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质子泵抑制剂族的新药——埃索美拉唑 被引量:16
1
作者 顾同进 竺越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73-75,共3页
关键词 质子泵抑制剂 埃索美拉唑 酸相关性疾病 H2受体拮抗剂 功能性消化不良 临床疗效 新药 药物治疗 反流性食管炎 胃食管反流病
下载PDF
低剂量阿司匹林对粘膜损伤的防治 被引量:10
2
作者 顾同进 曹忆嵘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匹林(ASA)(75~325mg/d)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对治疗肯定有益的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二级预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后(冠脉搭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目前公认低剂量阿司匹林(ASA)(75~325mg/d)具有抗血小板聚集作用.可以预防各种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对治疗肯定有益的疾病有:急性心肌梗死、心梗后二级预防、心绞痛、冠状动脉血管重建后(冠脉搭桥、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脉置放支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逆性缺血性脑病、缺血性卒中后二级预纺、透析患者动静脉分流;对治疗可能有益的疾病有:冠心病的一级预防、缺血性卒中后的即刻治疗、心房颤动、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深静脉血栓、人工瓣膜替换术后预纺栓子。据临床观察,对各类心绞痛患者均有益.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每天服用75mgASA,心梗的发生率下降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量阿司匹林 外周动脉闭塞性疾病 粘膜损伤 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心绞痛患者
下载PDF
益生菌在消化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3
作者 顾同进 曹忆嵘 张伟 《胃肠病学》 2007年第11期643-645,共3页
益生菌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目前已有很多商品化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消化道疾病中显露突出的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益生菌在防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 益生菌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肠道微生物,目前已有很多商品化的益生菌制剂应用于临床,特别是在消化道疾病中显露突出的疗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在临床上得到验证,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重点介绍益生菌在防治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炎症性肠病(IBD)和肝硬化等疾病中的临床应用。益生菌是一种有效制剂,值得在临床上研究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益菌种 螺杆菌感染 炎性肠疾病 肝硬化
下载PDF
老年人胃食管反流病 被引量:3
4
作者 顾同进 黄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1年第4期251-253,共3页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反流至食管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胃酸或/和胆汁)过多,或在食管内停留时间过长,腐蚀食管黏膜,致使胃食管反流病发生。根据内镜下表现的不同,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和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后者又称反... 胃食管反流病是指反流至食管的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主要是胃酸或/和胆汁)过多,或在食管内停留时间过长,腐蚀食管黏膜,致使胃食管反流病发生。根据内镜下表现的不同,胃食管反流病可分为非糜烂性和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后者又称反流性食管炎),据有关资料报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糜烂性胃食管反流病 老年人 十二指肠内容物 反流性食管炎 内镜下表现 食管黏膜 非糜烂性 食管内
下载PDF
老年人消化系统的增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8
5
作者 顾同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2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老年人 消化系统 增龄变化 临床
下载PDF
早期胃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顾同进 黄海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5年第4期210-211,214,共3页
中国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60岁及以上的发病率(97.38/10万)呈明显上升趋势,80岁时发病率(207.9/10万)达到峰值,其中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五年生存率低于20%。但如果早期能够得到诊治,五年生存率可望达到85... 中国胃癌发病率在恶性肿瘤中位居第一,60岁及以上的发病率(97.38/10万)呈明显上升趋势,80岁时发病率(207.9/10万)达到峰值,其中多数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五年生存率低于20%。但如果早期能够得到诊治,五年生存率可望达到85%~90%,甚至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五年生存率 治疗 诊断 癌发病率 恶性肿瘤
下载PDF
老年人非甾体抗炎药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病 被引量:12
7
作者 顾同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3年第3期188-189,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非甾体抗炎药 消化性溃疡病 发病机制
下载PDF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被引量:1
8
作者 顾同进 竺越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5年第3期192-193,共2页
关键词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2型糖尿病患者 继发性骨质疏松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1型糖尿病 防治 流行病学调查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老年人急性肠系膜上动脉阻塞5例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顾同进 王传馥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2年第3期143-143,共1页
