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代谢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
作者 韩延超 陈慧芝 +6 位作者 牛犇 张小栓 韩树人 王晓艳 王冠楠 刘瑞玲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2-633,共12页
蓝莓果实富含花色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但物流振动损伤会加速蓝莓花色苷等营养物质损耗,降低营养品质。文章以蓝美人品种蓝莓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物流振动,研究了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组分、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蓝莓果实富含花色苷等生物活性物质,营养价值高。但物流振动损伤会加速蓝莓花色苷等营养物质损耗,降低营养品质。文章以蓝美人品种蓝莓为实验材料,通过模拟物流振动,研究了振动胁迫对蓝莓花色苷组分、代谢相关酶活性以及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蓝莓果实中含有10种花色苷单体,其中锦葵素-3-阿拉伯糖苷含量最高。在蓝莓贮藏前期,振动胁迫可加速花色苷积累,显著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和类黄酮糖苷转移酶(UFGT)活性,诱导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VcPAL1、VcDFR2、VcCHI1、VcUFGT等表达。而贮藏后期,振动胁迫组的PAL、查尔酮异构酶(CHI)、二氢黄酮醇还原酶(DFR)、UFGT活性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振动胁迫还可延缓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和花色苷-β-糖苷酶等花色苷降解相关酶活性的下降,抑制花色苷合成相关基因表达,促进VcPOD1、VcPOD2、VcPOD3和VcPPO1等花色苷降解相关基因表达。综上,振动胁迫通过提高花色苷合成酶活性以及相关酶基因的表达,加速蓝莓贮藏前期花色苷的积累;而贮藏后期,振动胁迫则通过延缓花色苷降解酶活性下降以及相关酶基因表达,促进花色苷的降解。研究结果为调控蓝莓花色苷代谢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花色苷 基因
下载PDF
干燥方式对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及其口感优化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恒辉 王军峰 +5 位作者 韩延超 陈慧芝 吴伟杰 丁玉庭 童川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5-214,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以桑叶、枸杞为基本原料,通过微波干燥、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分别制备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并检测干燥后粉体的质构、色泽及营养品质变化。从物理性质来看,真空冷冻干燥的粉体...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品质的影响,以桑叶、枸杞为基本原料,通过微波干燥、鼓风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3种方式分别制备桑叶枸杞固体饮料,并检测干燥后粉体的质构、色泽及营养品质变化。从物理性质来看,真空冷冻干燥的粉体在稳定性、可压性与均一性上表现较好,鼓风干燥的粉体在堆积性和流动性上相对更好。真空冷冻干燥粉体的总糖含量最高,亮度值最大,湿润下沉时间短。结合吸湿特性与微观结构判断,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粉体品质优于其他2种干燥方式。为了改善饮料风味,采用响应面试验进行口感优化,结果表明,当木糖醇添加量为27.30%(质量分数,下同)、甜菊糖苷添加量为3.67%、苹果酸添加量为0.11%时,口感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桑叶 枸杞 固体饮料
下载PDF
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成分与关键酶基因差异表达分析
3
作者 杨银爱 韩延超 +4 位作者 刘瑞玲 陈慧芝 牛犇 郜海燕 陈杭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0-127,共8页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 为探究新鲜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差异及其合成过程中的关键酶基因,研究了莲子种皮、去种皮后莲肉和莲心中可溶性单宁、不溶性单宁和原花青素含量,同时对单宁合成途径中关键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结合感官评价和电子舌检测,并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引起莲子涩味的主要物质为可溶性单宁;蜡熟期莲子中的单宁对其优良风味的形成具有正向作用;花青素还原酶是影响莲子涩味强度的关键酶,SnANR9影响莲子不同组织涩味物质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莲子种皮 莲肉 莲心 涩味
下载PDF
河北省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及功能状况分析 被引量:35
4
