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初治)临床路径(2023版)
1
作者 江苏淋巴瘤协作组 江苏省老年医学学会淋巴瘤分会 +8 位作者 朱华渊 冷加燕 柳萍 张亚平 范磊 于亮 李炳宗 顾伟英 施文瑜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一、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初治)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诊DLBCL(ICD-10:C83.3),年龄≥60岁。(二)诊断依据根据2022年修订的第5版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1])。1.临床表现:主要表... 一、老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初治)临床路径标准(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初诊DLBCL(ICD-10:C83.3),年龄≥60岁。(二)诊断依据根据2022年修订的第5版WHO淋巴组织肿瘤分类^([1])。1.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无痛性进行性淋巴结肿大,但也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器官或组织,包括胃肠道、肝、脾、中枢神经系统、睾丸、皮肤等,肿瘤浸润、压迫周围组织而出现相应临床表现。部分病人伴有乏力、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2.体格检查:生命体征(体温、脉搏、呼吸、心率、血压、脉氧),一般状况评估[身高、体质量、体表面积、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淋巴结肿大区域(包括waldeyer环),肝脾肿大情况,有无其他结外受累的病灶,贫血、出血相关体征,有无感染病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临床路径 感染病灶 第一诊断 肝脾肿大 中枢神经系统 淋巴结肿大 体表面积
下载PDF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进展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生存及预后分析
2
作者 商丽梅 陈惠娟 +6 位作者 刘月 曹阳 李枫 郭嫣婷 董伟民 林艳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7-354,共8页
目的:探讨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60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由MDS进展的AML-MR... 目的:探讨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进展的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RC)的预后影响因素及患者生存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60例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由MDS进展的AML-MRC患者的临床资料,描述性分析AML-MRC的临床特征、遗传学特点、基因测序、预后分层、治疗方案等,对各项临床指标、预后分层和治疗方案等对AML-MRC患者生存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AML-MRC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OS)为4.5个月,1年OS率为28.3%,治疗后的完全缓解(CR)率为33.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初诊为AML-MRC时白细胞增多、血小板显著减少、预后分层差及HMA药物治疗和支持治疗为AML-MRC患者中位OS较短的危险因素;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血小板显著减少(HR=4.46)、HMA药物治疗(相对于移植,HR=10.47)、支持治疗(相对于移植,HR=25.80)与预后分层差(相对于预后中等,HR=13.86)为影响AML-MRC患者中位OS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AML-MRC患者1年OS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血小板显著减少、由MDS进展为AML的间隔时间(TTA)≥3个月、纤维蛋白原/白蛋白比值(FARI)≥0.07、CONUT评为≥5分、预后分层差及支持治疗;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AML-MRC患者1年OS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HR=11.23)、血小板显著减少(HR=8.71)、FARI≥0.07(HR=5.19)及预后分层差(HR=14.00)。单因素分析显示,影响患者CR的危险因素为年龄≥60岁、血小板显著减少、FARI≥0.1、CONUT评分≥5分、预后分层差及支持治疗;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HR=7.35)、预后分层差(HR=32.5)、CONUT评分≥5分(HR=9.60)及血小板显著减少(HR=12.05)为影响患者CR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ML-MRC患者总体中位OS时间短,可能造成AML-MRC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有高龄(≥60岁)、支持治疗、HMA治疗、预后分层差、血小板显著减少、FARI≥0.07、营养状况差(CONUT评分≥5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急性髓系白血病 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 生存 预后
原文传递
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血液科体格检查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3
作者 岳延华 曹阳 顾伟英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24年第6期59-63,共5页
