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塑造生境条件下中华倒刺鲃的栖息偏好研究
1
作者 刘瀚 林俊强 +5 位作者 王先政 班学君 王东胜 张迪 彭期冬 靳甜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42,共9页
为了促进受水电工程影响河段鱼类资源的恢复,选择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依托大型生态试验场,人工塑造多种近自然微地形生境,营造适宜鱼类栖息的水文水动力环境,研究其栖息行为偏好特性。设置0.3、0.6、1.0、1.5、2.0、3.0 m... 为了促进受水电工程影响河段鱼类资源的恢复,选择中华倒刺鲃(Spinibarbus sinensis),依托大型生态试验场,人工塑造多种近自然微地形生境,营造适宜鱼类栖息的水文水动力环境,研究其栖息行为偏好特性。设置0.3、0.6、1.0、1.5、2.0、3.0 m^(3)/s共6种流量工况,分别进行多地形组合、沙洲地形局部偏好、深潭浅滩地形局部偏好鱼类栖息生境选择试验。采用PIT射频识别系统实时监测鱼类栖息行为,选取流速、涡量、湍流动能和床体切应力4个水动力指标,计算对应流场条件下的中华倒刺鲃栖息适宜度,并基于随机森林和CART算法筛选影响中华倒刺鲃栖息选择的主要水动力指标,探究其栖息行为的水动力选择机制。结果表明,深潭浅滩及沙洲河段的进出口是中华倒刺鲃喜好栖息场所,涡量和流速是影响其栖息的主要水动力指标。流速高于0.545 m/s、低于2.3 m/s,涡量高于0.72/m、低于15.7/m时的流场条件,为试验工况下中华倒刺鲃的最适宜栖息环境。研究结果为鱼类栖息地生态修复及生态调度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倒刺鲃 微地形 水文水动力 鱼类行为 流速 涡量
下载PDF
面向产漂流性卵鱼类的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效果评价
2
作者 张迪 徐薇 +5 位作者 吴凡 林俊强 侯轶群 朱博然 彭期冬 靳甜甜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8-66,共9页
构建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三峡水库历年生态调度的效果并提出生态调度方案的优化建议,为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从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2个维度出发,构建的面向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水库生态调度效果评价体系包含目... 构建生态调度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评估三峡水库历年生态调度的效果并提出生态调度方案的优化建议,为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提供参考。从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2个维度出发,构建的面向产漂流性卵鱼类繁殖的水库生态调度效果评价体系包含目标层、准则层和6个一级指标、10个二级指标,提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赋分标准,并采用层次分析法根据指标相对重要度,计算了各指标的权重系数。2012-2022年三峡水库生态调度效果各年度存在明显差异,涨水持续时间、初始流量、流量日上涨率和洪峰流量、水温等水文水环境指标满足鱼类最适繁殖需求的生态调度,鱼类繁殖响应良好;开展2次生态调度年份的效果好于开展1次调度的年份。三峡水库生态调度尽可能控制在水温20℃以上起调,水库出流过程尽可能接近鱼类适宜的水文需求阈值区间,同时在水库运行条件合适的前提下,年内尽可能开展2次生态调度实践,泄放较大脉冲的洪峰过程,促进鱼类繁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漂流性卵鱼类 四大家鱼 生态调度 效果评价 三峡水库
下载PDF
道路建设对西南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倩雯 靳甜甜 +3 位作者 蒋爱萍 彭期冬 林俊强 张迪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310-2322,共13页
为揭示西南地区道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2015年土地覆被和道路数据,计算了研究区道路核密度与景观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建设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影响,探讨了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和对不同土地覆被影响的特点,指出了各景观指数的... 为揭示西南地区道路建设对景观格局的影响,基于2015年土地覆被和道路数据,计算了研究区道路核密度与景观指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道路建设的直接、间接和综合影响,探讨了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和对不同土地覆被影响的特点,指出了各景观指数的适用性。结果表明:(1)道路建设使斑块密度增加,斑块离散化加剧,发生明显的破碎化趋势,同时道路核密度与PD、SHDI、SPLIT变化百分比呈显著正相关,与COHESION、CONTAG、PAFRAC呈显著负相关;(2)道路建设对景观指数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表现在:破碎化、斑块空间分布形态、聚集连通性,其中PD能很好的表征道路建设对景观破碎化的作用程度,SPLIT在识别破碎化程度高的区域更具优势;(3)不同景观指数具有不同适用性,PAFRAC适用于道路不发达区域,CONTAG适用于道路分布异质性较高的区域,DIVISION适用于人类活动强度不大的区域,COHESION、SPLIT适用于探究道路及伴随的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区域,PD、SHDI在探究道路的直接作用时适用性广泛;(4)探究不同土地覆被类型受道路建设的影响,林地优先选取PD、DIVISION;草地优先选取DIVISION、SPLIT;农田优先选取PD、PAFRAC、COHESION、SPLIT、DIVISION;湿地优先选取PAFRAC、COHESION、SPLIT;人工表面优先选择PD、PAFRAC、COHESION;其他优先选择DIVISION、SPLIT、COHESION。探究道路建设对西南地区景观格局的影响对于了解西南地区景观格局变化、指导该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建设 景观格局 道路核密度 景观指数 西南地区
下载PDF
