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枯萎病中秆香蕉新品种桂蕉8号的选育
1
作者 周维 韦绍龙 +7 位作者 韦莉萍 韦弟 李朝生 覃柳燕 田丹丹 李佳林 何章飞 黄素梅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494-2499,共6页
桂蕉8号香蕉(AAA Cavendish)是从引进香蕉品系GCTCV-217-1不定芽通过^(60)Co-γ辐射诱变,再经病原菌高压筛选选育而成。桂蕉8号新植蕉株高为252.7 cm,叶柄长度约32.4 cm,假茎中围、基围分别为45.3 cm、66.4 cm。假茎底色为深绿色。叶姿... 桂蕉8号香蕉(AAA Cavendish)是从引进香蕉品系GCTCV-217-1不定芽通过^(60)Co-γ辐射诱变,再经病原菌高压筛选选育而成。桂蕉8号新植蕉株高为252.7 cm,叶柄长度约32.4 cm,假茎中围、基围分别为45.3 cm、66.4 cm。假茎底色为深绿色。叶姿直立,雄花蕾形状为卵圆形。果穗呈长圆柱形,把间距稍短,果把紧凑。常规种植条件下,新植蕉平均株产可达21.5 kg,宿根蕉平均株产可达23.9 kg,生果皮颜色为绿色,熟果皮颜色为金黄色,果肉颜色为黄白色。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w,后同)为20.10%,可溶性总糖含量为19.42%,总酸含量为0.26 g·100 g^(-1),淀粉含量为1.05 g·100 g^(-1),维生素C含量为11.0 mg·100 g^(-1),蔗糖含量为4.80 g·100 g^(-1),钾含量为332.00 mg·100 g^(-1)。盆栽及大田抗枯萎病试验评价,桂蕉8号均表现为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新品种 桂蕉8号 中秆 抗枯萎病
下载PDF
菌土接种法在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评价中的应用及效果
2
作者 周维 韦莉萍 +7 位作者 黄素梅 韦弟 覃柳燕 李佳林 田丹丹 何章飞 李朝生 韦绍龙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0-157,共8页
【目的】建立一套稳定可靠且更符合自然条件下发病的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4,Foc4)为供试病原菌,分别... 【目的】建立一套稳定可靠且更符合自然条件下发病的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方法,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的筛选评价提供参考。【方法】以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 4,Foc4)为供试病原菌,分别采用伤根淋菌接种法、浸根接种法及菌土接种法接种感病香蕉品种巴西蕉,比较分析不同处理种植基质中病原菌孢子浓度的动态变化及植株发病情况,优选最佳的接种方法。采用Foc4不同孢子浓度菌土接种抗、感种质材料,统计发病情况,比较抗性评价效果;应用菌土接种法对31份香蕉种质进行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考察其评价效果。【结果】采用不同接种方法,巴西蕉杯苗种植基质中Foc4孢子浓度变化、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存在较大差异,其中,采用菌土接种法,种植基质中Foc4孢子浓度稳定保持在原始接种浓度1.0×10^(6)~1.1×10^(6)个/g土;采用浸根接种法,种植基质中Foc4孢子浓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并于21 d达最大值(1.0×10^(6)个/g土),28 d降至0.5×10^(6)个/g土,35 d后稳定在0.4×10^(6)个/g土;采用淋菌接种法,种植基质中Foc4孢子浓度在0~14 d内由1.5×10^(6)个/g土迅速下降至0.5×10^(6)个/g土,35 d后稳定在0.6×10^(6)个/g土。接种42 d后菌土接种法的蕉苗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最高,分别为98.9%和67.3,浸根接种法次之,分别为86.7%和51.6,淋菌接种法发病率及病情指数均最低,分别为76.7%和44.1。在Foc4孢子浓度为1.1×10^(4)、1.1×10^(5)、1.1×10^(6)个/g土条件下,采用菌土接种法的高感品种巴西蕉发病率均在80.0%以上,高抗种质GCTCV-119的发病率分别为16.7%、35.6%和54.4%。在孢子浓度为1.1×10^(4)个/g土条件下,巴西蕉及GCTCV-119外观发病症状均不明显;综合高感和高抗品种(系)的发病情况,菌土接种法Foc4孢子浓度宜在1.0×10^(5)~1.0×10^(6)个/g土。采用菌土接种法对31份香蕉种质进行抗性评价,其中有中抗种质11份、感病种质14份、高感种质6份。【结论】菌土接种法具有稳定、准确、高效、简便、可操作性强的特点,可作为香蕉枯萎病苗期抗性评价及抗性种质筛选的优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枯萎病 菌土接种 苗期抗性评价 种质筛选
下载PDF
粉蕉—果蔗轮作对粉蕉、果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3
作者 覃柳燕 吴启军 +5 位作者 田丹丹 李朝生 韦莉萍 陈家慧 韦绍龙 李佳林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5-88,共4页