目的 探索同伴互助教学(peer-assisted learning,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血液科体格检查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117名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试验组1行PA... 目的 探索同伴互助教学(peer-assisted learning,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在血液科体格检查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选择苏州大学附属第三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117名临床医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行传统教学法,试验组1行PAL教学法,试验组2行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每组学生各39名,对3组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体格检查教学,教学完成后进行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和问卷调查。结果 3组间比较,学生在理论知识考核、操作考核以及问卷调查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1和试验组2的各项得分均更具优势,其中试验组2的成绩优于试验组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L联合思维导图教学法有助于体格检查技能的掌握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L教学法 思维导图教学法 体格检查 临床教学 理论知识考核 操作考核 问卷调查 教育
下载PDF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
4
作者 徐鹏 刘娟 +5 位作者 陈慧娟 商丽梅 严峰 谢晓宝 顾伟英 林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77-1084,共8页
目的:分析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构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获取1984-2016年确诊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从中分选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目的:分析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构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预后预测模型。方法:从SEER数据库获取1984-2016年确诊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并从中分选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分别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来确定影响原发性腮腺淋巴瘤和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独立预后因素。在已知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独立预后因素的前提下建立预测模型,用于预测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情况,并通过一致性指数和校正图来评估该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结果:纳入2610例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中位年龄66(15-99)岁,男女比例为1∶1.8,其中20.5%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侵袭性淋巴瘤中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性别、诊断年限、婚姻状况、分期、组织学亚型、手术、放疗为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而年龄、婚姻状况、化疗、手术为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预测模型一致性指数为0.702(95%CI:0.696-0.768),体现出该模型较好的区分度。预测模型校准曲线图中的预测值概率与实际值概率相近,体现出该模型较好的准确度。结论:年龄、性别、诊断年限、婚姻状况、分期、组织学分型、手术、放疗是原发性腮腺淋巴瘤患者独立预后影响因素。针对原发性腮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列线图生存预测模型可应用于临床个体化方案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腮腺淋巴瘤 SEER数据库 预后因素 列线图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5
作者 曹阳 刘月 +5 位作者 刘琰 岳延华 商丽梅 陈惠娟 杨浩男 顾伟英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42-447,共6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生物学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安罗替尼以及地西他滨+安罗替尼处理MM细胞系和原代细胞,CCK-8法检测两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协同指数,流式细胞...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生物学效应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分别应用不同浓度的地西他滨、安罗替尼以及地西他滨+安罗替尼处理MM细胞系和原代细胞,CCK-8法检测两药对细胞增殖的影响,并计算协同指数,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药物对c-Myc蛋白的影响。结果:地西他滨和安罗替尼单药均能有效地抑制MM细胞系NCI-H929和RPMI-8226的增殖,并且诱导细胞凋亡;两药联合组抑制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效果明显强于单药组。两药联合在原代MM患者细胞中也显示出较强的细胞毒性。地西他滨和安罗替尼能够下调MM细胞中c-Myc蛋白的水平,并且联合用药组的c-Myc水平最低。结论: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能够有效地抑制MM细胞的增殖并且诱导其凋亡,这为地西他滨联合安罗替尼治疗MM提供了一定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安罗替尼 多发性骨髓瘤 增殖 凋亡 C-MYC
