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候适应性设计创新实践
1
作者 李和平 何宝杰 +9 位作者 彭建 詹庆明 杨俊宴 冷红 彭翀 李琼 李旭 程宸 韩贵锋 谭文勇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1-28,35,共9页
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宜居城市空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联合国秘书长也宣布全球进入“沸腾时代”。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风险正在突破宜居、健康、安全的人居底线,对人类生产、生存和生活造成... 应对气候变化,创造宜居城市空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呈现频发、广发、强发、并发的趋势,联合国秘书长也宣布全球进入“沸腾时代”。气候变化以及相关风险正在突破宜居、健康、安全的人居底线,对人类生产、生存和生活造成极大影响。虽然人们无法预知气温记录何时被刷新,但可以确定的是,我们将面临更热、更旱、更涝的挑战。“居安思危”的状况已经改变,“居危思危”成为当下的普遍常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居城市 联合国秘书长 气候适应性设计 创新实践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 居安思危
下载PDF
校园绿色空间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途径——以空间恢复性为中介的研究
2
作者 任静 牛佳琦 +2 位作者 秦红巧 韩贵锋 闫杰 《中国园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116,共7页
在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多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压力问题亟待缓解。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校园绿色空间能较好地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然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存在其他变量在两者之间产生中... 在学习、生活和就业压力的多重影响下,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压力问题亟待缓解。大量研究已经证实校园绿色空间能较好地缓解压力,促进心理健康。然而两者之间的相关关系尚未完全明确,可能存在其他变量在两者之间产生中介效应。选择重庆大学校园内6个典型绿色空间为研究对象,探讨7种环境特征与学生心理压力缓解之间的关系,以空间恢复性为中介构建路径分析模型解释环境特征缓解学生心理压力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1)天空开阔度和树种丰富度均对压力缓解有促进作用,水体占比有抑制作用,绿视率和色彩丰富度既有促进作用也有抑制作用;2)天空开阔度、水体占比、绿视率、树种丰富度和色彩丰富度均为间接减压路径,最佳减压路径为树种丰富度→延展性→压力缓解;3)色彩丰富度对男生的减压效果比女生大,绿视率和水体占比对女生的减压效果比男生好;色彩丰富度和绿视率对理工科学生的减压效果优于文科学生。研究结果可为校园绿色空间规划设计与空间营造提供理论参考,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绿色空间 心理压力 空间恢复性 路径分析 大学校园
下载PDF
基于空间分析的山地生态敏感性评价——以四川省万源市为例 被引量:58
3
作者 韩贵锋 赵珂 +1 位作者 袁兴中 孙荣 《山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31-537,共7页
以典型的秦巴山地城市万源市为例,根据山地生态系统特征,选取土地覆盖类型、高程、地质灾害、生境类型、水土流失、坡度、景观破碎度和生物多样性等8个因子,划分为极敏感、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4个等级,利用AHP确定因子权重,结合GIS空... 以典型的秦巴山地城市万源市为例,根据山地生态系统特征,选取土地覆盖类型、高程、地质灾害、生境类型、水土流失、坡度、景观破碎度和生物多样性等8个因子,划分为极敏感、敏感、低敏感和不敏感4个等级,利用AHP确定因子权重,结合GIS空间分析技术,得到综合的生态敏感性空间分布,4个敏感级的面积比分别为8.44%、44.50%、38.31%、8.75%。根据各个因子对生态环境贡献的大小,得到了限制性敏感因子在空间上的分布。生态敏感性分析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用地选择提供了科学依据,减小了城市发展对生态系统破坏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生态敏感性 空间分析 AHP 万源市
下载PDF
近20年来重庆市主城区地表热岛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韩贵锋 颜文涛 +1 位作者 赵珂 叶林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15-621,共7页
为了揭示快速城市化地区热岛的时空变化特点,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利用1988─2009年共5个时期的TME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分析了地表热岛和相对热岛强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地表热岛的空间格局经历了集聚→较集聚... 为了揭示快速城市化地区热岛的时空变化特点,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利用1988─2009年共5个时期的TME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分析了地表热岛和相对热岛强度的空间格局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近20年来地表热岛的空间格局经历了集聚→较集聚→集聚的演变过程,热岛逐渐由重庆市老城区向外围城市组团转移;最大的相对热岛强度总体呈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趋势;老城区的相对热岛强度明显减弱,外围新兴城市组团相对热岛强度显著增加,沿长江和嘉陵江的开发建设导致滨江带相对热岛强度明显增强;相对热岛强度增强幅度与减弱幅度基本相当,大部分地区的相对热岛强度变化较平缓.相对热岛强度及其时空变化与重庆市扩张十分吻合,具有显著的城市组团式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温度 地表热岛 相对热岛强度 时空变化 遥感 重庆市主城区
下载PDF
