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1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钢在含热稳定性盐的N-甲基二乙醇胺介质中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4
1
作者 韦冬萍 胡荣宗 +2 位作者 潘丹梅 黄维雄 董瑞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31-335,共5页
利用阳极极化曲线法、Tafel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等技术,研究含有各种模拟热稳定性盐(HSS)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在含氧与除氧条件下以及不同温度下对碳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SS的存在使碳钢的腐蚀速度加快.常温下HSS中的Cl-... 利用阳极极化曲线法、Tafel曲线法和电化学阻抗谱法等技术,研究含有各种模拟热稳定性盐(HSS)的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在含氧与除氧条件下以及不同温度下对碳钢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HSS的存在使碳钢的腐蚀速度加快.常温下HSS中的Cl-对碳钢的腐蚀性最强、可导致碳钢发生孔蚀;溶解氧的存在有利于降低既定HSS的腐蚀性.温度升高,碳钢的全面腐蚀速度增加,宏观孔蚀受到抑制;在含HSS的MDEA溶液中,碳钢腐蚀反应的阴极过程为电化学反应和扩散传质混合控制,阳极过程为电化学反应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稳定性盐 N-甲基二乙醇胺 碳钢 腐蚀 Tafel曲线 电化学阻抗谱
下载PDF
马铃薯氮素营养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2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1 位作者 熊建文 梁和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56-60,共5页
氮是马铃薯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的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研究和了解马铃薯氮素营养特性... 氮是马铃薯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的需要量大,必须加以补充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求。研究和了解马铃薯氮素营养特性,是马铃薯生产合理施用氮肥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归纳马铃薯植株的氮素含量、氮素吸收速率、氮素积累及氮素分配等规律,并概述施用氮肥对马铃薯光合作用、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马铃薯氮素营养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施用氮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素营养 吸收特性 氮肥施用 研究进展
下载PDF
Al胁迫下油菜生物量Al积累及保护酶系统的响应 被引量:6
3
作者 韦冬萍 刘鹏 +2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韦剑锋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351-2356,共6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油菜湘杂油二号(耐Al型)和浙双758(Al敏感型)的生物量、根尖Al含量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MDA和Pro含量对Al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胁迫7d时,湘杂油二号根系、地上部和总生物量下降率(13%~36%、13%~36%、... 采用水培法,研究了油菜湘杂油二号(耐Al型)和浙双758(Al敏感型)的生物量、根尖Al含量及叶片保护酶活性、叶片MDA和Pro含量对Al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胁迫7d时,湘杂油二号根系、地上部和总生物量下降率(13%~36%、13%~36%、5%~17%)均小于浙双758(30%~53%、12%~20%、16%~28%)。胁迫14d生物量下降比胁迫7d时明显,根冠比也随Al^3+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下降;同时,株高变化趋势与生物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胁迫7d下,湘杂油二号根尖A1含量在3.94~5.88μg·g^-1之间,浙双758在4.96—7.54μg·g^-1之间,胁迫14d时根尖Al积累进一步增加。Al^3+对叶片SOD、CAT和POD具有激活效应,SOD上升幅度较为明显,胁迫7d和14d时,200μmol·L^-1。Al^3+浓度下湘杂油二号分别增加2.50倍和2.03倍,浙双758分别增加2.02倍和1.83倍,Al^3+对CAT和POD的诱导效应小于SOD;从时间差异看,SOD、CAT的绝对活性和增幅在胁迫14d时小于胁迫7d,POD相反。叶片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Al^3+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升高,MDA含量在湘杂油二号中低于浙双758,而脯氨酸含量是湘杂油二号高于浙双758。研究认为,湘杂油二号根尖排斥A1的能力较强,且叶片能够维持较高的保护酶活性和较高的脯氨酸含量,因而其耐Al性强于浙双7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 胁迫 油菜 生物量 保护酶
下载PDF
马铃薯水分需求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1 位作者 吴炫柯 刘欢雨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6-70,共5页
