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叶色猴樟花青素含量与光合特性比较
1
作者 张楠 韩浩章 +3 位作者 张丽华 李素华 赵荣 王芳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1期64-69,共6页
目的:比较不同叶色猴樟花青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差异,初步分析猴樟春季叶色形成的机理。方法:以3种不同叶色的猴樟种苗为材料,测定其功能叶片花青素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参数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紫... 目的:比较不同叶色猴樟花青素含量与光合特性差异,初步分析猴樟春季叶色形成的机理。方法:以3种不同叶色的猴樟种苗为材料,测定其功能叶片花青素含量、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光合作用参数及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表达量。结果:紫叶猴樟和红叶猴樟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与绿叶猴樟无明显差异,花青素含量分别是绿叶猴樟的134.24倍和49.80倍;红叶猴樟和紫叶猴樟的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高于绿叶猴樟,胞间CO_(2)浓度(Ci)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低于绿叶猴樟;红叶猴樟和紫叶猴樟的初始荧光(Fo)、暗适应下最大荧光(Fm)、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光适应下PSII的最大量子产额(Fo’/Fm’)均高于绿叶猴樟,光化学淬灭系数(qP)和光适应下PSII的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均低于绿叶猴樟,暗适应下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差异不显著;紫叶猴樟的CbDFR、CbANS和CbUFGT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绿叶猴樟,红叶猴樟的CbDFR、CbANS和CbUFGT基因表达量高于绿叶猴樟,其中仅有CbUFGT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结论:花青素是猴樟叶片呈紫、红色的主要色素,花青素对猴樟叶片光合系统具有保护功能;CbDFR、CbANS和CbUFGT可能是猴樟叶片呈色的关键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樟 花青素合成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外源GABA对碱性盐胁迫下猴樟幼苗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2
作者 任莉雯 杨力行 +3 位作者 魏李彤 周德玥 周仪容 韩浩章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56-60,共5页
碱性盐胁迫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γ-氨基丁酸(GABA)能有效缓解盐碱逆境对植物的伤害。本研究以猴樟幼苗为材料,共设5个处理,分别喷施0(对照)、30、50、100和150μmol/L的GABA溶液,选择琥珀酸脱氢酶(SDH)、丙酮酸脱氢酶(PDH)、苹果酸... 碱性盐胁迫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γ-氨基丁酸(GABA)能有效缓解盐碱逆境对植物的伤害。本研究以猴樟幼苗为材料,共设5个处理,分别喷施0(对照)、30、50、100和150μmol/L的GABA溶液,选择琥珀酸脱氢酶(SDH)、丙酮酸脱氢酶(PDH)、苹果酸脱氢酶(MDH)、柠檬酸合成酶(CS)和异柠檬酸合成酶(ICDH)指标,研究外源GABA处理对猴樟幼苗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植物响应碱性盐胁迫的机理研究提供依据。结果表明,外源喷施30~50μmol/L浓度的GABA处理能明显提高碱性盐胁迫下猴樟幼苗叶片的SDH、PDH、MDH、CS和ICDH活性;100~150μmol/L浓度的GABA处理对呼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随着外源GABA处理浓度的增加,猴樟幼苗的耐碱性盐胁迫能力综合评价值D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综合评价值D在30~50μmol/L浓度的GABA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而100~150μmol/L浓度的GABA处理条件下D值低于对照。因此,30~50μmol/L浓度的GABA处理能促进碱性盐胁迫下的猴樟幼苗呼吸代谢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BA 碱性盐胁迫 呼吸代谢 猴樟 PDH活性
下载PDF
盐碱胁迫诱导的猴樟酵母cDNA文库构建及CbP5CS上游调控因子筛选
3
作者 韩浩章 张丽华 +3 位作者 李素华 赵荣 王芳 王晓立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36-245,共10页
