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血小板重建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谢妍 颜灵芝 +9 位作者 尤涛 施晓兰 颜霜 翟英颖 商京晶 严治 尤红英 王晴晴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05-511,共7页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目的: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 TPO)对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术(APBSCT)后血小板(PLT)重建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一线行APBSCT治疗的147例M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APBSCT期间是否使用rh TPO分为rh TPO组80例和对照组67例,比较两组患者在PLT植入时间、血制品输注需求量、移植后+14和+100 d PLT恢复至≥50×10^(9)/L和≥100×10^(9)/L的患者比例以及出血发生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M蛋白类型、初诊时PLT数、APBSCT前诱导治疗中位疗程数、回输的CD34^(+)细胞数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rh TPO组患者PLT植入中位时间为10(6-14)d,较对照组11(8-23)d显著缩短(P<0.001)。rh TPO组患者在APBSCT期间的中位PLT输注需求量为15(0-50)U,较对照组20(0-80)U更少(P=0.001)。移植后+14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66.3%和52.2%,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23.8%和11.9%,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移植后+100 d时,rh TPO组和对照组PLT≥50×10^(9)/L的患者比例分别为96.3%和89.6%(P>0.05),但rh TPO组PLT≥100×10^(9)/L的患者比例高于对照组(75.0%vs 55.2%,P=0.012)。两组患者在PLT水平低下期间不同部位出血事件的总体发生率无差异,且rh TPO组治疗耐受性良好,肝肾功能异常和感染的发生概率与对照组类似。结论:MM患者在一线行APBSCT时,皮下注射rh TPO药物可以缩短PLT植入时间,减少血制品的需求量,耐受性良好,且在移植后有更多患者达到了PLT高水平的恢复,这对保证APBSCT和MM患者维持治疗期间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小板重建
原文传递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
2
作者 徐云 颜灵芝 +8 位作者 施晓兰 姚颖 王攀峰 颜霜 孟佳佳 季楠 马骁 傅琤琤 吴德沛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6-183,共8页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情况以及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通过查询病例资料和电话随访,回顾性调研了2022年8月—2023年1月就诊于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的MM患者在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 目的了解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情况以及COVID-19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转归。方法通过查询病例资料和电话随访,回顾性调研了2022年8月—2023年1月就诊于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的MM患者在国内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流行高峰期间COVID-19的发生率,重点收集了27例MM合并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指标及预后信息,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共调研116例MM患者,中位年龄69(38,86)岁,87例(75.0%)患者在流行高峰期间感染了新冠病毒:轻型12例(13.8%)、中型49例(56.3%)、重型20例(23.0%)、危重型6例(6.9%),合并COVID-19患者的死亡率为4.6%(4/87)。住院的27例患者中,男性16例(59.3%)。MM合并COVID-19初发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26例(96.3%)、乏力20例(74.1%)、胸闷17例(63.1%)、咽痛17例(63.1%)、发热11例(40.7%)和头痛6例(22.2%)。27例患者合并的COVID-19均为中-危重型。感染新冠病毒后MM患者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计数均明显下降,而IL-6、CRP和D-二聚体则明显升高(P<0.05)。重/危重型较中型患者的淋巴细胞及血Na+水平下降更为明显;而D-二聚体、IL-6、LDH及CRP则升高(P<0.05)。MM合并COVID-19后患者的病毒抗体转阳中位天数为14(11,19)d,其中IgM抗体滴度中位数为3.25(2.06,4.69)S/CO,IgG抗体滴度中位数为6.41(2.06,9.50)S/CO。27例患者中新冠病毒抗原/核酸转阴的中位天数为22(16,30)d。25例(92.6%)好转出院,中位住院天数为20(11,33)d。结论MM合并COVID-19较2020年死亡率明显下降,但仍易进展为重型/危重型,病毒清除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临床特征
下载PDF
15例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阳性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颜灵芝 陈苏宁 +11 位作者 平娜娜 王琴荣 刘红 丁子轩 朱明清 梁建英 刘丹丹 岑建农 潘金兰 仇惠英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16-1120,共5页
