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涉弓手术后脑部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顾继伟 宋艳艳 +2 位作者 姜博 吴喜娥 王云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16-419,共4页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涉弓手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进行弓部手术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 目的探讨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涉弓手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进行弓部手术1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脑部并发症分为并发症组和无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116例患者中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31例,发生率26.72%,其中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PND)7例,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TND)24例;发生脑部并发症组住院期间死亡6例,无并发症组死亡5例,总住院死亡率为9.48%。单因素分析显示,弓部手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脑卒中史、颈动脉斑块或狭窄、急诊手术、术前肾功能不全、低血压、主动脉阻断时间、深低温停循环时间、术后低氧血症、低心排综合征、输血浆>800 mL、输红细胞悬液>6 u。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 min、输血浆>800 mL、输红细胞悬液>6 u、脑卒中史及颈动脉斑块或狭窄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弓部手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深低温停循环时间>40 min、输血浆>800 mL、输红细胞悬液>6 u、脑卒中史及颈动脉斑块或狭窄是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弓部手术后发生脑部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需要围手术期积极干预,以降低术后脑部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部手术 脑部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重症超声评估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在体外膜肺氧合撤机前的应用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慧燕 黄生奇 +2 位作者 王静 方圆 顾继伟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830-1834,共5页
目的研究重症超声评估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撤机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40例,均行撤机试验,A组为撤机试验成功者(n=28),B组... 目的研究重症超声评估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Sm)在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A-ECMO)撤机前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3年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接受VA-ECMO治疗的患者40例,均行撤机试验,A组为撤机试验成功者(n=28),B组为撤机试验失败者(n=12)。在撤机试验前,应用重症超声监测患者的Sm、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mension,LVEDD),并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将撤机成功与否作为结局变量,将两组间存在有统计学差异的超声参数作为观察变量,进行VA-ECMO撤机试验成功与否的ROC曲线分析。结果A组撤机试验前Sm大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撤机试验前LVED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m、LVEF的AUC分别为0.896、0.479,其中Sm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m、EF的最佳临界值分别为0.821、0.321。结论重症超声评估Sm对VA-ECMO患者成功撤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体外膜肺氧合 左心功能 二尖瓣环收缩期运动峰值速度
下载PDF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一家系临床资料及健康管理策略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顾继伟 刘春莲 +6 位作者 刘利 姜博 李明亮 曲成良 刘旭东 张斌 王云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3期63-66,共4页
目的分析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提出合理的健康管理策略。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该FHCM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对该家系成年人、女性携带者及青少年给予遗传咨询,并针对性地... 目的分析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FHCM)一家系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提出合理的健康管理策略。方法采用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对该FHCM家系成员进行基因测序分析,记录其相关临床资料。对该家系成年人、女性携带者及青少年给予遗传咨询,并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健康管理策略。结果该家系共10例成员,先证者为女性,生育3个儿子,其中大儿子有2个子女、二儿子有3个子女、三儿子有1个子女。先证者MYH7基因存在c.1063G> A(编码区第1 063号核苷酸由G变为A)的杂合核苷酸变异,导致第355号氨基酸由Ala变为Thr (p.Ala355Thr),属于错义突变。先证者后代筛查结果显示,Ⅱ1、Ⅱ2、Ⅲ2、Ⅲ3、Ⅲ4、Ⅲ5均为MYH7基因突变位点携带者。先证者心电图检查结果显示,ST-T异常,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心室肥厚,快速型心房颤动;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提示肥厚型心肌病改变(非对称梗阻型),入院后行改良Morrow手术进行治疗。针对该家系MYH7基因突变位点携带者,成年携带者建议进行营养管理、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及手术治疗等;生育期女性携带者建议尽早生育、严重家族史者可采取第三代试管婴儿技术筛选健康胚胎移植;青少年携带者建议1~1.5年评估1次,21岁以上无特殊表现者,可3~5年随访1次。