作者 崔利军 栗克清 +12 位作者 崔泽 江琴普 高良会 张扬 李建峰 刘永桥 孙秀丽 韩延超 杨老虎 严保平 吕华 杨宝丽 杨怡静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55-158,共4页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24000人,调查筛选工具采用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以《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 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人口学特征及社会生活功能状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调查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24000人,调查筛选工具采用改编后的一般健康问卷12项(GHQ-12),以《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病人版(SCID—I/P)为调查的诊断工具。功能状况评价采用功能大体评定量表(GAF)。结果精神分裂症时点患病率为0.546%(95%CI:0.445%~0.646%),终生患病率为0.662%(95%CI:0.551%~0.772%)。时点患病率:城市0.440%,农村0.561%,农村虽高于城市,但无显著性差异(u=0.80,P〉0.05);女性0.649%,男性0.443%,女性明显高于男性(u=2.01,P〈0.01);30~60岁患病率较高。偏执型占63.8%。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影响精神分裂症的危险因素有分居/离婚(OR=9.58)、独身(OR=6.99)、家庭年收入0~5000元(OR=4.2),保护性因素有已婚(OR=0.38)、无宗教(OR=0.46);严重程度以中度和重度多见,社会和生活功能受损明显,GAF评分平均为(48.41±19.07)分。结论精神分裂症是一种患病率相对较高的重性精神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会生活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患病率 流行病学 人口学特征
下载PDF
河北省躯体形式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26
5
作者 崔利军 栗克清 +7 位作者 江琴普 高良会 孙秀丽 刘永桥 韩延超 杨老虎 严保平 吕华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21-123,共3页
目的了解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以上人群,共24000名,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 目的了解河北省18岁以上人群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和分布特点。方法2004年10月~2005年3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抽取18岁以上人群,共24000名,以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轴障碍用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进行调查,用DSM-IV对各类精神障碍进行诊断。结果患病率:20716人完成调查,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6.92‰(95%CI=5.79‰~8.05‰),躯体化障碍0.48‰,疼痛障碍3.86‰,未分化躯体形式障碍1.57‰,疑病症1.02‰;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农村高于城市,均P〈0.05~0.01;40~59岁患病率最高。结论河北省躯体形式障碍的患病率为6.92‰,其中女性和农村的患病率高;疼痛障碍是最多见的躯体形式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躯体形式障碍 流行病学方法 患病率 人口学特征
原文传递
CO_(2)气调处理对鲜莲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舒小芳 郜海燕 +2 位作者 韩延超 房祥军 陈杭君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43-253,共11页
为研究CO_(2)气调处理对鲜莲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十里荷一号”鲜莲为试材,在4℃、5%O_(2)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CO_(2)(4%,8%和12%)贮藏鲜莲20 d,测定其外观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4%CO_(2)处理虽可降低莲子的失重率和褐变度,但淀粉消... 为研究CO_(2)气调处理对鲜莲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以“十里荷一号”鲜莲为试材,在4℃、5%O_(2)条件下,分别采用不同CO_(2)(4%,8%和12%)贮藏鲜莲20 d,测定其外观及营养品质。结果表明:4%CO_(2)处理虽可降低莲子的失重率和褐变度,但淀粉消耗较为严重,贮藏20 d后淀粉含量(98.01 mg/g)比对照组(104.99 mg/g)低6.98 mg/g;8%CO_(2)处理在贮藏结束时褐变度、失重率、还原糖含量分别为1.63,8.54%,0.76%,过氧化物酶(POD)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分别为163.44 U/(min·g)和99.63 U/(min·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它气调处理组(P<0.05),而淀粉含量为119.68 mg/g,显著高于其它处理组(P<0.05)。12%CO_(2)处理使莲子受到高浓度CO_(2)伤害,贮藏20 d后其a*值(-10.03)高于对照组(-12.68),而b*值(24.95)低于对照组(28.03),褐变程度也比对照组更明显。本研究结果表明,5%O_(2)+8%CO_(2)为较适宜新鲜莲子贮藏保鲜的气调参数。该处理在减少莲子营养物质消耗和表皮护绿等方面也表现出积极作用,研究结果为研发鲜莲采后保鲜技术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莲 CO_(2) 气调处理 贮藏品质
下载PDF
紫苏醛对杨梅主要致病菌桔青霉的抑菌活性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瑞一 吴伟杰 +5 位作者 房祥军 陈杭君 韩延超 牛犇 陈慧芝 郜海燕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196-203,共8页
