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准骨水泥注入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1
作者 韩念荣 黄异飞 胡炜 《新疆中医药》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方法,不同的骨水泥注入方法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精准骨水泥注入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方法及治疗效果临床中少有报道。目的 探讨精准骨水泥注入用于老年骨... 背景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主要方法,不同的骨水泥注入方法直接影响临床疗效。精准骨水泥注入可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但方法及治疗效果临床中少有报道。目的 探讨精准骨水泥注入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9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82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以奇偶数法分组,两组均接受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41例常规穿刺后注入骨水泥,观察组41例采用精准骨水泥注入,对两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 (1)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较对照组短,但组间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术前的VAS疼痛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上述评分较对照组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骨水泥渗漏发生率为2.44%,低于对照组14.63%(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发生率为2.44%,与对照组4.88%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4)精准骨水泥注入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中能够减少骨水泥注入量,促进术后康复,也能减少骨水泥渗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精准注入 老年骨质疏松 椎体压缩骨折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骨质增生丸治疗颈椎病作用机制研究
2
作者 韩念荣 胡炜 《新疆中医药》 2023年第2期139-142,F0003,F0004,共6页
目的查询筛选骨质增生丸治疗颈椎病(Cervical Myelopathy,CM)的靶点基因、信号通路,以了解骨质增生丸的药理学作用。方法检索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设置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获得骨质增生丸的主要有效... 目的查询筛选骨质增生丸治疗颈椎病(Cervical Myelopathy,CM)的靶点基因、信号通路,以了解骨质增生丸的药理学作用。方法检索TCMSP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设置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获得骨质增生丸的主要有效成分,使用UniProt数据库获得靶点基因,然后查询GeneCards数据库,查找CM相关的靶点基因。用韦恩图取两者靶点基因的交集,再运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对靶点基因进行GO和KEGG的数据分析,再绘制中药-成分-靶基因-疾病的网络作用图。结果骨质增生丸的有效化学成分共520个,筛选后获得最终83个,靶点基因545个,确定CM靶点573个,二者共同靶点基因86个,PPI网络分析发现蛋白激酶B(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1β(IL1β)、肿瘤抑制蛋白(TP53)、激活蛋白1(JUN)、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A)、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低氧诱导因子-1(HIF1A)、原癌基因蛋白(FOS)可能是骨质增生丸治疗CM的关键靶点。GO富集分析共有563数据(P<0.05),其中生物过程主要包括positive regulation of transcription from RNA polymerase II promoter(RNA聚合酶Ⅱ启动子转录的正调控、response to drug(药物反应)、positive regulation of cell proliferation(细胞增殖的正调控等)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数据明确了166条信号通路,其中信号通路主要是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磷脂酰肌醇3-激酶信号通路)、TNF signaling pathway(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Cytokine-cytokine receptor interaction(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通路。结论骨质增生丸可能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治疗CM,主要起到抗炎、调控免疫及抗氧化的作用,但后期需要通过分子对接与生物实验验证靶点的有效性,证实骨质增生丸的作用机制,为后期临床用药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增生丸 颈椎病 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下载PDF
两种微创手术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腰椎矢状位参数的比较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建江 白涛 +2 位作者 胡炜 黄异飞 韩念荣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5-110,共6页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 目的比较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blique lateral interbody fusion,OLIF)与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e-assisted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T-Endo-TLIF)治疗退行性腰椎滑脱的临床疗效及观察腰椎矢状位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0年1月经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诊断为退行性腰椎滑脱(Meyerding分型Ⅰ~Ⅱ°)并行手术治疗的43例患者。其中23例患者采用OLIF术式治疗,20例患者采用PT-Endo-TLIF术式治疗。观察且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定期(术后3 d、术后6个月、12个月)复查腰椎X线片、CT或MRI检查进行影像学评估,并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矢状位参数的变化。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随访,平均随访时间为12个月。OLIF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少于PT-Endo-TLIF组,两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术后椎间高度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的腰椎前凸角、下腰椎前凸角、腰椎前凸分布指数均有增加(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腰4(L_(4))椎体倾斜角、L_(1)垂线与骶1(S_(1))距离均较术前减小(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L_(5)椎体倾斜角较术前增加(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退行性滑脱的手术治疗,OLIF和PT-Endo-TLIF两种手术方式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与PT-Endo-TLIF比较,OLIF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椎间隙高度恢复更好等优势,适合临床医师广泛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变性滑脱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经皮脊柱内镜辅助下腰椎后路融合术 矢状位参数
下载PDF
OLIF联合后路经皮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疗效观察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建江 白涛 +2 位作者 胡炜 黄异飞 韩念荣 《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21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观察OLIF加后路经皮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1例L4椎Ⅰ~Ⅱ度退变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加后路经皮固定术(OLIF组),21... 目的观察OLIF加后路经皮固定术治疗腰椎退变性滑脱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5月在我院手术治疗的41例L4椎Ⅰ~Ⅱ度退变性滑脱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例行斜外侧腰椎椎间融合术(OLIF)加后路经皮固定术(OLIF组),21例行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S-TLIF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结果,采用X线片测量椎间隙高度、下腰椎前凸角,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估患者腰痛状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行功能评价。结果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OLIF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MIS-TLI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所有患者复查X线片示融合器固定牢固,无明显移位,椎弓根螺钉无断裂及松动。两组患者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椎间高度、下腰椎前凸角、腰痛VAS评分及ODI指数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OLIF组术后即刻及术后6个月椎间隙高度、下腰椎前凸角较MIS-TLIF组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VAS评分及ODI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IF加后路经皮固定术治疗L4椎Ⅰ、Ⅱ度退变性滑脱手术创伤小,临床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滑脱 退行性 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 后路经皮固定术 经腰椎间孔入路椎间融合术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中西医研究现状 被引量:18
