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带线锚钉修复与改良开放式Brostr?m修复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损伤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
1
作者 缪小兵 顾本进 +2 位作者 崔益华 张君 冯素娟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835-838,共4页
目的 探究带线锚钉修复与改良开放式Brostr9m修复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踝关节不稳ATFL损伤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采用带线锚钉修复的43例为锚钉组,采用改良开放式Brostr9... 目的 探究带线锚钉修复与改良开放式Brostr9m修复对慢性踝关节不稳距腓前韧带(ATFL)损伤患者术后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慢性踝关节不稳ATFL损伤患者80例,依据治疗方法不同,采用带线锚钉修复的43例为锚钉组,采用改良开放式Brostr9m修复的37例为Brostr9m组。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疼痛情况(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和术后1年)、足踝功能和踝关节活动度(术前、术后1年),记录并发症情况。结果 锚钉组可负重时间和重返运动时间均低于Brostr9m组(P<0.05);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年,两组疼痛VAS评分均较术前逐渐呈递减趋势降低(P<0.05),锚钉组术后1周、术后1个月低于Brostr9m组(P<0.05);术后1年,两组AOFAS足踝量表评分、Tegner评分和Kofoed踝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提高,且锚钉组高于Brostr9m组(P<0.05);两组背屈角度和跖屈角度均较术前提升,距骨倾斜度和距骨前移度均较术前降低,且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锚钉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Brostr9m组(P<0.05)。结论 带线锚钉修复对ATFL缓解疼痛、改善踝关节功能和活动度、促进康复进程及减少术后并发症方面较改良开放式Brostr9m修复更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关节不稳 距腓前韧带损伤 带线锚钉修复 改良开放式Brostr9m修复 踝关节功能 康复
下载PDF
多功能医用冷疗装置在踝部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顾本进 万小娟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3年第3期272-275,共4页
目的研究探讨多功能医用冷疗装置在踝部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踝部骨折伴早期软组织肿胀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使用普通冷疗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医用冷疗装... 目的研究探讨多功能医用冷疗装置在踝部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80例踝部骨折伴早期软组织肿胀患者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以使用普通冷疗干预,观察组采用多功能医用冷疗装置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前、干预24 h、36 h、48 h、60 h、72 h的肿胀程度、疼痛评分、舒适度评分进行比较,并评估对比两组患者的干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24 h、36 h、48 h、60 h、72 h时肿胀值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在干预24 h、36 h、48 h、60 h、72h时的数字疼痛评分表(NRS)评分均都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在干预24 h、36 h、48 h、60 h、72 h时的Kolcaba的舒适状况量表(GCQ)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对干预的满意度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患者为75.00%(30/40)(P<0.05)。结论多功能医用冷疗装置在踝部骨折早期软组织肿胀治疗中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降低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患者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骨折 早期软组织肿胀 多功能医用冷疗装置 疼痛程度 舒适度评分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疗效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3
作者 顾本进 陈开阳 +1 位作者 丁健 洪克建 《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16年第10期1272-1274,共3页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与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74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治疗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进行治疗... 目的研究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与半月板成形术治疗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效果差异。方法将74例老年膝关节半月板损伤关节镜下治疗患者按照计算机表法平均分为研究组(n=37)和对照组(n=37)。对照组应用关节镜下半月板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应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一年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观察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老年半月板损伤患者应用关节镜下半月板成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值得应用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半月板损伤 半月板切除术 半月板成形术
下载PDF
外侧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 被引量:5
4
作者 顾本进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09年第6期475-477,共3页
目的报道外侧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今,从我院跟骨骨折患者中,选择合适病例35例,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男21例,女11例;年龄41~85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 目的报道外侧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2月至今,从我院跟骨骨折患者中,选择合适病例35例,行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男21例,女11例;年龄41~85岁。根据Sanders分类,Ⅱ型19例、Ⅲ型16例。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2年均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局部无软组织并发症、骨性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外侧经跗骨窦有限切口合并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是治疗跟骨骨折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骨折 有限切口 空心螺钉 美国踝-后足评分表
