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尺度加载试验的沥青路面结构参数设计方法
1
作者 李骏 何超 +1 位作者 刘震 顾兴宇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38,共8页
基于江苏省典型路面结构,通过改变试件尺寸、温度和荷载作用次数对SMA-13、SUP-20和SUP-253种材料开展动态模量和蠕变试验。将结果耦合到修正的Burgers模型并在ABAQUS中开发用户材料子程序模型。对室内单轴试验分别采用应变硬化和子程... 基于江苏省典型路面结构,通过改变试件尺寸、温度和荷载作用次数对SMA-13、SUP-20和SUP-253种材料开展动态模量和蠕变试验。将结果耦合到修正的Burgers模型并在ABAQUS中开发用户材料子程序模型。对室内单轴试验分别采用应变硬化和子程序模型进行模拟、对小型和大型路面加载试验分别进行车辙模拟。结果表明3种材料的动态模量随试件尺寸增加而增大、温度升高而减小;SUP-25的疲劳损伤效应最为明显,在重复加载5400次后损伤值达到了0.419。子程序模拟单轴试验的误差小于应变硬化模型、车辙模拟与小型和大型加载测试结果的误差分别为3.08%和2.83%,说明模型在单层及多层复合材料的应用中都是有效的。模拟表明夏季高温100万次加载的变形量为春季常温的1.8倍;行车速度由22 km/h增加至120 km/h时,变形量减少72.6%;轴载增加100%,车辙深度增加48.52%,表明在高温地区低速路段要尤其限制车辆超载。累计标准轴载作用次数超过2500万次,车辙变形进入加速累积阶段,须及时对该路面结构进行养护维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结构设计参数 有限元模型 加速路面测试 车辙变形
下载PDF
地铁车站嵌套式隔振柱的动力特性分析
2
作者 王智弘 金浩 +1 位作者 夏瑞萌 顾兴宇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2-198,共7页
为减小车辆-轨道系统产生的竖向振动波通过站台柱传递到车站上部结构,研发了一种地铁车站嵌套式隔振柱。以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金融岛站为研究背景,在站台柱下部设置异形U状嵌套式钢结构,于嵌套结构间隔处设置橡胶减振柱,... 为减小车辆-轨道系统产生的竖向振动波通过站台柱传递到车站上部结构,研发了一种地铁车站嵌套式隔振柱。以雄安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R1线)金融岛站为研究背景,在站台柱下部设置异形U状嵌套式钢结构,于嵌套结构间隔处设置橡胶减振柱,进行模态分析以及频域下的加速度传递率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嵌套式隔振柱较传统站台柱在0~200 Hz频率范围内增加了97个隔振频率点,实现了60%以上频率的隔振效果;适当提高异形U状嵌套钢结构底部长宽比、中部支撑宽度以及降低橡胶减振体截面半径会带来基频下隔振性能的提升。以异型U状嵌套式钢结构为主设计的隔振柱能够有效降低地铁车辆-轨道系统产生的竖向振动传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隔振柱 模态分析 传递率 减振
下载PDF
基于MLS66加速加载试验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3
作者 刘震 顾兴宇 任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22,共9页
为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变化规律,采用MLS66加速加载设备在不同路面温度场及加载速度下进行路面测试.结果表明:测点位置对面层层底横向应变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纵向应变的影响较弱,二者最不利荷载位置均为双轮中心;竖向... 为研究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变化规律,采用MLS66加速加载设备在不同路面温度场及加载速度下进行路面测试.结果表明:测点位置对面层层底横向应变的影响最为显著,对纵向应变的影响较弱,二者最不利荷载位置均为双轮中心;竖向应变受测点位置的影响最不明显.基层和底基层层底的最不利荷载点也在双轮中心.面层层底三向应变幅值与温度正指数相关,其中竖向压应变最为明显,温度每升高1℃,应变增加59.4×10^(-6);基层、底基层应变幅值受温度影响较小.加载速度降低导致面层层底纵向、竖向应变幅值和作用时间的增加,速度由22 km/h降低至10 km/h时,作用时间分别增加110%和67.6%,这将引起面层的疲劳开裂以及压密型车辙.因此对于交叉路口和停车频繁的路段,应注意对该层位进行优化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路面 半刚性基层 动力响应 加速加载试验 应变行为
下载PDF
车辆荷载下钢箱梁沥青混凝土铺装受力分析 被引量:33
4
作者 顾兴宇 邓学钧 +1 位作者 周世忠 周建林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18-20,共3页
本文参照实际工程中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疲劳开裂这一主要破坏形式 ,应用有限条分析方法 ,构建计算模型 ,通过模拟车辆在桥面纵、横向的不同加载位置 ,计算沥青铺装层上表面的应力应变 ,继而讨论钢桥面几何正交异性特性对沥青铺装层的... 本文参照实际工程中钢桥面沥青混凝土铺装疲劳开裂这一主要破坏形式 ,应用有限条分析方法 ,构建计算模型 ,通过模拟车辆在桥面纵、横向的不同加载位置 ,计算沥青铺装层上表面的应力应变 ,继而讨论钢桥面几何正交异性特性对沥青铺装层的影响 ,得出与工程实际相符的结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箱梁 桥面铺桥 沥青混凝土 受力分析 钢桥 车辆荷载
下载PDF
橡胶混凝土隔离桩对隧道振动辐射的阻隔作用
5
作者 殷东昊 金浩 +1 位作者 夏瑞萌 顾兴宇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8-232,246,共6页
