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与最小显著差异之TUDD纵向分析
1
作者 赵一瑾 田晶 +6 位作者 闫晶晶 韩琳艾 冯佳雨 韩港飞 丁凤琴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3,共5页
目的依据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估计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事件的预警阈值及与死亡无关的病情恶化时间,预判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时点,提前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使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将患者报告结局评分从基线... 目的依据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估计慢性心衰患者报告结局恶化事件的预警阈值及与死亡无关的病情恶化时间,预判患者发生不良事件的关键时点,提前干预,以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方法使用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报告结局量表,将患者报告结局评分从基线到18个月的变化按性别分组,进行Cox分析,并设置评分的降低值超过最小临床重要差异值为结局事件,观察各组患者分别出现生命质量下降的时间。本文主要关注量表的社会及治疗领域。结果共纳入173例患者,其中男性98例,女性75例。社会领域中男性病情恶化时间的中位数为18个月(P=0.043);治疗领域中,男性病情恶化时间的中位数为18个月(P<0.001),女性为12个月(95%CI:9.898~14.011,P<0.001)。对治疗领域做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支持利用度维度是患者生命质量下降的危险因素(HR=1.018,95%CI:1.010~1.026,P<0.001)。结论慢性心衰患者生命质量的下降存在性别差异,需更早关注女性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应鼓励患者主动向外界倾诉及寻求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患者报告结局 最小临床重要差异 确定病情恶化时间
下载PDF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在慢性心衰患者生理症状变化轨迹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丁凤琴 田晶 +4 位作者 孟冰霞 韩琳艾 李靓 韩清华 张岩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2-486,共5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纵向随访数据,探索不同潜在亚类及个体发展轨迹。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9年6月山西三所三甲医院的286例CHF患者,选取患者住院时、出院后6...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报告结局(patient-reported outcomes,PRO)纵向随访数据,探索不同潜在亚类及个体发展轨迹。方法纳入2017年5月-2019年6月山西三所三甲医院的286例CHF患者,选取患者住院时、出院后6、12、18、24月的CHF-PRO数据,对患者的生理领域及躯体状况、食欲睡眠和身体独立三个维度拟合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识别异质性亚类及个体轨迹变化规律。结果生理领域和各维度变化轨迹存在差异。生理领域中3类二次函数模型最优,第一潜在亚类随时间先下降后上升,第二、三潜在亚类随时间先上升后趋于平稳。躯体症状维度中3类非定义曲线模型最优,3个潜在亚类都是先上升后趋于平稳。食欲睡眠维度2类二次函数模型最优,第一、二潜在亚类随时间先上升,之后第二潜在亚类出现下降趋势。身体独立维度2个潜在亚类整体好转,最后均趋于平稳。结论患者出院后CHF-PRO的生理领域及各维度水平变化存在不同亚类及个体发展轨迹,对患者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患者报告结局 生理症状 潜变量增长混合模型
下载PDF
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的预测因素和预后评估 被引量:1
3
作者 韩琳艾 田晶 +3 位作者 丁凤琴 王茜 张岩波 韩清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11期1316-1319,1324,共5页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的预后。方法本课题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3所三甲医院,至少包含2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射血分数...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并评估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HFrecEF)患者的预后。方法本课题为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3所三甲医院,至少包含2次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的射血分数降低型心力衰竭(HFrEF)住院患者。根据心脏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HFrecEF组和持续性射血分数降低的心力衰竭(pHFrEF)组。收集患者一般情况、生物学指标以及院内治疗情况;在患者出院后每隔半年随访1次,最后一次随访时间为2020年12月。随访的终点事件为全因死亡。在单因素分析基础上,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射血分数恢复的影响因素,应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HFrecEF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衰患者年龄<65岁(OR=0.595,95%CI:0.363~0.976,P<0.05)、未合并冠心病(OR=0.518,95%CI:0.303~0.885,P<0.05)、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较低(OR=0.418,95%CI:0.248~0.705,P<0.05)与射血分数的恢复有关。Kaplan-Meier曲线显示,HFrecEF组的累计生存率高于pHFrEF组。结论年龄<65岁、未合并冠心病、LVEDD较低的患者射血分数恢复的可能性大;HFrecEF患者的预后较pHFrEF患者明显改善。因此在临床中要早期识别目标人群并尽早干预,以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血分数恢复型心力衰竭 影响因素 预后
下载PDF
基于患者报告结局的慢性心力衰竭病人抑郁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张青 田晶 +4 位作者 任嘉 韩琳艾 韩嫱 张岩波 韩清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第6期909-912,918,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CHF病人抑郁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26例CHF病人病历报告表信息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特征变量中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患者报告结局...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病人抑郁的影响因素,为改善CHF病人抑郁状况提供依据。方法收集526例CHF病人病历报告表信息和患者报告结局量表信息。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临床特征变量中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患者报告结局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职业、头晕、心脏杂音、使用硝酸酯类药物是抑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食欲睡眠对抑郁有直接正向影响和间接正向影响,食欲睡眠越差,抑郁的发生风险越高;社会支持对CHF病人抑郁有直接和间接的负性影响;治疗满意度作为内生潜变量对抑郁有直接的负向影响。结论女性为CHF病人抑郁的危险因素,头晕为CHF病人抑郁的高危症状,出现心脏杂音是CHF病人抑郁的高危体征,体力劳动者、服用硝酸酯类药物为CHF病人抑郁的保护因素。食欲睡眠对抑郁有正向影响,社会支持及治疗满意度对抑郁有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抑郁 患者报告结局 影响因素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阵发性或持续性心房颤动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皓月 韩琳艾 +4 位作者 杨晓敏 韩港飞 王茜 张岩波 韩清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2年第8期927-931,共5页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心房颤动(AF)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及报告结局的影响(PRO)。方法顺序纳入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省心血管医院就诊的CHF患者392例,收集住院期间病例信息,出院后定期随访,...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心房颤动(AF)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预后及报告结局的影响(PRO)。方法顺序纳入2017年5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间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和山西省心血管医院就诊的CHF患者392例,收集住院期间病例信息,出院后定期随访,随访内容为死亡、再住院及患者报告结局量表(CHF-PROM),根据AF类型对患者分组,采用log-rank法比较组间生存率,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AF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秩相关分析AF对CHF-PROM的影响。结果AF组与非AF组相比,两组复合终点事件(P=0.804)、再住院(P=0.943)、死亡(P=0.547)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阵发性AF组与非AF组相比两组在复合终点事件(P=0.213)、再住院(P=0.642)、死亡(P=0.093)均无统计学意义。持续性AF组与非AF组相比两组在复合终点事件(P=0.659)、再住院(P=0.682)、死亡(P=0.846)均无统计学意义。AF不是CHF不良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HR=1.074,95%CI:0.779~1.480,P=0.664)。患者CHF-PROM分析结果表明,AF组与非AF组相比两组在焦虑维度有统计学意义(P=0.044),其余维度无统计学意义。其中阵发性AF组与非AF组相比两组在各个领域、各个维度均无统计学意义,而持续性AF与非AF组相比两组在心理领域(P=0.019)和焦虑维度(P=0.004)有统计学意义。AF只与心理领域的得分相关(P=0.026)。结论AF影响CHF患者的心理状态,提示临床工作应多加关注AF患者心理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慢性心力衰竭 终点事件 患者报告结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