结论该FHCM家系存在MYH7基因错义突变,对该家系成年人、女性携带者和青少年分别给予针对性的健康管理策略有助于减轻其病情、降低其病死率,并可降低突变基因遗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肥厚型心肌病 基因测序 MYH7基因 错义突变 遗传咨询 健康管理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在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对基质金属蛋白酶-1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顾继伟 王云 +3 位作者 魏旭峰 李庆新 陈瑜 易定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6期483-48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氯丙烷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对照组,用加用3%环氧氯丙烷处理24小时的去细胞支架材料作... 目的探讨环氧氯丙烷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对照组,用加用3%环氧氯丙烷处理24小时的去细胞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derivedstroma cells BMSCs)种植于脱细胞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ing heart valve TEHV),分别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TEHV的组织结构,并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BMSCs分泌MMP-1的功能。结果BMSCs在实验组脱细胞瓣膜表面生长良好,MMP-1的表达比对照组降低。结论环氧氯丙烷处理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可以抑制BMSCs的MMP-1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降解代谢
下载PDF
心房纤颤患者血清sCD40L及hs-CRP的动态变化
5
作者 顾继伟 王云 +3 位作者 李晓东 万荣华 渠川铮 吴继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动态观察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AF患者及20例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 目的动态观察心房纤颤(AF)患者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3例AF患者及20例对照,用ELISA法检测血清sCD40L水平,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血清hs-CRP水平;AF患者接受射频消融术,动态观察术前及术后0、12、24 h研究指标的变化。结果①与射频消融术前相比,sCD40L、hs-CRP在术后0、12、24 h均明显降低(P<0.05);射频消融术后0、12、24 h 3组间相互比较,sCD40L及hs-CRP随术后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对照组sCD40L及hs-CRP水平低于AF组,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检测sCD40L及hs-CRP对临床AF治疗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炎症机制可能在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颤 可溶性CD40配体 超敏C反应蛋白 射频消融术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防止去细胞生物瓣膜钙化的初步研究
6
作者 顾继伟 王云 +3 位作者 万荣华 侯小东 袁亚伟 刘超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5期397-398,共2页
目的研究环氧氯丙烷对去细胞生物瓣膜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对照组,用3%环氧氯丙烷处理24h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实验组。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种植于去细胞支... 目的研究环氧氯丙烷对去细胞生物瓣膜钙化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对照组,用3%环氧氯丙烷处理24h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实验组。将培养的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种植于去细胞支架上,分别行Western blot及原位杂交方法测定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分泌基质金属蛋白酶-2,9(MMP-2,9)的功能。结果人骨髓基质干细胞在实验组去细胞瓣膜表面生长良好,MMP-2,9的表达比对照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氧氯丙烷处理的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可以抑制人骨髓基质干细胞的MMP-2,9的表达,对防止去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钙化的形成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生物瓣膜 钙化
下载PDF
风湿性三尖瓣狭窄1例
7
作者 顾继伟 王云 万荣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0期872-872,共1页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7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3年,加重3个月于2010年1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二尖瓣面容,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无抬举样搏动,未扪及心前区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向左侧明显增大。心... 1病例资料 患者,女,37岁。因活动后心慌、气短3年,加重3个月于2010年1月12日入院。入院查体:二尖瓣面容,口唇略发绀,颈静脉无怒张。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无抬举样搏动,未扪及心前区震颤及心包摩擦感,心浊音界向左侧明显增大。心率80次/分,律不齐,心音强弱不等,心尖部可闻及Ⅲ/6级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主动脉瓣听诊区可闻及Ⅲ/6级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动脉传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 三尖瓣狭窄 腱索融合
下载PDF
Bentall手术在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明亮 顾继伟 +2 位作者 宋艳艳 王云 刘旭东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8年第12期1115-1117,共3页