本研究总结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Ph+MPA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5例Ph+MPAL的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临床随... 本研究总结成人Ph染色体和/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的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Ph+MPAL)患者的临床和实验室特征。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9月在我院诊治的15例Ph+MPAL的特征及细胞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测以及临床随访结果。Ph+MPAL的诊断采用WHO-2008分类标准。结果表明,Ph+在同时期总MPAL群体中的检出率为17.2%(15/87)。15例患者中男性7例、女性8例;中位年龄为51(16-81)岁;初诊时中位WBC计数为69(12.7-921)×109/L。形态学检查显示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者2例(13.3%),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者6例(40.0%)、杂合型白血病(HAL)者7例(46.7%)。免疫学分析表明,此15例患者均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93.3%患者的白血病细胞表面有CD34的表达,其中64.3%(9/14)的患者CD34表达率在60%以上。染色体R显带技术检测显示,正常核型者2例(13.3%),单纯Ph+者8例(53.3%),Ph+伴附加异常者5例(33.3%)。附加的染色体异常分别为-7(2例)、+Ph(1例)、dic(7;9)(1例)、i(8q)和-16(1例);有残余正常分裂相者4例。多重巢式PCR检测发现,e1a2型融合基因6例(40.0%)、b2a2或b3a2型共9例(60.0%)。7例Ph+MPAL患者中有4例检测到IKZF1基因缺失。本组中10例患者诱导治疗一疗程后完全缓解(CR)率为70.0%,其中联合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组的CR率(83.3%;5/6),优于单纯化疗组(50.0%;2/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至今,6例患者由于疾病复发或进展而死亡(60.0%;6/1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组患者总生存优于单纯化疗组(P=0.004)。结论:Ph+MPAL主要为B淋系和髓系混合表达,多数年龄较大,高表达CD34抗原。在BCR-ABL融合基因亚型和基因突变方面类似于Ph+急性白血病。初诊时WBC计数是独立的预后因素,复发进展仍是此类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联合TKI和allo-HSCT或许能改善预后,有必要进行前瞻性、多中心的临床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染色体 BCR-ABL融合基因 混合表型急性白血病
下载PDF
血液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现状分析与改进思考 被引量:9
4
作者 颜灵芝 《现代医药卫生》 2017年第9期1414-1415,共2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是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住院医师理论学习和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由于专科性强,现阶段仍存在师生双方对规培缺乏积极性、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以临床查房代替教学查房等问题,严...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规培)是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加强住院医师理论学习和提高临床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血液系统疾病由于专科性强,现阶段仍存在师生双方对规培缺乏积极性、教学模式单一枯燥、以临床查房代替教学查房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血液内科的规培质量。该文总结分析了以上现状,并根据存在的问题逐一探索改进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住院医师的规培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 医学 继续 医师 在职培训 血液内科
下载PDF
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实体肿瘤6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5
作者 颜灵芝 商京晶 +3 位作者 施晓兰 卢静 黄海雯 傅琤琤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9年第3期293-295,共3页
目的报道6例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实体肿瘤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MM合并实体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M先后或同时合并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MM合并的实体肿瘤可以起源于多个系统... 目的报道6例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实体肿瘤的病例,结合文献复习,提高对MM合并实体肿瘤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MM先后或同时合并实体肿瘤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经过及转归,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复习.结果MM合并的实体肿瘤可以起源于多个系统,属于同时重复癌者并不少见,临床异质性大,预后相对差.结论MM合并实体肿瘤发病机制不明确,预后差,有待累积更多的病例进一步研究两者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实体肿瘤 重复癌 预后
