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茵陈蒿汤联合西医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的疗效观察
1
作者 蒋兆荣 徐继红 +3 位作者 邹梅 姬腾飞 刘欢 顾生旺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1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HBV-ACLF(黄疸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茵陈...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辅助常规西医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的效果及对凝血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60例HBV-ACLF(黄疸肝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茵陈蒿汤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均持续治疗4周。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指标[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活动度(PTA)、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纤维蛋白原(FIB)]、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评分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本组患者无在院死亡病例。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凝血功能指标PTA、FI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INR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MELD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茵陈蒿汤具有祛黄解瘀、清热利湿、护肝解毒之效,辅助临床西医治疗可有效提高HBV-ACLF患者的肝功能,改善患者凝血功能,较单一西医治疗受益更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慢加急性肝衰竭 茵陈蒿汤 肝功能 凝血功能
下载PDF
1023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顾生旺 章廉 +5 位作者 冯筱榕 彭吉力 侯金林 卢桥生 朱幼芙 骆抗先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1-42,共2页
探讨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将 10 2 3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资料输入计算机 ,用SPSS8 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各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 76 9% ,诊断符合率依次为慢性肝炎重度组(CHs) 81 9% ,慢性肝炎轻中度组 (... 探讨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将 10 2 3例病毒性肝炎临床与病理资料输入计算机 ,用SPSS8 0统计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各型肝炎临床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 76 9% ,诊断符合率依次为慢性肝炎重度组(CHs) 81 9% ,慢性肝炎轻中度组 (CHL~m) 81 4% ,活动性肝硬变 (ALC) 5 2 % ,静止性肝硬变 (LC) 5 0 % ,急性重型肝炎 (ASH) 5 0 % ,急性肝炎 (AH) 38 6 % ,慢性重症肝炎 (CSH) 35 7% ,亚急性重症肝炎 (SSH) 0 %。临床与病理结合 ,有助于提高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肝炎 病理诊断 组织学检查 误诊
下载PDF
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致反复输液反应4例报告 被引量:4
3
作者 顾生旺 张成 +3 位作者 蒋兆荣 万利 文那 孙瑶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58-358,共1页
关键词 注射用促肝细胞生长素 输液反应 反复 国药准字 批准文号 吉林省
下载PDF
肝硬变及肝纤维化血清HA及hPC Ⅲ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7
4
作者 顾生旺 章廉 +3 位作者 侯金林 冯晓榕 骆抗先 翁介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1期1011-1012,共2页
关键词 肝硬化 前胶原 透明质酸 肝纤维化 诊断
下载PDF
慢性肝病胆小管增生与肝纤维化的关系 被引量:9
