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韦常丽 吴延佳 +1 位作者 邱全 杨辉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962-964,共3页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第1外显子+869T/C及+915G/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GF-...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第1外显子+869T/C及+915G/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SSP)技术,检测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130例健康对照者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基因多态性。结果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C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原发性高血压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1·628倍(OR=1·628,95%CI:1·143~2·319),携带C等位基因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收缩压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162·4±18·3)mmHgvs(156·1±16·9)mmHg,P<0·05〕;而TGF-β1基因+915G/C位点多态性在原发性高血压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GF-β1基因+869T/C多态性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C等位基因可能是原发性高血压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C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收缩压的升高进而增加了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高血压 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_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卵巢癌的相关性 被引量:2
2
作者 韦常丽 吴延佳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69-1371,共3页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卵巢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10例卵巢癌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组...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在卵巢癌患者中的分布频率,初步分析其基因型及血清水平与卵巢癌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110例卵巢癌患者和120例正常对照组TGF-β1的基因多态性,包括TGF-β1基因启动子-800G/A,-509C/T位点,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TGF-β1水平。结果卵巢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基因-800G/A位点多态性在卵巢癌组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各等位基因及基因型频率在两组人群中的分布差异有显著性(P<0.05),等位基因频率的相对风险分析发现,T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卵巢癌的风险是C等位基因的1.702倍,携带T等位基因的卵巢癌患者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1)。结论TGF-β1基因-509C/T多态性与卵巢癌的发病具有相关性,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卵巢癌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可能通过促进TGF-β的高度表达进而增加了卵巢癌的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 瘤转化生长因子β1 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血尿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6
3
作者 韦常丽 吴延佳 《医学文选》 2006年第4期614-616,共3页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F-50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标本,对UF-50检出红细胞提示信息(RBCinfo)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 目的探讨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对鉴别血尿来源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UF-50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肾性与非肾性血尿患者的尿标本,对UF-50检出红细胞提示信息(RBCinfo)与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检测尿中红细胞的形态和畸形率等结果进行比较。结果UF-50红细胞提示信息中的小细胞性、正常红细胞性和分类不明分别与超高倍显微镜中的非均一性、均一性和混合性红细胞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UF-50检测中的红细胞信息,能鉴别肾性血尿和非肾性血尿,为临床诊治提供有利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有形成分分析仪(UF-50) 多媒体超高倍显微镜(DE-510型) 血尿
下载PDF
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检测红细胞假阳性的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韦常丽 吴延佳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663-664,共2页
目的探讨草酸钙、细菌、类酵母及精子在UF-50型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50)中对红细胞检测的干扰。方法采用UF-50、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法检测300份尿呈微浑浊标本中的红细胞,对其结果相互进行比较。结果UF-50与干化学分析... 目的探讨草酸钙、细菌、类酵母及精子在UF-50型全自动尿有形成分分析仪(简称UF-50)中对红细胞检测的干扰。方法采用UF-50、干化学分析仪、显微镜镜检法检测300份尿呈微浑浊标本中的红细胞,对其结果相互进行比较。结果UF-50与干化学分析检测红细胞阳性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者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9.66%,UF-50与显微镜镜下检测红细胞阳性比较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两者检测红细胞阳性符合率为67.42%。结论在UF-50检测中,草酸钙、细菌、类酵母及精子对红细胞检测有一定的影响,结果未能给临床提供准确的依据。为此,三种方法结合再密切联系临床,动态观察,才能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可靠的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液有形成分分析仪 尿液干化学法 显微镜检查 红细胞
下载PDF
粪便潜血单克隆抗体法临床应用的探讨 被引量:15
5
作者 韦常丽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3年第4期56-57,共2页
关键词 粪便潜血试验 单克隆抗体法 联苯胺法 粪便检验
下载PDF
儿童骨髓细胞形态学58例分析