盐碱土壤环境是限制猴樟引种推广的主要因素,脯氨酸是植物适应盐碱胁迫过程中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筛选并鉴定出调控脯氨酸合成的转录因子对于猴樟耐盐碱分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猴樟实生苗为材料,在水培培养基础上,采用0 mmol/L和1... 盐碱土壤环境是限制猴樟引种推广的主要因素,脯氨酸是植物适应盐碱胁迫过程中主要的渗透调节物质,筛选并鉴定出调控脯氨酸合成的转录因子对于猴樟耐盐碱分子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以猴樟实生苗为材料,在水培培养基础上,采用0 mmol/L和10 mmol/L的Na_(2)CO_(3)溶液分别进行处理,选取处理6 h、48 h的根系组织,提取总RNA,构建盐碱胁迫诱导的猴樟根系酵母c DNA文库;以猴樟根系总DNA为模板,克隆CbP5CS启动子序列,采用Y1H酵母单杂交技术筛选出与CbP5CS启动子存在互作的蛋白,并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鉴定出调控猴樟脯氨酸合成的转录因子。结果表明,所构建的cDNA文库库容为4.88×10^(7)CFU/mL,总克隆数为9.76×10^(7)CFU,文库插入片段平均长度在1000 bp左右,cDNA片段重组率为100%,符合酵母杂交试验的要求。克隆出的CbP5CS启动子序列长2012 bp,成功构建出诱饵质粒pHIS2-CbP5CS,利用共转化方法从文库中筛选到31个与CbP5CS互作的EST序列。经酵母回转验证,31个EST序列均与CbP5CS存在互作。经NGS测序和BLAST比对搜索,获得6个转录因子基因,分别为锌指CCCH结构域蛋白25异构体x1、AtbHLH104、转录因子TFIIIC、RING/FYVE/PHD锌指超家族蛋白、GATA型锌指转录因子家族蛋白、AtbHLH96。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植物脯氨酸代谢响应盐碱胁迫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酵母cDNA文库 CbP5CS 猴樟 上游调控因子 转录因子
下载PDF
猴樟根系适应碱胁迫的代谢组学分析
4
作者 韩浩章 张丽华 +2 位作者 李素华 赵荣 王芳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4-32,共9页
为阐明猴樟适应碱胁迫的代谢机制,培育耐碱品种,扩大推广面积,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碱胁迫的猴樟根系差异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进行研究,分析猴樟适应碱胁迫的代谢机制。结果表明:碱胁迫时,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聚酮类、有机酸类... 为阐明猴樟适应碱胁迫的代谢机制,培育耐碱品种,扩大推广面积,采用液相色谱-质谱对碱胁迫的猴樟根系差异代谢产物和代谢通路进行研究,分析猴樟适应碱胁迫的代谢机制。结果表明:碱胁迫时,差异代谢物主要包括生物碱类、聚酮类、有机酸类、核酸、苯丙素类、脂类、抗生素和萜类;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和差异丰度得分结果显示,当碱胁迫处理6 h时,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中大部分显著下调或趋于下调,只有脂肪酸生物合成和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通路显著上调,托烷、哌啶和吡啶生物碱的生物合成通路、嘧啶代谢通路、磷酸转移酶系统通路和苯丙烷生物合成通路趋于上调;当碱胁迫处理48 h时,差异代谢物KEGG通路中只有半乳糖代谢通路和黄酮类生物合成通路趋于上调,其他通路均显著下调或趋于下调。因此,猴樟通过提高氨基酸、糖类、有机酸和生物碱的质量分数适应初期碱胁迫,通过抗氧化活性抵抗后期碱胁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樟根系 碱胁迫 代谢组学
下载PDF
外源脯氨酸对大叶樟幼苗碱胁迫的缓解效应研究
5
作者 张丽华 韩浩章 +3 位作者 李素华 赵荣 王芳 王晓立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7-23,共7页
以1年生大叶樟幼苗为材料,在150 mmol/L Na_(2)CO_(3)处理条件下,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溶液,14 d后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渗透调节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分析脯氨酸对大叶樟碱胁迫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适... 以1年生大叶樟幼苗为材料,在150 mmol/L Na_(2)CO_(3)处理条件下,外源喷施不同浓度的脯氨酸溶液,14 d后测定植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渗透调节能力及抗氧化能力,分析脯氨酸对大叶樟碱胁迫的缓解效应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适宜浓度外源脯氨酸明显降低碱胁迫下大叶樟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提高叶绿素含量、F_(o)、F_(m)、F_(v)/F_(m)、q_(N)、q_(P),提高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苹果酸含量和脯氨酸含量,提高SOD、POD、CAT活性和总抗氧化能力,降低PAL活性;高浓度脯氨酸明显降低碱胁迫下大叶樟幼苗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F_(v)/F_(m),提高F_(o)、F_(m)、q_(N)、SOD活性、POD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而叶绿素含量、q_(P)、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苹果酸含量、CAT活性、总抗氧化能力、PAL活性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抗碱综合评价值D在150 mmol/L脯氨酸处理时达最高值0.917。因此,外源喷施150 mmol/L的脯氨酸能缓解大叶樟幼苗碱胁迫,苹果酸参与脯氨酸缓解大叶樟幼苗碱胁迫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脯氨酸处理 大叶樟幼苗 碱胁迫 叶绿素荧光参数
下载PDF
葡萄和油桃自然休眠解除过程中H_2O_2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26