目的 分析应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共对104例主动脉根部疾病患者进行Bentall手术,男性90例,女性14例,其中24例马凡氏综合征,17例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63例为升... 目的 分析应用Bentall手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患者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我院共对104例主动脉根部疾病患者进行Bentall手术,男性90例,女性14例,其中24例马凡氏综合征,17例为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63例为升主动脉动脉瘤合并主动脉瓣中-重度关闭不全.对患者的术前、术后临床资料,以及术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手术时间均比常规手术时间长,体外循环转机时间(145.60±44.64)min,主动脉阻断时间(72.42±41.24)min.104例患者中术后16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死亡7例,死亡率为6.7%.其余97例患者术后顺利康复出院.术后1周复查超声心动图示,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32~75(52.32±8.12)mm,与术前相比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0.21~0.79(0.62±0.21),心功能较术前明显改善.结论 Bentall手术是治疗主动脉根部疾病的有效方法,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维持麻醉和体外循环平稳,以及有效的心肌保护、不断改进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NTALL手术 心肌保护 心脏外科手术 主动脉根部疾病
下载PDF
中国人群CYP1A1 SNPrs4646903遗传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刘春莲 顾继伟 +1 位作者 彭亮 焦海燕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8年第1期13-15,18,共4页
目的研究CYP1A1 SNPrs4646903在宁夏地区正常女性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并与国内其它人群进行比较,获得该位点人群的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及测序分析对154例宁夏... 目的研究CYP1A1 SNPrs4646903在宁夏地区正常女性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特征,并与国内其它人群进行比较,获得该位点人群的遗传学数据。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及测序分析对154例宁夏地区汉族女性正常人的CYP1A1 SNP rs4646903分布进行测定,并利用χ2检验比较本地与中国各地人群基因频率分布差异。结果SNP rs4646903突变纯合子(CC基因型)、突变杂合子(TC基因型)和野生纯合子(TT基因型)在宁夏人群中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11.7%、47.4%、40.9%;SNP rs4646903T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宁夏人群中为64.6%、35.4%,其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与中国广州人和河南人群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它各地的研究结果统计无差异。结论中国各地人群CYP1A1 SNP rs4646903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不同,具有其特有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1A1 SNP rs4646903 宁夏汉族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对戊二醛鞣制的猪主动脉瓣防钙化化学改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赵金超 易定华 +5 位作者 魏旭峰 顾春虎 顾继伟 李军朋 侯小东 王云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6期1-3,共3页
目的探索对戊二醛鞣制猪主动脉瓣改性的新的防钙化处理方法,延长生物瓣使用寿命。方法用环氧氯丙烷对戊二醛鞣制的猪主动脉瓣进行改性处理,新鲜瓣膜组作为空白组,戊二醛处理组作为对照组。将三组猪主动脉瓣埋植于大鼠皮下,分别于2、4、... 目的探索对戊二醛鞣制猪主动脉瓣改性的新的防钙化处理方法,延长生物瓣使用寿命。方法用环氧氯丙烷对戊二醛鞣制的猪主动脉瓣进行改性处理,新鲜瓣膜组作为空白组,戊二醛处理组作为对照组。将三组猪主动脉瓣埋植于大鼠皮下,分别于2、4、8周后取出,通过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猪主动脉瓣钙含量和VonKossa钙染色,以评价环氧氯丙烷化学改性对戊二醛鞣制的猪主动脉瓣钙化的影响。结果光镜下显示环氧氯丙烷改性处理组较少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结构保持良好;戊二醛组试片,则有大片状钙盐沉积及较多炎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结构破坏严重;SD大鼠皮下包埋实验各组瓣膜的钙化程度在第2、4、8周时逐渐增加,在第4、8周时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空白组(P<0.05)。说明环氧氯丙烷对戊二醛鞣制的猪主动脉瓣改性处理,可显著延缓猪主动脉瓣的钙化进程。Von Kossa染色也显示环氧氯丙烷改性处理明显减轻了戊二醛鞣质的生物瓣膜的钙化。结论通过环氧氯丙烷对猪主动脉生物瓣进行进一步的化学改性处理,可显著延缓猪主动脉生物瓣的钙化进程,可望成为一种防止猪主动脉生物瓣钙化和坏死及其功能衰退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瓣膜 钙化 戊二醛 环氧氯丙烷
下载PDF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部切口感染5例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冯东 王云 +2 位作者 顾继伟 高致炳 赵海龙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胸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部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ABG手术共71例,术后胸部切...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后胸部切口感染的危险因素、预防及治疗方法。方法对2009年9月-2010年9月于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心脏外科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部切口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CABG手术共71例,术后胸部切口感染5例,切口感染率为7.0%,均行二次开胸清创引流术,术后切口均一期愈合,治愈出院,出院后随访1-12个月,无切口再次感染、裂开及其他并发症。结论 CABG患者年龄大、心功能差、合并症多、术式复杂、术程长,术后容易并发胸部切口感染,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须加以重视,围术期应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切口感染后行二次开胸清创引流术临床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 胸部切口 感染
下载PDF
SinoSCORE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于泉 王云 +3 位作者 顾继伟 郭飞杰 姜博 张玉京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412-414,423,共3页
