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5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铁还原水中硝酸盐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顾莹莹 高孟春 +2 位作者 贾永刚 王延敦 李丹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82-84,88,共4页
研究了海绵铁还原水中硝酸盐的各项性能.通过单因素的影响试验,讨论了pH、进水硝酸盐浓度、粒径及添加锰砂对硝酸盐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5时1 g海绵铁反应60 min还原硝酸盐的量为0.30 mg;小粒径有利于海绵铁还原硝酸盐;进... 研究了海绵铁还原水中硝酸盐的各项性能.通过单因素的影响试验,讨论了pH、进水硝酸盐浓度、粒径及添加锰砂对硝酸盐还原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H值为5时1 g海绵铁反应60 min还原硝酸盐的量为0.30 mg;小粒径有利于海绵铁还原硝酸盐;进水硝酸盐浓度在11~220 mg/L范围内,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量呈先上升后趋于平缓之状;锰砂的添加使海绵铁还原硝酸盐的量增加了约1倍.还通过电镜扫描观察了不同pH值下海绵铁在反应前后的表观变化,这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硝酸盐 锰砂
下载PDF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2 位作者 陈国勤 杨通 刘幕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15-117,共3页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 目的 探讨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的病理形态学特点。 方法  3例SARS标本为患者支气管镜穿刺活检和切取的肺组织 ,经HE染色 ,光镜观察 ,并用免疫组化S P法检测SARS患者肺组织CK、CD34、Ⅳ型胶原、CD6 8、Mac387的表达。结果 SARS患者肺组织病理形态表现为肺泡上皮广泛破坏 ,Ⅱ型上皮细胞增生。肺泡壁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大部分肺泡腔及肺泡管内透明膜形成。间质有较多的炎细胞浸润 ,成纤维细胞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组织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患者 临床病理分析 肺泡 非特异性间质性肺炎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 结论 特点 目的
下载PDF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的临床病理观察 被引量:13
3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1 位作者 曾庆思 刘慕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2-35,共4页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PEH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瘤细胞为... 目的探讨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pulmonaryepithelioidhemangioendothelioma,PEH)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对3例PEH进行光镜观察和免疫组化标记,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镜下见肿瘤细胞具有上皮样或组织细胞样形态,瘤细胞为圆形或多角形,呈小巢状、索状甚至腺样结构或不规则状,分布于黏液间质中;间质可见少量黏液样变或玻璃样变;瘤细胞内含有原始血管腔,核分裂象、多形性及坏死少见。肿瘤细胞表达CD34、FⅧRAg、CD31等血管内皮细胞标记,部分病例同时表达CK和(或)Vim。结论PEH是一种低度恶性肿瘤,其病理形态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诊断时需要与肺转移癌、肺上皮样血管肉瘤、肺淋巴管肌瘤病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肺上皮样血管内皮瘤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及其抑制剂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3 位作者 杨通 陈国勤 李静勉 钟觉民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410-412,共3页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1、TIMP3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 0 3例老年人 NSCLC组织中 MMP2、MMP9、TIMP1、TIMP3表达... 目的 研究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2、MMP9及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TIMP1、TIMP3在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 (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 1 0 3例老年人 NSCLC组织中 MMP2、MMP9、TIMP1、TIMP3表达情况。