水分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多,但必须供给适量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要。研究和了解马铃薯水分需求特性,是马铃薯生产科学合理灌溉... 水分在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决定马铃薯块茎产量和品质的关键因素。马铃薯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需求量较多,但必须供给适量才能满足其正常生长需要。研究和了解马铃薯水分需求特性,是马铃薯生产科学合理灌溉补水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归纳马铃薯生长发育期间的水分需求规律和适宜土壤水分指标,并概述干旱或灌溉补水对马铃薯生理代谢、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提出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马铃薯水分需求特性的进一步研究和合理灌溉补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水分需求 干旱胁迫 灌溉补水
下载PDF
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营养状况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3 位作者 吴炫柯 刘欢雨 熊建文 史丹妮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57-61,共5页
在施肥总量相同基础上,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为试材,于现蕾后分别叶面喷施0.5%尿素、0.3%KH2PO4及其混合溶液各3次,每次喷液量为1 500kg/hm2,研究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营养状况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追肥对马铃... 在施肥总量相同基础上,以马铃薯品种合作88号为试材,于现蕾后分别叶面喷施0.5%尿素、0.3%KH2PO4及其混合溶液各3次,每次喷液量为1 500kg/hm2,研究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干物质积累、营养状况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及土壤的影响有较大差异。其中喷施0.5%尿素或0.5%尿素+0.3%KH2PO4处理能明显提高马铃薯干物质积累量、生物产量、鲜薯经济产量及叶片氮含量,但明显降低了土壤有机质、氮及磷含量;喷施0.3%KH2PO4处理对马铃薯叶片和土壤钾含量提高作用最为明显,但显著降低块茎氮、磷及钾含量。可见,在设置试验条件下,叶面追施氮肥的增产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叶面追肥 干物质积累 营养状况 土壤养分
下载PDF
复合肥施用量对麻疯树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5
6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2 位作者 吴炫柯 刘欢雨 胡江如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95-99,共5页
以麻疯树FD-8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复合肥施用量(0~30 g/盆,折算后为0~4.246 t/hm2)对秋播麻疯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明显加快麻疯树幼苗出土,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植株N、... 以麻疯树FD-8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复合肥施用量(0~30 g/盆,折算后为0~4.246 t/hm2)对秋播麻疯树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明显加快麻疯树幼苗出土,促进幼苗生长,提高植株N、P、K含量和积累量。但随着施肥量的增加,麻疯树出苗率、根系生长量、地径、茎高、干物质积累量、苗木质量指数及植株N、P、K积累量先增加而后下降,肥料N、P、K养分利用率则显著下降。其中,复合肥( N∶P2 O5∶K2 O=28∶6∶6)施用量10 g/盆(折算后为1.415 t/hm2)的综合效应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复合肥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养分吸收
下载PDF
油菜叶片保护酶活性、丙二醛及脯氨酸对铝胁迫的响应 被引量:5
7
作者 韦冬萍 刘鹏 +1 位作者 徐根娣 蔡妙珍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7-111,共5页
采用水培法,研究Al3+处理下两个油菜品种(耐铝型湘杂油二号和铝敏感型浙双758)叶片的保护酶活性、蛋白质、丙三醛(MDA)和Pro含量。结果表明,Al3+诱导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200μmol/L A... 采用水培法,研究Al3+处理下两个油菜品种(耐铝型湘杂油二号和铝敏感型浙双758)叶片的保护酶活性、蛋白质、丙三醛(MDA)和Pro含量。结果表明,Al3+诱导了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在200μmol/L Al3+浓度时活性最大,与处理7 d比较,处理14 d时SOD、CAT活性降低,POD活性增加;此外,叶片膜脂过氧化水平随着Al3+的加重而加剧,在处理14 d时尤其明显,200μmol/L Al3+浓度下,相对耐铝品种湘杂油二号MDA含量比对照增加39%,相对敏感品种浙双758比对照增加52%;同时,叶片脯氨酸含量的提高有助于缓解膜脂过氧化程度,Al3+处理14 d时耐铝品种湘杂油二号的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铝敏感品种浙双758。由此说明,铝毒对油菜造成的伤害随着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加重;浙双758的耐铝性差于湘杂油二号;保护酶活性提高和脯氨酸含量的增加具有缓解铝毒害的作用,但存在一定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胁迫 油菜 保护酶 膜脂过氧化
下载PDF
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韦冬萍 吴炫柯 +2 位作者 黄敏堂 熊建文 韦剑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0-52,共3页