下载PDF
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5
作者 顾本进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09年第15期68-68,共1页
目的总结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部分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至今,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胫骨远端骨折病例28例(AO分型:A、B型及部分C1型),行胫骨远端内侧钢板经皮插入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一年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局... 目的总结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术治疗部分胫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至今,选择笔者所在医院胫骨远端骨折病例28例(AO分型:A、B型及部分C1型),行胫骨远端内侧钢板经皮插入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一年取得满意临床疗效,局部无软组织并发症,骨性愈合,踝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经皮接骨板内固定技术是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远端骨折 经皮技术 闭合复位 韧带合页作用
下载PDF
鞘内注射IGFBP-3慢病毒载体缓解大鼠骨癌痛的实验研究
6
作者 顾本进 秦宝莹 +2 位作者 倪俊林 陈诚 丁健 《交通医学》 2018年第6期549-552,共4页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过表达慢病毒对骨癌痛大鼠痛敏阈值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骨癌痛组、假手术组、IGFBP3慢病毒载体治疗组...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3,IGFBP-3)过表达慢病毒对骨癌痛大鼠痛敏阈值的影响。方法:选用36只健康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骨癌痛组、假手术组、IGFBP3慢病毒载体治疗组、空载慢病毒对照组。于左侧胫骨上端骨髓腔内注射Walker256乳腺癌细胞悬液10μL(2×107细胞),建立大鼠骨癌痛模型,IGFBP3慢病毒载体治疗组鞘内注射IGFBP-3过表达慢病毒。采用von Frey测痛仪在注射后不同时间点测定大鼠机械痛阈值。结果:骨癌痛组接种癌细胞后7天机械性痛敏阈值逐渐下降,接种后10天、14天、21天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IGFBP3慢病毒后,IGFBP3慢病毒治疗组大鼠机械性痛敏阈值升高,14天和21天分别为9.8±1.6 g和7.68±1.1 g,高于空载慢病毒组的4.8±2.3 g和3.9±0.98 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BP3可能参与骨癌大鼠痛敏反应,过表达IGFBP3可以缓解骨癌大鼠疼痛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癌痛 类胰岛素生长因子结合蛋白-3 慢病毒载体 背根神经节
下载PDF
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洪克建 顾本进 +1 位作者 倪俊林 刘文虎 《当代医药论丛》 2017年第20期72-73,共2页
目的 :分析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59例患者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 目的 :分析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如皋市人民医院骨科于2011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59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为这59例患者均采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进行治疗。观察这些患者手术的时间、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感染、坐骨神经损伤、脂肪栓塞综合征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在术后1年时,对这些患者进行随访,并使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对其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 :1)本组59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其手术的时间平均为(78.5±23.8)min,其术中的出血量平均为(48.2±14.3)ml。这些患者均未发生术后感染、坐骨神经损伤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与治疗前相比,本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Harris髋关节功能的评分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7932,P<0.05)。结论 :用微创小切口闭合复位PFNA内固定术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小切口 闭合复位 股骨粗隆间骨折 髋关节功能
下载PDF
加压冷疗联合奥塔戈运动在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9
8
作者 范霖霖 顾本进 汤美秀 《河北医药》 CAS 2022年第7期1038-1041,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加压冷疗与奥塔戈运动干预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关节肿胀、平衡能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旨在为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提供更多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进行研究,... 目的探讨膝关节置换术后应用加压冷疗与奥塔戈运动干预对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关节肿胀、平衡能力及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及作用,旨在为膝关节置换术后康复提供更多思路。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行膝关节置换术患者7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35)采取加压冷疗和常规康复运动,患者回病房后则可开始加压冷疗,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冻成冰袋,首次冰敷时间30 min,之后间隔4 h,再冰敷1 h。术后12 h,采用循环加压冷疗系统进行冷疗,冰囊温度10~12℃,面积560 mm×360 mm,术后冷疗1~5 d。观察组(n=35)采取加压冷疗联合奥塔戈运动,包括科学制定运动方案、热身运动、平衡训练、肌力锻炼等,每次训练时间30~50 min。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平衡能力、关节肿胀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等。结果术后3 d,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为(4.47±1.28)pg/ml、白细胞介素-6(IL-6)为(22.85±3.39)pg/m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为(69.76±5.43)%,对照组分别为(5.56±1.35)pg/ml、(24.38±3.41)pg/ml、(80.43±6.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观察组TNF-α为(3.71±0.26)pg/ml、IL-6(17.75±2.16)pg/ml、NEUT%(60.47±5.88)%,对照组分别为(4.55±1.47)pg/ml、(22.45±2.55)pg/ml、(65.74±5.