针对广西玉林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粉蕉、果蔗存在严重连作障碍的问题,探索合理轮作模式,采用3年2茬粉蕉+2年2茬果蔗及2年2茬果蔗+3年2茬粉蕉轮作模式,分别以果蔗和粉蕉连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轮作模式对粉蕉和果蔗病害发生、产量、品质及经济... 针对广西玉林地区特色经济作物粉蕉、果蔗存在严重连作障碍的问题,探索合理轮作模式,采用3年2茬粉蕉+2年2茬果蔗及2年2茬果蔗+3年2茬粉蕉轮作模式,分别以果蔗和粉蕉连作为对照,比较不同轮作模式对粉蕉和果蔗病害发生、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轮作模式可有效降低香蕉枯萎病,果蔗宿根矮化病、花叶病发生,轮作处理的粉蕉枯萎病发病率仅0.33%,而连作的枯萎病发病率高达48.67%;轮作的果蔗宿根矮化病和花叶病基本不发生,连作的宿根矮化病发病率27.34%,花叶病发病率21.42%。轮作的粉蕉产量达到53 766 kg/hm2,而连作减产了22.72%;轮作的商品果蔗产量达到194 384.75 kg/hm2,是连作的1.94倍。建议当地在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作物时采用和推广这两种轮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蕉 果蔗 轮作 产量 香蕉枯萎病 成本
原文传递
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生长、产量及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
4
作者 田丹丹 李朝生 +5 位作者 韦绍龙 覃柳燕 何章飞 韦莉萍 周维 李佳林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6-80,共5页
通过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并结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产量及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桂蕉9号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抽蕾时... 通过在香蕉枯萎病重病区种植抗枯萎病香蕉品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并结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研究其对植株生长、产量及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为桂蕉9号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种植桂蕉9号不同类型种苗对植株抽蕾时的假茎高度、假茎基围以及采收时的单穗重和第3梳果指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对植株采收时间和香蕉枯萎病发病率的影响差异显著;种植吸芽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大苗早26 d左右,种植二级组培大苗的采收时间比二级组培小苗早32 d左右;种植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低,其次为二级组培大苗,种植二级组培小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最高;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只影响香蕉枯萎病发病率,与不施用菌肥的植株相比,种植二级组培小苗、二级组培大苗、吸芽苗的香蕉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下降14.79%、21.73%、25.10%,且三者之间差异显著。因生产上用吸芽苗进行种植比较麻烦,为缩短抗枯萎病香蕉品种生育期、降低其枯萎病发病率,建议种植二级组培大苗并配合施用复合微生物菌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蕉9号 抗枯萎病 不同叶龄二级组培苗 吸芽苗 农艺性状 枯萎病发病率
原文传递
抗枯萎病中秆香蕉新品种——桂蕉8号
5
作者 周维 黄素梅 韦绍龙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2期81-81,共1页
“桂蕉8号”香蕉(AAA Cavendish)是从引进香蕉品系GCTCV-217-1不定芽通过60Co-γ辐射诱变,再经病原菌高压筛选选育而成。2022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211000785)。该品种果穗呈长圆柱形,把间距稍短,果把紧凑。果穗长度适中,约76.18... “桂蕉8号”香蕉(AAA Cavendish)是从引进香蕉品系GCTCV-217-1不定芽通过60Co-γ辐射诱变,再经病原菌高压筛选选育而成。2022年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权(CNA20211000785)。该品种果穗呈长圆柱形,把间距稍短,果把紧凑。果穗长度适中,约76.18 cm,果穗宽度约35.10 cm,果梳数为10.45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新品种权 长圆柱形 抗枯萎病 中秆 果穗 香蕉 新品种 不定芽
下载PDF
香蕉抗(耐)枯萎病新品种桂蕉9号的选育及其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34
6
作者 韦绍龙 黄素梅 +8 位作者 韦莉萍 韦弟 李朝生 覃柳燕 田丹丹 张进忠 周维 龙盛风 杨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0-536,共7页
