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盐城市2013-2021年农业源氨排放清单及特征
1
作者 李荔 赵秋月 +1 位作者 韩军赞 李慧鹏 《生态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6,共10页
氨是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一种碱性气体,是PM_(2.5)二次生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农业活动是氨排放的主要来源,建立城市尺度分区县农业源氨排放清单对提升空气质量模型准确度、制定精细化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研与统计数据,基... 氨是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的一种碱性气体,是PM_(2.5)二次生成的重要前体物之一。农业活动是氨排放的主要来源,建立城市尺度分区县农业源氨排放清单对提升空气质量模型准确度、制定精细化减排措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调研与统计数据,基于排放因子法,建立了盐城市2013-2021年农业源氨排放清单,分析了各类排放源的年际变化、分布特征及减排贡献。综合利用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土地利用等精细化活动水平数据,改进了畜禽养殖的空间分配方法。结果表明,1)2021年盐城市农业源氨排放总量为87.58kt,氮肥施用、畜禽养殖分别占63.1%和31.6%。氮肥施用中尿素排放占86.2%,畜禽养殖中家禽排放占69.8%。2)2013-2021年间,盐城市农业源氨排放总量年均下降2.8%,总体趋势与江苏省平均水平基本一致,降幅略高;排放强度由6.52t·km^(-2)持续下降至4.94t·km^(-2),降幅达24.1%。盐城市排放强度在全国重点省份典型城市中处于中等水平,在长三角区域中处于相对高位。3)各区县排放地域差异明显,东台、大丰、射阳、滨海和阜宁等5个区县贡献了盐城市75.2%的氨排放,阜宁、建湖、东台和滨海等4个区县的排放强度高于全市平均。4)各类氨排放源中累计减排贡献率最高的为畜禽养殖和氮肥施用,分别为69.0%和31.6%。2016年起畜禽养殖氨排放量连续5年保持6.0%以上降幅,是盐城市农业源氨排放总量从平台期进入下降通道的重要原因。建议进一步关注东台、滨海、阜宁等区县,重点针对家禽、尿素等高排放源类,以及粪水贮存处理、养殖圈舍等关键环节,持续开展氨排放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排放 排放清单 农业源 氮肥施用 畜禽养殖 减排 城市尺度
下载PDF
南通市夏季VOCs污染特征与来源研究 被引量:36
2
作者 赵秋月 李春燕 +2 位作者 陈凤 李慧鹏 韩军赞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48-156,共9页
运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快速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于2018年7月对南通市区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观测,分析VOCs的浓度状况、组成特征、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及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共检出100种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平... 运用大气挥发性有机物(VOCs)快速在线连续自动监测系统,于2018年7月对南通市区环境空气中VOCs进行观测,分析VOCs的浓度状况、组成特征、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及主要来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共检出100种VOCs,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s)的平均体积分数为(38. 18±23. 63)×10^-9,各物种体积分数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烷烃>含氧有机物>芳香烃>卤代烃>烯、炔烃;芳烃和烯烃是最主要的活性物种,间/对二甲苯、甲苯、邻二甲苯等是VOCs的关键活性组分;利用PMF模型解析得到VOCs的主要污染来源是工业排放与溶剂使用、机动车尾气排放、燃料挥发排放和生物源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通 挥发性有机物 污染特征 来源解析
下载PDF
盐城市PM_(2.5)空气质量达标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倩 李荔 +1 位作者 赵秋月 韩军赞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9年第3期20-24,共5页