概述了适宜麻疯树生长的温度、水分及光照条件,对柳州种植麻疯树的气候条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柳州市部分县区具备麻疯树种植的基本气候条件,但低温、霜冻及干旱等气象灾害时有出现。因此,柳州种植麻疯树需做好防寒、防冻及抗旱工作。
关键词 麻疯树 柳州 气候条件 种植
下载PDF
木薯种植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3 位作者 刘欢雨 梁和 岑忠用 胡江如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37,共4页
土壤管理是木薯栽培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整个木薯栽培管理的基础。研究和了解木薯种植对土壤性状的影响,是木薯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归纳了木薯种植对土壤物理性状、水土流失、pH、有机质、主要养分、微... 土壤管理是木薯栽培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整个木薯栽培管理的基础。研究和了解木薯种植对土壤性状的影响,是木薯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综合相关文献资料,归纳了木薯种植对土壤物理性状、水土流失、pH、有机质、主要养分、微生物及酶的影响,提出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以期为木薯科学种植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种植 土壤性状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施氮量对冬马铃薯生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韦冬萍 宋书会 +3 位作者 韦剑锋 梁和 潘招远 陈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材,设施氮量0、80、160、240 kg/hm^2共4个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冬马铃薯生长中后期若干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地... 以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材,设施氮量0、80、160、240 kg/hm^2共4个水平,研究施氮量对冬马铃薯生长中后期若干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马铃薯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均不同程度地增加,根系活力和块茎产量也明显增加,但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则先增加而后下降。当施氮量达160 kg/hm^2,继续增加施氮量,马铃薯一些生理指标值和块茎产量则增加不显著。本试验条件下,冬种马铃薯施氮量为160 kg/hm^2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施氮量 生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复合肥施用方式对麻风树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2 位作者 吴炫柯 胡江如 刘欢雨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73-176,共4页
以麻风树栽培品种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复合肥3种施用方式(100%作基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25%作基肥+50%作第1次追肥+25%作第2次追肥)对秋播麻风树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加快麻风树幼... 以麻风树栽培品种FD-8号为试验材料,采用盆栽方式,研究复合肥3种施用方式(100%作基肥、50%作基肥+50%作追肥、25%作基肥+50%作第1次追肥+25%作第2次追肥)对秋播麻风树幼苗生长及肥料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复合肥能加快麻风树幼苗出土,促进幼苗生长,提高苗木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随施肥次数的增加,麻风树苗木根系生长量明显增加,苗木地径、茎高、干物质积累量、苗木质量指数及植株氮、磷、钾积累量、肥料氮、磷、钾养分利用率均先增加后降低。其中复合肥(N∶P2O5∶K2O=28∶6∶6)以50%作基肥+50%作追肥的综合效应较好,复合肥全部作基肥施用则有利于简化施肥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复合肥 施肥方式 幼苗生长 肥料利用效率
下载PDF
不同树龄麻疯树生长性状及养分状况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2 位作者 胡桂娟 吴炫柯 胡江如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6-30,共5页
通过研究麻疯树生长规律和营养特性,为其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大田生长的4、16、28、40月龄麻疯树FD-8号植株,测定和比较其生长性状及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1)随着树龄的增加,地径、茎枝总长、根干物质、茎枝干物质... 通过研究麻疯树生长规律和营养特性,为其科学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采集大田生长的4、16、28、40月龄麻疯树FD-8号植株,测定和比较其生长性状及氮、磷、钾含量和积累量。结果表明:(1)随着树龄的增加,地径、茎枝总长、根干物质、茎枝干物质及总干物质年净增长量先增而后减,其中均以28月龄的最大;株高年净增长量持续下降。(2)不同树龄叶的氮、磷及钾含量均为根或茎枝的1.5倍以上;随树龄的增加,各器官磷含量呈上升趋势,氮和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其中4月龄与40月龄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3)各器官氮、磷及钾积累量大小顺序在4、16月龄均为叶>茎枝>根,此后磷和钾积累量为茎枝>叶>根;随树龄的增加,植株氮和钾积累总量先增而后减,其中均以28月龄的最大,磷积累总量则显著增加。(4)在幼树生长期,植株养分积累量大小顺序为K_2O>N>P_2O_5,开花挂果后为K_2O>P_2O_5>N。分析表明,不同树龄麻疯树各器官生长和营养性状变化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生长性状