结果  MMP2、MMP9、TIMP1、TIMP3在老年人 NSCLC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52 .4%、62 .1 %、57.3%、52 .4%。 MMP2、MMP9与老年人 NSCLC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 ,而 TIMP1、TIMP3与老年人 NSCLC淋巴结转移成负相关。结论  MMP2、MMP9促进老年人 NSCL C淋巴结转移 ,TIMP1、TIMP3抑制老年人 NSCLC淋巴结转移 ,MMP2、MMP9、TIMP1、TIMP3可作为判断老年人 NSCLC早期转移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淋巴结转移瘤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柠檬酸生产废水改良滨海盐碱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顾莹莹 于祥泉 +2 位作者 汪泽 赵东风 张秀霞 《海洋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9-85,共7页
滨海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土地问题之一,如何改良和利用盐碱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经预处理的柠檬酸生产废水对黄河三角洲某滨海油田附近的轻度盐碱化土壤进行灌溉改良,通过改良前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初步分... 滨海土壤盐碱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重大土地问题之一,如何改良和利用盐碱土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经预处理的柠檬酸生产废水对黄河三角洲某滨海油田附近的轻度盐碱化土壤进行灌溉改良,通过改良前后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的变化,初步分析柠檬酸生产废水灌溉改良盐碱土的效果和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经柠檬酸生产废水灌溉45d后,盐碱土的pH值、电导率都有所下降;饱和含水率与清水灌溉相比有较大程度的提高;土壤有机质、总氮等营养成分提高显著。这说明盐碱土的理化性状和营养状况都得到了明显改善。因此,柠檬酸生产废水有望作为盐碱土理化性质的有效改良剂,达到"以废治废"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碱土 柠檬酸生产废水 理化性质 改良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MMP-s和TIMP-s的表达与转移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4 位作者 陈国勤 刘慕嫦 胡帅尔 莫明聪 林云恩 《中国热带医学》 CAS 2006年第11期1949-1952,共4页
目的检测13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MMPs及其抑制剂TIMPs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生物学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MP-2、MMP-9、TIMP-1、TIMP-3在138例NSCLC中的表达。RT-PCR检测14例NSCLC中MMP-9、TIM... 目的检测13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MMPs及其抑制剂TIMPs蛋白及mRNA水平的表达,探讨其与NSCLC生物学因素的关系。方法运用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MMP-2、MMP-9、TIMP-1、TIMP-3在138例NSCLC中的表达。RT-PCR检测14例NSCLC中MMP-9、TIMP-3的mRNA表达。结果NSCLC中MMPs和TIMPs的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肺组织及增生及不典型增生上皮,MMPs和TIMPs阳性表达率与TNM分期、淋巴结的转移有关,但与NSCLC分化程度、分类、肿瘤的大小无关;MMP-9、TIMP3的mRNA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MMP-2的表达与NSCLC患者生存时间呈负相关,而TIMP3表达与生存时间呈正相关。结论MMPs和TIMPs与肺癌的浸润、转移有关,是NSCLC转移、TNM分期、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CLC 基质金属蛋白酶 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
下载PDF
海绵铁作为渗透反应墙介质去除地下水中NO_3^--N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顾莹莹 雷亚妮 +2 位作者 高孟春 贾永刚 李鸿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7,42,共6页
