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奶牛乳房炎5种致病菌多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1
作者 王雪容 张宇 +3 位作者 张海森 杨王浩 靳亚平 陈华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8-55,共8页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大肠埃希氏菌phoA基因、无乳链球菌ef-tu基因、肺炎克雷伯氏菌Khe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氏菌、无乳链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根据大肠埃希氏菌phoA基因、无乳链球菌ef-tu基因、肺炎克雷伯氏菌Khe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基因和肠炎沙门氏菌invA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优化PCR反应体系与反应程序并进行特异性试验,同时分别构建含病原菌基因的pMD-19T重组质粒进行灵敏性试验。结果显示,多重PCR反应的最适引物工作浓度为0.8μmol/L,最适退火温度为59.6℃,最佳延伸时间为40 s,最合适的循环数为30次;优化后的多重PCR反应体系可扩增出5种目标病原菌的特异性条带;5种病原菌PCR检测灵敏度可达到5 copies/μL。进一步利用该多重PCR反应体系对采集的108份乳房炎乳样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108份样本的阳性检出率为77.8%,大肠埃希氏菌、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氏菌和肠炎沙门氏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3.1%、8.3%、34.3%、8.3%、5.6%。结果表明,建立了一种具有良好特异性和灵敏性的多重PCR检测方法,在临床生产实践中可用于快速鉴定奶牛乳房炎的致病菌,为奶牛乳房炎的诊断、防控与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了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乳房炎 病原菌 多重PCR
下载PDF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发育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金梦冬 张海森 +1 位作者 靳亚平 陈华涛 《动物营养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6-159,共14页
动物体内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卵泡... 动物体内的脂肪酸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FAs)、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s)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等类型,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生殖系统发育的各个阶段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深入探讨了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在雌性哺乳动物卵泡发育、配子发生与成熟、早期胚胎发育、胚胎着床、胎盘形成以及维持妊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重点阐述了均衡摄入脂肪酸对于生殖健康的重要性及制定合理的脂肪酸补充方案以提高雌性哺乳动物生殖潜力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雌性哺乳动物生殖保健中食源性脂肪酸补充方案优化的研究方向,为防控动物生殖障碍疾病、提高动物繁殖效率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不饱和脂肪酸 雌性哺乳动物 生殖发育 胚胎发育
下载PDF
基于DHI数据分析不同因素对规模化牛场奶牛泌乳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张靖 郭怡莹 +7 位作者 李雅婷 李超 王逢博 刘薇 靳亚平 张海森 袁亚林 陈华涛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4-71,共8页
为进一步明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在规模化奶牛场养殖管理中的作用,对陕西关中地区A、B、C 3个奶牛场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的DHI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季节、胎次、泌乳天数以及体细胞数(SCC)等不同因素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 为进一步明确奶牛生产性能测定(DHI)在规模化奶牛场养殖管理中的作用,对陕西关中地区A、B、C 3个奶牛场2020年12月至2021年11月的DHI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季节、胎次、泌乳天数以及体细胞数(SCC)等不同因素对奶牛日产奶量和乳成分的影响。