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宿主调查 被引量:52
1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2 位作者 史成银 张立敬 俞开康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0-258,共9页
用地高辛 (DIG)标记的WSSVDNA探针斑点杂交与原位杂交技术 ,在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天津厚蟹、日本大眼蟹体内检测到了WSSV ,它们是WSSV的天然宿主 ;在经人工感染的哈氏美人虾、短脊鼓虾、克氏原螯... 用地高辛 (DIG)标记的WSSVDNA探针斑点杂交与原位杂交技术 ,在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刀额新对虾、脊尾白虾、天津厚蟹、日本大眼蟹体内检测到了WSSV ,它们是WSSV的天然宿主 ;在经人工感染的哈氏美人虾、短脊鼓虾、克氏原螯虾、肉球近方蟹、滕壶体内检测到了WSSV ;在球形侧腕水母、病虾池的桡足类等浮游生物、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浸泡感染卤虫成体体内没有检测到WSSV。经原位杂交检测 ,虾类的甲壳下上皮、胃上皮、附肢、造血组织、鳃等组织器官均可被WSSV侵染 ,其中甲壳下上皮和鳃对WSSV敏感 ;蟹类的甲壳下上皮和鳃对WSSV敏感 ;在中国对虾、南美白对虾、脊尾白虾、注射感染的克氏原螯虾的精巢中 ,精荚的结缔组织细胞和血细胞呈阳性 ,在中国对虾、脊尾白虾以及注射感染的短脊鼓虾的卵巢中 ,结缔组织细胞和滤泡细胞被WSS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核酸探针 宿主 南美白对虾 中国对虾 斑节对虾
下载PDF
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虾相关免疫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66
2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1 位作者 杨冰 俞开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6-51,共6页
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12 9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分别捕自未暴发白斑综合症 (WSSV病毒所致 )虾池、WSSV暴发虾池以及曾暴发WSSV虾池。用斑点杂交和组织病理学方法确定各尾对虾的染毒 (WSSV)程度。用 96孔酶标板法测量相应个体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 (Ua)、溶菌活力 (UL)、酚氧化酶 (PO)活性以及过氧化酶 (POD)相对活性 ;用硝酸纤维膜斑点法测定其碱性磷酸酶 (ALP)相对活性 ;用血凝法测定其凝集效价(HAT)。通过对以上免疫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 ,WSSV感染与对虾血淋巴PO活性以及ALP相对活性变化有紧密联系 ;不同虾池各免疫因子差异显著 ,发病虾池虾样各免疫指标平均值均低于其他虾池 ;曾发病虾池的虾样PO活性较强 ;WSSV与HPV感染无统计学意义上的相关性 ;未发病虾池与曾发病虾池实验对虾的Ua与UL 相关性极显著 ,发病虾池实验对虾Ua与UL 呈负相关 ;发病虾池对虾PO与ALP活性相关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对虾血淋巴 免疫因子
下载PDF
对虾白斑综合症(WSS)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3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2 位作者 寇运同 战文斌 俞开康 《中国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0-264,共5页
本文主要依据1993年以来关于白斑综合症(WSS)的研究结果,对白斑综合症的致病因子与暴露、生物标志与生物学效应、易感性、预防策略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有效控制WSS疫情、重振对虾养殖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对虾 白斑综合症 分子流行病学 病原体 传播方式 致病机理 检测技术 预防策略
下载PDF
PCR法制备地高辛标记探针斑点杂交检测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被引量:24
4
作者 雷质文 史成银 +3 位作者 黄倢 杨冰 俞开康 战文斌 《青岛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1-204,共4页
用 PCR法成功制备了 DIG标记探针 ,探针长度为 547bp,探针的产量为 2 1.6 ng/ μL。此探针与随机引物合成探针检测样品灵敏度相近。用此探针核酸斑点杂交法检测了 54尾中国对虾。结果表明 :此探针在对白斑综合症病毒的检测。
关键词 多聚酶链式反应 核酸探针 白斑综合症病毒 中国对虾
原文传递
96孔酶标板法测定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抗菌活力和酚氧化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雷质文 黄捷 +2 位作者 杨冰 张立敬 俞开康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1年第4期33-37,共5页
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单尾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抗菌(Uα)活力和过氧化酶活性。实验表明,该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测定大批单尾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性;2)所需对虾血淋巴上清液微量化;3)用酶标仪读取酶的活性,减少了不同... 用96孔酶标板法测量单尾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抗菌(Uα)活力和过氧化酶活性。实验表明,该法具有以下优点:1)可测定大批单尾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的抗菌活力、酚氧化酶活性;2)所需对虾血淋巴上清液微量化;3)用酶标仪读取酶的活性,减少了不同试验者人为读数时的误差;4) 重复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孔酶标板 中国对虾 血淋巴上清液 抗菌活力 甲壳运物 免疫机制 活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中国对虾和克氏原鳌虾体内的白斑综合征病毒 被引量:7
