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中二叠统栖霞组白云岩特征与成因 被引量:2
1
作者 韩月卿 张军涛 +6 位作者 何治亮 金振奎 韩文彪 高平 郝运轻 孙炜 武重阳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88,共14页
近期在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斩获的多个白云岩油气发现彰显了白云岩储层的油气潜力,但该组白云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白云岩化机制不明确,优质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困难。研究综合分析了该组不同类型白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沉... 近期在川西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斩获的多个白云岩油气发现彰显了白云岩储层的油气潜力,但该组白云岩储层非均质性极强,白云岩化机制不明确,优质白云岩储层分布预测困难。研究综合分析了该组不同类型白云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沉积相背景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热事件,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白云岩化作用的期次和成因。结果显示: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多为斑状或层状分布,白云石晶体以细晶为主,中-粗晶、泥-粉晶次之,伴少量鞍状白云石胶结物。泥-粉晶白云岩主要发育在栖霞组底部,白云石晶体多为半自形-他形晶,常与草莓状黄铁矿伴生,部分泥晶白云石呈球粒状、哑铃状和花椰菜状;泥-粉晶白云岩的δ^(13)C(VPDB)为负值,δ^(18)O(VPDB)处于正常海水数值范围内,这些特征表明泥-粉晶白云岩可能为微生物介导作用的产物。细晶白云岩在栖一段和栖二段都有发育,其白云石晶体主要为自形-半自形晶,多具有雾心亮边结构,在阴极发光下晶体内部呈棕色-暗红色,向外过渡为亮红色后再变暗;细晶白云岩具有明显的残余粒屑结构,表明前驱岩岩性为颗粒灰岩;细晶白云岩的δ^(18)O(VPDB),δ^(13)C(VPDB)和^(87)Sr/^(86)Sr值均指示白云岩化流体为海水,可能为浅埋藏期中等盐度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而成。中-粗晶白云岩多发育在栖二段,其白云石晶体主要为非平直晶面他形晶,阴极发光下多表现为内部暗、外部亮的特征;中-粗晶白云岩的δ^(18)O(VPDB)均低于正常海水数值范围,说明受到了后期流体的改造;部分中-粗晶白云岩的^(87)Sr/^(86)Sr值高于同期海水数值,呈斑状或斑马状,其溶蚀孔洞发育鞍形白云石,这些特征说明受到了来自或穿碎屑岩层热流体的直接影响;^(87)Sr/^(86)Sr值仍处于海水数值范围内的中-粗晶白云岩,未见鞍形白云石,可能指示细晶白云岩的重结晶或热调整。总体而言,川西地区栖霞组白云岩先后经历了同生期微生物介导白云岩化作用、浅埋藏期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和晚期热流体调整改造作用,其中浅埋藏期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是该区白云岩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峨眉山大火成岩省 白云岩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西部
下载PDF
川东南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特征与成因机理 被引量:1
2
作者 韩月卿 张军涛 +7 位作者 潘磊 李慧莉 刘光祥 李让彬 武重阳 郝运轻 何治亮 黄振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5-56,共12页
近期川东南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获得了油气突破,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白云岩化机理不明确,难以预测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展布规律。本次研究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热事件,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系... 近期川东南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白云岩储层获得了油气突破,但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白云岩化机理不明确,难以预测优质白云岩储层的展布规律。本次研究基于区域地质背景和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热事件,通过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等综合分析,系统总结了不同类型白云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研究认为:川东南茅口组白云岩以细-中晶白云岩为主,泥-粉晶白云岩和白云石胶结物次之;綦江地区主要发育层状细-中晶白云岩,白云石呈自形-半自形晶,多具有雾心亮边结构和明显的颗粒幻影,阴极发光下晶体内部呈棕色-红色,由内向外过渡为暗红色,细-中晶白云石的δ^(18)O_(V-PDB)、δ^(13)CV-PDB和^(87)Sr/^(86)Sr值均表明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海水,白云石可能为浅埋藏期中等盐度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生成,后期经历重结晶或海源流体的热调整改造;泰来地区主要发育斑块状泥-粉晶、细-中晶白云岩以及裂缝内充填的白云石胶结物,原始岩石较致密,晶粒结构不明显,白云石胶结物以具波状消光的鞍形白云石为主,阴极发光下可见多期环带状特征,δ^(18)O_(V-PDB)、δ^(13)CV-PDB和^(87)Sr/^(86)Sr值表明泥-粉晶、细-中晶白云岩主要形成于浅埋藏期海水环境,后期经历了来自或穿碎屑岩层热流体的直接影响,在裂缝内沉淀白云石胶结物及方解石。总体而言,准同生期溶蚀作用、浅埋藏期白云岩化作用、热流体调整改造作用和岩溶作用是控制川东南地区茅口组储层的关键因素,其中浅埋藏期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是该区白云岩的主要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中二叠统 茅口组 白云岩 成因机理