5
作者 顾生旺 骆抗先 +3 位作者 章廉 吴爱华 何海棠 翁介月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10期845-847,共3页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胆小管增生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LDP 法观察77 例同时进行肝活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纤维化标志检测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穿组织及10 例肝癌和2 例正常人手术标本的CK- 19 单克隆抗体表达情况,并与肝病分...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胆小管增生与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 用LDP 法观察77 例同时进行肝活组织学检查及血清纤维化标志检测的慢性肝病患者肝穿组织及10 例肝癌和2 例正常人手术标本的CK- 19 单克隆抗体表达情况,并与肝病分级分期及血清纤维化标志等进行比较.结果 随CK- 19 表达强度从+ 到++++ ,4 项纤维化标志均逐步升高,尤其透明质酸与CK - 19 表达强度的同步性最好,各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CK - 19 表达强度与肝病分级分期等显著相关(χ2 分别为65-6 ,69-7 ,P 均< 0-01) ;CK - 19 染色还能显示胆小管破坏及淋巴细胞浸润.结论 CK- 19 染色对判断肝纤维化程度及肝炎相关的自身免疫现象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肝硬化 胆小管增生
下载PDF
腹水浓缩回输治疗顽固性肝硬化腹水109例次疗效观察 被引量:8
6
作者 顾生旺 蒋兆荣 +2 位作者 万利 曹榕 薛慧慧 《东南国防医药》 2008年第1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对67例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109例次腹水超滤浓缩后,经腹腔回输体内。结果治疗后腹围(93.4±5.4)cm与治疗前(99.7±7.5)cm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每日尿... 目的观察腹水浓缩腹腔回输治疗难治性肝硬化腹水的疗效。方法对67例难治性肝硬化腹水患者进行109例次腹水超滤浓缩后,经腹腔回输体内。结果治疗后腹围(93.4±5.4)cm与治疗前(99.7±7.5)cm比较,明显下降(P<0.05),治疗后每日尿量(1 900.5±210.3)ml与治疗前(1 006.8±230.5)ml比较,明显增加(P<0.05);但血清白蛋白无明显增加。结论腹水浓缩回输能减轻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患者之症状,但不能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顽固性 腹水 浓缩回输
下载PDF
552例乙型肝炎患者HBsAg与HBeAg定量反弹情况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顾生旺 刘欢 +5 位作者 赵兵 蒋兆荣 张金荣 李素娟 杨文娟 吴德平 《肝脏》 2015年第6期495-497,共3页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e抗原定量反弹相关研究应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其反弹直接与乙型肝炎难治性相关,我院于2011年8月一2014年12月对552例乙型肝炎患者二对半定量进行动态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人选...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与e抗原定量反弹相关研究应该引起临床足够重视,其反弹直接与乙型肝炎难治性相关,我院于2011年8月一2014年12月对552例乙型肝炎患者二对半定量进行动态观察研究,结果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人选552例住院或门诊患者,反弹组240例,其中男性167例,年龄(38.8±10.7)岁,女性73例,年龄(39.2±12.2)岁,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101例,占41.7%,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39例,占58.3%;无反弹组312例,其中男242例,年龄(40.5±10.5)岁,女70例,年龄(42.0±12.8)岁;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131例,占41.98%,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181例,占58%;诊断按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与感染病学分会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0年版)[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患者 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 HBEAG定量 HBSAG HBEAG阴性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中华医学会 门诊患者