【目的】选育抗(耐)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且产量、品质性状优良的香蕉新品种,丰富广西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为促进广西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重病蕉区大田筛选母... 【目的】选育抗(耐)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FOC4)引起的香蕉枯萎病,且产量、品质性状优良的香蕉新品种,丰富广西抗(耐)枯萎病香蕉品种,为促进广西香蕉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重病蕉区大田筛选母株,并利用组织培养芽变、盆栽接种病原菌压力选择及大田病区压力选择相结合的方法选育抗(耐)香蕉枯萎病品种,经过品系纯化、品比试验、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等,观察其特征特性、抗病性及产量表现等。【结果】桂蕉9号为巴西蕉芽变异株系,基因型为AAA,属中秆香蕉,全生育期310~350 d;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3%,总糖含量19.6 mg/100 g,维生素C(Vc)含量16.38 mg/100 g,可滴定酸含量0.43%;果实具有较好的耐贮性,催熟后在室温下可保存3~5 d。2012~2015年在海南、广东及广西进行种植试验,桂蕉9号对由FOC4引起的枯萎病表现出抗(耐)性,1代及2代香蕉植株的田间发病率为0.95%~52.30%,比对照品种(巴西蕉、桂蕉6号、桂蕉1号)减少7.38%~88.70%(绝对值);1代及2代蕉单株平均产量为19.8~29.6 kg,总产量17001.0~74485.4 kg/ha,比对照品种增产-2.1%~515.5%。桂蕉9号于2015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蕉9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抗(耐)香蕉枯萎病新品种,适宜在广西、云南、海南等香蕉主产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蕉9号 香蕉枯萎病 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4号生理小种 抗病育种 高产栽培技术
下载PDF
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产量、品质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韦绍龙 黄素梅 +8 位作者 韦莉萍 韦弟 李朝生 覃柳燕 田丹丹 张进忠 周维 龙盛风 杨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95-900,共6页
【目的】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探讨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品质和产量及蕉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广西蕉园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常规滴灌施肥(对照)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糖蜜酒精发酵液(120 t/... 【目的】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探讨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品质和产量及蕉园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为广西蕉园推广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技术提供依据。【方法】进行常规滴灌施肥(对照)及在此基础上配施糖蜜酒精发酵液(120 t/ha,锤度7.8)的对比试验,调查不同处理对不同代龄香蕉产量、品质性状、叶片营养元素及土壤营养元素的影响。【结果】施用糖蜜酒精发酵液的香蕉株高、茎围、青叶数、单果重、果指长度、抽蕾率和单株产量表现均优于常规滴灌施肥,香蕉果皮厚度增加2.4%~5.2%,香蕉收获时间提前3~5 d,组培一代、宿根一代、宿根二代香蕉产量分别为49312.5、53437.5和52875.0 kg/ha,分别比常规滴灌施肥增加5.62%、8.78%和6.82%,纯收益增加5100.0、8137.5和6750.0元/ha。此外,糖蜜酒精发酵液对蕉园土壤具有较好的肥效,土壤全K、速效K、全N、有机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组培一代香蕉园的土壤全K含量比常规滴灌施肥高0.27%(绝对值),速效K含量是常规滴灌施肥的2.72倍。【结论】在蕉园水肥一体化条件下,施用120 t/ha糖蜜酒精发酵液对香蕉生长和产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且有利于提高蕉园土壤肥力,即糖蜜酒精发酵液可作为香蕉水肥一体化的一种补充性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糖蜜酒精发酵液 生长 产量 品质 土壤理化性质
下载PDF
二倍体野生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韦绍龙 孙嘉曼 +3 位作者 卢江 李朝生 蓝霞 张进忠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532-2536,共5页