采用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海绵铁作为渗透反应墙(PRB)介质,通过3批动态实验讨论了海绵铁+锰砂单层介质、海绵铁+锰砂+活性炭单层介质,以及海绵铁+锰砂和活性炭的双层介质对地下水中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92h的PRB动态实验... 采用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的海绵铁作为渗透反应墙(PRB)介质,通过3批动态实验讨论了海绵铁+锰砂单层介质、海绵铁+锰砂+活性炭单层介质,以及海绵铁+锰砂和活性炭的双层介质对地下水中NO3--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经过292h的PRB动态实验,填充海绵铁+锰砂单层介质、海绵铁+锰砂+活性炭单层介质、海绵铁+锰砂与活性炭双层介质的反应器的NO3--N去除率分别达到了70.65%、84.22%、88.09%,采用海绵铁与活性炭的单层介质或双层介质的反应器对地下水中NO3--N和TN的去除效果显著增强,出水中NH4+-N浓度相对也有所降低;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明,经过PRB动态实验后,海绵铁表面覆盖了厚厚的膜,微孔隙被许多新的物质堵塞,这会导致海绵铁的氧化还原反应能力减弱,阻碍地下水中NO3--N的进一步还原去除,这也是以后实际应用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铁 硝酸盐 地下水 渗透反应墙
下载PDF
改良莪桃汤抗BALB/C裸鼠人肺腺癌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顾莹莹 程嘉骧 +4 位作者 陈国勤 吴玉新 刘芳 候景辉 杨通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9期1291-1293,共3页
目的 :探讨改良莪桃汤抗人肺腺癌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 BAL B/ C裸鼠人肺腺癌模型 ,将 32只裸鼠随机分成模型组 ,改良莪桃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VEGF、TSP- 1、Bcl- 2、P5 3基因的表达。观察改良莪桃汤对人肺腺... 目的 :探讨改良莪桃汤抗人肺腺癌的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 BAL B/ C裸鼠人肺腺癌模型 ,将 32只裸鼠随机分成模型组 ,改良莪桃汤低、中、高剂量组。采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VEGF、TSP- 1、Bcl- 2、P5 3基因的表达。观察改良莪桃汤对人肺腺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血管生成的抑制作用。结果 :改良莪桃汤各组均可见肿瘤组织大片或多灶性坏死。模型组 VEGF呈强阳性表达 ,TSP- 1呈弱阳性表达 ;改服良莪桃汤各组 VEGF阳性表达明显降低 ,TSP- 1有所升高 ;而模型组 Bcl- 2、P5 3蛋白表达明显升高 ,服药各组 Bcl- 2、P5 3蛋白表达明显下降。结论 :改良莪桃汤可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及抑制肿瘤血管生成 ,发挥其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剂莪术 桃仁 汤剂 细胞凋亡 血管生成抑制剂 疾病模型 动物 肿瘤细胞 培养的/药物作用
下载PDF
肺硬化性血管瘤误诊原因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顾莹莹 刘芳 陈国勤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67-169,共3页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 1 2例 SHL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1 2例 ,男 2例 ,女 1 0例。男女之比是 1∶ 5。术前胸部 X光曾误诊为错构瘤、结核瘤及肺癌 ,误诊率为80 %。SHL女性多见 ... 目的 分析肺硬化性血管瘤 (SHL)误诊的常见原因。方法 对 1 2例 SHL患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 1 2例 ,男 2例 ,女 1 0例。男女之比是 1∶ 5。术前胸部 X光曾误诊为错构瘤、结核瘤及肺癌 ,误诊率为80 %。SHL女性多见 ,无症状者偏多 ,发病年龄偏高。临床常见症状为咳嗽、咳痰或咳血丝痰。镜下瘤细胞由实性片块区、乳头区、血管瘤样区及硬化区组成。结论  SHL少见 ,临床及 X光缺乏特异性 ,对肺部具有一般良性肿瘤特点的病灶 ,而且为女性 ,年龄偏大的患者 ,要考虑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硬化性血管瘤 误诊 原因 研究 诊断
下载PDF
多极针射频消融术治疗肺癌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顾莹莹 陈国勤 +1 位作者 刘慕嫦 郭伟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4期47-49,56,共4页