下载PDF
不同立地对麻疯树苗木周年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4 位作者 吴炫柯 李荣峰 刘欢雨 胡江如 黄艳玲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9-83,共5页
以麻疯树栽培品种FD-8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将其置于露地(T1)、林间地(T2)及遮雨棚(T3)3种条件下,研究立地对麻疯树周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子叶灼伤和冬季苗木冷害均表现为T1最严重,其次是T2,而T3没有出现子叶灼伤和苗木冷害;... 以麻疯树栽培品种FD-8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方式,将其置于露地(T1)、林间地(T2)及遮雨棚(T3)3种条件下,研究立地对麻疯树周年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季子叶灼伤和冬季苗木冷害均表现为T1最严重,其次是T2,而T3没有出现子叶灼伤和苗木冷害;在春季,T3萌芽最早,其次是T2,而T1萌芽最晚;在秋季和夏季,T2均明显促进苗木形态协调生长,显著提高苗木质量指数,但T3显著降低苗木综合质量。可见,本试验条件下,T2有利于促进麻疯树苗木形态的周年协调生长,从而提高苗木综合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立地 生长 冷害 苗木质量
下载PDF
施氮量对木薯生理指标和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韦冬萍 岑忠用 +2 位作者 韦剑锋 陈涛 胡江如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3期96-100,共5页
为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纯N0、65、130、195 kg/hm2)对新选056木薯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130 kg/hm2范围内,木薯生长中后期叶片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 为提高氮肥的利用效率,采用田间试验,研究施氮量(纯N0、65、130、195 kg/hm2)对新选056木薯生理、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量在0~130 kg/hm2范围内,木薯生长中后期叶片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叶绿素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丙二醛含量则明显下降,但继续增加施氮量,上述各项指标数值变化不明显;木薯株高、块根产量、块根淀粉含量及淀粉产量分别增加7.43%~24.36%、5.77%~ 11.55%、3.96%~10.73%、9.96%~24.12%,且增幅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130kg/hm2与施氮195 kg/hm2的差异均不显著.可见,施氮130 kg/hm2已满足木薯增产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 氮肥 生理性状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级别麻疯树种子及苗木性状差异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3 位作者 吴炫柯 韩学琴 胡江如 刘欢雨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35,共5页
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利用效率,将云热-1号麻疯树种子分为≥0.60 g/粒、0.50~0.59g/粒、0.40~0.49 g/粒及〈0.40 g/粒共4个级别,研究其表观性状、萌发能力及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单粒种子质量的增加,种子及其组成部分质量、种子及其... 为提高麻疯树种子的利用效率,将云热-1号麻疯树种子分为≥0.60 g/粒、0.50~0.59g/粒、0.40~0.49 g/粒及〈0.40 g/粒共4个级别,研究其表观性状、萌发能力及苗木生长差异。结果表明,随单粒种子质量的增加,种子及其组成部分质量、种子及其种仁尺寸、种子发芽率和出苗率明显增加,劣质种仁比率则明显下降;质量较大种子的苗木各器官生长量及苗木质量指数明显大于质量较小种子;同一级别较大质量种子的苗木生长优势在不同播种季节也有差异。贮藏后,质量较小种子劣变较快,其中〈0.40 g/粒种子贮藏8个月后基本丧失萌发能力。表明本试验条件下种内质量小于0.40 g/粒的麻疯树种子不宜留作播种育苗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疯树 种子分级 种子性状 种子萌发 苗木生长
下载PDF
不同立地条件下构树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分配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韦冬萍 庞晓红 +2 位作者 韦剑锋 梁祺星 胡桂娟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0期173-176,共4页
明确构树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分配特征,以期为其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集不同立地条件下二年生构树植株,分析比较干物质、氮、磷、钾等的积累量。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构树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临近排水沟、菜园的构树干物... 明确构树干物质积累与养分分配特征,以期为其高产栽培提供依据。采集不同立地条件下二年生构树植株,分析比较干物质、氮、磷、钾等的积累量。结果表明,不同立地条件下构树干物质和养分积累存在显著性差异,以临近排水沟、菜园的构树干物质积累较多,而旱坡地构树干物质积累较少;构树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以临近家禽放养地、垃圾堆及排水沟的构树最多,而旱坡地构树的养分积累量最少;不同立地条件下构树各器官养分积累量表现为K2O>N>P2O5,植株中N∶P2O5∶K2O平均值为1.00∶0.21∶2.24。结果表明,高产构树需要较多养分尤其是钾和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树 干物质 积累