为了挖掘抗枯萎病的香蕉种质资源,对获得的具有较好抗寒性的二倍体野生蕉种质进行抗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的抗性评价。采用浸根接种法,对二倍体野生蕉与三倍体威廉斯B6香蕉苗接种Foc 4,统计发病率、病害严重度及Foc 4侵染对香蕉... 为了挖掘抗枯萎病的香蕉种质资源,对获得的具有较好抗寒性的二倍体野生蕉种质进行抗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Foc 4)的抗性评价。采用浸根接种法,对二倍体野生蕉与三倍体威廉斯B6香蕉苗接种Foc 4,统计发病率、病害严重度及Foc 4侵染对香蕉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二倍体野生蕉较三倍体威廉斯B6表现出较强的抗性。威廉斯B6发病率达100%,二倍体野生蕉发病率仅为33.3%;接种30 d时,威廉斯B6的球茎病害严重度高达(5.27±0.61),二倍体野生蕉的病害严重度为(2.75±0.43),发病程度明显轻于威廉斯B6;Foc 4侵染对二倍体野生蕉植株生长无影响。二倍体野生蕉种质对Foc 4具有良好抗性,表现为中抗。研究结果为应用该二倍体野生蕉作为抗病育种材料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倍体野生蕉 香蕉枯萎病 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 抗性评价
下载PDF
不同组培方法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生理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韦绍龙 杨柳 +9 位作者 韦莉萍 韦弟 李朝生 李小泉 黄素梅 覃柳燕 田丹丹 张进忠 周维 龙盛风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285-1290,共6页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分析TIBs系统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逐渐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以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表现较高;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均随移栽天数的延长而上升,均以TIBs方式培养的组培苗较高;叶片MDA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传统培养苗表现较高。说明在移栽后60 d内,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光合作用、养分吸收能力及抗逆能力均优于传统半固体培养的组培苗,TIBs可作为香蕉组培苗快繁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 传统半固体培养 光合生理 抗氧化酶
下载PDF
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分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韦绍龙 霍秀娟 李朝生 《湖北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2796-2798,2801,共4页
桂蕉6号是广西的主栽香蕉品种,占全区香蕉种植面积的90%以上。为了明确广西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通过采集分离,获得41个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用伤根淋灌法接种香蕉组培... 桂蕉6号是广西的主栽香蕉品种,占全区香蕉种植面积的90%以上。为了明确广西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4号生理小种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通过采集分离,获得41个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菌株,用伤根淋灌法接种香蕉组培苗。根据病菌对桂蕉6号的致病力强弱,上述菌株可以分为3类,其中强致病力菌株22个,中致病力菌株7个,弱致病力菌株12个,分别占供试菌株的53.66%、17.07%、29.27%。由此可见,广西香蕉枯萎病菌4号生理小种存在明显的致病力分化现象,强致病力菌株为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4号生理小种 致病力分化 桂蕉6号
下载PDF
广西香蕉产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2
11
作者 韦弟 韦莉萍 +4 位作者 周维 黄素梅 何章飞 李朝生 韦绍龙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223-229,共7页
香蕉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香蕉生产周期短、收益高,其产业已成为广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不可多得的成熟产业。广西香蕉产业具有自然条件适宜、区位优势明显、规模化程度高、科技支撑力强等发展优势,但同时也存... 香蕉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香蕉生产周期短、收益高,其产业已成为广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布局中不可多得的成熟产业。广西香蕉产业具有自然条件适宜、区位优势明显、规模化程度高、科技支撑力强等发展优势,但同时也存在着品种单一、病虫害严重、寒害频发、收获期集中、管理水平参差不齐、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近年来广西香蕉产业经历了大起大落的发展阶段,即将迎来平稳发展期,可通过加强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加快新品种新技术研发和市场流通体系建设等措施,不断提高香蕉产业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产业发展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香蕉生产标准化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韦绍龙 邓立国 +4 位作者 陆少峰 林贵美 邹瑜 李小泉 张进忠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1年第1期67-69,共3页
