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1
作者 邹明 鲁欣欣 +2 位作者 甄俊琦 徐鹏亮 靳荣线 《食用菌》 CAS 2024年第1期92-94,共3页
为充分掌握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情况,在调研集约化企业、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综合分析河南省平菇生产现状及集约化生产企业现状,并指出平菇集约化存在的问题,包括龙头企业少、设施配套不齐全、优良品种缺乏、品牌意识淡薄等;同时提出加... 为充分掌握河南省平菇集约化生产情况,在调研集约化企业、专业合作社基础上,综合分析河南省平菇生产现状及集约化生产企业现状,并指出平菇集约化存在的问题,包括龙头企业少、设施配套不齐全、优良品种缺乏、品牌意识淡薄等;同时提出加快平菇集约化生产的建议,如政府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及构建知名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集约化 现状 存在问题 措施
下载PDF
基于氨基酸含量分析14类香菇的品质特性 被引量:1
2
作者 曹贤 邹明 +3 位作者 高俊峰 鲁欣欣 靳荣线 李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8-55,共8页
为探究不同类别香菇的氨基酸含量差异,以14类市售香菇为研究对象,16种游离氨基酸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别香菇的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但均是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Asp)... 为探究不同类别香菇的氨基酸含量差异,以14类市售香菇为研究对象,16种游离氨基酸作为评价指标,利用相关性、主成分和聚类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类别香菇的氨基酸含量存在差异,但均是谷氨酸(Glu)含量最高,其次为天冬氨酸(Asp);游离氨基酸总量(TAA)(w)为18.66~26.06 g·kg^(-1),必需氨基酸EAA/TAA为34.66%~38.96%;各类香菇间的氨基酸组分特征不同,鲜味氨基酸(UAA)含量最高,尤其是第9类,达到10.61 g·kg^(-1),第3类的甜味氨基酸(SAA)含量最高,为7.94 g·kg^(-1);甲硫氨酸(Met)的变异系数最大,为19.27%,赖氨酸(Lys)最小,仅为7.64%。主成分分析(PCA)提取到2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88.27%,苏氨酸(Thr)、Asp、Lys和Glu可作为市售14类香菇的综合评价指标。综合得分前3位的为第3类、第1类、第9类和第11类,其中第11类与第9类并列第三;聚类分析将14类香菇分为五大类,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香菇的良种选育及品质评价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氨基酸含量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品质分析
下载PDF
一株野生平菇的分离鉴定及驯化栽培 被引量:1
3
作者 邹明 李峰 +3 位作者 鲁欣欣 赵建选 靳荣线 屈涛 《食药用菌》 2023年第1期63-67,76,共6页
对采集到的一株野生食用菌,经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确定其为糙皮侧耳(平菇);将其与7个生产平菇品种进行拮抗试验,结果均存在明显的拮抗线,表明其具有特异性。菌丝生长特性及不同栽培模式出菇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 对采集到的一株野生食用菌,经过形态学特征和ITS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确定其为糙皮侧耳(平菇);将其与7个生产平菇品种进行拮抗试验,结果均存在明显的拮抗线,表明其具有特异性。菌丝生长特性及不同栽培模式出菇的试验结果表明:该菌株菌丝在25℃时生长速度快,表现洁白、浓密;最适碳源为蔗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较适宜采用发酵料栽培模式,在此模式下表现出菇整齐、菌盖深灰色、菌肉肥厚、菌柄硬实、菌褶密集,头潮菇生物学效率为5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真菌 分离鉴定 糙皮侧耳 菌丝生长特性 适宜栽培模式
下载PDF
一株野生金针菇菌株的分离鉴定及驯化栽培
4
作者 鲁欣欣 邹明 +3 位作者 靳荣线 马海涛 刘翼成 李峰 《食用菌》 CAS 2023年第3期6-9,共4页
采用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鉴定野外采集的一份野生大型真菌菌株,并研究分离纯化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该野生菌株为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编号21JYF01),其菌丝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出菇... 采用形态学及ITS序列分析鉴定野外采集的一份野生大型真菌菌株,并研究分离纯化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出菇试验。结果表明:该野生菌株为金针菇Flammulina filiformis(编号21JYF01),其菌丝培养基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酵母粉;出菇试验时子实体丛生,呈淡黄色,农艺性状均较好,生物学效率为7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ITS序列 生物学特性 驯化栽培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不同等级香菇品质评价 被引量:8
5
作者 靳荣线 李峰 +3 位作者 邹明 孔维丽 刘翼成 赵建选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50-56,共7页