基于关键影响因素识别的丰满重建工程对雾凇影响分析
4
作者 李倩雯 脱友才 +5 位作者 靳甜甜 姜昊 林俊强 曲直 张迪 彭期冬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75-282,共8页
在系统梳理雾凇、气象、水温和电站运行等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与雾凇形成和等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丰满电站全面治理工程对雾凇岛雾凇形成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雾凇质量与气温、流量、风速显著负相关,与湿度、气温... 在系统梳理雾凇、气象、水温和电站运行等数据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影响因素与雾凇形成和等级的关系,进一步探讨了丰满电站全面治理工程对雾凇岛雾凇形成的潜在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雾凇质量与气温、流量、风速显著负相关,与湿度、气温日较差和水温气温差显著正相关;(2)低气温、高的气温日较差、较大水气温差、高空气湿度、适宜风速等均有利于雾凇的形成,由水域吹向岸边的风向有利于雾凇的形成;(3)全面治理工程完成后,下泄水温有所升高,流量变化不明显,对于下游的雾凇景观有利;(4)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雾凇景观受到自然和人为两类因素的影响,需更长时间的监测数据来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凇 影响因素 重建工程 丰满水电站
下载PDF
拉萨河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5
作者 王东波 君珊 +1 位作者 靳甜甜 石松林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26-233,共8页
2017年8月对拉萨河着生藻类群落组成、丰度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调查,并做了双向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流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60.5%)为主,其次是绿藻门Chlorophyta(27.9%),蓝藻门Cyanophyta(11.6... 2017年8月对拉萨河着生藻类群落组成、丰度以及多样性指数进行调查,并做了双向聚类分析和典范对应分析(CCA)。结果表明:流域着生藻类种类组成以硅藻门Bacillariophyta(60.5%)为主,其次是绿藻门Chlorophyta(27.9%),蓝藻门Cyanophyta(11.6%);物种平均丰度为20.7万cells/cm^(3),硅藻门占95%,蓝藻门占3.9%,绿藻门占1.1%,种类少、丰度低是拉萨河流域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特征的主要特点;着生藻类优势种以菱形藻为主;双向聚类分析表明生境类型的空间异质性是导致相邻区域无法进行聚类的主要原因。CCA排序结果表明。环境指标对拉萨河流域着生藻类丰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其中常见物种膨胀桥弯藻受硫化物影响明显,双眉藻和束丝藻受总氮影响明显,而且总氮箭头连线较长,总氮是影响着生藻类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脆杆藻与COD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 着生藻类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典范对应分析
下载PDF
黄土高原常见造林树种光合蒸腾特征 被引量:44
6
作者 靳甜甜 刘国华 +2 位作者 胡婵娟 苏常红 刘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5758-5765,共8页
为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现状,该区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建设,但是,植物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如何,还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光合、蒸腾和生理生态指标出发,对黄土高原3个主要退耕还林树种:刺槐、沙棘、山... 为改善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现状,该区长期以来开展了大量的植被建设,但是,植物的适应性及生长状况如何,还不十分清楚。为探讨造林树种对环境的适应性,从光合、蒸腾和生理生态指标出发,对黄土高原3个主要退耕还林树种:刺槐、沙棘、山杏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其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沙棘不同坡位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光补偿点LSP较其它两个树种占明显优势,特别是在上坡位Pmax、LSP分别达到了22.8μmol·m-·2s-1、520μmol·m-·2s-1,具有较高的同化代谢能力,该物种较适应该地区的强光环境,适宜种植于阳坡或坡顶;山杏LSP相对较低,而表观量子效率α明显高于沙棘、刺槐,并在下坡位达到最大值0.069,说明它主要利用弱光进行光合作用,适宜种植于阴坡或坡脚等弱光环境中,但由于山杏水分利用效率WUE较低,可能对环境带来不良影响,山杏叶片含水量为65.1%,明显高于其它两个树种,而叶绿素含量仅为0.94mg/g与刺槐沙棘的2.34mg/g和2.00mg/g相差很大,这可能是导致其WUE较低的一个原因;刺槐在上坡位的光合生理参数与山杏相差不大,但是随坡位下降其α、净光合速率Pn较山杏明显偏低各个坡位受限明显,容易形成老头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响应曲线 表观量子效率 最大净光合速率 光补偿点 光饱和点 暗呼吸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因果关系分析及预测研究
7