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观察组腓肠肌周径为(34.22±1.41)cm、髌上周径为(43.15±1.64)cm,对照组分别为(40.46±1.65)cm、(48.59±1.86)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6个月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为(31.69±2.74)分、(45.26±3.65)分、(53.12±2.31)分,对照组分别为(22.41±2.38)分、(34.85±3.42)分、(40.76±3.5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膝关节评分(HSS)为(69.31±3.58)分、(88.47±3.64)分,对照组为(60.13±3.47)分、(73.69±3.5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压冷疗联合奥塔戈运动有效消除膝关节置换术后炎性因子,缓解关节肿胀程度,改善肢体平衡能力,促进膝关节功能良好恢复,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置换术 加压冷疗 奥塔戈运动
下载PDF
关节镜下腓骨长肌腱与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丁二虎 卢弘栩 +1 位作者 顾本进 曹毅 《交通医学》 2021年第3期281-283,290,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例(PLT组)采用腓骨长肌腱移植治疗,15例(HT组)采用腘绳肌腱移植治疗。采用Lysholm评分及Tegner运动能力...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腓骨长肌腱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后交叉韧带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交叉韧带断裂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1例(PLT组)采用腓骨长肌腱移植治疗,15例(HT组)采用腘绳肌腱移植治疗。采用Lysholm评分及Tegner运动能力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足踝科学会(AOFAS)评分评价手术前后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PLT组为84.7±4.0分,HT组为83.5±3.7分,分别高于术前36.5±1.9分,35.3±1.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Tegner运动能力评分PLT组和HT组分别为6.1±2.2分,5.9±2.0分,高于术前2.5±0.7分和2.9±0.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末次随访时AOF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LT组有1例(9.1%)膝关节感疼痛,HT组有2例(13.3%)膝关节内侧切口处麻木,分别予以限制活动、营养神经等措施后好转,未影响日常生活。结论:与自体腘绳肌腱重建膝关节后交叉韧带相比,腓骨长肌腱可取得同样满意的临床效果,且对踝关节功能无明显影响,供区并发症少,是膝关节后交叉韧带重建的又一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长肌腱 腘绳肌腱 后交叉韧带 关节镜
下载PDF
C臂机引导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松所致骨折
10
作者 洪克建 顾本进 +2 位作者 倪俊林 崔月华 刘文虎 《系统医学》 2017年第12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松所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0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所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研究这5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治疗的先... 目的探讨C臂机引导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松所致骨折的效果。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 ,选取该院于2010年5月—2015年6月期间收治的52例胸腰椎骨质疏松所致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回顾性研究这52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遵循随机、对照以及平均的分组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各26例。观察组在C臂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PVP方法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保守治疗方法。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的椎体高度[(72.55±10.69)%]、下腰部功能活动情况[(46.53±3.62)分]、后凸Sobb角度[(13.22±2.24)°]、生活质量[总分(65.85±12.36)分]以及疼痛程度[(0.96±0.31)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椎体高度[(64.09±10.61)%]、下腰部功能活动情况[(65.25±5.39)分]、后凸Sobb角度[(14.85±3.12)°]、生活质量[总分(55.96±10.39)分]以及疼痛程度[(2.45±0.69)分];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3.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臂机引导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骨松所致骨折,疗效确切,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臂机 胸腰椎 骨质疏松 骨松 骨折
下载PDF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老年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开阳 顾本进 卢弘栩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49-51,共3页
肱骨近端四部分骨折累及肱骨大小结节、肱骨解剖颈及肱骨外科颈,且伴有明显移位或成角,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术中复位固定困难,术后内固定穿出肱骨头、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高。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近端 假体和植入物 人工肱骨头置换
原文传递
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
12