统计分析数据表明,冬季的乳脂率与乳蛋白率显著高于春季和夏季;第2~5胎次时奶牛有较高的日产奶量、高峰奶量和305 d奶量;泌乳天数在50~100 d时奶牛的日产奶量最大,泌乳天数大于100 d后,日产奶量逐渐下降;当SCC增加时,奶牛日产奶量、持续力以及305 d奶量逐渐降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逐渐升高。相关性分析数据表明,不同季节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均呈显著正相关;不同胎次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SCC及尿素氮相关性显著;泌乳天数在50~100 d时,日产奶量与乳脂率、尿素氮呈显著正相关,与乳蛋白率、SCC呈显著负相关,在100~150 d时,日产奶量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与SCC、尿素氮呈显著正相关;不同SCC条件下,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脂率、尿素氮含量均显著正相关,当SCC小于25万个/mL时,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蛋白率呈显著正相关,当SCC大于25万个/mL时,奶牛日产奶量与乳蛋白率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地区规模化奶牛场饲养管理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季节、胎次、泌乳天数及SCC等因素的影响,因时因地优化饲养管理方案,从而提高奶牛泌乳性能和牛乳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泌乳性能 日产奶量 乳成分
下载PDF
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Quaking敲除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株
4
作者 高登科 马白荣 +5 位作者 郭怡莹 刘薇 刘田 靳亚平 江舟 陈华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5-72,共8页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Quaking基因敲除细胞株,并检测Quaking基因对NIH3T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在线网站设计两条靶向作用于Quaking外显子的sgRNA,成功构建了两个分别靶向Quakin... 【目的】利用CRISPR/Cas9技术构建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Quaking基因敲除细胞株,并检测Quaking基因对NIH3T3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方法】首先,利用在线网站设计两条靶向作用于Quaking外显子的sgRNA,成功构建了两个分别靶向Quaking基因第1、第2外显子的CRISPR/Cas9重组慢病毒质粒。将构建的Quaking基因CRISPR/Cas9重组慢病毒载体和pcDNA3.1-Quaking过表达质粒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中,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Quaking蛋白的敲除效率。其次,将筛选得到的敲除效率高的重组慢病毒质粒(LentiCRISPRv2-sgRNA1)与辅助包装质粒共转染入HEK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慢病毒转导NIH3T3细胞后,利用嘌呤霉素筛选阳性单克隆细胞株。最后,通过Western blot及免疫荧光染色鉴定敲除效果。【结果】发现Quaking蛋白在该细胞株中不表达,并测序证实了发生片段敲除。CCK8检测发现,Quaking基因敲除显著抑制了NIH3T3细胞的增殖能力。【结论】本研究首次通过CRISPR/Cas9技术成功构建了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NIH3T3)Quaking基因敲除细胞株,为后续研究Quaking基因在小鼠生理功能调节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体外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king CRISPR/Cas9 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基因敲除
下载PDF
生物钟核受体NR1D1在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性反应中的作用
5
作者 郭怡莹 王雪容 +4 位作者 杨王浩 曹梦丹 张海森 靳亚平 陈华涛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04-3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构建并筛选干扰效率高的奶牛NR1D1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以探究生物钟核受体NR1D1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ND)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使用1μg/mL LPS处理BEND 12 h建立炎性反应模型,qPCR检测炎症因子... 本研究旨在构建并筛选干扰效率高的奶牛NR1D1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以探究生物钟核受体NR1D1在大肠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ND)炎性反应中的作用。