为减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经由隧道区间传播至地表的振动,基于雄安至北京大兴机场R1线明挖区间,对区间内橡胶混凝土隔离桩隔离进行研究。采用ABAQUS建立隧道-地层模型,对等高式、上穿式、下插式、阻隔式等四种工况进行减振效果分析... 为减少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过程中经由隧道区间传播至地表的振动,基于雄安至北京大兴机场R1线明挖区间,对区间内橡胶混凝土隔离桩隔离进行研究。采用ABAQUS建立隧道-地层模型,对等高式、上穿式、下插式、阻隔式等四种工况进行减振效果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等高式工况,最大可使地表振动加速度减小28.5%,振动加速度级降低5.5%;上穿式工况,最大可使地表振动加速度减小27.2%,振动加速度级降低2.1%;下插式工况,对辐射振动的整体阻隔作用显著,最大使地表振动加速度减小28.1%,振动加速度级降低5.4%;阻隔式工况,最大可使地表振动加速度减小25.9%,振动加速度级降低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 隧道区间 隔离桩 橡胶混凝土 振动特性
下载PDF
高黏改性沥青砂浆粘结强度多层次表征及其与多孔混合料破坏形式的关联研究
6
作者 吴红波 褚跃 +1 位作者 顾兴宇 汤俊卿 《建筑结构》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1390-1398,共9页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粘聚粘附破坏主要发生在沥青砂浆位置,然而现阶段针对其内部沥青砂浆的粘附粘聚力的表征尚存空白。因此,以沥青粘结强度(BBS)试验为基础,设计可用于砂浆和胶浆的粘结强度(MBBS)试验,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黏改性... 多孔沥青混合料的粘聚粘附破坏主要发生在沥青砂浆位置,然而现阶段针对其内部沥青砂浆的粘附粘聚力的表征尚存空白。因此,以沥青粘结强度(BBS)试验为基础,设计可用于砂浆和胶浆的粘结强度(MBBS)试验,对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和高黏改性沥青的多层次粘结强度和相应多孔沥青混合料在不同条件下的破坏形式进行研究。试验结果分析表明,MBBS试验可较好地表征不同改性沥青砂浆的粘结粘聚强度特征;多孔沥青混合料的劈裂强度和飞散损失指标与其砂浆/胶浆的粘结粘聚强度指标之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使用MBBS试验表征得到的粘结粘聚强度与混合料的强度以及混合料在不同水损害条件下的耐久性有着较好的关联性。高温条件下多孔混合料的主要破坏形式是胶浆与沥青的粘结破坏;而在中低温条件下,多孔沥青混合料短期和长期浸水的破坏形式分别为砂浆的粘聚破坏和沥青-集料的粘结破坏。研究成果在砂浆/胶浆尺度的视角下深入分析多孔沥青混合料粘附粘聚破坏机理,为多孔沥青路面材料耐久性评价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黏改性沥青 多孔沥青混合料 粘聚强度 粘结强度 耐久性
下载PDF
钢桥面系统各项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顾兴宇 邓学钧 +1 位作者 周世忠 周建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69-71,共3页
大跨径钢桥桥面系统一般由钢箱梁盖板、纵向加劲肋、横隔板以及沥青铺装层组成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 ,铺装层的受力状态相当复杂。作为沥青铺装层的支承体系 ,钢桥面板体系的结构特性与结构刚度是影响铺装层受力的主要因素 ,因此就可以通... 大跨径钢桥桥面系统一般由钢箱梁盖板、纵向加劲肋、横隔板以及沥青铺装层组成 ,在车辆荷载作用下 ,铺装层的受力状态相当复杂。作为沥青铺装层的支承体系 ,钢桥面板体系的结构特性与结构刚度是影响铺装层受力的主要因素 ,因此就可以通过改变桥面系统各项参数来分析桥面系统刚度的改变对铺装层受力的影响程度。本文利用有限条分析方法 ,对影响桥面系刚度的各项参数进行计算分析 ,揭示了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受力大小与桥面系统各项参数的内在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桥 钢箱梁 桥面铺装 敏感性 纵向加劲肋 桥面系统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筋拉伸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36
8
作者 顾兴宇 沈新 陆家颖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14-919,共6页
为探讨玄武岩纤维(BFRP)筋的力学性能,分别用引伸计和光纤2种应变测试方法对其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于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低,在BFRP筋中掺入钢丝,研制成了高模量的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试验结果表明:BFRP筋的应力-应变曲线为直... 为探讨玄武岩纤维(BFRP)筋的力学性能,分别用引伸计和光纤2种应变测试方法对其基本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由于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低,在BFRP筋中掺入钢丝,研制成了高模量的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试验结果表明:BFRP筋的应力-应变曲线为直线;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仅为钢筋的23%,用光纤应变检测的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比用引伸计应变检测的高12.3%;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随直径增大逐渐降低;掺杂钢丝可以显著提高BFRP筋的抗拉弹性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筋 玄武岩纤维-光纤筋 布里渊光时域分析 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 力学性能试验
下载PDF
AC+CRCP复合式路面温度场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8
