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a_2CO_3胁迫对星星草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26
1
作者 韦存虚 王建军 +3 位作者 王建波 周卫东 孙国荣 梁建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胁迫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各种细胞器结构完整,叶绿体含少量淀粉粒和脂质球。轻度盐胁迫(2g/L,4g/LNa2CO3)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影响较小。中度盐胁迫(6g/L,8... 利用透射电镜技术对Na2CO3胁迫下星星草叶肉细胞超微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未胁迫的叶肉细胞排列疏松,各种细胞器结构完整,叶绿体含少量淀粉粒和脂质球。轻度盐胁迫(2g/L,4g/LNa2CO3)对叶肉细胞超微结构影响较小。中度盐胁迫(6g/L,8g/LNa2CO3)引起叶肉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叶绿体类囊体肿胀,基粒紊乱,不含淀粉粒,脂质球数量增加,叶绿体由原来的梭形或椭球形变成圆球状;部分线粒体嵴消失,出现晶体结构;中央大液泡破裂;核逐渐降解。高度盐胁迫(10g/L,12g/LNa2CO3)下,叶绿体片层结构消失,脂质球数量增加,体积变大,被大量的膜片层所包围,叶绿体内、外膜消失,叶肉细胞中看不到叶绿体的存在;膜片层包围线粒体;叶肉细胞中可见大量的泡状结构和膜片层,叶肉细胞死亡。上述结果表明,细胞器特别是叶绿体膜结构的破坏与盐胁迫叶肉细胞最终死亡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NA2CO3胁迫 叶肉细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不同类型小麦品种大、小淀粉粒的分离和特性 被引量:28
2
作者 韦存虚 张翔宇 +3 位作者 张军 徐斌 周卫东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5-260,共6页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以3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济南17号、扬麦12号和扬麦9号)为材料,分离了大、小淀粉粒,并对它们的特性(形状、大小、膨胀势、晶体特性、糊化特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小淀粉粒形状为椭球形或球形...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依据,以3个不同类型的小麦品种(济南17号、扬麦12号和扬麦9号)为材料,分离了大、小淀粉粒,并对它们的特性(形状、大小、膨胀势、晶体特性、糊化特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小淀粉粒形状为椭球形或球形,品种间无差别,但其大小和含量在品种间存在很大差异;大淀粉粒的膨胀势大于小淀粉粒。大、小淀粉粒都为A型淀粉晶体,大淀粉粒的相对结晶度差别不大,但小淀粉粒的相对结晶度差别较大,表现为济南17号<扬麦12号<扬麦9号。品种内大淀粉粒的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值和吸收热焓△H高于小淀粉粒,终止温度Tc值却比小淀粉粒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小淀粉粒 膨胀势 晶体特性 糊化特性
下载PDF
盐生植物星星草叶表皮具有泌盐功能的蜡质层 被引量:38
3
作者 韦存虚 王建波 +2 位作者 陈义芳 周卫东 孙国荣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2451-2456,共6页
利用扫描电镜和 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了星星草 (Puccinellia tenuiflora)的叶表皮及其与生境高盐的关系。结果表明 ,叶表皮由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组成 ,下表皮气孔器多于上表皮 ,且常下陷 ,表皮具表皮毛。表皮细胞外存在丰富的蜡质纹饰和蜡... 利用扫描电镜和 X射线电子探针研究了星星草 (Puccinellia tenuiflora)的叶表皮及其与生境高盐的关系。结果表明 ,叶表皮由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组成 ,下表皮气孔器多于上表皮 ,且常下陷 ,表皮具表皮毛。表皮细胞外存在丰富的蜡质纹饰和蜡质颗粒 ,这些蜡质包含盐离子 ,具有泌盐的功能。这些特征表明星星草受外界生态因素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叶表皮 蜡质层 泌盐 生态适应
下载PDF
星星草营养器官适应盐胁迫的结构特征 被引量:21
4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1 位作者 王建军 孙国荣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1-56,共6页
