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浅析景德镇珠山区浮桥处所采集瓷片
1
作者 韦有明 《戏剧之家》 2014年第5期283-283,共1页
实地调查范围在景德镇珠山区浮桥和瓷都大桥之间,包括了里市渡和中渡口两个明清以来较为重要的渡口。首先是采集地的地理位置和地层分析。然后,重点谈及了标本的分类分型,款识特征,断代等问题。最后总结了多次采集的收获及不足之处。
关键词 民窑青花 断代 装饰 制作工艺
下载PDF
19世纪上半叶中国与伊朗的瓷器贸易情况探析
2
作者 吴涛 韦有明 《创意设计源》 2023年第6期16-20,27,共6页
19世纪上半叶,销往伊朗的中国瓷器主要通过印度孟买进行转运。此外,阿曼的马斯喀特也是一个重要的转运港口。由这两地运来的中国瓷器通过沿海港口及陆路交通进入伊朗各城市。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伊朗消费的进口瓷器以中国瓷器为主,但在1... 19世纪上半叶,销往伊朗的中国瓷器主要通过印度孟买进行转运。此外,阿曼的马斯喀特也是一个重要的转运港口。由这两地运来的中国瓷器通过沿海港口及陆路交通进入伊朗各城市。在19世纪30年代以前,伊朗消费的进口瓷器以中国瓷器为主,但在19世纪30-40年代,随着中国出口瓷器质量的下降、英国瓷器生产技术的提高、英国在波斯湾的扩张,以及英国制定华瓷出口关税标准等因素的影响,销往伊朗的中英瓷器形成此消彼长的态势,此后销往伊朗的中国瓷器便逐渐式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上半叶 外销瓷 中英陶瓷竞争 伊朗
下载PDF
砂糖橘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被引量:3
3
作者 韦有明 《乡村科技》 2021年第13期53-54,共2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砂糖橘种植主产区,近年来,其砂糖橘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砂糖橘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持续发展。因此,当地需要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农业技术,促进砂糖橘种植业...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砂糖橘种植主产区,近年来,其砂糖橘产量和质量均有所提高,为当地农民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是在砂糖橘种植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制约了其持续发展。因此,当地需要积极推广应用新型农业技术,促进砂糖橘种植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探讨砂糖橘高产优质栽培技术要点,以期为砂糖橘栽培管理提供有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糖橘 高产优质 栽培技术
下载PDF
关于早熟南丰蜜橘丰产栽培技术示范与推广的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韦有明 《南方农业》 2016年第24期37-38,共2页
南丰蜜橘属于宽皮橘类的良种,色、香、味俱全,果肉细嫩、汁多爽口、味甜香浓等特色,被称为"橘中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南丰蜜橘的果实较小、采摘费事、不利储藏等,还未得到广泛的推广。通过对早熟南丰蜜橘的特点... 南丰蜜橘属于宽皮橘类的良种,色、香、味俱全,果肉细嫩、汁多爽口、味甜香浓等特色,被称为"橘中佳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但由于南丰蜜橘的果实较小、采摘费事、不利储藏等,还未得到广泛的推广。通过对早熟南丰蜜橘的特点进行分析探究,并对早熟南丰蜜橘丰产栽培技术进行简要介绍,为早熟南丰蜜橘丰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熟南丰蜜橘 丰产栽培技术 示范与推广 分析探究
下载PDF
沃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5
作者 韦有明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第8期105-106,共2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中可以选择的水果类型也不断增加,沃柑则是一种市场需求量极大的柑橘类水果,味道独特,营养价值丰富。沃柑是广西的主要种植水果之一,是当地很多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沃柑的栽培过程中仍然存...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中可以选择的水果类型也不断增加,沃柑则是一种市场需求量极大的柑橘类水果,味道独特,营养价值丰富。沃柑是广西的主要种植水果之一,是当地很多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方式。但是在沃柑的栽培过程中仍然存在技术问题,降低了栽培质量以及沃柑的成活率,不利于沃柑行业的发展。为了能够满足当前市场上对于优质沃柑的大量需求,需要积极使用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基于此,本文以广西省为例,从多个角度出发分析了沃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以期可以在广西省沃柑种植提供有效参考,促进当地沃柑种植行业的稳定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沃柑 优质高产 栽培技术 要点
下载PDF
明代御器厂不见传世之出土遗物管窥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启寰 韦有明 袁枫 《中国陶瓷》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5-60,共6页
利用“二重证据法”对御器厂出土的一部分不见于传世品的遗物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该类遗物有试制品、失败品以及绝品三种样态,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推演,认为这是御器厂管厂官员与工匠在御窑体制的强大压迫下,生成的一种充满... 利用“二重证据法”对御器厂出土的一部分不见于传世品的遗物进行梳理与分析,认为该类遗物有试制品、失败品以及绝品三种样态,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一定的讨论与推演,认为这是御器厂管厂官员与工匠在御窑体制的强大压迫下,生成的一种充满主观能动性的自我保护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器厂 落选品 传世品 主观能动性
原文传递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西北角外围宋元遗存考古发掘简报
7
作者 肖发标 韦有明 +4 位作者 赵瑾 安雨桐 杨君谊 吴涛 袁枫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53,共18页
