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定量测定 被引量:18
1
作者 韩继举 张光曙 +2 位作者 孙思才 张玉琦 于建国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313-315,共3页
目的 探讨HBV -DNA定量在肝病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意义 ,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与HBVDNA的相互关系。方法 血清的HBVM测定采用ELISA法 ,HBV -DNA定量利用外标法计算机辅助视频成像处理系统测定。结果 血清HBV -DNA含量随着HB... 目的 探讨HBV -DNA定量在肝病发展及转归过程中的意义 ,以及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 (HBVM)与HBVDNA的相互关系。方法 血清的HBVM测定采用ELISA法 ,HBV -DNA定量利用外标法计算机辅助视频成像处理系统测定。结果 血清HBV -DNA含量随着HBsAg、HBeAg的转阴而下降。“小三阳”组HBVDNA( 1 .66× 1 0 9)显著低于“大三阳”组 ( 3.2 2× 1 0 9) ,P <0 .0 5。慢性肝炎 ,肝硬化 ,肝癌三者的血清HBV -DNA定量逐渐降低。且肝硬化组HBVDNA定量 ( 1 .1 5× 1 0 9)与慢性肝炎组 ( 1 .5 1× 1 0 9)差异非常显著 ,P <0 .0 0 1。结论 乙型肝炎病毒DNA是判断乙肝有否传染性的标准 ,HBV -DNA的定量测定可以准确地判断乙型肝炎患者的演变过程。e抗原转变为e抗体后病毒复制并未停止 ,而只是HBV -DNA复制的下降。肝病患者随着肝脏损害的不断加重 ,其HB -DNA的复制会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DNA 肝疾病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的质量控制
2
作者 韩继举 孙思才 朱丽君 《实用医药杂志》 1998年第1期56-56,共1页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的质量控制88医院(山东泰安271000)韩继举孙思才朱丽君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杆菌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的快速、简便的实验诊断方法。为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我们对PCR检... 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杆菌的质量控制88医院(山东泰安271000)韩继举孙思才朱丽君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核杆菌是一种具有高度特异性与敏感性的快速、简便的实验诊断方法。为提高结核杆菌的阳性检出率,我们对PCR检测结核杆菌的有关质量控制进行了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 反应检测 临床标本 质量控制体系 抑制实验 抑制物质 阳性检出率 纤维支气管镜 假阴性
下载PDF
定量PCR检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HBV-DNA的临床意义
3
作者 韩继举 张光曙 孙思才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9年第3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慢性 肝病 乙型肝炎病毒 核糖核酸 PCR
下载PDF
血压波动性增高对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赵晓民 韩继举 +7 位作者 焦鹏 蔡洪信 吴亚平 秦树存 王云 井雷 高允生 夏作理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1957-1957,共1页
关键词 血小板聚集功能 波动性 血小板聚集率 动脉收缩压 大鼠 选择素 血小板聚集仪 去窦弓神经 组织器官损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乔松素对SD大鼠骨髓单个核细胞诱导分化为内皮祖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杨娜娜 丁国勇 +4 位作者 李大伟 韩继举 杨明峰 焦鹏 秦树存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582-582,共1页
关键词 乔松素 内皮祖细胞 单个核细胞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肿瘤坏死因子检测 被引量:4
6
作者 魏然 张玉琦 +3 位作者 周秀梅 韩继举 陈彬 夏作理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3期211-215,共5页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内肿瘤坏死因子生成量和血清HBVDNA含量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进程中外周血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生成变化与血清HBVDNA含量关系。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分析方法和设门技术 ,运用流式细胞... 