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靳文军 王献忠 +3 位作者 刘素梅 朱国英 李延民 郝亚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8期43-45,共3页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同期于我院心内科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行PCI治疗。观察组术前静脉推注替罗非... 目的探讨替罗非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前应用替罗非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同期于我院心内科行PCI术治疗的AMI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行PCI治疗。观察组术前静脉推注替罗非班10μg/kg,之后静脉滴注0.15μg/(kg·min),持续24 h;对照组推注生理盐水20 m L。观察两组术后冠脉血流情况、心电图、左心收缩舒张功能及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结果术后观察组冠脉血流速度快于对照组(P=0.001);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高于对照组(P=0.044);不良反应及MACE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MI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能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及心功能,不良反应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替罗非班
下载PDF
低剂量与推荐剂量替罗非班在急性心肌梗死PCI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靳文军 王献忠 +3 位作者 刘素梅 朱国瑛 李延民 郝亚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3期34-35,共2页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3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分别于PCI术前静注低剂量替罗非班0.15μg/(kg·min)和推荐剂量... 目的评价不同剂量替罗非班改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63例行PCI治疗的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3例,两组分别于PCI术前静注低剂量替罗非班0.15μg/(kg·min)和推荐剂量替罗非班0.18μg/(kg·min),均持续24 h。观察术后冠脉造影血流情况、心电图、血小板聚集率(PAR)及不良反应,随访半年观察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冠脉血流、术后90 min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给药后12 h对照组PAR明显低于观察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结论 AMI患者PCI术前给予低剂量替罗非班可有效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不增加出血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急性 替罗非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不同时机应用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4
3
作者 靳文军 王献忠 +3 位作者 刘素梅 朱国瑛 李延民 郝亚逢 《海南医学》 CAS 2014年第20期2978-2980,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应用替罗非班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1组(术前应用替罗非班)34例、试验2组(术后... 目的评价不同时机应用替罗非班干预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纳入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试验1组(术前应用替罗非班)34例、试验2组(术后应用替罗非班)30例和对照组(空白组)32例。观察三组患者术后冠脉造影血流情况、心电图、左心收缩舒张功能及不良反应,并随访半年观察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疗效比较,试验1组冠脉血流优于试验2组及对照组(P<0.05);试验1组相关导联ST段回落值大于其他两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试验1组和2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及随访重大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梗的患者PCI术前应用替罗非班能够有效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及心功能,安全性尚可。术前应用可能是临床上应用替罗非班的合理时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应用 时机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优化GA的模糊自适应张力控制 被引量:2
4
作者 靳文军 刘伯鸿 +1 位作者 徐志奇 刘丽媛 《自动化仪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2-85,共4页
以典型的卷绕张力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与遗传算法,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自适应PID张力控制器。该控制器由离线和在线两部分组成,离线部分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出一组最优的PID参数作为在线调节的初始值,在线部分用来... 以典型的卷绕张力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模糊自适应PID控制与遗传算法,设计了基于遗传算法的模糊自适应PID张力控制器。该控制器由离线和在线两部分组成,离线部分利用遗传算法搜索出一组最优的PID参数作为在线调节的初始值,在线部分用来实时调整系统响应的PID参数。仿真结果表明,采用的模糊自适应PID控制策略较传统PID控制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控制输出稳定、抗干扰能力强、鲁棒性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张力系统 遗传算法 模糊控制 自适应 PID控制器 SIMULINK Matlab鲁棒性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不同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
5
作者 靳文军 王献忠 +3 位作者 尹义梅 刘素梅 朱国英 吴晓炜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0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46例和血糖升高1组(6.1 mmol/L<空腹血糖≤8.0 mmol/L)38例、血糖升高2组(8.0 mmol/L<空腹血糖≤11.1 m...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糖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正常血糖组(空腹血糖≤6.1 mmol/L)46例和血糖升高1组(6.1 mmol/L<空腹血糖≤8.0 mmol/L)38例、血糖升高2组(8.0 mmol/L<空腹血糖≤11.1 mmol/L)27例和血糖升高3组(空腹血糖>11.1 mmol/L)11例。结果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1组心肌酶和心电图恢复时间、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血糖升高2组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恢复时间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病死率升高(P均<0.05);血糖升高3组CK、AST、乳酸脱氢酶(LDH)和ST段恢复时间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升高(P<0.05或P<0.01)。结论非糖尿病AM I患者血糖>8.0 mmol/L以上时,随着血糖升高,预后越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血糖 预后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6