6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2 位作者 杨冰 史成银 俞开康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用PCR制备地高辛 (DIG)标记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中国对虾和克氏原鳌虾体内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患病严重的濒死中国对虾的角化上皮、胃上皮、触角腺、肝胰腺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肌肉、造血组织、鳃、卵巢之结缔组织细... 用PCR制备地高辛 (DIG)标记探针 ,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感染中国对虾和克氏原鳌虾体内的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患病严重的濒死中国对虾的角化上皮、胃上皮、触角腺、肝胰腺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肌肉、造血组织、鳃、卵巢之结缔组织细胞和滤泡细胞、精巢之结缔组织细胞原位杂交呈阳性 ;人工注射感染克氏原螯虾的角化上皮、胃上皮、肝胰腺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肌肉、造血组织、鳃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PCR制备DIG标记探针与健康中国对虾和克氏原螯虾无交叉反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原位杂交技术 中国 对虾 克氏原鳌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病毒感染检测
下载PDF
沙门氏菌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7
7
作者 雷质文 姜英辉 +5 位作者 王妍婷 赵丽青 张健 倪鑫 王建广 梁成珠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248-252,共5页
采用自行建立和优化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检测体系,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采用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成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NAS-BA检测法,并进行了特异... 采用自行建立和优化的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nucleic acid sequence-based amplification,NASBA)检测体系,对沙门氏菌进行检测。采用沙门氏菌的invA基因为目的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建成可快速检测沙门氏菌的NAS-BA检测法,并进行了特异性和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起的NASBA检测方法,灵敏度为7.1×102cfu/ml,高于普通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门氏菌 检测 依赖于核酸序列恒温扩增
原文传递
人工感染白斑综合征病毒的克氏原螯虾的病理学试验 被引量:9
8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莫照兰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23-25,共3页
用从发病中国对虾体内提取的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 )人工感染克氏原螯虾 ,被感染克氏原螯虾均发病死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螯虾的组织切片 ,发现其胃、鳃等的上皮组织以及结缔组织的细胞核明显肿大和嗜伊红染色 ;电镜观察超薄组织切片 ... 用从发病中国对虾体内提取的白斑综合征病毒 (WSSV )人工感染克氏原螯虾 ,被感染克氏原螯虾均发病死亡。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螯虾的组织切片 ,发现其胃、鳃等的上皮组织以及结缔组织的细胞核明显肿大和嗜伊红染色 ;电镜观察超薄组织切片 ,发现病螯虾的胃部、鳃部组织的细胞核内有大量的杆状病毒样病毒粒子 ,该病毒粒子有囊膜 ;斑点杂交检测发病螯虾 ,阳性率为 10 0 % ;人工感染克氏原螯虾的角化上皮、胃上皮、肝胰腺上皮、疏松结缔组织、肌肉、造血组织和鳃 ,经原位杂交检测呈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感染 克氏原螯虾 白斑综合征病毒 病理学
下载PDF
用核酸探针技术检测脊尾白虾体内的白斑综合症病毒 被引量:2
9
作者 雷质文 黄劼 +2 位作者 梁艳 刘莉 俞开康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2-85,共4页
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检测了从病虾池捕获的脊尾白虾体内的WSSV。8尾脊尾白虾的斑点杂交检测阳性率为100%;脊尾白虾胃的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位于鳃区头胸甲处的角化上皮、头胸甲后缘与虾体相连的角化上皮、结缔组织、附肢处的角化上皮... 用斑点杂交和原位杂交检测了从病虾池捕获的脊尾白虾体内的WSSV。8尾脊尾白虾的斑点杂交检测阳性率为100%;脊尾白虾胃的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位于鳃区头胸甲处的角化上皮、头胸甲后缘与虾体相连的角化上皮、结缔组织、附肢处的角化上皮、鳃丝的柱状上皮及其腔隙内的血淋巴、肝胰腺小管间的上皮组织及其血窦内的血淋巴、头胸甲的肌肉、造血组织、脊尾白虾精荚之结缔组织细胞、卵巢的结缔组织及其滤泡细胞原位杂交呈阳性。以上结果进一步证实了脊尾白虾是WSSV的天然宿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探针技术 检测 脊尾白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WSSV 斑点杂交 原位杂交
下载PDF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的实验室检测技术 被引量:3
10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3 位作者 寇运同 鲍蕾 林修光 战文斌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2002年第2期52-56,共5页
主要依据90年代关于对虾病毒病的资料,就病原学检测、血清学检测以及基因组检测技术在WSSV感染检测的应用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