采用0.6%Na2CO3胁迫处理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Turcz.)Scribn.et Merr.]幼苗,光镜和电镜观察其根和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星星草根的表皮向外突出形成密集的根毛;外皮层由1~2层细胞组成,排列较紧密;中皮... 采用0.6%Na2CO3胁迫处理星星草[Puccinellia tenuiflora(Turcz.)Scribn.et Merr.]幼苗,光镜和电镜观察其根和叶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结果表明,星星草根的表皮向外突出形成密集的根毛;外皮层由1~2层细胞组成,排列较紧密;中皮层薄壁细胞排列疏松,形成发达的通气组织;内皮层呈典型的五面加厚;中柱鞘排列紧密,其壁加厚;初生木质部与初生韧皮部相间排列,初生木质部为5~7原型,中央为后生木质部导管,无髓存在。叶的表皮有表皮毛和丰富的蜡质层;叶上表皮泡状细胞数目较少,且深陷;气孔下陷,其下有较大的气室;叶脉有大、中、小3种维管束,大、中型维管束为C3型,小型维管束为C4型。星星草可能是介于C3和C4植物之间的类型,具有耐盐碱及耐干旱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星草 结构 盐胁迫
下载PDF
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叶表皮形态结构的观察 被引量:11
5
作者 韦存虚 谢佩松 +3 位作者 周卫东 陈义芳 张军 淮虎银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15,共7页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土麦冬(Liriope spicataLour.)和阔叶土麦冬(L.platyphyllaWang et Tang)叶表皮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和角质层内表面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气孔主要分布于麦冬、... 用光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土麦冬(Liriope spicataLour.)和阔叶土麦冬(L.platyphyllaWang et Tang)叶表皮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和角质层内表面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气孔主要分布于麦冬、土麦冬和阔叶土麦冬叶片的下表皮,气孔密度分别为76.4、114.3和99.8个.mm-2;仅阔叶土麦冬叶片上表皮有少量气孔分布。3种植物的气孔器均不具有副卫细胞,并在叶脉间形成纵向气孔带。表皮细胞长方形,气孔带与非气孔带处表皮细胞的形态和大小差异较明显。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具明显瘤状突起,导致气孔下陷;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呈波浪状突起,使气孔相对下陷;阔叶土麦冬气孔周围的表皮细胞平周壁基本无突起,气孔不下陷。3种植物的叶表皮均有发达的角质层和丰富的蜡质,且蜡质主要分布于下表皮气孔带处。这些结构特征可能与它们所具有的喜阳、耐阴和耐旱等特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冬 土麦冬 阔叶土麦冬 叶表皮 形态特征
下载PDF
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杂种后代种子结构比较 被引量:8
6
作者 韦存虚 李爱民 +2 位作者 张永泰 周卫东 王幼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39-1145,共7页
白芥具有很多优良的农艺性状,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后代中筛选出多个具有黄籽或趋向黄籽性状的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它们种子的结构。回交后代种皮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似,而与白芥相差较远。种皮色... 白芥具有很多优良的农艺性状,从白芥和甘蓝型油菜属间体细胞杂种后代中筛选出多个具有黄籽或趋向黄籽性状的株系,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它们种子的结构。回交后代种皮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似,而与白芥相差较远。种皮色素主要分布在栅栏层,甘蓝型油菜和部分后代株系中有色素分布,而白芥和部分黄籽后代株系中没有色素分布。栅栏层在甘蓝型油菜中最厚,在白芥中最薄,而后代介于两者之间。回交后代和甘蓝型油菜种皮表面纹饰为网-(状,白芥为沟槽状或水疱状。胚子叶细胞面积以白芥最小,甘蓝型油菜最大,后代介于两者之间;而蛋白体面积指数以白芥最大,甘蓝型油菜最小,后代介于两者之间。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亲本和后代蛋白体均为球状晶体蛋白体,油体有大、小两种,其大小在亲本和后代间有差异。上述结果表明,回交后代株系种子解剖结构与甘蓝型油菜相近,种皮颜色、色泽深浅和栅栏层厚度,以及胚子叶细胞大小、油体和蛋白体等受亲本白芥的影响而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芥 甘蓝型油菜 体细胞杂种后代 种子结构 黄籽
下载PDF
油菜种子油体的观察和大小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韦存虚 钦风凌 +3 位作者 李爱民 张永泰 周卫东 王幼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45-448,共4页
