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硫酸钾氧化胆红素比色法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顾国宝 吴奇 +1 位作者 杨卫华 陈洁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1999年第3期171-172,共2页
本文对过硫酸钾氧化总胆红素比色法的实验作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液中过硫酸钾浓度为11.77mmol/L,线性可达612.5μmol/L,批内(n=20)和批间(n=40)CV分别为0.72%和2.44%,平均回... 本文对过硫酸钾氧化总胆红素比色法的实验作了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液中过硫酸钾浓度为11.77mmol/L,线性可达612.5μmol/L,批内(n=20)和批间(n=40)CV分别为0.72%和2.44%,平均回收率为99.8%。本法(Y)与改良J-G法(X)结果比较:r=0.9954,Y=0.9540X+0.1465。溶血(12.0g/L血红蛋白),脂血(8.4mmol/L甘油三酯),维生素C(1g/L)对本法测定结果没有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胆红素 过硫酸钾 氧化剂 比色法 血清
下载PDF
化学氧化法测定血清直接胆红素试剂的研制 被引量:6
2
作者 顾国宝 陈洁 +2 位作者 杨卫华 李静 谢慧芳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2000年第4期244-245,共2页
利用过硫酸钾为氧化剂 ,在含有稳定剂的 Tris- HCL缓冲液条件下 ,仅使血清中结合胆红素被氧化 ,以此作直接胆红素测定。本法与改良 J- G法 (X1 )和胆红素酶法 (X2 )的直接胆红素测定相关良好 ,分别 Y=1.0 47X1 +1.12 0 ,r=0 .9896 ;Y=1.... 利用过硫酸钾为氧化剂 ,在含有稳定剂的 Tris- HCL缓冲液条件下 ,仅使血清中结合胆红素被氧化 ,以此作直接胆红素测定。本法与改良 J- G法 (X1 )和胆红素酶法 (X2 )的直接胆红素测定相关良好 ,分别 Y=1.0 47X1 +1.12 0 ,r=0 .9896 ;Y=1.0 39X2 +1.5 6 7,r=0 .9831。线性为 0~ 35 0μm ol/L。低、中、高血清标本的 CV值批内为3.42 %、3.2 6 % ;2 .0 4% ,批间为 4.97% ;3.84%、3.18%。平均回收率 10 5 .6 %。血红蛋白、维生素 C干扰不明显。结论 :化学氧化法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 化学氧化法 血清直接胆红素试剂
下载PDF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诊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王玉俊 陈洁 +2 位作者 万年红 顾军 顾国宝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440-443,共4页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6例病程<2年的RA患者、135例非RA患者、11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抗CCP抗体的定量检测,并与类风湿因子(RF)相比较。结果抗CC... 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126例病程<2年的RA患者、135例非RA患者、112名健康体检者进行抗CCP抗体的定量检测,并与类风湿因子(RF)相比较。结果抗CCP抗体在RA组的阳性率为63.5%,明显高于非RA患者组(2.2%)和健康对照组(0.0%),抗CCP抗体的特异性(97.8%)显著高于RF(83.7%),假阳性率(2.2%)显著低于RF(16.3%)(P均<0.001);抗CCP抗体阳性RA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均显著高于抗CCP抗体阴性的RA患者。对抗CCP抗体阳性而RF阴性的RA患者追踪观察表明,半年后其中42.9%的患者RF转为阳性。结论抗CCP抗体对早期RA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具有反映RA病情是否活动和帮助判断预后的应用价值;由于血清抗CCP抗体可以较RF先出现,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因子 早期诊断 评价
下载PDF
液体单试剂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 被引量:7
4
作者 陈洁 顾国宝 +2 位作者 华俊 卢燕 李静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单试剂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HCO3^-)。方法利用自配单试剂建立了两点法的检测方法,可满足全自动和手工测定,用Bayer 1650生化仪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 目的建立一种稳定的单试剂酶法测定血清碳酸氢根(HCO3^-)。方法利用自配单试剂建立了两点法的检测方法,可满足全自动和手工测定,用Bayer 1650生化仪对本方法进行方法学评价。结果本法的线性范围可达50mmol/L,批内变异系数(CV)为2.48%,批间CV为3.24%,平均回收率102.8%,与血气分析仪(X)相关良好,Y=1.019X-0.745,r=0.9903,黄疸、脂血、溶血标本对结果几乎无影响,健康人静脉血HCO3^-浓度为21.5~32.3mmol/L。结论本法操作简便、反应特异、灵敏准确、试剂较稳定,适用临床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氢根 酶速率法 单试剂
下载PDF
血清镁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4
5