使用1μg/mL LPS处理BEND 12 h建立炎性反应模型,qPCR检测炎症因子与生物钟基因的表达变化;设计2对靶向奶牛NR1D1基因的特异性短发夹RNA(shRNA)序列和1对无义序列,退火后分别连接至pCD513B-U6载体构建3个重组质粒,随后进行酶切和测序鉴定。将酶切测序鉴定均无误的重组质粒与辅助质粒共转染至HEK293T细胞包装慢病毒,获得病毒颗粒后用其感染BEND,2μg/mL嘌呤霉素筛选获得稳定表达细胞系并使用qPCR和WB鉴定干扰效率。LPS处理NR1D1敲低组与对照组BEND细胞,采用qPCR技术检测炎症因子IL-6、IL-8、IL-1β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LPS处理BEND后,IL-6、IL-8、IL-1β等炎症因子显著升高,表明BEND炎性反应模型构建成功。同时,LPS处理后,生物钟核受体NR1D1 mRNA表达量显著升高,提示其可能参与BEND炎性反应的调控;成功构建2个NR1D1基因慢病毒干扰载体sh1和sh2,WB结果显示,sh1和sh2均能有效降低NR1D1的表达,其中sh2的干扰效果最好,使用嘌呤霉素筛选成功获得sh2的敲低细胞系;LPS处理后,炎症因子在sh2细胞系中的表达显著高于shn组。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奶牛NR1D1基因的慢病毒干扰载体,通过转染BEND细胞,筛选并成功获得了NR1D1敲低的稳定细胞系,发现NR1D1在LPS诱导的BEND炎性反应中可能发挥抑制促炎因子表达的作用,为后续深入探究NR1D1在奶牛子宫内膜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前期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NR1D1基因 子宫内膜炎 慢病毒 RNA干扰
下载PDF
小鼠Klf1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结构功能预测与初步验证
6
作者 唐艳颖 熊菊萍 +7 位作者 杨王浩 赵泓淙 王雪容 高登科 董士豪 马白荣 靳亚平 陈华涛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75-1288,共14页
【目的】旨在克隆小鼠Kru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成员11(KLF1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在小鼠AML12肝实质细胞系中过表达Klf11后探究其对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小鼠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小鼠Klf11基因的蛋白编... 【目的】旨在克隆小鼠Kruppel样转录因子家族成员11(KLF11)基因并构建其真核表达载体,在小鼠AML12肝实质细胞系中过表达Klf11后探究其对脂代谢相关基因的调控作用。【方法】以小鼠肝脏组织cDNA为模板,通过PCR扩增小鼠Klf11基因的蛋白编码区(CDS),随后将其连接至pcDNA3.1-Puro-N-3H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利用酶切、PCR及测序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将鉴定正确的质粒命名为pcDNA3.1-mKLF11。利用在线软件对Klf11序列及其编码蛋白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使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KLF11在小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将pcDNA3.1-Puro-N-3HA与pcDNA3.1-mKLF11质粒分别转染至HEK293T和AML12细胞,利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蛋白质印迹技术(Western blotting)对小鼠Klf11基因的表达效果进行检测。最后通过qPCR和油红O染色,检测游离脂肪酸(FFA)处理后Klf11的过表达对AML12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PCR、酶切及测序结果显示,成功克隆了小鼠Klf11基因的CDS区片段并构建了pcDNA3.1-mKLF11重组质粒;(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小鼠Klf11基因的编码区序列与大鼠和人类的相似性较高,小鼠KLF11蛋白表现出亲水性特征,二级结构包括无规卷曲、α-螺旋、延伸链和β-转角,不存在信号肽,且不存在跨膜区;小鼠KLF11蛋白的三级结构与人类和大鼠的KLF11蛋白相比均存在显著差异;(3)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LF11主要表达于小鼠肝细胞细胞核;(4)qPCR和Westren blotting结果显示,在HEK293T和AML12细胞中,pcDNA3.1-mKLF11转染组Klf11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此外,在FFA处理的条件下,Klf11过表达后小鼠AML12细胞中脂代谢相关基因Fasn、Acaca和Plin2的表达量显著升高,并且过表达组中细胞内脂滴数量增加。【结论】成功构建了小鼠Klf11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对小鼠Klf11基因及其编码蛋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免疫组化结果表明KLF11主要表达于小鼠肝细胞细胞核。此外,在AML12细胞中成功过表达KLF11蛋白,并证明Klf11的过表达显著促进了AML12细胞的脂质沉积,为后续探究Klf11基因调控哺乳动物肝脏脂质代谢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为开发家畜脂质代谢障碍疾病防治的新药物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lf11 载体构建 肝脏脂代谢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牛胸腺肽的提取及活性检测 被引量:11