原文传递
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 被引量:2
6
作者 尹玲玲 沈洋灵 +5 位作者 闵凤玲 顾伟英 王莹 齐昆明 李振宇 徐开林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41-147,共7页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3家医院接受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的15例伴肾功能损害M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达雷... 目的:探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于3家医院接受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的15例伴肾功能损害MM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分别接受达雷妥尤单抗单药、达雷妥尤单抗联合地塞米松或达雷妥尤单抗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方案治疗,分析其疗效和生存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位年龄64(54-82)岁,其中IgG型6例,IgA型2例,IgD型1例,轻链型6例。中位肾小球滤过率(eGFR)为22.48 ml/(min·1.73 m^(2))。11例可判断疗效的MM患者,总体反应率为91%(10/11例),其中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sCR)1例,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2例,部分缓解(PR)3例,微小缓解(MR)4例。15例患者可评价肾脏反应,总体反应率为60%(9/15例),其中完全缓解(CR)4例,PR 1例,MR 4例。达最佳肾脏反应的中位时间为21(7-56)d。中位随访时间3个月,15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总生存期未达到。应用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后,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中性粒细胞减少,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为输液相关不良反应和感染。结论:以达雷妥尤单抗为基础的方案治疗伴肾功能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具有较好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达雷妥尤单抗 肾功能损害 疗效
原文传递
地西他滨联合三氧化二砷抑制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系增殖和促进凋亡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月 曹阳 +2 位作者 顾伟英 商丽梅 刘琰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4期608-614,共7页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DAC和ATO单药或联合处理AML细胞系,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ompusyn软件分析两药联合的协同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 目的探讨地西他滨(DAC)联合三氧化二砷(ATO)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潜在分子机制。方法DAC和ATO单药或联合处理AML细胞系,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ompusyn软件分析两药联合的协同效应;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及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多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和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蛋白表达。结果DAC及ATO单药以浓度依赖的方式抑制AML细胞增殖,两药联合可协同抑制AML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和周期阻滞(P<0.05)。两药联合显著降低AML细胞PI3K及Akt的磷酸化水平(P<0.05)。结论DAC联合ATO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通路发挥抗AML效应,为两药联合临床治疗AML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西他滨 三氧化二砷 急性髓系白血病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基于基因表达数据库的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焦亡预后分析及GZMB调节机制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党庆秀 李洋 +2 位作者 郭嫣婷 沈洋灵 顾伟英 《现代肿瘤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3376-3383,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与实验相结合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焦亡相关基因在AML患者的预后价值,并验证A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在基因表达谱数据库(TCGA、GTEx)中选取AML细胞焦亡相关基因表达数据,采用R语言...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分析与实验相结合探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细胞焦亡相关基因在AML患者的预后价值,并验证AML治疗的新靶点。