9
作者 顾兴宇 倪富健 董侨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05-809,共5页
根据传热学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AC+CRCP复合式路面的瞬态温度场.共考虑了3种路表与外界热交换的形式:太阳辐射、空气对流换热和空气辐射换热.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2.0℃,并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温度梯... 根据传热学原理,利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了AC+CRCP复合式路面的瞬态温度场.共考虑了3种路表与外界热交换的形式:太阳辐射、空气对流换热和空气辐射换热.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的平均误差为2.0℃,并表现出明显的规律性:随着深度增加,温度、温度梯度、变温速率都会出现变化幅度减小、变化相位滞后的现象;而日温差随深度增加而减小情况可用指数函数来模拟.利用所建模型分析了复合式路面的温度场,结果表明:路表温度主要取决路表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相同天气情况下路面表层材料对太阳辐射吸收率的不同是导致路表温度不同的主要原因;沥青层的临界厚度仅与沥青混合料的导热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 沥青面层 复合式路面 热分析 临界厚度
下载PDF
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发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22
10
作者 顾兴宇 董侨 倪富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0,45,共5页
裂缝位置是连续配筋路面的薄弱面,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则是CRCP配筋设计的两个控制指标。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的两段CRCP路面裂缝进行长期观测,分析归纳了CRCP路面的主要裂缝类型、裂缝形态、裂缝主要参数以及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横... 裂缝位置是连续配筋路面的薄弱面,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则是CRCP配筋设计的两个控制指标。通过对不同配筋率的两段CRCP路面裂缝进行长期观测,分析归纳了CRCP路面的主要裂缝类型、裂缝形态、裂缝主要参数以及各参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发现横向裂缝是CRCP的主要裂缝形式,除了常见形态外,还出现了大量群集裂缝以及Y形裂缝。裂缝可以用裂缝间距、裂缝宽度以及裂缝长度等参数来表征,各参数随配筋率、端部锚固形式、观测气温以及时间而不断变化,相关研究结论可为今后CRCP路面实施裂缝控制技术以及CRCP的优化设计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CRCP 现场观测 裂缝发展 配筋率 裂缝间距 裂缝宽度
下载PDF
不同轮载对钢桥面沥青铺装层受力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顾兴宇 邓学钧 +1 位作者 周世忠 周建林 《公路交通科技》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6-59,共4页
人们已经充分认识了单双轮荷载、重载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但其对钢桥面铺装的作用与路面结构有很大的差别。本文利用有限条方法分析其对钢桥面铺装层的影响 ,从而为交通轴载控制及确立合理的收费标准提供参考。
关键词 钢桥 沥青铺装层 桥面铺装 受力分析 车轮荷载
下载PDF
CRCP板与沥青混凝土面层间粘结层材料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顾兴宇 马翔 倪富健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4-17,共4页
CRCP板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要发挥良好的路用性能必须确保CRCP板与沥青混凝土面层间具有良好的抗剪切能力。在考虑紧急制动的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粘结层位的最大剪应力分布图,确定两种不同路面结构形式的抗剪切强度... CRCP板与沥青混凝土面层组成的复合式路面要发挥良好的路用性能必须确保CRCP板与沥青混凝土面层间具有良好的抗剪切能力。在考虑紧急制动的条件下,应用有限元方法分析粘结层位的最大剪应力分布图,确定两种不同路面结构形式的抗剪切强度,然后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对几种常用粘结层材料进行对比试验,分析其抗剪切能力、粘结力、渗水性以及高温稳定性,推荐一种性能最优的粘结层材料,总结一套粘结层方案选择及性能评价的试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CP 粘结层 抗剪强度 性能评价
下载PDF
再生沥青低温抗裂性能评价 被引量:9
13
作者 顾兴宇 姜严旭 +1 位作者 周洲 倪富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23-528,共6页
