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炎症指标和肿瘤标志物的肺癌治疗前远处转移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被引量:3
1
作者 颜晰 牛英豪 +3 位作者 郭秀娟 冯军花 李燕 张金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4期470-474,480,共6页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肺癌患者133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未转移组,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细胞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筛选肺癌... 目的探讨炎症指标及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肺癌患者133例作为研究组,根据转移情况分为转移组、未转移组,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细胞因子及肿瘤标志物,筛选肺癌远处转移的危险因素,以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评估该模型对肺癌远处转移的预测效能,并以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98例肺癌患者作为验证组进行验证。结果转移组NLR、白细胞介素(IL)-8、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水平均明显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IL-8(OR=1.008,P=0.014)、CYFRA21-1(OR=1.067,P=0.035)水平升高是预测肺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二者建立的风险预测模型为Logit(P)=-2.217+0.008 X IL-8+0.081 X CYFRA21-1,对预测肺癌远处转移有良好的效能,在研究组、验证组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0和0.744,灵敏度分别为91.2%和80.0%,准确率分别为78.9%和72.4%。结论IL-8、CYFRA21-1水平升高是肺癌远处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二者联合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预测肺癌远处转移具有良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远处转移 白细胞介素-8 细胞角蛋白19片段
下载PDF
2种全自动免疫检测系统鳞状细胞癌抗原结果的一致性评价
2
作者 颜晰 张金艳 郭秀娟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719-723,728,共6页
目的比较罗氏cobas e602和雅培Architect i2000 SR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检验科方法学变更平行检测期间临床血清样本4231例,分别用上述检测系统检测SCCA水平;... 目的比较罗氏cobas e602和雅培Architect i2000 SR全自动免疫分析系统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A)结果的一致性。方法收集检验科方法学变更平行检测期间临床血清样本4231例,分别用上述检测系统检测SCCA水平;参考CLSI EP15-A2文件进行精密度评价;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38例SCCA结果数据,通过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和一致性检验分析两系统SCCA检测结果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偏差;采用Kappa分析对4231例患者SCCA结果进行分析,并通过线性回归方程对罗氏系统结果进行校正,计算校正前后两系统的诊断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评价二者SCCA结果的诊断一致性。结果两检测系统的精密度分别为2.35%~3.56%、0.99%~1.70%;二者具有较好的相关性(rs=0.939),Passing Bablok回归方程为:y=0.156+1.034x(截距=0.156,斜率=1.034),百分偏倚平均值在可接受范围内(-9.30%),但有多于5%的数据点落在95%一致性界限外;山形图折叠处靠近0(-0.28 mg/L);组内相关系数为0.912(95%CI:0.880~0.937);经校正后,罗氏与雅培SCCA结果的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Kappa值由92.86%、54.91%、0.660提高至93.83%、90.98%、0.778。结论2种SCCA检测系统相关性、一致性较好,但存在系统性偏差,可通过回归方程将结果进行转换后再进行临床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 罗氏全自动检测系统 雅培全自动检测系统
下载PDF
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血清HMGB1和IDO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崔雯瑄 赵薇 +3 位作者 尚晓雅 杜彦艳 颜晰 马鸣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603-611,共9页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初次住院治疗的95例E... 目的: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血清中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和吲哚胺-2,3-双加氧酶(IDO)的表达水平并探讨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及淋巴细胞亚群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初次住院治疗的95例ESCC患者作为ESCC组,另选取40例健康体检人群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全部研究对象的血清HMGB1和IDO水平及不同组ESCC细胞培养上清中HMGB1、IDO和p65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全部研究对象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水平。WB法检测仅敲低HMGB1基因表达或敲低HMGB1后再加入NF-κB信号通路激活剂对ESCC细胞HMGB1、IDO和p65表达的影响。