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9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古拙淳朴 清新隽永——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得者、青年书法家顾翔作品欣赏
1
作者 顾翔 《决策探索》 2013年第16期92-93,共2页
顾翔,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于河南项城,民盟盟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青联第十届、十一届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 顾翔,男,汉族,1977年11月出生于河南项城,民盟盟员,漯河职业技术学院美术系副主任。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南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青联第十届、十一届委员,河南省书法家协会篆书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教育界书画家协会理事,河南省书画院特聘书法家,漯河市政协委员,漯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他的书法作品荣获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最高奖、“许慎杯”全国书法展金奖、全国第二届“商鼎杯”银奖等多种奖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书法家 中国书法 作品欣赏 兰亭 漯河职业技术学院 书法家协会 淳朴 古拙
下载PDF
火针疗法联合消疮散中药面膜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2
作者 刘镓毓 倪红辉 +6 位作者 蔡艳 顾翔 刘金狄 邵小萍 袁建飞 宗晓兰 丛纲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07-110,共4页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联合消疮散中药面膜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面部寻常痤疮患者66例,根据纳入标准制定随机对照表,随机分为治疗组(针药联合)和对照组(火针),治疗后,两组实际各纳入31例、32例。火针治疗每周1次,... 目的:观察火针疗法联合消疮散中药面膜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面部寻常痤疮患者66例,根据纳入标准制定随机对照表,随机分为治疗组(针药联合)和对照组(火针),治疗后,两组实际各纳入31例、32例。火针治疗每周1次,中药面膜治疗隔日1次,疗程均为4周,分别于治疗第2周末、第4周末进行疗效判定,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回访。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的皮损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4周后,治疗组皮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7%,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结论:火针疗法联合消疮散中药面膜治疗面部寻常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临床可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疗法 火针 消疮散 中药面膜 痤疮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一家系基因突变分析和临床治疗
3
作者 朱业 顾翔 +1 位作者 朱华 刘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目的]总结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先证者因“反复气喘伴胸痛4个月,加重2天”入院,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升高,且早发冠心病,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载脂蛋白E(ApoE)、对氧... [目的]总结1例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的基因突变分析和临床治疗方案。[方法]先证者因“反复气喘伴胸痛4个月,加重2天”入院,血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异常升高,且早发冠心病,对先证者进行全外显子测序和载脂蛋白E(ApoE)、对氧磷酶1(PON1)、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CSK9)等位点进行测序分析,针对可疑致病突变在家系成员中进行检测,对先证者及其父亲进行了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和降脂治疗。[结果]先证者、其父亲和其儿子在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基因中均检出了6个突变位点,分别为c.191+13G>A(rs200621482)、c.1598G>T(rs200427089)、c.883T>G(rs553235458)、c.3536A>G(rs201300867)、c.2215+6G>A(rs540060615)、c.162+5A>T(rs146596406)。这3例患者的6个位点均为杂合突变。3例患者的ApoE基因型结果如下:先证者及其儿子的ApoE基因型均为ε3/ε3型,蛋白表型为E3(ApoE2位点为CC型,ApoE4位点为TT型);其父亲的ApoE基因型为ε2/ε3型,蛋白表型为E2(ApoE2位点为CT型,ApoE4位点为TT型)。3例患者的PON1(A575G,rs662)位点基因型均为AG型,3例患者的PCSK9基因型为GG、CC、CC、GG型。基于该家系遗传学检测结果,给予先证者及其父亲个体化的降脂治疗方案,阿托伐他汀钙与依折麦布联合PCSK9抑制剂,且先证者及其父亲成功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随访两年LDLC控制较好,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中该家系患者的LDLR基因均发现6个位点突变,其中LDLR c.191+13G>A、c.162+5A>T在国内尚未见报道,丰富了中国人群的LDLR基因突变谱。本研究有利于阐明FH的发病机制,进一步指导FH患者的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 家系 基因突变
