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节能潜力的办公建筑外窗设计优化策略——以郑州市主城区为例
1
作者 韦峰 郭亚婷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02-110,共9页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环节与节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节能潜力的办公建筑外窗设计优化策略。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以郑州市主城区多层办公建筑为例构建典型模型,对外窗设计尺度参数、外窗设计性能参数、遮阳设计参数等3个层级和11... 通过分析建筑设计环节与节能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节能潜力的办公建筑外窗设计优化策略。基于Grasshopper参数化平台,以郑州市主城区多层办公建筑为例构建典型模型,对外窗设计尺度参数、外窗设计性能参数、遮阳设计参数等3个层级和11个影响建筑能耗的设计参量进行能耗模拟和量化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层级中,外窗设计尺度参数的全年单位面积总能耗节能潜力最大;在11个设计参量中,窗墙比的全年单位面积总能耗和制冷能耗节能潜力最大,玻璃传热系数的全年单位面积采暖能耗节能潜力最大。因此,在设计郑州市主城区办公建筑的外窗时,建议优先考虑窗墙比,其次是窗口中心线和玻璃材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窗设计 优化策略 节能潜力 办公建筑
下载PDF
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的围术期并发症及危险因素
2
作者 唐彦超 刘杉杉 +5 位作者 刘家诚 李浩正 周华 韦峰 刘晓光 刘忠军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术后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胸腰椎肿瘤就诊于我科并行整块切除和前柱重建手术的患者资料。2016年5月~2022年10月,有90例连续患者在我科根据Weinstein-Boriani-Biagini外... 目的:探讨胸腰椎肿瘤整块切除术后手术围术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以胸腰椎肿瘤就诊于我科并行整块切除和前柱重建手术的患者资料。2016年5月~2022年10月,有90例连续患者在我科根据Weinstein-Boriani-Biagini外科分期系统进行整块切除,使用3D打印人工椎体进行前柱重建。收集这些患者的人口学、肿瘤学和手术学数据,依据并发症对康复过程的影响将术中及术后3个月内发生的并发症分为严重并发症和轻微并发症(严重并发症指任何会显著改变患者的预期恢复过程的并发症,余为轻微并发症);依据既往手术史将所有患者分为初术组(n=67)和翻修组(n=23)。比较各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类型、肿瘤累及节段、手术时间、术中失血和围术期并发症等上的区别,并进行回归分析,探索严重和轻微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按计划完成了整块切除手术,其中全椎切除77例,矢状切除12例,椎体切除1例;平均手术时间553.4min(210~1208min),术中失血1534.1mL(260~5500mL)。共65例(72.2%)患者发生129例次围术期并发症,其中21例(23.3%)患者发生29例严重并发症,2例(2.2%)患者死亡。翻修组比初术组的多节段受累更多(P=0.000),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更高(P=0.038)。在单变量回归分析中,联合入路(OR=14.778,P=0.001)、总失血量(OR=1.004,P=0.004)、分期手术(OR=5.250,P=0.008)、既往手术史(OR=2.946,P=0.043)、肿瘤累及节段数(OR=1.607,P=0.023)和腰椎肿瘤(OR=3.509,P=0.015)是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其中联合入路(OR=6.375,P=0.036)是严重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胸腰椎肿瘤进行整块切除和前柱重建有很高的并发症风险,尤其是需要联合入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胸腰椎 整块切除 前柱重建 并发症
原文传递
廊道形式对于中小学建筑平面空间的自然通风性能影响研究
3
作者 唐甘霖 韦峰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2期38-43,82,共7页
针对多层中小学教育建筑的廊道空间设计、改善建筑自然通风性能的定量分析支撑等问题,通过控制构建不同的廊道宽度、廊道开窗面积、开窗位置以及不同的廊道与平面空间组合方式,以“标准层房间换气次数”为评价指标,进行室内风环境模拟,... 针对多层中小学教育建筑的廊道空间设计、改善建筑自然通风性能的定量分析支撑等问题,通过控制构建不同的廊道宽度、廊道开窗面积、开窗位置以及不同的廊道与平面空间组合方式,以“标准层房间换气次数”为评价指标,进行室内风环境模拟,分析廊道空间变化与建筑自然通风性能的影响。得出结论:(1)走廊开窗面积比率越大越有利于通风,但增加度不呈线性相关;(2)廊道位于平面空间南面比位于平面空间北面更有利于建筑自然通风;(3)控制廊道相邻的教室墙壁开窗面积不要过小,否则达不到改善通风效果;(4)走廊宽度变化对建筑自然通风影响呈非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廊道空间 换气次数 CFD模拟