老年人急性肠系膜动脉(SMA)阻塞常因临床医师认识不足,而延误诊断,丧失治疗良机,死亡率较高。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SMA阻塞症5例,作一回顾分析,冀以吸取教训,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66~86岁,平均78.6岁。5例均因... 老年人急性肠系膜动脉(SMA)阻塞常因临床医师认识不足,而延误诊断,丧失治疗良机,死亡率较高。现将我院经手术证实的SMA阻塞症5例,作一回顾分析,冀以吸取教训,引起临床医师注意。临床资料男4例,女1例,年龄66~86岁,平均78.6岁。5例均因突然腹痛入院。腹痛部位不定,疼痛程度均甚剧烈。因剧痛迫使患者及早求治,最早诊治的1例发病仅2小时即已送至医院。继腹痛后,5例均有呕吐,腹泻。2例呕吐物带少许鲜红色和咖啡样液体,其中1例作急诊胃镜,胃、十二指肠未见出血灶。腹泻均先为水样,后大便带鲜血者3例,1例为果酱样大便。除1例发病30小时后入院,在急诊室突然心跳骤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病 动脉阻塞 老年人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的新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顾同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8年第4期254-256,共3页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重... 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据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曾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每年约有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所致的肝衰竭、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我国是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的重灾区,据报道我国现有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其中约有2千万人将死于与乙肝相关的疾病,故HBV感染严重危害人民健康。有关对本病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乙型肝炎病毒(HBV) 慢性HBV感染者 原发性肝细胞癌 表面抗原携带者 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性流行
下载PDF
难治性和重度溃疡性结肠炎的内科治疗进展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同进 张伟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4年第5期402-404,共3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性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与克罗恩病(CD)一起称为炎症性肠病(IBD)。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尽管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证据,但根据就...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以结肠黏膜连续性、弥漫性炎性改变为特点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疾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与克罗恩病(CD)一起称为炎症性肠病(IBD)。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尽管没有明确的流行病学证据,但根据就诊人数呈逐年增加趋势可以推测,UC已成为我国常见消化系统疾病。对UC的治疗目标是诱导并维持临床缓解以及黏膜愈合、防治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内科治疗 进展
下载PDF
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治疗老年消化性溃疡并急性出血(附30例疗效分析)
12
作者 顾同进 张月莉 +3 位作者 郑松柏 徐富星 项平 曹克陞 《实用老年医学》 CAS 1990年第2期82-83,共2页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年青人。寻找一种简便,老人能耐受的止血方法,确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今将我院自1988~1989年10月,32例在内镜下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出血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观察局部注射硬化剂... 老年人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年青人。寻找一种简便,老人能耐受的止血方法,确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今将我院自1988~1989年10月,32例在内镜下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合并急性出血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观察局部注射硬化剂治疗的疗效,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所有病例在临床上均有柏油样便,或伴有呕血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征象,部分病例伴有血容量不足的血循环不良。经急症胃镜证实为消化性溃疡合并有溃病面及/或溃疡边缘有喷血、滴血、渗血的活动性出血;或溃疡面有新鲜血痴附着,血管显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化剂治疗 老年消化性溃疡 急性出血 止血方法 活动性出血 溃疡边缘 急诊手术 柏油样便 出血征象 血容量不足
下载PDF
赖氏综合征2例报告
13
作者 顾同进 缪承禧 +1 位作者 张荣昌 潘祖玉 《上海医学》 CAS 1982年第1期18-18,共1页
[例1]男性,63岁,波兰籍。因右额部疼痛9天、复视7天、右眼红肿2天伴低热,于1977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后用多种抗菌素无效,加用地塞米松,次日症状好转。住院17天出院。自停地塞米松4~5天后,又有畏寒发热(39℃),1月19日再次入院。近5个月... [例1]男性,63岁,波兰籍。因右额部疼痛9天、复视7天、右眼红肿2天伴低热,于1977年12月13日入院。入院后用多种抗菌素无效,加用地塞米松,次日症状好转。住院17天出院。自停地塞米松4~5天后,又有畏寒发热(39℃),1月19日再次入院。近5个月来,有轻度尿频尿痛,排尿不畅.1977年8月曾有四肢疼痛,诊断风湿性肌痛。追忆过去曾患结膜炎3~4次。否认冶游史。体检:体温37.7℃,一般情况可,皮肤粘膜无出血点,浅表淋巴腺不肿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全身 风团 综合病症 游走性疼痛 类风湿因子 类风湿性关节炎因子 高倍镜 立方毫米 血沉 抗核因子 抗核抗体 畏寒 SGPT 关节酸痛 血白细胞 四肢 解剖部位 结膜炎 结膜疾病 心肺
下载PDF
怎样及时发现大肠癌?