为研究不同等级香菇品质的差异,以14个等级的香菇为材料,测定分析了含水量以及粗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粗多糖、灰分、脂肪含量7个品质参数,通过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等级间品质存在差异,但也存在相似性... 为研究不同等级香菇品质的差异,以14个等级的香菇为材料,测定分析了含水量以及粗纤维、蛋白质、氨基酸、粗多糖、灰分、脂肪含量7个品质参数,通过主成分和相关性分析对其品质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等级间品质存在差异,但也存在相似性,均表现为粗纤维含量最高,其次为蛋白质含量,脂肪含量最低;其中3级的粗纤维含量最大,达到5.5%;1级的蛋白质含量最高,为3.82%;所有等级的脂肪含量仅为0.2%或0.3%。对主成分进行分析(PCA),提取出2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为67.11210%),其中总灰分与PC1呈正相关。参数相关性矩阵分析结果显示,蛋白质、氨基酸、总灰分含量三者之间呈正相关,其中灰分含量与其他参数具有最大范围的相关性,这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本研究结果为香菇分级研究与利用提供了基础,也为香菇定向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等级 品质 主成分分析
下载PDF
链霉菌YIM 245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靳荣线 曹艳茹 +3 位作者 苗翠苹 李文均 姜怡 吴少华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B12期1-4,共4页
利用多种柱色谱层析方法从来自非洲特有动物之一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c)的粪便链霉菌YIM245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脱氧胞嘧啶核苷(1)、2’-脱氧胸苷(2)、2’-脱氧尿苷(3... 利用多种柱色谱层析方法从来自非洲特有动物之一长颈鹿(Giraffa camelopardalisc)的粪便链霉菌YIM245的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7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2'-脱氧胞嘧啶核苷(1)、2’-脱氧胸苷(2)、2’-脱氧尿苷(3)、2’-脱氧腺苷(4)、菜油甾醇(5)、大豆素(6)和邻氨基苯甲酸(7)。应用96孔板法测定了化合物对5种病原指示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结果表明该7个化合物均显示较弱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菌 次生代谢产物 结构鉴定 抗菌活性 最低抑制浓度
下载PDF
平菇集约化制袋、标准化出菇技术
7
作者 鲁欣欣 邹明 +2 位作者 徐鹏亮 甄俊琦 靳荣线 《食药用菌》 2023年第6期415-420,共6页
平菇是我国第三大食用菌,近年来栽培规模扩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存在液体菌种制作技术不完善、菌袋生产条件参差不齐、缺乏栽培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等问题,导致菌种质量差、菌袋污染率高、产量不稳定和品质不高。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平... 平菇是我国第三大食用菌,近年来栽培规模扩大、转型升级步伐加快,但存在液体菌种制作技术不完善、菌袋生产条件参差不齐、缺乏栽培技术规范和质量标准等问题,导致菌种质量差、菌袋污染率高、产量不稳定和品质不高。根据生产实践,总结平菇熟料栽培和发酵料栽培两种模式的集约化制袋、标准化出菇技术,介绍各环节要点,包括菌袋集约化生产流水线布局,出菇场地选择,品种选择,固体、液体原种和栽培种制作,栽培常用配方及培养料处理,培养料装袋、灭菌与接种,菌袋发菌管理与挑杂,出菇管理和采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集约化 标准化出菇 发酵料栽培
下载PDF
不同颗粒规格玉米芯发酵料对栽培平菇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靳荣线 马玮超 +3 位作者 鲁欣欣 邹明 刘翼成 李峰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5期54-57,共4页
以平菇新科108为材料,选用4种不同直径的玉米芯发酵料进行栽培。结果表明,使用直径0.2 m~0.5 m和0.5 cm~1.5 m的玉米芯,发酵温度较高,栽培成功率均高于95%,平菇菌丝生长快,生物学效率超过110%;直径1.5 cm~2.5 cm和2.5 cm~3.5 cm的玉米芯... 以平菇新科108为材料,选用4种不同直径的玉米芯发酵料进行栽培。结果表明,使用直径0.2 m~0.5 m和0.5 cm~1.5 m的玉米芯,发酵温度较高,栽培成功率均高于95%,平菇菌丝生长快,生物学效率超过110%;直径1.5 cm~2.5 cm和2.5 cm~3.5 cm的玉米芯,发酵堆体温度较低,栽培成功率分别降至81.11%和61.11%,且菌丝生长相对缓慢,生物学效率仅为87.27%和76.36%。综合考虑选用直径0.2 cm~1.5 cm的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平菇 发酵料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六个杏鲍菇品种比较试验 被引量:1
9
作者 靳荣线 李峰 +1 位作者 赵建选 胡晓强 《食用菌》 2015年第2期24-25,共2页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对6个杏鲍菇品种进行试验比较,筛选出较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优良品种。结果表明,杏鲍菇新科11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呈棒状,生物学效率高,与其它供试品种相比,差异显著。
关键词 杏鲍菇 品种比较 工厂化栽培 子实体性状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平菇新科108优质菇生长二氧化碳浓度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0
作者 靳荣线 李峰 +2 位作者 马玮超 刘震宇 胡宁 《食用菌》 2019年第6期42-43,共2页
在平菇新科108子实体生长期设置不同二氧化碳浓度处理,观察测定不同处理新科108子实体性状、产量、生物学效率,依据试验结果并综合考虑因素,得出新科108优质菇生长的最适二氧化碳浓度是600~800 mg/L.