下载PDF
诱导期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医院感染的临床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颜霜 傅琤琤 +6 位作者 周进 徐云 姚颖 金松 颜灵芝 朱霞明 吴德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035-1039,1043,共6页
目的探索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诱导治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某医院接受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与PDD(硼替佐米+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116例初治有症状的MM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诱导治疗期间感... 目的探索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诱导治疗期间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及临床特征。方法收集某医院接受PAD(硼替佐米+阿霉素+地塞米松)与PDD(硼替佐米+脂质体阿霉素+地塞米松)方案治疗的116例初治有症状的MM患者临床资料,统计诱导治疗期间感染率及临床特点。结果 116例MM患者其中69例接受PAD方案治疗,47例接受PDD方案治疗,两组的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9.7%和89.4%。73例为皮下注射硼替佐米,43例接受静脉注射,皮下注射组感染发生率为78.1%,静脉注射组为93.0%,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诱导期间医院感染发病率为83.6%(97例),其中第一疗程81例出现感染,3例外院治疗具体感染不详,实际感染发病率为71.7%(81/113);第二疗程感染发病率为56.6%(64/113);共98例患者完成三个疗程治疗,感染发病率为43.9%(43/98);共66例患者完成四个疗程治疗,感染发病率为28.8%(19/66)。随着疗程的推进,感染率呈下降趋势。感染的部位从高到低依次是呼吸系统、皮肤及黏膜、口腔及胃肠道、血液、泌尿道。化疗期间是否预防性应用抗真菌药物的两组患者临床诊断构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3)。结论诱导期间感染发病率极高,主要的感染部位是呼吸系统,临床医生与患者均需加强呼吸系统感染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染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化学治疗 医院感染
下载PDF
白消安联合环磷酰胺的预处理方案在多发性骨髓瘤自体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徐云 周进 +5 位作者 马玲 金松 颜灵芝 商京晶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831-1836,共6页
目的:评价BUCY(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72例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患者接受B... 目的:评价BUCY(白消安+环磷酰胺)预处理方案应用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安全性和疗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至2015年6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72例多发性骨髓瘤移植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6例患者接受BUCY预处理方案,36例接受HDM预处理方案,比较两组移植期间并发症、移植后造血重建和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分型分期、诱导方案、动员方案及预处理方案加用硼替佐米的比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BUCY组和HDM组中性粒细胞植入时间分别为10(8-17)和10(9-13)d(P=0.046),血小板植入时间分别为10(8-18)和11(9-47)d(P=0.017)。BUCY组和HDM组的移植相关死亡率均为2.7%。BUCY组和HDM组ASCT后的CR率(38.9%和50.0%)均高于ASCT前(27.8%和19.4%)。BUCY组中位随访45(0-61)个月,有15例(41.7%)患者出现疾病进展。HDM组中位随访52(0-75)个月,有22例(61.1%)患者出现疾病进展。结论:BUCY方案对于患者是安全有效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处理方案。在安全性和疗效性上,BUCY方案不劣于HDM方案。BUCY方案或可取代HDM方案作为多发性骨髓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标准预处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 白消安
原文传递