下载PDF
干扰素联合核苷类似物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sAg和HBeAg定量影响的平台效应 被引量:6
8
作者 顾生旺 周曙 +6 位作者 刘欢 江海洋 蒋兆荣 李素娟 杨文娟 高凯旋 吴德平 《肝脏》 2016年第7期557-560,共4页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核苷类似物对HBsAg,HBeAg定量影响的平台效应。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34例CHB患者HBsAg,HBeAg定量,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34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126例HBsAg定量下降,降幅〈30%31例、30%-50%21... 目的研究干扰素联合核苷类似物对HBsAg,HBeAg定量影响的平台效应。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34例CHB患者HBsAg,HBeAg定量,用SPSS 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34例乙型肝炎患者治疗后,126例HBsAg定量下降,降幅〈30%31例、30%-50%21例、51%-80%36例、〉80%38例;上升7例;无变化1例74例HBeAg定量下降,降幅〈30%2例、30%-50%12例、51%-80%9例、〉80%51例;上升8例,其中1例小三阳变为大三阳;无变化52例。HBeAg阳性CHB组1例HBsAg转阴,HBeAg转阴率32.09%(26/81);HBeAg阴性CHB组HBsAg转阴率7.55%(4/53)。HBeAg阳性CHB治疗前后HBsAg定量分别(27 104.07±32 642.11)IU/mL,(12 263.37±19 037.3)IU/mL,降幅(51±39)%;HBeAg定量分别(1600.86±2796.52)CI,(445.0±1 245.39)CI,降幅(60±95)%。HBeAg阴性CHB治疗前后HBsAg定量分别(4926.3±6607.88)IU/mL,(2565.77±4110.57)IU/mL,降幅(54±42)%。HBeAg阴性CHB组HBsAg,HBeAg定量反弹率66.03%(35/53),反弹1,2,3,4,5,6次以上分别11,14,7,2,0,1例,共反弹75例次。HBeAg阳性CHB组HBsAg,HBeAg定量反弹率85.18%(69/81),反弹1,2,3,4,5,6次分别26,16,12,8,5,2例,共反弹163例次,总反弹238例次。反弹有4种模式,HBsAg,HBeAg同时上升型常与HBV DNA控制不佳有关;HBsAg下降,HBeAg上升型可向前者转化;HBeAg下降HBsAg上升型,HBeAg稳定HBsAg上升型更多见。结论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CHB是目前较理想的方案,延长疗程对HBeAg尤其HBsAg转阴并无突破;治疗过程中HBsAg,HBeAg定量频发反弹现象,平台效应与CHB难治直接相关,及时发现并明确反弹原因,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不断优化治疗可望减少反弹并打破平台效应,提高CHB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HBV DNA定量
下载PDF
晚期肝硬化行超量腹水浓缩回输18次1例 被引量:4
9
作者 顾生旺 蒋兆荣 +1 位作者 王薇薇 刘春艳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1年第3期14-15,共2页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是临床常见的难治疾病,为肝移植的明确指征。严格限钠、限水、应用白蛋白及大剂量利尿剂为主要的常规治疗,如不能有效减少腹水,极易出现低钠血症及肝肾综合征,病死率高[1-3]。
关键词 腹水浓缩回输 晚期肝硬化 顽固性肝硬化腹水 低钠血症 肝移植 腹水回输 白蛋白 难治疾病 肝肾综合征 门静脉高压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德福韦酯停药后肝炎9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顾生旺 赵兵 +2 位作者 刘欢 蒋兆荣 焦峰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3年第4期29-32,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DV治疗CHB患者停药后肝炎复发率与停药原因。方法对635例不同剂量ADV治疗的CHB患者定期检测肝功能、HBV DNA并建立Excel随访系统,比较各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结果半量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为14.2%,常量组停药后肝炎发生...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ADV治疗CHB患者停药后肝炎复发率与停药原因。