作者 张一博 杨宗记 +3 位作者 张建东 李瑞盈 张晨宇 靳甜甜 《机电工程技术》 2024年第3期253-257,318,共6页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部门生产调度的重要参考,不同地区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有所不同,因此,为探索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某变电站逐小时电力负荷和气象要素数据为基础,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气象要素与电力负荷的因果...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是电力部门生产调度的重要参考,不同地区影响电力负荷的因素有所不同,因此,为探索电力负荷与气象因子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某变电站逐小时电力负荷和气象要素数据为基础,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气象要素与电力负荷的因果关系。采用ADF检验验证气象因子与电力负荷数据的平稳性,将通过ADF检验的平稳性变量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显示,温度、相对湿度和风速均是电力负荷的格兰杰原因,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电力负荷变化的影响是实时的,风速对电力负荷变化的影响具有1 h以上的滞后性。采用灰色关联度和余弦相似度建立综合相似性指标,基于相似日法提出一种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以2018—2020年的气象数据和电力负荷数据作为样本库,采用2021年的数据对模型预测准确性进行检验。经验证,模型在天气因子变化不明显或变化缓慢情况下预测准确率为90%以上,可作为电力部门生产调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 格兰杰因果检验 相似日法
下载PDF
不同坡位沙棘光合日变化及其主要环境因子 被引量:85
8
作者 靳甜甜 傅伯杰 +3 位作者 刘国华 胡婵娟 苏常红 刘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783-1793,共11页
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被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造林活动中。为探明不同坡位沙棘光合特征及影响沙棘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沙棘生长旺盛期分坡位测定光合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进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 沙棘是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重要的生态经济树种,被广泛应用于黄土高原造林活动中。为探明不同坡位沙棘光合特征及影响沙棘光合作用的主要环境因子,在沙棘生长旺盛期分坡位测定光合特性及环境因子日变化进程,并采用通径分析法分析各环境因子对沙棘净光合速率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结果表明:①各环境因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光合有效辐射是空气温度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而空气温度变化引起的空气密度变化对空气相对湿度和CO2浓度有显著影响。在上、中和下坡位环境变化可以分别解释85.6%、86.0%和55.22%净光合速率的变异。②下坡位沙棘净光合速率最小,日均值为9.38μmol.m-.2s-1,上、中坡位分别为14.22μmol.m-.2s-1,15.94μmol.m-.2s-1。③10:00之前中上坡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下坡位,但3坡位沙棘水分利用效率日均值无明显差异。④上坡位净光合速率主要受到光合有效辐射、空气相对湿度的影响;中坡位光合有效辐射仍为主要环境因子,此外空气温度和空气湿度之间的相互作用对净光合速率也有一定影响,为主要限制因子;下坡位影响沙棘光合速率主导因素为光合有效辐射。⑤沙棘在10:00之前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湿度较高而空气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作为阳生物种,沙棘需要足够的光照维持生长,而以往研究表明适度水分胁迫可以提高沙棘光合过程中对水的利用效率。所选流域年降水量535mm,中上坡位水分胁迫并非十分严重。因此,种植于中上坡位的沙棘即可接受足够光照(特别是10:00以前的光照)进行光合保证生长速率,又能在光合过程中保持较高水分利用效率,符合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经济发展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径分析 沙棘 光合日变化
下载PDF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河库健康评价
9
作者 蒋爱萍 葛嘉 +5 位作者 王恺毅 宋雨航 刘瀚 付彦伟 班学君 靳甜甜 《水利水电技术(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234-242,共9页
河流(水库)健康评价对诊断其生态系统健康和保障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可为河流(水库)水环境、水生态修复管理提供依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水文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形态结构完整性、生物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可... 河流(水库)健康评价对诊断其生态系统健康和保障其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其研究可为河流(水库)水环境、水生态修复管理提供依据。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从水文完整性、化学完整性、形态结构完整性、生物完整性和社会服务功能可持续性五个方面开展枕头坝一级水电站河库健康评价。结果表明:电站河流、水库均处于非常健康状态,河流健康得分90.7分,水库健康得分88.2分,其中河岸带植被覆盖度和鱼类保有指数得分较低,分别为79.3分和76.0分。在未来的电站管理工作中,应重点加强河岸带植被保护与修复和鱼类资源保护,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合理的鱼类和其他水生生物监测预警机制,加强鱼类保护管理和宣传,建立外来鱼类预防和预警机制;与地方政府加强合作,提升库周生态环境质量,通过人工促进自然植被恢复、植树造林、地表土壤修复等多种措施保护和恢复河库岸带植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渡河流域 枕头坝一级水电站 层次分析法 河库健康评价
