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MURF2/β-catenin轴促进张力条件下人牙周膜细胞成骨分化
1
作者 张小岑 常茂琳 +2 位作者 邹浩 刘小瑜 韩光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19-624,共6页
目的:探究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在循环牵张力诱导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hPDLCs施加循环牵张力刺激后使用qRT-PCR检测SMURF2的表达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MURF2和经典WNT... 目的:探究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SMURF2)在循环牵张力诱导人牙周膜细胞(hPDL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和机制。方法:对hPDLCs施加循环牵张力刺激后使用qRT-PCR检测SMURF2的表达和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使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SMURF2和经典WNT信号相关分子的表达,通过ALP染色检测hPDLCs的ALP活性,并结合成骨相关基因的表达评估hPDLCs的成骨分化。通过使用小干扰RNA沉默hPDLCs中的SMURF2基因探究SMURF2对牵张力诱导的hPDLCs成骨分化和经典WNT信号的影响。结果:循环牵张力刺激hPDLCs后SMURF2、ALP、OPN、OSX、COL-1和β-catenin表达升高,ALP活性也增强。沉默SMURF2基因后,hPDLCs的ALP活性减弱,ALP、OPN和OSX基因表达水平下降,β-catenin蛋白下降,但GSK-3β蛋白无变化。结论:SMURF2可能通过经典WNT信号通路促进循环牵张力诱导的hPDLCs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牵张力 人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 Smad泛素化调节因子2
下载PDF
三维培养的牙周成纤维细胞在循环张力作用下基质降解的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韩光丽 Hans Vonden Hoff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52-255,共4页
目的 :研究培养在胶原胶中的牙周成纤维细胞受循环张力作用后胞外基质降解的变化。方法 :植入牙周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胶受循环张力机械作用 2 4h ,应用组化染色、酶凝胶电泳和ALP、DNA分析 ,观察细胞受力后形态学变化 ,检测培养基及胶原胶... 目的 :研究培养在胶原胶中的牙周成纤维细胞受循环张力作用后胞外基质降解的变化。方法 :植入牙周成纤维细胞的胶原胶受循环张力机械作用 2 4h ,应用组化染色、酶凝胶电泳和ALP、DNA分析 ,观察细胞受力后形态学变化 ,检测培养基及胶原胶中MMPs的表达变化、细胞的增殖、ALP活性的改变。结果 :受力后 ,细胞沿应力方向排列 ,DNA含量增加 ,培养基中MMP - 2的表达增加 ,ALP活性降低。结论 :循环张力能改变细胞排列方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成纤维细胞 循环牵张力 基质降解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与根吸收
3
作者 韩光丽 汪说之 曾祥龙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1期79-80,共2页
牙根吸收是正畸治疗中最常见的并发症。本文对该并发症致病的原因、临床诊断、病理改变机制作一综述,以供临床参考。
关键词 根吸收 正畸治疗 并发症 病因 诊断
下载PDF
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的变化 被引量:6
4
作者 黄声富 韩光丽 +2 位作者 程祥荣 沈真祥 贺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CGRP)的变化 ,探讨CGRP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 35只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2 40~ 2 80g)分为 7组 ,其中一组未加力为对照组。... 目的 :了解大鼠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牙周组织内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alcitoningene -relatedpeptideCGRP)的变化 ,探讨CGRP对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 35只雄性Wistar大鼠 (体重 2 40~ 2 80g)分为 7组 ,其中一组未加力为对照组。选择右上第一磨牙作为实验牙 ,制备大鼠正畸牙移动 12h、2 4h、3d、7d、14d、2 1d时牙周组织切片 ,进行免疫组织化学研究。结果 :正畸牙移动过程中 ,牙周组织不同区域CGRP表达发生改变。加力 3d时 ,根尖牙周膜CGRP表达稍增加 ;加力 7d时 ,所有观察区域牙周膜内CGRP表达显著增加。结论 :CGRP在正畸牙移动过程中组织重建的多个阶段起作用 ,参与了牙周膜早期的重建和晚期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牙移动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免疫组织化学 组织重建 大鼠
下载PDF
微螺钉或横腭杆支抗治疗双颌前突的临床疗效对比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敖妮娜 华先明 +1 位作者 孙培培 韩光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7-399,共3页