本文介绍香蕉生产概况与香蕉生产主要环节的标准化技术及应用,主要有种苗生产技术、精准种植技术、蕉果护理技术等;种植试验表明,采用标准化技术管理的蕉园有效地提升了香蕉的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 香蕉 生产 标准化技术 应用
下载PDF
香蕉优良品种威廉斯B6组培生产培养基控制及耐SO_2初探
13
作者 韦绍龙 林贵美 +3 位作者 邹瑜 李小泉 李朝生 张进忠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32-136,共5页
适宜控制培养基用量,能稳定威廉斯B6香蕉组培苗生长量、繁殖率,减少原料投入。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最高、培养基利用率较高,超过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相对下降,培养基利用率降低,但单苗增重量最大,综合考虑培养基损失、蕉苗耐SO2性等因素,... 适宜控制培养基用量,能稳定威廉斯B6香蕉组培苗生长量、繁殖率,减少原料投入。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最高、培养基利用率较高,超过30ml的用量其增殖率相对下降,培养基利用率降低,但单苗增重量最大,综合考虑培养基损失、蕉苗耐SO2性等因素,认为培养基用量应控制在25~30ml/瓶。威廉斯B6在封闭的15g/100mlNa2SO3环境下表现出比粉蕉、大蕉较高的SO2敏感性,但与巴西蕉类似。此为香蕉组培苗标准化生产及不同品种香蕉苗的抗SO2逆境管理提供部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威廉斯B6 组培苗 培养基 SO2 细胞膜渗漏率
下载PDF
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的抗性评价 被引量:30
14
作者 李朝生 霍秀娟 +3 位作者 韦绍龙 韦弟 韦华芳 黄素梅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 【目的】评价5份香蕉种质对不同枯萎病菌生理小种的抗性,为香蕉枯萎病抗性种质材料快速筛选和优良品种的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苗期和田间抗性评价方法,分别测试两份粉蕉品种(粉杂1号和海南KKF)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3份香焦品种(海南KK1、海南KK2和新北蕉)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结果】两份粉蕉品种对枯萎病1号生理小种均表现为高抗,抗性较广西当家品种金粉1号(中抗)好;3份香蕉品种中,海南KK2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表现为高抗、海南KK1和新北蕉表现为抗,3份香蕉品种对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的抗性均优于广西当家品种威廉斯B6(感)。【结论】测试的5份香蕉种质对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抗性,均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种质资源 枯萎病 生理小种 抗性评价
下载PDF
棘孢木霉菌株PZ6对香蕉促生效应及枯萎病室内防效的影响 被引量:30
15
作者 覃柳燕 郭成林 +5 位作者 黄素梅 李朝生 韦莉萍 韦绍龙 田丹丹 周维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7-283,共7页
【目的】研究棘孢木霉菌株PZ6对香蕉植株促生效应、抗氧化酶活性及枯萎病菌室内防效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及PZ6菌株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设PZ6孢子液与枯萎病菌菌液(FOC4)5个不同组合处理:(1... 【目的】研究棘孢木霉菌株PZ6对香蕉植株促生效应、抗氧化酶活性及枯萎病菌室内防效的影响,为香蕉枯萎病的防控及PZ6菌株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清水为对照(CK),分别设PZ6孢子液与枯萎病菌菌液(FOC4)5个不同组合处理:(1)PZ6;(2)PZ6+FOC4;(3)PZ6(3 d)+FOC4;(4)FOC4(3 d)+PZ6;(5)FOC4,采用盆栽伤根淋灌法,于6~7叶期对香蕉苗根际进行接种处理;不同时期调查不同处理香蕉苗植株性状,测定香蕉苗根系活力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通过解剖球茎考察病情指数,评价PZ6对枯萎病的室内防效。【结果】与其他处理相比,单施PZ6菌液处理可极显著提高香蕉苗新增株高和根系活力(P<0.01,下同),两者分别为6.33 cm和487.43μg TTF/g·h;与FOC4处理相比,配施PZ6菌液的FOC4菌液处理也可极显著提高香蕉苗根系活力。接种FOC4菌液50 d后,不同处理香蕉苗球茎枯萎病发病指数和防治效果均以PZ6(3 d)+FOC4处理表现最佳,其病情指数为37.50,防治效果为48.28%,其次为PZ6+FOC4处理,而FOC4(3 d)+PZ6处理表现较差。处理45 d后,除PZ6处理与CK间的叶片P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外,不同处理的香蕉苗叶片SOD、POD和CAT活性均与CK间呈极显著差异;除CK外,不同处理间不同酶活性呈一定的变化规律。