作者 陈洁 顾国宝 +1 位作者 李莉 浦菁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60-562,共3页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的血清镁测定方法的性能。方法 对 4种常用的测定法做了精密度、线性、抗脂血能力等实验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二甲苯胺兰法和偶氮氯磷Ⅰ法的精密度分别为CV批内 =2 .17%、CV批间 =3.4 0 %和CV批内 =2 .18%、CV批间 =... 目的 了解临床常用的血清镁测定方法的性能。方法 对 4种常用的测定法做了精密度、线性、抗脂血能力等实验并进行了比较。结果 二甲苯胺兰法和偶氮氯磷Ⅰ法的精密度分别为CV批内 =2 .17%、CV批间 =3.4 0 %和CV批内 =2 .18%、CV批间 =3.4 %、线性达 3.0mmol/L、试剂稳定性优于甲基麝香草酚兰法和Calmagite染料法。甲基麝香草酚兰法和Calmagite染料法精密度分别为CV批内 =2 .38%、CV批间 =3.6 5 %和CV批内 =2 .38%、CV批间 =3.6 1%、线性达 2 .5mmol/L。扣除样本空白的甲基麝香草酚兰法和Calmagite染料法抗三酰甘油的能力优于二甲苯胺兰法和偶氮氯磷Ⅰ法。 4种镁测定方法的准确度较好 (偏倚 <5 % ) ,平均回收率都在95 %~ 10 5 %。 4种镁测定方法的结果相关性好 (r均 >0 .995 ) ,而灵敏度以偶氮氯磷Ⅰ法最高。结论 偶氮氯磷Ⅰ法测血清镁较适于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镁 测定 比较 偶氮氯磷I法 甲基麝香草酚兰法 Calmagite染料法 二甲苯胺兰法
下载PDF
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斐 陈彤彦 顾国宝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09年第6期15-16,共2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61例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曲美他嗪组(3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扩冠、抗凝、调血脂等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原因。方法:61例不稳定性劳力型心绞痛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30例)和曲美他嗪组(31例),常规治疗组给予扩冠、抗凝、调血脂等治疗,曲美他嗪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20mg,3次/d,服用8周。结果:血浆hs-CRP:治疗前曲美他嗪组和常规治疗组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治疗后曲美他嗪组与常规治疗组均显著降低,曲美他嗪组较常规治疗组降低显著(P<0.05)。治疗前FMD:曲美他嗪组和常规治疗组均较健康对照组明显降低;治疗后曲美他嗪组与常规治疗组均显著升高,曲美他嗪组较常规治疗组升高更加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治疗中能减轻血管炎症反应,改善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不稳定型劳力性心绞痛 HS-CRP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热氢化炉非正常停炉原因分析与解决措施
7
作者 罗平 蔡永明 +2 位作者 杨丞杰 顾国宝 刘阳赞 《云南化工》 CAS 2016年第3期77-79,共3页
分析了造成热氢化炉非正常停炉的原因,提出了降低氢化炉非正常停炉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氢化炉 加热体 保温罩 结构
下载PDF
大型直立设备吊装工程
8
作者 顾国宝 宋鹏云 《科技传播》 2013年第18期153-154,共2页
随着经济的发展,针对大型直立设备的吊装要求越来越高。通过吊装工艺的探讨,并用实例进行总结,如何将大型直立设备安全、经济实惠、简洁实用的完成吊装工作。
关键词 大型直立设备 吊装 工程
下载PDF
多晶硅氢化炉热场部件革新
9
作者 罗平 蔡永明 +1 位作者 顾国宝 刘阳赞 《云南冶金》 2016年第4期51-54,共4页
多晶硅氢化炉热场部件是影响氢化炉稳定运行的关键因素,通过分析研究原有热场材料存在的缺陷,改进热场结构及材质,以提升热场部件使用寿命,确保氢化炉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 多晶硅 氢化炉 保温罩 加热体
下载PDF
介绍一种高灵敏的尿蛋白定性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慧芳 顾国宝 陈洁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62-263,共2页
目的 寻找及建立一种简便、高灵敏的尿蛋白定性方法。方法 用自制溴酚兰试剂与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并作比较。结果 自制溴酚兰法的灵敏度远高于磺基水杨酸法和金标定量渗滤法,可达20mg/L。结论 用自制溴酚兰试剂测定尿蛋白具有... 目的 寻找及建立一种简便、高灵敏的尿蛋白定性方法。方法 用自制溴酚兰试剂与磺基水杨酸法测定尿蛋白并作比较。结果 自制溴酚兰法的灵敏度远高于磺基水杨酸法和金标定量渗滤法,可达20mg/L。结论 用自制溴酚兰试剂测定尿蛋白具有操作简便、灵敏、实用的优点,可用于微量白蛋白尿的筛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性方法 尿蛋白 磺基水杨酸法 微量白蛋白尿 制溴 渗滤法 灵敏度 测定 试剂
下载PDF
提高氢化炉进料温度的措施 被引量:2
11
作者 宋张佐 顾国宝 刘阳赞 《云南化工》 CAS 2014年第4期68-70,共3页