目的 通过检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胞内肿瘤坏死因子生成量和血清HBVDNA含量 ,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慢性化进程中外周血细胞肿瘤坏死因子生成变化与血清HBVDNA含量关系。方法 采用双色荧光分析方法和设门技术 ,运用流式细胞术分析正常对照人群 (11例 )、慢性活动性B型肝炎患者 (14例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s)TNF α表达率、细胞内TNF α水平 ,定量PCR检测HBVDNA滴度、酶法测定患者血清ALT水平。结果 HBV组外周血PBMCsTNF α阳性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胞内TNF α量对照组和HBV组间无差别 ;实验组对照组淋巴细胞群TNF α阳性细胞率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 ,然而胞内TNF α的量对照组明显高于HBV组 (P <0 0 1) ;实验人群CD14 + 细胞占PBMC总量的 2 0 6 %~ 5 82 % ,两组间无显著差别 ;HBV组CD14 /TNF α+ 细胞率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细胞内TNF α水平与对照组间无差别 (P >0 0 5 )。HBV患者乙型肝炎慢性轻度组、乙型肝炎慢性中度组和乙型肝炎原发性肝癌组观察的TNF α相关指标中 ,CD14 + /TNF α+ 双阳性细胞占外周血CD14 + 细胞比率原发性肝癌、乙型肝炎慢性中度患者高于乙型肝炎慢性轻度组、对照组 (P <0 0 1) ,乙型肝炎慢性轻度组与对照组间没差别。患者PBMCs、T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肿瘤坏死因子
下载PDF
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因子A1u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魏然 叶文静 +4 位作者 徐涛 韩继举 任道凌 陈彬 夏作理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03年第3期222-224,共3页
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因子(TPA)-Alu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特点。提取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PA基因h(8th)内含子的Alu重复序列,记录Alu插入/缺失(I/D)结果。166例山东人中TPA-Alu-I/I纯合子基因型50个;TPA-Alu-... 研究山东地区汉族人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因子(TPA)-Alu重复序列基因多态性特点。提取外周血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PA基因h(8th)内含子的Alu重复序列,记录Alu插入/缺失(I/D)结果。166例山东人中TPA-Alu-I/I纯合子基因型50个;TPA-Alu-D/D型46个;TPA-Alu-I/D杂合型70个。Alu序列的插入纯合(I/I)频率为30.12%,缺失纯合(D/D)频率为27.71%:(I/D)杂合型频率为42.17;经x^2检验男女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受试者等位基因的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原则,结果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型纤维酶原激活因子 Alu重复序列 基因多态性 检测
下载PDF
一种小鼠心脏取血的改良方法 被引量:4
8
作者 常欢 王云 +4 位作者 韩继举 张慧 夏作理 高允生 赵晓民 《泰山医学院学报》 CAS 2014年第5期411-412,共2页
目的探索一种小鼠心脏取血的改良方法,并分析影响取血量的因素。方法 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传统取血组、改良取血组,麻醉后剪开胸腔,改良取血组自左室快速注入肝素(200 U/kg)后,由右室取血,传统取血组直接自右室取血。结果与传统取... 目的探索一种小鼠心脏取血的改良方法,并分析影响取血量的因素。方法 8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传统取血组、改良取血组,麻醉后剪开胸腔,改良取血组自左室快速注入肝素(200 U/kg)后,由右室取血,传统取血组直接自右室取血。结果与传统取血组比较,改良取血组雌雄鼠取血量均显著增加(均P<0.001),体重、麻醉诱导时间、开胸时间、取血时间无显著性差异。在改良取血组,雌雄鼠取血量和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回归分析表明,取血量与体重、麻醉诱导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分别P<0.01,P<0.05)。结论小鼠心脏取血的改良方法可以取得较多血量,体重、麻醉诱导时间为取血量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取血 心脏 体重 麻醉
下载PDF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和内皮素-1与肝病的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马景德 王瑞山 +1 位作者 齐秀芬 韩继举 《实用医药杂志》 2000年第4期209-211,共3页