109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的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徐云 傅琤琤 +14 位作者 汪娟 周进 姚颖 姚卫芹 颜灵芝 商京晶 金松 龚斐然 周佳子 朱子玲 常惠荣 朱明清 朱霞明 孙爱宁 吴德沛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 研究对比采用环磷酰胺(CTX)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单用G-CSF两组动员方案的采集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5年6月10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采用CTX联合G-CSF或单用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 目的 研究对比采用环磷酰胺(CTX)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和单用G-CSF两组动员方案的采集效率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04年4月—2015年6月109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采用CTX联合G-CSF或单用G-CSF动员采集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的资料.对比两组动员方案的采集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 109例患者共进行118例次造血干细胞动员采集.109例患者干细胞采集成功率、优良率分别为85.3%、27.5%,获得CD34+细胞中位数为3.44(1.14~14.23)×10^6/kg.CTX+G-CSF组和G-CSF组的干细胞采集成功率分别为87.0%和81.2%(P=0.633).CTX+G-CSF组和G-CSF组的采集优良率分别为35.1%和9.4%(P=0.006).CTX+G-CSF组和G-CSF组获得的CD34+细胞中位数分别为3.69(1.14~14.23)×10^6/kg和2.79(1.34~6.49)×10^6/kg(P=0.332).不良反应方面,CTX+G-CSF组和G-CSF组白细胞减少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分别为57.1%和21.9%(P=0.001).CTX+G-CSF组和G-CSF组粒细胞减少3级及以上的发生率分别为51.9%和25.0%(P=0.010).结论 CTX联合G-CSF和单用G-CSF两组动员方案的采集成功率相当,而前者采集优良率优于后者.在安全性上,两组动员方案相当.因此对于MM患者的外周血干细胞采集,CTX+G-CSF的动员方案优于单用G-CS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自体移植 造血干细胞动员
下载PDF
白血病并发癫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文杰 刘津毓 +2 位作者 陈晓倩 颜灵芝 胡小伟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35期34-38,共5页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在其治疗过程中可以诱发痫性发作或者癫痫。本文对白血病并发癫痫最新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白血病并发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原因主要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因此,提倡优化白血... 白血病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血液系统疾病,在其治疗过程中可以诱发痫性发作或者癫痫。本文对白血病并发癫痫最新的文献进行综述,发现白血病并发痫性发作和癫痫的原因主要有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造血干细胞移植和化疗。因此,提倡优化白血病治疗、积极预防癫痫发作,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痫性发作 癫痫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骨原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行无关供体干细胞移植1例
10
作者 徐婷 苗瞄 +3 位作者 颜灵芝 王荧 吴倩 李渭阳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856-858,共3页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典型的DLBCL表现为淋巴结和结外快速生长的肿块,常伴发热、疲乏和盗汗。40%的DLBCL原发于结外,最常见部位是胃肠道(胃和回盲部),单一起病于骨的很少见。本文报告1...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中最常见的类型,典型的DLBCL表现为淋巴结和结外快速生长的肿块,常伴发热、疲乏和盗汗。40%的DLBCL原发于结外,最常见部位是胃肠道(胃和回盲部),单一起病于骨的很少见。本文报告1例单一起病于骨难治DLBCL患者经无关供体干细胞移植最后获得完全缓解和长期无病生存的诊治情况。1病案摘要患者女性,32岁。因"反复左髋部酸痛半年余,加重伴发热、盗汗1周余"于2010年9月1日入院。患者6个月前出现左髋部反复酸痛,未诊治。近1周来疼痛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骨淋巴瘤 异基因 移植
下载PDF
西达苯胺联合抗骨髓瘤药物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咏 徐云 +7 位作者 谢妍 陈广华 刘蔚 姚卫芹 颜霜 颜灵芝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87-1194,共8页
目的:探讨西达苯胺联合抗骨髓瘤药物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西达苯胺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NCI-H929,r=0.720;MM.1s,r=0.636),... 目的:探讨西达苯胺联合抗骨髓瘤药物对骨髓瘤细胞的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用CCK-8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变化。结果:西达苯胺以时间、剂量依赖性方式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NCI-H929,r=0.720;MM.1s,r=0.636),同时促进原代骨髓瘤浆细胞的凋亡。在NCI-H929细胞系上,西达苯胺联合低剂量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具有协同作用,联合地塞米松、泊马度胺具有相加作用;在MM.1s细胞系上,西达苯胺联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来那度胺、泊马度胺均具有协同作用。结论:西达苯胺以时间、剂量依赖方式抑制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促进原代骨髓瘤浆细胞的凋亡,并增强抗骨髓瘤药物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达苯胺 多发性骨髓瘤 细胞凋亡