方法对635例不同剂量ADV治疗的CHB患者定期检测肝功能、HBV DNA并建立Excel随访系统,比较各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结果半量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为14.2%,常量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为13.7%,1.5倍量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为12.5%,2倍量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为16.2%,联合治疗组停药后肝炎发生率为19.3%;各组累计停药肝炎91例(14.3%),停药相关肝癌2例(0.3%),重症肝炎3例(0.5%),死亡4例(0.6%)。结论停药主要原因为包括效果不满意46.1%、经济困难21.9%,抗病毒认知度不够13.1%。2倍量组与联合治疗组停药肝炎发生率均高于常量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加强健康教育与医患沟通,提高疾病认知度、定期检查并不断优化治疗是防止停药肝炎及相关事件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阿德福韦酯 依从性 个体化 随访管理
下载PDF
前列地尔先后致休克寒颤高热及皮肤过敏1例 被引量:4
11
作者 顾生旺 蒋兆荣 +2 位作者 刘欢 张金荣 朱谦 《肝脏》 2014年第12期997-998,共2页
患者,男,49岁,已婚,HBsAg 阳性15年,乏力、腹胀2月,2014年6月15日宝应县人民医院查肝功能:TBil 28.5μmol/L,Alb 36 g/L,ALT 52 U/L,AST 64 U/L,GGT 43 U/L,肾功能、血糖正常;甲、丙、戊肝抗体阴性。B 超:肝硬化、... 患者,男,49岁,已婚,HBsAg 阳性15年,乏力、腹胀2月,2014年6月15日宝应县人民医院查肝功能:TBil 28.5μmol/L,Alb 36 g/L,ALT 52 U/L,AST 64 U/L,GGT 43 U/L,肾功能、血糖正常;甲、丙、戊肝抗体阴性。B 超:肝硬化、胆囊壁水肿、脾大、腹腔液性暗区8 cm。因治疗效果不理想,于2014年6月26日来我院门诊查血常规:Hb 100 g/L,WBC 1.63×109/L,PLT 11×109/L,乙肝两对半定量 HBsAg 3370 IU/mL、HBeAg 1.4 CI、HBcAb 2.0 CI;HBV-DNA 2.82×105 copies/mL;HA 377 ng/mL,6月29日门诊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脾功能亢进”收入我院。查体:神志清,精神可,面晦,巩膜无黄染,无肝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腹稍膨隆,全腹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肝区轻度叩击痛,脾肋下3cm,移动性浊音+,双下肢轻度水肿。2014年6月30日腹水常规:李凡他试验阴性,WBC 70×106/L,RBC 1000×106/L;2014年7月1日查 Hb 86 g/L, WBC2.27×109/L,PLT23×109/L,丙肝病毒抗体阴性,HIV抗体阴性,RPR 阴性,PT13.3秒,胸片未见异常;腹部彩超:肝硬化,胆囊壁增厚,脾大,腹水79 mm;十二导联心电图正常;经阿德福韦酯,复方盐酸阿米洛利口服,泮托拉唑,多烯磷脂酰胆碱,还原型谷胱甘肽,胸腺肽,前列地尔,30%脂肪乳,20%人血白蛋白,静脉滴注,呋噻米100 mg、多巴胺20 mg、庆大霉素16 wu 腹腔注入等综合治疗,腹水基本消失。2014年7月1日下午14:30利多卡因0.1局麻后,经股动脉穿刺,DSA 下行腹部血管造影后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栓塞脾体积50%,术后轻度腹痛恶心,体温37.7~38.6℃,7月5日血常规:Hb 96 g/L, RBC 4.09×1012/L,WBC 19.12×109/L,PLT 94×109/L;血糖5.5 mmol/L,钠130 mmo/L;尿酸183.8μmol/L;降钙素原5.89 ng/mL;停乳酸左氧氟沙星0.3g,2/日静滴,加用头孢西丁钠3g,2/日,奥硝唑针100 mL,2/日联合治疗后体温渐渐下降,2014年7月8日腹部 B 超:肝硬化腹水(深度86 mm),反应性胆囊炎,脾栓塞术后,脾大(长径188 mm、肋间厚73 mm)。2014年7月9日最高体温37.6℃;2014年7月10日上午10:10输注前列地尔10μg+生理盐水100 mL 时,突然胸闷、畏寒、面色苍白、呼吸困难,急测血压80/40 mmHg,心率174次/分,考虑输液反应合并休克,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异丙肾上腺素针1 mg 肌注,地塞米松10 mg 静注,葡萄糖酸钙20 mL 稀释后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多巴胺40mg,间羟胺20 mg升压,15分钟后血压,心率基本正常,仍明显寒颤,经山莨菪碱10 mg 肌注,寒颤消失,体温最高38.5℃,次日静滴前列地尔时无任何不良反应,但2014年7月12日上午11:00左右静滴前列地尔约1/4时,出现皮肤瘙痒伴双下肢淡黄色斑丘疹,渐渐增多,体温38.4℃,考虑前列地尔过敏并立即停用,经地塞米松10 mg,葡萄糖酸钙20 mL,异丙嗪25 mg 抗过敏治疗症状消失,继续用其他药物未见任何过敏反应;2014年7月23日复查血常规:Hb 101 g/L,WBC 4.22×109/L,PLT 363×109/L,肝功能:TBil 14.9μmol/L,ALB 38.8 g/L,ALT 62.7 U/L,AST 63 U/L,GGT 55.4 U/L;肾功能正常;降钙素原0.09 ng/mL;B 超:”肝硬化,反应性胆囊炎,脾大,脾栓塞后改变,少量腹水27 mm”,2014年7月25日出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地尔 皮肤过敏 合并休克 寒颤 脾动脉部分栓塞术 肝硬化失代偿 腹部血管造影 肝硬化腹水