目的研究Sin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inoSCORE评分法则进行评分并预测其死亡人数,采用Homs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据... 目的研究SinoSCORE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后死亡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23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用SinoSCORE评分法则进行评分并预测其死亡人数,采用Homs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评价模型的预测能力。据患者术前状况按SinoSCORE评分,可分为低危(≤1分)、中危(2~5分)、高危(≥6分)三组,运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检验模型的区分度。结果 523例病人中19例发生院内死亡,实际死亡率3.63%,SinoSCORE模型预测的死亡率为1.74%,其中低危、中危组患者采用本模型计算得到的预期死亡人数与实际死亡人数较吻合。介于本研究样本例数相对中国心血管外科注册登记系统中统计的病例数(尤其高危病人)较少,患者年龄、手术方式、人群构成比及围术期影响因素情况分布相对不均衡,因此研究结果中预测高危组病人死亡率有一定的差异,SinoSCORE模型的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P=0.438(χ2=4.368),ROC曲线下面积为0.79(95%置信区间0.714~0.831),其校准度和区分度良好。结论 SinoSCORE评分系统具有良好的评估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死亡风险的价值,能够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风险评估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SINOSCORE 死亡风险
下载PDF
缝隙连接蛋白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超 王云 +3 位作者 顾继伟 袁亚伟 冯东 高致炳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10年第2期198-200,216,共4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5-羟基癸酸+缺血预处理组(5-HD+IP组),测定各组的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梗...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在缺血预处理心肌保护中的作用和地位。方法将48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组)和5-羟基癸酸+缺血预处理组(5-HD+IP组),测定各组的心律失常评分和心肌梗死面积,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RT-PCR)检测各组心肌Cx43的表达水平。结果IR组和5-HD+IP组的心律失常发生多于IP组,评分明显高于IP组(P<0.01);IR组和5-HD+IP组的IS/AAR比值明显大于IP组(P<0.01);与IR组和5-HD+IP组比较,IP组Cx43 mRNA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IP可以减少心律失常发生,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增强Cx43的表达,5-羟基癸酸可以阻断IP的心肌保护作用。结论IP通过开放线粒体ATP敏感性钾通道保持Cx43磷酸化,进而实现心肌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连接蛋白43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预处理 心肌保护
下载PDF
纳洛酮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致炳 王云 +3 位作者 顾继伟 冯东 刘超 袁亚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4期90-94,共5页
目的观察纳洛酮(naloxone,NA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纳洛酮预处理组(Nal+I/R组),观察各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的血流... 目的观察纳洛酮(naloxone,NAL)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 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缺血预处理组(IPC组)和纳洛酮预处理组(Nal+I/R组),观察各组在缺血再灌注后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心肌梗死面积和心律失常发生情况,光镜下观察各组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变,用TUNEL检测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结果与IR组相比,IPC组和Nal+I/R组均能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后心功能(P<0.05),减少心肌梗死面积(P<0.01)及心律失常的发生(P<0.01),保护心肌超微结构,减少凋亡指数(P<0.01)。结论纳洛酮对在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有保护作用,该研究拓宽了纳洛酮的临床用途,为防治缺血性心脏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洛酮 缺血再灌注损伤 大鼠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云 魏旭峰 +3 位作者 顾继伟 李庆新 陈瑜 易定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环氧氯丙烷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对照组,用30 g/L环氧氯丙烷处理24 h的去细胞支... 目的探讨环氧氯丙烷对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构建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3(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3、,MMP-1、3)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去垢剂和胰蛋白酶消化制备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作为对照组,用30 g/L环氧氯丙烷处理24 h的去细胞支架材料作为实验组。将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stem cells,hBMSCs)种植于脱细胞支架上的组织工程心脏瓣膜(tissue engineering heart valve,TEHV),分别行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TEHV的组织结构,并行RT-PCR测定hBMSCs分泌MMP-1、3的功能。结果hBMSCs在实验组脱细胞瓣膜表面生长良好,MMPs的表达比对照组降低。结论环氧氯丙烷处理的脱细胞猪主动脉瓣膜支架,可以抑制hBMSCs的MMP-1、3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降解代谢
下载PDF
环氧氯丙烷处理对生物瓣膜胶原降解代谢影响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庆新 陈立军 +4 位作者 魏旭峰 王云 顾继伟 陈俞 易定华 《心脏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95-297,共3页