结果:ESCC组患者血清HMGB1和ID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1);血清HMGB1和IDO表达水平升高是ESCC临床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1),二者联合检测对ESCC临床进展预测价值更高(P<0.01);血清HMGB1和IDO与ESCC患者的T分期、N分期和临床分期有明显关联(均P<0.05);ESCC组患者血清HMGB1与外周血CD3+T细胞、CD4+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绝对计数值呈显著负相关,而与Treg细胞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清IDO与外周血CD3+T细胞百分率和绝对计数值、CD4+T细胞百分率和绝对计数值、CD8+T细胞和B细胞绝对计数值呈显著负相关,而与Treg细胞百分率呈显著正相关(均P<0.05);血清HMGB1和IDO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1)。si-HMGB1组KYSE30和ECA109细胞及其培养上清液中IDO和p65表达水平明显低于si-NC组和si-HMGB1+PMA组(均P<0.05)。结论:血清HMGB1和IDO与ESCC临床进展和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具有成为ESCC肿瘤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新靶点的潜力。HMGB1可能通过NF-κB信号通路促进IDO表达,进行双靶点联合治疗可能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1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 淋巴细胞亚群 食管鳞状细胞癌 联合治疗
原文传递
连翘提取物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颜晰 赵连梅 +1 位作者 孙佳玮 单保恩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2年第1期20-24,29,共6页
目的:观察连翘根、叶和果3个部位各自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连翘根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Forsythia suspensa root,FSEER)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分别制备连翘根、叶和果3个部位的醇提物和水提物,用... 目的:观察连翘根、叶和果3个部位各自的醇提物和水提物对食管癌细胞体外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连翘根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Forsythia suspensa root,FSEER)的抗肿瘤机制。方法:分别制备连翘根、叶和果3个部位的醇提物和水提物,用MTT法检测6种连翘提取物对食管癌细胞TE-1、TE-13、Yes-2、Eca-109的增殖抑制作用;然后用不同浓度FSEER处理食管癌细胞24 h后用倒置相差显微镜和瑞氏-吉姆萨染色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再分别用不同浓度FSEER处理TE-13细胞不同时间后,以Annexin V/PI双染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TE-13细胞凋亡率的变化,Western blot检测PARP蛋白表达变化。结果:6种连翘提取物对食管癌TE-13细胞均有增殖抑制作用(P<0.05),其中FSEER效果最明显。经FSEER处理后,TE-13细胞显示典型的凋亡形态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凋亡率明显增高(P<0.05),PARP蛋白出现了裂解片段的表达,且呈现一定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结论:FSEER体外对人食管癌细胞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抗肿瘤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 抗肿瘤 增殖抑制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含Hp特异性抗体羊奶2种检测方法的比较及初步临床效果 被引量:3
5
作者 颜晰 樊建平 +3 位作者 王苋 冯剑飞 赵连梅 单保恩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0年第1期94-98,共5页
目的比较含抗Hp特异性抗体羊奶的2种检测方法,并初步观察抗体羊奶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国际标准菌株ATCC26695及ATCC26695、SS1混合菌液制备2种含抗Hp特异性抗体的羊奶,分别用双相免疫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 目的比较含抗Hp特异性抗体羊奶的2种检测方法,并初步观察抗体羊奶的临床效果。方法用国际标准菌株ATCC26695及ATCC26695、SS1混合菌液制备2种含抗Hp特异性抗体的羊奶,分别用双相免疫扩散试验及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含量,并比较二者检测效果;30名受试者按照随机抽样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每天饮用抗体羊奶,对照组饮用普通羊奶,连续饮用30 d,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14 C urea breath test,14 C-UBT)评估效果。结果2种方法检测结果均证实了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的存在,ELISA结果显示,2种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含量高于对照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稀释倍数增大,抗体含量逐渐降低;2种抗体羊奶间抗体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步临床试验证明试验组经服用抗体羊奶后有效率为66.6%,与服用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种检测方法均可较好地反映抗体羊奶中抗Hp特异性抗体存在,ELISA法简便、快速,能够更为精确地定量检测抗体含量,所获得的结果更为可靠。临床试验表明抗体羊奶能够有效降低患者14 C-UBT数值,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抗幽门螺杆菌特异性抗体 抗体羊奶
下载PDF
连翘叶乙醇提取物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雷秋香 赵连梅 +4 位作者 颜晰 张倩 单彪 耿艺曼 单保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94-399,共6页