目的 :研究多极针射频消融术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方法 :对 2 4例多极针射频消融术后肺癌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并对 2 1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及对其中的 16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2 4例肺癌组织中 ,均... 目的 :研究多极针射频消融术后肺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其免疫组织化学表达特征。方法 :对 2 4例多极针射频消融术后肺癌标本进行病理形态学观察 ,并对 2 1例标本进行免疫组化分析 ,及对其中的 16例进行了随访。结果 :2 4例肺癌组织中 ,均见大片凝固性坏死 ,部分表现为多灶性点状坏死 ,伴有液化空洞 ,坏死灶中央及边缘可见散在的癌细胞核固缩、核碎裂 ,坏死灶边缘残留的癌细胞部分呈空泡变性及嗜酸性变 ,邻近的正常肺组织血管扩张、充血 ,但无明显的炎症反应。免疫组化表型 :PCNA阳性 17例 (81%) ,VEGF阳性 11例 (5 2 %) ,Bcl 2阳性 4例(19%)。 16例病人进行 4 - 9个月的随访 ,其中 7例病灶明显缩小 ,4例病灶无明显改变 ,3例病灶稍增大 ,2例死亡。结论 :多极针射频消融术对肺癌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力 ,能抑制肿瘤组织的血管生成 ,近期疗效较满意。但为了彻底清除残留的肺癌细胞 ,还必须配合其它手段综合治疗 ,以达到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极针射频消融术 治疗 肺癌 病理 免疫组化 研究
下载PDF
三值光学计算机自动解码器 被引量:1
11
作者 顾莹莹 金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38-143,共6页
解码器是三值光学计算机(ternary optical computer,TOC)中负责将运算器输出的结果从三值光信号变换成对应的电信号的部件.根据现有三值光学计算机的实际状况,实现了一款自动千位三值光学计算机解码器系统.该系统由4个数码摄像头和嵌入... 解码器是三值光学计算机(ternary optical computer,TOC)中负责将运算器输出的结果从三值光信号变换成对应的电信号的部件.根据现有三值光学计算机的实际状况,实现了一款自动千位三值光学计算机解码器系统.该系统由4个数码摄像头和嵌入式系统组成:利用摄像头采集三值光学处理器输出的运算结果的图像,由嵌入式系统处理这些图像以获得运算结果的数值.嵌入式系统中的软件包括拍照控制、数值生成和输出控制三个主要部分.创建的地址定位技术可解决运算器输出图像与摄像头拍摄图像在像素数量上差别过大的问题.提出并实现的降蓝技术可解决蓝光对液晶暗状态的严重干扰问题.建立的自检机制可提高解码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解码器 三值光学计算机 地址定位 降蓝处理 自检机制
下载PDF
阿昔洛韦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2
作者 顾莹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0期120-121,共2页
阿昔洛韦是人工合成的第二代核苷类光谱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的抗病毒机理为其进入感染细胞被HSV的特异性胸苷激酶酸化,生成三磷酸型,一方面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另一方面也可掺入病毒DNA中,与DNA末端连结,使病毒DNA合成受阻,从而起... 阿昔洛韦是人工合成的第二代核苷类光谱抗病毒药。阿昔洛韦的抗病毒机理为其进入感染细胞被HSV的特异性胸苷激酶酸化,生成三磷酸型,一方面竞争性抑制病毒DNA多聚酶,另一方面也可掺入病毒DNA中,与DNA末端连结,使病毒DNA合成受阻,从而起到抗病毒的作用。临床用于单纯病毒感染、带状疱疹、免疫缺陷者水痘的治疗及预防、生殖疱疹感染、免疫缺陷者自限性黏膜皮肤单纯疱疹、与免疫调节剂(α-干扰素)联合应用治疗乙型肝炎、降低骨髓移植患者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发病率。要注意阿昔洛韦的不良反应,临床上要针对疾病、个人状况选择其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昔洛韦 临床应用 抗病毒
下载PDF
米力农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8
13
作者 顾莹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31期169-170,共2页
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通过抑制PDE-III的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灭活,使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增高,心肌收缩力加强,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同时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正性松弛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临床应用于... 米力农为磷酸二酯酶III抑制剂,通过抑制PDE-III的活性,减少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的灭活,使心肌细胞内环磷酸腺苷(CAMP)浓度增高,心肌收缩力加强,而产生正性肌力作用,同时对血管平滑肌具有正性松弛作用,可使血管扩张。临床应用于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肺动脉高压(PAH)、心肌病、心脏手术后低心排出量综合征(LOS)、心脏外科术后的急性心衰、调整胰岛素的分泌、重症手足口病等,围术期小剂量使用米力农可以产生抗炎作用。但临床应用也应该结合其不良反应,掌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力农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莹莹 陈国勤 +1 位作者 吴玉新 郭伟 《中国骨肿瘤骨病》 2003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 探讨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B)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和病理(HE染色、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电镜)观察,复习有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肿瘤1例发生在左胫骨中上段髓腔内... 