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系统在脊柱外科规培医师胸腰椎手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陈泽群 吴茂聪 +7 位作者 林婉珺 周康 张沛荣 韩克栋 吴秋莹 朱黄燕 刘冰 彭伟洁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0期144-146,共3页
目的:分析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系统在脊柱外科规培医师胸腰椎骨折手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茂名市人民医院经过外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的60名外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1月入脊柱外科规培的30名医... 目的:分析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系统在脊柱外科规培医师胸腰椎骨折手术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0月茂名市人民医院经过外科理论和技能培训的60名外科医师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11月入脊柱外科规培的30名医师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将2022年12月—2023年10月入脊柱外科规培的30名医师作为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系统辅助教学。比较两组规培医师在椎弓根螺钉植入手术理论成绩、实操过程中螺钉引导针穿刺准确性、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培训后评价等指标。结果:研究组规培医师的理论成绩、穿刺准确性、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时间、教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ctra 3D实时重建虚拟仿真系统在医学教育和临床实践中具有明显的重要应用前景,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外科 3D实时重建 虚拟仿真 规培 手术
下载PDF
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研究
2
作者 李智宁 潘志琼 +3 位作者 许庆波 黎国德 韩克栋 赖掌朝 《系统医学》 2023年第11期119-122,共4页
目的 探讨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 目的 探讨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的临床预后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3月-2023年3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基础上进行冠脉内旋磨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前后病变情况、心功能指标,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总发生率。结果 术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最小管腔直径显著更大,病变最重狭窄率显著更低,左室射血分数更高,左心室舒张末径更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更长,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96,P<0.05)。结论 冠脉内旋磨术治疗稳定性心绞痛前降支钙化病变可明显改善后患者的病变状况,提高患者的心功能指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利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内旋磨术 稳定性心绞痛 前降支钙化病变 效果
下载PDF
达格列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探讨
3
作者 韩克栋 许庆波 +1 位作者 黎国德 田镭钢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26期24-27,共4页
目的研究达格列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达格列净治疗。... 目的研究达格列净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心衰)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方法150例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达格列净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6 min步行距离、脑钠肽(BNP)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LVEDD、LVEF、LVESD和6 min步行距离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DD(52.63±5.48)mm、LVESD(35.20±4.39)mm均小于对照组的(56.07±5.71)、(38.42±3.97)mm,LVEF(50.27±5.39)%高于对照组的(45.16±5.63)%,6 min步行距离(397.86±39.81)m长于对照组的(327.28±40.65)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BN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NP水平(1552.68±468.16)pg/ml低于对照组的(2487.95±527.2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MACE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缺血性心肌病心衰患者予以达格列净治疗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对患者心功能指标的改善作用明显,且不会增加MACE,对患者的身体康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格列净 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 心功能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下载PDF
MTHFR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氯吡格雷耐受性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黎国德 许庆波 韩克栋 《广东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91-96,共6页
目的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氯吡格雷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GC组)的患者50例,不合并高血压(C组)的患者45例,均通过常规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 目的探究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多态性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氯吡格雷耐受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诊治的9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合并高血压(GC组)的患者50例,不合并高血压(C组)的患者45例,均通过常规口服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进行联合治疗,于入院后第2天和服药后第6天收集静脉血,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包括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等检测,然后通过PCR-RFLP检测MTHFR基因多态性分布特征和各基因型的突变频率,分析不同基因型患者与口服氯吡格雷耐受性的相关性。结果在GC组中,MTHFR C677T的CT基因型突变的频率最高(52%),TT基因型次之,CC基因型突变频率最低,T等位基因的频率高达68.4%;而MTHFR A1298C的AA基因型突变频率最高(54%),CC基因型突变频率最低,A等位基因的频率高达82.3%。而C组中MTHFR C677T(CT>TT>CC,T等位基因的频率为64.3%)和MTHFR A1298C(AA>AC>CC,A等位基因的频率为78.4%)各基因型的突变频率与GC组类似(GC组vs. C组,P>0.05)。GC组中出现氯吡格雷耐受的患者有30例(60%),而C组出现氯吡格雷耐受的患者有24例(53.3%)(GC组vs. C组,P>0.05)。但不管是GC组还是C组,MTHFR C677T的CT基因型患者中出现氯吡格雷耐受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基因型的患者(P<0.05);MTHFR A1298C三种基因型患者中出现氯吡格雷耐受的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THFR C677T中C等位基因发生突变后,患者出现氯吡格雷耐受的可能性更高,而MTHFR A1298C基因型与氯吡格雷耐受并无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THFR 基因多态性 冠心病 高血压 氯吡格雷 耐受性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黄泰广 许庆波 韩克栋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第18期162-164,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施以胺碘酮治疗,...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茂名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18例老年冠心病心律不齐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9例。对照组施以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施以胺碘酮治疗,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心电图异常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心电图异常持续时间、症状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律不齐具有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律不齐 胺碘酮 老年人
下载PDF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同时间静脉应用rh-BNP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黄泰广 许庆波 韩克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1年第10期3-6,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同时间静脉应用rh-BNP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将9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编号,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各30例,A组为发病6h内采用静脉注射rh-BNP治疗患者,B组为发病6-12h内采用静...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不同时间静脉应用rh-BNP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方法将90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的患者进行编号,依据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三组,各30例,A组为发病6h内采用静脉注射rh-BNP治疗患者,B组为发病6-12h内采用静脉注射rh-BNP治疗患者,C组为发病6h内采用硝酸甘油治疗患者,观察三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结果经治疗后,A组发病12h、发病24h和发病72h的CKMB均较B组和C组降低(P<0.05),发病72h的Cr较B组和C组升高(P<0.05),发病72h和发病7d的NT-proBNP较B组和C组降低(P<0.05),经治疗后,三组患者的LVEF较治疗前得到升高,LVEDV和LVES较治疗前得到降低,且A组LVEF较B组和C组升高明显,LVEDV和LVES较B组和C组降低明显,(P<0.05),B组和C组治疗后的LVEF、LVEDV和LVESV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早期静脉应用rh-BNP可有效改善心功能指标,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注射用重组人脑利钠肽 心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