202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陶瓷研究机构,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学院人文学院等地方高校,组成联合考古队,在... 2021年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联合故宫博物院考古部、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国内陶瓷研究机构,以及景德镇陶瓷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景德镇学院人文学院等地方高校,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御窑厂遗址公园的西北角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揭示的地层堆积包含宋、元、明、清至民国等多个历史时期,是景德镇镇区窑业发展历程的典型代表。尤其是对宋、元时期窑业的揭露,为了解镇区核心地带窑业肇始阶段的面貌、探究明初御器厂选址珠山北麓的根源,提供了可靠的考古材料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御窑厂遗址 宋元遗存 考古
原文传递
明代景德镇制瓷陶车研究
8
作者 吴军明 蔚永辉 韦有明 《故宫博物院院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7-37,125,126,共13页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和御窑厂遗址分别揭露了两座明代晚期的辘轳坑。文章依据揭露的遗迹现象,对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了梳理,判断《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陶车在形制上存在错误。并给出陶车运动的一般方程,对两座辘轳坑遗迹中安放的陶车进行复原,... 景德镇观音阁窑址和御窑厂遗址分别揭露了两座明代晚期的辘轳坑。文章依据揭露的遗迹现象,对相关古代文献进行了梳理,判断《天工开物》中记载的陶车在形制上存在错误。并给出陶车运动的一般方程,对两座辘轳坑遗迹中安放的陶车进行复原,使明代景德镇陶车的结构更加完整与清晰。该成果对研究景德镇的制瓷史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工开物 成型 陶车 结构复原 机械原理
原文传递
恩施自治州周家河窑址考古调查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韦有明 朱姗姗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65-77,共13页
经田野考古调查,恩施自治州周家河村境内现有窑业遗存十余处。从采集的标本来看,该地烧造的瓷器种类多为碗、盘、酒具等生活用器,按釉色可分为青花、青釉、酱釉、黄釉、青白釉瓷器,装烧工艺为明火涩圈叠烧法。本文对周家河村境内窑址采... 经田野考古调查,恩施自治州周家河村境内现有窑业遗存十余处。从采集的标本来看,该地烧造的瓷器种类多为碗、盘、酒具等生活用器,按釉色可分为青花、青釉、酱釉、黄釉、青白釉瓷器,装烧工艺为明火涩圈叠烧法。本文对周家河村境内窑址采集标本进行了梳理,并结合考古调查、文献资料,着重考察了周家河窑址青花瓷器的始烧年代和技术来源等问题,得出结论:周家河地区青花瓷器的烧造不迟于明代晚期,其技术来源主要是景德镇窑与吉安临江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家河窑址 青花瓷器 明代晚期 景德镇窑 临江窑
原文传递
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明清遗存发掘简报 被引量:22
10
作者 江建新 高宪平 +11 位作者 秦大树 翁彦俊 江小民 韦有明 李鑫 樊昌生 郁红强(绘图) 李召銮(绘图) 张志伟(绘图) 寇小石(绘图) 许鑫涛(绘图) 朱录乾(绘图)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36,F0002,F0003,共35页
落马桥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华南路404号红光瓷厂厂区内,西距昌江约0.6公里,南距南河约1.9公里,属景德镇市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图一)。为配合基本建设,2012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 落马桥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华南路404号红光瓷厂厂区内,西距昌江约0.6公里,南距南河约1.9公里,属景德镇市老城区的中心地带(图一)。为配合基本建设,2012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及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落马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抢救性发掘 江西景德镇 西距 陶瓷考古 考古文博 江西省景德镇 发掘简报 景德镇市
原文传递
江西萍乡南坑窑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李凯 陈天民 +1 位作者 秦大树 韦有明 《南方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3-120,共18页
本文是2020年萍乡南坑窑考古调查的概述和主要收获。本次共调查了18处窑址,根据各地点发现的器物,可大致分为三组。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南坑窑创烧,采用支圈组合覆烧工艺大量生产青白瓷;元代中期青白瓷生产减少,质量下降,多使用涩圈叠烧... 本文是2020年萍乡南坑窑考古调查的概述和主要收获。本次共调查了18处窑址,根据各地点发现的器物,可大致分为三组。南宋晚期至元代早期南坑窑创烧,采用支圈组合覆烧工艺大量生产青白瓷;元代中期青白瓷生产减少,质量下降,多使用涩圈叠烧法生产灰青釉、青釉、酱釉和黑釉瓷;元代晚期以生产青瓷为主,主要生产仿龙泉青瓷。本次调查发现窑炉遗迹4座,皆为砖砌龙窑,与南宋以来龙窑向宽短变化的趋势相符,并存在多次修建使用现象;发现的矿洞与码头遗迹,反映了南坑窑系统生产过程。从采集标本看,景德镇青白瓷技术可以通过南坑窑向湖南传播;南坑窑仿龙泉窑青瓷是基于本地窑业技术对龙泉青瓷进行的表面模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坑窑 考古调查 南宋到元代 青白瓷 仿龙泉窑青瓷
原文传递
明初景德镇“官窑”之窑场性质考略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姗姗 韦有明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2-103,共12页
学界对明初景德镇的窑业面貌,尤其是官窑的设置年代等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并基本达成共识,但考古、调查工作对新材料的揭示,为加深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窑业概况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契机。洪武时期烧造“官窑”瓷器的窑场并非御器厂一处,而是散落... 学界对明初景德镇的窑业面貌,尤其是官窑的设置年代等问题做了大量研究并基本达成共识,但考古、调查工作对新材料的揭示,为加深对这一历史时期的窑业概况的认识提供了新的契机。洪武时期烧造“官窑”瓷器的窑场并非御器厂一处,而是散落于镇区的多个区域。专为营造皇宫都城所需的瓷质构件而设立的窑场,则靠近原材料产地或河川溪流地带。以上窑场在地理空间上形成了点多面广、一大多小的时代面貌。洪武时期“镇之珠山麓”的主要功能为产品的烧造、堆放和管理,而散落于镇区的相关民窑则承担着烧造“贡御”产品和建筑材料的角色。洪武时期景德镇在官方的干预下,已然进行了规模化的“官窑”烧造活动,但成熟且功能完善的官窑机构御器厂的设置年代,则要迟至永乐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初 景德镇 窑场 设厂年代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