城市化对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植被物候的影响 被引量:37
5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袁兴中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03-1809,共7页
基于长三角地区1998—2005年NDVI时间序列影像,利用移动平均法计算了上海、杭州、南京、常州、无锡和苏州6个城市的城区与各缓冲带的平均植被物候,并分析了城区与各缓冲带平均物候的差异及其与距城区距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2005年... 基于长三角地区1998—2005年NDVI时间序列影像,利用移动平均法计算了上海、杭州、南京、常州、无锡和苏州6个城市的城区与各缓冲带的平均植被物候,并分析了城区与各缓冲带平均物候的差异及其与距城区距离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998—2005年间,研究区的城市化导致城区内植被始绿期提前、终绿期推后、生长期变长、NDVI的年内极差减小,离城区越近的缓冲带这些变化越明显.总体看来,城市化导致城区周围4km范围内的植被始绿期明显提前,而终绿期推后、生长期变长、NDVI年内极差减小的趋势在离城区约10km范围内的变化显著;城区与缓冲带植被的生长期差值和NDVI年内极差差值均与离城区距离存在显著的对数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植被物候 NDVI时间序列影像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山地城市坡向对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 被引量:26
6
作者 韩贵锋 叶林 孙忠伟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017-4024,共8页
为揭示坡向对山地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由Landsat 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提取各坡向上的地表温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东南和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高,而西北和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低,8坡向分类时,各坡向的平均地表温... 为揭示坡向对山地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由Landsat TM影像反演地表温度,提取各坡向上的地表温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发现,东南和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高,而西北和北坡向的地表温度较低,8坡向分类时,各坡向的平均地表温度的差异具有显著性;用地类型没有坡向偏好,对于同一种用地类型,各坡向的平均地表温度没有显著差异。不同的用地类型上的城市建设强度和生产、生活活动差异是引起地表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坡向对城市地表温度的影响相比强烈的城市人为活动产生的环境效应而言是微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坡向 地表温度 方差分析 山地城市 重庆市
下载PDF
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的空间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7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1 位作者 王维升 马军杰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0-35,共6页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spatial statistics analysis),借助GIS,分析了重庆市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和NOx质量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在“九五”期间和2002年2个时期,重庆市大气污染物在空间上均呈不均衡分布.整...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spatial statistics analysis),借助GIS,分析了重庆市3种主要大气污染物TSP,SO2和NOx质量浓度在空间上的分布特点。研究表明,在“九五”期间和2002年2个时期,重庆市大气污染物在空间上均呈不均衡分布.整体上,SO2的空间自相关性很强,属集中分布模式;TSP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属于随机分布模式;NOx处于二者之间.局部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区县的大气污染物之间相关性较弱.此外,利用缓冲区和内插浓度表面法分析了2个时期的污染物质量浓度随离行政中心距离变化的趋势,发现ρ(TSP)和ρ(SO2)在各地带内均有明显削减,而ρ(NOx)削减不显著;ρ(SO2)和ρ(NOx)随距行政中心距离增大下降,但ρ(TSP)随距离增大而增加.3种污染物质量浓度都在离行政中心50~60km的地带发生明显变化,由此得出目前重庆市大气污染物空间分布的特征距离为50~60k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物 空间分布 空间统计 重庆市
下载PDF
1988—2001年重庆市主城区植被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2
8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1 位作者 袁兴中 王志海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412-1417,共6页
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1988、1993和2001年共3期植被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8—2001年主城区的植被面积呈加速下降趋势,植被斑块的破碎程度逐渐增大,空间分布越来越分散,其中1993—2001年的变化比1988—1993年... 利用Landsat遥感影像,分析了重庆市主城区1988、1993和2001年共3期植被的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88—2001年主城区的植被面积呈加速下降趋势,植被斑块的破碎程度逐渐增大,空间分布越来越分散,其中1993—2001年的变化比1988—1993年的变化更明显;对3期影像进行叠加,得到了8类变化轨迹的斑块;通过分析不同变化轨迹的斑块的空间格局和空间作用,揭示出植被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3期中均为植被和非植被的轨迹所对应的斑块自相关程度较高;其余6类变化轨迹所包含的斑块自相关程度低,并在1988—2001年经历了植被与非植被的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时空格局 变化轨迹 遥感 重庆市