四氯化硅热氢化是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的关键环节,氢化炉的稳定运行是维持系统物料平衡的决定因素。分析了四氯化硅、氢气的进料状况对氢化炉运行的影响,并提出了既提高进料的温度,又节能降耗的措施。
关键词 多晶硅 热氢化 四氯化硅 氢化炉
下载PDF
泌尿生殖道感染患者的支原体检出情况及药敏分析
12
作者 王玉俊 杨卫华 +1 位作者 顾国宝 支和平 《世界感染杂志》 2009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2008年我院性病和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诊断为宫颈炎、阴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643例患者的宫颈或尿道分泌物,以培养-药敏一步... 目的探讨2008年我院性病和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药敏试验结果,为临床治疗支原体感染的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诊断为宫颈炎、阴道炎和非淋菌性尿道炎的643例患者的宫颈或尿道分泌物,以培养-药敏一步法进行支原体检测与分析。结果共检出支原体的271例(42.2%),其中解脲支原体(Uu)186株,占68.6%;人型支原体(Mh)4株,占1.5%;Uu合并Mh感染81例,占29.9%;女性173例(63.8%),男性98例(36.2%)。9种抗生素中Uu和Mh对美满霉素、强力霉素和交沙霉素的敏感性好,Uu合并Mh感染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明显升高。结论治疗泌尿生殖道支原体感染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生殖道感染 解脲支原体 人型支原体 药物敏感试验
下载PDF
全自动生化仪使用中项目间交叉污染的探讨 被引量:75
13
作者 顾国宝 陈洁 +1 位作者 李燕 万年红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77,共2页
目的 揭示全自动生化仪使用中项目间交叉污染的问题。方法 以无机磷、镁和三酰甘油为对象 ,将内含磷酸盐、镁离子或甘油类组分的检测项目和这 3个项目做几种组合 ,观察这些试剂对病人标本检测这 3个项目的影响。结果 说明这 3个项目... 目的 揭示全自动生化仪使用中项目间交叉污染的问题。方法 以无机磷、镁和三酰甘油为对象 ,将内含磷酸盐、镁离子或甘油类组分的检测项目和这 3个项目做几种组合 ,观察这些试剂对病人标本检测这 3个项目的影响。结果 说明这 3个项目的检测设置对检测结果有明显的影响 ,差异达数倍。结论 对这些分析项目的设置不能随意 ,必须注意位置和程序的设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自动生化仪 试剂 交叉污染 检测项目
下载PDF
胃癌病人的T细胞亚群及VV阳性细胞的检测
14
作者 顾国宝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193-193,共1页
胃癌病人的T细胞亚群及VV阳性细胞的检测顾国宝(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201802)反抑制T细胞是近10年来认识的新T细胞亚群,它具有抗抑制T细胞的作用,并且有粘附长绒毛野豌豆凝集素(ViciaVillosaLe... 胃癌病人的T细胞亚群及VV阳性细胞的检测顾国宝(上海市嘉定区南翔医院,上海201802)反抑制T细胞是近10年来认识的新T细胞亚群,它具有抗抑制T细胞的作用,并且有粘附长绒毛野豌豆凝集素(ViciaVillosaLectin,VV)性质,在人体主要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T细胞亚群 野豌豆凝集素 阳性细胞
下载PDF
正五聚体蛋白3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临床诊断中的意义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红 朱宇清 顾国宝 《检验医学》 CAS 2020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正五聚体蛋白3(PTX3)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AP患者7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症CAP组和轻症CAP组;选取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中... 目的探讨正五聚体蛋白3(PTX3)在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CAP患者70例,根据患者病情分为重症CAP组和轻症CAP组;选取70名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对象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WBC)计数、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等检测指标的结果。分别于患者入院24 h内、第3天、第7天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动态监测血清PTX3水平。比较不同组间患者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PTX3的表达差异及动态变化情况。结果CAP组患者PTX3、PCT、CR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重症CAP组与轻症CAP组患者相比,PTX3、PCT、CRP升高情况也存在差异(P<0.05)。PTX3在临界值为31.28 ng/mL时诊断CAP患者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714,敏感性为75.82%,特异性为77.18%。动态监测PTX3发现,重症CAP组患者各时间段PTX3水平均显著高于轻症CAP组患者(P<0.05),2个组患者PTX3水平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但重症CAP组患者在第7天时仍维持在较高水平。CAP主要致病菌为细菌,不同病原体感染组患者之间PTX3水平无明显差异(P=0.296)。结论血清PTX3水平尤其是动态监测结果可以作为反应CAP的生物标志物,为临床提供有效的辅助诊断及疗效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五聚体蛋白3 社区获得性肺炎 动态监测 临床诊断 重症肺炎 疗效评估