下载PDF
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韦冬萍 吴炫柯 +2 位作者 刘欢雨 熊建文 韦剑锋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69-71,共3页
以商品薯合作88号为试材,在施肥总量相同基础上,于马铃薯现蕾后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清水(CK)、0.5%尿素溶液(T1)、0.3%磷酸二氢钾溶液(T2)及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T3),研究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 以商品薯合作88号为试材,在施肥总量相同基础上,于马铃薯现蕾后分别进行叶面喷施清水(CK)、0.5%尿素溶液(T1)、0.3%磷酸二氢钾溶液(T2)及0.5%尿素+0.3%磷酸二氢钾溶液(T3),研究叶面追肥对马铃薯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对马铃薯出苗动态、干物质积累、植株形态及产量形成产生了影响。其中T1处理的出苗率、干物重、株高、茎粗及叶面积指数不同程度大于其他处理;T2处理的分枝数、单株结薯数、单株鲜薯重及商品薯比率最多;T3处理的小区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叶面追肥 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机械化生产下不同品种甘蔗养分吸收与利用效率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2 位作者 梁振华 韦巧云 胡桂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5-850,共6页
本研究从高效生产角度出发,采用田间试验,分析机械化生产下4个甘蔗品种新植和宿根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及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桂糖42号’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总量最高,比其他品种分别增加819.66~4273.69 kg/hm2和1232.14... 本研究从高效生产角度出发,采用田间试验,分析机械化生产下4个甘蔗品种新植和宿根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及养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桂糖42号’茎干物质积累量和干物质积累总量最高,比其他品种分别增加819.66~4273.69 kg/hm2和1232.14~5863.38 kg/hm2,而’桂柳05136’和’桂糖29号’的较低;不同品种N、P2O5及K2O积累总量分别为133.79~196.82、35.99~47.29、233.31~311.57 kg/hm2,其中’桂糖42号’均显著高于’桂柳05136’;不同品种每生产1 t蔗茎需要N、P2O5、K2O分别为1.57~2.03、0.43~0.48、2.72~3.21 kg,其中’桂柳05136’的均较低;N、P2O5、K2O的经济效率和生理效率以’桂柳05136’最高。不同品种宿根干物质积累量、养分积累量及养分经济效率和生理效率明显高于新植。因此,’桂糖42号’的生物产量性状较好,’桂柳05136’的养分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干物质
下载PDF
越南铜鼓样品铅的富集与铅同位素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韦冬萍 房明惠 +1 位作者 万辅彬 叶挺花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4期57-59,76,共4页
在对越南80个铜鼓样品和相关铜器以及若干矿样进行成份分析的基础上,对样品进行了铅同位素测定。
关键词 越南 铜鼓 铅同位素
下载PDF
秋季播种深度对麻风树周年生长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韦冬萍 韦剑锋 +4 位作者 季喆 范宇婷 韦秀菊 莫丹丹 乔凯锋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第20期177-180,共4页
为确定麻风树适宜播种深度,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播种深度(5、10、15、20cm)对麻风树FD-8号出苗、生长、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5、10cm的出苗率和出苗势超过99%,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深度。播种1年,播种深度10~20cm的地... 为确定麻风树适宜播种深度,在田间条件下研究播种深度(5、10、15、20cm)对麻风树FD-8号出苗、生长、养分含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深度5、10cm的出苗率和出苗势超过99%,显著高于其他播种深度。播种1年,播种深度10~20cm的地径、地上茎高、着生叶片数明显大于5cm播种深度。增加播种深度,根、茎、叶干物质积累量及干物质积累总量先增加而后减少,均以播种深度10cm的最多,与播种深度5、20cm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随播种深度增加,根的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持续减少,茎和叶的氮、磷、钾含量及积累量先增加后减少;植株氮、磷及钾积累总量以播种深度10cm的最多,分别比其他播种深度的增加17.50%~113.85%、12.12%~78.67%和1263%~69.24%。播种深度10~20cm显著增加茎、叶的干物质分配率和氮、磷、钾分配率。可见,播种深度10cm比较有利于麻风树生长及养分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风树 播种深度 出苗 生长 养分 干物质 分配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