作者 靳文军 刘素梅 +3 位作者 王献忠 尹义梅 朱国英 吴晓炜 《河北医药》 CAS 2011年第4期538-539,共2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与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正常组46例和血糖升高组76例,在入院第4周统计2组患者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电图ST段恢复...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血糖增高与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将12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血糖正常组46例和血糖升高组76例,在入院第4周统计2组患者肌酸激酶(CK)、门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心电图ST段恢复时间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病死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与血糖正常组比较,血糖升高组AMI患者心肌酶和心电图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源性病死率明显升高,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 AMI患者血糖升高不利于受损心肌的修复,AMI患者早期血糖水平与预后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血糖 预后
下载PDF
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糖耐量异常对预后的影响
7
作者 靳文军 朱国英 +3 位作者 刘素梅 吴晓炜 尹义梅 王献忠 《医学综述》 2010年第20期3178-3179,共2页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糖耐量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非糖尿病AMI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21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5例,统计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恢复时间,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不同糖耐量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46例非糖尿病AMI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组21例和糖耐量异常组25例,统计两组患者肌酸激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恢复时间,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病死发生率的差异,观察1年内心绞痛积分和再次AMI发生率。结果与糖耐量正常组比较,糖耐量异常组患者肌酸激酶恢复时间明显延长,恶性心律失常、心绞痛积分和再次AMI发生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非糖尿病AMI糖耐量异常患者较之糖耐量正常者预后较差,控制AMI患者血糖水平,有利于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糖耐量 预后
下载PDF
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疗效观察 被引量:9
8
作者 杨新利 靳文军 +4 位作者 王文光 刘强 潘梅 贾庆岭 王志云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2年第6期583-585,共3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24.5岁。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A、B... 目的评价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0例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78例;年龄12~48岁,平均年龄24.5岁。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A、B、C 3组各40例,A组为穴位内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组,B组为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C组为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联合外用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组。6周、3个月后分别进行对比疗效观察及复发率观察。结果3组总有效率分别是57.5%、52.5%、95.0%;复发率分别是33.33%、50.00%、3.85%,C组疗效最高、复发率最低,优于A、B组(P<0.05);观察期间未见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外用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穴位内注射治疗颜面部多发性扁平疣疗效显著,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平疣 干扰素 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 穴位注射
原文传递
耦合模糊PID控制的蓄电池充电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罗映红 徐志奇 +1 位作者 刘丽媛 靳文军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49-752,共4页
立足于解决蓄电池在传统充电模式下使用效率低及循环寿命短问题,结合模糊PID控制策略与耦合控制方法,使得充电过程中各单体蓄电池在充电电流有动差的情况下,转换成主从关系,使主充电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对从充电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跟踪,... 立足于解决蓄电池在传统充电模式下使用效率低及循环寿命短问题,结合模糊PID控制策略与耦合控制方法,使得充电过程中各单体蓄电池在充电电流有动差的情况下,转换成主从关系,使主充电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对从充电蓄电池的充电电流进行跟踪,以消除充电电流的动差,从而达到同步、等值、限流充电的目的。利用Matlab对此过程进行了仿真,结果达到了预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预测 模糊PID 蓄电池 充电电流 MATLAB SIMULINK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刘素梅 靳文军 朱国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8年第7期1598-1600,共3页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临床对照观察方法,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74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为治疗组,以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治疗78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浆脑钠肽(BNP)、血管紧张素Ⅱ(ATⅡ)、内皮素(ET)含量的变化,观察治疗后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及停药比例,判断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和每搏输出量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血浆BNP、ATⅡ、E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血浆BNP、ATⅡ、ET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明显高于对照组(80.8%,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停药比例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伊那普利和倍他乐克可有效调节内源性神经激素,改善心功能,减少副作用的发生,临床疗效优于伊那普利联用倍他乐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附注射液 伊那普利 倍他乐克 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临床研究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郝亚逢 李远 +4 位作者 刘俊法 李杨 魏雪梅 王献忠 靳文军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期200-202,共3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无狭窄和CSF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和内皮...