下载PDF
基于地域文化视角下的美丽乡村规划策略研究——以巩义市鲁庄镇南村村庄规划为例 被引量:3
4
作者 韦峰 谢蒙单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3期60-62,共3页
地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休戚相关,地域文化可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帮助乡村塑造风貌特色、增加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但当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较不充分。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以巩义市鲁庄镇南村为例,在分... 地域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休戚相关,地域文化可以促进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帮助乡村塑造风貌特色、增加村民对乡村的归属感,但当前美丽乡村规划建设中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和利用较不充分。文章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以巩义市鲁庄镇南村为例,在分析南村现状发展问题、地域文化优势和面临挑战的基础上,从产业发展、乡村风貌、村民参与度三个方面提出规划策略,在解决乡村现状发展问题的同时,促进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美丽乡村 规划策略 南村
下载PDF
绿色建筑理念下的乡村改造设计——以大南沟村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韦峰 曹夏莉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2期67-69,共3页
虽然绿色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乡村的实施应用依旧不高。文章通过对郑州市大南沟村的走访调研,发现村内存在缺乏绿化、卫生环境差、土地浪费严重、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不佳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梳理规划层面、环... 虽然绿色建筑理念已深入人心,但在乡村的实施应用依旧不高。文章通过对郑州市大南沟村的走访调研,发现村内存在缺乏绿化、卫生环境差、土地浪费严重、围护结构保温隔热不佳等诸多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项目经验,梳理规划层面、环境层面、建筑层面三方面的具体措施,为绿色建筑理念在乡村改造中的应用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规划 环境提升 建筑改造 绿色建筑理念
下载PDF
郑州宋代开元寺塔形制与特征研究
6
作者 韦峰 孙畅 温而厉 《建筑师》 2023年第5期97-103,共7页
郑州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高十余丈,为八边形13层楼阁式砖塔。民国时期,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和中国古建筑学家杨廷宝、刘敦桢曾先后对此塔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测绘与摄影。1944年该塔毁于兵燹。作为郑州城内延续近1000年的最高... 郑州开元寺塔建于北宋开宝九年(976年),高十余丈,为八边形13层楼阁式砖塔。民国时期,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和中国古建筑学家杨廷宝、刘敦桢曾先后对此塔进行过详细的调查、测绘与摄影。1944年该塔毁于兵燹。作为郑州城内延续近1000年的最高建筑物,开元寺塔具有极高的历史与景观价值,以“古塔晴云”之名位列乾隆“郑州八景”之一。本文依据相关历史遗留照片、调查测绘资料等文献,结合唐宋时期典型楼阁式砖塔案例特征,运用视觉还原、Sketch Up建模等辅助分析手段,对开元寺塔进行形制与特征解析。本文研究可为基于历史遗留照片、调查测绘资料等可靠历史文献进行宋代典型楼阁式砖塔复原案例提供参考,研究结论可为唐宋楼阁式砖塔建造特征与风格演变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元寺塔 楼阁式砖塔 形制与特征 宋塔 原型 复原研究
原文传递
豫西层台式锢窑营造特色与保护修缮技术研究——以巩义市泰茂庄园为例
7
作者 韦峰 宋思佳 吴泽坤 《北京建筑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18-24,共7页
在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史中,巩义窑洞是豫西窑洞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史学研究价值。泰茂庄园始建于清咸丰初年,由3层层台式锢窑、3层平台式靠崖窑组成的6层大规模窑洞聚落,现存窑洞45孔、房屋40余间。通过现场实地勘察、测量以及建... 在中国传统民居研究史中,巩义窑洞是豫西窑洞的典型代表,具有独特的建筑史学研究价值。泰茂庄园始建于清咸丰初年,由3层层台式锢窑、3层平台式靠崖窑组成的6层大规模窑洞聚落,现存窑洞45孔、房屋40余间。通过现场实地勘察、测量以及建模等方法,分析层台式锢窑的营造特色,总结结构和构造特点,并提出相应的文物修缮方案,为层台式锢窑的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窑洞 层台式锢窑 营造技艺 文物修缮 泰茂庄园
