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的语义研究
1
作者 韦俊杰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24年第10期57-60,共4页
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数量繁多,语义极为复杂。笔者从CELEX、Marchand、Bauer和Gast等电子语料库中提取296个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结构义。研究发现:(1)复合词中名素有11种论元角色,动素既可为及物动词也可为不及物... 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数量繁多,语义极为复杂。笔者从CELEX、Marchand、Bauer和Gast等电子语料库中提取296个英语偏正式动名复合词作为研究对象,考察其结构义。研究发现:(1)复合词中名素有11种论元角色,动素既可为及物动词也可为不及物动词;(2)名素为工具类的复合词最能产,名素为方式类的复合词最不能产;(3)复合词的结构义共有15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正式动名复合词 论元角色 结构义
下载PDF
微波陶瓷介质滤波器成型烧结工艺可靠性研究
2
作者 李医虹 李亚飞 +2 位作者 冯小东 韦俊杰 彭胜春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该文从微波陶瓷材料NP37本身出发,压制标准件,通过对密度、电性能测试及内部切片形态观测验证不同成型压力、烧结设备(气氛炉和隧道炉)、烧结温度工艺下对坯体制作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型压力2000 kg、隧道炉1160℃烧结工... 该文从微波陶瓷材料NP37本身出发,压制标准件,通过对密度、电性能测试及内部切片形态观测验证不同成型压力、烧结设备(气氛炉和隧道炉)、烧结温度工艺下对坯体制作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型压力2000 kg、隧道炉1160℃烧结工艺下,坯体性能及可靠性测试结果最佳。将其用于介质滤波器的坯体制作、介质滤波器坯体的切片、扫描电镜(SEM)测试、热震试验及温度冲击试验,结果验证了此成型烧结工艺可靠性较高。结果表明,通过验证标准件成型烧结工艺指导介质滤波器生产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介质滤波器 成型工艺 烧结工艺 可靠性
下载PDF
锡矿山锑矿田谭家冲矿区控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3
作者 黄建伟 唐代文 +5 位作者 韦俊杰 赵志坚 薛超 刘伍安 邹利群 曹毅 《南方金属》 CAS 2024年第3期8-12,共5页
锡矿山锑矿田位于湘中冷水江市,是世界级的超大型锑矿,享有“世界锑都”的美誉。矿山开采已有一百多年,保有资源量逐年减少,为矿山生产的延续寻找接替资源迫在眉睫。谭家冲矿区为探矿普查区,位于锡矿山锑矿田的西北部,通过近年来对矿区... 锡矿山锑矿田位于湘中冷水江市,是世界级的超大型锑矿,享有“世界锑都”的美誉。矿山开采已有一百多年,保有资源量逐年减少,为矿山生产的延续寻找接替资源迫在眉睫。谭家冲矿区为探矿普查区,位于锡矿山锑矿田的西北部,通过近年来对矿区的地质调查,从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条件等,结合钻探工程分析,对谭家冲矿区找矿前景进行了预测,认为谭家冲矿区找矿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矿山锑矿田 谭家冲矿区 控矿条件 找矿前景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拟肽对EAE小鼠的髓鞘和轴突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韦俊杰 郑明华 +2 位作者 梁培霄 陶敏 唐玉兰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脱失和轴突损伤的影响。方法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MOG35-55)为抗原建立EAE模型。将4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EAE组、正常...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中枢神经系统髓鞘脱失和轴突损伤的影响。方法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MOG35-55)为抗原建立EAE模型。将4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组、EAE组、正常治疗组和EAE治疗组,两个治疗组皮下注射ApoE拟肽。免疫组化法检测髓鞘碱性蛋白(MBP)和神经丝轻链(NF-L)的表达。结果 EAE治疗组中脑和脊髓的MBP和NF-L的表达均高于EAE组(P<0.05)。结论 ApoE拟肽可能对EAE的髓鞘和轴突的损伤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 多发性硬化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髓鞘碱性蛋白 神经丝轻链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血管生成素-1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韦俊杰 李晓峰 +6 位作者 李吕力 李燕华 张丽香 陈渊 范秉林 陈志 封浑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9只。HE染色观察梗死灶...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血管生成素-1(Ang-1)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9只。HE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的病理改变,透射电镜下观察梗死灶周围脑组织的毛细血管内皮形态变化,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仪监测微循环血流量,采用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VEGF和Ang-1的表达。结果依达拉奉组的组织病理损伤和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要轻于模型组,微循环血流量(47.32±6.58)明显高于模型组(40.51±7.96)(P<0.05)。模型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24±0.021),(0.099±0.014)]均明显高于假手术组[(0.118±0.018),(0.095±0.016)](均P<0.05),而依达拉奉组大脑组织的VEGF和Ang-1[(0.147±0.019),(0.124±0.021)]均明显高于模型组[(0.136±0.023),(0.118±0.018)](均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上调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的VEGF和Ang-1来保护梗死灶周围毛细血管的内皮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缺血再灌注 脑动脉闭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素-1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拟肽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韦俊杰 郑明华 +4 位作者 杨程程 韦云飞 李家鑫 陶敏 唐玉兰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24-127,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poE拟肽组、EAE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小鼠。...