方法:在基因表达谱数据库(TCGA、GTEx)中选取AML细胞焦亡相关基因表达数据,采用R语言筛选AML患者和健康对照组中细胞焦亡差异表达基因。对差异的基因进行单因素Cox及Lasso回归分析并构建预后模型。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风险模型、临床特征与AML患者预后的相关性。Kaplan-Meier法分析预后模型中GZMB表达量与患者生存率的关系,将AML患者分成GZMB高表达组和低表达组并进行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并采用Western blot验证AML中GZMB/Caspase-3/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结果:45个焦亡相关基因在AML患者组和正常组中存在差异表达(P<0.05)。其中7个基因(BAK1、CASP3、GZMB、GPX4、NLRP2、GSDMB和GSDMA)被纳入风险模型构建。年龄、FAB分型、风险评分与AML患者预后相关(P<0.05),且风险评分是AML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GZMB高表达组的总生存率显著低于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SEA富集分析显示GZMB主要参与了细胞因子信号通路、NK细胞、B细胞、T细胞免疫调节等信号途径(P<0.05,FDR≤25%)。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初步证实AML中存在GZMB/Caspase-3/GSDME介导的细胞焦亡调节途径。结论: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构建了7个细胞焦亡相关基因的AML预后模型,GZMB高表达与AML发生发展及不良预后相关,并参与GZMB/Caspase-3/GSDME途径介导的细胞焦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TCGA GTEx 细胞焦亡 GZMB
下载PDF
获得性凝血因子ⅩⅢ缺乏伴静脉血栓病例及文献复习
9
作者 陈惠娟 缪颖洁 +4 位作者 周怡芳 曹阳 顾伟英 谢晓宝 贺白 《血栓与止血学》 CAS 2023年第2期78-82,共5页
获得性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缺乏罕见,可发生于消耗过多、合成减少或免疫抑制介导。该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临床出血症状重,可出现反复自发性出血,治疗困难,死亡率接近50%,常规凝血检查无异常,极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1例获得性FⅩⅢ缺乏... 获得性凝血因子ⅩⅢ(FⅩⅢ)缺乏罕见,可发生于消耗过多、合成减少或免疫抑制介导。该病多见于老年群体,临床出血症状重,可出现反复自发性出血,治疗困难,死亡率接近50%,常规凝血检查无异常,极易漏诊和误诊。本文报道1例获得性FⅩⅢ缺乏症伴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诊断过程曲折,经免疫抑制治疗取得成功。通过病例分析及文献复习,为临床出凝血障碍疾病诊治提供临床诊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 凝血因子ⅩⅢ缺乏 静脉血栓 免疫抑制治疗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过程血脂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伟英 胡绍燕 +6 位作者 贺白 邱国强 韩文敏 翁开枝 马景洪 姜庆波 陈子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6-179,共4页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过程中血脂含量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分析了76例APL患者行ATRA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血脂水平变化的情况,并同时... 目的:探讨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retinoic acid,ATRA)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cute promyelocytic leukemia,APL)过程中血脂含量的变化及可能机制。方法:回顾分析了76例APL患者行ATRA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血脂水平变化的情况,并同时检测了NB4细胞行ATRA诱导分化过程中培养液上清中血脂水平的变化,以肝癌细胞HepG2和培养液为对照。结果:76例APL患者行ATRA治疗后2周行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检测,结果显示TG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而胆固醇(cholesterol,TC)水平则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B4细胞培养72h后培养液上清中TG水平明显升高(P<0.05),NB4细胞在ATRA(0.5μmol/L)作用0、24、48和72h后,培养液上清中TG水平逐渐升高(P<0.01),同样2组细胞培养0,24,48,72h后,培养液上清中TC水平经检测,水平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epG2细胞及HepG2细胞在ATRA(0.5μmol/L)培养0、24、48和72h后培养液上清中TG及TC水均无明显变化。结论:ATRA治疗APL过程中可引起高甘油三酯血症,可能与APL细胞代谢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早幼粒细胞 急性 维甲酸 高甘油三酯血症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合并败血症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1
作者 顾伟英 谢晓宝 +2 位作者 曹祥山 华铮 华晓莹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4期801-802,共2页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出血性菌血症 粒细胞缺乏
下载PDF
NB4细胞诱导分化过程中WT1(17AA+/-)剪接变异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顾伟英 陈子兴 +4 位作者 胡绍燕 朱江 董选 沈慧玲 盛立霞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6,共4页