7
作者 靳亚平 杨前富 武浩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66-69,共4页
为了探求一种简便、快速、收获率高、适于大量提取的胸腺肽制备方法 ,在分析国内外报道的方法的基础上 ,确定了 4种提取流程 ,对其收获率、所获提取物的活性进行鉴定和比较 ,同时对 FA组分在鸡的新城疫病毒 ( NDV)和传染性喉气管炎 (简... 为了探求一种简便、快速、收获率高、适于大量提取的胸腺肽制备方法 ,在分析国内外报道的方法的基础上 ,确定了 4种提取流程 ,对其收获率、所获提取物的活性进行鉴定和比较 ,同时对 FA组分在鸡的新城疫病毒 ( NDV)和传染性喉气管炎 (简称传喉 )病毒 ( IL TV)混合感染中的防治作用进行了初步试验。为其在兽医临床的应用提供了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胸膜肽 提取 活性检测
下载PDF
CD58对猪PBMC转化的作用 被引量:5
8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1 位作者 肖俊杰 王文科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2-65,共4页
应用MTT比色法,测定了由SRBC膜及PRBC膜提取的CD58对猪PBMC转化的影响。结果证明,两种CD58成分均能显著提高PHA-P对PBMC的激活作用(P<0.01或P<0.05),单独应用也表现出对PBMC的活... 应用MTT比色法,测定了由SRBC膜及PRBC膜提取的CD58对猪PBMC转化的影响。结果证明,两种CD58成分均能显著提高PHA-P对PBMC的激活作用(P<0.01或P<0.05),单独应用也表现出对PBMC的活化效应,且上述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CD58浓度达2.5g·L-1时作用最强(P<0.05),超过该浓度则活化作用减弱,其作用的规律与RBC一致。比较分析表明,猪源CD58在最佳剂量时,单独刺激作用或对PHA-P诱导的PBMC转化的协同作用均显著大于绵羊源CD58(P<0.05),PRBC的协同刺激作用也大于SR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 CD58 淋巴细胞 转化
原文传递
山羊红细胞膜表面CD58的制备与鉴定 被引量:7
9
作者 靳亚平 王建辰 王爱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2期54-56,共3页
应用胰蛋白酶消化、三氯乙酸沉淀、透析等方法 ,提取山羊 RBC膜表面 CD5 8。玫瑰花环抑制试验表明 ,8.0 g/L 提取物对猪淋巴细胞的 Et花环抑制率达到 6 8.6 %,且该活性可被 CD2封闭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证明 ,提取物能刺激活化猪 PBMC,与... 应用胰蛋白酶消化、三氯乙酸沉淀、透析等方法 ,提取山羊 RBC膜表面 CD5 8。玫瑰花环抑制试验表明 ,8.0 g/L 提取物对猪淋巴细胞的 Et花环抑制率达到 6 8.6 %,且该活性可被 CD2封闭 ;淋巴细胞转化试验证明 ,提取物能刺激活化猪 PBMC,与绵羊RBC源 CD5 8的作用间无显著差异 ( P >0 .0 5 ) ,经 PBL 吸收后 ,其活性显著降低 ( P<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PBMC活化 CD58 提取 鉴定 Et花环抑制率
下载PDF
法氏囊细胞培养上清的免疫活性 被引量:6
10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1 位作者 王春学 陈祖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2-24,共3页
法氏囊细胞培养上清经浓缩、离心后,分别进行溶血空斑形成试验和鸡NDⅣ系免疫试验。结果表明.法民囊细胞培养上清能够显著提高SRBC免疫,小鼠脾细胞的PFC数目(P<0.01).对雏鸡NDⅣ系免疫有促进作用.与免疫对照组相比.HI抗体水... 法氏囊细胞培养上清经浓缩、离心后,分别进行溶血空斑形成试验和鸡NDⅣ系免疫试验。结果表明.法民囊细胞培养上清能够显著提高SRBC免疫,小鼠脾细胞的PFC数目(P<0.01).对雏鸡NDⅣ系免疫有促进作用.与免疫对照组相比.HI抗体水平平均提高1个滴度,证明体外培养的法葡萄氏囊细胞能分泌免疫活性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氏囊 细胞培养 溶血空斑试验 免疫 ND
下载PDF
小鼠和山羊子宫内膜淋巴细胞的制备 被引量:5
11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1 位作者 武浩 王建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3期43-45,48,共4页
应用不同的消化方案 ,比较分析了胰蛋白酶和胶原酶对小鼠子宫及山羊子宫内膜组织的消化效果 ,结果证明 ,对小鼠子宫消化的最佳方案是 :1 2 0 IU· m L- 1 型胶原酶 37℃消化 4h,继之 4℃消化 1 0 h,收获已消化细胞后 ,对残余组织利... 应用不同的消化方案 ,比较分析了胰蛋白酶和胶原酶对小鼠子宫及山羊子宫内膜组织的消化效果 ,结果证明 ,对小鼠子宫消化的最佳方案是 :1 2 0 IU· m L- 1 型胶原酶 37℃消化 4h,继之 4℃消化 1 0 h,收获已消化细胞后 ,对残余组织利用 2 .5 g· L- 1 胰蛋白酶热消化 5~ 1 0 min,之后迅速加入 5 %左右的 FCS;对山羊子宫内膜的最适消化条件是1 2 0 IU·m L- 1 型胶原酶 37℃消化 4h,继之 4℃消化 1 0 h;应用上述方法消化后 ,所获淋巴细胞活率≥ 9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淋巴细胞 消化方法 IEL 制备