目的研究中药连翘叶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TE-1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连翘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Forsythia sus-pense leaf,FSEE)对人食管癌细胞TE-13、TE-1、Yes-... 目的研究中药连翘叶乙醇提取物体外对食管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对TE-13细胞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TT法分析不同浓度连翘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Forsythia sus-pense leaf,FSEE)对人食管癌细胞TE-13、TE-1、Yes-2和Eca-109增殖的影响;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经FSEE处理后细胞的形态学改变;Wright-Giemsa染色观察TE-1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经Annexin V/PI双染后用流式细胞术检测FSEE对TE-13细胞凋亡率的影响;用不同浓度(0.1、0.2、0.5mg/ml)FSEE作用于TE-13细胞24 h后,分析细胞PARP、Caspase 3、Caspase 8、Caspase 9蛋白表达的变化。RT-PCR法检测FSEE对TE-13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家族中Bcl-2、Bcl-xL、Bax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 FSEE对人食管癌细胞增殖具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经FSEE处理24 h后,TE-13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学改变,TE-13细胞凋亡率明显增高,与未处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0.1、0.2、0.5 mg/mlFSEE作用24 h后,TE-13细胞PARP、Caspase 3、Caspase 9蛋白出现裂解片段,并随药物浓度增加,裂解片段浓度升高,呈浓度依赖性,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FSEE处理后,TE-13细胞BaxmRNA表达上调,Bcl-2和Bcl-xLmRNA表达水平下调。结论 FSEE在体外可明显抑制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诱导TE-13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其通过Caspase依赖性的内源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FSEE TE-13 细胞凋亡 内源性凋亡途径
下载PDF
连翘根提取物(FSEER)对化疗后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孙佳玮 戴素丽 +4 位作者 李磊 颜晰 张超 赵连梅 单保恩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25-628,共4页
目的:观察连翘根提取物(FSEER)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探讨FSEER促进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SEER高、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 目的:观察连翘根提取物(FSEER)对环磷酰胺(Cy)所致小鼠骨髓和免疫抑制作用的影响,探讨FSEER促进化疗后小鼠造血功能和免疫功能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FSEER高、低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Cy(200 mg/kg)。第2天开始,对FSEER高、低剂量组小鼠灌胃不同剂量的FSEER[120、60 mg/(kg·d)],模型对照组小鼠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连续给予10 d。分离各组小鼠脾脏,分别计算脾脏指数(SI)。流式细胞仪检测小鼠外周血淋巴细胞CD3、CD4、CD8的变化。用ELISA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TNF-α、IL-2、IL-12的含量,股骨骨髓涂片经瑞式-吉姆萨染色后观察骨髓细胞形态变化。结果:不同剂量的FSEER组小鼠的脾脏指数增加,外周血中TNF-α和IL-2的含量增高。一定剂量的FSEER可以提高外周血CD3+CD4+T淋巴细胞比例和CD4+/CD8+的比值,改善骨髓的抑制状态。结论:连翘根醇提物(FSEER)可以显著提高小鼠机体的免疫功能,恢复由Cy诱导的小鼠免疫抑制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翘根提取物 环磷酰胺 免疫抑制模型 小鼠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血清IL-24及IL-6浓度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鸣 焦文静 +3 位作者 王延海 颜晰 张超 张金艳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19年第3期227-230,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清IL-24及IL-6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DLBCL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血清,ELISA法检测IL-24及IL-6的浓度,分析血清IL-24及IL-6浓度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计算患...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外周血清IL-24及IL-6的浓度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3例DLBCL患者和33例正常对照人群外周血血清,ELISA法检测IL-24及IL-6的浓度,分析血清IL-24及IL-6浓度与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并计算患者的国际预后指数(IPI)。