下载PDF
拉萨河干流城市段水环境容量 被引量:11
10
作者 靳甜甜 卢敏 +2 位作者 刘国华 彭期冬 冯时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4期8955-8963,共9页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拉萨河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维持流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拉萨河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成为威胁河流水质的潜在因素。明确拉萨河河流水质现状,核定水域... 拉萨河流域是西藏自治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拉萨河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维持流域生态安全至关重要。近年来,拉萨河流域内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加,成为威胁河流水质的潜在因素。明确拉萨河河流水质现状,核定水域的水环境承载力,对于未来拉萨河河流管理和经济规划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河流断面、流量、水位和水质现场监测,污染物排放、水文和水质历史资料收集等工作,利用MIKE11模型,对拉萨河城市段干流水动力和水质进行了模拟,依据国家标准和规范计算了拉萨市干流河段水环境容量。计算结果表明:(1)拉萨市干流河段化学需氧量COD容量较小,氨氮NH+4-N具有较大容量:上游达孜断面按照地表水II类水体要求的浓度标准限值输入时,拉萨市干流段COD容量约为3461 t/a、NH+4-N容量约为602 t/a;若上游达孜断面按照2017年5月1日—2017年5月30日连续30日测定月均值输入,则拉萨市干流河段COD容量约为797 t/a、NH+4-N容量约为1145 t/a。(2)对拉萨市干流河段水环境容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变化、水利水电工程运行调度、上游来水水质和河流自净能力:2014年以后拉萨河流域的暖干化趋势,很可能带来枯水期流量降低,从而改变水环境容量计算中的设计水文条件,使水环境容量降低;拉萨河沿岸灌区取水,旁多水利枢纽、直孔电站运行调度也是影响下游水环境容量的重要因素;流域内草甸、湿地生态系统有机质和养分在气候暖干化背景下加速矿化,可能是造成上游水体中COD浓度较高的重要原因。(3)为加强拉萨河流域水环境管理,应加强上游草甸和湿地水环境效应监测、完善城市污水处理厂及配套设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萨河 水环境容量 化学需氧量 MIKE11
下载PDF
采茶歌对于当下音乐教学的意义 被引量:4
11
作者 靳甜甜 《福建茶叶》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14-215,共2页
采茶歌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行为"层面的一种茶事文化、茶艺文化、茶道文化。在性质上讲,采茶歌与伐木歌、川江号子、搬运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属于我国民歌中的典型的"劳动歌",采茶歌基本特征... 采茶歌是我国传统茶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行为"层面的一种茶事文化、茶艺文化、茶道文化。在性质上讲,采茶歌与伐木歌、川江号子、搬运歌等艺术形式一样,属于我国民歌中的典型的"劳动歌",采茶歌基本特征包括内容上的多以歌颂茶文化、茶生活为主;风格上的多讲究以粗犷的山间小调为主要表达样式;唱词结构上的多采用对称式句式结构。采茶歌对于当前音乐教学的借鉴价值有:为音乐教育提供现实的生活素材、为音乐教育提供具有"原生态"性质的审美意境、为音乐教育塑造民族性、民俗性的审美情趣等。在音乐教学中实施"采茶歌"思路的基本策略有:要把握好"采茶歌"唱腔与音乐教学的关联、要把握好"采茶歌"的表演互动,使学生开展艺术互评、要把握好"采茶歌"的民族性教育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茶歌 音乐教学 意义
下载PDF
《为了霍洛维茨》:用钢琴音乐为电影添彩 被引量:1
12
作者 靳甜甜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0-102,共3页
钢琴音乐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展现出钢琴自身的审美气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在充分利用钢琴音乐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完美的展示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及主题内涵,钢琴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将人们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带到了一个梦幻的天地... 钢琴音乐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通过音乐展现出钢琴自身的审美气息,电影作为一种文化艺术,在充分利用钢琴音乐的基础上,可以更加完美的展示电影的故事情节以及主题内涵,钢琴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将人们的视觉与听觉感受带到了一个梦幻的天地。近年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洛维茨 艺术表达 听觉感受 拉赫玛尼诺夫 主题内涵 海上钢琴师 文化艺术 野蜂飞舞 献给爱丽丝
下载PDF
培养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途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靳甜甜 《北方音乐》 2017年第10期219-220,共2页
本文分析了钢琴演奏中的音乐表现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阐述了钢琴演奏中音乐表现力的具体培养方法.旨在强化钢琴演奏技巧和音乐情感表达的完美结合,提高钢琴演奏教学水平,重视学生对音乐内涵的理解,最终提高学生钢琴演奏的音乐表现力.
关键词 钢琴演奏 音乐表现力
下载PDF
钢琴演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10
14
作者 靳甜甜 《黄河之声》 2015年第1期22-22,共1页