关键词 白斑综合症病毒 病原学 血清学 核酸杂交 对虾毒病 WSSV
下载PDF
对虾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2 位作者 杨冰 王尚资 俞开康 《海洋水产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77-85,共9页
主要依据90年代关于对虾病毒病的资料,就对虾病毒病的病原、诊断技术、预防进行综合述评,总结概括了对虾病毒病的研究现状。
关键词 对虾病毒病 病原 诊断 预防
下载PDF
不同处理对卤虫卵的孵化特征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雷质文 钱忠兰 +1 位作者 杨永杰 贾泌贤 《海洋湖沼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1-47,共7页
本文对四个品系的卤虫卵在自来水浸泡2h和脱壳处理下的孵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干卵、自来水浸泡2h的湿卵、不脱壳孵化12h的湿卵以及脱壳孵化12h的湿印进行了常规组织学制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卤虫卵的孵化特征不同,其结构也... 本文对四个品系的卤虫卵在自来水浸泡2h和脱壳处理下的孵化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并对干卵、自来水浸泡2h的湿卵、不脱壳孵化12h的湿卵以及脱壳孵化12h的湿印进行了常规组织学制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卤虫卵的孵化特征不同,其结构也有一定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虫卵 处理 孵化特征 卤虫卵结构 饲料
下载PDF
用斑点法检测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碱性磷酸酶的相对活性
13
作者 雷质文 黄倢 +2 位作者 杨冰 张立敬 俞开康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5,共2页
用斑点法检测单尾中国对虾 (Penaeuschinensis)血淋巴上清液碱性磷酸酶的相对活性。结果显示 ,该法既可定性 ,又可定量分析单尾中国对虾血淋巴上清液碱性磷酸酶的相对活性 。
关键词 中国对虾 血淋巴 碱性磷酸酶 上清液 相对活性 斑点法 检测
下载PDF
对虾WSSV人工感染螯虾及其检测 被引量:15
14
作者 莫照兰 雷质文 +2 位作者 杨冰 黄倢 张培军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3-46,共4页
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人工感染淡水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 ,感染组螯虾3~6d内全部死亡。核酸探针点杂交两次检测感染螯虾的鳃、胃、血淋巴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 (92% ) ,89 % (86 % ) ,81 % (75 % ) ,对照为11 % (3% )... 用对虾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人工感染淡水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clarkii) ,感染组螯虾3~6d内全部死亡。核酸探针点杂交两次检测感染螯虾的鳃、胃、血淋巴 ,阳性检出率分别为92% (92% ) ,89 % (86 % ) ,81 % (75 % ) ,对照为11 % (3% ) ,5 % (5 % ) ,0(0) ;光镜下可观察到感染螯虾的胃、鳃组织的靶细胞核肿大、嗜酸性着染 ,电镜下病变组织细胞核可见形态大小与WSSV一致的病毒粒子 ;病毒核酸原位杂交两次检测感染螯虾的胃、鳃 ,阳性检出率均为100 % ,对照阳性检出率均为0。结果表明 :对虾WSSV可感染淡水克氏原螯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SSV 人工感染 克氏原螯虾 核酸探针点杂交 核酸原位杂交 检测 对虾病毒
下载PDF
动物源性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赵丽青 王树峰 +3 位作者 雷质文 贾俊涛 刘云国 房保海 《中国动物检疫》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43-44,共2页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学和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给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前后所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菌株比例呈下降趋... 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医学和兽医临床上最常见的病原菌.给人类的健康和畜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损害。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问题日益突出。20世纪90年代前后所分离的致病性大肠杆菌对抗生素的敏感菌株比例呈下降趋势.中度敏感菌株比例先升后降.耐药菌株比例逐步上升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性大肠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分离鉴定 耐药性分析 动物源 敏感菌株 细菌耐药性 兽医临床
下载PDF
养殖大菱鲆出血病病原菌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被引量:9
16
作者 李正义 贾俊涛 +3 位作者 陈晓 应骏 刘云国 雷质文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4-47,共4页
对青岛某养殖场发病大菱鲆分离的5株病原菌进行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Compact的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GNtest kit),结合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API 20E进行生理生化反应测试。为了进一步确定5... 对青岛某养殖场发病大菱鲆分离的5株病原菌进行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2Compact的革兰氏阴性菌鉴定卡(GNtest kit),结合生物梅里埃公司的API细菌鉴定系统API 20E进行生理生化反应测试。为了进一步确定5株菌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16SrDNA基因序列,与相关细菌序列进行比对,构建了系统进化树。生化反应和16S rDNA基因序列表明其中4株菌与溶藻弧菌亲缘关系最近,人工感染试验表明溶藻弧菌对养殖大菱鲆的致病力是相当强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菱鲆 溶藻弧菌 鉴定 系统发育学分析
