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Fetuin A水平联合红细胞分布宽度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方倩 郭磊 顾铜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期298-302,共5页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 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MHD的20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 目的探讨终末期肾病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胎球蛋白A(Fetuin A)、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不良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6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在本院行MHD的203例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将患者分为无心血管事件组118例和心血管事件组85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Fetuin A水平,ROC曲线分析血清Fetuin A、RDW对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Logistics回归分析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无心血管事件组与心血管事件组患者之间年龄、性别、透析龄、透析脱水比、糖尿病患者比例及白蛋白(ALB)、尿素氮(BUN)、尿酸(U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无心血管事件组比较,心血管事件组高血压患者比例、血磷、血钙、甲状旁腺激素(iPTH)、血肌酐(sCr)、三酰甘油(TG)、C反应蛋白(CRP)、NT-proBNP水平、RDW值显著升高,血红蛋白(Hb)、Fetuin A水平降低(P<0.05);血清Fetuin A联合RDW值预测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灵敏度为75.29%,特异性为94.07%,曲线下面积为0.897(95%CI 0.847~0.935);Logistics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有高血压史、血磷、NT-proBNP、TG、RDW值升高是影响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Fetuin A升高是影响MHD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RDW值增加与低水平的Fetuin A是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对预测MHD终末期肾病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末期肾病 维持性血液透析 胎球蛋白A 红细胞分布宽度 不良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的关系
2
作者 顾铜 方倩 +1 位作者 何阳 李慧妍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6期461-466,共6页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DW-CV)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 目的研究血清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soluble transferrin receptor,sTFR)、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coefficient of variation,RDW-CV)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6月秦皇岛市第一医院收治的98例终末期肾病患者,其中48例患者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A组),48例为非透析终末期肾病患者(B组)。另外,选取同期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受试者48例作为对照组。入组后第二天,测定受试者sTFR水平、RDW-CV水平、肾功能参数水平、铁代谢参数水平。结果A组的sTFR水平为(49.78±17.43)nmol/L、RDW-CV水平为(16.21±2.43)%,均显著高于B组的(31.01±5.23)nmol/L、(14.87±4.88)%和对照组的(13.79±3.72)nmol/L、(12.89±3.92)%(P<0.05)。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超敏C反应蛋白(high 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血清铁蛋白(ferritin,Fer)水平显著增加(P<0.05),白蛋白(albumin,Alb)、血清转铁蛋白(transferrin,TRF)、血清铁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ransferrin saturation,TSAT)水平显著降低(P<0.05)。患者血清sTFR和RDW-CV水平均与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酸(uric acid,UA)、hs-CRP、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FER和TSAT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Alb、Hb、TRF和血清铁(serum iron,SI)水平呈负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sTFR、RDW-CV水平与患者铁代谢参数FER和血清总铁结合力水平均有密切关系(P<0.05)。血清sTFR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95%置信区间为0.874、0.823~0.909,血清RDW-CV的AUC和95%置信区间为0.888、0.812~0.899。血清sTFR的截断值为32.12 nmol/L,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预测的特异性为71.2%,敏感性为76.3%。血清RDW-CV的截断值为15.42%,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铁代谢预测的特异性为68.0%,敏感性为76.4%。结论血清sTFR、RDW-CV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铁代谢水平呈负相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患者的铁代谢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溶性转铁蛋白受体 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 维持性血液透析 铁代谢
下载PDF
不同静脉铁剂用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疗效观察及生存分析
3
作者 顾铜 张健美 李亚光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7期563-568,共6页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铁剂用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疗效,并分析患者生存情况。方法选取80例MHD患者(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40例)和高剂量组(40例)... 目的观察不同静脉铁剂用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的疗效,并分析患者生存情况。方法选取80例MHD患者(秦皇岛市第一医院于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低剂量组(40例)和高剂量组(40例)。其中低剂量组给予100 mg/2周,200 mg/月;高剂量组给予100 mg/周,400 mg/月。比较2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s,GSHpx)],炎症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erythropoietin,rHuEPO)用量、铁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绘制生存曲线分析MHD患者使用不同剂量静脉铁剂给药与生存的关系。结果与治疗前比较,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治疗后血清SOD[(61.68±6.31)U/mL比(120.56±12.16)U/mL和(60.52±6.13)U/mL比(121.34±12.24)U/mL]、GSH-px[(115.64±11.95)U/L比(180.34±18.11)U/L和(116.23±11.12)U/L比(181.42±18.35)U/L]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NF-α[(26.74±2.68)ng/L比(15.68±1.58)ng/L和(26.34±2.64)ng/L比(16.11±1.65)ng/L]、IL-6[(34.67±3.58)ng/L比(23.58±2.41)ng/L和(34.15±3.43)ng/L比(23.69±2.45)ng/L]、hs-CRP[(3.24±0.90)mg/L比(2.63±0.61)mg/L和(3.13±0.78)mg/L比(2.52±0.59)mg/L]水平明显升高(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治疗前后rHuEPO用量[(1250.42±125.37)U/W比(1325.67±132.58)U/W]、铁蛋白[(230.58±22.74)μg/L比(211.46±21.62)μg/L]及血红蛋白[(3.45±0.56)g/L比(3.78±0.62)g/L]变化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结果显示,低剂量组有8例患者死亡(20.00%),高剂量组有5例患者死亡(12.50%),绘制K-M曲线行Log-rank检验显示,χ2=0.654,P=0.419。结论200 mg/月及400 mg/月静脉铁剂均可加重MHD患者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其中400 mg/月静脉铁剂可减少rHuEPO用量,提高铁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周期短,但对患者3年生存率无明显影响,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氧化应激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
4