6
作者 韩浩章 姜卫兵 +2 位作者 费宪进 曹晶 李刚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0-54,共5页
以葡萄(Vitis viniferaL.和Vitis vinifera×V.labrusca)和油桃(Prunus persicaL.var.nectarinaM axim.)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越冬休眠过程中芽体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和油桃芽体H2O2含量在初休... 以葡萄(Vitis viniferaL.和Vitis vinifera×V.labrusca)和油桃(Prunus persicaL.var.nectarinaM axim.)为试材,研究了田间自然越冬休眠过程中芽体活性氧及其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的变化。结果表明:葡萄和油桃芽体H2O2含量在初休眠期升高,深休眠期保持较高水平,休眠解除前后迅速下降;需冷量高的葡萄芽H2O2含量明显高于需冷量低的油桃。葡萄和油桃芽体CAT活性在休眠初期下降,深休眠期保持较低水平,休眠后期又升高;而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与CAT相反,且葡萄CAT和POD活性水平在整个自然休眠期皆明显低于油桃;两种果树芽体SOD活性在初休眠期缓慢升高并一直保持较高水平,在休眠后期下降。葡萄呼吸速率在休眠初期出现高峰值,油桃则延迟到深休眠期才出现高峰值,且都在自然休眠解除前后再次回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油桃 休眠解除 过氧化氢 抗氧化酶
下载PDF
盐胁迫对秋季香樟幼苗抗氧化酶系统和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6
7
作者 韩浩章 王晓立 +3 位作者 张颖 刘宇 张丽华 张楠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5-1239,共5页
以2年生的香樟幼苗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用50,100,200 mmol·L-1的NaCl和Na2SO4处理,研究秋季香樟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香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 以2年生的香樟幼苗为试材,以蒸馏水为对照,分别用50,100,200 mmol·L-1的NaCl和Na2SO4处理,研究秋季香樟幼苗可溶性糖含量、抗氧化酶系统及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NaCl胁迫程度的增加,香樟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活性和POD活性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2浓度降低,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升高;随Na2SO4胁迫程度的增加,植物体内光合色素含量、叶绿素a/b值、SOD活性和POD活性呈先升后降趋势,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呈下降趋势,可溶性糖含量、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和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香樟幼苗对低浓度的盐胁迫具有一定程度的耐受性,而NaCl胁迫对香樟幼苗的影响要高于Na2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胁迫 香樟幼苗 抗氧化酶系统 光合特性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樟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韩浩章 张丽华 +3 位作者 王晓立 张颖 王芳 李素华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6-120,127,共6页
为探索盐碱条件下不同养分的有效性变化与樟生长不良之间的关系,采用单一水培栽培模式,研究0、1、5、10 mmol/L的混合盐碱(体积比Na_2CO_3∶NaHCO_3=1∶1)处理对樟幼苗生长期间营养液有效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在培养... 为探索盐碱条件下不同养分的有效性变化与樟生长不良之间的关系,采用单一水培栽培模式,研究0、1、5、10 mmol/L的混合盐碱(体积比Na_2CO_3∶NaHCO_3=1∶1)处理对樟幼苗生长期间营养液有效养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胁迫在培养前期提高了营养液的pH值,使营养液中Na^+的含量增加,同时又降低了营养液中NH_4^+-N、有效磷、有效铁的含量,但对NO_3^--N和K^+含量的影响不明显。在幼苗培养后期,营养液的pH值缓慢提高,各有效养分含量下降,其中高浓度(5~10 mmol/L)盐碱处理下樟幼苗培养液中K^+和NH_4^+-N含量下降最快。高浓度(5~10 mmol/L)盐碱处理提高了樟幼苗对K^+和Na^+的吸收量,降低了对有效磷和有效铁的吸收量,对NO_3^--N和NH_4^+-N的吸收量影响不明显。表明在盐碱条件下,营养液中营养元素的有效性降低是引起樟生长不良的主要原因,K^+和NH_4^+-N与樟幼苗耐盐碱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幼苗 水培 养分吸收
下载PDF
猴樟与香樟幼苗的耐盐碱性比较 被引量:10
9
作者 韩浩章 张丽华 +4 位作者 王晓立 李素华 王芳 张颖 蒋亚华 《西部林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7-14,共8页