目的:研究以微螺钉种植体或横腭杆作支抗,治疗成人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比较其颜面软硬组织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6名平均年龄为20.96岁的双颌前突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横腭杆(组1)、横腭杆结合种植钉(组2)为支抗,应用直丝弓技术行... 目的:研究以微螺钉种植体或横腭杆作支抗,治疗成人双颌前突患者,通过比较其颜面软硬组织变化,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将26名平均年龄为20.96岁的双颌前突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以横腭杆(组1)、横腭杆结合种植钉(组2)为支抗,应用直丝弓技术行减数正畸治疗,对头颅侧位片行头影测量,运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不同支抗术前术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差异。结果:组2的上唇美线距LS-EP、上颌磨牙水平位置U6-VP、上颌磨牙垂直位置U6-HP、上唇突距LS-VP、上切牙水平距U1-VP治疗前后的差值较组1显著减小;两组其他测量值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横腭杆结合微螺钉作支抗较横腭杆能更多地内收上切牙并改善上唇突度,支抗作用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种植体 横腭杆 双颌前突
下载PDF
Comfort义齿粘附剂的体外细胞毒性评价 被引量:4
6
作者 赵克 程祥荣 +1 位作者 高燕 韩光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62-164,共3页
目的 评价作者自行研制的新型Comfort义齿粘附剂 (Comfort_DA)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Comfort_DA置于细胞培养液 72h制备出材料的浸提液 ,用同一培养液再稀释为 5 0 %、75 %浓度后分别加入含人口腔成纤维细胞悬浮液的培养板中 ,其中空... 目的 评价作者自行研制的新型Comfort义齿粘附剂 (Comfort_DA)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Comfort_DA置于细胞培养液 72h制备出材料的浸提液 ,用同一培养液再稀释为 5 0 %、75 %浓度后分别加入含人口腔成纤维细胞悬浮液的培养板中 ,其中空白对照组仅加入新鲜培养液。 3块培养板分别继续在 5 %CO2 、37℃培养箱内开放培养2d、3d和 4d后 ,四唑盐比色法观察细胞的活性以研究细胞增殖率 ,用分光光度计以 4 90nm波长测光密度值 (OD) ,组间方差分析并评定该材料的毒性级。结果 空白对照组、Comfort_DA的 5 0 %和 75 %浓度组间OD值的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 ;各组浓度Comfort_DA的毒性程度为“0~ 2”级。结论 作者所研制的新型Comfort_DA仅有较轻微的细胞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fort义齿粘附剂 体外细胞毒性 Comfort-DA 四唑盐比色法 DA 牙周膜
下载PDF
rhBMP-2/PLA复合涂层种植体骨内诱导成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程祥荣 杜兵 韩光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5期295-296,共2页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 2 ,rhBMP - 2 )和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复合形成的活性涂层种植体骨内诱导成骨活性。 方法 :将rhBMP - 2与聚乳酸复合构建活性涂层种植体 ,... 目的 :观察基因重组人骨形成蛋白 - 2 (recombinant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 - 2 ,rhBMP - 2 )和聚乳酸 (polylacticacid ,PLA)复合形成的活性涂层种植体骨内诱导成骨活性。 方法 :将rhBMP - 2与聚乳酸复合构建活性涂层种植体 ,植入兔股骨内 ,分别于 4,8,12 ,16周处死动物 ,进行组织学及扫描电镜及组织化学观察 ,检测其成骨活性。结果 :构建的活性涂层种植体具有骨诱导能力 ,PLA为rhBMP - 2的良好控释载体。结论 :rhBMP - 2 /PLA涂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诱导活性 ,是一种理想的种植体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涂层种植体 基因重组人内形成蛋白-2 聚乳酸 控释骨架 成骨活性 PLA RHBMP-2
下载PDF
正畸治疗对儿童龋病活跃性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刘加荣 边专 +1 位作者 贺红 韩光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267-269,共3页
目的 :通过对直丝弓固定矫治的 17例恒牙列儿童在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过程中龋病活跃性的检测 ,了解固定矫治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菌斑内细菌计数、菌斑耐酸性及产酸性实验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并分别将治... 目的 :通过对直丝弓固定矫治的 17例恒牙列儿童在正畸治疗前及正畸治疗过程中龋病活跃性的检测 ,了解固定矫治对儿童龋病活跃性的影响。方法 :采用菌斑内细菌计数、菌斑耐酸性及产酸性实验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方差分析 ,并分别将治疗过程中 1、3和 6个月的结果与治疗前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过程中 1、3和 6个月 ,正畸儿童口腔内总细菌数、链球菌数量、变形链球菌数 ,菌斑的产酸及耐酸能力均有提高。结论 :戴用固定矫治器会引起正畸儿童龋病活跃性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斑 正畸治疗 龋病活跃性
下载PDF