下载PDF
决奈达隆联合美托洛尔应用于老年房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胡瑶瑶 刘佳 +1 位作者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 探讨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60例,按照掷币法随机分为决奈达隆组57例、美托洛尔组55例和联合(决奈达隆+美... 目的 探讨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160例,按照掷币法随机分为决奈达隆组57例、美托洛尔组55例和联合(决奈达隆+美托洛尔)组48例。比较3组用药前后心律失常发作次数、持续时间及症状变化等发生情况。结果 用药3个月和6个月后,联合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决奈达隆组和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6个月后,联合组心房颤动(AF)发作次数[(2.31±1.78)次/48 h vs(11.56±18.68)次/48 h]、AF持续时间[(4.86±6.73)h/48 h vs(10.92±9.61)h/48 h]、心房扑动(AFL)发作次数[(2.33±1.53)次/48 h vs(4.33±1.53)次/48 h],AFL持续时间[(5.15±4.87)h/48 h vs(21.54±20.08)h/48 h]少于用药前,决奈达隆组AFL持续时间[(2.75±1.94)h/48 h vs(10.29±8.04)h/48 h]明显少于用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决奈达隆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不仅能明显改善症状,还能显著减少房性期前收缩、房性心动过速发作次数,减少AF、AFL的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可有效控制心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心性 美托洛尔 决奈达龙 抗心律失常药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的价值
5
作者 谷慧阳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5-249,共5页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 目的 探讨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对心房颤动(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房性心动过速(AT)的治疗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在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诊断为AF并成功行导管消融术的患者253例,采用掷币法随机分为稳心颗粒组(56例)、美托洛尔组(79例)、联合组(79例)、对照组(39例)。比较4组患者治疗AT次数、最长AT心搏次数、平均心率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高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基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术后1年平均心率、AT阵数、AT最长心搏次数及Ⅰ、Ⅱ、Ⅲ类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均低于稳心颗粒组和美托洛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心颗粒组、美托洛尔组、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7.1%vs 13.9%vs 8.9%,P=0.301)。结论 美托洛尔联合稳心颗粒可用于治疗AF患者导管消融术后AT,可有效降低平均心率,减少AT发生次数、房性过早搏动次数、减少AT最长心搏次数,可能减少术后AF复发,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动过速 异位房性 导管消融术 美托洛尔 稳心颗粒 前瞻性研究
下载PDF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术后精准管理价值研究
6
作者 陈佳杉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1-275,共5页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精准管理对改善患者症状及CRT反应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苏北人民医院住院首次行CRT的心力衰竭(HF)患者97例,分为对照组53例和精准管理组44例。分析2组CRT反应率差异及... 目的 探讨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术后精准管理对改善患者症状及CRT反应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于苏北人民医院住院首次行CRT的心力衰竭(HF)患者97例,分为对照组53例和精准管理组44例。分析2组CRT反应率差异及发生因HF再入院或病死率的差异。结果 精准管理组术后12个月总有反应比例高于对照组(88.64%vs 69.81%,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精准管理组无临床关注事件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18)。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未接受精准管理(HR=0.21,95%CI:0.09~0.47,P=0.005)、术前一年内因HF入院(HR=3.94,95%CI:1.70~9.14,P=0.005)是CRT术后发生临床关注事件的主要预测因素。结论 CRT术后精准管理可使患者CRT反应率增加,降低患者因HF再入院或死亡的风险,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疗法 预后 精准管理