下载PDF
川西大邑地区中二叠统栖霞组储层特征及发育模式 被引量:1
3
作者 韩月卿 韩文彪 +1 位作者 郭齐军 孙炜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3年第3期213-220,共8页
近期,四川盆地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栖霞组储层取得勘探突破,获得工业气流。然而大邑地区勘探程度较弱,目前尚无钻井,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同时栖霞组储层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次研究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测试... 近期,四川盆地多口钻井在中二叠统栖霞组储层取得勘探突破,获得工业气流。然而大邑地区勘探程度较弱,目前尚无钻井,有良好的勘探潜力,同时栖霞组储层主控因素及发育模式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次研究通过薄片观察、阴极发光和碳氧同位素测试,提出川西大邑地区栖霞组储层主要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沉积成岩期,先后沉积了早期的斜坡相栖一段泥晶灰岩和栖二段开阔台地相生屑颗粒灰岩,浅埋藏期局部发生白云化作用而发育细–中晶白云岩和中–粗晶白云岩;第二阶段为栖霞组沉积后岩溶作用,栖二段局部地区受到岩溶作用改造,颗粒间产生裂隙溶洞;第三阶段为后期热液改造作用,栖霞组地层经热流体改造发生白云岩化作用,中–粗晶白云岩受到热液改造,裂缝溶洞内充填白云石胶结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特征 发育模式 栖霞组 中二叠统 大邑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以四川盆地泰来地区茅口组为例
4
作者 张军涛 武重阳 +6 位作者 杨佳奇 何治亮 潘磊 唐德海 杨天博 韩月卿 李让彬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90-798,807,共10页
四川盆地二叠系热液白云岩备受关注,但缺乏对于热液矿物和热液流体贡献的深刻认识,对泰来地区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该研究以四川盆地泰来地区茅三段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为例,根据碳氧锶同位素、主微量及其他稀土元素组成... 四川盆地二叠系热液白云岩备受关注,但缺乏对于热液矿物和热液流体贡献的深刻认识,对泰来地区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的研究也相对较少。该研究以四川盆地泰来地区茅三段富硅质碳酸盐岩储层为例,根据碳氧锶同位素、主微量及其他稀土元素组成,结合岩石学特征,对热液矿物(如鞍形白云石、硅质等)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鞍形白云石成因为热液流体直接沉淀,碳酸盐充填矿物流体来源为海水和热液的混合流体,以海水为主。岩浆作用在研究区内不仅通过其加热盆地,促进鞍形白云石和其他热液矿物的沉淀,而且提供了1%~5%、甚至更多的现代黑烟囱流体(热液流体)的等量物质对充填物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重印。热液流体(包括白云化和硅质流体)活动期间促进裂缝的发育,是改善储层最重要的因素;热液矿物充填裂缝导致储层破坏。研究区有效储层的勘探方向应为高能滩相热液改造弱或少泥质含量、易于产生破碎裂缝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质 热液白云岩 稀土元素 泰来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油气藏型储气库技术标准体系研究与构建
5
作者 马守锋 韩月卿 +3 位作者 范春 孟雷 张梅 幸雨 《标准科学》 2023年第S02期47-53,共7页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天然气使用需求的日益增加,欧美国家不断加快储气库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国亦在加快推动储气能力建设,储气库建设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储气库标准化现状,并对油气藏型储气库标准体系... 随着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人类对天然气使用需求的日益增加,欧美国家不断加快储气库建设力度。近年来,我国亦在加快推动储气能力建设,储气库建设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储气库标准化现状,并对油气藏型储气库标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进行了充分论证,结合实际建立了油气藏型储气库技术标准体系,提出了标准化规划方向,高标准助力储气库建设加速驶入“快车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藏 储气库 标准体系 储气能力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热液白云岩发育模式及对储层的改造 被引量:24
6