结果:与正常对照组[IL-24 浓度为(58.32±11.81)μg/mL,IL-6 为(24.63±7.73)μg/mL]相比,DLBCL患者血清IL-24浓度[(42.18±8.48)μg/mL]明显降低(P<0.01),而IL-6浓度[(45.29±12.71)μg/mL]明显升高(P<0.01),且二者浓度呈明显负相关(r=-0.414,P<0.05);同时血清IL-24及IL-6浓度与患者临床分期、肿瘤细胞侵犯骨髓状态及IPI均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年龄及性别均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发生骨髓转移组患者血清中IL-24较正常对照组和未转移组均明显降低(P<0.01),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同时随着骨髓转移程度的增加,该趋势更为明显。IPI指数>2的患者,外周血IL-24浓度较IPI指数<2的患者明显降低,而IL-6浓度明显升高(P<0.01)。结论:DLBCL患者血清IL-24浓度较低及IL-6浓度较高可能是患者临床症状较重,预后较差的预测指标。血清IL-24及IL-6浓度测定可作为DLBCL的辅助诊断及监测指标,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IL-24 IL-6 血清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香加皮宝霍甙-Ⅰ抑制人食管癌细胞增殖的机制 被引量:2
9
作者 赵连梅 王晓华 +4 位作者 颜晰 耿艺曼 王玲 刘丽华 单保恩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62-666,共5页
目的观察香加皮活性成分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β-catenin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活性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 目的观察香加皮活性成分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增殖活性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与β-catenin通路的关系。方法采用MTT法观察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Eca-109增殖活性的影响;An-nexin V/PI染色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凋亡的影响。RT-PCR法检测宝藿甙-Ⅰ对食管癌细胞β-catenin、survivin和c-myc mRNA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食管癌细胞β-catenin、磷酸化β-catenin、survivin和c-myc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0~40μg/ml宝藿甙-Ⅰ明显降低了Eca-109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其凋亡。经宝藿甙-Ⅰ处理24 h后,β-catenin、survivin和c-myc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磷酸化的β-catenin蛋白表达升高,β-catenin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的表达均降低,且在胞核中的降低更为明显。结论香加皮宝藿甙-Ⅰ可通过调节β-catenin通路活性抑制食管癌Eca-109细胞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藿甙-Ⅰ 食管癌 凋亡 β-catenin通路
下载PDF
CREB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3
10
作者 郭秀娟 杜彦艳 +5 位作者 颜晰 赵学涛 韩丽娜 武一鹏 王雪晓 马鸣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0年第5期387-390,394,共5页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60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 目的:研究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特征、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2010年1—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就诊的60例ESCC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采用Western blot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组织中CREB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ESCC组织中CREB表达水平较癌旁组织明显升高(P<0.01)。组织中CREB高表达的患者往往瘤组织较大、临床分期较晚、更易发生淋巴结转移,同时患者5年总生存率较低而累积复发率较高(P<0.05)。结论:ESCC组织中CRE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高表达CREB的患者往往提示临床进展及较差预后。因此,CREB具有成为ESCC相关肿瘤标志物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食管鳞状细胞癌 临床进展 预后
下载PDF
木鳖子提取物对羟基桂皮醛对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丽娜 张璁 +4 位作者 魏思思 柴叶静 颜晰 马鸣 赵连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90-597,共8页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 phydroxycinnamaldehyde,CMSP]对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并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 目的:体内外实验探讨木鳖子单体化合物对羟基桂皮醛[Momordica cochinchinensis(Lour.)Spreng. phydroxycinnamaldehyde,CMSP]对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生长和转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建立荷瘤小鼠动物模型,并将18只C57BL/6小鼠随机分成3组(每组6只):对照组(腹腔注射0.1 ml生理盐水)、CMSP治疗组(分别腹腔注射0.1 ml 1、2 mg/ml CMSP),给药的第5天开始,每次给药前用卡尺分别测量和计算小鼠移植瘤的体积,实验结束后称量移植瘤的质量;H-E染色后光镜观察肝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SP法观察移植瘤组织E-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的表达。