紫苏醛是从紫苏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绿色安全的天然抑菌物质,同时也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抑制实验探究了紫苏醛对杨梅主要致病菌桔青霉的抑菌效果,并通过研究桔青霉菌丝形态... 紫苏醛是从紫苏叶中提取出来的一种绿色安全的天然抑菌物质,同时也被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到食品生产中。本研究通过最小抑菌浓度、孢子萌发率和菌丝生长抑制实验探究了紫苏醛对杨梅主要致病菌桔青霉的抑菌效果,并通过研究桔青霉菌丝形态和超微结构、细胞膜损伤机制、膜脂过氧化情况以及官能团变化,探讨桔青霉的抑菌机理。结果表明:紫苏醛对桔青霉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20μL/L;经过120μL/L紫苏醛处理后菌丝生长得到完全抑制,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上升,与未处理组相比,经过90μL/L紫苏醛处理的桔青霉中麦角固醇、总脂质、几丁质水平和线粒体ATP酶活力分别下降了80.00%、81.25%、64.97%和87.40%,破坏了桔青霉细胞膜的通透性,影响细胞膜正常生理功能;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紫苏醛处理后的桔青霉头部扫帚状分生孢子头消失,菌丝出现断裂、消融等现象,同时细胞膜遭到破坏,内容物外泄,细胞内部发生皱缩。与0 h相比,处理5 h时120μL/L紫苏醛处理组的桔青霉中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核酸泄漏量分别增加了71.20%、210.93%和117.31%,验证了细胞膜损伤情况;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发现,紫苏醛处理的桔青霉羟基、甲基、芳香族碳骨架、苯环碳骨架等官能团含量下降,内部物质被逐渐消耗。综上,紫苏醛对杨梅主要致病菌桔青霉具有良好的抑菌效果,通过破坏细胞膜结构、改变膜通透性、干扰能量代谢及破坏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等途径发挥抑菌作用,可作为天然保鲜剂具有一定研究和开发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苏醛 桔青霉 抑菌效果 抑菌机理
下载PDF
制冷循环性能测试装置制冷剂R22替代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盛健 郭慧婧 +2 位作者 李文宇 韩延超 巴彩玲 《实验室科学》 2016年第4期15-19,23,共6页
对工程热力学实验之制冷循环性能测试装置的R22制冷剂替代进行理论热力循环计算与物性分析,确定R290作为直接充灌绿色环保制冷剂替代候选,未更换其它部件并进行试验,研究表明:R290替代R22后,制冷剂充注量约为59.3%,降低了R290泄露爆燃危... 对工程热力学实验之制冷循环性能测试装置的R22制冷剂替代进行理论热力循环计算与物性分析,确定R290作为直接充灌绿色环保制冷剂替代候选,未更换其它部件并进行试验,研究表明:R290替代R22后,制冷剂充注量约为59.3%,降低了R290泄露爆燃危险;单位质量压缩耗功、单位质量制冷量及COP均提高,但由于制冷剂质量流量下降,故R290时压缩机耗功较小,而制冷量及COP较大;有回热制冷循环比无回热时压缩机耗功、制冷量及COP均提高,而制冷量及COP提高更多,因此回热有利。通过大学生创新实践,丰富了实验装置的功能、提高了学生对制冷系统的理解和操作能力,及对环保、节能和创新的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制冷剂 替代 制冷性能
下载PDF
曲面分析在‘雪花梨’叶片不定芽诱导培养基筛选上的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韩延超 陈德龙 李六林 《北方果树》 2011年第1期3-6,共4页
以‘雪花梨’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和曲面分析的方法对叶片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雪花梨’叶片在MS+6-BA1.0mg/L+NAA0.05mg/L+葡萄糖30g/L+琼脂6g/L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再生芽数为2.95,高于其他处理;在MS+6-B... 以‘雪花梨’试管苗幼叶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设计和曲面分析的方法对叶片不定芽诱导培养基进行筛选。结果表明,‘雪花梨’叶片在MS+6-BA1.0mg/L+NAA0.05mg/L+葡萄糖30g/L+琼脂6g/L培养基上诱导不定芽再生芽数为2.95,高于其他处理;在MS+6-BA1.0mg/L+TDZ1.0mg/L+NAA0.05mg/L+葡萄糖30g/L+琼脂6g/L培养基上再生率最高,达75%。经过曲面分析,‘雪花梨’在MS+TDZ1.0mg/L+6-BA0.5mg/L+蔗糖30g/L+琼脂6g/L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理论再生芽数可达7.00,在MS+TDZ1.0mg/L+6-BA1.0mg/L+NAA0.05mg/L+蔗糖30g/L+琼脂6g/L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理论再生率可达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花梨 离体叶片 不定芽再生 曲面分析
下载PDF
浅析工程机械液压系统的常见问题及维护保养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延超 张明伟 +1 位作者 王春武 王磊 《无线互联科技》 2014年第2期232-232,共1页
工程机械工作环境差、使用频率高,液压系统复杂,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系统之一,本文重点讲述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常见故障的分析及维护保养的方法。
关键词 工程机械 液压系统 维护
下载PDF
补肾利水治疗泌尿系结石30例
11