下载PDF
城市建设强度与热岛的相关性——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 被引量:22
9
作者 韩贵锋 蔡智 +1 位作者 谢雨丝 曾卫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38-147,共10页
城市建设强度是城市热岛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揭示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在用地地块、规则网格和建筑斑块3个空间尺度上,使用ArcGIS提取地表温度(LST)与建设强度指标,利用SPSS分析其相关性并构建多元回归模... 城市建设强度是城市热岛形成与演变的主要驱动因素,为了揭示两者之间的量化关系,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在用地地块、规则网格和建筑斑块3个空间尺度上,使用ArcGIS提取地表温度(LST)与建设强度指标,利用SPSS分析其相关性并构建多元回归模型。结果表明:用地地块尺度上,LST与绿化率、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之间均呈现显著的负相关,与建筑底面积和总建筑面积之间均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规则网格尺度序列上,LST与建设强度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系数随网格面积的增大而增大,在840m网格时达到最大值;总体上LST与绿化率之间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之间呈显著的正相关。建筑斑块的尺度上,LST与建筑层数之间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总建筑面积之间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城市建设强度直接或间接影响了城市热岛的形成与演变,而相关分析发现,建设强度指标并非都与LST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这表明城市热岛除受建设强度的影响外,还受区域气候、城市形态、城市性质、交通方式以及建筑材质与色彩等多种因素的协同影响,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土地利用 城市热岛 容积率 建筑密度
下载PDF
基于GIS的重庆市大气污染空间分异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韩贵锋 王维升 +1 位作者 王凯 俞路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0-84,共5页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spatial statistics analysis),借助GIS工具分析重庆市3项大气污染物TSP、SO2和NOx浓度的空间分异特点。污染物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分布最为分散,经济重心与污染重心相差较远。在整体上SO2的空间自相关性很强,属集... 利用空间统计分析方法(spatial statistics analysis),借助GIS工具分析重庆市3项大气污染物TSP、SO2和NOx浓度的空间分异特点。污染物在东北—西南方向上分布最为分散,经济重心与污染重心相差较远。在整体上SO2的空间自相关性很强,属集中分布模式;TSP的空间自相关性较弱,属随机分布模式;NOx处于两者之间。局部相关性分析表明,大部分区、县的大气污染物之间相关性较弱。通过两个年度的浓度动态变化比较,发现SO2和TSP都有明显的消减,但NOx浓度在局部地区仍在增加,增幅达164.2%,使其整体上几乎没有消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统计 空间分异 GIS 大气污染 重庆市
下载PDF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评述 被引量:44
11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1 位作者 苏方林 马军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06年第1期1-3,共3页
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的重要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的特点和诸多不足之处。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深入,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始探讨EKC的理论支撑;国内... 本文在大量阅读国内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的重要研究成果,指出了研究的特点和诸多不足之处。国外研究起步较早,研究深入,在使用计量经济学模型进行大量的实证案例研究基础上,开始探讨EKC的理论支撑;国内研究起步较晚,还得不到较一致的结论。最后,对EKC的研究提出了若干思考和进一步研究的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 计量经济模型
下载PDF
上海城市植被变化轨迹及其成因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93-1803,共11页
通过TM影像解译,获取上海市1989、1997和2003年共3个时期的植被分布,构造植被变化轨迹,分析轨迹的空间格局;选择距离、人口和景观等3类共12个影响因子,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4年来,上海市的植被面积呈现持续... 通过TM影像解译,获取上海市1989、1997和2003年共3个时期的植被分布,构造植被变化轨迹,分析轨迹的空间格局;选择距离、人口和景观等3类共12个影响因子,使用Logistic回归进行成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①14年来,上海市的植被面积呈现持续下降趋势,浦东新区植被减少最多;3个时期均为植被的轨迹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其次是3个时期均为非植被的轨迹占总面积的1/5。早期植被转化为非植被的轨迹主要在城区周围,而近期的转化的轨迹发生在距城区较远的地区;植被与非植被的交替变化轨迹,说明了植被并不是一味地被破坏,而是出现了可逆的变化过程。②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各因子对植被变化轨迹的影响强度大小依次是,离道路的距离>离行政中心的距离>离植被-非植被边界的距离>离商业中心的距离=1990年人口密度>离河流的距离>离高速公路的距离>土地利用多样性>2003年与1990年人口密度差=离上海市中心的距离。③回归模型的精度是满意的,其中二分类Logistic模型精度高于多分类Logistic模型。总体上,离道路的距离对植被变化影响最明显;变化轨迹表明在部分地区植被出现了植被-非植被反复变化的过程;植被分布不但具有空间依赖性,还具有较强的时间依赖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植被 植被变化轨迹 城市化 LOGISTIC回归 上海市