作者 张涛 林娟华 +3 位作者 韩月卿 王泽宇 秦军 张荣强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2-143,200,共13页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异常白云岩分布,利用岩心岩石学特征描述、地化测试、地震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分析了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识别标志和发育时间,探讨了其成因模式及对储层改造。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则白云岩分布、中-... 针对四川盆地东部中二叠统茅口组异常白云岩分布,利用岩心岩石学特征描述、地化测试、地震和测井资料综合解释等方法,分析了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识别标志和发育时间,探讨了其成因模式及对储层改造。研究结果表明:不规则白云岩分布、中-粗晶基质白云岩、早期张性裂缝和溶洞中以充填鞍形白云石和石英-鞍形白云石是主要识别标志,白云石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115~145℃)高于地层温度,偏负的氧同位素值[δ18 O(VPDB)为-5.4‰^-7.1‰],高锶同位素比值(87 Sr/86 Sr为0.707947~0.708458),是识别热液的主要地化指标。热液白云岩化作用主要发生在张性或扭张性断裂系统附近,其成层性受原始沉积相控制,在断裂破碎带附近灰岩地层也被热液改造。热液改造主要时期是在茅口组经历浅埋藏、抬升暴露岩溶作用和吴家坪组沉积之后的晚二叠世—中三叠世。峨眉山玄武岩喷发为热液提供了热源,断裂、沉积相和热液侵入时间等因素在时间和空间上组合,造就了热液白云岩形成的条件和不同的分布形式。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改造具有复杂性,低渗透性灰岩层热液云化后新增孔隙空间不明显,具有初始空隙的高能滩体受热液云化适度改造后可能存在一定孔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化 识别标志 储层改造 茅口组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广元-梁平古裂陷构造-沉积演化 被引量:14
7
作者 高平 李双建 +3 位作者 何治亮 沃玉进 韩月卿 李新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84-799,共16页
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期,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梁平地区发育一个北西-南东向古裂陷,称之为"开江-梁平古裂陷"。由于对广元-梁平古裂陷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川北和川东北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因此有必要对该古裂陷的构造-沉积演化进行深... 二叠纪-三叠纪转折期,四川盆地北部广元-梁平地区发育一个北西-南东向古裂陷,称之为"开江-梁平古裂陷"。由于对广元-梁平古裂陷的认识直接影响到川北和川东北地区的油气勘探部署,因此有必要对该古裂陷的构造-沉积演化进行深入研究。通过系统收集广元-梁平古裂陷槽内外的露头和钻井资料,并根据地层不整合面特征、沉积充填特征、测井曲线突变特征、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等沉积记录以及地震剖面约束,发现广元-梁平古裂陷槽内仍存在茅口组三段(茅三段)和四段沉积物,槽内茅口组顶部缺乏广泛岩溶,表明茅口组减薄并非岩溶侵蚀造成,而是由相变导致的。广元-梁平古裂陷的雏形最早形成于茅三段和茅四段沉积期,吴家坪期在此基础上继承性发展,长兴期拉张裂陷活动加剧,热液活动加强,构造沉积分异明显,为古裂陷发育的高峰期,直至飞仙关组四段沉积期,古裂陷才完全被填平补齐。广元-梁平古裂陷对环裂陷槽中-上二叠统多层系储层具有明显控制作用,不仅控制着茅口组生屑滩储层的发育,还控制着吴家坪组颗粒滩储层的发育,且吴家坪组储层中存在油气运聚过程,发育残余孔隙,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有利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记录 热液活动 长兴组 吴家坪组 开江-梁平海槽 二叠系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及其储层改造意义 被引量:16
8
作者 李双建 杨天博 +3 位作者 韩月卿 高平 沃玉进 何治亮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65-1280,共16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类型多、分布广,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和模式及其对储层的改造意义存在较多争议。在系统收集前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区热液白云岩的矿物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类型多、分布广,对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关于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和模式及其对储层的改造意义存在较多争议。在系统收集前期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典型地区热液白云岩的矿物学、岩相学和地球化学等详细分析,总结了热液白云岩化作用的机理及其储层改造意义。研究认为:四川盆地中二叠统热液白云岩化作用与围岩的岩性和岩相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主要与同期断裂活动有关。