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拟肽对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EAE)小鼠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ApoE拟肽组、EAE组和正常组,每组10只小鼠。EAE模型通过以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35-55为抗原诱导。ApoE拟肽组在免疫后第2 d到30 d每隔2 d按5 mg/(kg·d)背部皮下注射Apo E拟肽。EAE组和正常组均以等体积生理盐水替代。免疫后第0-35 d每日对小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免疫后第35d解剖小鼠,分离大脑和脊髓并行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各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的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正常组小鼠均未发病。ApoE拟肽组、EAE组的小鼠全部发病,但各有1只小鼠发病后死亡。ApoE拟肽组与EAE组的发病潜伏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ApoE拟肽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在峰值和慢性期(第35 d)均明显低于EAE组(均P〈0.05)。HE染色示,正常组未见炎症细胞浸润;EAE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均有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以脑干和脊髓较为明显;ApoE拟肽组小鼠CNS炎性细胞浸润相对于EAE组明显减少。EAE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的MMP-9表达均高于正常组(均P〈0.05)。ApoE拟肽组小鼠大脑和脊髓的MMP-9表达要明显低于EAE组(均P〈0.05),其中ApoE拟肽组小鼠中脑和脊髓的MMP-9表达与正常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均P〉0.05)。正常组小鼠脊髓TIMP-1的表达明显高于EAE组和Apo E拟肽组(均P〈0.05)。而ApoE拟肽组与EAE组小鼠大脑、脑干和脊髓TIMP-1表达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ApoE拟肽能通过抑制大脑和脊髓MMP-9的表达改善EAE小鼠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拟肽 实验性变态反应性脑脊髓炎 多发性硬化 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和14-3-3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韦俊杰 李吕力 +6 位作者 李晓峰 李燕华 陈渊 张丽香 范秉林 陈志 封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349-2352,共4页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Ngb)和14-3-3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gb和14-3-3γ... 目的探索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Ngb)和14-3-3γ蛋白的影响。方法采用大脑中动脉闭塞法建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达拉奉预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gb和14-3-3γ水平,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免疫组化检测脑组织中Ngb和14-3-3γ表达。结果模型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假手术组(P<0.05),依达拉奉预处理组大脑和血清的Ngb和14-3-3γ水平均高于模型组(P<0.05)。结论依达拉奉能通过上调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和脑组织中Ngb和14-3-3γ水平发挥脑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脑缺血再灌注 大脑中动脉闭塞 脑红蛋白 14-3-3γ 蛋白
下载PDF
载脂蛋白E拟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脑脊髓CD4^+、CD8^+ 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8
作者 郑明华 唐玉兰 +3 位作者 韦俊杰 梁培霄 陶敏 韦云飞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E拟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脊髓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成EAE组、EAE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正常治疗组;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制备的完全抗原诱导...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po)E拟肽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小鼠脑脊髓CD4+、CD8+T淋巴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C57BL/6J雌性小鼠随机分成EAE组、EAE治疗组、正常对照组、正常治疗组;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制备的完全抗原诱导EAE模型小鼠。免疫诱导次日,EAE治疗组和正常治疗组小鼠每隔2 d皮下注射ApoE拟肽,EAE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免疫诱导后各组每日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35 d后用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脑脊髓CD4+T细胞、CD8+T细胞的表达。结果 EAE治疗组NDS的峰值及终末评分显著低于EAE组(均P<0.05)。与正常对照组及正常治疗组比较,EAE组大脑、脑干和脊髓中CD4+T细胞数明显增高,大脑CD8+T细胞数明显增高(均P<0.05)。EAE治疗组小鼠大脑、脑干、脊髓组织CD4+T细胞表达显著低于EAE组(均P<0.05);两组间CD8+T细胞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poE拟肽可抑制CD4+T细胞的表达,减轻免疫炎症反应,对EAE小鼠有神经保护作用;而对CD8+T细胞的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脂蛋白E拟肽 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 CD4+T细胞 CD8+T细胞
下载PDF
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性感染的危险因素 被引量:8
9