利用盐城市2016年空气质量数据,分析了盐城市6项常规污染物的达标差距。在此基础上设置减排情景,并运用WRF-CMAQ空气质量模型针对三个减排情景开展模拟评估。2016年盐城市PM_(2.5)年均浓度为43μg/m^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 利用盐城市2016年空气质量数据,分析了盐城市6项常规污染物的达标差距。在此基础上设置减排情景,并运用WRF-CMAQ空气质量模型针对三个减排情景开展模拟评估。2016年盐城市PM_(2.5)年均浓度为43μg/m^3,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22.8%。模拟结果显示常规减排情景下盐城市即可实现2020年39.0μg/m^3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但是常规减排情景和强化减排情景下,盐城市PM_(2.5)浓度均未能达到2030年的预期目标。在进一步实施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源结构调整降低VOCs和NH_3排放后,可于2030年实现PM_(2.5)浓度低于35.0μg/m^3的预期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 空气质量 PM2.5 达标规划 模式模拟
下载PDF
江苏省沿江钢铁产业转移的大气环境影响评估 被引量:3
4
作者 姚宇坤 夏思佳 +2 位作者 刘倩 韩军赞 韦梦祺 《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2-45,共4页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江苏省钢铁行业排放清单以及WRF-CALPUFF评估模型,分析了2017年钢铁企业从沿江地区转移到沿海地区对江苏省大气国控站点的ρ(PM_(2.5))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沿江钢铁企业对全省国控点的ρ(PM_(2.5))贡献平... 利用高时空分辨率的江苏省钢铁行业排放清单以及WRF-CALPUFF评估模型,分析了2017年钢铁企业从沿江地区转移到沿海地区对江苏省大气国控站点的ρ(PM_(2.5))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沿江钢铁企业对全省国控点的ρ(PM_(2.5))贡献平均为3.67μg/m^3;在三种沿江钢铁产能转移的情景下,全省总体ρ(PM_(2.5))有显著的改善,苏南改善程度较大,其余沿江及苏北内陆城市也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而沿海的连云港和盐城由于承接了大部分的钢铁产能转移,当地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长巨大,ρ(PM_(2.5))贡献率出现较大幅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产业转移 排放清单 WRF-CALPUFF
下载PDF
盐城市秋季典型PM_(2.5)污染过程的组分及来源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韩军赞 陈凤 +3 位作者 姚宇坤 李慧鹏 李荔 刘倩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2年第3期119-125,共7页
为探究盐城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特征,于2017年10月29日~11月5日对一次典型PM_(2.5)污染过程进行了监测采样,分析了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等成分的污染特征以及PM_(2.5)主要来源。结果表明,PM_(2.5)浓度整体呈典型的倒V字型变化特征,... 为探究盐城市大气环境PM_(2.5)污染特征,于2017年10月29日~11月5日对一次典型PM_(2.5)污染过程进行了监测采样,分析了水溶性离子、碳质组分等成分的污染特征以及PM_(2.5)主要来源。结果表明,PM_(2.5)浓度整体呈典型的倒V字型变化特征,平均质量浓度为(55.7±43.9)μg/m^(3),处于二级良的水平。各化学组分中,水溶性离子总质量浓度平均值为(30.5±32.2)μg/m^(3),占PM_(2.5)的48.5%,其中SNA为主要成分,平均占PM_(2.5)的42.7%;NO_(3)^(-)/SO_(4)^(2-)的平均值为1.91,表明移动源对此次污染过程的贡献大于固定源;碳质组分OC/EC的平均值为7.0,表明存在明显的二次有机污染过程,其中SOC平均占OC的71.0%,占PM_(2.5)的9.5%。PM_(2.5)组分重构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二次转化是形成此次污染的主要原因,燃煤源、交通源、工业生产、扬尘源以及生物质燃烧源为主要贡献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水溶性离子 碳质组分 二次转化 盐城市
下载PDF
徐州市钢铁企业大气污染影响评估 被引量:4
6
作者 姚宇坤 赵秋月 +1 位作者 刘倩 韩军赞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8年第6期24-27,共4页