根据热液白云岩与围岩的关系,可以将热液白云岩化模式分为3类:(1)滩相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分布在川西和川中地区的栖霞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不明显;(2)岩溶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分布在川中地区的茅口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该类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也不明显;(3)致密灰岩改造型热液白云岩化,主要发育在川东地区的茅口组中,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对该类储层的建设性改造作用比较明显。断裂裂缝、充填残余的溶蚀孔和白云石晶间孔是热液改造型储层的主要储集空间,相比于原岩物性较好的储层,原始储集物性较差的储层受热液及其相关构造作用改造后,物性改善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 储层 栖霞组 茅口组 中二叠统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灰泥灰岩储层孔隙特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韩月卿 李双建 +3 位作者 韩文彪 赵红琴 刘光祥 郝运轻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66-676,共11页
近期川东南多口钻井在茅口组一段灰泥灰岩储层实现了油气勘探突破,其作为一种新类型非常规气藏得到了大量关注。为了进一步弄清该区茅一段灰泥灰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储层孔隙特征,基于野外和岩心样品,开展了岩石学和储层孔隙表征工作... 近期川东南多口钻井在茅口组一段灰泥灰岩储层实现了油气勘探突破,其作为一种新类型非常规气藏得到了大量关注。为了进一步弄清该区茅一段灰泥灰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储层孔隙特征,基于野外和岩心样品,开展了岩石学和储层孔隙表征工作。研究表明:①茅一段主要发育于外缓坡相,灰泥灰岩的总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0.76%~1.1%,平面上自北西向南东呈增大的趋势,与孔隙度变化趋势相似。②茅一段灰泥灰岩储集空间主要包含有机质孔、无机孔和微裂缝三大类,其中有机质孔可分为独立的有机质孔隙、包裹滑石的有机质孔隙和黄铁矿晶间有机质孔隙,无机孔可分为粒间孔、晶间孔、晶体内部溶孔,微裂缝可分为滑石缝、粒缘缝、应力缝;有机质孔在川东南地区茅一段灰泥灰岩储层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微裂缝是灰泥灰岩最重要的储集空间。③通过低温氮气吸附、低温CO_(2)吸附、高压压汞实验以及纳米CT扫描联合表征,灰泥灰岩储层孔隙以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形孔为主,微孔、中孔、宏孔均有发育,孔径主要分布在0.4~100 nm,跨度范围较大;灰泥灰岩非均质性明显,连通性较差,裂缝对于连通孔隙有重要影响。茅一段灰泥灰岩为一套新类型非常规储层,鉴于其复杂的矿物组成和特殊的孔隙特征,需加强有针对性的酸化压裂技术攻关,从而促进灰泥灰岩储层的油气勘探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泥灰岩 孔隙特征 储层 茅口组 中二叠统 川东南地区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地区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眼球状灰岩成因机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韩月卿 郝运轻 +3 位作者 韩文彪 林娟华 赵红琴 李双建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21,共10页
近期,川东南地区多口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眼球状灰岩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其成因机理一直颇有争议。基于重点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观察,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眼球状灰岩的特征及成... 近期,川东南地区多口井在中二叠统茅口组一段(茅一段)眼球状灰岩中见到良好的油气显示,但其成因机理一直颇有争议。基于重点钻井岩心和野外露头观察,通过岩石薄片、扫描电镜和微量元素分析,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眼球状灰岩的特征及成因机理。结果表明:川东南地区茅一段眼球状灰岩发育卷曲变形构造、液化底劈、液化脉、热液脉和生物壳体反扣等现象,具有地震震动改造的特征。眼球状灰岩主要由方解石、石英、白云石、滑石、黄铁矿以及有机质组成,滑石以交代生屑或呈星点状、团块状、纤维放射状、岩流产状等形态赋存。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眼皮”形成于比“眼球”更为缺氧的环境中,沉积时期受火山活动的影响。茅一段眼球状灰岩是在峨眉山大火成岩省地质背景下由地震活动与沉积-成岩综合作用形成的,地震活动会引起较为动荡的瞬时水流,间歇性破坏碳酸盐岩的稳定沉积条件,造成不同组分的混合形态不同,使得沉积物的成分和产状存在差异,从而形成具有特殊沉积构造的眼球状灰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口组 眼球状灰岩 微量元素 成因机理 川东南地区
下载PDF
热液白云岩定年方法研究——以四川盆地二叠系热液白云岩为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韩月卿 张军涛 +1 位作者 韩文彪 黄振凯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5期627-635,共9页
