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熟市城区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陈冰霞 顾淑君 +1 位作者 叶映丹 陈俐枫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14-115,共2页
目的了解常熟市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为开展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选择常熟市福山和沙家浜2个城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年龄≥50岁户籍居民800人,采用苏州市骨质疏松的基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身高、体... 目的了解常熟市中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症危险因素,为开展骨质疏松防治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选择常熟市福山和沙家浜2个城区,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年龄≥50岁户籍居民800人,采用苏州市骨质疏松的基线调查问卷进行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骨密度等体检,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骨质疏松症影响因素。结果检出骨质疏松症94例,患病率为11.7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OR=4.30,95%CI:2.40~7.68)、高龄(与50~<60岁组比较,70~<80组:OR=3.80,95%CI:1.63~8.85,≥80组:OR=4.47,95%CI:1.49~13.39)、低BMI(与BMI正常组比较,BMI<18.5组:OR=2.89,95%CI:1.36~6.73)是中老年人发生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高BMI(与BMI正常组比较,24~<28组:OR=0.07,95%CI:0.02~0.30,≥28组:OR=0.07,95%CI:0.01~0.34)、经常锻炼(OR=0.26,95%CI:0.14~0.49)为保护因素(P值均<0.05)。结论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群的高发疾病,针对社区居民开展骨质疏松症的筛查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老年 社区 骨质疏松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常熟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张秋伊 顾淑君 周正元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3年第4期393-397,共5页
目的了解常熟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血压控制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常熟市抽取年龄≥18岁高血压患者4777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因素lo... 目的了解常熟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血压控制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年11月—2019年7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常熟市抽取年龄≥18岁高血压患者4777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压控制影响因素,构建血压未控制风险预测列线图(Nomogram)模型,并评估其稳定性。结果常熟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为41.39%。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男性、吸烟、饮酒(OR值分别为2.623、3.002、1.942)是血压未控制危险因素,饮茶(OR=0.717)是保护因素(P值均<0.05);随着年龄、BMI、FBG、TC水平增高,血压未控制风险升高(OR值分别为1.029、1.036、1.088、1.154),随着血尿酸(SUA)水平增高(OR=0.999)血压未控制风险略有下降(P值均<0.05);与高血压患病年限<5年比较,随患病年限增加(5~<10年:OR=1.212;10~<15年:OR=1.318;15~19年:OR=1.320)血压未控制风险增加(P值均<0.05)。构建的血压未控制风险预测Nomogram模型一致系数为0.680(0.660~0.690),预测平均错误率为0.009,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常熟市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偏低,应重视高血压患者个体化防治和针对性干预,提高血压控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血压控制 列线图
下载PDF
AGTR1基因rs2638360位点多态性对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发生风险的影响
3