作者 范秉林 李吕力 +3 位作者 韦俊杰 钟维章 陈志 李燕华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51-655,共5页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198)和感染组(n=85)。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皮质醇、血浆IL-4水平,分析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 目的探讨脑梗死后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283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非感染组(n=198)和感染组(n=85)。收集一般临床资料,于入院第1天和第7天测定血清皮质醇、血浆IL-4水平,分析卒中相关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与非感染组相比,吸烟、机械通气、糖尿病、吞咽困难、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意识水平、第1天皮质醇及IL-4升高、入院时平均美国国立卒中量表评分(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中面积及大面积脑梗死,大动脉粥样硬化及心源性脑梗死、左侧大脑半球、双侧大脑半球及幕下脑梗死脑梗死后感染发生率明显升高,两组统计学具有差异(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大面积脑梗死(OR=2.67)、COPD(OR=2.77)、入院第1天皮质醇升高(OR=3.26)、IL-4升高(OR=2.83)、左侧大脑半球脑梗死(OR=3.78)及幕下脑梗死(OR=3.12,)与卒中后感染显著相关(P<0.01),是脑卒中后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免疫相关因子及不同区域脑梗死可能对卒中后感染的发生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抑制 卒中相关感染 脑梗死
下载PDF
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渊 钟维章 +5 位作者 李吕力 陈娟带 韦俊杰 李燕华 范秉林 何国永 《疑难病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24-227,共4页
目的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脑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 目的分析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管内支架植入联合药物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6年4月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广西脑卒中中心收治的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颅内动脉支架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组(观察组)51例,单纯药物治疗组(对照组)57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6、12个月神经功能预后(NIHSS评分、改良Rankin评分),观察记录终点事件(卒中复发、死亡)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6个月及12个月时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3.903,P<0.001;t=-3.006,P=0.003),术后12个月时改良Rankin评分均低于对照组(t=-2.091,P=0.039);2组患者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终点事件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7.84%vs. 10.53%,χ~2=0.231,P=0.746;术后12个月:11.76%vs. 14.04%,χ~2=0.455,P=0.565)。2组患者生存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循环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患者,支架成形术联合药物治疗效果和安全性优于单纯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循环系统 颅内动脉狭窄 支架成形术 临床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围术期血压变异性与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范秉林 何国永 +4 位作者 李燕华 韦俊杰 肖继东 陈渊 钟维章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21-624,共4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术期血压变异性(BPV)与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41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高灌注组20例和非高灌注组398例,回顾性分析入选者一般资料,计算BPV指标。结果CHS组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围术期血压变异性(BPV)与术后脑高灌注综合征(CHS)的关系。方法选择行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418例,根据术后是否发生CHS分为高灌注组20例和非高灌注组398例,回顾性分析入选者一般资料,计算BPV指标。结果CHS组年龄、双侧颈动脉狭窄及慢性肾病比例明显高于非CHS组[72(68,80)岁vs 68(55,78)岁,P=0.001,60.0%vs 19.6%,P=0.000,40.0%vs 11.8%,P=0.000],2组侧支循环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1)。术后CHS组平均收缩压、最大收缩压、收缩压标准差、收缩压变异系数(CV)、收缩压连续变异度(SV)、收缩压最大最小差值(max-min)、最大舒张压、舒张压标准差、舒张压CV、舒张压SV、收缩压max-min明显高于非CHS组(P<0.01)。最大收缩压、最小收缩压、收缩压max-min、收缩压CV、舒张压标准差、最大舒张压、最小舒张压、舒张压max-min、舒张压CV与CHS明显相关(P<0.01)。结论不仅围术期绝对血压升高可增加CHS发生,围术期BPV增加也可增加CHS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 支架 大脑中动脉 血压 围手术期
下载PDF
颈动脉支架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渊 李吕力 +6 位作者 韦俊杰 陈志 李燕华 黄慧雯 韦旋 肖继东 钟维章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3期3086-3088,共3页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7例双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56例)和颈动脉支架术(支架组,21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的差异及入院主要临床疾病(短暂性脑缺... 目的观察颈动脉支架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77例双侧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患者分别进行单纯药物治疗(药物组,56例)和颈动脉支架术(支架组,21例)。比较两组一般情况的差异及入院主要临床疾病(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30 d内心肌梗死),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临床事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新发心肌梗死、死亡)的发生率。结果两组一般情况、入院主要临床疾病、治疗后随访3个月内临床事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改善方面,支架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颈动脉支架术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相对单纯药物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狭窄 冠心病 药物治疗 颈动脉支架术