为研究猴樟和香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一年生猴樟和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mmoL/L、100mmoL/L、300mmoL/L的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比为1︰1)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幼苗叶片的SPAD值、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 为研究猴樟和香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以一年生猴樟和香樟幼苗为材料,采用0、50mmoL/L、100mmoL/L、300mmoL/L的Na2CO3和NaHCO3(物质的量比为1︰1)混合溶液进行处理,测定幼苗叶片的SPAD值、MDA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表明: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香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幼苗叶片SPAD值和MDA含量均高于对照,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在3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和香樟幼苗叶片的SPAD值、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脯氨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MDA值显著提高(P<0.05);随着盐碱胁迫程度的增加,猴樟和香樟的耐盐碱性综合评价值D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猴樟幼苗的综合评价值D在10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而香樟的在50mmoL/L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达最大值;在同一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猴樟的综合评价值D均高于香樟。实验结果表明,猴樟和香樟幼苗均能耐低浓度盐碱胁迫,猴樟幼苗的耐盐碱能力优于香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樟 香樟 耐盐碱性 综合评价值
下载PDF
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对猴樟幼苗养分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浩章 陈柳 +5 位作者 李素华 张丽华 王晓立 张颖 王芳 蒋亚华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13,21,共7页
为研究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对猴樟幼苗养分吸收和根际环境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技术,采用0、2、5、10m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n(Na2CO3)∶n(NaHCO3)=1∶1),每7d检测1次各处理营养液pH值、... 为研究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对猴樟幼苗养分吸收和根际环境养分有效性的影响,以1年生猴樟幼苗为材料,通过水培技术,采用0、2、5、10m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n(Na2CO3)∶n(NaHCO3)=1∶1),每7d检测1次各处理营养液pH值、电导率(CE)值、K^+质量浓度、Na+质量浓度、有效铁质量浓度,NH^+4-N质量浓度、NO^-3-N质量浓度和有效磷质量浓度。结果表明: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能提高猴樟水培营养液中的pH、CE和N^a+质量浓度,降低有效铁质量浓度、NH^+4-N质量浓度、NO-3-N质量浓度和有效磷质量浓度,但对K+含量质量浓度不明显;2m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在培养前期促进猴樟对NO-3-N和有效磷的吸收,培养过程中未明显抑制猴樟对K+和有效铁的吸收,培养后期又促进猴樟幼苗对NH+4-N的吸收,仅有磷素因为有效性降低的原因而在培养后期的吸收量下降。5、10mmol·L^-1Na2CO3和NaHCO3混合处理抑制猴樟对有效磷、NH^+4-N、NO^-3-N和有效铁的吸收,K+的吸收量在培养前期增加,在培养后期下降。HCO^-3和CO2^-3的含量提高是引起营养液中氮素、磷素和铁素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氮素和磷素可能与猴樟耐低浓度盐碱胁迫有关,K^+与猴樟幼苗耐高浓度盐碱胁迫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猴樟 养分有效性 养分吸收
下载PDF
香樟黄化病现状分析及其治理研究 被引量:24
11
作者 韩浩章 王晓立 +1 位作者 刘宇 江宇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232-235,共4页
综合有关文献,从叶绿素含量、根际土壤特性、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园林绿化施工养护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香樟树发病的原因,阐述了我国目前对香樟黄化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关键词 香樟 黄化病 治理
下载PDF
木醋液对樟幼苗土壤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韩浩章 张丽华 +3 位作者 王晓立 李素华 张颖 王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0-26,共7页