为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内皮素 -1 (CET -1 )与肝病的关系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均相竞争法分别检测不同型肝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的ox -LDL和ET -1含量。结果 ,ox -LDL急性肝炎组... 为探讨血浆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ox -LDL)和内皮素 -1 (CET -1 )与肝病的关系 ,采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均相竞争法分别检测不同型肝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浆中的ox -LDL和ET -1含量。结果 ,ox -LDL急性肝炎组为 ( 0 .4 2± 0 .0 7)mg/L ,慢性肝炎组为( 0 .4 4± 0 .0 8)mg/L ,肝硬变组为 ( 0 .4 8± 0 .0 8)mg/L ,肝癌组为 ( 0 .4 6± 0 .0 9)mg/L ,均显著高于正常人的 ( 0 .3 2± 0 .0 7)mg/L(P <0 .0 5) ;ET -1急性肝炎组为 ( 6.9± 1 .7)ng/L ,慢性肝炎组 ( 1 2 .4± 2 .5)ng/L ,肝硬变组 ( 1 7.5± 3 .6)ng/L ,肝癌组 ( 1 8.1± 3 .4 )ng/L ,均高于正常人组的 ( 6.1± 1 .4 )ng/L( P <0 .0 5) ;ox -LDL及ET -1的含量在不同肝病患者间也存在差异 ,与病情的严重程度相平行 ,二者呈明显正相关 (r =0 .764 9,P <0 .0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素 血浆
下载PDF
血流波动在胶原蛋白Ⅲ黏附表面对血小板黏附的影响
10
作者 赵晓民 吴亚平 +5 位作者 韩继举 焦朋 夏作理 陈彬 王欣农 高允生 《中国实用医药》 2006年第2期20-21,共2页
目的观察血流波动状态对血小板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血液在剪切率300S-1下流动10秒和在剪切率1000S-1时流动10秒之间交替进行,获得血流波动状态;血液分别保持在剪切率300S-1和1000S-1流动作为稳定血流;并应用单向灌流小室进行灌流,以... 目的观察血流波动状态对血小板黏附功能的影响。方法将血液在剪切率300S-1下流动10秒和在剪切率1000S-1时流动10秒之间交替进行,获得血流波动状态;血液分别保持在剪切率300S-1和1000S-1流动作为稳定血流;并应用单向灌流小室进行灌流,以胶原蛋白Ⅲ作为黏附表面,观察血小板黏附率和形态学变化。结果血液灌流5分钟后,波动状态下的血小板黏附率比剪切率为300S-1时和1000S-1时明显增高(均P<0.001),黏附血小板的形态成团块状分布。结论血流波动能够增加血小板对胶原蛋白的黏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 黏附 胶原蛋白 血流
下载PDF
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及内皮素-1水平与消化性溃疡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景德 李润亭 +2 位作者 王瑞山 任鲁秦 韩继举 《解放军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8年第4期13-16,共4页
为探讨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程度及内皮素分泌情况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均相竞争法分别测定了血浆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内皮素-1的含量。结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为探讨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程度及内皮素分泌情况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理,用单克隆抗体酶联免疫吸附法和放射免疫分析均相竞争法分别测定了血浆中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内皮素-1的含量。结果: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血浆中的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别为(0.52±0.09)mg/L和(0.67±0.09)mg/L,均较正常人(0.32±0.07)mg/L呈显著升高(P<0.01),内皮素-1水平在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时分别为(10.2±2.3)ng/L和(13.1±2.8)ng/L,也较正常人(6.0±1.3)ng/L明显地增高(P<0.01);两项指标在胃溃疡患者均明显地低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P<0.05);且两指标的总体水平均与溃疡直径呈明显正相关(P<0.05)。提示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和内皮素-1可能参与了溃疡的形成过程,并有可能是造成溃疡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脂蛋白 内皮素-1 胃溃疡 十二指肠溃疡
下载PDF
蒺藜总黄酮对大鼠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7
12
作者 王云 韩继举 +2 位作者 赵晓民 吴亚平 冯蕾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714-1716,共3页