下载PDF
基于自然通风的中小学教室室内热环境优化研究——以沈丘东城实验学校项目为例
8
作者 韦峰 赵一帆 《建筑与文化》 2023年第4期14-16,共3页
自然通风是建筑运营中的重要一环,针对中小学建筑使用群体年龄小、数量大、建筑换气频率高的特点,自然通风在中小学建筑中尤为关键,这不仅是绿色建筑理念下被动式技术的体现,也是维持中小学教室室内舒适环境的措施。文章以沈丘县某中小... 自然通风是建筑运营中的重要一环,针对中小学建筑使用群体年龄小、数量大、建筑换气频率高的特点,自然通风在中小学建筑中尤为关键,这不仅是绿色建筑理念下被动式技术的体现,也是维持中小学教室室内舒适环境的措施。文章以沈丘县某中小学教室为研究对象,结合该地区气候条件,探究在不同开窗面积下教室室内的通风情况,以及导风板对室内通风效果的影响,并运用CFD软件对教室的自然通风进行模拟优化,对室内热环境进行评价。希望为类似教学建筑室内热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方法和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自然通风 室内热环境 CFD模拟
下载PDF
寒冷地区高校教室自然通风分析研究——以郑州地区为例
9
作者 韦峰 周琳 《城市建筑》 2023年第15期184-188,共5页
自然通风是决定教室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风,营造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文章选取郑州地区某高校教室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Airpak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的长宽比、来流风向角度、可开启外窗比和进出风口... 自然通风是决定教室环境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更加充分地利用自然风,营造良好的室内通风环境,文章选取郑州地区某高校教室为研究对象,基于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和Airpak软件,模拟分析了不同的长宽比、来流风向角度、可开启外窗比和进出风口高度差4种因素下教室内的自然通风效果。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的室内平均风速、空气龄分布等分析得出:郑州地区内廊式教学建筑矩形教室的长宽比不宜超过1.4;教室的朝向不宜与主导风向形成大于相对60°的角度;外窗可开启面积应根据实际需要,在满足规范要求的30%基础上可适当提升,但尽量不超过40%,且外窗多而均的分布更有利于室内风场的均匀性;对于层高4 m的教室,进出风口高度差应控制在1.2 m左右,房间通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通风 高校教室 模拟 量化分析
下载PDF
3D打印人工椎体在颈椎脊索瘤全脊椎切除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华 王仁吉 +4 位作者 刘忠军 刘晓光 吴奉梁 党礌 韦峰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4-148,共5页
目的:通过比较颈椎脊索瘤全脊椎切除术后3D打印人工椎体和钛网下沉率的差异,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前方椎体能否减少术后内植物的下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全脊椎切除术的24例颈椎脊索瘤患者资料... 目的:通过比较颈椎脊索瘤全脊椎切除术后3D打印人工椎体和钛网下沉率的差异,探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前方椎体能否减少术后内植物的下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3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行全脊椎切除术的24例颈椎脊索瘤患者资料,其中采用3D打印人工椎体重建颈椎前方椎体(3D椎体组)有9例,采用钛网重建(钛网组)有15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椎体CT值、手术信息(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和术后内植物下沉等随访资料,采用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椎体CT值、手术节段、手术时间、出血量及围手术期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随访内植物下沉显示,3D椎体组有8例椎体高度下降<1 mm(无内植物下沉),1例椎体高度下降>1 mm(轻度内植物下沉);钛网组有5例椎体高度下降<1 mm(无内植物下沉),8例椎体高度下沉>1 mm(轻度内植物下沉),2例缺失术后3个月的影像学资料,两组3个月内植物下沉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随访内植物下沉显示,3D椎体组有8例椎体高度下降<1 mm(无内植物下沉),1例椎体高度下沉>3 mm(重度内植物下沉);钛网组有4例椎体高度下降<1 mm(无内植物下沉),2例椎体高度下沉>1 mm(轻度内植物下沉),9例椎体高度下沉>3 mm(重度内植物下沉),两组12个月内植物下沉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的重度内植物下沉率(椎体高度下沉>3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随访内植物下沉显示,3D椎体组死亡1例,7例椎体高度下降<1 mm(无内植物下沉),1例椎体高度下沉>3 mm(重度内植物下沉);钛网组死亡1例,失访1例,1例椎体高度下降<1 mm(无内植物下沉),1例椎体高度下沉>1 mm(轻度内植物下沉),11例椎体高度下沉>3 mm(重度内植物下沉),两组24个月内植物下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两组的重度内植物下沉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颈椎脊索瘤的全脊椎切除术中,3D打印人工椎体可提供可靠的即刻和中远期的颈椎稳定性,与钛网重建相比,能够减少术后内植物下沉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脊索瘤 全脊椎切除术 3D打印人工椎体 钛网 内植物下沉