为研究木醋液对改善樟幼苗土壤的效果,以1 a生盆栽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0%(CK)、0.2%、1%、5%浓度的木醋液,检测其幼苗栽培土壤的p H值、电导率值、有机质含量,分析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中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 为研究木醋液对改善樟幼苗土壤的效果,以1 a生盆栽樟幼苗为试验材料,分别施用0%(CK)、0.2%、1%、5%浓度的木醋液,检测其幼苗栽培土壤的p H值、电导率值、有机质含量,分析脲酶、过氧化氢酶、转化酶、中性磷酸酶和蛋白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木醋液浓度的处理在培养初期均可提高樟幼苗土壤转化酶、中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抑制脲酶和蛋白酶活性。培养35 d后,1%浓度木醋液处理对改善樟幼苗土壤环境效果最好,其p H值比对照低1.75%,电导率值分别比对照低2.85%,中性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降低41.85%,有机质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1.97%,转化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71.72%,脲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9.92%,蛋白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67.32%,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比对照高76.85%。因此,1%为木醋液改善樟幼苗土壤特性的最佳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醋液 幼苗 土壤 理化指标 酶活性
下载PDF
猴樟CbMYB308转录因子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胡甜 叶苏梅 +5 位作者 郝瑷滢 王艺润 韩浩章 张颖 王晓李 张丽华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3期14-17,共4页
为研究猴樟CbMYB308蛋白的序列结构和功能,该文克隆猴樟CbMYB308基因CDS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序列具有1个942 bp完整的ORF框,编码313个氨基酸,与沉水樟中收录的RWR91885.1基因序列一致性达97.29%,系统进化树的... 为研究猴樟CbMYB308蛋白的序列结构和功能,该文克隆猴樟CbMYB308基因CDS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序列具有1个942 bp完整的ORF框,编码313个氨基酸,与沉水樟中收录的RWR91885.1基因序列一致性达97.29%,系统进化树的结果表明,猴樟CbMYB308蛋白具有较高的保守性;猴樟CbMYB308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CbMYB308蛋白具有PLN03091家族结构域,为R2R3-MYB型转录因子,CbMYB308蛋白化学分子式为C1496H2356N432O489S11,相对分子量34.57 kDa,理论等电点6.12,结构不稳定,无序化特征明显,为脂溶性和亲水性蛋白,磷酸化氨基酸位点有53个,亚细胞定位预测为细胞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猴樟 转录因子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自然越冬过程中3种表型香樟抗寒性比较 被引量:6
14
作者 韩浩章 张丽华 +3 位作者 王晓立 张颖 刘宇 李素华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18,共7页
为选育抗寒能力强的香樟品种,以3种不同表型香樟为试材,研究其自然越冬过程中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 为选育抗寒能力强的香樟品种,以3种不同表型香樟为试材,研究其自然越冬过程中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岐化酶(SOD)活性、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自然越冬过程中,随温度变化,光合色素含量在前期呈稳定波动状态,但在后期开始缓慢下降并保持稳定;可溶性糖含量在前期迅速上升,之后缓慢下降,在后期又呈先升后降趋势;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前期迅速上升,之后迅速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游离脯氨酸含量在前期有小幅度上升之后下降,但在后期迅速上升;SOD活性和CAT活性在前期迅速上升,之后迅速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POD活性在前期上升之后下降,但在后期迅速上升;MDA含量在前期下降,并保持较低水平,后期又迅速恢复至原来水平;游离脯氨酸和POD在自然越冬后期对香樟抗寒性的提高起作用。表型1的光合色素含量、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明显高于表型2和表型3,MDA含量明显低于表型2和表型3。结合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香樟在自然越冬过程中的抗寒性分为增强期、最强期、减弱期和再次增强期4个时期,表型1的抗寒性最强,可作为苏北地区抗寒品种进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越冬 香樟 抗寒性
下载PDF