下载PDF
基于改进局部图结构的再认记忆脑电特征提取
7
作者 王凯 顾翔 +2 位作者 李文杰 王苏弘 邹凌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为了研究再认记忆脑电的纹理特征,以及解决垂直对称局部图结构和对称局部图结构在提取脑电纹理特征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基于新旧范式设计了再认记忆实验,采集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均为35名)相关脑电,并且将这些脑电分为学习医学图片阶段... 为了研究再认记忆脑电的纹理特征,以及解决垂直对称局部图结构和对称局部图结构在提取脑电纹理特征时结构不稳定的问题。基于新旧范式设计了再认记忆实验,采集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均为35名)相关脑电,并且将这些脑电分为学习医学图片阶段、学习非医学图片阶段、再认旧医学图片阶段、再认旧非医学图片阶段、再认新医学图片阶段和再认新非医学图片阶段。首先,利用二维小波变换得到每位被试脑电的三个子频带,并提出改进集成局部图结构方法对原数据和3个子频带进行特征提取,改进算法纳入了具有稳定结构的扩展对称局部图结构和复合局部图结构;然后对特征进行归一化,避免结果过拟合,使用皮尔逊相关系数筛选出相关系数在0.8~1之间的特征矩阵列。在支持向量机等分类器上验证改进前后的算法,并使用正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和F1评分这四个指标对模型进行评估。与改进前算法相比,改进后算法在支持向量机上的分类正确率分别提升3.8%,0.4%,0.3%,1.6%,5.1%和4.2%。分类结果说明医学生和非医学生在医学图片学习再认阶段存在明显差异,新加入扩展对称局部图结构和复合局部图结构比原算法中垂直对称局部图结构和对称局部图结构具有更好的分类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 再认记忆 集成局部图结构 特征提取
原文传递
椭圆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易损性曲线影响研究
8
作者 魏懿 黄蔚 +2 位作者 顾翔 肖桂元 于啸波 《地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25-636,共12页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究水平向地震下地层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管片损伤及周边地层应力,选择弯矩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作为衡量地震强度指标(IM),阐明椭圆形空洞对管片抗震性能... 采用增量动力分析方法,探究水平向地震下地层空洞对盾构隧道地震响应特征的影响规律。针对管片损伤及周边地层应力,选择弯矩比作为性能评价指标,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作为衡量地震强度指标(IM),阐明椭圆形空洞对管片抗震性能的影响,得到隧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曲线。研究表明:椭圆空洞加大了浅埋盾构隧道的地震破坏概率;PGA与PGV均可作为IM并获得相应的隧道易损性曲线;使用弯矩比作为破坏指标,PGV作为地震动指标,其对应的易损性曲线对地层变异性更敏感。研究结论可为潜在空洞发育区防震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隧道 地震反应 易损性分析 空洞
下载PDF
老年心房颤动患者华法林抗凝治疗的临床管理病例分析二例 被引量:2
9
作者 尤佳 朱业 顾翔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64-765,共2页
心房颤动是脑卒中和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目前,心房颤动的CHA2DS2-VASc评分和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被推荐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和出血分层[1]。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一直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 心房颤动是脑卒中和栓塞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目前,心房颤动的CHA2DS2-VASc评分和出血风险评估(HAS-BLED)评分被推荐用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的血栓栓塞风险和出血分层[1]。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华法林一直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血栓栓塞事件的首选治疗方法[2-3]。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1(VKORC1)和细胞色素氧化酶2C9(CYP2C9)基因影响华法林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作用,临床药物遗传学实施联盟建议使用基因型指导下华法林剂量调整[4]。华法林存在药物使用过量引起出血或抗凝不足无法有效预防血栓发生等风险,临床管理在华法林抗凝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中心报道2例接受华法林抗凝治疗的老年心房颤动临床管理病例,华法林不同抗凝治疗管理导致截然相反的治疗结果。本研究为临床医师进行华法林精准个体化抗凝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华法林 抗凝药 临床管理