目的 探讨WT1(17AA+/-)剪接变异体表达的改变与NB4细胞诱导分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了实时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看家基因GAPDH、WT1基因及其WT1(17AA+)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水平,以同一份标本(WT1拷贝数/GAPDH拷贝数)×104来计算WT1表达水... 目的 探讨WT1(17AA+/-)剪接变异体表达的改变与NB4细胞诱导分化的关系。方法 建立了实时定量RT PCR方法检测看家基因GAPDH、WT1基因及其WT1(17AA+)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水平,以同一份标本(WT1拷贝数/GAPDH拷贝数)×104来计算WT1表达水平,定义为WT1N(normalizedWT1expressionlevel),同样定义WT1(17AA+)N,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NB4细胞表面抗原CD11b的变化。结果 随着NB4细胞向粒系终末分化WT1基因及其WT1(17AA+)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水平迅速下降,全反式维甲酸(ATRA)作用0,6,12,18,24,48,72h后WT1N的平均表达水平分别为191.11, 121.17, 66.72, 43.47,18.29,4.04和3.79,WT1(17AA+) N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水平分别为105.12,46.89,20.50,10.38,8.85,2.16和1.92,两者均与CD11b的变化呈负相关(r=-0.65, P<0.01;r=-0.77,P<0.01),而且值得注意的是在ATRA作用后开始的18h内,WT1(17AA+)N /WT1N比值逐渐下降,24h后与药物作用前水平无统计学差异,表明在ATRA诱导NB4细胞分化早期以WT1(17AA+)剪接变异体表达下降为主。结论 WTl基因高表达与NB4白血病细胞分化阻滞有关,WT1(17AA+)剪接变异体可能在分化阻滞中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4细胞 基因 肾母细胞瘤 WT1蛋白质类 细胞分化 RT-PCR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颈动脉和股动脉管壁肥厚的早期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3
作者 顾伟英 江时森 +1 位作者 杨斌 张启高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80-81,共2页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体颈动脉和股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以正常组、高血压病Ⅰ期组、高血压病Ⅱ期组、非脑卒中型高血压病Ⅲ期组及高血压病伴脑卒中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股动脉的... 目的:旨在研究不同分期的高血压病患者在体颈动脉和股动脉的结构变化。方法:以正常组、高血压病Ⅰ期组、高血压病Ⅱ期组、非脑卒中型高血压病Ⅲ期组及高血压病伴脑卒中组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心动图检测颈总动脉、颈内动脉和股动脉的内膜中层复合体厚度(IMT)、管腔内径(D),并计算壁腔比值(IMT/D)。结果:高血压病Ⅰ期组与正常组相比,3种动脉的IMT及(或)D无显著性差异(颈内动脉的IMT例外),而3种动脉的IMT/D却均显著增大(P<0.01);另3组患者,3种动脉除了IMT/D增大外,IMT和D逐渐增大,且随高血压分期而递增。结论:超声心动图检测技术为无创评估高血压病早期靶器官动脉损害的快速有效方法;颈动脉和股动脉结构变化可以作为了解高血压对动脉损害的“窗口”,用于指导分期和治疗,尤其是IMT/D增大为高血压病早期动脉受损的灵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颈动脉 股动脉 管壁肥厚 超声心动图
下载PDF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血小板相关抗体水平与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4
作者 顾伟英 曹祥山 +1 位作者 邱国强 凌云 《临床血液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329-331,共3页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血小板相关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7年4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临床确诊的ITP患者初诊时及治疗前后不同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膜... 目的:探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与血小板相关抗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0年1月~2007年4月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140例临床确诊的ITP患者初诊时及治疗前后不同血小板相关抗体——血小板膜糖蛋白抗体(PAIg)的表达。结果:ITP患者初诊时PAIgG、PAIgA及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AIgG、PAIgM、PAIgA表达水平与血小板数之间均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γ=-0.72、γ=-0.83和γ=-0.67。在确诊ITP后予激素等免疫治疗无效转变为慢性ITP的患者时,PAIgM抗体水平要明显高于激素治疗有效的急性ITP患者,并且PAIgM异常增高或联合PAIgG增高的比例要显著多于急性ITP患者(均P<0.05)。35例PAIgG和PAIgM同时升高的ITP患者,经治疗血小板升至正常后,PAIgG、PAIgM抗体表达水平均有显著下降。结论:ITP的发生与血小板抗体密切相关,初诊ITP患者PAIgM单独或联合PAIgG异常增高常提示预后不良,易转变为慢性I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性 PAIG 预后
下载PDF
WT1(17AA+)剪接变异体在白血病中表达 被引量:2
15