利用徐州市钢铁行业高分辨率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式WRF-CALPUFF模拟并分析2017年徐州市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在冬、夏季对大气国控站点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2017年徐州市钢铁企业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大气国控点的ρ(PM2. 5)贡... 利用徐州市钢铁行业高分辨率排放清单,采用空气质量模式WRF-CALPUFF模拟并分析2017年徐州市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在冬、夏季对大气国控站点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2017年徐州市钢铁企业排放主要大气污染物对大气国控点的ρ(PM2. 5)贡献最大达到10. 80μg/m3,对桃园路、铜山兽医院影响较大,其中一家企业的ρ(PM2. 5)贡献值就占了14家钢铁企业总贡献值的44. 33%;冬季的ρ(PM2. 5)贡献值总体上高于夏季,但不同钢铁企业在夏季和冬季对空气质量造成的影响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有5家企业在冬季的ρ(PM2. 5)贡献值明显高于夏季,而有2家企业的ρ(PM2. 5)贡献值在夏季高于冬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市 钢铁企业 CALPUFF空气质量模型 细颗粒物
下载PDF
徐州大气颗粒物污染特征及传输途径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刘倩 李慧鹏 +2 位作者 赵秋月 韩军赞 姚宇坤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8年第4期12-18,共7页
利用徐州2015年PM2.5和PM10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徐州颗粒物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GDAS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轨迹聚类及潜在源分析法研究徐州不同季节气流轨迹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及PM2.5和PM10的... 利用徐州2015年PM2.5和PM10逐小时质量浓度数据,分析了徐州颗粒物时空变化特征。同时基于HYSPLIT后向轨迹模式,结合GDAS气象数据和空气质量数据,利用轨迹聚类及潜在源分析法研究徐州不同季节气流轨迹对颗粒物浓度的影响及PM2.5和PM10的潜在来源。结果显示,2015年徐州环境空气中PM2.5和PM10的年均值为65和122μg/m3,分别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二级标准限值86%和63%。各国控站点ρ(PM2.5)和ρ(PM10)月变化呈现一致的冬季高夏季低的"V"型变化特征,这与气象条件和气流轨迹特征季节性变化有关。秋冬季污染较高时期徐州主要受西北内陆性气团和较为稳定的气象条件影响,而春夏季来自较为干净的东部海洋性气团利于污染扩散。潜在源分析显示,山东、安徽、苏中南、浙西北等地区是影响徐州市PM2.5和PM10的主要潜在源区。各季节潜在源区分布范围有一定差异,冬季时潜在源区分布最广,并有明显向西北方向转移延伸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州 颗粒物 污染特征 轨迹聚类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
下载PDF
江苏省汽车零部件涂装行业VOCs排放情况初步调查 被引量:4
8
作者 夏思佳 乔月珍 韩军赞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8年第5期41-44,47,共5页
收集150家江苏省典型汽车零部件企业VOCs排放信息,对2家典型企业进行排放测试,分析江苏省该行业原辅料使用情况、产排污环节与核查要点、VOCs的排放特征,并提出最佳治理建议。研究表明,江苏省汽车零部件行业使用的涂料以溶剂型为主(占... 收集150家江苏省典型汽车零部件企业VOCs排放信息,对2家典型企业进行排放测试,分析江苏省该行业原辅料使用情况、产排污环节与核查要点、VOCs的排放特征,并提出最佳治理建议。研究表明,江苏省汽车零部件行业使用的涂料以溶剂型为主(占比约为79%)。废气按排放量大小依次为苯类、醇类、酯类和酮类,使用燃烧法处理后排放物种以烷烃为主,使用活性炭吸附法处理前后物种差异较小。吸附浓缩+燃烧组合处理工艺为目前最佳组合技术,处理效率> 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部件涂装 挥发性有机物 排放特征 污染控制技术 江苏
下载PDF
宿迁市主城区大气PM_(2.5)来源解析 被引量:2
9
作者 李荔 乔月珍 +2 位作者 陈凤 李春燕 韩军赞 《环境与发展》 2018年第9期123-124,共2页
为探讨宿迁市主城区大气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城区3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2.5环境受体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建筑水泥尘、道路扬尘、煤烟尘、土壤尘和城市扬... 为探讨宿迁市主城区大气PM2.5的主要来源,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在城区3个环境监测点同步采集PM2.5环境受体样品,分析了无机元素、水溶性离子、有机碳和元素碳含量及其分布特征。采集了建筑水泥尘、道路扬尘、煤烟尘、土壤尘和城市扬尘等污染源类,建立了宿迁市本地化污染源成分谱库。利用CMB(化学质量平衡)受体模型进行了初步源解析,并利用基于排放清单的二次源解析技术开展了综合源解析。根据初步源解析结果,宿迁主城区大气PM2.5主要来源于二次粒子和煤烟尘,贡献率分别为35.1%和25.1%。综合源解析结果显示,燃煤源、工业生产、移动源、扬尘和其他源类对主城区大气PM2.5的贡献分别为29%、20%、20%、18%和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源解析 化学质量平衡(CMB)受体模型 宿迁