下载PDF
基于高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1 位作者 马军杰 张治华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2007年第2期48-54,共7页
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高程带为取样单元,研究在高程带上三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以重庆市为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在高程上是否存在。研究结果发现,污染物浓度随高程的增加呈非单调下降的趋势,人均GDP随... 本文利用GIS的空间分析技术,以高程带为取样单元,研究在高程带上三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定量关系。以重庆市为例,验证环境库兹涅茨在高程上是否存在。研究结果发现,污染物浓度随高程的增加呈非单调下降的趋势,人均GDP随高程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高程上,污染物浓度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和两者在时间序列和国别(或地区)序列上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研究的结论相似。其中,TSP和NOx分别与人均GDP之间呈较稳定的呈“N”形和倒“U”形关系,受人口密度和高程影响较大;而SO2与人均GDP之间关系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高程 大气环境质量 经济发展 重庆市
下载PDF
环境保护低效率的博弈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韩贵锋 马乃喜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9,共5页
该文主要针对工业污染 ,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厂商、居民和政府在保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决策过程 ,各类博弈最后得到的解具有一个共性 ,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即形成非合作博弈。结论指出 ,必须结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改变各博弈方的收... 该文主要针对工业污染 ,利用博弈论分析了厂商、居民和政府在保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决策过程 ,各类博弈最后得到的解具有一个共性 ,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即形成非合作博弈。结论指出 ,必须结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改变各博弈方的收益 ,使博弈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博弈论 纳什均衡 工业污染 非合作博弈
下载PDF
地表温度与植被指数相关性的空间尺度特征——以重庆市为例 被引量:18
15
作者 韩贵锋 梁保平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8-72,共5页
为了揭示植被改善城市热岛的量化关系,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在不同的尺度上分析了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从全局和局部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在120m尺度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空间相关场表明相... 为了揭示植被改善城市热岛的量化关系,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在不同的尺度上分析了地表温度与归一化植被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分别从全局和局部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线性关系。结果发现,在120m尺度上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最强,空间相关场表明相关性在空间上呈现较强的异质性;全局普通线性回归和地理加权回归分析发现,两者之间没有显著的线性关系,这说明可能还存在其他多种因素的复杂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地表温度 归一化植被指数 空间尺度推绎 空间相关场 地理加权回归 重庆市
下载PDF
人口与经济发展对植被的影响研究——以重庆市为例(英文) 被引量:9
16
作者 韩贵锋 徐建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85-792,共8页
植被是陆地表面主要的覆盖物,也是许多地球系统过程的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是显著的。以重庆市为例,使用滑动平均和SG滤波对SPOT/VGT-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结合GDP和人口栅格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 植被是陆地表面主要的覆盖物,也是许多地球系统过程的重要变量。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在区域尺度上是显著的。以重庆市为例,使用滑动平均和SG滤波对SPOT/VGT-NDVI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平滑处理,结合GDP和人口栅格化数据,从时间序列和空间相关场两个方面分析了植被与人类活动因子之间的时空相关性。结果表明,从1998到2005年,植被的分布和生长状况并没有随GDP和人口的持续增加而增加。在时间序列上,植被覆盖与GDP和人口之间总体上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在空间上,这种相关关系表现出了较强的异质性。空间相关场表明:较强的负相关主要发生在相对发达的主城区周围,反映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使得植被面积和生产力降低;然而在偏远的山区,由于经济落后同时植被覆盖较少,出现了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 时间序列NDVI 人口与经济发展 空间相关场 重庆市