近期,四川盆地多口钻井在二叠系热液白云岩储层取得勘探突破,获得工业气流。然而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发生的时期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次研究通过岩心观察、野外勘察、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测试,得出以下认识:1) 四川盆地二叠系热液白云岩储层发... 近期,四川盆地多口钻井在二叠系热液白云岩储层取得勘探突破,获得工业气流。然而热液白云岩化作用发生的时期尚存在较大争议,本次研究通过岩心观察、野外勘察、阴极发光和电子探针测试,得出以下认识:1) 四川盆地二叠系热液白云岩储层发育多种热液矿物,包括鞍形白云石、萤石、闪锌矿以及氟磷灰石等矿物;2) 经过电子探针对热液矿物元素含量的分析,方解石和白云石中U、Pb含量比其它热液矿物高,且方解石中U、Pb的含量高于白云石,斑马状裂缝中发育的巨晶鞍形白云石和方解石进行U-Pb定年的效果比较好;3) 通过对基质白云岩、鞍形白云石以及方解石的U-Pb定年测试得到,基质白云岩形成的时间介于230~251 Ma,鞍形白云石形成的时间介于130~184 Ma,方解石形成的年龄介于59~82 Ma,三者在岩相学上也是具有对应的先后关系。基于以上研究,本文建立了一套基于显微观察、阴极发光、电子探针、U-Pb测试的热液矿物定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液白云岩 定年方法 四川盆地 二叠系
下载PDF
川西中二叠统栖霞组岩石学特征及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韩月卿 韩文彪 金振奎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5期563-572,共10页
近期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获得多项油气勘探突破,如川西北双鱼石区块已发现大型油气藏。然而在实际勘探开发过程中,栖霞组储层段在不同钻井上的气测显示差别很大,且部分井发生失利的情况,说明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沉积相作为优质储... 近期四川盆地二叠系栖霞组获得多项油气勘探突破,如川西北双鱼石区块已发现大型油气藏。然而在实际勘探开发过程中,栖霞组储层段在不同钻井上的气测显示差别很大,且部分井发生失利的情况,说明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沉积相作为优质储层的关键控制因素尚需深入研究。针对这一问题,本次研究通过详实的野外露头和大量的薄片鉴定分析,系统梳理了栖霞组不同类型的岩石特征和沉积相类型。本次研究认为,川西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按照岩石形态可划分为四种岩石类型:层状灰岩、云斑灰岩、砂糖状白云岩、生物礁灰岩。根据结构分类方案,川西地区栖霞组碳酸盐岩可分为石灰岩和白云岩,其中石灰岩可细分为灰泥石灰岩类、颗粒石灰岩类、礁石灰岩和钙华石灰岩,白云岩可细分为泥粉晶白云岩、细晶白云岩、中粗晶白云岩和白云石胶结物。川西栖霞组主要为一套的弱镶边台地相沉积,包括滩、礁、台洼三种亚相。栖霞组滩相以薄–中层灰泥–亮晶颗粒滩和灰泥颗粒滩为主,在台缘和台内均有发育,高能滩较为少见,以中低能滩为主,且滩体不是连片发育,非均质性较强。台洼是栖霞组最为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其中开阔台洼分布范围最广,岩性以生屑质灰泥石灰岩为主。因滩体分隔使得水体相对局限,Mg/Ca比值升高,使其具有发生中等盐度回流渗透白云岩化作用的条件,从而促进了局限台洼和周缘滩体中的石灰岩发生白云岩化而形成优质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中二叠统 栖霞组 岩石学 沉积相 特征
下载PDF
川西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月卿 金振奎 韩文彪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4期483-494,共12页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中二叠世末发生的东吴运动导致茅口组地层抬升遭受大气淡水淋滤剥蚀,发育表生岩溶古地貌,产生大量的溶蚀孔洞,为储集油气提供良好条件。针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 川西地区中二叠统地层主要为碳酸盐岩台地相沉积,中二叠世末发生的东吴运动导致茅口组地层抬升遭受大气淡水淋滤剥蚀,发育表生岩溶古地貌,产生大量的溶蚀孔洞,为储集油气提供良好条件。针对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发育规律及控制因素研究认识不清的问题,本文以野外露头、岩心、测井、地球化学等资料为依托,对栖霞组和茅口组的岩溶典型特征进行了详细总结。通过对于岩溶响应特征的统计分析,本文系统总结了岩溶储层在垂向和平面上的发育规律。利用残余厚度法开展了茅口组和栖霞组顶部古地貌形态的精细刻画,将其划分为岩溶洼地、岩溶斜坡和岩溶高地3种地貌单元。通过把钻井放空漏失情况和野外露头岩溶现象进行叠合,认为岩溶洼地最有利于表生岩溶储层的发育。岩溶洼地虽能汇水,但不积水,地表水汇聚后对地层下蚀和侧蚀,有利于岩溶储层发育。经讨论分析得到,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储层主要受控于古地貌、沉积间断、岩性和沉积相等因素。本次研究可为川西地区中二叠统表生岩溶储层勘探开发提供地质理论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西部 中二叠统 表生岩溶 发育规律 控制因素
下载PDF
鄂南奥陶系平凉组微生物碳酸盐岩特征与储集意义
14
作者 韩月卿 刘仪 +4 位作者 岳小娟 张军涛 金晓辉 韩文彪 赵红琴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3期286-297,共12页