6
作者 韦常丽 吴延佳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1558-1558,共1页
关键词 骨髓细胞 形态学 儿童 诊断
原文传递
对血液黏度检测规范化和质量要求的探讨
7
作者 韦常丽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2049-2050,共2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学检测 血液黏度 规范化 质量要求 标准化指标 检测结果 质量控制 临床应用 采血方式 医务人员
下载PDF
UF-50尿沉渣分析仪常见故障与排除的体会
8
作者 韦常丽 吴延佳 《实用医技杂志》 2007年第23期3196-3197,共2页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室自动化分析仪越来越普遍。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仪是对尿液直接做荧光色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电阻抗的原理,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波幅度和荧光波幅度的技术。识别和计数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实验室自动化分析仪越来越普遍。UF-50尿沉渣分析仪检测仪是对尿液直接做荧光色素染色,利用流式细胞仪和电阻抗的原理,以激光散射强度,散射波幅度和荧光波幅度的技术。识别和计数尿中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细菌、结晶、精子、酵母等,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该仪器较好的解决了尿液标本有形成分的定量分析及尿液的标准化。我科使用UF-50以来,工作效率大有提高,结果准确性与可靠性提高,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一些故障,现将出现故障及排除的方法体会,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沉渣分析仪 常见故障 排除
下载PDF
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T细胞免疫机制的影响 被引量:13
9
作者 曾清 程纬民 +1 位作者 韦常丽 王家晓 《四川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60例脾肾阳虚型CAA患者,随机分组成参萸补血方治疗组和环孢素A对照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 目的:探讨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的T细胞免疫功能改善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60例脾肾阳虚型CAA患者,随机分组成参萸补血方治疗组和环孢素A对照组,分别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其疗效和对T淋巴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环孢素A对照组的有效率为(12/30)40%,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21/30)70%,中药组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白细胞数量和血红蛋白水平(P<0.05)。两组患者CD3水平明显提高,CD8水平显著降低(P<0.05),中药组患者CD4水平和CD4/CD8比值明显提高,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萸补血方对脾肾阳虚型CAA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T细胞亚群 中医治疗
下载PDF
123例全血细胞减少疾病的骨髓象分析
10
作者 韦常丽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15,共2页
关键词 全血细胞减少 骨髓象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表达
11
作者 韦常丽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3期17-18,共2页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测定不同发病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水平,并与健康者对照。[结果]A组(发病2~24h)、B组(发病48-72h)CRP含量与D组(正常对照)比较... [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终点测定法测定不同发病时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RP水平,并与健康者对照。[结果]A组(发病2~24h)、B组(发病48-72h)CRP含量与D组(正常对照)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发病1周以上,病情稳定)CRP含量与D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C-反应蛋白(CRP) 检测
下载PDF
血府逐瘀颗粒加味对肺癌气虚血瘀证凝血机制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程纬民 曾清 +3 位作者 韦常丽 张永琴 王家晓 何艾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5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加味对气虚血瘀证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肺癌60例,随机分成化疗对照组和血府逐瘀颗粒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血府逐瘀颗粒,21 d 1个疗程,各...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颗粒加味对气虚血瘀证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凝血机制的影响。方法:选择气虚血瘀证肺癌60例,随机分成化疗对照组和血府逐瘀颗粒治疗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血府逐瘀颗粒,21 d 1个疗程,各组在治疗前后观察其对血瘀证证候积分的改变、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imer)和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 WF)水平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证候积分和生活质量有明显改善(P<0.05);Fib、D-dimer和v WF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颗粒加味能有效改善肺癌患者的凝血机制异常,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颗粒 气虚血瘀型 肺癌 凝血机制
原文传递
细胞浆内含有Auer样杆状小体的骨髓瘤1例 被引量:4
13
作者 韦巍 韦常丽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6期51-51,共1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全身骨痛3月入院。查体:神清,营养中等,正常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音正常,心律齐,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肌张力正常。实验室...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因全身骨痛3月入院。查体:神清,营养中等,正常面容,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罗音及胸膜摩擦音,心音正常,心律齐,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肌张力正常。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 9.2×10^9/L,RBC 4.87×10^12/L,Hb 146 g/L,PLT 272×10^9/L,血沉32 mm/h,肾功能:Cr 127μmol/L,UA 102μmol/L;电解质:K 3.28 mmol/L,Na 136 mmol/L,Cl 110 mmol/L,血钙:2.06 mmol/L;免疫球蛋白:IgA 4.53 g/L,IgG 6.57 g/L,IgM 1.99 g/L;血清蛋白:总蛋白60.0 g/L,清蛋白40.4 g/L,球蛋白20.2 g/L。尿常规:尿蛋白2+,尿糖4+,尿本周氏蛋白阴性。CT示:双侧肋骨多发性陈旧性骨折;双肺散在纤维灶。骨盆平片:左侧股骨颈骨密度欠均匀,骨折(陈旧性?)。肾组织活检病理:符合肾小球轻微病变伴急性肾小管损伤。骨髓结果:骨髓增生明显活跃,浆细胞比例偏高占10%,部分浆细胞胞浆量中等,蓝染,胞浆内可见数根长短不等2~4μm类似 Auer样杆状小体(见图1),染紫红色,核偏位,染色质粗网状,该类浆细胞占8%。血清免疫固定电泳为 IgA+k型,诊断为多发性骨髓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胞浆内 小体 陈旧性骨折 急性肾小管损伤 肾小球轻微病变 免疫球蛋白 血清蛋白