目的:探讨蒺藜总黄酮对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药物浓度,采用体外血液灌流的方法,在低切变率下观察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形态,计算黏附面积;利用血小板聚集仪,以二磷酸腺苷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最... 目的:探讨蒺藜总黄酮对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用不同药物浓度,采用体外血液灌流的方法,在低切变率下观察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形态,计算黏附面积;利用血小板聚集仪,以二磷酸腺苷诱导大鼠血小板聚集,测定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不同浓度的蒺藜总黄酮均能明显降低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面积(P<0.01),对照组血小板的黏附聚集成团,实验组则疏松散在或单个黏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在蒺藜总黄酮高、中剂量组也显著下降(P<0.01)。结论:蒺藜总黄酮具有显著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 总黄酮 血小板 黏附 聚集
原文传递
蒺藜总皂苷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慧 王云 +2 位作者 韩继举 冯蕾 赵晓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1267-1270,共4页
目的:研究蒺藜总皂苷对小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120,240,480 mg·kg-1剂量的蒺藜总皂苷连续灌胃小鼠10 d,利用三氯化铁诱导的小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血栓形成时间和血流变异性,应用小室灌流法... 目的:研究蒺藜总皂苷对小鼠颈总动脉血栓形成的影响。方法:以120,240,480 mg·kg-1剂量的蒺藜总皂苷连续灌胃小鼠10 d,利用三氯化铁诱导的小鼠颈总动脉血栓模型,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监测血栓形成时间和血流变异性,应用小室灌流法和比浊法检测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结果:蒺藜总皂苷可以显著延长血栓形成时间,降低血流变异性,减少血小板在胶原蛋白表面上的黏附面积,降低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论:蒺藜总皂苷具有抗动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血小板黏附和聚集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藜总皂苷 血栓形成 血小板 黏附 聚集
原文传递
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细胞的活化程度 被引量:8
14
作者 魏然 陈彬 +4 位作者 甘田福 韩继举 周秀梅 张玉琦 任道凌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2-24,共3页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细胞活化程度。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 2 5份 ( 7份肝素抗凝的正常对照标本、7例肝素抗凝、11例枸橼酸钠抗凝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标本 )外周血 (PBMC)CD14+细胞的侧向角光散射 (颗粒度 )... 目的 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14+细胞活化程度。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了 2 5份 ( 7份肝素抗凝的正常对照标本、7例肝素抗凝、11例枸橼酸钠抗凝的慢性活动性乙型肝炎标本 )外周血 (PBMC)CD14+细胞的侧向角光散射 (颗粒度 )SSC值、细胞活化相关表面抗原 (CD6 9)表达率。结果 肝素抗凝HBV组CD14+细胞颗粒度值 [( 85 3 1± 2 46 3)道 ]高于肝素抗凝正常对照组CD14+细胞颗粒度值 [( 474 5± 47 9)道 ](P≤ 0 0 5 ) ;肝素抗凝HBV组CD14+细胞颗粒度值 [( 85 3 1±2 46 3)道 ]高于枸橼酸钠抗凝组 [( 5 2 0 1± 10 5 6 )道 ](P≤ 0 0 5 ) ;肝素抗凝HBV组CD6 9在CD14+细胞的表达率 ( 2 2 71± 13 5 7) %明显高于肝素抗凝正常对照组CD6 9在CD14+细胞的表达率 ( 7 18±4 2 7) % (P≤ 0 0 5 ) ;肝素抗凝HBV组CD6 9在CD14+细胞的表达率 ( 2 2 71± 13 5 7) %明显高于枸橼酸钠抗凝HBV组 ( 3 93± 3 94) % (P≤ 0 0 1)。结论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颗粒度、活化抗原表达率 ,是一种灵敏、快速、客观的评价外周血CD14+细胞活化程度的方法 ;使用不同抗凝剂肝素或枸橼酸钠对外周血CD14+细胞颗粒度、活化抗原表达率有影响 ,肝素抗凝血用来检测CD14+细胞活化程度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14^+细胞 流式细胞术 巨噬细胞 病毒性肝炎 乙肝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