原文传递
全身DWI在多发性骨髓瘤骨病评估中的作用
12
作者 谢妍 惠友友 +4 位作者 姚飞荣 胡春洪 颜灵芝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501-505,共5页
目的:探讨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DWI检查的ADC值变化特征及其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身DWI检查的初诊症状性MM患者148例的资料,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 目的:探讨初诊症状性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DWI检查的ADC值变化特征及其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于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全身DWI检查的初诊症状性MM患者148例的资料,另选取年龄匹配的健康人30例作为对照,比较正常对照、DWI-和DWI+组3组人群的ADC值差异,并进一步研究MM患者的ADC值与R-ISS分期的相关性。结果 :DWI+组患者的浆细胞百分比高于DWI-组。DWI+组患者的椎骨、胸骨、肋骨、上肢带骨、下肢带骨ADC值高于DWI-和正常对照组,DWI-组各部位ADC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临床R-ISSⅢ期患者的胸骨、肋骨、上肢带骨ADC值高于临床R-ISSⅠ和Ⅱ期患者的ADC值,而R-ISSⅠ期和Ⅱ期患者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R-ISS分期Ⅰ-Ⅲ期患者的其他骨部位如椎骨、下肢带骨ADC值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结论:MM患者DWI+和高肿瘤浸润有关。DWI+组ADC值高于DWI-组,DWI-患者骨质ADC值仍高于正常者,且ADC值与R-ISS分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R-ISS分期
原文传递
咪唑啉季铵盐的合成及对A_3钢在盐酸溶液中的缓蚀性能和吸附行为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燕音 丁晓丽 颜灵芝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56-59,共4页
以二甲苯为溶剂,苯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经酰胺化和环化脱水合成了新型咪唑啉化合物,并用氯乙酸钠溶液对其进行改性得到了苯乙酸咪唑啉季铵盐(PAIPI).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1 mol/LHCl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并用电化学方法... 以二甲苯为溶剂,苯乙酸和二乙烯三胺为原料,经酰胺化和环化脱水合成了新型咪唑啉化合物,并用氯乙酸钠溶液对其进行改性得到了苯乙酸咪唑啉季铵盐(PAIPI).通过失重法、电化学方法研究了其在1 mol/LHCl中对A3钢的缓蚀性能,并用电化学方法研究了PAIPI在1 mol/LHCl中在A3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PAIPI在1 mol/L HCl中对A3钢均为阳极型缓蚀剂;PAIPI在1 mol/L HCl中在A3钢表面是单层吸附,属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咪唑啉季铵盐 缓蚀剂 A3钢
下载PDF
浅论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进化
14
作者 颜灵芝 《科技传播》 2017年第18期11-12,31,共3页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传统媒体逐步向全媒体进化。新媒体全面兴起,有其进步的原由与优势,但传统媒体仍有其优势,面对转型,不同的传统媒体也有不同的转型模式。
关键词 传统媒体 全媒体 危机、挑战与机遇 转型模式
下载PDF
VRD方案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新诊断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霜 金松 +9 位作者 王攀峰 颜灵芝 商京晶 施晓兰 吴小津 翟英颖 姚卫芹 王婧 姚颖 傅琤琤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9-825,共7页
目的探讨70岁及以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诱导治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率和行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 目的探讨70岁及以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接受VRD方案(硼替佐米、来那度胺联合地塞米松)诱导治疗后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率和行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收集2018年8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诊治的123例适合行VRD方案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初诊MM患者的临床资料,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诱导治疗后效果、动员自体干细胞方案、自体造血干细胞采集率, 以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副作用和疗效。结果 123例患者中男性67例, 中位年龄为56岁(范围31~70岁), IgG、IgA、IgD、轻链型分别占47.2%(58例)、23.6%(29例)、3.2%(4例)、26.0%(32例);肾功能不全(肌酐清除率<40 ml/min)占25.2%(31例);修订的国际分期体系(R-ISS分期)Ⅲ期者占18.2%(22/121)。