下载PDF
提高心脏再同步化治疗反应性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万小倩 孙磊 顾翔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23年第6期486-490,共5页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但是,并非所有进行CRT的患者都能有良好的反应性。患者的选择、植入部位及器械的选择、设备程控和随访等因素均可影响CRT反应性。因此现综述可能提高CRT反应性的相...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一部分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但是,并非所有进行CRT的患者都能有良好的反应性。患者的选择、植入部位及器械的选择、设备程控和随访等因素均可影响CRT反应性。因此现综述可能提高CRT反应性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心脏再同步化治疗 心电图 左束支区域起搏
下载PDF
苏中地区老年应激性心肌病患者临床特点及预后评价
11
作者 唐彬洪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64-367,共4页
目的分析苏中地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23年8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老年应激性心肌病患者20例,均有明确应激诱因。收集临床资料,定期随访,记录疾病再发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 目的分析苏中地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的临床发病特点及远期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23年8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住院确诊的老年应激性心肌病患者20例,均有明确应激诱因。收集临床资料,定期随访,记录疾病再发及死亡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死亡2例,第3天要求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余17例患者出院前与入院时各血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出院前心肌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C反应蛋白、天冬氨酸转氨酶、丙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白细胞计数较入院时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较入院时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出院前复查超声心动图显示,左心房内径、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冠状动脉造影检查17例,17例平均随访(3.45±1.47)年,仅1例复发,16例病情好转。超声心动图复查室壁运动异常消失。结论应激性心肌病患者发病早期常有节段性室壁运动异常,伴心功能异常,积极治疗后复查室壁运动异常可消失,心功能可恢复,治疗上强调对症,注意随访,警惕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kotsubo心肌病 预后 超声心动描记术 血管造影术 肌钙蛋白I 江苏省
下载PDF
心房纤维化致右房电极植入失败病例1例
12
作者 陈福坤 鲍正宇 +1 位作者 孙磊 顾翔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23年第16期72-74,共3页
1例长期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出现心脏停搏,并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右心房基质标测,后行双腔起搏器植入。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标测右心房游离壁及前壁发现大片低电压及疤痕区。起搏器植入术中多次调试右心房电极,起搏阈值参数... 1例长期房性心动过速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出现心脏停搏,并在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右心房基质标测,后行双腔起搏器植入。三维标测系统指导下标测右心房游离壁及前壁发现大片低电压及疤痕区。起搏器植入术中多次调试右心房电极,起搏阈值参数均不理想,右心房电极植入失败。长期房性心动过速可能导致心房电重构、心房纤维化,从而导致右心房电极植入失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纤维化 射频消融 房性心动过速 起搏器植入 心房电重构 三维标测系统
下载PDF
左心耳封堵术对老年心房颤动患者预防脑卒中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尤佳 张清洋 +1 位作者 顾翔 朱业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06-809,共4页