叶片SOD活性与根系活力表现相似,均以PZ6处理最高(423.71 U/g FW·h),其次为PZ6(3 d)+FOC4、PZ6+FOC4、FOC4(3 d)+PZ6和FOC4处理;叶片POD活性表现相反,以FOC4处理最高(355.07 U/g·min),比对照极显著增加82.33 U/g·min,以处理PZ6最低(273.84 U/g·min)。【结论】棘孢木霉PZ6菌株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香蕉苗对枯萎病菌的防御能力,提前施用PZ6菌株可有效阻止病原菌FOC4侵入香蕉苗,延缓植株发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棘孢木霉 香蕉枯萎病 促生效应 室内防效 抗氧化酶
下载PDF
70份毛葡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SSR分析 被引量:17
16
作者 邹瑜 杨柳 +8 位作者 黄大辉 吴代东 张进忠 赵明 林茜 潘永杰 林贵美 韦绍龙 欧昆鹏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943-1948,共6页
【目的】利用SSR标记进行毛葡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阐明毛葡萄种质的亲缘关系,为有效利用野生毛葡萄种质及挖掘优良基因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筛选的多态性SSR引物对70份毛葡萄进行SSR扩增,评价不同种质遗传多样性,并分析亲缘关系... 【目的】利用SSR标记进行毛葡萄遗传多样性的分析,阐明毛葡萄种质的亲缘关系,为有效利用野生毛葡萄种质及挖掘优良基因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筛选的多态性SSR引物对70份毛葡萄进行SSR扩增,评价不同种质遗传多样性,并分析亲缘关系。【结果】从40对SSR引物中筛选出16对多态性引物,共扩增出123 条带,每对引物可检测到等位位点数3-15个,多态率26.7%-100.0%。PopGene分析结果表明,毛葡萄种群Nei’s 基因多样性平均指数为0.4412,多样性信息平均指数为0.6308,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Nei’s相似性系数分析结果表明,70份毛葡萄种质的遗传相似系数在0.60-0.89。UPGMA 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1 处,70 份毛葡萄材料可分为3大类群:第一类包含两份毛葡萄材料,编号为70和91,均来自广西罗城县;第二类包含5份材料,编号为28、1、129、3和131,除131外,其余4份来自广西罗城县;其他63份归为第三类,其中50份为广西罗城县毛葡萄。【结论】广西罗城县毛葡萄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可为毛葡萄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品种选育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葡萄 种质资源 SSR分析 聚类分析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野酿2号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吴代东 覃柳燕 +5 位作者 邹瑜 牟海飞 张进忠 韦绍龙 李小泉 林贵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6-100,共5页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 【目的】分析毛葡萄施用氮、磷、钾肥增产优质效应和筛选最佳配方,为毛葡萄生产施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采用"3414"完全实施方案(N、P2O5、K2O三者2水平的施用量分别为:100.20、114.30和108.90kg/ha),测定毛葡萄野酿2号的产量及品质,并对肥料及经济效应进行分析。【结果】在土壤速效N含量为196mg/kg、速效K含量为414mg/kg的条件下,不同施肥处理对毛葡萄产量促进作用较高的施肥处理组合依次为:N2P2K0(28122.62kg/ha)>N0P2K2(27819.57kg/ha)>N1P1K2(25940.69kg/ha)>N2P0K2(24849.73kg/ha);P肥对产量影响不显著;N、K肥对毛葡萄有交互作用,N0P2K2的产量显著高于N3P2K2的产量(21970.80kg/ha);随着K肥量的增加,其产量呈逐渐下降。不同施肥处理间对毛葡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结论】应结合土壤类型及其有效成分含量,根据毛葡萄不同生育期合理调配N、P、K肥的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葡萄 野酿2号 产量 品质 “3414”完全实施方案
下载PDF
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病害调查及其病原真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12
18
作者 龙盛风 李文教 +4 位作者 韦绍龙 林善海 李毅杰 梁强 王泽平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92-298,共7页