下载PDF
定量检测710例肝病患者HBsAg和HBeAg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顾生旺 张金荣 +6 位作者 赵兵 李素娟 杨文娟 朱谦 刘欢 蒋兆荣 吴德平 《肝脏》 2014年第6期420-422,共3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定量变化规律,探讨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争取满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检测710例 HBV 相关肝病患者 HBsAg 和HBeAg,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与肝硬化患者表面抗原(HBsAg)与e抗原(HBeAg)定量变化规律,探讨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并争取满意效果的可行性。方法采用荧光磁微粒酶免法检测710例 HBV 相关肝病患者 HBsAg 和HBeAg,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HBsAg<0.2 IU/mL 61例,占8.5%;HBsAg>0.2 IU/mL~<100 IU/mL 为低水平 HBsAg组,55例,占7.7%;HBsAg >100 IU/mL~<1000 IU/mL 为中等水平 HBsAg 组,142例,占20%;HBsAg 1000~5000 IU/mL为高水平 HBsAg 组,211例,占29.7%;HBsAg>5000 IU/mL 为超高水平HBsAg组,241例,占33.9%;各型肝炎随年龄增大,HBsAg 定量值逐步下降,转阴高峰集中在46岁左右;HBeAg 阴性组(<1.0 CI)453例,占63.8%;低水平 HBeAg阳性组(>1.0 CI~<10 CI)96例,占13.5%;中等量水平 HBeAg 阳性组(>10 CI~<100 CI)55例,占7.7%;高水平 HBeAg 阳性组(>100 CI~<500 CI)23例,占3.2%;超高水平HBeAg阳性组(>500 CI)83例,占11.6%;从慢性 HBV携带者,慢性乙型肝炎,代偿期肝硬化到失代偿期肝硬化,年龄逐步增大,HBsAg和 HBeAg定量秩均值逐步下降,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HBsAg 和 HBeAg 定量随年龄增加与病情发展逐步下降,根据 HBsAg,HBeAg 和 HBV DNA定量进行分层次联合抗病毒治疗可争取较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肝硬化 肝癌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肝炎E抗原 定量
下载PDF
恙虫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52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顾生旺 骆抗先 章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272-273,共2页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在恙虫病中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2例恙虫病病人的病历资料,对住院前发热天数、尿蛋白、肝功能等与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恙虫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高达78.8%,合并肝损... 目的探讨低白蛋白血症在恙虫病中的发生率及其可能原因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52例恙虫病病人的病历资料,对住院前发热天数、尿蛋白、肝功能等与血浆白蛋白水平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恙虫病合并低白蛋白血症发生率高达78.8%,合并肝损害发生率62.7%;住院前发热10d以上、年龄大于40岁、血清谷草转氨酶>40U/L者,血浆白蛋白均较其对照组明显减低结论低白蛋白血症对恙虫病的诊断、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临床应加强恙虫病的营养与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恙虫病 低白蛋白血病 并发症 发生率
下载PDF
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益健^(TM))致严重不良反应4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生旺 万利 +3 位作者 蒋兆荣 胡大山 厉芹 胡建强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35-335,共1页