目的 评价左心耳封堵术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预防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老年房颤患者142例,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88例,<70岁组54例。比较2组... 目的 评价左心耳封堵术在老年心房颤动(房颤)患者中预防脑卒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左心耳封堵术的老年房颤患者142例,根据年龄分为≥70岁组88例,<70岁组54例。比较2组临床资料、术中参数和并发症、抗栓治疗方案及1年随访预后的差异。结果 ≥70岁组高血压(78.4%vs 66.7%)、冠心病(70.5%vs 53.7%)、心力衰竭(29.5%vs 14.8%)、肾功能异常(14.8%vs 5.6%)、利伐沙班(54.5%vs 42.6%)、非甾体类抗炎药(69.3%vs 51.9%)比例明显高于<70岁组,男性(51.1%vs 70.4%)、饮酒(11.4%vs 27.8%)、大出血史(2.3%vs 9.3%)比例明显低于<70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0岁组手术时间和一站式手术比例明显低于<70岁组[(136.80±102.17)min vs(171.61±115.20)min,P<0.05;10.2%vs 27.8%,P<0.01]。术中即刻食管超声心动图显示,≥70岁组少量残余分流4例,<70岁组少量残余分流1例;2组未发生死亡、假性动脉瘤、膈神经损伤、气道损伤、心房食管瘘、出血等手术安全性事件。2组各发生1例心包积液围术期并发症。随访1年,2组缺血性脑卒中、房性心律失常复发、大出血及死亡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左心耳封堵术用于老年房颤患者安全可行,预防缺血性脑卒中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卒中 射频消融术 左心耳封堵术
下载PDF
骨质疏松椎体骨折与相关椎体骨疾患的影像鉴别诊断 被引量:8
14
作者 顾翔 李佳录 +2 位作者 于爱红 白荣杰 程晓光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11-1016,共6页
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患,应用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椎体骨质疏松相似的发生在椎体的相关骨疾患,需要和椎体骨质疏松相鉴别,本文从临床影像学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 椎体骨质疏松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患,应用影像学检查和诊断,是临床诊断骨质疏松的重要方法之一。与椎体骨质疏松相似的发生在椎体的相关骨疾患,需要和椎体骨质疏松相鉴别,本文从临床影像学X线平片、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技术等方面对椎体病变与骨质疏松的鉴别进行介绍。旨在提高在临床工作中对发生在椎体骨质疏松引起的骨折与其他骨病变在影像学方面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椎体骨折 X线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hs-CRP、Fib、NT-proBNP在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中的研究及意义 被引量:14
15
作者 顾翔 陈玉玲 +2 位作者 左丽娜 孙思 张文辉 《临床肺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1969-1972,共4页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分析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COPD患者105例,分A组(单纯COPD组,55人)、B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50... 目的观察C反应蛋白(hs-CRP)、纤维蛋白原(Fib)、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液中的变化,分析相关性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COPD患者105例,分A组(单纯COPD组,55人)、B组(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组,50人)。行肺功能、心脏彩超检查,检测hs-CRP、NT-proBNP、Fib及血气分析。结果 hs-CRP、Fib、NT-proBNP在B组均高于A组(均P<0.05);PaCO2、hs-CRP、Fib、NT-proBNP水平与肺动脉压呈正相关;PaCO2、hs-CRP、Fib与NT-proBNP呈正相关。结论hs-CRP、Fib、NT-proBNP参与了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全身炎症在COPD继发肺动脉高压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动脉高压 超敏C反应蛋白 纤维蛋白原 脑钠肽N端前体
下载PDF
FOXO1参与高血压条件下异常张应变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 被引量:4
16
作者 顾翔 姜隽 +5 位作者 吴垒磊 杨煜晨 张萍 韩海潮 姜宗来 齐颖新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440-446,共7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条件下异常升高的周期性张应变刺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以及Forkhead转录因子1(FOXO1)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构建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模型,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应用FX-4... 目的探讨高血压条件下异常升高的周期性张应变刺激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VSMCs)增殖的影响,以及Forkhead转录因子1(FOXO1)在其中可能的作用。方法构建腹主动脉缩窄高血压大鼠模型,并以假手术组为对照,应用FX-4000T体外周期性张应变加载系统,分别对VSMCs施加5%的生理性张应变和15%的高血压病理性张应变。Western blot检测VSMCs的FOXO1及p-FOXO1表达水平,Brd U法检测VSMCs增殖活性。RNA干扰技术抑制VSMCs的FOXO1表达,检测FOXO1、p-FOXO1表达以及VSMCs增殖活性变化。结果腹主动脉缩窄术后2和4周,大鼠血压较假手术大鼠明显增高。与假手术大鼠相比,高血压大鼠血管壁细胞增殖活性明显增高,同时FOXO1及p-FOXO1表达水平也显著性升高。细胞实验表明,与5%张应变组相比,15%张应变加载显著上调VSMCs的FOXO1、p-FOXO1表达水平,以及VSMCs增殖活性。静态条件下RNA干扰抑制VSMCs的FOXO1及p-FOXO1表达,VSMCs的增殖活性明显降低。结论高血压病理条件下,异常增高的周期性张应变可能通过促进FOXO1表达和磷酸化诱导VSMCs增殖。以动物模型观察现象,在细胞分子水平探讨机制,旨在明确FOXO1在高血压血管重建中的作用及其力学生物学机制,为阐明高血压血管重建的发病机理和药物治疗靶标的研究提供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周期性张应变 血管平滑肌细胞 Forkhead转录因子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同步辐射成像技术应用于肿瘤新生血管的实验初探 被引量:6