下载PDF
温肾健脾方对重症肌无力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张丽香 郭全 +6 位作者 郭远瑾 韦俊杰 李吕力 钟维章 蔺心敬 李燕华 李晓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4期459-462,共4页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对重症肌无力(MG)脾肾阳虚型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脾肾阳虚型MG患者18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 目的观察温肾健脾方对重症肌无力(MG)脾肾阳虚型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白细胞介素-6(IL-6)、B淋巴细胞活化因子(BAFF)表达的影响。方法入选脾肾阳虚型MG患者18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20例为正常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治疗前、治疗后IL-6、BAFF的水平,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B淋巴细胞亚群比率。结果 MG患者IL-6、BAFF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温肾健脾方治疗1月后,MG患者IL-6、BAFF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G患者治疗前、后CD19+CD2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04±0.24)%、(0.96±0.2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19+CD27-细胞百分比分别为(3.02±1.12)%、(2.12±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肾健脾方对MG患者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血中未分化B淋巴细胞数量及BAFF、IL-6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温肾健脾方 B淋巴细胞亚群 IL-6 BAFF
下载PDF
猪链球菌脑膜炎5例报告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燕华 韦俊杰 +1 位作者 范秉林 姜炳坚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835-837,共3页
人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人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猪链球菌病列为B类疫病[1-2],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3]。人颅内猪链球菌感染通常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伴有耳聋、运动功能紊乱,重症患者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 人猪链球菌病是由猪链球菌感染人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疾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将猪链球菌病列为B类疫病[1-2],我国将其列为二类动物疫病[3]。人颅内猪链球菌感染通常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伴有耳聋、运动功能紊乱,重症患者发生中毒性休克综合征,导致多脏器衰竭及死亡[1-4]。猪链球菌是重要的人畜共患病原菌,其感染病例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猪链球菌引发的猪链球菌病在所有养猪业发达的国家均有报道,以北欧和东南亚地区最为突出,该病也已成为我国养猪场最常见的细菌性传染病之一[2-3]。近几年虽很少发生人群疫情暴发,但仍有散发病例出现。本文对某院2013—2015年收治的经临床和病原学检查确诊的5例猪链球菌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以期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链球菌 脑膜炎 感染
下载PDF
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红蛋白和14-3-3γ蛋白的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吕力 韦俊杰 +7 位作者 李晓峰 李燕华 张丽香 陈渊 封浑 肖继东 陈志 范秉林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446-2448,共3页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脑红蛋白(Ngb)和14-3-3γ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丁苯酞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4 h后采集大脑和血清,苏木素-伊红(HE)染... 目的探讨丁苯酞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脑红蛋白(Ngb)和14-3-3γ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丁苯酞组,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4 h后采集大脑和血清,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梗死灶周围的细胞损伤,采用免疫组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分别检测大脑和血清Ngb和14-3-3γ水平。结果 HE染色显示丁苯酞组梗死灶周围细胞损害较缺血再灌注组显著减轻,缺血再灌注组脑组织和血清14-3-3γ和Ngb表达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而丁苯酞组脑组织和血清14-3-3γ和Ngb水平均显著高于缺血再灌注组(P<0.05)。结论丁苯酞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梗死灶周围再灌注损害,其作用机制之一是上调脑组织和血清14-3-3γ和Ngb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苯酞 脑缺血再灌注 神经保护 脑红蛋白 14-3-3γ蛋白
下载PDF