5
作者 韩念荣 胡炜 《新疆中医药》 2018年第4期103-106,共4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的长期且持续的慢性腰腿痛及下肢的酸胀麻木症状群。它是腰骶脊柱手术术后发生较频繁的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是骨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随着医...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是指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脊柱外科手术后,出现的长期且持续的慢性腰腿痛及下肢的酸胀麻木症状群。它是腰骶脊柱手术术后发生较频繁的并发症,可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效果,是骨科临床较为棘手的问题之一。随着医学界对本病的深入研究,近年来大量的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的文献见诸于报道,兹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综合征 中医 西医 综述
下载PDF
可注射纳米复合甲基丙烯酸化明胶水凝胶在骨修复中的应用
6
作者 李建江 白涛 +2 位作者 胡炜 黄异飞 韩念荣 《骨科》 CAS 2021年第4期348-357,共10页
目的构建可缓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可注射复合成骨水凝胶,验证其体内外成骨再生效应。方法通过简单共混纳米锂钙石(SN)、PDGF与甲基丙烯酸化明胶(GelMA),构建可注射复合水凝胶(GelMA-SN-PDGF),并进一步通过紫外光交联优化水凝... 目的构建可缓释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可注射复合成骨水凝胶,验证其体内外成骨再生效应。方法通过简单共混纳米锂钙石(SN)、PDGF与甲基丙烯酸化明胶(GelMA),构建可注射复合水凝胶(GelMA-SN-PDGF),并进一步通过紫外光交联优化水凝胶力学性能。扫描电子显微镜、流变仪、万能力学试验机等分析GelMA-SN-PDGF的理化属性和力学性能;ELISA法测定复合水凝胶的PDGF缓释曲线,Transwell和划痕实验验证复合水凝胶的趋化性能;CCK-8法、Live/Dead染色法、DAPIPhalloidin染色法评估GelMA-SN-PDGF的生物相容性;q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标记法评估GelMA-SNPDGF的体外成骨能力,茜素红染色法分析其基质矿化能力。建立大鼠颅骨临界骨缺损模型并通过Micro-CT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GelMA-SN-PDGF的体内成骨能力。结果GelMA-SN-PDGF复合水凝胶制备简易,能通过注射器注射,SN和PDGF的加入并未显著影响GelMA支架结构,紫外光交联后的GelMA支架满足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的力学环境;PDGF在复合水凝胶中实现了理想的长期控释模式,并有效地刺激了BMSCs的归巢。GelMA-SN-PDGF复合水凝胶在体外促进了BMSCs中成骨相关标志物的表达和基质矿化,并展现了较好的体内临界骨缺损修复能力。结论可注射的GelMA-SNPDGF复合水凝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通过注射器微创修复骨缺损,体内外成骨效应较好,为临床骨缺损治疗提供了一种简单而快速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缺损修复 甲基丙烯酸化明胶水凝胶 纳米锂钙石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
下载PDF
八珍汤对腰椎微创内固定术后疼痛改善的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韩念荣 马玉梅 胡炜 《新疆中医药》 2020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观察八珍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内固定术后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手术,对照组术后第1 d给予营养神经、抗... 目的观察八珍汤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内固定术后疼痛改善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信封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两组患者均行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手术,对照组术后第1 d给予营养神经、抗炎止痛等口服药物并配合适度合理的功能锻炼,试验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八珍汤,共给药2周。分别在术前、术后1周、1月、3月随访患者,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口服镇痛药总量、VAS评分、ODI评分、中医证候评分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试验组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减少,对照组患者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增大,试验组口服镇痛药物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两组间VAS评分、ODI评分差异比较无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卧床时间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微创内固定术后加服八珍汤,能减少口服止痛药物的用量,缓解术后疼痛,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微创经椎间孔椎间融合术 八珍汤 术后疼痛 镇痛药物
下载PDF
骨痿方对脾肾两虚兼血瘀型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β-CTX、PINP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马玉梅 韩念荣 +2 位作者 罗啸 莫军 胡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7期947-950,共4页
目的探究骨痿方对脾肾两虚兼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脊柱二科的60例脾肾两虚兼... 目的探究骨痿方对脾肾两虚兼血瘀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OVCF)患者术后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3月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脊柱二科的60例脾肾两虚兼血瘀型OVCF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用骨痿方,治疗3个月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服药前后骨吸收标志物β-CTX与骨形成标志物PINP、中医临床症状积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β-CTX、PINP、中医临床症状积分均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β-CTX水平降低,中医临床症状积分降低,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PINP水平降低,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结论脾肾两虚兼血淤型OVCF患者术后应采用骨痿方联合常规抗骨质疏松治疗,可有效改善骨代谢水平,减轻中医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椎体压缩性骨折 Ⅰ型胶原羧基端肽交联 Ⅰ型原胶原氨基端肽 骨痿方
下载PDF
足底反射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的早期临床疗效研究
9
作者 李建江 白涛 +1 位作者 黄异飞 韩念荣 《新疆中医药》 2020年第5期18-19,共2页
目的观察足底反射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经我科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的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足底反射治疗治疗4周,采用尼龙绳实验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 目的观察足底反射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2017年8月至2019年7月经我科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的51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采用足底反射治疗治疗4周,采用尼龙绳实验对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疗效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治疗2周及4周后症状较前明显缓解,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足底反射治疗经皮椎间孔镜术后下肢麻木具有显著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底反射治疗 经皮椎间孔镜术后 下肢麻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