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方法以2014年2月至2016年1月来我院就诊,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的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无狭窄和CSF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流情况和内皮功能,并通过对血浆中一氧化氮(NO)及内皮素-1(ET-1)进行测定,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患者的吸烟率为18%,慢血流组为3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分别为(13.5.±0.9)%、(2.2±0.8)mg/L,慢血流组为(12.8±0.5)%、(1.4±0.5)mg/L,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血流组血浆NO[(35.2±11.5)μmol/L]、ET-1[(17.4±3.6)ng/L]与对照组[NO(48.3±13.2)μmol/L、ET-1(15.1±2.4)ng/L]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SF的独立危险因素分别为吸烟(OR=5.469,P=0.000)、RDW(OR=1.623,P=0.012)、hs-CRP(OR=2.584,P=0.000)、NO(OR=1.437,P=0.000)以及ET-1(OR=1.646,P值=0.000)。结论吸烟、红细胞分布宽度及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可能在CSF的病理生理过程中起一定作用,而血管内皮功能与CSF的发病机制存在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相关性
下载PDF
冠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郝亚逢 刘俊法 +3 位作者 李杨 李远 王献忠 靳文军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52-55,共4页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88例。采用TIMI血流分级法对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进行评价,凡校正TIMI帧数(CTFC)>27帧为慢血流,有慢血流者被分为... 目的:研究分析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月到12月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88例。采用TIMI血流分级法对所有患者的冠状动脉血流速度进行评价,凡校正TIMI帧数(CTFC)>27帧为慢血流,有慢血流者被分为冠脉慢血流组(43例),血流正常者被分为正常对照组(45例)。检测比较两组的血压、血糖、血脂水平及血管内皮功能。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结果:两组的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冠脉慢血流组的肱动脉血流介导的血管舒张功能[FMD,(8.33±2.04)%比(7.06±1.78)%]和硝酸甘油依赖的血管扩张功能[NMD,(20.39±4.13)%比(16.10±5.22)%]均显著降低,P均<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降低的FMD(OR=1.069,P=0.011)和NMD(OR=1.183,P=0.014)是冠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损害是冠脉慢血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流速度 内皮 血管 冠状血管
下载PDF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 被引量:3
13
作者 郝亚逢 李远 +3 位作者 刘俊法 李杨 王献忠 靳文军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12期1667-1670,1675,共5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与血管内皮功能的关系。方法选取50例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诊断为CSF的患者为CSF组,50例CAG提示无管腔狭窄及CSF的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生化指标、内皮素-1(ET-1)及一氧化氮(NO)水平、循环内皮细胞(CEC)数量,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评价动脉血管内皮功能,包括肱动脉内皮依赖的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FMD)及非内皮依赖的硝酸甘油介导的舒张反应。结果 CSF组吸烟者比例、ET-1水平、CEC数量高于对照组,而NO水平、FMD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CSF组的红细胞分布宽度升高、高敏C反应蛋白、Hcy升高,而HDL-C降低(P<0.05)。结论血管内皮功能损伤与CSF的发生、发展有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慢血流 血管内皮功能 一氧化氮 内皮素-1 血流量介导的舒张反应 循环内皮细胞 炎症反应
下载PDF
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雪梅 李丽英 +3 位作者 靳文军 张海军 王献忠 刘苏颖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09年第3期34-35,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胶原 何首乌总苷 载脂蛋白E基因
下载PDF
中药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方加减及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15
作者 申军华 靳文军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9期1658-1662,1666,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方加减及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4月于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09例,给予中药灌...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方加减及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4月于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218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109例,给予中药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方加减及美沙拉嗪治疗)和对照组(109例,给予美沙拉嗪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后观察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比例(CD3^(+)、CD4^(+)、CD8^(+)、CD4^(+)/CD8^(+))变化情况,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6.33%明显高于对照组86.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SOD、MDA水平及CD3^(+)、CD4^(+)、CD8^(+)均较治疗前上升,CD4^(+)/CD8^(+)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研究组SOD、MDA水平及CD3^(+)、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4^(+)/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且治疗后两组患者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均正常。结论中药灌肠联合健脾清肠方加减及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效果确切,可提高氧化应激反应指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清肠方加减 美沙拉嗪 溃疡性结肠炎 氧化应激反应
下载PDF
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核转录因子-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魏雪梅 李丽英 +4 位作者 朱洁莹 靳文军 张海军 王献忠 刘苏颖 《河北中医》 2010年第5期754-756,F0003,共4页