研究油菜种子树脂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发现胚子叶细胞被蛋白体和油体所充实,蛋白体为球状晶体蛋白体,油体大小差异较大,小油体呈球形,大油体呈椭球形。油体经分离和统计分析,表明小油体数量较多,平均直径为0.57μm;大油体数量较少,平均... 研究油菜种子树脂半薄切片和超薄切片,发现胚子叶细胞被蛋白体和油体所充实,蛋白体为球状晶体蛋白体,油体大小差异较大,小油体呈球形,大油体呈椭球形。油体经分离和统计分析,表明小油体数量较多,平均直径为0.57μm;大油体数量较少,平均直径为2.39μm;不同大小油体的数量随着油体体积的增加而逐渐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种子 油体
下载PDF
小麦胚乳小淀粉粒是复粒淀粉的结构观察 被引量:17
8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2 位作者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804-810,共7页
为了查明小麦胚乳淀粉粒是单粒淀粉还是复粒淀粉,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粉粒的淀粉体通过缢缩进行增殖,每个淀粉体只包含一个大淀粉粒... 为了查明小麦胚乳淀粉粒是单粒淀粉还是复粒淀粉,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发育过程。结果表明,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粉粒的淀粉体通过缢缩进行增殖,每个淀粉体只包含一个大淀粉粒;小淀粉粒在胚乳发育的中、后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粉粒的淀粉体被膜向细胞基质突起,出芽产生许多淀粉体,小淀粉粒在这些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包含小淀粉粒的淀粉体也可以通过缢缩或被膜外突出芽产生新淀粉体,用来形成小淀粉粒;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同时在一个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当淀粉体被淀粉粒所充满,淀粉体被膜降解消失,释放淀粉粒到细胞基质中。上述结果表明,小麦胚乳大淀粉粒为单粒淀粉,而小淀粉粒为复粒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胚乳 淀粉体 复粒淀粉
下载PDF
水稻胚乳细胞发育中的蛋白体的形成 被引量:12
9
作者 韦存虚 蓝盛银 徐珍秀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591-594,共4页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稻胚乳细胞发育中蛋白体的形成。花后 5天 ,胚乳细胞粗面内质网 (RER)数量迅速扩增 ,蛋白体开始形成。蛋白质在 RER上合成后 ,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积累在 RER和液泡中 ,形成蛋白体 和蛋白体 。 RER槽库膨大积累... 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水稻胚乳细胞发育中蛋白体的形成。花后 5天 ,胚乳细胞粗面内质网 (RER)数量迅速扩增 ,蛋白体开始形成。蛋白质在 RER上合成后 ,分别以不同的方式积累在 RER和液泡中 ,形成蛋白体 和蛋白体 。 RER槽库膨大积累蛋白质和形成环状 RER积累蛋白质是形成蛋白体 的主要方式 ;在内表面积累有蛋白质的大液泡出芽和小液泡积累蛋白质是形成蛋白体 的主要方式。蛋白体形成后期 ,片段化的 RER形成环状 RER,转化为小泡和小蛋白体。在蛋白质积累过程中 ,蛋白体周围有大量 RER分布。 RER产生的小泡在蛋白质从合成部位向积累部位运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 RER在蛋白体形成中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细胞 发育 蛋白体 粗面内质网
下载PDF
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 被引量:9
10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2 位作者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88-1796,共9页
大麦籽粒大、小淀粉粒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过程,以期为培育不同小淀粉粒含量的大麦品种提供参考。大麦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 大麦籽粒大、小淀粉粒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化学组成,对籽粒品质影响较大。本文利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大麦胚乳小淀粉粒的发育过程,以期为培育不同小淀粉粒含量的大麦品种提供参考。大麦大淀粉粒在胚乳发育早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通过缢缩进行增殖,每个大淀粉体只包含1个大淀粉粒;小淀粉粒在胚乳发育中、后期发生与发育,包含大淀粉粒的大淀粉体被膜向细胞基质突起,出芽产生许多小淀粉体,小淀粉粒在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包含小淀粉粒的小淀粉体被膜外突出芽产生许多新的小淀粉体,用来形成小淀粉粒;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同时在一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当淀粉体被淀粉粒所充满时,被膜降解消失,释放淀粉粒到细胞基质中。研究表明,小淀粉体来源于淀粉体被膜的外突,多个小淀粉粒可以在1个小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属于复粒淀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胚乳 淀粉体 小淀粉粒 复粒淀粉 单粒淀粉