奶牛源无乳链球菌enolase重组蛋白制备及其免疫保护性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曾严 张保海 +7 位作者 芦彪 韩光丽 张洁如 姚学萍 王印 杨泽晓 罗燕 曹随忠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02-910,共9页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场常见疾病,为了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降低药物残留,提高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益,为牛源无乳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选取无乳链球菌免疫原性较好的enolase蛋白为靶标,克隆enolase基因、构建重组表...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场常见疾病,为了有效预防奶牛乳房炎,降低药物残留,提高奶牛养殖的生产效益,为牛源无乳链球菌亚单位疫苗的制备提供一定的依据,本研究选取无乳链球菌免疫原性较好的enolase蛋白为靶标,克隆enolase基因、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过诱导、表达和纯化获得重组enolase蛋白。用纯化的蛋白加以佐剂对小鼠进行二次免疫,测定免疫后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评价enolase蛋白亚单位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安全性。最终,成功从无乳链球菌分离株MN686586中扩增出enolase基因,构建出重组表达质粒pET-32a-enolase,经IPTG体外诱导表达,获得分子质量大小为67 ku的重组蛋白。用enolase亚单位疫苗免疫小鼠,间接ELISA检测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显示,二免后第14天小鼠血清抗体水平效价达到1∶25 600,并且相对免疫保护率(RPS)为100%。结果表明,enolase亚单位疫苗能够刺激小鼠产生一定的免疫应答和产生特异性抗体,已初步制备出针对牛源无乳链球菌的亚单位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无乳链球菌 enolase蛋白 亚单位疫苗
下载PDF
Pendulum矫治器远中移动磨牙治疗Ⅱ类错的临床及头影测量评价 被引量:7
10
作者 贺红 韩光丽 +2 位作者 张漫 华先明 陈方俊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200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 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 ,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 :Pendulum矫治器能... 目的 :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的临床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应用Pendulum矫治器对18例平均年龄为 11.9岁的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进行治疗 ,通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分析 ,评价其对牙颌面的影响。结果 :Pendulum矫治器能够远中移动上颌磨牙致磨牙关系为Ⅰ类或偏近中 ,未见开牙合及明显前牙支抗丧失。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NDULUM矫治器 Ⅱ类错He 治疗 磨牙远中移动 头影测量 正畸治疗
下载PDF
下颌渐进式后退动物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3
11
作者 华先明 夏大弘 +3 位作者 熊晖 程正清 韩光丽 程祥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983-986,共4页
目的:应用新设计的后牙双斜面导板装置建立下颌"渐进式"后退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大鼠48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16),实验组(戴矫治器)和对照组(不戴矫治器)再随机分为4个实验小组。分别在3、14、2... 目的:应用新设计的后牙双斜面导板装置建立下颌"渐进式"后退的动物模型。方法:选择6周龄健康雄性大鼠48只并随机分为实验组(n=32)和对照组(n=16),实验组(戴矫治器)和对照组(不戴矫治器)再随机分为4个实验小组。分别在3、14、21、30、60d处死动物。结果:整个观察期,双斜面导板装置固位良好,下颌后退明显;实验组和对照组体重增加率基本相同。结论:在60d的观察期内,后牙双斜面导板装置能在正常的咀嚼功能下成功引导下颌渐进式后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模型 下颌后退 双斜面导板装置
下载PDF
正畸治疗中的牙龈退缩 被引量:11
12
作者 施优灵 韩光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期57-62,共6页
牙龈退缩作为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引起牙根部牙本质敏感,牙颈和牙根部龋坏,牙周支持丧失,食物嵌塞,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牙龈退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前牙区和颌骨左侧,共分4度,50%以上的健康人群均可发病... 牙龈退缩作为正畸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不仅会引起牙根部牙本质敏感,牙颈和牙根部龋坏,牙周支持丧失,食物嵌塞,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美观。牙龈退缩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好发于前牙区和颌骨左侧,共分4度,50%以上的健康人群均可发病,退缩程度随着人的年龄增加而加重。其治疗首选非手术方法,即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和治疗结束后注意炎症的控制,调?,去除食物嵌塞发病因素;手术治疗主要有软组织移植术和引导组织再生术,前者通过皮瓣移植,后者促进牙周软硬组织的再生;若非手术和手术方法均不能有效地实现牙龈生理性重建,则可以采用修复方法对其进行掩饰性治疗,即人工龈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治疗 牙龈退缩 病因