下载PDF
细菌活的非可培养状态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7
作者 李正义 贾俊涛 +3 位作者 祝素珍 姜英辉 房保海 雷质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308-311,共4页
许多细菌在不良环境下能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细菌培养技术常常造成VBNC状态的细菌漏检,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以提高VBNC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针对VBNC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基于细菌特异... 许多细菌在不良环境下能进入活的非可培养状态(viable but nonculturable state,VBNC)。细菌培养技术常常造成VBNC状态的细菌漏检,应用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可以提高VBNC细胞的阳性检出率。针对VBNC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基于细菌特异性DNA分子、mRNA分子是目前常用的检测方法,而利用报告基因(如绿色荧光蛋白基因)检测VBNC细胞是一种有效的方法。最近利用叠氮溴乙锭(ethidium monoazide bromide,EMA)或者叠氮溴化丙锭(propidium monoazide,PMA)联合PCR技术选择性抑制细菌死细胞扩增,该方法结合了EMA(PMA)选择渗透性和PCR特异性,作为一种区分细胞死活的方法,可以有效检测细菌VBNC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活的非可培养状态 分子生物学 检测技术
下载PDF
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太平洋牡蛎中的诺沃克样病毒 被引量:5
18
作者 岳志芹 汪俊 +5 位作者 梁成珠 雷质文 高宏伟 徐彪 朱来华 薛长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共4页
建立了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诺沃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的方法,并对中国的牡蛎样品进行了分析。选取GⅡ型NLV的RNA聚合酶区域,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定量RT-PCR反应体系。将含有NLV扩增... 建立了Taqman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诺沃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NLV)的方法,并对中国的牡蛎样品进行了分析。选取GⅡ型NLV的RNA聚合酶区域,利用Primer Express 2.0软件设计引物和探针,建立了定量RT-PCR反应体系。将含有NLV扩增片段的质粒10倍梯度稀释,作为标准品进行反应以确定检测灵敏度并制备标准曲线。结果表明,质粒密度在6×106,6×105,6×104,6×103,6×102,6×101,6个拷贝之间,共7个数量级的范围内,定量RT-PCR反应都有"S"型扩增曲线,检测灵敏度为6个拷贝。制备的标准曲线中,病毒拷贝数(X)与Ct值的关系为Ct=-3.36lgX+37.11,相关系数R2=0.998。对中国37批太平洋牡蛎(Crassostrea gigas Thunberg)样品进行了定量检测,有6批样品为阳性,并根据标准曲线测定了NLV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蛎 诺沃克样病毒(Norwalk-like virus NLV) 实时定量RT-PCR TAQMAN探针
下载PDF
黄曲霉毒素检测及其生物防治方法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19
作者 许艳丽 鲍蕾 +3 位作者 梁成珠 雷质文 林修光 汪东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2期10210-10212,10228,共4页
介绍了黄曲霉毒素的危害、检测方法,并利用微生物之间的竞争作用筛选出能抑制产毒黄曲霉生长的菌株,由此来降低黄曲霉毒素的污染,从根源上解决黄曲霉毒素污染问题。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竞争 生物防治
下载PDF
96孔酶标板法测定对虾血淋巴的过氧化物酶相对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王秀华 雷质文 +1 位作者 黄倢 杨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1期55-56,F003,共3页
POD activity in heolymph of shrimps determined on 96 microplate was reported first time. In order to testify the sensitivity of using the 96 microwell plate to determine the POD activity, two methods including Worthin... POD activity in heolymph of shrimps determined on 96 microplate was reported first time. In order to testify the sensitivity of using the 96 microwell plate to determine the POD activity, two methods including Worthington and 96 microplate were used to determine the POD of Penaeus japonicus and crawfishes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ate from the two methods have a strong linear correlation and prove that the method determining POD activity in hemolymph of shrimps was reliab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6孔酶标板 对虾 血清 过氧化物酶 酶活性 血淋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