下载PDF
啤酒大麦与饲用大麦籽粒结构和淀粉粒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韦存虚 张静 +3 位作者 钟方旭 周卫东 许如根 马雷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33-138,共6页
为了探索大麦籽粒结构和淀粉粒与其用途的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啤酒大麦(港啤1号和扬农啤2号)与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籽粒结构和淀粉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表现相似的胚乳结构,但啤... 为了探索大麦籽粒结构和淀粉粒与其用途的关系,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对啤酒大麦(港啤1号和扬农啤2号)与饲用大麦(扬饲麦1号)的籽粒结构和淀粉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3个品种表现相似的胚乳结构,但啤酒大麦的淀粉粒与蛋白质结合不紧密,饲用大麦的淀粉粒和蛋白质结合较紧密,且饲用大麦的蛋白质基质含量高于啤酒大麦。采用碱处理和差速沉淀法分离了籽粒胚乳大、中、小淀粉粒,虽然品种间淀粉粒的形态无明显差别,但大、中、小淀粉粒的大小和含量差异很大。DSC分析所得参数表明,大淀粉粒糊化时的起始温度(To)、峰值温度(Tp)和终结温度(Tc)高于相同品种的中、小淀粉粒,且糊化过程所需的热焓(△H)也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籽粒结构 淀粉粒 蛋白质
下载PDF
水稻胚乳淀粉体被膜的降解和复粒淀粉粒概念的探讨 被引量:12
12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2 位作者 周卫东 陈义芳 刘巧泉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7-384,共8页
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水稻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发育、淀粉体被膜的降解和复粒淀粉粒的形态。多个淀粉粒可以同时在1个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淀粉粒形态从近球形到椭球形,最后彼此接触,接触面呈多角形。淀粉体被淀粉粒充实后,... 运用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水稻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粒的发育、淀粉体被膜的降解和复粒淀粉粒的形态。多个淀粉粒可以同时在1个淀粉体内发生与发育,淀粉粒形态从近球形到椭球形,最后彼此接触,接触面呈多角形。淀粉体被淀粉粒充实后,淀粉体被膜开始降解,降解的被膜片段发生卷曲包裹细胞质基质形成环形被膜结构。发育良好的呈多角形的淀粉粒在淀粉体内排列紧密,淀粉体被膜降解后,这些淀粉粒仍聚集在一起维持淀粉体的轮廓,胚乳细胞不易被断开,成熟籽粒表现为透明性状。发育不良的呈球形或椭球形的淀粉粒在淀粉体内排列疏松,淀粉体被膜降解消失后,这些淀粉粒不能维持淀粉体的轮廓,胚乳细胞易被断开,成熟籽粒表现为垩白性状。还对复粒淀粉粒的概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淀粉体被膜 复粒淀粉粒 垩白
下载PDF
水稻胚乳细胞淀粉质体被膜与其增殖的关系 被引量:14
13
作者 韦存虚 蓝盛银 徐珍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3-128,共6页
水稻胚乳细胞经高锰酸钾固定法固定后 ,显示出十分清晰的内膜结构 ,尤其展现了淀粉质体被膜与淀粉质体增殖在结构上的密切关系。常见的淀粉质体出芽、缢缩和形成中间隔板的增殖方式分别与淀粉质体外层被膜、内外层被膜、内层被膜的活动... 水稻胚乳细胞经高锰酸钾固定法固定后 ,显示出十分清晰的内膜结构 ,尤其展现了淀粉质体被膜与淀粉质体增殖在结构上的密切关系。常见的淀粉质体出芽、缢缩和形成中间隔板的增殖方式分别与淀粉质体外层被膜、内外层被膜、内层被膜的活动有关。另外 ,淀粉质体外层被膜也能以出芽 ,形成双层膜小泡 ,再积累淀粉形成淀粉质体 ;而淀粉质体内层被膜向内出泡或内外层被膜同时内陷 ,在淀粉质体内形成新淀粉质体 ,这是淀粉质体增殖的两种新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细胞 淀粉质体被膜 增殖 淀粉质体
下载PDF
水稻脆性突变体叶的解剖结构和化学特性 被引量:9
14
作者 韦存虚 谢佩松 +2 位作者 周卫东 陈义芳 严长杰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417-1423,共7页