下载PDF
西安市大气TSP污染的健康损失初步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韩贵锋 马乃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9-362,共4页
运用大量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安市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 TSP)的源与汇及其污染特征。主要针对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选择主要的 3部分经济损失 ,利用人力资本法估算因早亡造成的工资损失、因发病支出的医疗费和误工的工资损失 ,得出 1 ... 运用大量资料对比分析了西安市区大气总悬浮颗粒物 ( TSP)的源与汇及其污染特征。主要针对颗粒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选择主要的 3部分经济损失 ,利用人力资本法估算因早亡造成的工资损失、因发病支出的医疗费和误工的工资损失 ,得出 1 995年西安市大气 TSP对人体健康影响的经济损失约为 2 .0 1亿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TSP 健康影响 经济损失 西安市 大气污染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遥感的长三角地区植被时空格局演变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贵锋 赵珂 徐建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60-64,共5页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长三角为例,使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检测1998—2005年间植被覆盖和生长活动的时空格局演变。数据平滑后合成年最大化NDVI,通过总体趋势、重心演变、Mann-Kendall法、回归斜率分析发现:1)总体上植被... 以快速城市化地区——长三角为例,使用时间序列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数据检测1998—2005年间植被覆盖和生长活动的时空格局演变。数据平滑后合成年最大化NDVI,通过总体趋势、重心演变、Mann-Kendall法、回归斜率分析发现:1)总体上植被面积在减少,植被活动在增强,各省差异较大,上海市平均的植被活动下降十分明显;2)70.36%的地区植被活动有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北地区,而在浙江和淮南亚热带阔叶林集中分布地区,植被活动普遍减弱;3)8年来植被重心向西北方向移动,主要源于淮北和苏北地区农业和人工造林面积的增加;4)淮河流域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源于植被的增加,长江沿岸及上海—苏州—常州地区较大的植被活动年际变化主要由植被减少引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植被 时空演变 时间序列遥感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长三角地区
下载PDF
环境保护低效率的博弈探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韩贵锋 马乃喜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9-22,共4页
本文利用博弈论探析了厂商、居民和政府的保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决策过程 ,各类博弈最后得到的解具有一个共性 ,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即形成非合作博弈。结论指出 ,必须结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改变各博弈方的收益 ,使博弈达到新的... 本文利用博弈论探析了厂商、居民和政府的保护环境中的实际行为决策过程 ,各类博弈最后得到的解具有一个共性 ,不利于环境保护的纳什均衡 ,即形成非合作博弈。结论指出 ,必须结合市场机制和政府政策改变各博弈方的收益 ,使博弈达到新的纳什均衡 ,提高环境保护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 博弈论 纳什均衡 效率 市场机制 政府政策
下载PDF
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研究进展 被引量:7
20
作者 韩贵锋 陈明春 +1 位作者 曾卫 蔡智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2018年第2期77-84,共8页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升温,城市高温灾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检索城市高温灾害相关文献,采用Meta-analysis方法和Cite Space工具,分析近年来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城市高温灾害... 随着全球气候不断升温,城市高温灾害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城市人居环境。通过CNKI和Web of Science检索城市高温灾害相关文献,采用Meta-analysis方法和Cite Space工具,分析近年来城市规划应对高温灾害的研究进展。结果发现,城市高温灾害的规划应对研究起源于城市热岛方面,在气候变化方面得到发展,最后形成城市高温灾害的研究。在减缓性策略与适应性策略两大主题下,主要应对途径是土地利用、空间结构、道路交通、绿化景观以及建筑等,每种途径又分为多种具体策略。目前在规划体系、针对性规划以及效益评估等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理论上应加强构建规划体系,以及效益评估系统的研究;在实践中制定应对高温灾害的规划编制标准,探索气候友好型城市规划设计方法,为韧性城市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 城市高温灾害 城市规划 减缓与适应 气候友好型城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