作者 韩延超 时国臣 张晓冬 《中医药信息》 2001年第3期35-35,共1页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 补肾利水 中医药疗法 辨证分型
下载PDF
桃仁中苦杏仁苷高效提取及其体外生物活性研究
12
作者 黄欣莉 吴伟杰 +6 位作者 陈杭君 房祥军 韩延超 穆宏磊 牛犇 孙培龙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6-156,共11页
为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白桃加工副产物——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工艺,研究其体外生物活性。在不同干燥方式下进行单因素提取试验,在选定微波干燥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苦杏仁苷的体外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并... 为优化超声辅助法提取白桃加工副产物——桃仁中苦杏仁苷的工艺,研究其体外生物活性。在不同干燥方式下进行单因素提取试验,在选定微波干燥的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对苦杏仁苷的体外抗凝血、降血糖、降血脂活性进行研究,并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苦杏仁苷与酶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苦杏仁苷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81.43%,提取温度68.91℃,提取时间20.00 min。桃仁苦杏仁苷可以延长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和凝血酶时间,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抑制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以及胰脂肪酶催化活性,同时,能结合牛磺酸胆酸盐和甘氨酸胆酸盐。分子对接研究结果表明:桃仁苦杏仁苷与α-淀粉酶、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分子的亲水性氨基酸形成氢键结合,通过改变酶分子构象,与底物形成竞争性抑制,从而起到抑制酶催化活性的作用。桃仁中苦杏仁苷具有体外抗凝血、降血糖和降血脂的作用,研究结果为桃仁中苦杏仁苷的高效提取和桃仁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桃仁 苦杏仁苷 超声提取 生物活性 分子对接
下载PDF
气调贮藏对毛豆采后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13
作者 王晓艳 韩延超 +5 位作者 吴伟杰 刘瑞玲 陈杭君 高原 房祥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1-201,共11页
本文研究了5%O_(2)气调贮藏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CO_(2)(4%CO_(2)、8%CO_(2)、12%CO_(2))对毛豆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能够有效延缓毛豆荚的黄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解,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在毛豆贮藏过程中CO_(2)处理显... 本文研究了5%O_(2)气调贮藏条件下,不同体积分数CO_(2)(4%CO_(2)、8%CO_(2)、12%CO_(2))对毛豆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气调贮藏能够有效延缓毛豆荚的黄化以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分解,保持较好的外观品质;在毛豆贮藏过程中CO_(2)处理显著抑制了脱植基叶绿素a和脱镁叶绿酸a含量的上升,延缓叶绿素的降解,贮藏第20天时,8%CO_(2)贮藏组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40.32μg/g和20.37μg/g,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CO_(2)贮藏组显著钝化脱镁螯合酶以及脱镁叶绿素酶的活性,在贮藏末期8%CO_(2)贮藏组酶活性相比对照组分别降低了19.8%和7.2%。因此,毛豆在5%O_(2)+8%CO_(2)气调贮藏条件下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调贮藏 CO_(2) 毛豆 叶绿素降解
下载PDF
人工气调对小青菜叶绿素降解的影响
14
作者 朱凯 韩延超 +4 位作者 房祥军 吴伟杰 庞杰 刘瑞玲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06-315,共10页
本文研究了4%O_(2)条件下,不同CO_(2)比例(4%CO_(2)、8%CO_(2)、12%CO_(2))的人工气调(CA)对小青菜外观品质和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气调能够有效延缓小青菜的黄化,减小失重率,有效保持小青菜外观品质。对比空气环境贮藏的对... 本文研究了4%O_(2)条件下,不同CO_(2)比例(4%CO_(2)、8%CO_(2)、12%CO_(2))的人工气调(CA)对小青菜外观品质和叶绿素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气调能够有效延缓小青菜的黄化,减小失重率,有效保持小青菜外观品质。对比空气环境贮藏的对照组,人工气调可以显著延缓小青菜中叶绿素a/b的降解,贮藏第12天,4%CO_(2)处理组中的叶绿素a/b含量分别为48.20,40.45μg/g FW。在小青菜贮藏前4 d,人工气调可抑制叶绿素酶、脱镁螯合酶活力的上升,其中4%CO_(2)处理组的叶绿素酶活力为23.09 U/g FW,脱镁螯合酶活力较对照组降低了43.03%。在贮藏后期,4%CO_(2)处理有效延缓脱镁叶绿素酶、叶绿素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升高,分别为5.49,1.90 U/g FW。总的来看,小青菜在4%O_(2)+4%CO_(2)人工气调贮藏下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青菜 人工气调 叶绿素降解