采用细胞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CMSP实验组(10、20μg/ml)黑色素瘤B16细胞24、48 h的迁移能力,qPCR法检测CMSP处理24 h后B16细胞EMT相关mRNA表达,WB法检测CMSP处理B16细胞48 h后β-catenin、p-β-catenin(Ser675)、vimentin和E-cadherin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CMSP治疗组小鼠移植瘤平均体积和肿瘤质量明显降低(均P<0.05);对照组小鼠肝脏中转移灶的数量明显多于CMSP(1、2 mg/kg)治疗组(均P<0.05),CMSP(2 mg/kg)处理组小鼠的肝组织内未发现明显转移灶。CMSP治疗组(1、2 mg/kg)移植瘤组织中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体外实验中,CMSP实验组(10、20μg/ml)B16细胞24、48 h后划痕愈合率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均P<0.05)。20μg/ml CMSP处理B16细胞24、48 h后穿过Transwell小室的细胞数较对照组则显著下降(均P<0.01)。CMSP(10、20μg/ml)处理B16细胞后β-catenin mRNA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均P<0.01),E-cadherin m RNA表达水平则明显升高(均P<0.05),而vimentin m RNA表达水平在10μg/ml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μg/ml处理组则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CMSP实验组(10、20μg/ml)处理B16细胞后β-catenin、p-β-caten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均P<0.01),而E-cadherin蛋白表达则明显升高(均P<0.01)。结论:CMSP能够抑制小鼠黑色素瘤移植瘤的生长和转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通路的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鳖子 对羟基桂皮醛 黑色素瘤 移植瘤 肿瘤生长 转移
原文传递
中性粒细胞在肿瘤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2
作者 毕艳娜 张颖 +1 位作者 颜晰 赵连梅(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2656-2662,共7页
近年中性粒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细胞亚群之一,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以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表型为目标的肿瘤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可通过释放活性氧(ROS)、各类细胞因... 近年中性粒细胞作为主要的免疫细胞亚群之一,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受到广泛关注。以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表型为目标的肿瘤免疫治疗逐渐成为肿瘤治疗领域研究热点。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中性粒细胞可通过释放活性氧(ROS)、各类细胞因子、蛋白酶和胞外诱捕网(NETs)及影响其他免疫细胞功能等方式参与肿瘤免疫微环境(TME)重塑,从而影响肿瘤进展。中性粒细胞存在两种功能表型,即N1和N2亚型,分别发挥促肿瘤和抗肿瘤功能。考虑到中性粒细胞在肿瘤进展中的双重作用,靶向TME中的中性粒细胞,使其向N1方向极化,可能成为一种潜在的新型抗肿瘤免疫治疗方法。本文将对这一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从调控中性粒细胞功能表型从而调控TME角度进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性粒细胞 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诱捕网 肿瘤微环境
下载PDF
连翘根醇提物体外诱导TE-13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颜晰 赵连梅 +2 位作者 刘月彩 王玲 单保恩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39-244,共6页
目的: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探讨连翘根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Forsythia suspensa root,FSEER)诱导人食管癌TE-1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的FSEER(0.4、0.5和0.6mg/mL)作用于TE-13细胞24h后,采用FC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 目的:从基因及蛋白水平探讨连翘根醇提物(ethanol extract of Forsythia suspensa root,FSEER)诱导人食管癌TE-13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不同质量浓度的FSEER(0.4、0.5和0.6mg/mL)作用于TE-13细胞24h后,采用FCM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细胞质中细胞色素C(cytochrome-C,Cyt-C)]经FSEER处理后在TE-13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同时通过RT-PCR检测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ax、Bad、Noxa、Bcl-2、Bcl-xl和Mcl-1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TE-13细胞经FSEER(0.4、0.5和0.6mg/mL)作用24h后,随FSEER作用浓度的升高,发生线粒体膜电位损伤的细胞数目逐渐增多,且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经FSEER处理后,TE-13细胞中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的表达水平及细胞质中Cyt-C的表达水平均逐渐增加,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aspase-8的表达水平则无明显变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T-PCR检测结果显示,FSEER可以上调TE-13细胞中Bax、Bad和Noxa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Bcl-2、Bcl-xl和Mcl-1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FSEER可能是通过依赖于线粒体的细胞凋亡内源途径而诱导人食管癌TE-13细胞发生凋亡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连翘属 植物提取物 细胞凋亡 TE-13细胞