下载PDF
徐州市环境空气颗粒物污染特征与成因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荔 韩军赞 李慧鹏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18年第9期65-65,共1页
2014年到2017年,徐州市PM2.5/PM比例在全省分别为倒数第二、倒数第一、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受粗颗粒污染影响显著。采用基于排放清单的污染来源分析等手段对徐州市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徐州市2015年排放清单结果,施... 2014年到2017年,徐州市PM2.5/PM比例在全省分别为倒数第二、倒数第一、倒数第一和倒数第三,受粗颗粒污染影响显著。采用基于排放清单的污染来源分析等手段对徐州市空气中颗粒物污染成因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徐州市2015年排放清单结果,施工扬尘对PM10排放的贡献达到50%,对一次PM2.5排放的贡献达到26.7%;根据COPERT模型模拟结果,重型货车运输对机动车尾气排放一次PM2.5的污染贡献超过50%。沙淤土壤、降水偏少也是徐州颗粒物污染严重的客观气象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 扬尘污染 排放清单 COPERT模型
下载PDF
船舶涂装排放VOC的组分特征及臭氧生成潜势 被引量:12
11
作者 韩军赞 沈达 《涂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71-75,共5页
基于物料衡算法,核算了江苏某船厂涂装过程中的VOC排放量,分析了不同涂装工段的组分特征,并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评估了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该船厂2019年涂装过程VOC排放总量为918.24 t,造船、修船和钢结构工段分别占38.5... 基于物料衡算法,核算了江苏某船厂涂装过程中的VOC排放量,分析了不同涂装工段的组分特征,并采用最大增量反应活性法评估了各组分的臭氧生成潜势。结果显示,该船厂2019年涂装过程VOC排放总量为918.24 t,造船、修船和钢结构工段分别占38.5%、44.8%和16.7%,其中无组织排放占比(55.5%)高于有组织排放(44.5%)。各VOC组分中,芳香烃和醇类是主要排放物种,其中二甲苯占VOC总排放量的43.4%。全厂涂装过程排放VOC的总臭氧生成潜势(OFP)为4 736.37 t,二甲苯贡献最高,其中造船工段和修船工段二甲苯分别占总OFP的26.5%和25.7%。该船厂现有VOC控制水平一般,可通过实施精细化管控等手段来减少VOC排放,降低臭氧生成潜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舶 涂装 VOC 组分特征 臭氧生成潜势
下载PDF
钢铁企业PM_(2.5)排放源谱研究
12
作者 张洁 韩军赞 《节能与环保》 2018年第9期66-67,共2页
钢铁行业的排放是大气PM_(2.5)的重要来源,本研究通过在钢铁企业排放口的实际测试,获得不同生产工序的PM_(2.5)化学组成。基于钢铁企业不同工序的排放因子,总结获得钢铁企业的PM_(2.5)综合源谱。
关键词 钢铁 PM2.5 OC EC 元素 水溶性离子
下载PDF
钢铁行业排放颗粒物粒数浓度排放特征研究
13
作者 张洁 韩军赞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18年第12期119-122,共4页
钢铁行业排放的颗粒物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低压荷电粒径谱仪在钢铁企业开展现场实测,直接测定各排放环节除尘器出口颗粒物粒数浓度。结果显示,烧结机头与高炉1的颗粒物粒数浓度较高。本研究根据烟气排放量确定颗粒物体... 钢铁行业排放的颗粒物是影响大气环境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低压荷电粒径谱仪在钢铁企业开展现场实测,直接测定各排放环节除尘器出口颗粒物粒数浓度。结果显示,烧结机头与高炉1的颗粒物粒数浓度较高。本研究根据烟气排放量确定颗粒物体积排放速率,结合几何平均粒径分析钢铁企业各环节的颗粒物排放特征。结果表明,高炉1排放颗粒物体积浓度最大,且1μm以下颗粒物占比较大,烧结机尾、推焦与装煤环节颗粒物排放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 PM 粒数浓度
下载PDF
昆山地铁建设施工期的PM_(2.5)达标形势研究
14
作者 韩军赞 王恪非 +2 位作者 姚宇坤 荀志萌 杨振亚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21年第10期30-33,共4页
基于排放清单分析了昆山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地铁施工相关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核算了污染物的增量,分析了污染减排潜力,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污染物增量对周边PM_(2.5)的影响及减排潜力带来的PM_(2.5)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地铁施工过程... 基于排放清单分析了昆山大气污染物排放现状和地铁施工相关污染源的排放特征,核算了污染物的增量,分析了污染减排潜力,利用空气质量模型模拟了污染物增量对周边PM_(2.5)的影响及减排潜力带来的PM_(2.5)改善效果。结果显示,地铁施工过程污染物排放量高,对城市PM_(2.5)影响显著。昆山在地铁建设施工期,通过加强工业源、移动源和扬尘源管控力度可实现污染物持续减排,PM_(2.5)达标压力相对较小,但PM_(2.5)改善幅度同比明显下降,实现持续改善将面临一定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_(2.5) 地铁 施工 污染物排放 空气质量模型