下载PDF
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不同时期钛网下沉与上下位椎体CT值的相关性研究
11
作者 周华 唐彦超 +4 位作者 翟书珩 胡攀攀 刘晓光 刘忠军 韦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51-258,共8页
目的:测量腰椎肿瘤的上下位椎体的术前CT值,参照骨质疏松的CT值标准分组,判断分析术前CT值与术后不同随访时期的钛网下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全脊椎切除钛网重建术的29例腰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 目的:测量腰椎肿瘤的上下位椎体的术前CT值,参照骨质疏松的CT值标准分组,判断分析术前CT值与术后不同随访时期的钛网下沉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8年5月在我院行全脊椎切除钛网重建术的29例腰椎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2例,女17例;年龄42.4±14.5岁(23~69岁);随访时间121.2个月(48~175个月).在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和24个月时通过腰椎CT测量钛网的上位椎体和下位椎体的椎体间高度,将椎体间高度较出院时下降超过1mm纳入下沉组,未超过1mm纳入无下沉组.收集两组人数、性别、年龄(依照中位年龄分组)、肿瘤发生部位和术后是否辅助放疗等资料;测量肿瘤节段的上、下位腰椎椎体的术前CT值,并参照骨质疏松的CT值标准分为低CT值和正常CT值.比较术后不同时间点下沉组和无下沉组的临床参数的差异,并采用ROC分析判断术前上下位椎体CT值在钛网下沉预测中的价值.结果:术后3个月钛网下沉组3例,无下沉组26例;术后6个月钛网下沉组11例,无下沉组18例;术后12个月钛网下沉组18例,无下沉组11例;术后24个月钛网下沉组22例,无下沉组7例.术后不同随访时间点钛网下沉组和无下沉组患者的年龄、肿瘤发生部位、术后辅助放疗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钛网下沉组和无下沉组的上位椎体、下位椎体的低CT值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12个月,钛网下沉组和无下沉组的下位椎体的低CT值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术后3个月和24个月,两组的上、下位椎体的低CT值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下面积在0.7~0.9之间,术前上、下位椎体低CT值对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钛网下沉的预测准确性为中等.结论:术前肿瘤累及椎体的上下位椎体的低CT值可能与腰椎肿瘤全脊椎切除术后重建钛网早期下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肿瘤 骨巨细胞瘤 CT值 全脊椎切除术 内置物下沉
原文传递
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
12
作者 宋乐 韦峰 +2 位作者 庄洪卿 韩嵩博 张卫方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97-1200,共4页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2月病理证实的21例软骨肉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密度、骨质破坏、周围侵犯等形态学及18F-FDG代... 目的总结软骨肉瘤的18F-FDG PET/CT征象,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012年10月—2021年12月病理证实的21例软骨肉瘤患者的PET/CT资料。分析病变部位、数目、密度、骨质破坏、周围侵犯等形态学及18F-FDG代谢特点,测量病变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和径线。结果21例软骨肉瘤中,单发12例,多发9例。初诊14例,其中单发9例,均见软组织肿块伴钙化影,溶骨性破坏7例;多发5例,均见钙化影。复发7例,软组织肿块影6例,钙化影5例。病变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大部分代谢不均匀,体积较大者尤著,呈边缘和(或)间隔代谢增高。8例高-中分化(普通型7例,透明细胞型1例)与8例低分化(间叶性5例,普通型、黏液样、去分化各1例)软骨肉瘤中位SUVmax分别为3.52(3.09,5.33)、9.02(6.52,16.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151,P=0.001)。结论软骨肉瘤常见溶骨性破坏及钙化,18F-FDG代谢不同程度增高,与病理分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骨肉瘤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氟脱氧葡萄糖F18