丹皮酚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小鼠TNF-α、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丽香 李吕力 +7 位作者 韦俊杰 陈志 韦旋 钟维章 蔺心敬 封浑 李晶晶 李晓峰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2期1696-1698,共3页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颅内注射法复制HSE动物模型,将BABL/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SV-1感染组,分别于颅内注入20μL DMEM培养基和HSV-1病毒液(LD5... 目的:观察丹皮酚对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HSE)小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颅内注射法复制HSE动物模型,将BABL/c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HSV-1感染组,分别于颅内注入20μL DMEM培养基和HSV-1病毒液(LD50,10^(-4)/20μL),并于造模后第1天起开始给予等体积丹皮酚(30 mg/kg·d^(-1))或生理盐水灌胃;经不同处理后,分为DMEM+盐水组、DMEM+丹皮酚组、HSV-1+盐水组、HSV-1+丹皮酚组,每组10只小鼠,观察各组小鼠发病情况,并在第5天断头取右侧颞叶脑组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TNF-α、IL-6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SV-1感染组小鼠脑组织TNF-α、IL-6含量表达明显升高(P<0.05);丹皮酚干预后TNF-α和IL-6表达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丹皮酚对HSE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皮酚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白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吕力 韦俊杰 +6 位作者 李晓峰 李燕华 封浑 欧阳列锋 姜炳坚 陈渊 韦旋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4...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和血清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将30只雄性SD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每组10只。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24h后采集脑组织和血清,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LISA法检测VCAM-1和ICAM-1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脑组织和血清ICAM-1、VCAM-1明显升高(P<0.05);与缺血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组脑组织ICAM-1、VCAM-1[(0.14±0.02)μg/L vs(0.19±0.04)μg/L、(0.12±0.02)μg/L vs(0.17±0.03)μg/L,P<0.05]和血清ICAM-1、VCAM-1[(1.03±0.29)μg/L vs(1.29±0.44)μg/L、(170.79±43.42)μg/L vs(261.85±73.05)μg/L,P<0.05]明显降低。结论依达拉奉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症状,其作用机制之一是抑制ICAM-1和VCAM-1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 胞间黏附分子1 再灌注损伤 自由基清除剂
下载PDF
褪黑素对脑出血大鼠的脑保护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肖继东 李晓峰 +5 位作者 韦俊杰 韦旋 陈志 李燕华 蔺心敬 李吕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脑出血(ICH)后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氧化应激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ICH模型组(模型组)、褪黑素干预组(褪黑素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随机分为12 h、1 d、2 d... 目的探讨褪黑素对脑出血(ICH)后大鼠脑组织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氧化应激及促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SD大鼠13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ICH模型组(模型组)、褪黑素干预组(褪黑素组),除正常组外,各组随机分为12 h、1 d、2 d、4 d、7 d共5个时间点亚组;采用透射电镜技术观察神经细胞超微结构;黄嘌呤氧化法和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脑组织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阳性细胞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蛋白表达。结果 ICH后模型组神经元肿胀、核膜结构不清、细胞器减少,线粒体肿胀、空泡化,可见类似凋亡的细胞核,同一时间点褪黑素组神经元及线粒体超微结构病理改变轻微。与正常组和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ICH后12 h^4 d时SOD活性明显降低,MDA含量明显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褪黑素组MDA含量显著降低,SOD活性升高(均P<0.05);ICH后模型组NF-κBp65阳性细胞表达和TNF-α蛋白表达高于正常组(均P<0.05)。ICH后不同时间点褪黑素组NF-κB p65阳性细胞及TNF-α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5)。结论褪黑素可减轻ICH大鼠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损伤及氧化应激水平,褪黑素的神经保护机制可能与其抑制ICH后炎症反应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褪黑素 超微结构 促炎症因子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IL-35、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燕华 范秉林 +3 位作者 韦俊杰 李晓峰 封浑 韦旋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597-599,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35(IL-35)、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89例,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颈动脉斑块,根据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分为易损斑块组和稳定斑块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IL-35、MMP-9水平,并分析IL-35、MMP-9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结果颈动脉粥样硬化易损斑块组的患者41例,稳定斑块组的患者48例。易损斑块组血清IL-35水平(17.89±7.21 ng/ml)明显高于稳定斑块组(9.08±3.45 ng/ml)(P<0.05)。MMP-9水平易损斑块组(430.36±72.78 ng/ml)亦显著高于稳定斑块组(305.16±45.63 ng/ml)(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脑梗死患者血清IL-35、MMP-9水平可能与颈动脉斑块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白细胞介素-35 基质金属蛋白酶9 颈动脉硬化斑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