目的通过对人成纤维细胞在环氧氯丙烷(epoxy chloropropane,EC)处理的胶原膜上种植生长的初步观察,了解EC对胶原降解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方法处理的胶原膜分组:①单纯胶原组(Con组);②环氧氯丙烷处理组(EC组);③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 目的通过对人成纤维细胞在环氧氯丙烷(epoxy chloropropane,EC)处理的胶原膜上种植生长的初步观察,了解EC对胶原降解的影响。方法按不同方法处理的胶原膜分组:①单纯胶原组(Con组);②环氧氯丙烷处理组(EC组);③戊二醛(glutaraldehyde,GA)处理组(GA组)。将人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通过静态种植方法分别种植在不同的胶原膜上,经形态学检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观察人成纤维细胞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结果人成纤维细胞在GA组胶原膜上生长较差,MMPs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增高,在EC组胶原膜上生长良好,MMPs在mRNA水平上的表达减低,两组表达差异显著(P<0.05)。结论EC处理可以降低胶原的降解。这可能是EC处理生物瓣防钙化的机制之一,同时为EC处理构建新型防钙化组织工程心脏瓣膜支架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氯丙烷 成纤维细胞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工程心脏瓣膜 胶原
下载PDF
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血管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云 杨慧燕 +3 位作者 刘旭东 顾继伟 吴继红 渠川铮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应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1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1例主动脉弓部瘤破入左侧胸腔患者实施了深低温停循环... 目的应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对6例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1例急性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1例主动脉弓部瘤破入左侧胸腔患者实施了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覆膜支架植入手术,且其中1例行Bentall术,1例行升主动脉置换术。结果 6例患者术后及时清醒,无死亡。体外循环时间(152.8±37.1)min,心肌血运阻断时间(61.4±35.7)min,深低温停循环选择性脑灌注时间(26±10.2)min。其中1例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经血液透析后肾功能恢复正常。随访4~7个月,患者主动脉弓部及分支动脉内支架扩张贴壁满意,相应部位假腔及瘤体消失,远端假腔内血栓填充,无与覆膜支架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深低温停循环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植入治疗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弓严重病变,安全、有效、简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A型主动脉夹层 主动脉弓覆膜支架 三分支 深低温停循环
下载PDF
心内直视术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治疗心房纤颤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云 李军朋 +1 位作者 顾继伟 万荣华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4期295-296,共2页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术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纤颤(A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同期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行改良迷宫术治疗AF。结果术毕为窦性心律SR15例,1例仍为AF。无Ⅲ°房室传导阻滞、无心...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术同期行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手术治疗心房纤颤(AF)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患者,同期用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行改良迷宫术治疗AF。结果术毕为窦性心律SR15例,1例仍为AF。无Ⅲ°房室传导阻滞、无心脏穿孔和死亡。随访1日至5年,14例为SR,3例为AF。结论单极冲洗式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AF是一简易、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颤 改良迷宫射频消融术 心内直视手术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云 郭德和 +4 位作者 方刚 万荣华 李晓东 顾继伟 马彦敏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期26-27,共2页
目的总结33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2例患者的资料,男254例,女78例,平均年龄(61.8±9.2)岁。左室射血分数(50.8±7.3)%(69%-28%);<50%51例,其中<40%27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 目的总结33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332例患者的资料,男254例,女78例,平均年龄(61.8±9.2)岁。左室射血分数(50.8±7.3)%(69%-28%);<50%51例,其中<40%27例。全组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84例,行非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148例。结果全组共行动脉桥吻合318支,静脉桥798支;围术期并发症低心排15例,肺功能衰竭7例,肾功能衰竭7例。围术期死亡10例,病死率3.0%。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技术,良好的心肌保护及合理的术后处理是提高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体外循环 非体外循环
下载PDF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万荣华 王云 +1 位作者 郭德和 顾继伟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7期586-587,共2页
目的总结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7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手术死亡1例,4例随访4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APSD是一种易被误诊和漏诊的少见... 目的总结主肺动脉间隔缺损(APSD)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年1月-2007年12月外科手术治疗的5例主肺动脉间隔缺损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手术死亡1例,4例随访4个月-2年,效果满意。结论APSD是一种易被误诊和漏诊的少见先天性心脏病。仔细的超声检查、升主动脉造影和多排CT检查有助于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缺损 先天性 主肺动脉间隔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