下载PDF
微螺钉-横腭弓联合支抗辅助正畸治疗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敖妮娜 华先明 +1 位作者 孙培培 韩光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18-920,共3页
目的:通过对单纯微螺钉支抗和微螺钉-横腭弓联合支抗辅助治疗成人双颌前突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探索联合支抗辅助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平均年龄为21.68岁的双颌前突患者22名,正畸治疗中分别以微螺钉(组1)、微螺钉与横腭弓联合(组2)加... 目的:通过对单纯微螺钉支抗和微螺钉-横腭弓联合支抗辅助治疗成人双颌前突患者临床疗效的比较,探索联合支抗辅助治疗的优越性。方法:选择平均年龄为21.68岁的双颌前突患者22名,正畸治疗中分别以微螺钉(组1)、微螺钉与横腭弓联合(组2)加强支抗,对2组应用不同支抗患者术前术后软硬组织的变化差异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组2的上唇美线距LS-EP、上颌磨牙矢状位置U6-VP、上颌磨牙垂直位置U6-HP、上唇突距LS-VP、上切牙水平距U1-VP、上颌磨牙间宽度U6-U6治疗前后的差值较组1有显著性差异;两支抗组其他测量值差值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微螺钉-横腭弓联合应用在三维方向对上颌磨牙的控制较微螺钉更有效和稳定,更多的内收上切牙及上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螺钉 横腭弓 双颌前突
下载PDF
奥丽汀健齿露对定菌鼠龋齿发生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黄声富 李宇红 韩光丽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484-487,共4页
目的:探讨奥丽汀健齿露对龋齿的预防作用,建立防龋食品功能性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变形链球菌(S.matans8148)、茸毛链球菌(S.Sobrinus6715)以及上述两种菌混合物定菌SPF级W istar大鼠,给予致龋饲料建立三种龋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磨牙患... 目的:探讨奥丽汀健齿露对龋齿的预防作用,建立防龋食品功能性评价方法。方法:采用变形链球菌(S.matans8148)、茸毛链球菌(S.Sobrinus6715)以及上述两种菌混合物定菌SPF级W istar大鼠,给予致龋饲料建立三种龋损模型,观察各组大鼠磨牙患龋情况,参照Keyes经典计分标准进行龋齿计分。并采用所建立的三种龋损模型观察奥丽汀健齿露对大鼠龋损的影响。结果:三种定菌方式致龋性不同:动物感染茸毛链球菌者比感染变形链球菌者龋齿计分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混合定菌大鼠龋齿计分比变形链球菌低,而比茸毛链球菌者高,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与相应的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定菌大鼠的Dx、Dm、D s值显著降低(P<0.01)。结论:奥丽汀健齿露能够有效地抑制龋病的发生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丽汀健齿露 龋病 预防
下载PDF
改良摆式矫治器对Ⅱ类错牙合及其牙颌面发育作用的评价(英文)
15
作者 贺红 韩光丽 +2 位作者 张漫 华先明 陈方俊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6期5679-5681,共3页
背景:摆式矫治器(Pendulum)为一种口内远中移动磨牙的装置,近年来发展迅速。目的: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及其牙颌面发育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对象为牙性Ⅱ... 背景:摆式矫治器(Pendulum)为一种口内远中移动磨牙的装置,近年来发展迅速。目的:探讨Pendulum矫治器治疗Ⅱ类错牙合及其牙颌面发育的影响。设计:以诊断为依据进行回顾性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在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完成。对象为牙性Ⅱ类错牙合患者18例,来自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1999/2002门诊就诊患者,平均年龄(11.9±1.7)岁。干预:应用改良Pendulum矫治器对患者进行治疗。主要观察指标:治疗前后的头影测量指标。结果:18例患者均在16.1±7.3)周内达到磨牙中性偏近中关系。戴矫(治器期间,发生装置脱落后重黏3例。去除装置时,大部分患者腭黏膜受压处轻微炎症,1周内炎症消失。治疗后头影测量M1,M2,α角,SP1,FP1,FP2,β角,MP,TS各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t(>2.878,P<0.01),I1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2.101,(P<0.05)。结论:不拔牙应用Pendulum矫治器治疗牙性Ⅱ类错牙合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矫治器 工能性 错HE 牙移动 头部/放射摄影术
下载PDF
螺旋缩弓器治疗单侧后牙正锁的长期效果观察
16
作者 夏大弘 韩光丽 +2 位作者 程正清 华先明 程祥荣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2年第11期1190-1192,共3页