关键词 平菇 新科108 二氧化碳 子实体
下载PDF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配方比较试验 被引量:1
11
作者 靳荣线 李峰 +1 位作者 赵建选 胡晓强 《食用菌》 2014年第3期35-36,共2页
以农作物下脚料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10种不同试验配方,筛选出适宜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料。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在供试配方中,配方⑦(玉米芯50%,棉子壳10%,木屑10%,麸皮2... 以农作物下脚料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10种不同试验配方,筛选出适宜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培养料。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杏鲍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在供试配方中,配方⑦(玉米芯50%,棉子壳10%,木屑10%,麸皮25%,玉米粉3%,碳酸钙1%,石膏1%)是试验的最佳配方。该配方培养料的菌丝生长势最强,子实体产量和生物学效率分别达到0.43 kg/袋,95.5%,并与其它供试培养料配方相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工厂化栽培 培养料配方 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白灵菇工厂化栽培培养料配方筛选 被引量:4
12
作者 靳荣线 《食用菌》 2016年第5期31-32,共2页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为指标,以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6种不同试验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白灵菇。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其中,配方(6)(玉米芯45%,锯末20%,棉子...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生物学效率为指标,以玉米芯、棉子壳为主要原料设计6种不同试验配方,进行工厂化栽培白灵菇。结果表明,不同培养料配方对白灵菇菌丝生长、产量和生物学效率有较大影响,其中,配方(6)(玉米芯45%,锯末20%,棉子壳15%,麸皮10%,豆粕5%,玉米面3%,石灰1%,石膏1%)是试验的最佳配方,该配方栽培白灵菇的生物学效率高达88.89%,与其它供试配方相比差异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灵菇 工厂化栽培 产量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平菇子实体品质评价
13
作者 靳荣线 谭秀芳 +2 位作者 马玮超 董彦琪 李峰 《中国瓜菜》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4-79,共6页
为探究平菇不同规格子实体对品质的影响,以平菇650、新科106和新科108为材料,测定并分析比较了第1茬菇和第2茬菇5种规格子实体的含水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第1茬菇子实体含水量总体高于第2茬菇;第1茬菇和第2茬菇子... 为探究平菇不同规格子实体对品质的影响,以平菇650、新科106和新科108为材料,测定并分析比较了第1茬菇和第2茬菇5种规格子实体的含水量、粗蛋白和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3个品种第1茬菇子实体含水量总体高于第2茬菇;第1茬菇和第2茬菇子实体规格不同,含水量存在差异,即随着菌盖直径增大,含水量有增大趋势。不同品种子实体粗蛋白含量略有差异,3个品种第1茬菇和第2茬菇粗蛋白含量均呈现出随菌盖直径的增大而降低的趋势,菌盖直径3~5 cm时,粗蛋白含量较高。3个品种均是谷氨酸含量最高,新科108在菌盖直径为4 cm时谷氨酸含量(w,后同)最高,为25.3 mg·g^(-1)。综上可知,平菇菌盖直径3~5 cm,鲜菇含水量≤90%,粗蛋白含量≥25%,谷氨酸含量≥24.0 mg·g^(-1)可作为优质平菇的品质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子实体 品质分析 优质平菇
下载PDF
白灵菇工厂化栽培10个品种比较试验
14
作者 靳荣线 李峰 +1 位作者 赵建选 胡晓强 《食用菌》 2015年第6期20-21,共2页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对10个白灵菇菌株进行袋栽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新科6号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洁白、掌状,生物学效率高,与其它供试菌株相比,差异显著。
关键词 白灵菇 工厂化栽培 10个品种子 实体性状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不同袋口处理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出菇的影响
15
作者 靳荣线 李峰 +2 位作者 张学红 赵建选 胡晓强 《食用菌》 2015年第4期41-42,共2页