作者 张健美 方倩 +3 位作者 顾铜 刘洋 李亚光 李慧妍 《临床肾脏病杂志》 2023年第9期739-74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α2-glycoprotein-1,LRG1)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 α2-glycoprotein-1,LRG1)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血液透析的1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并将其分为正常组55例,其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50.26±7.94)岁,年龄范围40~80岁;内膜增厚组58例,其中男30例,女28例,年龄(60.72±8.63)岁,年龄范围41~80岁;斑块组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70.14±8.28)岁,年龄范围40~80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血清LRG1水平。采用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MT与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及血清LRG1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因素。结果 斑块组LRG1为(83.74±9.94)mg/L,年龄为(70.14±8.28)岁,透析龄为(38.72±6.49)个月,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为(2.52±0.61)mmol/L,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为(4.21±1.02)mmol/L,均显著高于内膜增厚组的(67.95±8.65)mg/L、(60.72±8.63)岁、(33.48±6.50)个月、(1.89±0.59)mmol/L、(3.52±0.78)mmol/L和正常组的(52.46±8.73)mg/L、(50.26±7.94)岁、(29.72±6.78)个月、(1.42±0.62)mmol/L、(2.96±0.81)mmol/L,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IMT与LRG1、年龄、透析时间、LDL-C、TC均呈正相关(r=0.534、0.509、0.512、0.492、0.489,P<0.05)。LRG1、年龄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随着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增加,血清LRG1水平升高,且LRG1与IMT呈正相关,提示检测血清LRG1水平有助于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动脉粥样硬化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下载PDF
黄芪丹参颗粒药对干预肾纤维化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付旭 李均 +3 位作者 阳小敏 赵任杰 周萍 顾铜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3-108,共6页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颗粒药对对肾纤维化信号通路Wnt/β-catenin的影响,并初步明确其量效关系。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1∶1)低剂量治疗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1∶1)中剂量治疗组,黄芪丹参颗粒...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颗粒药对对肾纤维化信号通路Wnt/β-catenin的影响,并初步明确其量效关系。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1∶1)低剂量治疗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1∶1)中剂量治疗组,黄芪丹参颗粒药对高剂量(1∶1)治疗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建立单侧输尿管梗阻(UUO)模型。各组给予相应药物治疗,收集尿液检测24 h尿蛋白、α1-微球蛋白(α1-Microglobulin,α1-MG)的含量,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肾组织Wnt4和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①24 h尿蛋白和α1-MG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24 h尿蛋白和α1-MG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24 h尿蛋白和α1-MG明显降低(P<0.05);与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颗粒中、高剂量组24h尿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各剂量组之间α1-MG差异无显著性。②HE染色结果,各治疗组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与颗粒低剂量组比较,颗粒中、高剂量组评分明显减少(P<0.05)。③肾组织Wnt4和β-catenin免疫印迹检测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各剂量组大鼠肾组织Wnt4和β-catenin具有明显有升高趋势,各治疗组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尤以颗粒中、高剂量组下降明显。结论:黄芪丹参(1∶1)颗粒药对可以保护UUO大鼠肾小管功能,一定程度改善UUO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与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黄芪丹参颗粒药对可以干预UUO大鼠肾组织中Wnt4、β-catenin的表达,并存在一定的量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黄芪丹参颗粒药对 WNT 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肾纤维化及中药组分的干预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顾铜 李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7期5011-5014,共4页
中药组分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发生机制,进而延缓肾纤维化。目前学界对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肾纤维化及中药组分的干预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发生机制、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以及中药组分通过抑制肾小管... 中药组分可以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发生机制,进而延缓肾纤维化。目前学界对于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与肾纤维化及中药组分的干预的研究比较多,本文从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发生机制、肾纤维化发病机制以及中药组分通过抑制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途径,进而延缓肾纤维化三个方面进行综述。1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相关发生机制1.1触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的因素各种触发细胞凋亡的因素均能触发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管上皮细胞 肾纤维化 中药组分 内质网应激 炎症细胞
下载PDF
丹酚酸A、C分子药对配伍干预肾纤维化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GRP78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顾铜 李均 +1 位作者 付旭 赵任杰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10期79-84,共6页
目的研究丹酚酸A、C分子药对配伍对肾纤维化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丹酚酸C组,丹酚酸A、C按1:1配... 目的研究丹酚酸A、C分子药对配伍对肾纤维化过程中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的调节作用。方法将5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即正常组,模型组,丹酚酸A组,丹酚酸C组,丹酚酸A、C按1:1配伍组(丹酚酸A+C组)。除正常组外,其余大鼠均采用单侧输尿管梗阻(UUO)造模。造模后第2天开始各组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2周后处死大鼠,收集相应标本,检测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TUNEL检测技术观察肾小管间质细胞凋亡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肾组织caspase-3、GRP78 mRNA的表达。结果 1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及各治疗组尿β2-MG、NAG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2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尿β2-MG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丹酚酸A、C组尿NAG水平明显降低(P<0.05)。3与模型组比较,各治疗组肾脏组织病理情况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尤以丹酚酸A、A+C组改善明显(P<0.05)。4丹酚酸A、C组及A+C组可以下调caspase-3、GRP78的表达,有效减轻肾小管间质细胞凋亡,且丹酚酸A+C组较丹酚酸C组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丹酚酸A、C及A+C分子药对配伍可一定程度保护UUO大鼠肾小管功能,并下调肾组织caspase-3、GRP78的表达,减少肾小管间质细胞凋亡的发生,减轻肾间质纤维化程度。上述作用可能与该药物干预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GRP78的表达,抑制内质网应激途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纤维化 丹酚酸A 丹酚酸C 凋亡 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蛋白酶3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