基于弯曲梁流变试验和频率扫描试验,对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评价.通过目标性能等级(PG)试验确定再生剂的最佳掺量,采用差别变量(ΔTc)、Glover-Rowe(G-R)常数以及主曲线分析评价再生调和沥青在不同老化状态下的低温抗裂性能.ΔTc... 基于弯曲梁流变试验和频率扫描试验,对再生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进行评价.通过目标性能等级(PG)试验确定再生剂的最佳掺量,采用差别变量(ΔTc)、Glover-Rowe(G-R)常数以及主曲线分析评价再生调和沥青在不同老化状态下的低温抗裂性能.ΔTc和G-R常数结果表明:老化时间显著影响再生沥青的抗裂性能;相较于新沥青,再生沥青对于老化过程更为敏感;沥青路面回收旧料(RAP)掺量越高,再生沥青的抗裂性能随老化时间的衰减幅度愈大;为了保证再生沥青在长期老化条件下的抗裂性能,必需使用最佳用量的再生剂,并且RAP沥青质量分数应严格限制在30%以下.主曲线分析结果表明:再生剂和新沥青对于RAP老化沥青流变性能的恢复作用是不同的,再生剂主要减小老化沥青的劲度,新沥青主要改善老化沥青的相位角,但新沥青的改善作用随老化时间的增加而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沥青 再生剂 Glover-Rowe常数 主曲线 低温抗裂性能
下载PDF
高模量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的力学性能 被引量:10
14
作者 顾兴宇 沈新 李海涛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3期19-24,共6页
玄武岩纤维筋作为一种耐腐蚀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筋,因其抗拉弹性模量低以及延性差的不足,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针对此问题,根据复合原理,将钢丝和玄武岩纤维原丝一起拉挤成型,研制出高模量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从理论上分析了玄武... 玄武岩纤维筋作为一种耐腐蚀性能优良的新型复合材料筋,因其抗拉弹性模量低以及延性差的不足,限制了它的推广应用.针对此问题,根据复合原理,将钢丝和玄武岩纤维原丝一起拉挤成型,研制出高模量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从理论上分析了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受力机理,并对其进行了单向拉伸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掺杂钢丝可以显著提高玄武岩纤维筋的抗拉弹性模量,并改善其延展性;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具有双线性特征;复合筋抗拉弹性模量与钢丝掺量呈线性关系,掺杂钢丝24%时,复合筋抗拉弹性模量可达76 580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筋 高模量 复合原理 玄武岩纤维-钢丝复合筋 力学性能试验
下载PDF
钢桥桥面铺装层间剪应力影响因素及简化计算 被引量:13
15
作者 顾兴宇 吴一鸣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70-75,共6页
为了减小钢桥桥面铺装层间剪应力,建立桥面系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荷位、钢板厚度、U肋开口宽度、铺装厚度、铺装模量、层间接触条件以及轴载大小对铺装层间纵横向剪应力的影响,推导了实用的应力简化计算公式。研究发现桥面板... 为了减小钢桥桥面铺装层间剪应力,建立桥面系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分析了不同荷位、钢板厚度、U肋开口宽度、铺装厚度、铺装模量、层间接触条件以及轴载大小对铺装层间纵横向剪应力的影响,推导了实用的应力简化计算公式。研究发现桥面板不均匀变形使得铺装层间剪应力远大于同条件下的路面结构;影响显著的因素依次为轴载大小、钢板厚度、U肋开口宽度以及铺装参数;层间完全光滑有利于抗剪,但降低了桥面系整体刚度;控制重载,加强桥面系刚度与选择柔性层间粘结材料是减小层间剪应力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钢桥面沥青铺装 有限元方法 纵横向剪应力 简化计算公式
下载PDF
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失稳点预测模型及参数影响 被引量:6
16
作者 顾兴宇 吕俊秀 +1 位作者 张小元 邹晓勇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3-1019,共7页
基于压剪破坏理论,建立了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失稳点预测模型,并研究了模型参数的影响因素.利用三轴压缩试验,获得沥青混合料不同围压下高温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参数.在相同温度及对应围压下,实施不同载荷水平的三轴动态蠕变试验,... 基于压剪破坏理论,建立了密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蠕变失稳点预测模型,并研究了模型参数的影响因素.利用三轴压缩试验,获得沥青混合料不同围压下高温抗压强度和抗剪强度参数.在相同温度及对应围压下,实施不同载荷水平的三轴动态蠕变试验,得到混合料高温失稳点对应的流变次数F_N,分析了不同围压下F_N变化规律,建立了一个新的预测F_N模型.此外,通过试验对掺加不同添加剂混合料的F_N预测值进行了验证,进一步分析了级配及温度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沥青混合料失稳点F_N预测结果与试验结果有较好一致性,改变级配或试验温度均会对预测模型参数产生较大影响,而添加剂的影响则可忽略,当温度为60℃时AC20级配混合料参数a,b值比AC13级配参数分别减小约52.1%,18.3%,且同一级配材料随温度升高,参数a波动较大,b则增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沥青混合料 蠕变失稳点 三轴试验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PFWD的水泥路面板底脱空评定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兴宇 袁青泉 倪富健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29-733,共5页