下载PDF
CD58对猪PBMC分泌IL-2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肖俊杰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1期21-24,共4页
应用MTT比色法,以C57BL/6系小鼠脾细胞作为测定细胞,检测了SRBC和PRBC及自其表面提取的CD58对猪PBMC分泌IL-2的作用,结果表明,上述RBC和CD58对PHA-P诱导的猪PBMC分泌IL-2具有显... 应用MTT比色法,以C57BL/6系小鼠脾细胞作为测定细胞,检测了SRBC和PRBC及自其表面提取的CD58对猪PBMC分泌IL-2的作用,结果表明,上述RBC和CD58对PHA-P诱导的猪PBMC分泌IL-2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协同作用(P<0.05或P<0.01),单独作用也可引起猪RBMC分泌IL-2,其协同或单独诱导作用均具有剂量依赖性。同时证明来自猪和绵羊的RBC及CD58的上述作用间无显著差异(P>0.05)。提出CD58对猪PBMC的活化与特异性活化机制相似,依赖于IL-2基因点的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8 PBMC IL-2 分泌
下载PDF
IFN-τ与妊娠 被引量:4
13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王建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S1期108-111,共4页
IFN-τ属于一类功能特化的 IFN,它是反刍动物母体妊娠识别的孕体信号 ,在黄体维持和妊娠建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生物学功能。本文对 IFN- τ的抗溶黄作用及其抗溶黄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综述。
关键词 IFN-τ 妊娠
下载PDF
CD58对山羊妊娠早期子宫IEL的活化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1 位作者 武浩 王建辰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2-393,共2页
关键词 CD58 山羊 子宫内膜淋巴细胞 生殖免疫学
原文传递
母-胎间的免疫学关系 被引量:2
15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王建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S1期106-108,共3页
母 -胎间的免疫关系是在长期物种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建立的一种相互适应 ,从孕体的抗原性分析 ,它对母体而言是一种同种异体移植物。妊娠的成功有赖于子宫局部的免疫平衡 /免疫抑制 ,通过母 -胎间的相互作用 ,使平衡随孕体生长、发育... 母 -胎间的免疫关系是在长期物种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建立的一种相互适应 ,从孕体的抗原性分析 ,它对母体而言是一种同种异体移植物。妊娠的成功有赖于子宫局部的免疫平衡 /免疫抑制 ,通过母 -胎间的相互作用 ,使平衡随孕体生长、发育不断地调整、变化 ,使孕体能始终逃避母体的免疫攻击 ,而这种平衡的建立与调节则涉及多种免疫调节机制 ,胚胎如不能与该平衡调节同步适应 ,就会被排斥。孕体本身在局部免疫平衡中也发挥着必需的和重要的作用 ,在这种平衡状态下 ,母体的免疫反应不但不会引起免疫排斥 ,而且对孕体产生免疫营养作用。本文从几个方面综述了母 -胎间的免疫学关系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母体—胎儿 免疫
下载PDF
滋养层细胞在妊娠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1 位作者 郭欣怡 王建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S1期-,共3页
滋养层细胞特定的解剖学分布与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是妊娠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基础。滋养层细胞作为一种特化的具有特殊免疫学特性的细胞 ,通过其特定 MHC抗原、CRP表达及其分泌特性等 ,在母 -胎界面形成一种特殊免疫隔离带 ,在胎儿免受母... 滋养层细胞特定的解剖学分布与其独特的生物学功能是妊娠得以建立和维持的基础。滋养层细胞作为一种特化的具有特殊免疫学特性的细胞 ,通过其特定 MHC抗原、CRP表达及其分泌特性等 ,在母 -胎界面形成一种特殊免疫隔离带 ,在胎儿免受母体免疫排斥的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揭示其免疫学特性 ,不仅有助于阐明妊娠免疫调节机制 ,而且可为胚胎早期死亡、丢失和流产的防治 ,以及提高繁殖率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本文上述几个方面综述了滋养层细胞在妊娠免疫调节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养层细胞 妊娠 免疫调节
下载PDF
CD58对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的活化作用
17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1 位作者 王建辰 武浩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50-52,共3页