作者 张敬琪 顾淑君 +1 位作者 周正元 陈小芳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receptoRtype 1,AGTR1)基因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生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利用“135”前瞻性队列研究(2... 目的评估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ngiotensinⅡreceptoRtype 1,AGTR1)基因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发生风险的前瞻性关联。方法利用“135”前瞻性队列研究(2013至2019)的数据,对1569名无血缘关系的中国成年人进行rs2638360位点的分型。使用R语言3.6.2的SNPassoc包评估rs2638360位点突变与IS发生风险的相关性,使用SAS 9.4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分层分析及叉生分析。结果6年的随访期间,68人(4.33%)发生IS。未发现AGTR1基因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IS的发生风险,但在年龄≥51岁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2.58 mmol/L的研究对象中,与携带rs2638360位点TT基因型的个体比较,携带该位点TC/CC基因型的个体发生IS的风险增加(P<0.05),且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可产生联合作用显著影响IS的发生风险(P<0.05)。结论携带rs2638360位点TC/CC基因型且年龄≥51岁或LDL-C水平较低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发生IS,且rs2638360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年龄或HDL-C可产生联合作用,显著影响中国人群发生IS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缺血性脑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亚利桑那菌引起的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病例报告 被引量:5
4
作者 雷蕾 刘莉 +4 位作者 张再蓉 顾淑君 王强 余星明 赵波 《四川动物》 CSCD 1999年第4期182-183,共2页
对80 日龄大熊猫幼仔出血性肠炎血便标本的致病性病原菌作分离、培养、鉴定, 确认亚利桑那菌为引起感染的病原菌。并根据其药物敏感性使用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治疗, 取得良好效果。
关键词 大熊猫 出血性肠炎 亚利桑那菌 抗生素 治疗
下载PDF
食品中沙门氏菌的化学发光免疫快速检验 被引量:4
5
作者 杨秀岑 伍莉萍 +9 位作者 李军 陈达进 高巽坤 顾淑君 张传彬 张再蓉 骆世银 赵晋 欧章玉 薛晴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6,共3页
本文筛选出聚氯乙烯平片作载片固定细菌,再与一抗及 HRP 标记二抗温育,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以 P/N≥3作为阳性标准,测定了62份食品样品,结果与常规培养法相比,符合率为85.5%。如均不考虑增菌时间,用本法测定沙门氏... 本文筛选出聚氯乙烯平片作载片固定细菌,再与一抗及 HRP 标记二抗温育,以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了食品中沙门氏菌。以 P/N≥3作为阳性标准,测定了62份食品样品,结果与常规培养法相比,符合率为85.5%。如均不考虑增菌时间,用本法测定沙门氏菌仅需8~4h,约为传统方法所需时间的1/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 沙门氏菌 化学发光免疫
下载PDF
胆红素结石病兔模型的粘液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李宁 肖路加 +5 位作者 陈世玮 李立 肖邦良 程薇波 高巽坤 顾淑君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417-420,共4页
作者通过胆红素结石病兔模型,用粮液组织化学方法对胆红素结石成石过程中硫酸粘多糖的来源、性质、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动态对比观察,发现胆囊及胆管粘膜下的腺体增生和分泌亢进是感染条件下色素石成石机制中的一种基本病理改变,且与人类... 作者通过胆红素结石病兔模型,用粮液组织化学方法对胆红素结石成石过程中硫酸粘多糖的来源、性质、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动态对比观察,发现胆囊及胆管粘膜下的腺体增生和分泌亢进是感染条件下色素石成石机制中的一种基本病理改变,且与人类胆红素结石病人肝胆系统病理改变极为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红素结石 胆道粘液腺 组织化学
下载PDF
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光汉 钟顺隆 +8 位作者 张安居 余建秋 李绍昌 高巽坤 顾淑君 张传彬 陈立礼 柯红 秦光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68-275,共8页
1986年以来,成都、卧龙等地的大熊猫相继发生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体温正常、白细胞总数偏低,病理变化以肠粘膜充血、出血、坏死脱落为主的疾病。其发病突然,病情重,死亡率高。取急性期粪、血及死亡尸体各种标本,采用人胚... 1986年以来,成都、卧龙等地的大熊猫相继发生一种临床主要表现为便血、体温正常、白细胞总数偏低,病理变化以肠粘膜充血、出血、坏死脱落为主的疾病。其发病突然,病情重,死亡率高。取急性期粪、血及死亡尸体各种标本,采用人胚肺二倍体细胞、猴肾及地鼠肾传代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培养,电镜观察,均未发现可疑病毒;同时进行厌氧、微需氧及需氧细菌培养,通过形态学、生理学、血清学、动物试验及毒力检测,13例标本中,有9例分离出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O152)25株,几乎呈纯培养生长。经药物敏感试验,筛选出一系列敏感抗菌药,选用先锋必为主药治疗20头病例(轻、中度便血14例、重度便血6例)全部治愈。用犊牛、鸡等动物作动物模型,复制出类似症状,细菌回收,仍为原菌。通过上述系列研究,证明肠侵袭性大肠杆菌(EIEC.O152)是成都地区大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提出临床抢救综合措施,收到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熊猫 出血性肠炎 大肠杆菌
下载PDF
心安颗粒体外抗柯萨奇病毒的药效学试验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思进 尹思源 +3 位作者 贾文祥 张再容 马巨辉 顾淑君 《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6期443-445,共3页