我院于2005年6月中旬1周内发生4起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双益健TM,上海复旦复华药业有限公司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31265)引起的不良反应,报告如下.……
关键词 还原型谷胱甘肽 严重不良反应 注射用 国药准字 批准文号
下载PDF
血清透明质酸与其它纤维化标志及主要肝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顾生旺 章廉 +3 位作者 骆抗先 卢桥生 郭亚兵 朱幼芙 《肝脏》 1999年第4期234-235,共2页
关键词 肝纤维化 透明质酸 肝功能指标
下载PDF
血清HA、LN、hPCⅢ、CⅣ联合检测与病理诊断肝硬变及肝纤维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顾生旺 章廉 +3 位作者 侯金林 冯筱榕 骆抗先 翁介月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34-136,共3页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标志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变的价值。方法 用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参照各组各项纤维化标志分布的散点图,分别拟定肝硬变及肝纤维化的诊断截断点。按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活动性肝硬变及早期肝... 目的 探讨血清纤维化标志诊断肝纤维化及肝硬变的价值。方法 用病理诊断作为金标准,参照各组各项纤维化标志分布的散点图,分别拟定肝硬变及肝纤维化的诊断截断点。按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计算灵敏度、特异度等。结果 活动性肝硬变及早期肝硬变组四项纤维化标志升高最为明显:以HA≥190μg/L几为截断点诊断肝硬变的灵敏度为82.5%,特异度94.6%,准确度90.3%,拟定hPCⅢ≥160μg/L或HA≥70μg/L为截断点诊断肝纤维化,灵敏度分别为73.0%,70.6%;特异度83.3%,86.7%;准确度分别为74.0%,72.3%。LN和CⅣ诊断肝硬变和肝纤维化灵敏度均低于66.4%。结论 联合应用HA和hPCⅢ诊断肝硬变、肝纤维化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层粘连蛋白 Ⅲ型胶原 肝纤维化 早期肝硬变
下载PDF
395例肝病患者血清甲胎蛋白10年随访 被引量:2
17
作者 顾生旺 赵兵 +2 位作者 孙瑶瑶 蒋兆荣 王建国 《肝脏》 2011年第3期213-215,共3页
目的分析395例各型肝病(合并肝占位或AFP异常)血清AFP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铁蛋白、透明质酸,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共430例患者符... 目的分析395例各型肝病(合并肝占位或AFP异常)血清AFP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和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AFP、铁蛋白、透明质酸,荧光定量PCR检测HBV DNA,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肝功能。定期复查和随访。结果共430例患者符合标准,纳入研究。35例(8.2%)失访,获随访的395例中,血清AFP未查者占4.8%(19/395),其中13例诊断肝癌,占68.4%;其他肿瘤1例,占5.2%;肝硬化和(或)肝占位5例,占26.4%;血清AFP正常者占13%(49/376),其中22例诊断肝癌,占44.9%;其他肿瘤15例,占30.6%;肝硬化和(或)肝占位12例,占24.5%;血清AFP11.4~100μg/L者占18.1%(68/376),其中25例诊断肝癌,占36.8%;其他肿瘤6例,占8.8%;肝硬化和(或)肝占位等37例,占54.4%;血清AFP100~400μg/L者占18.4%(69/376),其中31例诊断肝癌,占44.9%;其他肿瘤2例,占2.9%;肝硬化和(或)肝占位等36例,占52.1%;血清AFP400~3 000μg/L以上者占50.5%(190/376),其中165例诊断肝癌,占86.8%;其他肿瘤1例,占0.5%;肝硬化和(或)肝占位等24例,占12.6%;对161例患者血清AFP动态观察,肝癌主要表现为低浓度和高浓度上升型、持续高浓度型和波动型;肝硬化和(或)肝占位主要表现为低浓度或高浓度下降型。结论动态观察血清AFP浓度变化,配合血清AFP异质体、铁蛋白、AST/ALT、GGT和肝穿刺病理检查,有助于肝癌的临床诊断和疗效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P AFP异质体 铁蛋白 诊断
下载PDF
异甘草酸镁致肝损害1例 被引量:3
18
作者 顾生旺 赵兵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3期24-25,共2页
异甘草酸镁150mg/d静脉滴注为病毒性肝炎最常用且有效率达87.21%-96%的保肝降酶药[1]之一,其引起肝损害的相关文献甚少,本文报告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相关肝炎应用异甘草酸镁致肝损害加重1例。
关键词 异甘草酸镁 肝损害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病毒性肝炎 保肝降酶药 静脉滴注 有效率