下载PDF
盐城市臭氧污染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5
作者 咸月 祁梦 +3 位作者 刘倩 赵秋月 韩军赞 陈凤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18年第3期45-49,共5页
对2015—2016年盐城市城区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站点的O_3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盐城市O_3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体物、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站点O_3污染水平较为接近,2016年各站点O_3-8h第90百分位数超标天数较... 对2015—2016年盐城市城区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国控站点的O_3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盐城市O_3污染水平、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前体物、气象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各站点O_3污染水平较为接近,2016年各站点O_3-8h第90百分位数超标天数较2015年分别下降了43.5%,50.0%,8.7%和43.6%;全年O_3逐月值大致呈双峰分布,高ρ(O_3)主要集中在4—10月;O_3日变化曲线呈明显的单峰分布,一般在05:00—07:00最低,13:00—15:00达到峰值;不同季节的O_3日变化情况有所差异,午后O_3峰值与O_3日变化幅度均在春季最大,冬季最低;NO、NO_2和CO的日变化曲线均呈现出早晚双峰分布,受早高峰影响,一般在07:00左右达到一日中的最大值;O_3与NO_x等前体物均显著负相关,高ρ(O_3)往往出现在高ρ(CO)/ρ(NO_2)时;总体上各站点的ρ(O_3)随风速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 臭氧 污染特征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无锡市2013~2017年大气环境状况与问题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春燕 韩军赞 《绿色科技》 2020年第10期33-35,共3页
分析了无锡市(无锡市区及下辖江阴市、宜兴市)2013~2017年大气环境状况,以及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行业提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交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为... 分析了无锡市(无锡市区及下辖江阴市、宜兴市)2013~2017年大气环境状况,以及无锡市大气污染防治面临的主要问题。从产业结构调整、工业行业提标、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交通行业大气污染防治等方面提出了大气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及建议,为持续改善无锡市大气环境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空气质量改善 无锡市
下载PDF
大气环境中细颗粒物PM2.5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周月 谭鸥 +4 位作者 张晗 闫红民 郭磊 孙学建 韩军赞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1年第5期90-93,共4页
PM2.5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由水溶性离子、炭黑、硫酸盐、硝酸盐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组成。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M2.5的定义,解析了PM2.5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同时叙述了PM2.5对大气能见度、区域气候和人... PM2.5为主要大气污染物之一,主要由水溶性离子、炭黑、硫酸盐、硝酸盐和挥发性有机物等组成。本文概述了国内外大气环境中PM2.5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M2.5的定义,解析了PM2.5的来源和影响因素,同时叙述了PM2.5对大气能见度、区域气候和人类健康的各种影响,最后提出了几点治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来源解析 VOCS 治理措施