下载PDF
地黄止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程纬民 曾清 +1 位作者 韦常丽 杨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72-573,共2页
目的:探讨地黄止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T细胞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80例ITP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地黄止血方治疗组和强的松对照组,分别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激素治疗组的... 目的:探讨地黄止血方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T细胞免疫功能的机制。方法:对确诊的80例ITP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成地黄止血方治疗组和强的松对照组,分别治疗6个月后,观察其对T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给药后,激素治疗组的有效率为47.5%,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2.5%,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中药治疗组中ITP患者CD3、CD4水平有明显提高,CD8水平显著降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地黄止血方对ITP有良好的效果,其机制与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T细胞免疫功能 止血方 地黄
下载PDF
一次性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实用性探讨 被引量:3
15
作者 屈雅川 刘春香 +1 位作者 林虹 韦常丽 《广西医学》 CAS 2008年第6期803-805,共3页
目的调查一次性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试用情况,以进一步阐明其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分别用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与传统法对同一检测对象进行采样并对比检验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尽管少数指... 目的调查一次性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试用情况,以进一步阐明其可行性和实用性。方法分别用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与传统法对同一检测对象进行采样并对比检验和统计学分析,同时对使用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法的检测结果比较,尽管少数指标稍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病人、护士、检验人员问卷调查,认为采样器法比传统法优越的分别为93.1%(94/101)、100%(68/68)、95.9%(70/73)。结论新型多功能大便采样器将采样、装载、取样、摇匀合于一体,可以取代传统法(杯子、盒子、塑料棒等)应用于大便采样;能避免因采样量不好控制而易导致的污染、吸干或风化以及因此导致的假阴性,提高实验质量,便于操作和送检,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便采样器 大便常规检验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对变应性鼻炎动物模型骨髓IL-5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冯纬纭 吴延佳 +4 位作者 韦常丽 黄卓燕 方燕飞 谢芳 侯田培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10年第10期926-929,共4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骨髓中白细胞介素-5(IL-5)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实验组、扑尔敏对照组、盐水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造模完成后第2天,前3组分... 目的观察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对变应性鼻炎大鼠骨髓中白细胞介素-5(IL-5)表达的影响,以探讨该药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方法 40只大鼠随机分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实验组、扑尔敏对照组、盐水对照组、正常对照组;造模完成后第2天,前3组分别予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扑尔敏、生理盐水灌胃7d;最后处死动物,取骨干髓腔将骨髓细胞冲洗出,离心沉渣涂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骨髓中IL-5的表达。结果过敏性鼻炎口服液实验组的骨髓IL-5与扑尔敏对照组、盐水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过敏性鼻炎口服液能降低骨髓IL-5,抑制AR的发生,这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口服液治疗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作用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口服液 变应性鼻炎 动物模型 骨髓 白细胞介素-5(IL-5)
下载PDF
2009年~2013年全国血细胞形态学室间质评小结
17
作者 李明芬 韦巍 +1 位作者 林英辉 韦常丽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21期260-261,共2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3年间全国卫生部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结果及错报比例,提高检验人员辩识细胞形态的能力。方法对卫生部临检中心5年间发放的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图片共150幅彩图进行辨认,待结果回报后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2013年间全国卫生部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结果及错报比例,提高检验人员辩识细胞形态的能力。方法对卫生部临检中心5年间发放的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图片共150幅彩图进行辨认,待结果回报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年15次共150幅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回报结果中,错报共17幅,错报率为11.3%,其中以2010年~2011年错报率最高为16.7%。结论通过开展血细胞形态室间质评,对质评结果进行反馈,分析错报原因,一方面开拓实验室技术人员的视野,丰富其知识,另一方面促进检验人员相互学习,提高其实验室对形态学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细胞 形态学 室间质评 错报原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