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因分析法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1
作者 莫加良 韦燕运 +2 位作者 卢伟光 莫雄霞 李樱炫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1597-1602,共6页
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心脏骤停(C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基于... 目的:探究根因分析法在急诊心肺复苏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梧州市工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2例心脏骤停(C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常规治疗和基于根因分析法的干预策略。比较两组心肺复苏后存活率、呼吸机维持时间、入住ICU时间以及复苏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CO_(2))、呼吸频率。评估清醒后1 d、5 d、7 d抑郁—焦虑—压力量表(DASS-21)评分,并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心肺复苏后存活率为48.21%,与对照组(41.07%)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呼吸机维持时间和入住ICU时间短于对照组,复苏后HR、MAP、PaO_(2)和呼吸频率高于对照组,PCO_(2)低于对照组(均P<0.05)。清醒后5 d、7 d,观察组DASS-21量表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1.11%vs.26.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根因分析法的干预策略应用于急诊心肺复苏,可提升急救效果,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血气和血流动力学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因分析法 心肺复苏 救治效果 心脏骤停 预后
下载PDF
急性颈脊髓损伤手术时机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韦正锋 杨洁祥 +2 位作者 梁芳瑜 莫加良 韦燕运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年第3期0159-0159,161,共2页
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的脊髓损伤将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已被广泛认可,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可降低其致死率与致残率,使原本完全性损... 脊髓损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脊柱外科疾病,严重的脊髓损伤将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对于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已被广泛认可,对完全性脊髓损伤的患者手术治疗可降低其致死率与致残率,使原本完全性损伤的患者也出现一些神经恢复,但对于急性颈髓损伤的手术时机却一直存在争议。本文现将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关于ATCCS手术时机的相关研究进行整理总结与分析,以期为日后临床进一步对手术时机进行研究与探讨,为患者制定针对性手术治疗方案及提高患者生存率与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颈脊髓损伤 手术时机 动物实验 术后恢复
原文传递
电话随访联合微信干预对乳腺癌患者术后侧上肢功能康复的影响
3
作者 杨雪芳 韦燕运 +1 位作者 林秀梅 刘晓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2年第2期0255-0257,共3页
评价分析临床护理乳腺癌病人时,应用微信干预、电话随访联合方案的效果及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疗效的作用。方法:80例乳腺癌病人为评价样本,均在本院实施治疗及护理,且可以出院,以随机抽签形式将病人均分2组,对照组、... 评价分析临床护理乳腺癌病人时,应用微信干预、电话随访联合方案的效果及对患侧上肢功能恢复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疗效的作用。方法:80例乳腺癌病人为评价样本,均在本院实施治疗及护理,且可以出院,以随机抽签形式将病人均分2组,对照组、观察组,40例病人每组,各组分别实施传统健康教育 、微信干预联合电话随访方案,而后评估组间乳腺癌病人的不确定感。结果:干预8周时,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信息缺乏评分、不确定性、不确定感评分均较低,组间对比(P<0.05);组间乳腺癌病人各维度评分及不确定感评分对比用时伴随分组效应讨论结果证明信息缺乏评分、不明确性维度、不确定感评分的变化而下降。结论:乳腺癌病人离院后实施微信干预方案的同时,再联合使用电话随访措施,能够减小病人的不确定感,进而推进病人的康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疾病不确定性 微信 电话随访
下载PDF
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急性胃穿孔的临床效果对比
4
作者 韦正锋 杨洁祥 +2 位作者 梁芳瑜 莫加良 韦燕运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0年第11期0027-0028,共2页
评价胃穿孔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时间: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分组方法: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组:2组各20例,评价2种术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91.21... 评价胃穿孔采取胃大部分切除术与单纯修补术治疗效果。方法:时间:2017年10月至2020年10月间;分组方法: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组:2组各20例,评价2种术式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中出血量(91.21±4.20)ml、手术时间(48.35±4.86)min、首次排气时间(20.10±3.26)h、术后下床时间(14.52±2.06)h、住院时间(5.26±1.02)d。B组术中出血量(115.82±8.11)ml、手术时间(90.12±10.42)min、首次排气时间(36.29±6.12)h、术后下床时间(26.51±4.11)h、住院时间(9.65±1.20)d。A组手术各项指标优、并发症低,P<0.05。结论:2种术式治疗急性胃穿孔效果均明显,而单纯修补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风险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大部分切除术 单纯修补术 急性胃穿孔 腹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