123例患者经过诱导治疗后部分缓解及以上率为82.1%(101例), 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及以上率为75.6%(93例), 完全缓解+严格意义的完全缓解率为45.5%(56例)。90.3%(84/93)患者行环磷酰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动员, 8例患者因肌酐清除率<30 ml/min行G-CSF单药动员方案或G-CSF+普乐沙福方案动员, 1例患者因疾病进展行DECP(顺铂+依托泊苷+环磷酰胺+地塞米松)+G-CSF方案动员。自体干细胞采集CD34+细胞数≥2×106/kg体重的比例为89.1%(82/92), 细胞数≥5×106/kg体重的比例为56.5%(52/92)。77例行VRD方案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计数减少不良反应均达到4级。非血液学不良反应发生率由高到低分别为消化道反应(76.6%, 59/77)、口腔黏膜炎(46.8%, 36/77)、转氨酶升高(44.2%, 34/77)、发热(37.7%, 29/77)、感染(16.9%, 13/77)、心脏相关不良反应(11.7%, 9/77);其中3级不良反应有恶心(6.5%, 5/77)、口腔黏膜炎(5.2%, 4/77)、呕吐(3.9%, 3/77)、感染(2.6%, 2/77)、输注后血压升高(2.6%, 2/77)、丙氨酸转氨酶升高(1.3%, 1/77)、肛周黏膜炎(1.3%, 1/77), 无4级及以上非血液学不良反应。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获得VGPR及以上疗效比例为100%(75/75), 骨髓流式细胞检测微小残留病灶阴性(<10-4水平)比例为82.7%(62/75)。结论 70岁及以下初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行VRD诱导治疗后经化疗动员可采集足够自体干细胞, 后序贯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移植 自体 硼替佐米 来那度胺
原文传递
应用二代流式细胞术和二代测序评估多发性骨髓瘤微小残留病比较
16
作者 王晴晴 姚利 +10 位作者 朱明清 颜灵芝 金松 商京晶 施晓兰 翟英颖 颜霜 姚卫芹 尤红英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28-332,共5页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位,目前仍无法治愈[1]。近年来,随着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CD38单抗等新药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技术的应用,MM的完全缓解...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以克隆性浆细胞恶性增殖为特征的疾病,发病率在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排名第二位,目前仍无法治愈[1]。近年来,随着免疫调节药物、蛋白酶体抑制剂、CD38单抗等新药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技术的应用,MM的完全缓解(CR)率不断提高,但几乎所有病例仍会复发[2,3,4,5]。2016年,国际骨髓瘤工作组(IMWG)将微小残留病(MRD)列入疗效评估[6]。MRD是治疗后或治疗期间持续存在少数恶性细胞的状态,被认为是复发的根源,故亟需更敏感的检测技术评估深层缓解程度。目前MRD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二代流式细胞术(NGF)、二代测序(NGS)、等位基因特异性寡核苷酸聚合酶链反应技术(ASO-PCR)、体液活检及影像学技术等。这些技术各有其优点和局限性,尚无统一的检测方法与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调节药物 微小残留病 恶性细胞 等位基因特异性 恶性增殖 多发性骨髓瘤 蛋白酶体抑制剂 缓解程度
原文传递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的单中心回顾性分析
17
作者 王婧 施晓兰 +5 位作者 金松 颜灵芝 马骁 傅琤琤 吴德沛 商京晶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425-1429,共5页
目的分析65岁以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诊断并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28例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接受... 目的分析65岁以上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20年3月1日至2022年10月31日在苏州弘慈血液病医院诊断并接受自体干细胞移植的28例65岁以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接受移植的老年患者在移植前均进行了重要脏器功能评估。结果28例患者接受移植时中位年龄67(66~72)岁,中位采集造血干细胞CD34+细胞数为2.985×10^(6)/kg(2.036~9.5×10^(6)/kg),中位采集天数2(1~3)d;造血干细胞回输后中性粒细胞植入中位时间10(9~14)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11(10~29)d。中位随访时间25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未达到,1年无进展生存期(PFS)率89.3%,2年PFS率76.3%(其中2例行挽救性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PFS起点设定为移植前再诱导治疗),中位总生存时间未达到,1年总生存期(OS)率100.0%,2年OS率90.5%。结论对于经过评估筛选的65岁以上的老年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植入时间
原文传递
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NPM1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17
18