下载PDF
主体结构裂缝检测与结构抗震性能评估的实践应用
13
作者 韦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2期0050-0053,共4页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确保主体结构的裂缝检测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主体结构裂缝检测和抗震性能评估展开讨论,并介绍了...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和大型基础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安全问题受到高度关注。确保主体结构的裂缝检测和结构抗震性能评估工程安全质量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主要围绕主体结构裂缝检测和抗震性能评估展开讨论,并介绍了裂缝检测的方法、抗震性能评估的实践应用以及检测手段的发展趋势。此外,加强工程安全管理和监管的重要性,确保建设工程的整体安全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裂缝 检测技术 地震效应 实践应用
下载PDF
基坑监测数据分析与主体结构稳定性评估研究
14
作者 韦峰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工程技术》 2024年第4期0137-0140,共4页
本文将探讨基坑监测数据分析与主体结构稳定性评估的关联性,强调基坑监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监测数据评估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快速的发展,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对基坑监测及其周边相邻建筑物、道路、地下管... 本文将探讨基坑监测数据分析与主体结构稳定性评估的关联性,强调基坑监测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监测数据评估主体结构的稳定性。随着超高层建筑的快速的发展,深基坑工程施工中对基坑监测及其周边相邻建筑物、道路、地下管线、隧道等保护对象进行沉降及水平位移监测,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推广,希望在实践上对基坑监测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坑监测 数据分析 主体结构 稳定性评估
下载PDF
核电插拔式快速接头的改进
15
作者 韦峰 张玉林 +5 位作者 耿成林 张勇 李文伟 薛源 刘金贵 王均增 《自动化应用》 2024年第4期148-150,共3页
随着国家对核电站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外企业不再对我国核电领域产品进行供货。为摆脱国外企业对快速接头供货的束缚,国产化研制势在必行。核电站疏水、排气系统离不开快速接头的使用,快速接头可以提高管路的插拔连接效率,能够方便、快... 随着国家对核电站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国外企业不再对我国核电领域产品进行供货。为摆脱国外企业对快速接头供货的束缚,国产化研制势在必行。核电站疏水、排气系统离不开快速接头的使用,快速接头可以提高管路的插拔连接效率,能够方便、快速、安全地接通和断开工作介质。基于此,针对快速接头进行分析研制,改良了不合理的结构设计,以保证改良后的快速接头能较快投入使用并满足技术参数的要求,实现核电机组安全、稳定、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电 快速接头 插拔式
下载PDF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椎间盘突出的短期变化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泽祥 杨易远 +7 位作者 陈卓 屈若木 韦峰 刘忠军 刘晓光 于淼 吴云霞 姜亮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1-336,共6页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时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后纵韧带... 目的:观察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CSM)患者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时椎间盘突出程度的变化。方法:收集2017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多节段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伴后纵韧带骨化患者,共纳入67例患者,男44例,女23例;年龄31~78岁(56.5±9.9岁)。在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颈椎矢状面MRI T1加权像上测量各节段颈椎椎间盘突出的大小,术前椎间盘突出≥2.0mm定义为较大椎间盘突出;术后3个月时突出大小较术前变化≤0.5mm定义为无明显变化,>0.5mm定义缩小或增大,统计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椎间盘数,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及非参数检验比较手术前后较大椎间盘突出大小。