下载PDF
不同干燥方式对菠萝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
15
作者 王晓艳 韩延超 +4 位作者 吴伟杰 邓尚贵 陈杭君 房祥军 郜海燕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168-1177,共10页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菠萝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以新鲜菠萝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3种方式,分析干燥后菠萝片的感官评分、色泽、质构、营养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制备的菠萝片,感官评分最高,... 为研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菠萝品质和挥发性风味的影响,以新鲜菠萝为原料,采用微波干燥、热风干燥和真空冷冻3种方式,分析干燥后菠萝片的感官评分、色泽、质构、营养品质,以及香气成分的变化。结果表明,热风干燥制备的菠萝片,感官评分最高,达到86分,弹性、回复性较强。真空冷冻干燥后的菠萝片维持了较好的色泽,其维生素C(V C)(837.2 mg·kg^(-1))、总糖(133.98 mg·g^(-1))、总酚(0.28 mg·g^(-1))和可溶性蛋白(0.57 mg·g^(-1))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微波干燥后的菠萝片V C、可溶性蛋白含量最低,热风干燥后的菠萝片总糖含量最低。真空冷冻干燥与热风干燥后的菠萝片中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成分相似,但其含量相对较高;而微波干燥后的菠萝片中检测到的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种类最少,且因局部受热不均,产生了特有的带有焦糖香的5-甲基呋喃醛、2-乙酰基呋喃等风味物质。综合营养品质与挥发性风味考虑,真空冷冻干燥制备的菠萝片品质最佳,热风干燥的次之,微波干燥处理的营养和风味损失最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方式 菠萝 挥发性风味
下载PDF
采后果实表皮蜡质结构、功能及其调控——综述与展望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伟杰 姜博 +9 位作者 刘瑞玲 韩延超 房祥军 穆宏磊 Mohamed A.Farag Jesus Simal-Gandara Miguel APrieto 陈杭君 萧建波 郜海燕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4期118-129,M0006,共13页
表皮蜡质在植物果实生长和贮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蜡质是覆盖在果实表皮细胞最外层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包括超长链脂肪酸(VLCFA)及其衍生物(酯、初级醇、次级醇、醛、酮等)和三萜。这种复杂的脂类化合物在大多数植物表皮细胞中合成并转... 表皮蜡质在植物果实生长和贮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蜡质是覆盖在果实表皮细胞最外层不溶于水的物质,主要包括超长链脂肪酸(VLCFA)及其衍生物(酯、初级醇、次级醇、醛、酮等)和三萜。这种复杂的脂类化合物在大多数植物表皮细胞中合成并转运至细胞表面。蜡质不仅有利于果实免受微生物侵染,还能减少果实的机械损伤,从而保持果实的商品价值。迄今为止,关于果实蜡质的研究多集中于采前果实蜡质的变化、功能和调控,而忽略了果实采后贮藏过程中蜡质变化及生物学功能。本文对果实表皮蜡质组成、结构及其代谢调控进行综述。重点阐述影响蜡质组成的采后因素,如贮藏温度、相对湿度(RH)、气体环境、外源激素等,以及蜡质对果实采后品质的影响,包括水分散失、果实软化、生理失调、抗病性等。这些总结可能有助于更好地了解采后果实表皮蜡质变化及其在果实品质保持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ticular wax Structure and function POSTHARVEST Fruit quality
下载PDF
红肉火龙果采后品质劣变及苹果酸代谢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瑞玲 潘旭婕 +3 位作者 吴伟杰 韩延超 陈杭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300-308,共9页
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变化规律及有机酸代谢,以“玫瑰香”和“大红一号”品种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及总酚的含量变化。采用高... 有机酸的组成与含量是影响果实品质的重要因素。为研究火龙果采后品质的变化规律及有机酸代谢,以“玫瑰香”和“大红一号”品种红肉火龙果为试验材料,研究其贮藏过程中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抗坏血酸及总酚的含量变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有机酸组成与含量变化,确定主要有机酸种类并测定其酶活性和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2个品种红肉火龙果的果皮硬度、果肉硬度、VC含量和总酚含量均明显下降;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溶性糖含量在贮藏末期并无显著下降;苹果酸是红肉火龙果中的主要有机酸,在贮藏过程中总体含量呈下降趋势;负责合成苹果酸的苹果酸脱氢酶(NAD-MDH)活性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活性呈下降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促进苹果酸降解的苹果酸酶(NADP-ME)活性呈上升趋势,与苹果酸含量呈负相关。为了研究火龙果采后有机酸下降的原因,进一步测定有机酸代谢相关酶NAD-MDH、PEPC和NADP-ME的基因水平变化,发现火龙果采后贮藏过程中,PEPC和NAD-MDH的基因水平呈下降趋势,而NADP-ME的基因水平呈上升趋势,从而导致果实中苹果酸合成受阻,降解加剧,最终使得苹果酸含量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有机酸 苹果酸代谢 品质劣变 基因表达