作者 乐礼祥 丁健 +3 位作者 洪克建 顾本进 刘文虎 陈诚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1 月因股骨颈骨折入院手术治疗的 400 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 188 例,女 212 例;年龄 65~88 岁,平均 (78.3±10.6) 岁。按致伤原因分为:跌倒... 目的探讨成人股骨颈骨折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 2016 年 4 月至 2019 年 1 月因股骨颈骨折入院手术治疗的 400 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其中男 188 例,女 212 例;年龄 65~88 岁,平均 (78.3±10.6) 岁。按致伤原因分为:跌倒伤 93 例、车祸伤 58 例、外伤 249 例。按照术后是否存切口部位感染,分为感染组 (n=382) 和未感染组 (n=18)。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确定切口部位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多发损伤、肥胖 (BMI ≥ 28)、风湿病、服用激素及贫血史均是切口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 (P<0.05),而其它变量均与切口部位感染的发生不相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 BMI ≥ 28、糖尿病、服用激素、贫血及术前血红蛋白水平均是切口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5)。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多因素回归模型的拟合优度可 (χ^2=9.645,P=0.213)。结论糖尿病、BMI ≥ 28、皮质类固醇激素及贫血均是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切口部位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外科伤口 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股骨近端锁定板在治疗复杂性股骨近端骨折27例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顾本进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9年第34期8509-8510,共2页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在治疗复杂性股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杂性股骨近端骨折合适病例27例(AO/OTA分类31-A2-3、31-A3-3型)行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 a,临床疗效满意,包括局部无软组织并发症、获...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锁定板在治疗复杂性股骨近端骨折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复杂性股骨近端骨折合适病例27例(AO/OTA分类31-A2-3、31-A3-3型)行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2 a,临床疗效满意,包括局部无软组织并发症、获得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复杂性股骨近端骨折行股骨近端锁定板内固定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骨折/外科学 骨折固定术 人类
原文传递
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置换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洪克建 丁健 +2 位作者 刘文虎 房红生 顾本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19年第9期688-692,共5页
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后方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经后外侧切口行THA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 目的探讨后外侧切口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术中缝合外旋肌和保留后方关节囊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80例经后外侧切口行THA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及外旋肌术式,对照组不给予保留修复后方关节囊。分析并比较两组术后引流量,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血流变学指标变化;采用Harris评分对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进行评价;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肌力情况。结果治疗组术中出血量为(220.37±37.51) ml,对照组为(228.94±36.93) ml,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治疗组住院时间为(15.08±1.91)天,对照组为(15.49±2.58)天,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治疗组术后引流量为(113.57±45.72) ml,少于对照组(209.68±51.97) ml,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两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0.802);术后6个月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全血粘度[(4.25±1.36),(4.31±1.28) mPa·s]、血浆粘度[(1.71±0.19),(2.46±0.43)mPa·s]、红细胞比容[(37.91±2.37),(38.02±2.40)%]、红细胞刚性指数[(5.60±0.84),(5.66±0.71)]均较术前下降(P=0.000),红细胞变形指数[(0.88±0.04),(0.89±0.03)]较术前上升(P=0.000),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70%)高于对照组(45%),且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治疗组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较对照组低,有效肌力较对照组高。结论经后外侧入路行THA术中修复关节囊和外旋肌群能有效降低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术中出血量少,有助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关节脱位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江苏地区3年间绝经女性患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秦宝莹 顾本进 汤美秀 《临床军医杂志》 CAS 2019年第6期634-635,637,共3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江苏地区绝经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江苏地区某社区内绝经1年以上、年龄≥50岁的4 52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A组(50~59岁,n=1476)、B组(60~69岁,n=2 058)及C组(年龄≥70... 目的探讨并分析江苏地区绝经女性患骨质疏松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自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江苏地区某社区内绝经1年以上、年龄≥50岁的4 526例女性为研究对象,根据年龄分为A组(50~59岁,n=1476)、B组(60~69岁,n=2 058)及C组(年龄≥70岁,n=992);根据患骨质疏松症情况分为非骨质疏松组(n=2 108)与骨质疏松组(n=2 418)。比较各年龄层髋部与腰椎部骨密度、骨质疏松症发生率,分析患骨质疏松症的影响因素。结果绝经女性髋部(股骨颈、Wards三角、大转子)与腰椎部(L1、L2、L3、L4)骨密度比较,A组、B组均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髋部股骨干比较,A组、B组均高于C组,且A组高于B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骨质疏松症发生率为42.07%(621/1 476),B组为56.32%(1 159/2 058),C组为64.31%(638/992),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骨质疏松组比较,骨质疏松组年龄、生育数、绝经年限及存在骨折病史率均高于非骨质疏松组,体质量指数、运动情况均低于非骨质疏松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是绝经女性的高发病,女性绝经时间越长、生育个数越多,女性的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也越高,应鼓励绝经女性积极参与运动、适当提高自身体质量指数,以防范女性出现骨质疏松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女性 骨质疏松症 骨密度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颊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3