应用MTT法测定RBC源CD58对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T细胞、CD4+、CD4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以探讨CD58对山羊PBL的活化作用及其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绵羊和山羊RBC提取的CD58均能刺激山羊PBL活化,CD58与PHA ... 应用MTT法测定RBC源CD58对山羊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及T细胞、CD4+、CD4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以探讨CD58对山羊PBL的活化作用及其与单核细胞、淋巴细胞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自绵羊和山羊RBC提取的CD58均能刺激山羊PBL活化,CD58与PHA P在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PBL的活化中具有显著的相互协同作用(P<0.01),单核细胞并非CD58活化淋巴细胞所必需,但对其活化有显著的辅佐功能(P<0.01).进一步研究表明,CD58对CD4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显著高于对CD4+T细胞的作用(P<0.01).CD58对CD4+T细胞的活化作用较弱:PHA P不能引起纯化淋巴细胞的活化,但对CD58诱导的CD4-T细胞活化有协同作用(P<0.05),而抑制CD58诱导的CD4+淋巴细胞的活化(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58 外周血淋巴细胞 活化 山羊 免疫调节
下载PDF
妊娠的细胞免疫调节
18
作者 靳亚平 王爱华 王建辰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0年第S1期90-95,共6页
胎儿对母体而言是一种同种异体的移植物 ,但却能在母体子宫正常发育、生长 ,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免疫调节机制 ,细胞免疫调节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对子宫局部免疫细胞的种类、分布及其在妊娠期的变化和功能 ,免疫营养学说 ,妊娠对子宫... 胎儿对母体而言是一种同种异体的移植物 ,但却能在母体子宫正常发育、生长 ,其中包含着复杂的免疫调节机制 ,细胞免疫调节乃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本文对子宫局部免疫细胞的种类、分布及其在妊娠期的变化和功能 ,免疫营养学说 ,妊娠对子宫局部淋巴细胞的调节 -免疫抑制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 子宫 细胞免疫
下载PDF
蛋鸡良种在西藏的适应性试验
19
作者 靳亚平 秦国庆 武永厚 《西北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4期45-48,共4页
将海兰、罗曼两个品种父母代种鸡 400多只,引入海拔 4040 m的西藏自治区江孜县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海兰、罗曼均能很好适应高寒缺氧、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并基本保持各自的品种特性;母鸡至22周龄的累计成活率分别达... 将海兰、罗曼两个品种父母代种鸡 400多只,引入海拔 4040 m的西藏自治区江孜县进行饲养试验。结果表明,海兰、罗曼均能很好适应高寒缺氧、恶劣多变的气候环境,并基本保持各自的品种特性;母鸡至22周龄的累计成活率分别达到93.1%和90.0%,公鸡成活率达100%,产蛋期平均蛋重,罗曼64.7±4.5 g,海兰61.2±3,7 g,蛋形、蛋壳品质等均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鸡 引种 西藏 卵用鸡 适应性
原文传递
紫花地丁抗菌活性成分研究 被引量:39
20
作者 李定刚 张武岗 +4 位作者 宋毓民 李红飞 武海军 靳亚平 周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7-90,共4页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紫花地丁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通过抑菌试验进行活性部分追踪,运用化学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分,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最后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 采用超声波提取技术提取紫花地丁中的抗菌活性成分,通过抑菌试验进行活性部分追踪,运用化学方法进一步分离纯化其抗菌活性成分,并用紫外光谱分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最后用试管比浊法测定其抗菌活性。结果表明,分离纯化所得的化合物为黄酮类,纯度为97.50%;该化合物对沙门氏菌和乳房炎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乳房链球菌、停乳链球菌、无乳链球菌及大肠杆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312,39,156,156,312及39μg/mL,最低杀菌浓度分别为625,312,312,312,625及312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地丁 抗菌活性 分离纯化 黄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