17
作者 顾翔 刘晓霞 +2 位作者 孙建奇 肖体乔 刘苹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487-491,共5页
肿瘤新生血管对肿瘤的生长、转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传统影像技术只能分辨直径大于200μm的血管。同步辐射相衬成像技术对生物软组织如血管、肿瘤等成像有巨大优势,空间分辨率可达1μm。本研究用上海光源(SSRF)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 肿瘤新生血管对肿瘤的生长、转移有重要作用,但目前传统影像技术只能分辨直径大于200μm的血管。同步辐射相衬成像技术对生物软组织如血管、肿瘤等成像有巨大优势,空间分辨率可达1μm。本研究用上海光源(SSRF)X射线成像与生物医学应用光束线站,不使用造影剂,对不同时期的裸鼠脊背皮翼4T1乳腺癌视窗模型内的肿瘤新生血管相衬成像,观察到密集、不规则、细小弯曲的肿瘤新生血管,能分辨的最小血管直径20-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辐射 相衬成像 肿瘤新生血管
下载PDF
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 被引量:6
18
作者 顾翔 屈辉 程晓光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53-455,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骨旁骨肉瘤临床与影像学的特点。方法:分析研究51例骨旁骨肉瘤,51例中1例发生在髂骨,发生在股骨近端4例,股骨远端30例,胫骨近端7例,胫骨远端1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远端1例。结果:发生在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37例病例中X... 目的:总结、分析骨旁骨肉瘤临床与影像学的特点。方法:分析研究51例骨旁骨肉瘤,51例中1例发生在髂骨,发生在股骨近端4例,股骨远端30例,胫骨近端7例,胫骨远端1例,肱骨近端7例,肱骨远端1例。结果:发生在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的37例病例中X线表现为皮质骨增厚,软组织内可见团状和菜花状不规则高密度瘤骨。其中8例与骨皮质关系密切病例可见到骨皮质与肿瘤骨之间有一透亮带。发生在肱骨近端和股骨近端的11例均表现为密度增高的多发团状的瘤骨。结论:骨旁骨肉瘤的影像学综合检查分析对临床诊断和手术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近皮质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顾翔 屈辉 +1 位作者 程晓光 张清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0-762,共3页
目的 探讨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分析16 例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其中16例中均摄X线片,13例做CT扫描检查,8 例做MR检查。结果 16 例肿瘤均发生长管状骨。其中位于胫骨近端的6... 目的 探讨研究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特点与临床的关系。方法 分析16 例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其中16例中均摄X线片,13例做CT扫描检查,8 例做MR检查。结果 16 例肿瘤均发生长管状骨。其中位于胫骨近端的6例,肱骨近端6例,3例位于股骨远端,胫骨远端的1 例。X线及CT、MR均可见溶骨性破坏及囊状膨胀性改变。肿瘤破坏区可见软组织肿块影及囊状液平。骨皮质变薄及筛孔样破坏。结论 毛细血管扩张性骨肉瘤的影像学表现及临床病理上有一定的特点。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血管扩张 骨肉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通信顺序进程的扩充及其在协议形式化技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顾翔 赵保华 屈玉贵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43-50,共8页
讨论了为进行协议形式化描述而进行的CSP扩充问题。向CSP中引入了可终止进程的概念,并给出了可终止进程的判定方法;针对CSP只能进行同步通信描述的缺陷,提出了用CSP来描述异步通信的手段;最后给出了AB协议的CSP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讨... 讨论了为进行协议形式化描述而进行的CSP扩充问题。向CSP中引入了可终止进程的概念,并给出了可终止进程的判定方法;针对CSP只能进行同步通信描述的缺陷,提出了用CSP来描述异步通信的手段;最后给出了AB协议的CSP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初步讨论了协议规范的正确性及测试用例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议工程 通信顺序进程 形式化描述技术 协议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