作者 颜灵芝 陈苏宁 +9 位作者 梁建英 冯宇峰 岑建农 何军 常伟荣 朱子玲 潘金兰 吴亚芳 薛永权 吴德沛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89-293,共5页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或毛细管电泳法检测101例成人AML患者(M0 1例,M1 17例、M2 25例、M3 23例、M4 7例、M5 25例、M6 3例)NPM1基因第1... 目的研究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突变的发生率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PCR扩增产物直接测序法或毛细管电泳法检测101例成人AML患者(M0 1例,M1 17例、M2 25例、M3 23例、M4 7例、M5 25例、M6 3例)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情况,了解NPM1基因突变阳性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101例AML患者中共检出32例(31.7%)具有NPM1基因突变,其中M 01例、M1 9例、M2 7例、M4 2例、M5 13例。59例正常核型AML患者中27例(45.8%)发生NPM1基因突变,明显高于异常核型组(42例中5例,11.9%)(P〈0.001),且多见于M1和M5。NPM1基因突变型患者年龄相对较大(P〈0.05),外周血白细胞高,CD34和CD117表达水平低(P值均〈0.05)。对突变型患者的序列分析发现5种已知的NPM1基因突变类型(分别是A、B、D、NM、PM型突变),在1例患者中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突变(暂命名为S型)。结论NPM1基因第12外显子的突变多见于正常核型AML患者,M1和M5患者更为多见,突变患者年龄较大,外周血白细胞数量高,并与CD34和CD117低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非淋巴细胞 急性 基因 NPM1 DNA突变分析
原文传递
同种异基因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四例临床观察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9
作者 颜灵芝 商京晶 +7 位作者 施晓兰 瞿苏 康立清 徐南 常伟荣 俞磊 吴德沛 傅琤琤 《中华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50-655,共6页
目的 探讨同种异基因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集HLA不全相合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CAR-T细胞治疗4例RRMM患者,男1例、女3例.细胞来源3例为亲缘间HLA半相合供者,1例为HLA完全不合的无... 目的 探讨同种异基因CAR-T细胞治疗复发/难治型多发性骨髓瘤(RRMM)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集HLA不全相合健康供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制备CAR-T细胞治疗4例RRMM患者,男1例、女3例.细胞来源3例为亲缘间HLA半相合供者,1例为HLA完全不合的无血缘供者.4例RRMM患者经FC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预处理后进行CAR-T细胞的回输,第0天回输CART-19细胞1×107/kg、第1~2天分别回输CART-B细胞成熟抗原(BCMA)细胞4.7(4.0~6.8)×107/kg的40%和60%(例4于第4天回输CART-BCMA细胞的60%).结果 4例RRMM患者完成了CAR-T细胞输注后,CAR-T细胞在患者体内中位扩增2.20(1.93~14.01)倍,中位存活时间为10(8~36)d;根据IMWG疗效标准,2例达部分缓解(PR)、1例为微小缓解(MR)、1例为疾病稳定(SD).不良反应包括血液学和非血液学不良反应,≥3级血液学不良反应2例、≥3级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1例、1级CAR-T治疗后急性反应期的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CRES)1例,3例患者出现APTT延长、1例患者出现肿瘤溶解综合征,1例检测到STR为混合嵌合状态,临床判断出现GVHD.无进展生存时间为4(3~5)周、总生存时间为63(3~81)周.结论 小样本研究显示同种异基因CAR-T细胞治疗RRMM可能会出现GVHD;回输后早期有临床反应,但疗效不能维持.同种异基因CAR-T细胞在体内扩增倍数低,持续时间短,可能是影响疗效持久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骨髓瘤 复发/难治 嵌合型抗原受体T细胞疗法
原文传递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NPM1与FLT3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颜灵芝 杨莉 +11 位作者 陈苏宁 吴小津 梁建英 冯宇峰 薛永权 何军 岑建农 潘金兰 吴亚芳 常伟荣 朱子玲 吴德沛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S1期68-68,共1页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 NPM1基因与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发生的关系,并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86例成人(15~73岁,中位年龄48.4岁)AML 患者均来自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我单位门诊和住院初诊病例,其中正... 目的探讨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中 NPM1基因与 FLT3基因内部串联重复(ITD)突变发生的关系,并了解其临床特征及预后。方法86例成人(15~73岁,中位年龄48.4岁)AML 患者均来自2005年1月至2006年2月我单位门诊和住院初诊病例,其中正常核型 AML50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突变 患者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 临床特征 初诊病例 异常核型 串联重复 突变发生 急性髓系白血病 预后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