下载PDF
蓝莓表皮蜡质组分对果实采后抗病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丽萍 刘瑞玲 +4 位作者 韩延超 陈杭君 吴伟杰 房祥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05-213,共9页
目的: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主要组分(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在果实采后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分别处理去蜡与蜡质完整蓝莓果实,并以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测定蓝莓病害程度、活性物质含量及抗病相关... 目的:探讨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主要组分(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在果实采后抵御病原菌侵染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分别处理去蜡与蜡质完整蓝莓果实,并以灰霉菌孢子悬浮液接种果实,测定蓝莓病害程度、活性物质含量及抗病相关酶活的变化。结果: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均显著降低去蜡/蜡质完整蓝莓果实的腐烂率与失重率,维持果实TSS、硬度、VC含量、总酚含量与花色苷含量,抑制TA升高和MDA生成。此外,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处理能够提高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β-1,3-葡聚糖酶(GLU)、几丁质酶(CH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结论:蓝莓外表皮蜡质中的熊果酸、齐墩果酸可以增强果实的抗病性,从而保持果实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 抗病性 表皮蜡质 齐墩果酸 熊果酸
下载PDF
改善杨梅露酒色泽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夏其乐 曹艳 +2 位作者 陈剑兵 韩延超 刘瑞玲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775-1781,共7页
为了提高杨梅露酒色泽的稳定性,以澄清透明的杨梅露酒为原料,基于杨梅露酒花色苷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不同浓度有机酸、氨基酸、金属盐及天然色素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杨梅露酒最佳护色工艺及其贮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提高杨梅露酒色泽的稳定性,以澄清透明的杨梅露酒为原料,基于杨梅露酒花色苷稳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考察不同浓度有机酸、氨基酸、金属盐及天然色素对花色苷稳定性的影响,确定了杨梅露酒最佳护色工艺及其贮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高温对杨梅露酒中花色苷的破坏性强于光照,花色苷热降解满足一级动力学方程;添加有机酸可使花色苷以稳定的结构存在于露酒中,其中对羟基苯甲酸效果最好,色泽保存率达到83. 22%,比对照提高16. 52百分点;添加较高浓度的水杨酸钠和乙二胺四乙酸二钠可使露酒色泽保存率提高10. 00~12. 82百分点;而添加甘氨酸、L-酪氨酸和L-半胱氨酸对杨梅露酒中色泽保存率影响较小;添加60 mg·L^(-1)的桑椹红色素对杨梅露酒的辅色作用最为显著,贮藏3个月后,杨梅露酒的色泽保存率为91. 5%,比对照提高27. 0百分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梅露酒 花色苷 稳定性 辅色作用
下载PDF
贮藏温度对茶汤抗氧化特性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延超 陈杭君 郜海燕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9-184,共6页
纯茶饮料在贮藏过程中易受温度影响,导致理化品质和风味发生劣变。然而,茶汤在贮藏期间的抗氧化特性变化,尤其是抗氧化能力却鲜有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西湖龙井茶汤色度、茶多酚、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以... 纯茶饮料在贮藏过程中易受温度影响,导致理化品质和风味发生劣变。然而,茶汤在贮藏期间的抗氧化特性变化,尤其是抗氧化能力却鲜有报道。本文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西湖龙井茶汤色度、茶多酚、维生素C、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以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西湖龙井茶汤中茶多酚和维生素C浓度逐渐降低,总抗氧化能力、DPPH清除率及羟自由基清除能力也呈现减弱趋势。另外,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茶汤抗氧化物质的降解速度加快,抗氧化能力也随之减弱。相关性分析表明,在茶汤贮藏过程中,抗氧化物质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极显著正相关,而色度与抗氧化特性也呈极显著负相关,说明抗氧化特性的评价可以用色度来简化。本研究从抗氧化性方面解释低温对于茶汤贮藏的重要性,同时提出利用色度来简化茶汤贮藏期间抗氧化特性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茶 不同温度 抗氧化特性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