文章采用PFWD检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位置处的实际弯沉值,应用统计学理论验证了界首-阜阳-蚌埠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遵循横缝不设传力杆的混凝土板脱空发展一般规律,并由此确定了板中不脱空对应的弯沉值;通过三维有限元... 文章采用PFWD检测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板不同位置处的实际弯沉值,应用统计学理论验证了界首-阜阳-蚌埠高速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底脱空遵循横缝不设传力杆的混凝土板脱空发展一般规律,并由此确定了板中不脱空对应的弯沉值;通过三维有限元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脱空尺寸下不同位置的理论弯沉,得到脱空面积与弯沉量的回归计算式,最终确立了板边板角脱空的弯沉指标。工程实测表明该方法准确有效,可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的快速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路面 脱空评定 手持落锤式弯沉仪 弯沉检测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承载力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倪富健 卢杨 +1 位作者 顾兴宇 董侨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8,共6页
为了防止公路的早期破坏,为长寿命路面结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进行了温度场与疲劳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于4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用于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大于4cm的... 为了防止公路的早期破坏,为长寿命路面结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应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混凝土与连续配筋混凝土复合式路面进行了温度场与疲劳应力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小于4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主要用于改善路面使用性能;大于4cm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可以有效改善路面的温度场,每增加2cm,可满足15%~20%的超载要求。可见该复合式路面能够承受重载和一定程度的超载而不发生疲劳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复合式路面 沥青混凝土面层 连续配筋混凝土 有限元法 温度场 疲劳应力
下载PDF
聚脂纤维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马翔 倪富健 +1 位作者 顾兴宇 沈恒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4-27,共4页
纤维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有纤维沥青混合料和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及疲劳性能,全面评价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优良路用性能,并简单分析了纤维改善沥... 纤维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文章通过对比分析有纤维沥青混合料和无纤维沥青混合料的力学特性、水稳定性、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能及疲劳性能,全面评价了纤维沥青混合料的优良路用性能,并简单分析了纤维改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作用机理,最后从技术经济的角度,定性分析了采用聚脂纤维沥青混凝土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上面层的经济效益。研究表明,添加聚酯纤维后的沥青混合料具有优良的路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聚脂纤维 路用性能 作用机理 技术经济
下载PDF
大跨钢桥桥面铺装有限元分析合理简化模型 被引量:19
20
作者 邓强民 倪富健 +1 位作者 顾兴宇 陈荣生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3-58,共6页
为了提高大跨钢桥桥面铺装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的计算精度,运用有限元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利用子模型技术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模型几何尺寸与边界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大跨钢桥桥面铺装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合理... 为了提高大跨钢桥桥面铺装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的计算精度,运用有限元正交数值模拟试验对模型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利用子模型技术和综合评价方法对模型几何尺寸与边界约束条件进行了优化。发现大跨钢桥桥面铺装有限元分析简化模型合理的几何尺寸与边界条件为:纵向为3跨,横向有8个U肋,横隔板高度为1.2m,纵边自由,横边简支,横隔板底固结。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简化模型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横向拉应变误差仅为0.7%,纵向拉应变误差为3.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桥面铺装 三维有限元 模型优化 敏感性分析 子模型技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