石灰氮和水杨酸对油桃金山早红花芽休眠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浩章 姜卫兵 +2 位作者 费宪进 曹晶 李刚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8-62,共5页
以金山早红油桃为试材,在花芽自然休眠进程的不同阶段施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氮和水杨酸后置于温室中进行萌芽培养,并对芽体内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初休眠期和深休眠期施用水杨酸对油桃破眠无效,... 以金山早红油桃为试材,在花芽自然休眠进程的不同阶段施用不同浓度的石灰氮和水杨酸后置于温室中进行萌芽培养,并对芽体内活性氧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和呼吸速率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①初休眠期和深休眠期施用水杨酸对油桃破眠无效,后期休眠10%水杨酸对促进油桃破眠有一定效果,萌芽较对照提前8 d,最终萌芽率达100%;在整个休眠期石灰氮处理对破眠无效。②在初休眠期和深休眠期,石灰氮和水杨酸处理的花芽H2O2含量、抗氧化酶和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相似。③在休眠后期,芽体的H2O2含量很低,但石灰氮处理的有所升高,而水杨酸处理的则呈下降趋势;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较低水平上有所升高后再继续下降,但水杨酸处理的活性比石灰氮处理的上升幅度小;石灰氮和水杨酸处理的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在低水平上升高,幅度大于对照;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则在较高水平上缓慢下降,但10%水杨酸处理的在培养后期有所回升;石灰氮处理的呼吸速率变化幅度很小,但10%水杨酸处理的上升幅度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桃 石灰氮 水杨酸 休眠解除 过氧化氢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水杨酸对香樟幼苗抗寒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韩浩章 王晓立 张丽华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1519-1522,共4页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香樟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为香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引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一年生盆栽香樟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SA后,再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保护... 【目的】研究外源水杨酸(SA)对低温胁迫下香樟幼苗抗寒性的影响,为香樟在我国北方地区的引种工作提供参考。【方法】以一年生盆栽香樟幼苗为试材,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SA后,再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测定其电导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保护酶活性以及丙二醛(MDA)和可溶性糖含量。【结果】外源施用SA能够抑制香樟幼苗叶片中叶绿素的降解、提高光合速率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降低MDA含量和植物组织电导率;2mmol/L的SA处理对香樟幼苗施用效果最好;而5mmol/L的SA对香樟叶片的正常生长发育可能存在抑制作用。【结论】适宜浓度的外源SA能够减弱低温对香樟正常生长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酸 香樟幼苗 低温胁迫 抗寒性
下载PDF
猴樟叶片转录组测序及盐碱胁迫响应基因表达模式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韩浩章 张丽华 +3 位作者 李素华 赵荣 王晓立 王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62-71,共10页
为了解猴樟响应盐碱胁迫机制,以2个耐盐碱猴樟品系和1个盐碱敏感型猴樟品系3年生种苗叶片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TM)平台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6个精氨酸和脯氨酸通路相关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共获得72369条Unigen... 为了解猴樟响应盐碱胁迫机制,以2个耐盐碱猴樟品系和1个盐碱敏感型猴樟品系3年生种苗叶片为材料,利用Illumina Hiseq ^(TM)平台对其进行转录组测序,对6个精氨酸和脯氨酸通路相关基因进行qRT-PCR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共获得72369条Unigenes,其中39156条Unigenes在NR、NT、KEGG、SwissProt、PFAM、GO、KOG数据库中获得注释;HDHZ vs. HJHZ组有5415个DEGs,其中4003个得到GO注释;YYHZ vs. HJHZ组有4665个DEGs,其中331个得到GO注释。此外,KEGG通路分析发现,HDHZ vs. HJHZ组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和生物碱合成相关通路,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倍半萜和三萜的生物合成,以及光合作用相关通路;YYHZ vs. HJHZ组上调基因主要富集在倍半萜和三萜的生物合成及类黄酮生物合成通路;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色素代谢和酚类物质代谢相关通路。结合6个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结果,生物碱类、精氨酸和脯氨酸代谢可能在猴樟响应碱胁迫过程中起主要作用,所得基因的表达模式与RNA-Seq数据结果一致,证实RNA-Seq数据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猴樟 叶片 转录组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新时期《园林工程》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被引量:9