结果:共测量335个椎间盘,术前314个椎间盘存在突出,C2/357个,C3/464个,C4/566个,C5/665个,C6/762个;中位突出大小为2.09(1.43,2.69)mm。其中163个突出≥2.0mm,C2/39个,C3/442个,C4/538个,C5/641个,C6/733个。术后3个月时313个椎间盘存在突出,中位突出大小为1.97(1.35,2.76)mm。314个术前存在突出的椎间盘中,83个(26.4%)椎间盘突出较术前缩小,175个(55.7%)无明显变化,56个(17.8%)增大。其中163个术前突出≥2.0mm的椎间盘术后3个月时54个(33.1%)椎间盘突出缩小,86个(52.8%)无明显变化,23个(14.1%)增大;C2/3、C3/4、C4/5、C5/6、C6/7较大椎间盘突出缩小、无明显变化和增大的患者分别为2、5、14、19、14例,5、28、20、19、14例和2、9、4、3、5例,其中C2/3、C3/4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大小与术前比较有显著性缩小(P<0.05)。3例(4.5%)患者因椎间盘突出较大或术后突出增大,症状缓解不明显而行二期颈前路手术。结论:多节段CSM患者行颈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后3个月内较大椎间盘突出程度可发生变化,约1/3的椎间盘突出可发生缩小,多见于C4/5、C5/6、C6/7节段;椎间盘突出增大的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椎管扩大成形术 椎间盘突出
原文传递
肾透明细胞癌脊柱转移的手术效果及生存期相关因素研究
17
作者 张有余 韦峰 +6 位作者 刘忠军 刘晓光 吴奉梁 党礌 周华 李彦 胡攀攀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00-307,共8页
目的:探索肾透明细胞癌脊柱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脊柱转移患者4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1±7.6岁,平均病程为4.3±4.4个月(1~24... 目的:探索肾透明细胞癌脊柱转移的手术治疗效果以及生存期相关因素。方法:回顾2008年1月~2019年12月于我科行手术治疗的肾透明细胞癌脊柱转移患者45例,其中男性34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0.1±7.6岁,平均病程为4.3±4.4个月(1~24个月)。术前Frankel分级E级25例,D级17例,C级1例,B级2例。术前伴有内脏转移10例,伴有其他骨转移16例。按手术方式分为肿瘤切除组和姑息减压组,肿瘤切除组包括肿瘤减灭术和全脊椎切除术。统计手术出血量及手术相关并发症,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根据患者的生存状态分为终点组(已去世)和随访组(仍存活),记录随访组患者的疼痛缓解情况、生活自理能力、神经功能评估及随访前半年内的影像学复查结果。通过Kaplan-Meier法估算中位生存期并获得生存曲线。将可能影响患者生存期的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随访时间均为12个月以上,末次随访时仍有30例患者存活(随访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6.7±31.6个月,手术后的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术后1年生存率为84.4%,术后2年生存率为78.6%,术后3年生存率为70.2%。随访组患者术前和随访时的NR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6.0±2.4分(1~10分)和2.9±2.7分(0~8分),19例患者与术前相比疼痛明显缓解(NRS评分降低3分以上)。术前和随访时的KPS评分平均值分别为71.3±14.3分(30~90分)和70.0±12.2分(40~90分)。29例患者随访时的Frankel分级为D级以上,其中6例获得改善,14例保持不变。单因素分析中颈椎转移(P=0.040)、内脏转移(P=0.018)、术后放疗(P=0.027)和术后靶向治疗(P=0.018)对术后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肿瘤切除组的患者预后优于姑息减压组,多因素分析的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手术后局部放疗和全身靶向治疗的多学科综合治疗可以提高肾透明细胞癌脊柱转移患者的生存期,手术治疗可以缓解疼痛,保护神经功能,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脊柱转移瘤 手术治疗 手术效果
原文传递
基于机器视觉智能切割坡口的研究与应用
18
作者 陈铭 赵胜云 韦峰 《煤矿机械》 2024年第1期97-99,共3页
描述了免示教零件坡口切割中心先进的软硬件集成能力。切割方式可以采用火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满足碳钢板不同尺寸、不同精度的直线、弧线的无人化柔性加工作业。在硬件上,配置六轴机械臂、切割系统、打磨系统、自动进卸料系统和尺寸可... 描述了免示教零件坡口切割中心先进的软硬件集成能力。切割方式可以采用火焰切割或等离子切割,满足碳钢板不同尺寸、不同精度的直线、弧线的无人化柔性加工作业。在硬件上,配置六轴机械臂、切割系统、打磨系统、自动进卸料系统和尺寸可定制的工作台;在软件上,搭载免编程工业软件和视觉算法系统,规划机器人的运动路径并实时纠偏,确保生产精度、自动化上下料及加工,有效提高切割效率和切割品质。快速响应生产制造节拍的同时满足小批量、多品种的坡口加工需求,有效实现了机器人在坡口切割领域的创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示教 坡口切割 机器视觉 工业软件