植物机械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艺性状,为了解作物控制机械强度的机制,本文对一个水稻脆性突变体[bc7(t)]叶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及叶细胞化学组成分析。光镜和电镜观察都发现突变体厚壁细胞的细胞壁变薄;对细胞壁成分的化学分析显示突变... 植物机械强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农艺性状,为了解作物控制机械强度的机制,本文对一个水稻脆性突变体[bc7(t)]叶进行了细胞学观察及叶细胞化学组成分析。光镜和电镜观察都发现突变体厚壁细胞的细胞壁变薄;对细胞壁成分的化学分析显示突变体纤维素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硅含量明显升高,而木质素变化不明显;木质素的组化反应也显示了木质素在突变体和对照之间差异不大;X-射线微区分析表明,硅元素在突变体叶表面明显提高。上述结果表明,突变体叶纤维素含量的降低影响了厚壁细胞次生壁的形成,导致细胞壁变薄,机械强度降低,硅含量的升高有助于突变体增强机械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脆性突变体 纤维素
下载PDF
水稻胚乳发育中ATP酶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和功能分析 被引量:10
15
作者 韦存虚 兰盛银 徐珍秀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9-262,T001,T002,共6页
应用磷酸铅沉淀技术 ,对水稻 (OryzasativaL .)胚乳发育中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胚乳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胚囊壁、细胞核和质膜上有ATP酶活性分布。在生长分化期的早期 ,ATP酶主要定位于胚乳细胞质膜上。在灌... 应用磷酸铅沉淀技术 ,对水稻 (OryzasativaL .)胚乳发育中ATP酶进行了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研究。结果表明 ,在胚乳游离核期和细胞化期 ,胚囊壁、细胞核和质膜上有ATP酶活性分布。在生长分化期的早期 ,ATP酶主要定位于胚乳细胞质膜上。在灌浆高峰期 ,糊粉层细胞的质膜、胞间隙和胞间连丝上有显著的ATP酶活性 ;亚糊粉层间的质膜上ATP酶活性较高 ;淀粉胚乳细胞的质膜、衰退的细胞核上有ATP酶活性分布 ;胚乳细胞的液泡、蛋白体周围分布有ATP酶。综合观察结果 ,认为ATP酶主要参与胚乳对物质的吸收和贮藏蛋白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发育 ATP酶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下载PDF
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Ca^(2+)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被引量:6
16
作者 韦存虚 蓝盛银 徐珍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4-38,共5页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 应用焦锑酸盐沉淀技术对水稻花后衰退珠心和胚乳发育初期进行了Ca2 + 的超微细胞化学定位。结果显示在初始衰退的珠心细胞中Ca2 + 主要分布于液泡膜上和核内 ;在衰退中期的珠心细胞中 ,Ca2 + 主要分布在核膜、液泡膜及质膜上 ;在严重衰退的珠心细胞 ,Ca2 + 仅存在于液泡中。珠心降解的Ca2 + 跨过胚囊壁 ,通过质外体向胚乳内运输 ;发育初期的胚乳细胞 ,Ca2 + 主要位于胞间隙 ,线粒体和液泡中也有少量分布。讨论了Ca2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珠心细胞 胚乳细胞 CA^2+ 超微细胞化学定位 衰退过程 发育初期 钙(Ⅱ)
下载PDF
氰戊菊酯、辛硫磷及其混剂对棉铃虫解毒代谢酶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韦存虚 朱福兴 李东霞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2004年第3期59-64,共6页
采用点滴法,筛选出对抗性棉铃虫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氰戊菊酯、辛硫磷杀虫剂混剂。用氰戊菊酯、辛硫磷及其混剂的亚致死剂量分别对棉铃虫幼虫进行处理,以丙酮处理为对照,24h后测定其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1多功能氧化酶催化的环氧化酶活... 采用点滴法,筛选出对抗性棉铃虫具有明显增效作用的氰戊菊酯、辛硫磷杀虫剂混剂。用氰戊菊酯、辛硫磷及其混剂的亚致死剂量分别对棉铃虫幼虫进行处理,以丙酮处理为对照,24h后测定其代谢酶活性。结果表明:1多功能氧化酶催化的环氧化酶活性和O-脱甲基酶活性在棉铃虫敏感(S)品系中易被诱导,尤以前者最明显,而在抗性(R)品系中在一定程度上被抑制。2药剂对非特异性酯酶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现象,尤以辛硫磷抑制最明显,对羧酸酯酶的抑制作用强于对非特异性酯酶的抑制作用,对R品系的抑制作用强于对S品系的抑制作用。3药剂对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的影响与对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趋势相一致,在S品系中均产生抑制作用,以混剂最明显,而在R品系中只有氰戊菊酯产生抑制作用,辛硫磷和混剂却表现出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戊菊酯 辛硫磷 混剂 棉铃虫 解毒代谢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凹凸不平的植物叶片表皮制片方法的观察比较 被引量:6