下载PDF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误诊为亚急性重症肝炎合并细菌感染1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顾生旺 刘枫 +1 位作者 赵兵 王建国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2年第1期29-31,共3页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4,HHV-4),其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病情轻重不一,误诊率达69.2%,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颈淋巴结炎、肝炎、化脓性扁桃腺炎...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又称人类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4,HHV-4),其感染可累及全身各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且多样,病情轻重不一,误诊率达69.2%,易误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急性颈淋巴结炎、肝炎、化脓性扁桃腺炎、急性肾炎、化脓性脑膜炎等[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重症肝炎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细菌感染 误诊 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化脓性扁桃腺炎 人类疱疹病毒 化脓性脑膜炎
下载PDF
大肠埃希氏菌致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合并腹腔粘连死亡1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顾生旺 张金荣 +6 位作者 蒋兆荣 刘欢 尚明月 朱谦 胡佳佳 孙杉杉 刘春艳 《肝脏》 2015年第3期265-266,共2页
患者,男,42岁,已婚,农民。因“HBsAg 阳性20年,乏力、腹胀伴发热20日”于2014年7月13日入院。2005年诊断肝硬化,20日前感冒后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尿黄、持续发热,体温41℃,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巩膜轻度黄染,左下... 患者,男,42岁,已婚,农民。因“HBsAg 阳性20年,乏力、腹胀伴发热20日”于2014年7月13日入院。2005年诊断肝硬化,20日前感冒后乏力、纳差、腹胀、肝区疼痛、尿黄、持续发热,体温41℃,查体:神志清,精神差,巩膜轻度黄染,左下肺呼吸音消失,腹膨隆,脐疝,全腹压痛,轻度反跳痛,肝肋下未及,脾肋下4 cm,质硬,肝区轻叩痛,肾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无水肿,双侧阴囊明显肿大(10×10 cm),轻压痛;辅助检查(2014年7月13日)腹部 B 超:肝硬化、胆囊壁增厚、脾大(长径241 mm,厚度70 mm)门静脉17 mm、腹水83 mm;左侧胸腔积液71 mm。初步诊断1.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2.自发性腹膜炎(SBP)3.左侧胸腔积液4.脐疝5.双侧睾丸鞘膜积液。入院后经安体舒通,呋塞米,阿德福韦酯,头孢西丁钠,奥硝唑,参麦,30%脂肪乳,人血白蛋白,前列地尔,还原型谷胱甘肽,潘托拉唑,抽胸水,腹水浓缩回输2次,呋塞米,多巴胺,庆大霉素胸腹腔注射等综合治疗,腹胀、腹痛一度好转。2014年7月25日 B 超:肝脏缩小,表面不光整,回声增粗不均匀,边钝,血管不清晰。胆囊体积小(40 mm×16 mm),壁厚8 mm,内未见明显异常,门静脉16 mm,脾体积增大(长径约241 mm、厚度约74 mm),包膜光整,上极探及95 mm×86 mm 低回声,界尚清;胰腺因气体干扰显示不清,腹腔液性暗区102 mm,内透声差,可见高回声分隔。肝功能总胆红素69.1μmol/L,ALB 21.3 g/L;ALT 27.8 U/L,AST 30 U/L,GGT 28.1 U/L,血糖5.35 mmol/L;尿素氮25.8 mmol/L,肌酐175.9μmol/L,尿酸562.5μmol/L;钠135.4 mmol/L,钾4.18 mmol/L;血清降钙素原3.74 ng/mL,腹水培养:大肠埃希菌阳性,对美罗培南、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对头孢呋辛钠、头孢噻肟、头孢曲松、氨曲南、庆大霉素耐药;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中介;2014年 7 月26日 MRI:肝硬化,脾大,腹水,胸水;脾脏内片状异常信号,胆囊炎,间位结肠。经人血白蛋白,左氧氟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前列地尔,参麦,还原型谷胱甘肽,潘托拉唑钠,胸腺素α1,恩替卡韦胶囊,安体舒通,呋噻米联合治疗,病情一度好转,最终因肝功能衰竭,SBP 治疗无效,于2014年 8 月 4 日自动出院后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失代偿期 自发性腹膜炎 腹腔粘连 大肠埃希氏菌 死亡 还原型谷胱甘肽 腹水浓缩回输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