目的 :测定心安颗粒对柯萨奇病毒 (CVB3)的体外抗病毒活性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结果 :心安颗粒浸膏的浓度在 15 5mg/ml时 ,若先作用于Hela细胞 2小时后 ,再感染CVB3,可以保护Hela细胞免受病理损伤。若Hela细胞先感染CVB32小时... 目的 :测定心安颗粒对柯萨奇病毒 (CVB3)的体外抗病毒活性作用。方法 :采用细胞培养法。结果 :心安颗粒浸膏的浓度在 15 5mg/ml时 ,若先作用于Hela细胞 2小时后 ,再感染CVB3,可以保护Hela细胞免受病理损伤。若Hela细胞先感染CVB32小时后 ,再上药物 ,则 31mg/ml的心安颗粒浸膏液可以保护Hela细胞。结论 :心安颗粒用于预防CVB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安颗粒 抗柯萨奇病毒 体外试验 药效学
下载PDF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
9
作者 张传彬 高巽坤 +9 位作者 顾淑君 张再蓉 李光汉 钟顺隆 张安居 余建秋 李绍昌 陈立礼 柯红 秦光明 《四川动物》 CSCD 1994年第4期179-180,共2页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蓉,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蓉,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本文对13株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肠炎 MBC MIC 成都动物园 绍昌 侵袭性大肠杆菌 华西医科大学 菌落形成单位 淑君 敏感试验
下载PDF
能长期保存染色片的新型封片剂——芳香族异氰酸酯
10
作者 张传彬 高巽坤 +1 位作者 顾淑君 曹国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61-61,共1页
在微生物学教学和科研中,需长期保存一些染色片以供学生观察和科研存档。目前我国常用的封片剂为加拿大胶,封存的染色片久后往往会出现变色、脱色和菌体模糊不清的现象,不封片的染色标本经多次油镜观察,二甲苯去油退色更快。
关键词 封片剂 异氰酸 长期保存 异氰化物 树胶 加拿大胶 盖玻片 白色葡萄球菌 芳香族
下载PDF
选用不同条件测定皮癣灵对真菌MIC值的影响
11
作者 张传彬 顾淑君 +1 位作者 高巽坤 张志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5-156,共2页
采用正文试验设计测定菌种、菌数、培养基pH、试验方法四因素对皮癣灵MIC值的影响。结果皮癣灵对皮肤丝状菌效果最好,对白色念珠菌稍次。试验所设菌数,培养基pH和试验方法对药物的MIC值无影响。
关键词 皮癣灵 正交试验 真菌 MIC
下载PDF
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初探
12
作者 张传彬 高巽坤 +9 位作者 顾淑君 张再容 李光汉 钟顺隆 张安居 余建秋 李绍昌 陈立礼 柯红 秦光明 《四川动物》 CSCD 1995年第1期42-43,共2页
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初探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容,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199... 小熊猫出血性肠炎的病原初探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容,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1993年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饲养的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猫 小熊猫 出血性肠炎 病原
下载PDF
皮癣灵的抗细菌作用及其MIC的测定
13
作者 张传彬 张志荣 +1 位作者 顾淑君 高巽坤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18-119,共2页
测定皮癣灵对细菌的抗菌作用,以探讨其在浅部真菌病中的抗继发细菌感染的作用。
关键词 皮癣灵 抗真菌药 抗细菌作用
下载PDF
封存真菌玻片培养的一种改良方法
14
作者 张传彬 顾淑君 +1 位作者 高巽坤 林志靖 《微生物学杂志》 CAS 1987年第4期60-60,共1页
真菌形态的比较研究,较为困难,真菌玻片培养封存一直不令人满意。本法可在封片前全部去除培养基、显示真菌真实结构。标本染色或不染色形态均清晰、立体感强。所用封片剂为芳香族异氰酸酯、粘着力强、固化快、固化后可经3%盐酸酒精和0.... 真菌形态的比较研究,较为困难,真菌玻片培养封存一直不令人满意。本法可在封片前全部去除培养基、显示真菌真实结构。标本染色或不染色形态均清晰、立体感强。所用封片剂为芳香族异氰酸酯、粘着力强、固化快、固化后可经3%盐酸酒精和0.1%的新洁尔灭浸泡30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 玻片培养 琼脂
下载PDF
数字媒体艺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淑君 《美与时代(城市)》 2016年第12期36-37,共2页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作为现今城市社会中一种日趋重要的形式,逐渐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城市各方面规划中,尤...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作为现今城市社会中一种日趋重要的形式,逐渐成为城市的符号与象征,是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数字媒体艺术作为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体,是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在城市各方面规划中,尤其是在城市公共艺术、城市景观设计中逐渐应用和发展,为我国的城市现代化建设添加了光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媒体艺术 城市规划 应用
下载PDF
高血压病影响因素及发病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秋伊 顾淑君 +1 位作者 周正元 顾子佳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704-708,共5页