下载PDF
外周血单核细胞TLR2、TLR4与急性胰腺炎肺损伤的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蒋海弦 李天舒 +2 位作者 顾国宝 周鸣清 陆仁达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第5期902-904,共3页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引起的一种化学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出血坏死型(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达50%左右。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胰酶引起的一种化学炎症反应性疾病,其出血坏死型(a-cute necrotizing pancreatitis,ANP)病情凶险,预后差,病死率高达50%左右。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acute pancreatitis-associated lung injury,APA-LI)是AP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患者早期死亡的重要原因.炎症介质的互相激活和级联反应是APALI的重要发生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胰腺炎相关性肺损伤 外周血单核细胞 TLR2 TLR4 出血坏死型 应性疾病 LUNG 发生机制
下载PDF
多晶硅产品中磁性物质成分及来源控制
17
作者 徐远志 杨芃 +1 位作者 王世松 顾国宝 《云南冶金》 2018年第2期74-77,共4页
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产品后处理工艺操作中,会引入Fe、Co、Ni、Cr、Zn等成分磁性物质,该磁性物质会随着多晶硅产品进入到下游铸锭工艺中,最终演变成为多晶硅产品中的体金属杂质,影响下游产品质量。目前,国内多数厂家产品中都会检测... 改良西门子法生产多晶硅产品后处理工艺操作中,会引入Fe、Co、Ni、Cr、Zn等成分磁性物质,该磁性物质会随着多晶硅产品进入到下游铸锭工艺中,最终演变成为多晶硅产品中的体金属杂质,影响下游产品质量。目前,国内多数厂家产品中都会检测到磁性物质存在,已经成为一个共性问题,急需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性物质 成分 多晶硅
下载PDF
动态纬密变换器的设计
18
作者 陈昆昌 顾国宝 陈松树 《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96年第3期32-36,共5页
根据改变曲柄摇杆机构中机架杆的长度可获得摇杆不同的位移输出这一特性,设计了动态纬密变换器。它能够控制织机卷取织物的速度,使织机织造织物时能及时改变纬密,从而丰富了织物的种类。
关键词 织机 动态纬密变换器 设计
下载PDF
高压氧综合治疗对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9
19
作者 韩扬 王敏 +4 位作者 谢荭 方敏 徐华 董丹青 顾国宝 《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7-128,共2页
高压氧综合治疗脑梗死正逐步得到较广泛的临床应用和业内认同.关于高压氧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笔者在临床实践中有一些与以往文献报道不同的发现,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高压氧综合治疗 血液流变学指标 脑梗死患者 血脂 临床应用 临床实践
原文传递
梅毒非特异性类脂质反应素抗体试验操作的改进及应用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阳 吴磊 +11 位作者 金月兰 蒋燕群 刘瑛 刘晓燕 唐振华 张正银 胡康容 顾国宝 徐龙 莫小辉 王学民 顾伟鸣 《中华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36-338,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化操作对梅毒非特异性类脂质反应素抗体试验的使用价值。方法上海市9个医院实验室按照统一的操作程序、使用相同试剂和水平反应装置,在检测系统受控情况下,对未知靶值(盲样)的梅毒血清质控品进行连续检测。在实施新操... 目的探讨标准化操作对梅毒非特异性类脂质反应素抗体试验的使用价值。方法上海市9个医院实验室按照统一的操作程序、使用相同试剂和水平反应装置,在检测系统受控情况下,对未知靶值(盲样)的梅毒血清质控品进行连续检测。在实施新操作方案前后,用一套靶值范围覆盖从阴性到1:128的7份新鲜血清样品各进行一次室间质量评价。统计反馈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结果9个实验室共计进行了388次盲样检测,结果分布在1:8、1:16和1:32分别是40.2%、49.2%和3.6%,总合格率为93.0%,没有高于合格标准的正向偏倚结果。两次室间质量评价的合格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17,P〈0.05)。结论改进的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程序有助于减少试验误差,为建立标准化操作和开展室内质控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血清诊断 参考标准 质量保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