18
作者 韩浩章 王晓立 王彰明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759-2760,共2页
在分析园林工程课程改革必要性的基础上,通过充实和完善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实行多课程联合模拟实验教学、重视教师培养等措施对园林工程课程教学进行改革,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关键词 园林工程 教学改革 探索 实践
下载PDF
盐碱胁迫对榉树幼苗生长期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浩章 王晓立 +4 位作者 张丽华 李素华 王芳 张颖 刘宇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1年第1期9-14,共6页
为研究榉树幼苗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利用盆栽试验,检测盐碱胁迫处理对榉树幼苗生长发育、光合色素、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处理浓度的提高,榉树幼苗的侧枝平均生长量、茎粗、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 为研究榉树幼苗对盐碱胁迫的耐受能力,利用盆栽试验,检测盐碱胁迫处理对榉树幼苗生长发育、光合色素、渗透调节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盐碱处理浓度的提高,榉树幼苗的侧枝平均生长量、茎粗、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脯氨酸含量、SOD、POD、CAT和总抗氧化能力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叶绿素a/b值基本呈下降趋势,MD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50 mmol·L^-1的盐碱处理时根冠比、根系活力、POD、CAT达最高值;在100 mmol·L^-1的盐碱处理时侧枝平均生长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总叶绿素含量达最高值;在150 mmol·L^-1的盐碱处理时茎粗、SOD和总抗氧化能力达最高值;200 mmol·L^-1的盐碱处理时,根冠比、根系活力、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含量、总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b值、POD、CAT显著低于对照,脯氨酸含量、MDA含量和SOD显著高于对照,茎粗、叶绿素b、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榉树耐盐碱能力综合评价值在150 mmol·L^-1的盐碱处理时达最高值,在200 mmol·L^-1的盐碱处理时迅速下降。结论:榉树幼苗生长期能耐受的盐碱胁迫阀值在150~200 mmol·L^-1之间;脯氨酸含量和SOD与榉树耐受高浓度盐碱胁迫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胁迫 榉树幼苗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从枝菌根真菌对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
20
作者 韩浩章 王晓立 +3 位作者 田福发 张颖 刘宇 张丽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31,共4页
以"津优1号"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菌根对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逆境影响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使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降低;根冠比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受到... 以"津优1号"黄瓜幼苗为试材,研究了丛枝菌根真菌(AMF)菌根对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生长发育及其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弱光逆境影响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使黄瓜幼苗的根系活力降低;根冠比和丙二醛(MDA)含量提高,光合能力受到影响;接种摩西球囊霉菌(GM)能促进弱光条件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发育,提高其根系活力和光合能力;降低光合色素含量、根冠比和MDA含量,但叶绿素a/叶绿素b值变化不明显。表明从枝菌根真菌能促进黄瓜幼苗在弱光逆境条件下的生长发育和光合特性,提高了其弱光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真菌 弱光逆境 黄瓜 生长发育 光合特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