【目的】调查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及致病菌种类,探讨两种病害的发病特征,为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广西隆安和百色分别设置甘蔗连作、香蕉—甘蔗轮作、香蕉连作和甘蔗—香蕉轮作4种... 【目的】调查不同种植模式下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及致病菌种类,探讨两种病害的发病特征,为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5—2017年在广西隆安和百色分别设置甘蔗连作、香蕉—甘蔗轮作、香蕉连作和甘蔗—香蕉轮作4种种植模式,于每年7—10月调查各点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的病情指数;对采集到的具有典型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病株叶片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病原菌,并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香蕉—甘蔗轮作模式下,百色点2016年甘蔗梢腐病病情指数明显高于2015和2017年,隆安点2016年的甘蔗梢腐病病情指数略高于2015年同期,2017年的病情指数低于2015和2016年;甘蔗连作模式下,百色点的甘蔗梢腐病病情指数变化不明显,隆安点2016年的病情指数明显高于2015和2017年。香蕉连作模式下,百色点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随种植年限延长呈不断增长趋势,而隆安点明显高于同期百色点;甘蔗—香蕉轮作模式下,百色点香蕉枯萎病病情指数虽然随种植年限延长呈不断增长趋势,但同期病情指数低于连作模式。病原菌分离检测结果表明,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存在多种致病菌,其中以尖孢镰刀菌分离频率最高。【结论】香蕉和甘蔗上均存在丰富的镰刀菌类群,可能存在交叉感染现象。轮作模式有利于丰富真菌种类,同时有效降低甘蔗梢腐病和香蕉枯萎病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蔗 梢腐病 香蕉 枯萎病 镰刀菌 轮作
下载PDF
广西荸荠产业现状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3
19
作者 欧昆鹏 陈丽娟 +6 位作者 郭畅 江文 蔡炳华 韦绍龙 苏宾 林贵美 严华兵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56-359,共4页
【目的】分析广西荸荠产业发展现状,为提高整个荸荠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和资料查阅,分析广西荸荠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荸荠组培苗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培育了一条区域化... 【目的】分析广西荸荠产业发展现状,为提高整个荸荠产业发展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大量调查走访和资料查阅,分析广西荸荠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结果】广西荸荠组培苗产业发展迅速,逐步培育了一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科植、社会化服务、系列化加工的荸荠产业链,形成了农工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但仍存在荸荠育种体系滞后、产业政策支持力度不够、产业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建议】应加强科研条件建设、健全研究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完善生产和企业加工环节,加快荸荠产业机械化研究进程,以推动广西荸荠产业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荸荠 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 建议
下载PDF
2011年早春我国香蕉寒害调查及寒害后恢复对策 被引量:15
20
作者 林贵美 李小泉 +5 位作者 韦绍龙 邹瑜 牟海飞 李朝生 韦华芳 张进忠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6-49,共4页
【目的】了解2011年早春低温对我国香蕉生产的影响,提出寒害后香蕉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为香蕉抗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1年3月9~16日对我国香蕉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进行分片区实地寒害调查,对挂果株及待生产... 【目的】了解2011年早春低温对我国香蕉生产的影响,提出寒害后香蕉恢复生产的技术措施,为香蕉抗寒栽培提供技术支持。【方法】2011年3月9~16日对我国香蕉主产区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福建进行分片区实地寒害调查,对挂果株及待生产用的大、中、小吸芽进行田间解剖分析诊断。【结果】挂果株受寒害影响较吸芽植株敏感,大、中、小吸芽抗寒能力依次增强;同纬度区域高海拔香蕉受寒害比低海拔严重;此次低温对广西中部区域香蕉影响最为严重,挂果株产量损失超过50%,且只能留中小型吸芽作为生产株;广东、海南区域香蕉受寒害影响最小,其他区域居中。【建议】采用覆盖天地膜过冬、喷水保湿、套袋护果御寒等措施;选留受寒害后萌发的吸芽为下造生产株,做好蕉园管理工作,促进吸芽早萌发、早定芽;选育抗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蕉 寒害 调查 恢复对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