目的:评价正畸螺旋缩弓器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单侧正锁后上颌牙弓宽度、前牙覆和覆盖的长期变化。方法:对23名(男13,女10)经正畸治疗后的患者4个阶段(治疗前,T1;螺旋缩弓后,T2;MBT治疗后,T3和去除保持器后2年,T4)的模型进行测... 目的:评价正畸螺旋缩弓器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单侧正锁后上颌牙弓宽度、前牙覆和覆盖的长期变化。方法:对23名(男13,女10)经正畸治疗后的患者4个阶段(治疗前,T1;螺旋缩弓后,T2;MBT治疗后,T3和去除保持器后2年,T4)的模型进行测量分析。结果:缩弓后上颌牙弓宽度明显减小(P<0.05)。MBT治疗后尖牙宽度复发明显(P<0.05)。停戴保持器2年后,尖牙宽度、第一前磨牙宽度、第一磨牙宽度、前牙覆和覆盖分别净减小(1.2±0.96)mm,(3.9±1.19)mm,(4.6±0.23)mm,(1.8±0.42)mm,(0.8±0.13)mm。结论:单侧正锁经正畸螺旋缩弓器和MBT直丝弓矫治技术治疗后上颌牙弓宽度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锁 正畸螺旋缩弓器 长期稳定性
下载PDF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人才的探索 被引量:1
17
作者 贾春玉 韩光丽 《长春大学学报》 2002年第5期65-66,共2页
为了适应 2 1世纪对具有国际竞争力创新人才竞争的需要 ,高校应深入学习 ,转变观念 ,进而改变教学模式 ,改革课程设置与培养模式 ,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 ,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 ,以提高教学质量 ,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 国际竞争力 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 高校
下载PDF
Comfort义齿粘附剂的毒性评价
18
作者 赵克 王嫚 +2 位作者 唐海阔 韩光丽 程祥荣 《口腔颌面修复学杂志》 2001年第3期139-141,共3页
目的:评价自行研制的高分子合成树脂类义齿粘附剂的毒性。方法:使用经口途径的短期全身毒性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等2种方法。结果:未见任何急性毒性反应;MTT法显示无明显的细胞毒性作用。结论:所研制的义齿粘附剂对机体无毒性。
关键词 全口义齿 义齿粘附剂 毒理试验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血糖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欧阳梅琳 韩光丽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5期569-571,共3页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的控制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患者分为牙周治疗组(31例)和非牙周治疗组(31例),牙周治疗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记录术前和术后8周龈沟出血指数(SBI)、...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炎症的控制和糖化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2例患者分为牙周治疗组(31例)和非牙周治疗组(31例),牙周治疗组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和药物治疗,记录术前和术后8周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丧失(AL)、糖化血红蛋白(HbAIc)。非牙周治疗组仅给予药物治疗并记录治疗前及治疗后8周的PD、AL、HbAIc。结果:牙周治疗组PD、AL、HbAIc均有明显下降(P<0.01)。非牙周治疗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Ⅱ型糖尿病伴慢性牙周炎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治疗 2型糖尿病 糖化血红蛋白
下载PDF
循环张应力对牙周膜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8和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岑玉锋 李雪 韩光丽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期165-170,共6页
目的以同一频率下不同力值、不同时间的循环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13表达的影响,探讨生物力介导下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和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对培养在弹性硅胶膜6孔... 目的以同一频率下不同力值、不同时间的循环张应力对人牙周膜细胞(HPDLC)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13表达的影响,探讨生物力介导下牙周组织细胞外基质代谢调节的分子机制和牙周组织改建的分子生物学基础。方法对培养在弹性硅胶膜6孔板上的HPDLC施加0.1Hz,硅胶膜形变率分别为6%、12%和18%的周期性循环张应力,分别在加载2、6、12 h后检测HPDLC的MMP-8、13的表达。结果体外培养的HPDLC的生长方向顺应力的方向改变,HPDLC表达MMP-8、13。MMP-8在加载6%、12%形变率循环张应力后,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明显增加;加载18%形变率组,各时间段的表达量都增加,但12h较6h表达水平低。MMP-13在6%形变率的循环张应力刺激下,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12%、18%形变率组,各时间段表达量都增加,12h较6h表达水平低,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环张应力可影响HPDLC中MMP-8、13的表达水平,MMP-8、13可能参与正畸力下牙周组织的改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膜成纤维细胞 循环张力 基质金属蛋白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