目的 探讨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IMTB)的临床病理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进行临床和病理(HE染色、免疫组化、特殊染色和电镜)观察,复习有关文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肿瘤1例发生在左胫骨中上段髓腔内,另1例在耻骨及坐骨髓腔内。2例都侵犯骨皮质,其中1例侵及邻近软组织。2例组织学改变:肿瘤细胞排列呈编织状、束状,部分杂乱无章;细胞呈长梭形,有红染的胞浆,异型性不明显,核分裂较少。肿瘤组织中有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免疫表型:Vimen-tin、Desmin、actin和SMA瘤细胞呈阳性表达。电镜:肿瘤细胞的胞质内可见密体和密斑的肌丝束,胞质内还可见较多的粗面内质网及合成的胶原前体,细胞外基质中见多量的胶原纤维。结论 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异型性不明显,在诊断上应与纤维肉瘤、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平滑肌肉瘤、韧带状纤维瘤相鉴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炎症性肌纤维母细胞瘤 病理学特点 诊断 鉴别诊断 临床特点
下载PDF
肺恶性蝾螈瘤的病理诊断 被引量:1
15
作者 顾莹莹 陈国勤 张燕青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48-51,共4页
目的:探讨肺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肺恶性蝾螈瘤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及文献复习。结果:本文报告的肺恶性蝾螈瘤发生在右肺上叶,大体见肿物几乎占据整个肺叶,17cm×11cm×8cm,鱼肉状。镜下肿瘤由两... 目的:探讨肺恶性蝾螈瘤的临床病理学特点。方法:对1例肺恶性蝾螈瘤进行了免疫组化染色及文献复习。结果:本文报告的肺恶性蝾螈瘤发生在右肺上叶,大体见肿物几乎占据整个肺叶,17cm×11cm×8cm,鱼肉状。镜下肿瘤由两种成分组成:一种瘤细胞为长棱形,免疫表型为S-100蛋白呈阳性表达。另一种瘤细胞为多形性,胞浆嗜伊红染,免疫表型为肌球蛋白,结蛋白呈阳性表达。结论:肺恶性蝾螈瘤是一种神经来源的肿瘤,发生在肺部十分少见。本病高度恶性,生存率极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蝾螈瘤 肺肿瘤 神经细胞 横纹肌细胞
下载PDF
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梅芳 顾莹莹 《当代护士(中旬刊)》 2023年第1期87-90,共4页
目的探讨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2020年9月—2022年8月在腰麻下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 目的探讨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对混合痔患者术后疼痛及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肛肠科2020年9月—2022年8月在腰麻下进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先后顺序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耳穴埋籽治疗,观察组采用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尿潴留症状评分。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排尿时间、排尿量及尿潴留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八髎穴穴位贴敷联合艾灸疗法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显著改善术后患者排尿功能与尿潴留症状,提高临床治疗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髎穴 穴位贴敷 艾灸 混合痔 术后疼痛 尿潴留
下载PDF
老年人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和免疫组化研究
17
作者 顾莹莹 刘慕嫦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2期117-117,共1页
根据文献报道,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0%~25%。而我院1991~1993年的222例肺癌的统计数字表明,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66%。且多见于老年人,我们通过对15例老年人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S—100,NSE、Keratin、CEA标志观察,来... 根据文献报道,小细胞肺癌约占肺癌的10%~25%。而我院1991~1993年的222例肺癌的统计数字表明,小细胞肺癌占肺癌的7.66%。且多见于老年人,我们通过对15例老年人小细胞肺癌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S—100,NSE、Keratin、CEA标志观察,来探讨其临床病理特点及组织发生。 1 材料及方法 1.1 15例小细胞未分化癌,全部为我院手术切除及支纤镜检查的标本。复查HE组织学切片,支气管断端,淋巴结及胸膜转移的情况。同时,重新切片,15例小细胞肺癌全部做NSE、S—100、Kerat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人 肺肿瘤 病理 免疫组化