作者 顾伟英 陈子兴 +3 位作者 胡绍燕 何军 岑建农 沈慧玲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910-913,919,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白血病细胞株及不同亚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WT1(17AA+)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水平。方法: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K562、SHI、Jurkat、NB4、NB4/WTIA、NB4/WTID等白血病细胞株及7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骨... 目的:探讨不同白血病细胞株及不同亚型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WT1(17AA+)剪接变异体的表达水平。方法:建立实时定量RT-PCR方法,检测K562、SHI、Jurkat、NB4、NB4/WTIA、NB4/WTID等白血病细胞株及79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WT1基因和WT1(17AA+)剪接变异体表达水平,并计算WT1(17AA+)/WT1比值。结果:白血病细胞株K562、SH1、NB4、NB4/WT1A、NB4/WT1D中WT1基因表达水平较Jurkat、U937高2~3个对数级,且K562和NB4细胞株中WT1表达以WT1(17AA+)剪接变异体优势表达。79例急性白血病患者原代骨髓细胞中WT1总体表达水平在0.03-34.17之间,中位数为1.02,明显高于23例对照非白血病患者(P<0.001),其WT1(17AA+)/WT1比值在0.30~0.93之间,中位数为0.62,WT1(17AA+)剪接变异体表达在不同亚型急性白血病之间无统计学差异(F=0.152, P=0.979)。结论:高表达WT1的白血病细胞株及白血病患者骨髓细胞中WT1基因以WT1(17AA+)剪接变异体优势表达,且WT1(17AA+)剪接变异体表达在不同亚型急性白血病之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基因 肾母细胞瘤 基因表达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实时定量
下载PDF
高血压不同时期肾脏各级动脉血流参数改变 被引量:5
16
作者 顾伟英 江时森 +1 位作者 杨斌 杨瑞华 《江苏医药》 CAS CSCD 1998年第10期748-748,共1页
关键词 高血压 肾动脉 血流参数
下载PDF
WT1基因与恶性肿瘤靶向免疫治疗 被引量:3
17
作者 顾伟英 陈子兴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40-243,共4页
WT1(Wilm's tumor gene)基因在白血病及各种实体瘤包括肺癌和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在这些恶性肿瘤中起癌基因作用,提示了WT1蛋白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超表达的肿瘤抗原。WT1九聚肽体外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产生WT1肽特异性... WT1(Wilm's tumor gene)基因在白血病及各种实体瘤包括肺癌和乳腺癌中高表达,且在这些恶性肿瘤中起癌基因作用,提示了WT1蛋白可以作为一个新的超表达的肿瘤抗原。WT1九聚肽体外树突状细胞诱导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产生WT1肽特异性CTL,这种CTL可以杀伤内源性表达WT1的白血病和实体瘤细胞。Ⅰ期临床试验结果提供了WT1肽可能怍为免疫制剂而用于临床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 肾母细胞瘤 白血病 免疫疗法
下载PDF
高血压对大中动脉损害的判断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8
作者 顾伟英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高血压对大中动脉损害的判断及临床意义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顾伟英综述南京军区总医院心脏科江时森审校动脉血压持续缓慢升高可引起动脉管壁厚度与血管内径比值升高,有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沉积而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高血压可加... 高血压对大中动脉损害的判断及临床意义南京大学医学院临床学院顾伟英综述南京军区总医院心脏科江时森审校动脉血压持续缓慢升高可引起动脉管壁厚度与血管内径比值升高,有利于脂质在大中动脉内膜沉积而致动脉粥样硬化。因此高血压可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高血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大中动脉损害
下载PDF
白血病合并实体瘤六例
19
作者 顾伟英 钱新瑜 +2 位作者 谢晓宝 钱珂 华晓莹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0-320,共1页
例1,女,38岁,1997年7月因上腹不适作胃镜示胃窦癌,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活检证实为胃近幽门后壁溃疡型管状腺癌.术后因高热、外周血WBC13.6×109/L,幼稚细胞0.80.转入血液科查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占0.79;免疫分型以髓系抗... 例1,女,38岁,1997年7月因上腹不适作胃镜示胃窦癌,遂行胃大部切除术,术后病理活检证实为胃近幽门后壁溃疡型管状腺癌.术后因高热、外周血WBC13.6×109/L,幼稚细胞0.80.转入血液科查骨髓像增生极度活跃,原粒占0.79;免疫分型以髓系抗原表达为主.诊断: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2a.经HA、DA方案各1个疗程达完全缓解(CR),继原方案巩固强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合并症 实体瘤 诊断 治疗 病例报告
下载PDF
Evans综合征伴多发性硬化一例
20
作者 顾伟英 曹祥山 +1 位作者 谢晓宝 王玉兰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800-800,共1页
关键词 EVANS综合征 多发性硬化 头昏 治疗后 反复发作 骨髓细胞形态学 停药 减量 皮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