原文传递
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 被引量:18
19
作者 韦峰 刘忠军 +6 位作者 刘晓光 姜亮 党耕町 于淼 吴奉梁 党礌 周华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7-233,共7页
目的:总结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2013年7月采用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上颈椎原发肿瘤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7~70岁,平均39岁。病变节段:C2 11例,C1、C2 2例,C2、C3 10例。21例... 目的:总结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术的术中和术后并发症。方法:2005年3月~2013年7月采用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治疗上颈椎原发肿瘤23例,其中男12例,女11例,年龄17~70岁,平均39岁。病变节段:C2 11例,C1、C2 2例,C2、C3 10例。21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相符,其中脊索瘤10例,软骨肉瘤2例,骨巨细胞瘤7例,恶性周围神经鞘瘤1例,骨母细胞瘤1例。2例患者术前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不符,其中1例术前穿刺活检提示为骨母细胞瘤,术后病理确诊为纤维异常增殖症;1例术前病理检查提示为骨巨细胞瘤,术后病理诊断为低度恶性梭形细胞肿瘤。均行分块全脊椎切除术,手术采用前后联合入路,前路分颌下、经口或劈下颌骨入路三种方式;后方重建方式为枕颈固定,前方为钛板和自体髂骨块、钛板和钛网或单独异形钛网固定。术后辅助Halo架外固定。19例患者于围手术期行放射治疗,其中术前放疗8例,术后放疗11例。统计术中与术后并发症。结果:8例患者出现术中并发症,包括一侧椎动脉损伤5例、脊髓损伤1例、硬膜撕裂2例、喉上神经损伤2例。12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钛网前移压迫气管引起气道梗阻死亡和口咽粘膜感染大出血死亡各1例,迟发性椎动脉破裂出血1例,深部伤口感染6例,咽后壁粘膜延迟愈合6例、不愈合2例,肺炎4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内固定失败3例,植骨吸收内固定松动5例,植骨融合于倾斜的位置3例。结论:上颈椎原发肿瘤全脊椎切除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主要并发症为术中椎动脉损伤、术后咽后壁伤口感染及后期内固定移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全脊椎切除术 并发症 上颈椎 手术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不同光质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1
20
作者 韦峰 祁娟霞 +3 位作者 李佳梅 韩泽宇 刘卫成 张亚红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932-1938,共7页
以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5种光质处理(红光R、蓝光B、7R/1B、5R/1B、自然光CK)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辣椒种子发芽率比对照高18.67百分点,且随着红蓝复合光中红光比例的增大,发芽... 以辣椒为研究对象,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5种光质处理(红光R、蓝光B、7R/1B、5R/1B、自然光CK)对辣椒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光处理下辣椒种子发芽率比对照高18.67百分点,且随着红蓝复合光中红光比例的增大,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都逐渐增大;红光处理下辣椒幼苗的株高最大,相比对照提高了80.1%;蓝光处理下幼苗的茎粗最大,相比对照增加了22.4%;不同光质下幼苗的根系以7R/1B最长,相比对照增加了96.4%;不同光质处理的幼苗之间植株鲜重差异显著,以红光下幼苗鲜重最大;相比对照增加了33.3%;不同光质下幼苗的干重差异显著,以7R/1B下幼苗干重最大,相比对照增加了87.5%;不同光质处理下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中Fv/Fm,NPQ,ФPSII值均以5R/1B最高,蓝光最低;以种子萌发指标、幼苗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进行综合评价,5R/1B(55.97%)最优,对照(49.05%)最低;以低温处理下测定的相对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透率、SOD、POD以及CAT等生理指标进行评价,5R/1B(58.16%)最优,蓝光(43.60%)最差。因而,5R/1B为辣椒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发育的最优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质 辣椒 抗寒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