原文传递
中药升陷汤抑制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侵袭转移作用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赵连梅 孙佳玮 +4 位作者 颜晰 王磊 霍炳杰 刘亚贤 单保恩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147-2150,共4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体外筛选出升陷汤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侵袭转移的有效萃取部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MTT法和形态观察筛选出升陷汤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有效萃取部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升陷汤正丁醇提取物对A549细胞的... 目的:本研究旨在体外筛选出升陷汤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侵袭转移的有效萃取部位,并对其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方法:通过MTT法和形态观察筛选出升陷汤抑制A549细胞增殖的有效萃取部位。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升陷汤正丁醇提取物对A549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检测生陷汤提取物对A549细胞侵袭、转移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侵袭转移相关信号通路分子表达的变化。结果:20-400μg/mL正丁醇萃取部位作用于A549细胞48、72h后可明显抑制其增长,且与凋亡相关。20-80μg/mL升陷汤作用于A549细胞24h后可明显抑制其侵袭和转移;正丁醇萃取部位可明显降低p-ERK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P<0.01)。结论:升陷汤正丁醇萃取部位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升陷汤 A549细胞 凋亡 侵袭 转移
原文传递
外泌体分离和纯化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5
作者 王耀杰 颜晰 +1 位作者 赵立波 赵连梅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7-170,共4页
外泌体是由活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间通讯,在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识别、炎症反应等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外泌体广泛存在于生物流体中,但由于其粒径小... 外泌体是由活细胞主动分泌的一种纳米级囊泡,内含蛋白质、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参与细胞间通讯,在肿瘤微环境调节、免疫识别、炎症反应等众多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作为一种运输载体,外泌体广泛存在于生物流体中,但由于其粒径小、内含物丰度低,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外泌体成为后续研究成败的关键。虽然外泌体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日趋发展,但仍未达到成熟水平。本文就外泌体分离和纯化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比较不同方法的优缺点、适用范围及应用前景,以期为外泌体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分离 离心 沉淀 超滤
原文传递
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线性离子阱质谱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4种抗抑郁药的含量 被引量:5
16
作者 邓晓晴 齐海娟 +4 位作者 崔浩亮 艾连峰 哈婧 郭秀娟 颜晰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21-829,共9页
目的:建立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奥氮平、舍曲林、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4种抗抑郁药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用乙腈沉淀蛋白提取目标化合物,HySphere C18在线固相净化柱净化,CAPCELL PAK C18色谱柱分离,串联质谱采... 目的:建立在线固相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奥氮平、舍曲林、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4种抗抑郁药含量的检测方法。方法:用乙腈沉淀蛋白提取目标化合物,HySphere C18在线固相净化柱净化,CAPCELL PAK C18色谱柱分离,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多反应监测正离子扫描模式进行检测,同位素内标法定量。结果:奥氮平、舍曲林、利培酮以及阿立哌唑4种抗抑郁药质量浓度在0.5~500 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8,3个加样水平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0.0%~97.3%,RSD(n=6)为2.1%~9.9%,准确度为92.0%~102.8%,4种药物在患者样品中的检测下限为2 ng·mL^-1。结论:该方法简单,准确度高,灵敏度好,可用于奥氮平、舍曲林、利培酮和阿立哌唑血药浓度的快速同时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在线固相萃取 抗抑郁药 奥氮平 舍曲林 利培酮 阿立哌唑 血药浓度 人血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