16
作者 陈丽霞 丁颖 +3 位作者 沈爱云 顾本进 黄蓉 杨小林 《江苏医药》 CAS 2021年第4期404-406,共3页
目的观察颊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NLB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颊针治疗,根据痛点和肌肉挛缩或硬结处靶点位置在人体面颊部的相应穴位分布实施单侧或双侧颊针治疗,留针20~40 min,每3天1... 目的观察颊针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NLBP)的临床疗效。方法慢性NLBP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A组采用颊针治疗,根据痛点和肌肉挛缩或硬结处靶点位置在人体面颊部的相应穴位分布实施单侧或双侧颊针治疗,留针20~40 min,每3天1次,5次1个疗程;B组采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作为对照。记录治疗前(T0)和治疗后1周(T1)和1个月(T2)、3个月(T3)时的VAS疼痛评分,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估疗效。观察神经损伤、皮肤损伤和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与T0比较,两组T1和T2时的VAS疼痛评分均减少(P<0.05),JOA评分增加(P<0.05)。T3时,A组的VAS疼痛评分低于B组,JOA评分高于B组(P<0.05),治疗优良率也高于对照组(88.0%vs.74.0%)(P<0.05)。两组均未发生神经损伤、皮肤损伤和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颊针治疗慢性NLBP的近期疗效满意,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颊针 体外冲击波 非特异性下腰痛
原文传递
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吴宏伟 杨小林 +2 位作者 夏飞 顾本进 任映梅 《中华医学超声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208-1211,共4页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45例,超声引导下腰脊...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行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于南通大学附属如皋医院择期行腰椎内固定术的患者9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45例,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45例。记录术中舒芬太尼总用量,脑电双频指数(BIS)值,术后0、4、8、12、24 h视觉模拟评分(VAS)及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嗜睡等并发症。结果2组术中BI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少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P<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术后0、4、8、12 h VAS评分明显小于静吸复合全身麻醉组(P均<0.05)。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静吸全身麻醉组患者无术后呕吐、皮肤瘙痒、嗜睡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腰脊神经后内侧支优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在腰椎内固定术中应用效果满意,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阻滞麻醉 全身麻醉 腰椎内固定术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原文传递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8
作者 乐礼祥 丁健 +2 位作者 顾本进 刘文虎 贾鹏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940-943,共4页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512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9例,女163例;平均年龄(45.28±2.64... 目的探讨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512例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9例,女163例;平均年龄(45.28±2.64)岁,根据术后患者是否发生深部感染分为深部感染组(30例)和非深部感染组(482例),分析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深部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30例深部感染患者经细菌培养结果显示:金黄色葡萄球菌19例(63.33%),铜绿假单胞杆菌2例(6.67%),表皮葡萄球菌6例(20.00%),多重细菌感染3例(10.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26.4 kg/m2)、手术时间(>148 min)、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anesthesiology association,ASA)分级≥3级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深部感染的高危因素(P<0.05,OR≥1)。结论闭合性胫骨平台骨折患者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并发深部感染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临床需根据上述危险因素实施针对性防治措施,避免深部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感染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联合三切口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洪克建 丁健 +2 位作者 刘文虎 倪俊林 顾本进 《中国骨与关节杂志》 CAS 2021年第6期443-446,共4页
目的探讨联合三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科创伤中心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经三切口入路治疗的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0(21~56)岁,依据Schatzker分型分为Ⅴ型... 目的探讨联合三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我院骨科创伤中心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并经三切口入路治疗的患者10例,其中男7例,女3例,平均年龄40(21~56)岁,依据Schatzker分型分为Ⅴ型8例,Ⅵ型2例。术后1年随访时采用HSS膝关节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活动情况,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估膝关节稳定性,采用Rasmussen影像学评分评价复位质量。结果10例患者平均获20.2(12~33)个月随访。平均手术时间为3.7(2.5~5.0)h,术中失血量为380.0(200.0~800.0)ml。术后1年随访时患者HSS评分为(89.2±4.4)(82~96)分,Lysholm评分为(91.0±3.7)(86~96)分,所有患者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均为阴性。Rasmussen影像学评分为(14.1±2.0)(12~18)分,优良率达100%。术后1年随访时,影像学提示所有骨折均达到解剖复位,无复位丢失及内固定断裂发生。结论联合三切口入路治疗复杂胫骨平台骨折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Lysholm膝关节评分 治疗结果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