视唱练耳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果将钢琴演奏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中,练习者能够完整地感知音乐,丰富想象力,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文章通过钢琴常用独奏、四首联弹、双钢琴演奏咽的三种演奏形式进行研究用,探讨钢琴演奏在视唱... 视唱练耳教学作为音乐教学专业的基础课程,如果将钢琴演奏融入视唱练耳教学中,练习者能够完整地感知音乐,丰富想象力,进而提高学习积极性。文章通过钢琴常用独奏、四首联弹、双钢琴演奏咽的三种演奏形式进行研究用,探讨钢琴演奏在视唱练耳教学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琴演奏 视唱练耳教学 作用
下载PDF
文化自信视域下的陕西传统音乐文化价值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靳甜甜 《戏剧之家》 2021年第8期67-68,共2页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动力和源泉,文化自信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 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思想动力和源泉,文化自信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希望大家坚定文化自信,用文艺振奋民族精神"。本文针对陕西传统音乐的文化价值体现进行分析,探究其发展对文化自信建设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信 陕西文化 陕西传统音乐文化
下载PDF
高校钢琴教学现状调查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靳甜甜 《音乐时空》 2014年第21期146-146,共1页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不再简单地追求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转而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趋势。钢琴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本文就高校中钢琴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引起教... 随着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不再简单地追求物质生活层面的需求,转而追求更好的精神生活,这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一种趋势。钢琴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有着其独特的魅力,本文就高校中钢琴教学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引起教学工作者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生活 钢琴教学 高校
下载PDF
黄土丘陵沟壑区典型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 被引量:47
17
作者 胡婵娟 傅伯杰 +2 位作者 刘国华 靳甜甜 刘宇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27-733,共7页
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延安羊圈沟小流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沙棘(Hippophae reamnoides)和杏树(Prunus armeniaca)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监测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的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影响。研... 对典型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延安羊圈沟小流域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沙棘(Hippophae reamnoides)和杏树(Prunus armeniaca)人工林下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进行监测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的人工林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多样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如下:(1)3种人工林中刺槐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和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林地;(2)表征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与微生物生物量碳的高低表现一致,依次为刺槐林>沙棘林>杏树林,相关分析表明其与微生物生物量、总氮及土壤水分等存在显著相关性;(3)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3种人工林间未见显著差异,Shannon-Winner多样性指数(H′)表现为刺槐林>杏树林>沙棘林,与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生物量间均未见显著相关性。总之,3种人工林相比较,种植刺槐林与其它两种人工林相比更有利于提高微生物的量及代谢活性,微生物的功能多样性受不同树种的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微生物 多样性 微生物生物量碳 微生物活性 人工林 黄土高原
下载PDF
新疆玛纳斯河流域2000—2010年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42
18
作者 刘金巍 靳甜甜 +2 位作者 刘国华 李宗善 杨荣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211-3223,共13页