下载PDF
城市地铁建设施工期的大气污染问题与防治对策--以苏州轨道交通S1线工程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琳 韩军赞 +4 位作者 罗明 杨振亚 姚宇坤 荀志萌 王恪非 《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2021年第9期57-60,共4页
轨道交通是多数大城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选,但其建设施工期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样需引起重视。以苏州轨道交通S1线工程为例,总结分析地铁建设施工期带来的各种大气污染问题,核算典型污染环节的大... 轨道交通是多数大城市优化交通运输结构、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选,但其建设施工期对城市大气环境质量造成的影响同样需引起重视。以苏州轨道交通S1线工程为例,总结分析地铁建设施工期带来的各种大气污染问题,核算典型污染环节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运用CALPUFF模式系统模拟分析对昆山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施工期的大气污染排放对1.0 km范围内的PM15影响显著,且影响程度存在季节性差异。基于地铁施工和污染特点,提出了针对性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 轨道交通 施工 防治对策
下载PDF
江苏省钢铁行业公路运输车辆污染减排分析
19
作者 徐春生 张晗 +3 位作者 韩军赞 张玉兰 姚宇坤 王恪非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23年第6期168-171,共4页
江苏省既是交通大省,又是钢铁大省。基于公路运输及钢铁行业统计数据,本文分析江苏省公路货运量、重型货车保有量、钢材产量等,并结合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现状,研究清洁运输部分超低排放改造情况,测算公路运输部分在重型货车排放标准... 江苏省既是交通大省,又是钢铁大省。基于公路运输及钢铁行业统计数据,本文分析江苏省公路货运量、重型货车保有量、钢材产量等,并结合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现状,研究清洁运输部分超低排放改造情况,测算公路运输部分在重型货车排放标准升级后的污染减排潜力。结果显示,江苏省货物运输以公路运输为主,清洁运输方式比例较低,钢铁行业完成清洁运输部分超低排放改造后,交通运输结构显著优化,重型货车排放标准升级带来的大气污染物减排幅度明显,环境效益可观。当前,应加快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同时为其他行业实施升级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行业 超低排放 清洁运输 重型货车 污染
下载PDF
燃煤电厂和钢铁厂烧结烟气有色烟羽排放特征与管控建议 被引量:2
20
作者 韩军赞 张洁 +3 位作者 闫威卓 王社扣 张妍 邓建国 《环境工程》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4-151,共8页
超低排放改造后,电力和钢铁行业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非常规污染物及有色烟羽问题逐步引起关注,视觉污染及“脱白”问题一时成为讨论的焦点。基于国内外相关标准方法,对3家燃煤电厂和2家钢铁厂烧结机机头烟气总排口处的SO_(3)... 超低排放改造后,电力和钢铁行业常规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大幅削减,非常规污染物及有色烟羽问题逐步引起关注,视觉污染及“脱白”问题一时成为讨论的焦点。基于国内外相关标准方法,对3家燃煤电厂和2家钢铁厂烧结机机头烟气总排口处的SO_(3)、NH_(3)、可过滤颗粒物(FPM)和可凝结颗粒物(CPM)的排放水平进行测试,评估超低排放实施效果和有色烟羽治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3家燃煤电厂和2家钢铁厂烧结烟气SO_(3)、NH_(3)和FPM的排放浓度分别为0.11~1.61,0.02~1.66,0.81~5.76 mg/Nm^(3),均处于较低水平,其中FPM排放浓度均能够满足超低排放要求,实施烟气“脱白”改造后SO_(3)和NH_(3)排放浓度与同行业相比均有显著下降,但减排效果较为有限。3家燃煤电厂和2家钢铁厂烧结烟气中CPM排放浓度分别为3.39~4.82,26.6~29.1 mg/Nm^(3),其中钢铁厂CPM排放浓度处于较高水平,约为颗粒物超低排放限值的3倍,CPM/总颗粒物(TPM)达到97%左右。无论是燃煤电厂和还是钢铁厂,新增“脱白”技术后并不一定能够显著降低CPM排放水平,因此,超低排放改造后再增加“脱白”改造的可行性值得深思。此外,燃煤电厂和钢铁厂烧结烟气颗粒物在线监测结果均处于较低水平,且远低于手工监测测得的TPM排放浓度,现有在线监测数据由于不包括CPM,因而在评价烟气中颗粒物达标排放情况时存在一定局限性和不确定性,亟需完善现有固定源烟气中颗粒物的测量体系和排放标准体系,以控制CPM排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厂 钢铁厂 有色烟羽 超低排放 可凝结颗粒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