以现蕾时间、现蕾数量、子实体性状及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为指标,对8种袋口处理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现蕾时间、数量、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试验处理2(去盖,盖环处搔菌,袋口2/3面积按紧不动,... 以现蕾时间、现蕾数量、子实体性状及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为指标,对8种袋口处理方式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出菇方式对工厂化栽培杏鲍菇现蕾时间、数量、子实体性状和产量均有较大影响;试验处理2(去盖,盖环处搔菌,袋口2/3面积按紧不动,剩余1/3袋口拉松)出菇较早,子实体外形美观,大小适中,产量高,商品菇转化率高,单袋产量达433g,生物学效率高达96.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工厂化栽培 出菇方式 子实体性状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平菇-鸡腿菇周年高效栽培技术
16
作者 靳荣线 李峰 蒋雯 《食用菌》 2018年第1期60-62,共3页
平菇和鸡腿菇属于不同温型的食用菌[1],两者既有食用菌栽培上的共性,又存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笔者根据两者对气候、温度等的不同需求以及栽培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在不额外增加生产设备及投资的前提下,在单栋大棚内实现了这两者的周... 平菇和鸡腿菇属于不同温型的食用菌[1],两者既有食用菌栽培上的共性,又存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笔者根据两者对气候、温度等的不同需求以及栽培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在不额外增加生产设备及投资的前提下,在单栋大棚内实现了这两者的周年栽培[2],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益。1栽培模式1.1第一种周年栽培模式即在当年秋冬季栽培平菇,翌年春季栽培鸡腿菇。一般平菇在8月上中旬-10月上旬制备栽培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鸡腿菇 周年栽培
下载PDF
1株野生平菇菌株的采集及其驯化栽培 被引量:6
17
作者 胡晓强 李峰 +1 位作者 赵建选 靳荣线 《中国食用菌》 2014年第6期13-14,16,共3页
采集到1株野生平菇菌株,对其子实体进行了组织分离,测定了菌丝长势及吃料能力,经ITS分子标记技术鉴定为弗罗里达侧耳;经驯化栽培,成功出菇,味道鲜美,对开发利用野生真菌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弗罗里达侧耳 ITS 人工驯化 野生真菌资源
下载PDF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细菌性病害的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峰 赵建选 +1 位作者 靳荣线 胡晓强 《中国食用菌》 2013年第6期48-49,53,共3页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细菌性病害,是由假单孢杆菌引发的重要病害,在特定的控温、控湿、控光、控CO2条件下,每年重复利用出菇房18次以上的出菇房很容易发生、并迅速传播,给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研究、制定的10条预防措施...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细菌性病害,是由假单孢杆菌引发的重要病害,在特定的控温、控湿、控光、控CO2条件下,每年重复利用出菇房18次以上的出菇房很容易发生、并迅速传播,给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企业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研究、制定的10条预防措施,可以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蔓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生产 杏鲍菇 细菌病害 防治措施
下载PDF
29个平菇菌株综合性状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晓强 李峰 +2 位作者 赵建选 靳荣线 马玮超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1期41-44,共4页
为筛选出适宜本地应用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优良菌株,对29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酯酶同工酶分析可以把29个供试菌株分为4组,并且多态性较高,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经过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学效率... 为筛选出适宜本地应用的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优良菌株,对29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通过酯酶同工酶分析可以把29个供试菌株分为4组,并且多态性较高,种质资源较为丰富。经过菌丝生长速度、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29个供试菌株中菌株2106、新科108、650综合性状较好,可作为当地生产栽培的备选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酯酶同工酶 菌株比较 生物学效率
下载PDF
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技术优势问题分析及对策 被引量:9
20
作者 李峰 赵建选 靳荣线 《食用菌》 2020年第1期37-38,42,共3页
回顾了河南平菇栽培方式发展过程及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产业优势,查找平菇发酵料栽培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 玉米芯 发酵料 平菇 发展分析 建议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