在2000年和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变化速率、变化方向及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近10年... 在2000年和2010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的基础上,从土地利用类型的结构、变化速率、变化方向及土地利用程度等方面分析了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因素及不同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近10年来,流域土地利用程度增强,人工绿洲呈扩张趋势,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大量增加,林地和未利用地减少;上游地区草地和冰川积雪覆盖地面积增加。(2)耕地向内部外部双向扩张,主要来源于林地、荒漠和盐碱地;新增草地以山地裸地和山前荒漠的转变为主;林地主要转变为中游的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及上游的草地和裸地;城乡工矿居民用地的增加主要来自荒漠、耕地和林地;未利用地变化以向人工绿洲土地类型的转变为主。(3)上游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受气候变化的影响,降水量增加可能是冰川积雪面积扩张的主要原因;中游人类活动密集,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扩张,荒漠植被退化;下游受气候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尾闾湖泊萎缩,河岸和湖周植被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纳斯河流域 土地利用变化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下载PDF
三江源地区高寒草地不同退化程度土壤特征研究 被引量:56
19
作者 伍星 李辉霞 +2 位作者 傅伯杰 靳甜甜 刘国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7-84,共8页
为了解区域尺度上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特征,在对三江源地区进行多样点采样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地不同土层的土壤物理和化学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加剧,不仅草地群落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地上/地... 为了解区域尺度上不同退化程度高寒草地的土壤特征,在对三江源地区进行多样点采样和室内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草地退化对高寒草地不同土层的土壤物理和化学等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化程度加剧,不仅草地群落组成出现明显变化,地上/地下生物量显著下降,而且土壤各理化性质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壤容重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和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土壤有机碳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显著下降,尤其是0~10cm土层;草地退化加剧导致土壤总氮和硝态氮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且对0~10cm土层影响更为显著;土壤铵态氮含量在草地轻度退化阶段最高,且受草地退化影响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土层的土壤有机碳和总氮与生物量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也显示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含量与绝大部分草地演替阶段的生物量显著相关,表明土壤有机碳和总氮可作为衡量三江源地区草地退化程度的重要土壤性状指标。人工草地的建植可明显增加地上/地下生物量,但短期内对土壤的改良效果并不显著,极度退化草地的土壤恢复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江源地区 高寒草地 退化 土壤有机碳 总氮
下载PDF
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水土保持服务功能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金巍 靳甜甜 +2 位作者 刘国华 李宗善 杨荣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3期7013-7025,共13页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年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上游、中游以及整个区域的角度综合评价了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60%以上为未利用地,2000—2010... 基于遥感影像数据,分析了黑河中上游地区2000年到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在此基础上,从上游、中游以及整个区域的角度综合评价了该区域的水源涵养和土壤保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物质量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60%以上为未利用地,2000—2010年,耕地、林地和未利用地面积大量增加,草地和水域面积减少。2耕地增加以荒漠和草地转入为主;林地转入表现为草地和荒漠造林,转出主要为林地荒漠化;草地转出主要去向为造林和荒漠化,而增加主要来源于冰雪覆盖地和荒漠;未利用地增加主要来源于草地的退化。3研究区土地利用程度较低,由东南向西北递减,2000—2010年,上游土地利用程度有所降低,中游大部分地区呈上升趋势。4由于上游山区林地面积的增加,植被覆盖下土壤的水源涵养量显著增加,土壤贮水量增加了0.764×108t。5土壤保持量由1.860×108t增加到1.899×108t,主要原因为草地转化为林地。在气候变化背景下,黑河流域应控制上游地区人工林面积,减少林地蒸腾量,以增加下游可用水量;适当控制中游地区耕地面积的扩张趋势,保证湿地、草地等自然生态系统生态用水量,维持流域山地-绿洲-荒漠系统的稳定,进而持续发挥生态系统土壤保持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河中上游 土地利用变化 水源涵养 土壤保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