目的通过复制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研究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 目的通过复制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模型,研究何首乌总苷对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小鼠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部位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24只8周龄ApoE基因敲除(ApoE-/-)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罗布考组各6只。4组均给予0.15%胆固醇高脂饲料喂养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动物模型。同时,模型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0.3mL/d,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分别给予何首乌总苷150、25mg/(kg.d)(0.3mL/d),普罗布考组给予普罗布考0.3mL/d(与高脂饲料的质量比为1∶100)。饲养16周后进行指标检测。观察比较各组小鼠主动脉斑块部位蛋白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核转录因子-κB(NF-κB)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何首乌总苷高、低剂量组和普罗布考组均可明显下调ApoE-/-小鼠主动脉斑块NF-κB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何首乌总苷通过影响NF-κB等炎性因子的表达,抑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胶原纤维降解,从而稳定斑块,预防斑块的破裂,避免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NF-κB 载脂蛋白E类 基因缺失 何首乌 小鼠
下载PDF
GPS不完备条件下定位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郭荣昌 靳文军 +1 位作者 范多旺 孔令刚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2-45,共4页
为了解决在GPS卫星信号被遮挡而无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钟差预测模型辅助GPS定位的方法。对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实现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将钟差预测值引入到GPS接收机中,实现信号遮挡情况下GPS接收机的定位解算。通过... 为了解决在GPS卫星信号被遮挡而无法定位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利用钟差预测模型辅助GPS定位的方法。对预测模型的基本思想和具体实现步骤作了详细的介绍,并且将钟差预测值引入到GPS接收机中,实现信号遮挡情况下GPS接收机的定位解算。通过对实测数据的验证分析表明,该钟差预测模型对钟差序列有很好的预测效果;能够在仅有3颗可观测卫星的情况下实现接收机的定位解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完整星座 接收机钟差 预测 定位
下载PDF
土木香内酯抗肿瘤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8
作者 靳文军 谭小武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7年第8期101-104,共4页
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死亡异常是肿瘤细胞的常见生物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失控性生长的重要原因。土木香内酯是传统中草药土木香的活性物质,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抗肿瘤中作用显著,对肺癌细胞较为敏感。土木香内酯的抗... 细胞周期调控与细胞死亡异常是肿瘤细胞的常见生物学特点,是肿瘤细胞失控性生长的重要原因。土木香内酯是传统中草药土木香的活性物质,为倍半萜类化合物,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尤其在抗肿瘤中作用显著,对肺癌细胞较为敏感。土木香内酯的抗肿瘤作用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香 传统中草药 倍半萜类化合物 肺癌细胞 CYCLIN 生物活性 基本组成单位 失控性生长 CASPASE 信号通路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海军 靳文军 +7 位作者 花霞 李曦 朱国英 王献忠 冯乐 赵君 苏瑞瑛 肖文良 《临床荟萃》 CAS 2009年第13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5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共92枚支架),同期行64SCT冠状动脉扫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用64SCT的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测定,以CAG结果为金标准,...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64SCT)在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能力和可靠性。方法50例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患者(共92枚支架),同期行64SCT冠状动脉扫描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CAG)。用64SCT的平扫图像行钙化积分测定,以CAG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与64SCT诊断支架开通或再狭窄的特异度、敏感度和一致性。结果64SCT对92枚支架显影良好72枚支架中直径≥3.0mm者57枚(79.2%),64SCT显示支架内狭窄程度>50%有21枚,CAG证实17枚,CAG和64SCT对其余51枚支架均显示无再狭窄或支架内狭窄程度为0~50%。在64SCT不能进行影像学评价的20枚支架中,支架直径<3.0mm者8枚(40.0%)。64SCT诊断冠状动脉支架腔内狭窄>50%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1%和90.9%,一致率为91.7%,阳性预测值76.2%,阴性预测值98.0%,因其无创性特点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结论64SCT可清晰显示冠状动脉支架的位置、形态、支架远近端血管及支架腔内情况,能较准确地评价冠状动脉支架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尤其对大直径支架的评估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血管造影术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支架
下载PDF
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素梅 靳文军 王献忠 《河北中医》 2014年第3期412-414,共3页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以简称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肺源性心脏病(以简称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142例肺心病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4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78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2组疗程均为14 d。观察2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并判断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1,P<0.05),左室射血分数和每搏输出量均增加(P<0.05);治疗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全血黏度(低切、高切)、血浆黏度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71.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常规西药疗法可明显改善心功能各项指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患者血液黏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心病 中药疗法 血液流变学 药物作用 注射剂 人参 附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