14
作者 顾同进 姚健凤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6年第3期193-193,共1页
关键词 大肠癌 结直肠癌 恶性肿瘤 人类健康 死亡原因 发病率
下载PDF
显微镜下多血管炎一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15
作者 顾同进 曹秀英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2年第2期113-114,共2页
关键词 显微镜 多血管炎 特发性疾病 诊断 临床表现
下载PDF
反流性食管炎
16
作者 顾同进 赵尚敏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1997年第4期6-8,共3页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简称RE)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特别是胃液中的胃酸)反流至食管的一种病理状态,并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可经内镜发现及活检证实。一般食管粘膜损伤的程度与临床症状相关,但不一定平行。该病在... 反流性食管炎(Reflux Esophagitis,简称RE)是指胃和/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特别是胃液中的胃酸)反流至食管的一种病理状态,并引起食管粘膜的炎症,可经内镜发现及活检证实。一般食管粘膜损伤的程度与临床症状相关,但不一定平行。该病在西方国家十分常见。自从内镜在临床广泛应用,很多医疗单位又开展了食管24小时pH监测和食管测压,证实该病在国内并不少见。长海医院在上海进行普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流性食管炎 RE 病理状态 发病机制 药物治疗
下载PDF
谈谈治疗消化性溃疡病的几个错误观点
17
作者 顾同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4年第3期190-191,共2页
关键词 消化性溃疡病 治疗 发病高峰年龄 十二指肠溃疡 流行病学调查 1998年 PuD 下降趋势 常见病 发病率 老年人 60岁 胃溃疡 50岁 百分比 人数 年轻
下载PDF
提高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疗效的最新研究
18
作者 顾同进 张伟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4年第4期277-279,共3页
近20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成为两类主要的抗乙肝病毒药物.经大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证实,持续有效的抗... 近20年来,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B,CHB)的治疗取得了巨大进展,干扰素(interferon,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ucleoside analogues,NA)成为两类主要的抗乙肝病毒药物.经大量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和长期随访证实,持续有效的抗病毒治疗不仅可以改善肝功能及组织学指标,而且可以延缓肝纤维化进展,减少肝硬化及肝细胞癌(heptic cell carcinoma,HCC)的发生.对已发生肝硬化失代偿甚至已发生HCC的患者,积极地抗病毒治疗仍有可能改善其临床预后.但在临床实践中,如何持续有效的抗病毒也发现了不少因素,影响了疗效,这也是目前临床研究的热点问题,现综述这些不利因素及其防治策略,以提高CHB抗病毒治疗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毒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 治疗疗效 carcinoma 核苷(酸)类似物 肝硬化失代偿 抗乙肝病毒药物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怎样发现早期胃癌
19
作者 顾同进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07年第2期128-128,共1页
胃癌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所谓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仅浸润至胃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大多无淋巴或血行转移。早期胃癌在内镜下肉眼表现形态有... 胃癌是威胁我国人民健康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位居各种恶性肿瘤的第一位。改善胃癌患者预后的关键是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所谓早期胃癌是指癌细胞仅浸润至胃粘膜层和粘膜下层,大多无淋巴或血行转移。早期胃癌在内镜下肉眼表现形态有凹陷型,约占60%;隆起型仅占13%,另一种表现为混合型约占30%左右。对早期胃癌的自然史研究显示,粘膜内癌最长生存期为21年,一旦肿瘤穿透粘膜下层,预期生存为一年左右。亦有报道部分早期胃癌经5-10年仍不演进为进展期胃癌。又据临床观察,目前早期胃癌的外科手术根治率为90%~100%,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90%-99%,如能及时发现早期胃癌,可明显改善胃癌的预后,这也是目前胃癌研究的热点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胃癌 恶性肿瘤 粘膜下层 进展期胃癌 5年生存率 人民健康 早期治疗 胃癌患者
下载PDF
乙胺碘呋酮所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一例报告
20
作者 顾同进 张家吉 《上海医学》 CAS 1983年第6期364-365,共2页
乙胺碘呋酮是一种治疗各种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副反应较少,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则尤为少见。本院最近遇见一例乙胺碘呋酮引起的甲亢,特报道于下。张××,住院号:2980,男,60岁。于1971年开... 乙胺碘呋酮是一种治疗各种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副反应较少,而引起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则尤为少见。本院最近遇见一例乙胺碘呋酮引起的甲亢,特报道于下。张××,住院号:2980,男,60岁。于1971年开始有心律不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亢症状 药物 乙胺 伯胺 临床症状 血浆 甲减 甲状腺机能减退 甲状腺 粒子肉 内分泌腺 顽固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