其前缘地区,中构造层隐伏薄皮冲断构造带是重点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川西北地区 冲断带 多滑脱 震旦系 古生界 台缘带 古隆起 构造变形 构造演化 油气勘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