下载PDF
胃浆细胞肉芽肿一例
18
作者 顾莹莹 罗肖萍 《广州医学院学报》 1993年第1期69-69,共1页
胃浆细胞肉芽肿十分罕见,据文献报道大多数发生在肺及支气管。发生于胃的报道甚少。现报告一例如下: 病例介绍患者,女性,64岁。因反复上腹部疼痛,恶心半年入院。腹部检查;腹平、软。
关键词 浆细胞肉芽肿 腹部疼痛 腹部检查 浅肌层 文献报道 核分裂 低分化腺癌 胃平滑肌肉瘤 浆细胞瘤 病理诊断
下载PDF
大颗粒聚乙烯对人工关节假体周围组织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卢伟杰 廖威明 +7 位作者 余楠生 罗新乐 白波 林志雄 顾莹莹 刘慕嫦 陈国勤 杨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 制作松动人工关节的动物模型 ,了解大颗粒聚乙烯对实验动物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 2 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 .3~ 2 .7kg。从两侧膝关节向股骨置入钴 -铬 -钼棒 ,分别... 目的 制作松动人工关节的动物模型 ,了解大颗粒聚乙烯对实验动物人工关节假体周围骨组织的影响 ,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选用健康新西兰白兔 2 0只 ,雌雄各半 ,体重 2 .3~ 2 .7kg。从两侧膝关节向股骨置入钴 -铬 -钼棒 ,分别于术后 2、4、6、8及 10周向一侧膝关节腔内注射聚乙烯微粒 (直径 10 0 μm)悬液 1.5 ml(实验侧 ) ,向另一侧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 1.5 ml(对照侧 )。术后第 10周摄双下肢 X线片 ,了解假体周围是否有骨溶解和假体松动。术后第 12周处死动物。取 13只兔检查聚乙烯颗粒在关节囊分布情况 ,假体有否松动 ,周围有无新骨及界膜形成 ;取5只兔双侧股骨、膝关节囊作组织学检查 (实验过程中有 2只动物死亡 )。 结果  1肉眼观察 :实验侧有 4侧金属假体被新生骨组织覆盖 ,9侧被纤维膜覆盖 ;对照侧有 11侧金属假体被新生骨组织覆盖 ,2侧被纤维膜覆盖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 5 )。2 X线片观察 :假体位于股骨髓腔远端 ,其周围未见明显新生骨组织和骨溶解征像。3组织学观察 :实验侧关节囊见大量异物颗粒被成纤维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包绕 ,假体近端髓腔周围见成纤维细胞和纤维组织或新生骨组织形成 ,未见异物颗粒和多核巨细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体 骨组织 新生骨 多核巨细胞 异物 人工关节 股骨 实验动物 成纤维细胞 关节面
下载PDF
VEGF-C和VEGF-D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作用 被引量:18
20
作者 汤红平 张雅洁 +1 位作者 顾莹莹 张惠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51-554,共4页
目的:探讨VEGFC、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2例乳腺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以及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83.0%,VEGFD阳性率为75.9%。二者... 目的:探讨VEGFC、VEGFD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112例乳腺癌组织切片染色,观察乳腺癌组织中VEGFC,VEGFD以及LYVE1的表达情况。结果:112例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率为83.0%,VEGFD阳性率为75.9%。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767,P<0.001)。VEGFC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54±16.73)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3.56±15.64)(P<0.05)。VEGFD阳性指数在淋巴结转移组(60.42±16.26)明显高于未转移组(41.82±15.93)(P<0.05)。随着癌细胞VEGFC和VEGFD表达强度增强,LYVE1阳性淋巴管数也随之增加,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VEGFC和VEGFD的表达与LYVE1阳性淋巴管均呈一定相关性,(前者r=0.864,P<0.001;后者r=0.870,P<0.001)。乳腺癌中LYVE1阳性淋巴管数在淋巴结转移组(13.72±7.74)明显高于未转移组(7.69±5.85)。结论:VEGFC及VEGFD在人乳腺癌组织呈高水平表达,表达强度与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及肿瘤淋巴结转移有关;肿瘤间质淋巴管密度与肿瘤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内皮 淋巴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