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是近年来石油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微生物结构在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大量微生物碳酸盐岩,但关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纪微生物碳酸盐岩鲜有报道。本文对鄂南陈炉任家湾剖面... 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是近年来石油地质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微生物结构在储层储集空间的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鄂尔多斯盆地发育大量微生物碳酸盐岩,但关于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纪微生物碳酸盐岩鲜有报道。本文对鄂南陈炉任家湾剖面进行详细野外观测和薄片观察,描述了微生物岩的岩石学特征和储集空间特征,综合分析了微生物岩的沉积环境,探讨了微生物碳酸盐岩孔隙演化与成岩过程的关系。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平凉组发育含生屑泥晶灰岩、砾屑灰岩、砂屑灰岩和藻灰岩四种岩石类型,微生物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在藻灰岩中,以凝块石最多,叠层石次之,树形石最少。陈炉任家湾剖面平凉组沉积时期属于台地边缘相–台地前缘斜坡相环境,而凝块石和叠层石主要发育在台地边缘相之中相对低能的环境,且鄂南平凉组中的礁、滩、微生物丘往往共生。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储集空间类型多样,以葡萄花边构造溶孔、凝块颗粒间溶孔、海绵体腔孔、层间溶孔、窗格孔为主。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受微生物结构、成岩作用以及沉积微相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储集空间受到微生物结构的影响,在准同生期受溶蚀改造形成,其后又经历了表生期溶蚀改造,但经过充填胶结作用后,孔隙减小或消失。沉积微相总体上控制着微生物岩储层类型及其展布特征。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奥陶系可能存在微生物岩储层,微生物碳酸盐岩储层将是今后的油气勘探中的一类重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岩 凝块石 叠层石 树枝石 平凉组 奥陶系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川东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孔隙结构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5
作者 韩月卿 姜志远 +1 位作者 冯国奇 韩文彪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3期298-309,共12页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川东南地区页岩储层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实验,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并分析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 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孔隙结构的影响因素研究对川东南地区页岩储层评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实验,针对研究区目的层段页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开展研究,并分析其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川东南五峰–龙马溪组页岩储层的孔隙结构主要以微孔和中孔为主,孔隙形态主要表现为细颈广体的墨水瓶孔、四周开放的平行板状孔和不透气的封闭性孔,且微孔和中孔是比表面积和孔体积的主要贡献者,是页岩气聚集的主要空间。基于孔体积和比表面积与TOC含量和矿物成分的关系图分析发现,TOC和矿物成分是影响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重要因素,其中比表面积和孔体积与TOC含量和脆性矿物呈正相关,与黏土矿物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东南 页岩储层 氮气吸附 孔隙结构
下载PDF
川东北马路背构造带须二段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分析及评价
16
作者 韩月卿 赵红琴 张丽霞 《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2022年第4期545-554,共10页
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分析及评价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高压压汞实验,结合岩心描述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对砂岩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时对川东北地... 致密砂岩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分析及评价对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基于高压压汞实验,结合岩心描述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对砂岩孔隙结构进行研究和探讨,同时对川东北地区须二段砂岩储集层空间进行分类。研究结果发现,川东北地区马路背构造带砂岩储层属于低孔、超低渗储层。同时,高压压汞实验进汞–退汞曲线结果显示目的层段砂岩储层主要以微孔和中孔为主,排驱压力平均值为1.33 MPa,定量结合高压压汞孔喉结构参数与扫描电镜评价储层质量,认为川东北地区马路背构造带砂岩类型主要为细砂岩,发育大量的裂缝和次生孔隙,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储层质量较好。本次研究为川东北地区储层评价及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可靠的地质基础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路背构造带 高压压汞 微观孔隙 储层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