目的探讨常熟市居民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建立高血压病发病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在常熟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共纳入11809名调查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病相关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常熟市居民高血压病的影响因素,建立高血压病发病风险预测列线图。方法在常熟市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共纳入11809名调查对象。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男性和女性高血压病相关影响因素,分别构建高血压病发病风险预测列线图,计算一致系数及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评估其稳定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年龄、饮酒、家族史、体质指数、腰围和血尿酸是男性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099、1.544、2.413、1.154、1.021和1.541),饮茶是保护因素(OR=0.709)。年龄、家族史、体质指数、甘油三酯和血尿酸是女性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1.115、2.479、1.127、1.151和1.003)。列线图的一致系数分别为0.78(0.76~0.79)和0.80(0.79~0.81),模型预测平均错误率为0.015和0.013,提示具有较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结论所得列线图直观显示了多个影响因素的作用,可用于社区居民高血压病筛查。针对其自身危险因素,分别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有助于个体化防治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风险 列线图
下载PDF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
17
作者 张传彬 高巽坤 +9 位作者 顾淑君 张再蓉 李光汉 钟顺隆 张安居 余建秋 李绍昌 陈立礼 柯红 秦光明 《四川动物》 CSCD 1994年第1期179-180,共2页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蓉,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 三种药物对大熊猫出血性肠炎致病菌的MIC、MBC测定张传彬,高巽坤,顾淑君,张再蓉,李光汉,钟顺隆,张安居,余建秋,李绍昌,陈立礼,柯红,秦光明华西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组成都610041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成都动物园四川省卫生防疫站本文对13株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病菌 MBC 药物 MIC 临床用药 体外抗菌 侵袭性大肠杆菌 大熊猫 出血性肠炎病 耐药菌株
全文增补中
活犬血检中分离出产气荚膜杆菌
18
作者 柳家玉 李克清 +1 位作者 贺稚非 顾淑君 《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 CAS 1989年第4期243-243,共1页
我们在1986年底,从成都郊区等地收购了一批犬,其中有8只较瘦弱,有病态,但体表未见其他异常,作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标本采集和培养:在严格无菌情况下各采血5ml,立即分别接种在肉汤内,置37℃孵箱中培养。肉汤瓶中的培养物转种... 我们在1986年底,从成都郊区等地收购了一批犬,其中有8只较瘦弱,有病态,但体表未见其他异常,作了病原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1.标本采集和培养:在严格无菌情况下各采血5ml,立即分别接种在肉汤内,置37℃孵箱中培养。肉汤瓶中的培养物转种血平板,并涂片,染色及镜检。 (1)肉汤培养:肉汤孵育至41小时,发现1、2、4、5、6、8号标本的培养物变混浊,变黑而带深玫瑰红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气荚膜杆菌 转种血平板 肉汤培养 玫瑰红色 分离培养 培养物 培养管 细菌感染 菌血症 革兰氏阳性杆菌
下载PDF
人工瓣膜材料细菌粘附与细菌生长的关系 被引量:4
19
作者 黄云超 张尔永 +4 位作者 石应康 田子朴 周清华 顾淑君 雷蕾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人工瓣膜材料细菌粘附与细菌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125Ⅰ标记细菌放射性测定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曲线,同时测定4种细菌对人工瓣膜材料涤纶、热解...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评价人工瓣膜材料细菌粘附与细菌生长的关系。方法采用平板菌落计数法、125Ⅰ标记细菌放射性测定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绿脓杆菌的生长曲线,同时测定4种细菌对人工瓣膜材料涤纶、热解碳、聚四氟乙烯的粘附情况。结果4种细菌对3种人工瓣膜材料粘附能力与细菌生长曲线基本一致。细菌在体外生长不受人工瓣膜材料存在的影响,不同时间同一细菌对同一材料粘附不同。结论细菌对材料粘附与细菌生长曲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瓣膜 生物材料 细菌生长 细菌粘附
下载PDF
从患出血性肠炎的大熊猫粪便中分离出两株细菌的外膜蛋白提取与鉴定
20
作者 柯红 姜大秀 +10 位作者 秦光明 郑国英 陈立礼 李光汉 田华剑 赵小苓 钟顺隆 高巽坤 张传彬 顾淑君 张再蓉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 CAS 1991年第4期225-226,共2页
大熊猫是世界珍贵的稀有动物.是我国的国宝。近年来成都动物园的熊猫曾连续发生出血性肠炎,并有死亡。为了探索该病的病原,高巽坤等曾从患病熊猫粪便中分离出两株细菌。经形态学、培养特性及生化反应等方面的鉴定。
关键词 大熊猫 出血性肠炎 细菌 外膜蛋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