18
作者 韦存虚 谢佩松 +3 位作者 周卫东 陈义芳 张军 淮虎银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2期63-66,共4页
以麦冬和土麦冬为实验材料,采用指甲油印迹法、次氯酸钠离析法、三氧化铬离析法和常规扫描电镜制样法对叶片表皮进行制样,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制样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指甲油印迹法对凹凸不平的叶片表皮观察效果较差;... 以麦冬和土麦冬为实验材料,采用指甲油印迹法、次氯酸钠离析法、三氧化铬离析法和常规扫描电镜制样法对叶片表皮进行制样,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比较不同制样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指甲油印迹法对凹凸不平的叶片表皮观察效果较差;次氯酸钠离析法可以获得叶片表皮细胞形态的特征,但对凹凸明显的气孔器轮廓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常规扫描电镜可观察叶片表皮的细微形态,但对角质层较厚的叶片,叶片表皮细胞轮廓很难区分;三氧化铬离析法获得的角质层,是一种理想的观察角质层较厚的叶片表皮微形态的方法,可以清晰显示叶片表皮微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片表皮 微形态 制片方法
下载PDF
小麦胚乳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积累和蛋白体的形成 被引量:6
19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2 位作者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3-78,共6页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小麦品种扬麦12号胚乳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积累和蛋白体的形成。结果表明,花后8 d的淀粉胚乳细胞开始出现贮藏蛋白颗粒。贮藏蛋白在粗内质网上合成后,有些经过高尔基体形... 为给小麦品质育种提供参考,采用光学和电子显微镜技术系统观察了小麦品种扬麦12号胚乳发育过程中贮藏蛋白的积累和蛋白体的形成。结果表明,花后8 d的淀粉胚乳细胞开始出现贮藏蛋白颗粒。贮藏蛋白在粗内质网上合成后,有些经过高尔基体形成浓密小泡,有些直接在粗内质网腔中积累,脱离内质网形成蛋白体;浓密小泡和蛋白体进入蛋白贮藏液泡(PSV)。早期的蛋白体较小,呈球状;随着胚乳发育,蛋白体可以相互融合,扩大体积。后期的蛋白体相互融合形成蛋白质基质,单个蛋白体不再存在;接近成熟期的胚乳,胚乳细胞被贮藏物质淀粉粒和蛋白质基质所充实,蛋白质基质分布在淀粉粒之间的空隙内。试验结果说明,贮藏蛋白从内质网到PSV的转运有两种途径:依赖高尔基体途径和内质网衍生出蛋白体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胚乳发育 贮藏蛋白 蛋白体
下载PDF
大麦淀粉胚乳发育期间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韦存虚 张军 +3 位作者 谢佩松 周卫东 陈义芳 许如根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824-832,共9页
【目的】大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胚乳细胞变成死细胞,本研究阐明这种死亡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淀粉胚乳细胞核的结构变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DNA断裂,并对抗氧... 【目的】大麦胚乳发育过程中,淀粉胚乳细胞变成死细胞,本研究阐明这种死亡方式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程序性细胞死亡(PCD)。【方法】利用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观察淀粉胚乳细胞核的结构变化,利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检测DNA断裂,并对抗氧化酶活性动态和籽粒灌浆速率进行测量。【结果】伴随淀粉胚乳发育进程,大麦淀粉胚乳细胞核呈现出核变形、染色质凝集、核膜破裂和核瓦解形成核残体等一系列PCD过程中核的变化特征。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结果都表明,核DNA发生了有规律的断裂,但DAPI染色结果却表明,核残体并没有从死亡的淀粉胚乳细胞中消失,而是分散存在于淀粉粒之间。Evan’sblue染色表明,死亡的淀粉胚乳细胞在胚乳组织中是随机发生的。在淀粉胚乳细胞核衰退解体和无核的胞质发育过程中,胚乳内抗氧化酶都存在一定的活性,籽粒的粒重也在不断增加。【结论】大麦淀粉胚乳在核衰退解体和无核化的胞质发育时期,胚乳细胞维持较高的代谢活性,没有表现衰退解体特征,直到被贮藏物质所充实才死亡,淀粉胚乳细胞的发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PCD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淀粉胚乳 PCD 核衰退解体 DNA断裂 抗氧化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